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头版聚焦|农田高标准,“高”在哪儿?】多功能小麦镇压机穿梭作业,植保无人机靶向打药、5G云平台精细化管理……春耕备耕时,高标准农田里尽显“科技范儿”。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778万亩,为全省全年粮食产量首破11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今年,我省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665万亩。

高标准农田,怎么建?有哪些优势?3月25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刊发《农田高标准,“高”在哪儿?》,记者在济南、德州、聊城等地的田间地头进行了调研采访。请看全文——

截至去年底,山东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778万亩,今年还将新建665万亩

农田高标准,“高”在哪儿?

多功能小麦镇压机穿梭作业,植保无人机靶向打药、5G云平台精细化管理……春耕备耕时,高标准农田里尽显“科技范儿”。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778万亩,为全省全年粮食产量首破11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今年,我省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665万亩。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缺什么补什么,基础设施日益完备

“以前浇地都是靠抽水机,浪费不说,还浇不透,各村之间还有矛盾,现在有了新泵站和机井,再也不用愁了。”日前,乐陵市郭家街道大张村党支部书记王秋林看着村里刚刚改造提升的700亩高标准农田说,今春刚投入使用的各类农田新设施让村民心里很踏实。

不仅浇地的难题解决了,泥泞的道路也一并得到了改善。王秋林指着一条水泥路说,“以前这路窄不说,还全是泥,赶上下雨天别说机械了,人都进不去。现在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开着小汽车直接到地头。”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我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建设区域方面,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产粮大县倾斜,集中打造全省粮食生产重点区域;在建设内容方面,在坚持因地制宜、“缺什么补什么”和田、土、水、林、路、电、机、管综合配套的基础上,突出耕地质量提升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经评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大约提升1.5个等级,亩均增产粮食150斤以上,特别是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项目区粮食产能稳定性明显高于非项目区。

“除了今年要新建11.3万亩高标准农田外,乐陵市还针对老项目区设施年久失修等问题开展‘回头看’,为丁坞镇修缮了桥带闸,为黄夹镇架设了农用电,为花园镇、化楼镇和郑店镇修建了部分路桥。”乐陵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齐斌介绍。

5G+机械化,尽显“科技范儿”

3月16日上午,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辛店村北侧绿油油的麦田边,两台挖掘机正对田间的智能喷灌阀门井进行回填,项目公司施工人员于洪波则在地头对电磁阀和泵房进行调试。只见他打开手机上的App,选择“灌溉控制”,轻轻一点,田间的喷头就开始呲呲喷水。

智能喷灌的背后是物联网技术,大约每10亩农田设一个“区”,每个“区”设置24个喷头,由1个电磁阀控制开关和浇水时间。

看着脚下溅起的泥点子,种粮大户杨在福咧嘴笑了。去年麦收以后,他承包了500亩耕地。 “没想到这片地被选中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平整地块、深耕、安装智能化设备,都不用咱自己掏钱,种地更省时省力省成本了。”他说,现在点点手机就能浇水了。

“以前这500亩地由130多户耕种,一块块的,每块地之间都得有25厘米宽的垄子,现在全部打通,仅这一项就能增加50亩左右的种植面积。”辛店村党总支书记张庆华介绍,为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土地集中流转到种粮大户手中后,政府出资进行了田块整治,还通过秸秆还田和深耕增加了土壤肥力。

今年,山东将新建高标准农田665万亩,各地不断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基础设施配套、耕地地力提升、技术推广应用、土壤墒情监测等资源要素集成,全面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综合效益,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这个项目将实现播种、锄草、收割等全程无人驾驶。以播种为例,农机手只要根据5G精准导航系统定好位,播种机自动播种,不会出现偏差。”在龙山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玉平看来,“5G+机械化”将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更大助力。

建成一亩,管好一亩

3月17日一早,高唐县尹集镇张官屯村高标准农田“井长”巩太江便出现在自己负责的地块,仔细排查各管道出水口的情况。每逢春耕春管、秋种秋耕时节,巩太江都要提前对农田中的井泵、节水管道、输电线路等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

高标准农田“三分靠建、七分靠管”。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规模较大,建设内容繁多,有些田间工程建成后存在设施产权不明晰,管护资金不足,监管机制和维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刘法正介绍,聊城通过采取“网格员”“井长制”等方式,探索出以管护措施前移带动管护责任下沉,推进建管护一体化机制的好路子。

“在全面推行‘井长制’的基础上,我们还全面推广高标准农田‘热线电话’,将其喷写在机井盖上,并建立高标准农田服务热线承办问题册,助力高标准农田管护。”聊城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廷才说。

