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进入“单身潮”?

据闽南网报道:
福建闽南网旗下账号
对话嘉宾

李银河(社会学家)

张皓宸(青年作家)

李建发(半月谈记者)

综合各地民政部门的数据,不难发现,近年来年轻群体中“光棍”的占比越来越高。高离婚率叠加低结婚率,让不少人担心:中国是否正在进入“单身潮”?

在单身群体中,一部分人依然在寻觅伴侣,一部分人在不婚与结婚之间摇摆不定,还有一些人则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其中,选择主动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单身潮争论的背后,乡土中国的传统婚恋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婚恋理念,正激烈地碰撞、交织。

1

单身成浪,离婚成潮

李建发: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性别比是105.0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对此,一位女性网友发了一个帖子称,“既然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那我为什么还是单身?”有人调侃,这位网友是被动单身。在当下大量的单身人群中,的确有很多人是主动选择单身的。

李银河:现在应该说面临一个单身潮。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单身潮最早是从北欧出现的,其独居人数很快就超过了人口的半数。西欧、北美乃至日本,都出现了这种趋势。日本还属于东方文化,看重家庭,看重婚姻。我国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潮流的影响。

相比起来,中国人还算是爱结婚的。单身人口现在是2亿多人,你算算,占比不到20%。但从趋势上来看,确实有这么一个潮流——很多年轻人选择单身。

在传统社会,单身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好多女人是不工作的,男主外女主内。现在不一样了,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以后,在劳动力市场占到百分之四五十,她有自己独立的收入,就有了单身的可能性。等于说,比传统社会多了一个选择,在传统社会她没得选。

张皓宸:如果说单身分为主动和被动,那我觉得自己,包括身边很多朋友,是主动选择单身的。首先可能是因为眼界的问题。我们这一拨从家乡来北漂、沪漂的人,在大城市见到的东西跟以往很不一样,完全是刷新三观的,我们每天都在见识世界的变化。知识的架构不断更新,已经冲破了“到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的观念限制。其次是因为各种爱好。现在生活太丰富了,每天可以有360件让你爱上的事情,感觉好像生活已经容不下一个固定的时间去谈恋爱,或者去交友了。

对于被动单身者而言,他们心里渴望恋爱,但可能从小缺乏恋爱教育,缺乏恋爱的情商和智商。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能早恋,但大学毕业后父母就开始催找对象,到了一定年龄还要被催婚。这两者是拧巴的。当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就被赶鸭子上架结婚。

一方面,在信息时代,我们不像以前经常出去社交,躲在一个App后面就能交友,但社交圈就可能特别固定,大家都在自己的圈子里面玩,也遇不到新人让你产生感情。加之内卷,很多人工作压力挺大,回到家就更不想社交了。另一方面,大家都想遇见“最好”的另一半,宁缺毋滥。各种现实矛盾叠加之下,很多人被动单身,只能最后安慰自己“爱情都是靠缘分的”。

李银河:从社会学统计来看,在20世纪末我们做家庭调查的时候,单身户也就2%多一点,再后来就12%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一人户占比超过16%。独居比例确实有一个上升的趋势。整个独居人口里,主要就是没有结婚的,也包括丧偶没有再婚的。

李建发:除了不结婚的年轻人之外,那些走进婚姻殿堂的后浪,与前浪相比,对待婚姻的态度也不一样。

李银河:离婚率特别高。离婚率我们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离婚的人口在全人口里所占的比例,一般是千分之几;还有一个叫离结率,就是当年的离婚数除以当年的结婚数。近两年,离结率曾一度高达近44%——也就是说,有100对结婚就有44对离婚。一些大城市都超过50%了,已经很高,真的快直追美国了。

2

一条52赫兹的鲸

李建发:对婚姻的看法,实际上是人生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可以说仍处在新旧两种观念的争锋、融合之中,许多年轻人的纠结正在此处,既无法完全剥离传统影响,又不想辜负“爱与自由”。

