【一生粉丝无数,却在93岁拍了一部最“心碎”的片子[心]】他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中,他历经传奇,目睹过自然世界中最壮丽的奇景和最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时刻。

2019年,93岁的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一年,又写了一本书,它们有同一个名字——《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段旅程,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螺旋式下滑。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

“若是我明明看到了危险却一声不响,我会非常内疚。”有生之年,他剩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发出一份自救倡议书。

这位现年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大卫·爱登堡,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最年长的挚友。

因为看见 所以悲伤

爱登堡的一生,都行走在荒野中,他几乎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出于从小的爱好,他还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

26岁那年,他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节目投去简历,被拒绝了。不过,有人看到他那份落选的申请信,邀他到BBC电视台工作,他选择了尝试。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航空业起飞的顺风车,才可能去到那些隐世之地,从此享受来自大自然生命的馈赠,60年不曾间断。

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

《生命的进化》《活力星球》《生命之源》《植物的私生活》《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地球脉动》……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人才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在他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保持着幽默,充满活力,从未有隐退之意。

可就在《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的镜头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因为衰老而“下沉”,他的眼睛不时时地离开镜头,不发一言,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

这部纪录片和同名著作与他此前所有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他经过深刻地审视,把那些“最美纪录片”背后,来自自然的哀吟,以及他所亲眼目睹的拍摄对象发生的命运变迁,说给人们听。

“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爱登堡在书中写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一部梦想已久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摄制组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650个物种,走过了约250万公里。而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有些动物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1978年,他去拍摄山地大猩猩,在非洲中部森林深处,这种动物只剩下300只。当时,小猩猩的市场需求量高,非法捕猎者为了捕捉一只小猩猩,会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大猩猩。

爱登堡第一次见识到生态灭迹的情景是在东南亚。1950年代,婆罗洲有3/4的土地是雨林,能看到很多红毛猩猩。但到了20世纪末,婆罗州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另一半变成了单种栽培的油棕园地,那是个已死的生态系统。

他从60年前第一次见到红毛猩猩起,婆罗州的砍伐作业已将他们的数量缩减了2/3。

1990年代后期,爱登堡制作纪录片《蓝色星球》,海洋生态是它的主题。可自19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开始进入国际水域,捕捞世界各地的海产,到了20世纪末,渔船已捞走了大海中90%的大型鱼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开始消失,浅水区的海洋生态也渐渐消失。

1998年,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珊瑚礁白化现象。“期初我们觉得漂亮,后来才猛然惊觉,此景是个悲剧,因为眼前所见其实是一副副白骨。”珊瑚白化的原因是个谜,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多数发生珊瑚白化事件的地点中,都是海洋迅速变暖的地方。

2011年,爱登堡制作《冰冻星球》,那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他出生那年高出了0.8摄氏度,这一变化速度超过了地球过去1万年中任何时候的气温变化速度。

过去30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减少了30%,地球上的冰盖越来越少。

也是在那时候,爱登堡在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目睹了令他心碎的一幕:

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

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

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

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从爱登堡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一半,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

“这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的过程,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要是我们再不停下来,下一个时代出现的环境毁坏,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更加严重。”

如何感知人类以外的生命

虽然爱登堡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的纪录片长大的,但也许鲜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爱登堡的独特,是来自他孤独和心碎的一面。”资深纪录片爱好者、青年作家邓安庆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他比我们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更久,经历得更多。”

“爱登堡开始认知的世界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他最初选择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想要去探索。然后通过镜头告诉人们,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多元,多么的壮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伊甸园一点一点崩塌,他视为珍宝的东西一点一点破碎,那种心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观看、阅读爱登堡的作品过程中,邓安庆意识到他的生命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对自然理解和思考的深刻性,远非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触达的,这是有很高门槛的。”

爱登堡在他自传的结语中写道:“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且不愿停下制作节目的脚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凝望自然世界并尝试去理解它,更为深刻的快乐。”

“与此同时,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地球真的要走向危险了。而他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想争分夺秒地去工作。”邓安庆说道。