“建管并重”,我省建立“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使用者自护、受益者参与”的工程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另外,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大检查、灌溉机电井专项治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回头看”活动,全面排查整改质量安全隐患,确保建成的各类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大众日报)

我们云耕助农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技术平台,农业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2.提供交易平台,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3.提供购买平台,优势种、肥料、农药等的购买渠道
4.提供农产品市场价值对比和监测技术平台
5.提供企业和农户之间直接供求中心,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大量货源信息,一方面为农户提供大量收购信息

【科技助农 人勤春早】2月21日,巨野县柳林镇去年建设的5000亩高标准农田里,井灌设施已投入使用,刚刚浇过的麦苗春意浓浓。“这几年,俺们从种到收全部实现机械化了,但最难的是浇地,扯四五捆电线还到不了地头,有时为占井,都是夜里扛着被子睡在井边看井。自‘高标田’建设后,机井电桩插上卡,地头‘水龙头’流出水。”说起“高标田”,柳林镇代楼村村民崔荣军一脸喜色。

据了解,柳林镇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机井56眼、低压管道28000多米、高压线路2800米、道路铺设3000多米,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模式,大力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开发。“原来地块小,种地很费事,村里年轻人都不愿意干。今年高标准农田地头都打井了,地下也埋上管子了,今年春耕大伙儿的干劲更足了!”柳林镇代楼村村民崔德枝说。

“目前,柳林镇5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初步形成田成片、渠相通、路相连,惠及周边10余个村庄,受惠群众达万人,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实惠,高标准农田真正成为农民愿意种的稳产田、高产田!”柳林镇党委书记王阳峰告诉记者。

近年来,巨野县坚持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整体开发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0年巨野县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的8万亩高标准农田已全面投入使用,涉及田庄镇、麒麟镇、龙堌镇、柳林镇等10个乡镇,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灌排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县建设高标准农田达11万亩。

2月22日,核桃园镇乐土村的一块麦田地头上,村民王刘全对眼前正在建设的“高标田”充满期待:“以前田间小路一遇雨雪天,庄稼都拉不出来,现在沟、路、渠、井、闸、涵、电、泵井等设施齐全,每亩粮食增产个一二百斤不成问题。”

“核桃园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机井27眼、桥涵21座、路面土方基础3公里,井管建设很快完工,今年清明节前群众就可以灌溉春苗了。”核桃园镇党委副书记柳絮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巨野县大义镇王店村是一个种粮大村,由于务农村民老龄化严重,村内不少土地出现了没人种、没人管的半荒状态,土地产值低。为了打破这一困境,2019年,村“两委”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全村的土地实行托管服务。“村党支部成立合作社,对全村土地进行托管,统一管理。目前全村土地托管四千余亩,占全村的80%以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又大大提升了土地的产能产值。”王店村党支部书记王甫建告诉记者。同时,该合作社还通过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服务周边五个村庄近两万亩农田。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天栋介绍,目前,全县土地流转率已达52.4%以上。

“外出打工久了,就不想回来种地了,10余亩地在自己手上也是浪费,还不如托管出去。”独山镇于楼村村民于晓明一家7口人,共有10余亩地,自己与孩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4年前,他将地全部“托付”给了当地的农业合作社打理。“还别说,当年年底一算账,把我们一家人乐坏了,家里田地收入再加上在外打工挣的钱,足足有10余万,比往年全部收入多出两倍多。”于晓明说。

济宁任城区:手机上看住“口粮地”

□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袁进 梁春峰

2月21日下午,济宁市任城区安居街道桥西村一块2亩多的撂荒地,一小时引来三拨人“光顾”,平时少人问津的农田里一时热闹起来。

事情要从一条匿名信息说起。“耕地不明原因撂荒。”当天下午3点多,一条配有两张现场图片的举报信息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到任城区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收到手机提示信息,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到;正在邻村巡查的街道自然资源所所长周平勇十多分钟后到达现场;区自然资源局耕保科和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工作人员根据平台导航紧急赶到。经调查得知,这块地在平台上已有“前科”。

“都怪我当时不懂政策,盲目行动,又给大家添麻烦了。”撂荒地主人张全国一边忙着挖沟排水,一边不好意思地解释。去年10月,张全国为增加收入,私自将农田挖成鱼塘建设垂钓项目。结果,没等鱼苗进塘,事情就被传到了监管平台,项目因实施后将改变耕地地类变更被立即叫停。他紧接着又将鱼塘填平,对地块进行了复耕。白忙活一个多月,不仅误了种粮农时,还因地处采煤塌陷区积了不少水,这才被迫撂了荒。他现在一边排水,一边等天气回暖,准备重新种粮种菜。