张皓宸:在我看来,爷爷奶奶辈不存在所谓婚恋观,他们就是互相陪伴和扶持。爷爷在田里种地的时候,奶奶去给他倒了杯水,两个人就互相感动了,于是决定结婚。到父母那一辈,往往是先婚后爱,没有太多自由恋爱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包括80后、90后甚至00后,突然有了自我,结婚这件事就变得好像可以受自己掌控了。我曾在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这一路,我不是没你不行,而是有你更好”。婚恋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讲,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必须该去做的事情。

有个故事说有一条52赫兹的鲸叫爱丽丝,它发出来的声音波长和其他鲸不一样,是别的鲸听不见的,所以它很孤独……很多年轻人喜欢这样的故事,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就像一头与众不同的鲸,在发出一个别人听不到的波段。他们在等待着,有一天能遇见一个跟自己频率相仿、能听懂自己52赫兹的人。

李银河:如果我们把时间段拉长一点,来看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就会发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爱情在婚姻中、在结婚原因中的重要性发生了巨变。

在传统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两个人一块儿过日子。进入现代社会,感情因素在中国人的婚姻里越来越重要了。过去感情很不重要,反而能一辈子将就过下去。如今感情变化了、没感情了,那就只能离了。

3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社会

李建发:前些年,对于丁克家庭晚年养老问题的讨论,时常见诸报端。如今选择单身的年轻人似乎也面临同样的质疑——单身一时爽,老了怎么办?

李银河:这涉及养老方式的社会变迁。过去完全是乡土社会,老人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医疗保险,家庭养老是最基本的养老方式。过去国人为什么都拼命生儿子?大多是为了养儿防老。如今年轻人可以去婚育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养老保险、退休金、医疗保险等,你不需要靠孩子来养老了。

我国法律规定子女要赡养老人,西方国家子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费孝通专门讲过这个事,他说我国是反哺模式,养孩子是一种恩情,等到孩子长大了就要反哺老人;西方是接力模式,就是生养孩子,孩子长大了就走了,养老推向社会。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区别,也是乡土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区别。很多人选择单身,从侧面说明这部分人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能够做的就是自己好好攒钱,攒够将来去养老院的钱。

张皓宸:现代年轻人排解孤单的方式有1万种,因为孤单几乎伴随我们整个成长历程。所以,年轻人有3件最重要的事:一是培养兴趣,要在生活中设法培养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兴趣爱好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二是积极打拼事业,将来能住更好的养老院;三是交朋友,大概率老了还能陪在身边的,是年轻时认识的这些伙伴。

李建发:很多从农村出来上大学并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如果选择不结婚,就会面临一个道德困境。这种情况怎么办?

李银河:我国现在还真是这样,农村基本上还是传统家庭观念。一些人虽然已经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但一回到家乡的父母身边,父母还是会按老逻辑逼婚。其实,已经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人,不必过于看重和服从父母的期望。冷静下来理性考虑自己的现实生活,攒多少钱、什么时候买房、结还是不结、生还是不生……这些都该自己决定。

我觉得未来会有一个大趋势,等城市化的任务完成了,中国基本上就从传统社会、乡土社会里走出来,一部分婚姻家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来源:半月谈
老金:分析原因,找李银河还可以;对症下药,找李银河只能帮倒忙!主要是家庭观念淡薄,个人享乐至上,没有家族传承概念,没有责任担当,只顾眼前乐,不顾老咋养造成的,相关激励措施之外,老金认为主流媒体价值观舆论引导很重要!!!
搜索
37岁剩女忠告
成都剩女比剩男多多少
四川女光棍最多的县
属马和属牛的婚姻如何
上等婚配一览表
外国青年vs中国青年

中国正在进入“单身潮”?

据闽南网报道:
福建闽南网旗下账号
对话嘉宾

李银河(社会学家)

张皓宸(青年作家)

李建发(半月谈记者)

综合各地民政部门的数据,不难发现,近年来年轻群体中“光棍”的占比越来越高。高离婚率叠加低结婚率,让不少人担心:中国是否正在进入“单身潮”?

