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道# 【身为道体德含天地,修道就是修德!】

什么是道?道又是怎样修的呢?

简单的说:道是万物生命生化的本源。生命万物遵循道的规律生、长、衰、老、病、死,繁衍无穷。如: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为万物生化之道。修道就是要逆转万物生化的规律,返老还童,返本还原于道。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名为修道。古人说:“顺则凡,逆则仙”就是说:修道是万物造化的逆过程。

道是无限虚无太空中一切运动变化的主宰。老子《道德经》说:“器用者空”。就是说:把道德比作一个容器。道就是器,德就是空。容器之所以能容物,因其有中空之德。器因为中空才有器之用,就像我们住的房子,因为中间是空的才能有居住的用途,如果把道比作容器,德就是无,德就像容器的中间是空。因为中空之德,才有道之用。

身为道体,身空是德

周敦颐《太极图说》:“道自虚无生一气,一气之分为天地”。道自虚无中所生一气,叫太极一气。在没有形成天地之先道就是虚空中一切运化变化规律的主宰。从无限宇宙太空讲:无限宇宙太空为无极,约四十五亿年前,太阳开始发光,在太阳发光之前,太阳系一片黑暗混沌。太阳发光以后,黑暗混沌中产生了太阳光照,地球上才有了太始一气。由于道在虚无太空中,产生了元始一气太阳光。才有了天与地的分别。所以,太阳光就是太阳系的太极一气。

所以,若以宇宙太空为道器,为有,无限宇宙太空虚无寥廓就是德。由于无限虚空之德含天地。所以,列星遵循道的规律运转变化。如把人体比作道器,修身就是修道,身空是德;身为道之体,身空为道之用。如果把人心比做道器,修心就是修道,心空为德。心就是道之体,心空就是道之用。身空心空之德合于心身之道体,就是修养道德。

心就是人的思想意识,胸怀博大无边,胸怀如无限宇宙能包容万物的客观运动与变化,叫无为之德,就是无极老母。虚无就是《道德经》中讲的德。有无相制。就是道与德相制,就是器与空互为体用。老子说:上德无为,与平常说的德含天地,都是讲的心胸如无限虚无太空,能够包容一切。若能达如此修养,就是契合天地的养生大道德。

德含天地,修道就是修德

什么能包含天地呢?只有无限虚无太空。所以说:“德含天地”的意思就是:德如无限虚无太空。虚空就是德的定义。能悟虚空之德就是见性。所以。佛家修性也叫遁入空门。空无就是无极。

《道德经》说:“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有无相制,难易相乘”。道为容器之体,中空之德为器之用,道和德就像器与空,道德是相互依存以为体用的。

所以,修道必须修德。这就是我们说的:道德修养。修道不修德,终难成道。修德不修道难为大德。

怎样才能修好道德呢?

首先,我们要掌握道德的运化规律。《道德经》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身也一小天地也。《阴符经》第一句就说:“观天之道,知天之行,尽矣”。意思是说:修道养生必须合于天道,只要知道了天道运行变化规律,修道养生的道理你就全部掌握了。天之道,天之行,就是养生修道的方法。

《悟真篇》说:阴符宝字予三百,道德灵文只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皆从此处达真栓。说明:《道德经》与《阴符经》都是修仙的经典,并不是单一的哲学理论。所以,我们讲养生,讲天人合一修炼,必须先讲天之道,天之行。

《阴符经》最后说: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像矣。意思是说:养生修道的原理,八卦六十甲子的变化规律之像数已经明明白白的都讲清了。这就是说:要想掌握养生的这门学问;与八卦六十甲子的天地运行变化规律也是密切相关的。如人体的子午流注变化,甲日甲戌时开胆经井学窍阴,乙日乙酉时开肝经井穴大墩等。证明了人体的穴窍开合,经脉气血运行流注与天地运化是同步的。古人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所以说:天人相应养生学是一门科学。

掌握了道德的运化规律后,我们就可以达到易经所说的“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境界。

游南亭
(晋、南朝)谢灵运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
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
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鉴赏:

首先是盘旋层折的诗歌结构,诗写幽愤之思,但起笔四句却先勾勒了一派清澄之景。然后,“久晦”、“旅馆”两句逆笔补出身在谪宦羁旅的处境,时逢久雨阴霾的黄梅,心境正如陷溺于霭霖之中,久已昏昏沉沉的了。于是可见起处所写偶一眺临所见的清景之中,实隐含有诗人企图摆脱烦闷的企望。清景使诗人神思为之一爽,但是潜在的幽愤是如此的难以解脱。

