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帝将位于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到觉生寺,故觉生寺又被俗称为“大钟寺”。自大钟搬入觉生寺后,大钟遂成为了历代皇帝祈雨的重要法器。除了农历新年以外,更有“非祈雨不鸣”的传统。至于以大钟祈雨的仪式,一直到清朝末年才告式微。

觉生寺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建筑风格古朴,占地38000平方米。寺内最具特色的核心建筑是大钟殿,建在寺院最北端,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台基上,整个殿高二十米,四周均有窗柩,内有旋梯,可以上下。挂起大钟后,整座大钟楼再盖上第二层的圆形楼顶,方告建成。这座大钟楼,第一层呈方形,第二层呈圆形,有“天圆地方”之意,而这座曾被误称为“华严钟”的永乐大钟迁入后,清乾隆帝特意御笔亲书“华严觉海”匾额,挂于大钟楼门口。大钟楼建成后,整座觉生寺方告完全竣工。

永乐大钟比觉生寺早300多年。它是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下令铸造的,与当时的建皇宫、修天坛并列为迁都北京的三大工程。经过“靖难之役”,朱棣夺取皇位,并于次年即1403年改元“永乐”,希望借喻从此永远倡乐。明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朱棣又诏“以北平为北京”,正式迁都北京,开启了北京作为皇家首都的600年历史。为昭此功德,永乐皇帝按照“唯功大者钟大”的祖宗成法,下令铸造了这口举世无双的大钟。永乐大钟既是迁都北京的“镇城之物”,也是一口“佛钟”,它是超度众生、消灾灭祸的法器,也是皇权至尊的象征。此钟铸造于北京鼓楼西铸钟胡同内明京师铸钟厂,铸好后移至北京嵩祝寺一带的汉经厂。明万历年间,被移到新建成的万寿寺。明天启年被弃置于地上,直到清乾隆八年(1743)才被移至觉生寺,并为之修建了大钟楼。

据悉,当年在搬运大钟时,要在沿途每隔一里挖水井一口,另要在沿途挖一浅沟,然后在冬天从水井打水,并灌于浅沟上,使浅沟结冰,接着便可将大钟由畜力拖行至目的地。拖至觉生寺后,由于大钟太大,相传当时的建筑人员遂采用堆土造山的方法,将大钟拖行至土堆上,然后才修建大钟楼的,这种建楼的方法亦可以“先安钟,后建楼”概括之。

永乐大钟自明初铸造以来,本无正式名称。一般史书记载称之为“钟”或“铜钟”。到清康熙年间(1662—1722),著名学者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首次指出“永乐时所铸大钟,内外书华严八十一卷”,因此“名曰华严钟”。从此,以后的记载均误称其为“华严钟”,民间则仍称其为“大钟”。

1980年夏,文物工作者对钟上经文进行了研究,确认钟上共铸汉文经咒十六种,梵文咒语一百多种,共二十三万字,然无一句华严经文,并正式称之为“永乐大钟”。

经统计,永乐大钟上刻有汉文经典八部,即《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妙法莲花经》、《金刚波若经》、《佛顶大白伞盖不罗的央结罗陀尼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护国陀罗尼经》、《弥陀经》、《佛顶大白伞盖楞严陀罗尼经》,是一口名符其实的佛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这部经是明成祖朱棣皇帝在明永乐十五年(1417)御制的,几乎全部是佛、菩萨、尊者、神僧的名号。钟上仅铸造上此经的前20卷,字数就已达十三万七千字。朱棣亲自编著此经是因为他认为诵念一声佛僧名号者,即可超脱千百劫难,念出千百万个佛僧名号者,其功德“乌可量哉”,因此编撰此经。但经多且长,念一遍很难,故采用当时乌思藏(即西藏)佛教中转藏轮的办法,把经文铸于钟上,击一下钟,则字字皆出声响,这就等于将经咒诵念一遍。钟上铸造的兰查体梵文咒语,是研究明代汉藏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永乐大钟形大体重,是世界上铸造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大钟,它始铸于1403年,完工于1424年,通高6.75米,最大直径3.3米,重达46,500公斤,堪称世界钟林之王。永乐大钟的书法艺术也是一绝,共二十三万字,笔笔工整,字字隽秀,是明代馆阁体书法的代表作。永乐大钟的钟声圆润、深沉,钟声可传达方圆百里,它具有丰富的低音频率,余音可延三分钟之久。永乐大钟在铸造工艺上钟体光滑匀细,铸造字精美清晰,形体比例适中,雄浑中透出灵秀之气。永乐大钟的另一绝在于整座大钟,仅于钟钮处靠一根宽6厘米,长1米的铜销子穿钉挂起,历经多年,依然安然无恙。经力学计算,发现穿钉虽小,但承受九万余斤的大钟却在安全系数内,经检测,发现当时的工匠在铜销子中心处铸进了一根相当于低碳钢的芯子,增强了承受力,该铜销两头就藏在两个引人注目的“蒲牢”兽纽的后面。