难就难在,荒野对大众来说,太遥远了。爱登堡曾在《关于自然历史电影如何激励人们》中说过:“人们不愿意去拯救他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所以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把科学家研究成果中的客观数字可视化,并最大程度地去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可即便如此,也未必人人都能感受得到。邓安庆的体会是,要真正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产生心灵上的连接,最终要靠人们走进自然界,拉近物理距离,产生直接的接触。

不必是遥远的荒野,城郊的一片田、一座山、一条河足矣,前提是要学着观察、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迁徙……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产生了疑问,反过来再从更多的纪录片、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连接才会变得牢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世界都是不枯燥的。

给全人类的自救倡议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研讨会、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年过九旬的爱登堡带着他的纪录片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他发表演讲,参与电视访谈,为人类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奔走呼告。

爱登堡说,他用一辈子探索生物世界,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重点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当他站在3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墟上时,他惊奇地看到森林取代了城市,野生动植物接管了那里的一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人类有过多大的失误,大自然最终都能克服一切,生物世界会顽强地活下去,人类却不能。”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爱登堡在纪录片和书的最后提出了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他引用了研究地球系统的顶级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伦和威尔·斯特芬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探索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固有弱点,发现了9条“星球界限”,包括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空气污染、臭氧层浩劫、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化学污染、化肥使用、淡水取水量、土地流转。如果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超过这些界限,生存就是可持续的。

如果人类欲壑难填,突破其中任何一条界限,就可能动摇生命支持系统,给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这些生态界限,爱登堡提出要转向清洁能源,科学地管理渔业、设立海洋保护区网,退耕还林,发展垂直农业,倡导更节制、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能真正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对“增长”的执念。

不过,爱登堡勾勒的并非是一个“生态乌托邦”世界。因为他清楚地知晓,人类社会内部,依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

他特别提到,最近的一次研究估计,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冲击几乎有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6%的人造成的。最富有的人在地球上惯常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

“我们必须不仅学会在地球有限资源的范围内生活,还要学会如何更均衡地分享这些资源。”

他解释,具体而言,在筹划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径时,必须要考虑人类福祉的最起码要求,包括体面住房、医疗服务、清洁饮水、安全食品、能源使用、良好教育、足够收入、政治声音和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这些社会条件和之前的9条生态界限一样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了,人类才能真正维持一个稳定安全的地球。只讲生态界限,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切的叮嘱,让人无法不动容。#读书# https://t.cn/A6M2udpA

亲爱的奶牛,你在五个月的时候来到我们身边,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但你用自己四分之一的岁月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成家,以及新生命的诞生,所以你是特别的,不同于我之前或者将来养的宠物,我们不止是各自人生或喵生旅途中的过客。你用一生来陪伴仅有的我们,生老病死虽早有心理准备,但不曾想我们的分别是这样的痛苦,这样的让我深深自责。也许我们今天不走进那家医院,你还会在刚才翻着肚皮等着我们,你还会在我看书时静静地趴在脚边。生命的消逝就是这样迅速,这样让人猝不及防。我把你埋在江边,让你能远眺那高高的万楼,那湍急的江水,那翱翔的小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无聊。永别了,我们的奶牛,永别了,我们的小伙子,如若你有来生,希望你别因我今天的紧张无措而生气,我们依然爱你,希望你也还爱我们。