为清景引动,诗人漫步郊垌,其本意当是希望进一步让大自然澄明的灏气,为他澡雪精神,但是一路行来,见到淫雨之前泽畔方生方长的兰草,已经繁茂而向老;而当时仅是一望绿叶的池塘中,荷花也初绽红红白白的朵营。这美景在他人或会感到悦目赏心,但对诗人却适足以勾动其幽愤的潜意识,于是顿生春夏叠代之感,更由“物”移而触发“人”老之叹,于是潜在的幽愤转为强烈的悲歌。药饵,“药”当作“乐”,反用《老子》“乐与饵,过客止”之语,当时的声歌食饮,尽属虚妄;而真实的唯有那倏焉而来的老病而已。

那末人生应当怎样才对呢?只有乘即将而来的秋水,归隐家乡,这种真正的赏心乐事,恐只有二三知己才能领会吧。那末这赏心乐事的内含究竟为何呢?“秋水”用《庄子·秋水》事,《秋水》篇主旨在于“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返其真”,原来泯去物我,是非的界限,忘掉一切的是非得失,甚至忘掉自己的天赋禀受,皈依自然,才是根本的出路。但是谢客是否真能忘情,得从此诗的意脉看,这只是一种企望强自从幽愤中挣脱的高言快论;从他的行事看,虽然几度归隐,但却未能如陶潜那样在自然中终其天年,终于在四十九岁时,吟唱着“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眠”的感愤之句,被砍下了脑袋。

企图借游程中的自然清景以排解幽愤,而解不去,吟还愁,反将幽愤潜注于景物之中,这种反复曲折的情思,即使谢客的幽愤表现得看似清逸,实则更为深重;又使他诗作的结构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而多层次,奇景迭出,转转入深,确实到了“一重一掩皆肺腑”的境地,而他更善于营构,通过顿柬、离合,顺逆的安排使诸多的景物移步换形圆融一体。而情思一以贯之。如此诗起首之“时竞”(春尽),中腰之“朱明移”,篇末之“秋水”,思绪依节候的顺次,虚实相同地展开,却以“久痞”一联,“戚戚一一联作顿束收放,依其感情的变化,出现一幅幅不同色调的画面,达到情景理交融的境地。王夫之《薹斋诗话》评谢诗,“以意为主,势次之,势者,意中之神理也。唯康乐为能取势,宛转屈伸以求尽其意……天矫连蜷,烟云缭绕,乃真龙,非画龙也。”此评正道出了谢诗以幽愤的情思为内含,运调景物,曲屈以达其意的特点,这与陶潜诗结构之如行云流水大异其趣。

与结构相应,此诗的意象也与陶诗异趣。陶诗语言天成,所构成的诗歌意象较单纯而韵味醇厚,而谢诗则“造语极奇险深曲,却皆稳老而不伤巧。一,其意象层次多隽秀耐咀。试以与此诗前四句景物相近的陶潜《杂诗》二之前四句作一比较,陶诗云:“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四句每句五字都是一个层次,且三、四承一、二,很自然地勾勒出一个银辉满空,启人远思的景象。谢诗则不然:“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同样每句五字:而前二句每句是两个层次:时竟、夕澄霁;云归,月西驰。以下三句“含余清”承一句“夕澄霁”;四句“隐半规”则承二句“日西驰”,又分别拈入了密林,远峰二物,组成了新的景象。前两句从大背景落墨,富于动态美,后二句更从细部勾勒,近处是密林余清,较远处是青山落日,则与一、二句共同构成三个大层次的画面搭配,而“密林”之与“余清”,“远峰”之与“半规”本身又有各自的层次,再缀以一个“含”字,一个“隐”字,遂在季节交替,晴雨变化,昼夜叠代的动景中酿蘖出一种清澄恬美的静景来。这层迭的景象正体现了诗人由“昏垫”中苏生的复杂心境。

与观察的细密,锤词的精严,选景的密致相应,谢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使用语典的工巧。“泽兰披径路”以下四句分用楚辞“皋兰披径兮斯路渐”;“芙蓉始发,杂芰荷兮”;“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朱明承夜兮时不见淹”四语,不仅与即目之景相切相符,而且隐含“目极千里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之意,透出归隐之想,以下更用《庄子》“秋水”之典,既承“朱明”而预示归期,更如前所析表示要从伤感中超脱达到忘我之精神升华。数典连用,一气呵成,含义深长,遂使诗歌意象于精致之外更显出一种典雅的美来。所谓“奇险深曲”,而“稳老不伤巧”,于兹可见一斑。

要有光!道教怎样看待光?