“守住全区耕地红线,我们时刻准备着。哪里有丝毫异常,都会通过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触碰各级监管‘神经’,我们将立即前往处置。”任城区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副大队长贾宝群告诉记者,这次举报尽管存在误会,但他们没有白来,一是对此前问题的处置进程进行了回访,二是对村民进行了进一步的政策宣讲和复耕指导。

去年4月,任城区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田长制体系,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田长制”管理体系,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层设置农田网格,建立以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由区长、镇长(街道办主任)和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一级、二级和三级田长。一二三级田长分别以一季度、两周、一周为周期对负责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违法用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行为,通过“田长吹哨、部门报到”,实现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

为规范“田长制”监管、提高工作效率,任城区以互联网和3S技术为基础,开发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通过线索上报、信息核实、违法研判、违法处置、绩效评价和综合监管等功能,实现耕地保护全生命周期监管。各级田长能够利用手机上的“田长制”APP实时上传违法行为,查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情况。任城区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则能随时查看举报地块信息,对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行为做到及早处置。平台还能通过实时跟踪记录巡查轨迹,对开展巡查任务的田长进行有效监管。平台同时设有群众举报微信小程序,群众通过扫描公布在村里的二维码就可举报违法行为,实现“人人都是田长,指尖保护耕地”。

作为省级自然资源“数字赋能”试点项目,任城区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上线半年共收到提报线索194条,已处置完成159宗。目前,当地正进行平台二期功能开发,新功能将引入监控摄像头、巡查无人机,自动抓拍、比图、识别,对疑似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及时预警并上报各级田长,通过“人防+技防”实现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全天候无死角监控。

临沂费县:200亩麦田换种记

□记者 纪伟 通讯员 高云野

初春的沂蒙山,麦苗已蹿出20多厘米高。费县东蒙镇巨庄村村民王立志三天两头下地观察麦苗长势,“我种了十几年临麦4号,对这个品种的脾气比较熟悉,今年刚换了济麦23,得多上心。”

巨庄村有2700多人,人均土地一亩出头,但其中算得上良田的平坦耕地只有1400亩,大多是小麦与玉米轮作。王立志今年50岁出头,在村里是种庄稼的老把式,除了耕种自家的地,还从同村人手中流转了6亩多地,陆续购置了播种机等4台农机。“种了大半辈子地,但省里的专家却说咱种的地不大行,非让我换种子。”王立志回忆起换种之初的情景,直言当时颇有些不服气。

2020年,省农科院开始对口帮扶费县,派出了一大批专家来到田间地头,为沂蒙老区人民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支持,该院作物所研究员王旭清被派驻到巨庄村。

王旭清第一次来到王立志的麦地里,简单一交流,就看出了端倪。“老品种用了多年,自播自种,品种已经有些退化了,辛苦半年,小麦亩产也只有1000斤出头,我当时就推荐老王改种济麦23,亩产能到1600斤。”王旭清回忆说,但当时老王直摆手,表示改种新品种心里没底,还是老品种种着踏实。

庄稼人之间的事,总要在田地里见真章。去年麦收结束后,正是翻整土地种玉米的时候,王旭清在村里协调了十几亩地,种下了13个玉米新品种,作为推广良种的示范田。

巨庄村的玉米地过去几年常受锈叶病困扰,严重影响产量。去年,又到了锈叶病高发的时节,有些村民家的玉米遭了病,但十几亩示范田里的玉米,却长势喜人。

“当时我就觉得,这些专家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王立志说。去年冬小麦播种前,王立志找到了巨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立金,表示想试试专家带来的新麦种。8亩庄稼地,种上了济麦23。被事实说服的村民不只王立志,这一茬小麦,改换麦种的足足有200多亩。

除了让巨庄村的良田保持高产,王旭清还在推进一个更大的计划。去年9月,在省农科院的安排下,王旭清开始担任巨庄村的“第一村主任”,力争对该村的农业生产进行系统性提升,破题之举就是让巨庄村的小麦进行订单式生产。