清人在《清代北京竹枝词》中曾说永乐大钟“梁穿其纽,下掘池以散其音”。永乐大钟之所以声效佳是因为永乐大钟下有一个直接砌在青石台基上,呈八角形,池深70厘米,直径4米,池口距钟口1米的“共鸣”池。与此同时,悬钟的主梁是重叠架设在三层纵横梁上,将主梁所承受的重力分散在十个断面上,使八根立柱承受的负荷在地震情况下也基本是恒值,而八根立柱都是向里倾斜形成侧角,以抗衡钟架的晃动和防止榫铆的滑脱。[赞啊]#文物代言人##佛教##佛法看世间##历史那些事##遇见艺术#

第一次独立策划---“唐蕃古道 千年之梦”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

通过对唐卡、藏文书法、摄影、配饰等藏式艺术精品的展示,突出藏文化艺术分享特色,向观众展现跨越千年历史积淀的青藏人文精神,质朴与智慧的和谐交融,原生态与现代的并存共处。

为了让观众更好的了解此次展览,我也设置了一些互动体验活动,以更好地促进津青两地文化交流,为此现场分成了三个区域。

第一展区
1.介绍展示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卡,此次展出的均是精品,有来自唐卡发源地热贡的热贡民族文化宫唐卡艺术家兰卡、嘎藏等作品,以及玉树的著名艺术家拉日.甲央尼玛的唐卡及唐卡画法现代作品,参观者在欣赏每件艺术作品的同时,领略不同地域特色的名师艺术与现代传承的意义作品,从艺术的角度,让视觉的直观感受与内心中淳朴交汇,展出作品共计108幅。

第二展区
1.藏文书法:青海省书画家协会会员,玉树著名书法顿珠才仁老师的作品(涉及15~20种字体,包含藏纸、藏墨、石笔及书写仪轨的作品),现场藏式传统与现代书法创作演示(两幅)。
2.现场书法创作区(书案,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第三展区
书画艺术体验,观看兰卡老师学生手绘唐卡,顿珠才仁大师现场书写藏文书法。

此次展览我认为是最为被广大观众接受展览,无论是参观人数与画作销售都是历次画展中最高的!

----2017年 策展工作回忆录

#社团巡礼月#
太原理工大学藏文化交流协会在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成立,是一个旨在宣传藏族优秀文化,加深各民族同学对藏文化的了解,促进各民族同学和谐相处的非营利性的学生社团。协会秉承促进藏文化交流,加强各民族团结的宗旨,开展各类宣传藏族优秀文化的活动。同时,该协会也是太原理工大学首个专门以宣传藏族文化为基础,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交流活动为重要内容的学生社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冷眼 | 美国将对华“开战”?外媒:北京手里的这些牌将令美后悔莫及——
  • 有车有房有钻戒,为什么相亲还会被嫌弃?
  • 什么是新中产,他们如何生活、消费?(内附2017年新中产品质生活报告)
  • 重磅!中国进行导弹试射,模拟攻击F-22和萨德?
  • 韩春雨主动撤回《自然》子刊论文,这是承认造假?
  • IDC:华为蝉联中国手机冠军 小米超苹果
  • 你的微信钱包还好吗?三大注意事项来了!
  • 重磅丨北京楼市又放大招 你想了解的全在这儿…
  • 韩春雨NgAgo论文被自然子刊撤稿:系作者主动申请撤回
  • 共享单车新规来了,以后不能“任性”骑!
  • 地铁男孩跪地擦水渍遭质疑:很惭愧,我们可能没有一个孩子懂事儿!
  • 微信“不常联系的朋友”可一次性删除!看看你还有几个朋友?
  • 三生三世十里拉面
  • 大连发布大到暴雨防汛通知
  • 第43人!"百名红通人员"黄红回国投案
  • 飞机迫降撞死两人 沙滩日光浴遭横祸
  • 安倍重组内阁 这位让安倍“吃回头草”的男人是何许人?
  • 决定婚姻幸福的,是新三观
  • 到国外“背奶粉”,不如安心喝国产奶
  • 亲兄弟,明算账!刚得了个神兵砸不砸得商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