道教对光学现象有独特感觉和深刻认知。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在他所著的《抱朴子·遐览》中的《明镜经》一篇中阐述了所谓的“四规之道”即“先师以尺二寸镜前后左右一焉,名曰四规”,道教认为这是分形之术,其实这是利用到了光的折射。

《抱朴子·内篇·地真》中另有这样的内容:“师言守一,兼修明镜,其镜道成则能分形为数十人,衣服面貌如一也。”这说明道家也已经认识到了光的反射原理,可见道教对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有所认识的。

值得注意的是,《太清金液神丹经》中有关于凸透镜原理的记载,《玄真子外篇》中详细介绍了彩虹的成因以及及人工制造彩虹方法,《修真历验钞图》有关于折射与色散的观察及图示记录等。这些都是古代道教在光学方面的伟大成就。

最不可思议的是,道士赵友钦曾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光学实验活动,这受到了科技史学家的重视。赵友钦是我国古代卓越的科学家, 在天文学、数学和光学等方面都有成就。他注《周易》数万言,著有《革象新书》、《仙佛同源》、《金丹正理》、《盟天录》、《推步立成》等书,可惜除《革象新书》、《仙佛同源》外的其他著述,都已失散了。

根据《革象新书》记载,赵友钦的实验分为五步,主要验证了五个光学问题。

其一,保持光源、小孔、像屏三者距离不变,改变小孔的大小,最终确认“小孔虽方,其像必圆”,但随着照度不同,像会出现一浓一淡,“宽者浓而窄者淡”等,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科学分析。

其二,改变光源大小与强度,模拟日月食现象,将右边蜡烛减少500支,剩下的集中放置在木板的一边,最终观测到“右间楼板缺其半于西,乃小景随日月亏食之理”,这也表明小孔成像是倒像的道理。

其三,改变像距,调整小孔到屏幕的距离,得出“照度随着光源强度增强而增强,随着像距增大而减小”的粗浅定律。在400年之后,西方才由德国科学家来博托得出“照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定律。

其四,改变物距,调整光源到小孔的距离。在光源强度、小孔大小、像距都不变时,赵友钦发现物距愈大、像愈小,反之物距愈小、像愈大,“由是察之,烛也、光也、窍也、景也,四者消长胜负所当论者”,揭开“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

其五,改变孔的大小与形状,观察大孔成像的情况。赵友钦观察再次确认大小孔成像不同,小孔时“不睹一景之全,碎彻千烛之景”,但大孔时“大罅之景千数,比于沓纸重叠不散,张张无参差。(更)大则总是一井之景,似无千烛之分”。在结束“小罅光景”篇时,赵友钦最后写道:“是故小景随光之形,大景随空之象,断乎无可疑者。”即大孔成像与大孔形状相同,小孔成像与光源形状相同,这一结论无疑非常正确。

除了上述光学实验之外,赵友钦还有一些世界级的成就:首先,科学论证了“地球是圆的”。

18世纪之前,除了环球航行之外,论证“地圆说”最科学的办法是确定经度差、纬度差,其他的或多或少不够严谨。唐代与元代曾在南北、东西大规模天文观测,发现北海与南海的北极星角度明显不同而确定了纬度差,发现开封与西域的月食出现时间相差1更半而确定了经度差,由此赵友钦指出“测北极出地高下(即纬度差异),及东西各方月食之时刻早晚(即经度差异),皆地体浑圆,地度上应天度之证”,论证了“地球是圆的”,比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严谨的多。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认为观测船只桅杆可以论证“地圆说”,但赵友钦指出这种方式不可信,“地体虽浑圆,百里数十里不见其圆,人目直注,不能环曲。试泛舟江湖,但见舟所到之处隆起,而水之来不见其首,水之去不见其尾”,而他认为观测远处大山更为可信,“洞庭之广,日月若出没其中,远山悉在环曲下,不为障也。”说到底,地球太大了,人的目力有限,基本不太可能看得清远处桅杆,而远处大山很大,“不为障也”,可以发现远处大山“悉在环曲下”。

其次,赵友钦还阐述了“月体半明”的问题,为此他将一个黑球挂在屋檐下比作月球,反射太阳光,发现黑球总是半个球亮半个球暗,而从不同位置去看黑球,看到的黑球反光部分的形状不一样。最终,他通过这个模拟实验,形象地解释了月的盈亏现象。除了天文、光学上的成就之外,赵友钦还有很多成就,可惜的是,除《革象新书》外的其他著作,后世都已失传了。

今人谈及中国古代科学,简单的“古代中国是实用技术”一句概括,似乎中国古代完全没有实验、没有理论总结,这种说法无疑有失偏颇,赵友钦就是明证。其实,不仅仅是赵友钦,还有战国石申、魏晋刘徽、南北朝祖冲之、宋代贾宪、元代郭守敬等等,都是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大科学家。