每天早晨的启工街地铁站口,都会看到一位婆婆卖早餐,“现做的三明治!现做的三明治…”摊位旁边,一个五岁左右的女孩乖巧的玩着自己的玩具。猜想着,应该是孙女或者外孙女。
每天早晨只是匆匆十几秒,从她们身边经过,每次见到的小女孩都是安静乖巧…我不曾走进她们的生活,也无意去揣测和臆断她们的苦乐,透过这简短的生活片段,只是默然间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活力量!
日子是一点点变好的~
如果当下你过得不舒心,相信我 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我们都会慢慢变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肖战盛阳##肖战骄阳伴我##张杰[超话]#有时候很奇怪,为什么会喜欢这个男孩;10年的时候,一听,我就知道他会是我一辈子想守护的人;这些年高潮低落都是他的歌声
  • 拍打,和其他中医类目一样,坚持才有效果~人生各种体验的开展,包括对幸福美好的追求,基础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生病难受时才知道什么最重要,但功在平时,拍打 拍起来!
  • 佛陀知道难陀暂时乐道的心是醉翁之意,他为着憧憬将来的天堂生活,为妄想和天女一翻情乐,大智的佛陀,当然还得进一步使难陀鄙弃这不正确的思想。我爱妻和这些天女相比,我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这些文化机构如果散落在城市的各个片区,有契合它们自己需求的建筑,那该多好。 如今的西湖文化广场已维持不住它原本想要的文化氛围,核心广场演化为麦当劳、陈香贵、茶
  • #李宏毅[超话]#我太后悔了,第一次看这部剧的时候不认识你,我都是倍速看的,通过萧瑟认识你,考古直播、唱歌后喜欢你。看你的演绎,我能感受到剧中人物情绪的变化,我
  • 经过北魏孝文帝的大墓,走出古墓博物馆,脑海里冒出的只有司马光写的“若问古今多少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美好的旅程,下次和小女儿还要来一次。这样倒推下去的话,我可能就
  • 只要不伤害他人,你只管踏踏实实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我很掏心窝子得很二十岁刚入职场或者要入职场的小伙伴说句我的人生态度:不必这样挣钱的,昧良心,发
  • 过去阿难比丘曾经来告诉我,他在独自沉思时,认为有善知识的引导,就可以算是修行的一半了,我告诉阿难比丘说,有善知识的引导,不只是修行的一半,而是修行的全部,因为善
  •  于是他就跟老人说,这一次吃面就不收钱了,而且他还偷偷地跟底下的店员说,只要老人来吃面,就不要收她的钱,店员也是记在心里,他和店家一样都觉得这位老人很可怜。 而
  • 冬天阳气潜藏,人也要捂着,身体和精神都不要妄动等等,中医就是在这个“天人相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的虽然只有一个,但具体操作是多方面的首先得保持道路通畅,比如
  • 金毛吃的本来就多,年龄大了还不爱动,我家狗子的身体问题都是以为太胖导致的最严重的一次是突发性胰腺炎,差点没救回家,去宠物吊了三天的水回来吃了半个月的温甘宜丹和速
  • 7:57 2023/9/4《薄总,你老婆又跑了》林晚笙薄明晏《沈月别谢云遮》 《重生后,太子逼她再入东宫》沈蔚兰萧重弈《谢温妮陆唁》 《玄学大佬够意思,娱乐圈有
  • #爱优牙[超话]# "『快捷入口,可点评论处』上爱优牙小呈序,预箹自己喜欢的正畸医生 >>搜索进入爱优牙小呈序主页 >>这里收录了99%的正畸医生,你想找的都
  • #任嘉伦[超话]#我喜欢你,支持你一直都很简单,一直都很纯粹一直都是安安静静每天都有好好工作,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好好过日子一直都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过好自己的
  • !!
  • 与美四川冒菜用的是牛油锅底,菜品丰富,味道既香且辣,而且蔬菜包的份量特别足,倒入开水焖5分钟,就可享受一份正宗川味的冒菜~还有田小花流汁大宽粉等,吃货们不要错过
  •  而且就算老人是有错在先,但是男子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对老人大打出手——毕竟一个是无意一个是故意,男子的性质要恶劣的多。但将别的所有一切要求都降低,只是单纯看一个故
  • (虽然我依旧认为重庆火锅才是第一,哈哈哈)最后一个强推是豆花面,我喜欢吃硬面,这个面简直让我狂喜,而且味道也非常好,爆赞!)但是在外面仔细的计算之后,发现洛阳和
  • 和老家的欣欣聊着零零碎碎的家务事和各种育儿知识,上班➕看娃真的不可兼得啊[苦涩]亲妈两个月婆婆两个月来回替换着,可是孩子是自己生的还得让老人帮忙看,你说请阿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