“不同的小麦品种做出的面粉特点各异,强筋粉适合做面包,中筋粉适合做馒头面条。以前村民卖粮食时不作区分,面粉厂收购时就很头疼,因为这会导致同一个时间段做出来的馒头面条口感不稳定。”王旭清告诉记者,当地有一家左三姐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常年收购周边村庄的小麦,王旭清的同事龚魁杰就在该公司驻点帮扶。在两人的撮合下,这家公司计划与巨庄村达成订单生产协议,根据公司的生产需求,在巨庄村改种适销对路的麦种。这样一来,公司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村民卖粮的价格也能提升。(大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羽毛的美食安利# 发个车子上写的 每个月一次的零食分享又来了。 谁家书桌沙发是零食仓库 ——哦是我。 内含:休闲零食、阿华田蛋糕卷、夹心面包、蛋黄酥流心酥
  • #加拿大留学[超话]# 『IECA留学在加拿大』 位于多伦多的Seneca学院昨天发布通知,要求所有住校学生都需要注射认可的疫苗。 温馨提示大家,入学前记得了
  • #写给王源的甜品情书[超话]##王源[超话]# 每天的遇见在对你诉说, 夜晚风凉吹拂,衣裳微动,一瞬间念想,风是否也在思念。 夜晚路途漫长,遥远的光在闪烁,望眼
  • 湖南卫视双十二演唱会首波 :孟美岐、赖美云、王霏霏、孟佳、王子异、蔡卓宜、黄明昊、秦牛正威 The9小分队:刘雨昕,许佳琪,安崎,孔雪儿,陆柯燃 R1SE小分队
  • #clpga# 一场破圈的高尔夫赛事即将迎来高潮! 100万奖金高尔夫尊中国网络大赛第一站女子赛十月决战北京[航天员] 中国职业高尔夫球-高尔夫尊中国网络大赛
  • 今天,突然接到前女友妈妈的电话:“强子,你能来趟医院吗?”我问什么是。她的声音有点颤抖:“丽丽体检的时候发现子宫里长了个瘤子,想在手术前见见你。”我想起当年她对
  • #博君一肖[超话]# To亲爱的肖可爱: 三十岁在我心里,是一个很遥远的数字。因为那代表着成熟稳重,代表着可以自己做决定,可以随心所欲,可以独立生活。虽然
  • 【早安·晨读】 《无住生心》 不住物质世界,万物为我所用,非为我所有。 不住身体觉受,四大假合,业果相续,不能自主。 不住妄想境界,妄念纷呈,都是六尘缘
  • #王北车[超话]# |#王北车0710出道三周年快乐# 20180710-20210710. 1095t 三年了 每一天都是我漫长岁月里最美好的时光 无论未
  • #张艺兴[超话]##张艺兴我只喜欢你#❤️ #张艺兴1007生日快乐#努力并不一定会达到目的,但努力一定会有一个努力的结果,无论结果怎么样,和不努力肯定是不一样
  • D6:中秋假期前一天 招商花园城积庆有余家活动节,接回家后奶奶带多多去参加招商物业的游园活动,有猜灯谜和零食饮料等活动,一个小时奶孙俩收获了四个灯笼和一些飞机
  • 火车哐啷哐啷 看到赞赞的微博 眼眶有点红 时间好快 从19的盛夏狂欢到20的黯然暂离又到21的强势归来 一路走来 你并非每一步都是顺坦快乐 短短几年 你已经历过
  • #种草花花万物##好物推选官#[好爱哦][好爱哦]便宜20.0 元大洋,今天只要 【29.9元】 多啦小萌化毛膏猫咪专用吐毛去毛球幼猫发腮补钙肠胃维生素营养膏
  • #广电招聘[超话]# 【重庆市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编辑、主持人,报名截止:9月17日】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是直属大渡口区委的公益一类事业单
  • 查理苏:她给你备注的不过就是个全名。 夏鸣星:那姐姐给你的又是什么备注? 查理苏:当然是……(傲娇)你说给我备注的什么? 我:我……我我我……我给你的备注是“送
  • 【独家 | 无图干货,资深刑侦专家与资深记者对话,话题是分尸案】一周来,关于失踪的来女士的一切街谈巷议,在今天(7月25日)12分钟的杭州警方新闻通气会后水落石
  • 【#氪星播报# | 10月1日晚间都有哪些#今日大事件#?】 [星星]Top3大新闻 1、#北京上海成都成三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国庆你出游了吗? 2、#疫情已波
  • 梦里 雨后,后半夜,气温适宜,有一些云彩在空中 月亮很明,老家二楼,独自坐在东边小屋的露台上,身旁是一株老仙人掌。   不知道为什么月亮是看着方的,我告诉自己是
  • 可能以后05后爱豆会越来越多,但是我希望你们能记住,内娱05后爱豆第一人,是刘耀文.15岁 一米八 低音炮rapper 长腿dancer台上A到叫哥哥,台下乖到
  • 【延西高速黄陵辖区发生滑坡道路中断 现场临时交通管制】10月4日12时20分,受雨天影响,G6522延西高速铜延段黄陵辖区K152+150西安方向发生滑坡,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