可以说,如果古代中国没有科学,也就不可能创造出璀璨的文明,不可能数千年占据世界第一,问题在于古代中国没有形成科学传统与传承,比如赵友钦与他的《革象新书》就一直鲜为人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每日一道##道家#
转自嗣汉天师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点と点のまま、交わりがなかった即使爱到骨子里,严丝合缝,也无法真正走进对方的世界,就像作者说的,只是形式上he了,其实怎么看都像一个会随时be的走向。今天好冷凪
  • 金秋十月诚不负我[羞嗒嗒]九月底在去往新疆的飞机上偶遇老乡 很幸运拍照纪念 还一直保持联系 而且最开心的事情是 我终于有了可以一起听古典音乐 专业曲子的好朋友
  • 7.很喜欢的一句话:别让你的自卑和焦虑挡住你自身的魅力焦虑真的是大多数人的状态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 不必太焦虑 事情都是顺其自然的 我们只管做好当下 凡事不必太在
  • 龙婆keao(‮克瓦‬湾)是‮历国泰‬史至今,‮公所‬认以‮一第缘人‬与一‮水生风生‬起的‮迹奇‬!‮位是班婆龙‬好学的圣僧,不止‮恩从‬师武‮查帕‬潭学到佛法
  • 云谷禅师以为他很了不起,有很深的定功,向他请教,他说:我没有什麽功夫,我只是命被人算定,我想也没得想,何必打妄想,乾脆不想了,反正到时候俸禄就来,到五十三岁就要
  • [星星]目前,京东旗下的达达快送也通过新骑士招募、老运力激活、人员补贴等措施增加骑士数量,并精准识别各地区运力需求,及时调度,确保配送稳定。[星星]目前,京东旗
  • 奔驰车主很郁闷,没想到在高架上,居然邂逅二师兄,因为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躲闪不及,直接把二师兄给撞死了,自己的车辆也是损失严重。奔驰车主很郁闷,没想到在高架上
  • 小柚子们有关注吗[打call][打call][打call] 图源@新华社【#中国航天新纪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第200次发射任务# 我国12日上午在海南文
  • 这个攻略主要针对还是帐篷,毕竟小中件儿基本不会被卡,就中件儿箱子可能有时候也会碰上类似的情况,但是总的问题不大第一张,是我最不愿意碰到的地图,我一般喊它产道口地
  • 1.管总专注扎根旅游业长达18年,有雄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洞察秋毫,有快速反应能力,这是别人不可复制的,蚁丛旅游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2.重庆蚁丛旅游是一家资深
  • 赵露思和杨洋的《且试天下》作为一个S+大作,之所以能翻车那么严重,除了杨洋端着之外,赵露思的演技也是很大的问题。另一部分网友认为,赵露思从网剧女主到现在的上星剧
  • 买了两付鸭肝子,将鸭肝子煮熟剁细和饭,小麻猫吃得嘛香,可能是在家兄弟姊妹多,奶不够,食粗劣,看着精瘦精瘦的… 刚断奶的″豹哥"虽说吃饱喝足,然一夜嘶叫
  • 我在流言蜚语前爱上你#王者荣耀[超话]##王者荣耀##本命英雄日记# 最早开始玩周瑜,是刷到抖音的视频,觉得怎么这么厉害啊,然后开始想练,攒了皮肤碎片换伴生皮,
  • #2022国际素食日# 你是被捆绑的生命吗?#我的生活禅##随手拍禅意##微博云茶会# 太息尘劳谁缚汝? 隋开皇十二年(592),时为沙弥的道信大师往礼三
  • 估計是上海方言,我聽不太懂,只懂了一句,說讓我晚上把花放冰箱。好在我的心情並沒有影響梔子花的香和美。
  • 光阴的笺上,我们曾于一字一词上过活,如桃花开时,青春相遇的欢喜,白衣胜雪,岁月天真,仿佛有写不尽的与子成说,死生契阔,画不尽的浇衣月色,到长亭晚。醉过醒过,
  •  男子害怕拿回家的时候被村子里的人看到,因为他们太爱嚼舌根子了,就决定先回家拿个布袋子装着,顺便把媳妇也拉来一起看看。 男子害怕拿回家的时候被村子里的人看到,因
  • 所以很多时候,当你觉得一个人突然不爱你了,希望你能明白:从来就没有什么突然消失的爱,只是你突然知道而已。翔霖——文案1.兔子找到了他的第三颗糖,叫小熊软糖2.当
  • 图片054月1日,海陵袁某酒后在海陵大桥疫情防控卡口,不遵守疫情防控期间的交通管理通行规定,不听从执勤民警劝阻,并辱骂、纠缠民警,多次向民警做出不雅手势,严重妨
  • 有人们还说这个世界所以在生命的背脊上发亮惊醒的人们早已是泪泉他的眼睛望着太阳增热垂鬃饮水中的玫瑰花并使人们说我是疯了从黑纱的天空中飞过伤心的世界正在一切的后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