在单身群体中,一部分人依然在寻觅伴侣,一部分人在不婚与结婚之间摇摆不定,还有一些人则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其中,选择主动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单身潮争论的背后,乡土中国的传统婚恋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婚恋理念,正激烈地碰撞、交织。

1

单身成浪,离婚成潮

李建发: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性别比是105.0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对此,一位女性网友发了一个帖子称,“既然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那我为什么还是单身?”有人调侃,这位网友是被动单身。在当下大量的单身人群中,的确有很多人是主动选择单身的。

李银河:现在应该说面临一个单身潮。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单身潮最早是从北欧出现的,其独居人数很快就超过了人口的半数。西欧、北美乃至日本,都出现了这种趋势。日本还属于东方文化,看重家庭,看重婚姻。我国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潮流的影响。

相比起来,中国人还算是爱结婚的。单身人口现在是2亿多人,你算算,占比不到20%。但从趋势上来看,确实有这么一个潮流——很多年轻人选择单身。

在传统社会,单身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好多女人是不工作的,男主外女主内。现在不一样了,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以后,在劳动力市场占到百分之四五十,她有自己独立的收入,就有了单身的可能性。等于说,比传统社会多了一个选择,在传统社会她没得选。

张皓宸:如果说单身分为主动和被动,那我觉得自己,包括身边很多朋友,是主动选择单身的。首先可能是因为眼界的问题。我们这一拨从家乡来北漂、沪漂的人,在大城市见到的东西跟以往很不一样,完全是刷新三观的,我们每天都在见识世界的变化。知识的架构不断更新,已经冲破了“到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的观念限制。其次是因为各种爱好。现在生活太丰富了,每天可以有360件让你爱上的事情,感觉好像生活已经容不下一个固定的时间去谈恋爱,或者去交友了。

对于被动单身者而言,他们心里渴望恋爱,但可能从小缺乏恋爱教育,缺乏恋爱的情商和智商。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能早恋,但大学毕业后父母就开始催找对象,到了一定年龄还要被催婚。这两者是拧巴的。当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就被赶鸭子上架结婚。

一方面,在信息时代,我们不像以前经常出去社交,躲在一个App后面就能交友,但社交圈就可能特别固定,大家都在自己的圈子里面玩,也遇不到新人让你产生感情。加之内卷,很多人工作压力挺大,回到家就更不想社交了。另一方面,大家都想遇见“最好”的另一半,宁缺毋滥。各种现实矛盾叠加之下,很多人被动单身,只能最后安慰自己“爱情都是靠缘分的”。

李银河:从社会学统计来看,在20世纪末我们做家庭调查的时候,单身户也就2%多一点,再后来就12%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一人户占比超过16%。独居比例确实有一个上升的趋势。整个独居人口里,主要就是没有结婚的,也包括丧偶没有再婚的。

李建发:除了不结婚的年轻人之外,那些走进婚姻殿堂的后浪,与前浪相比,对待婚姻的态度也不一样。

李银河:离婚率特别高。离婚率我们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离婚的人口在全人口里所占的比例,一般是千分之几;还有一个叫离结率,就是当年的离婚数除以当年的结婚数。近两年,离结率曾一度高达近44%——也就是说,有100对结婚就有44对离婚。一些大城市都超过50%了,已经很高,真的快直追美国了。

2

一条52赫兹的鲸

李建发:对婚姻的看法,实际上是人生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可以说仍处在新旧两种观念的争锋、融合之中,许多年轻人的纠结正在此处,既无法完全剥离传统影响,又不想辜负“爱与自由”。

张皓宸:在我看来,爷爷奶奶辈不存在所谓婚恋观,他们就是互相陪伴和扶持。爷爷在田里种地的时候,奶奶去给他倒了杯水,两个人就互相感动了,于是决定结婚。到父母那一辈,往往是先婚后爱,没有太多自由恋爱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包括80后、90后甚至00后,突然有了自我,结婚这件事就变得好像可以受自己掌控了。我曾在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这一路,我不是没你不行,而是有你更好”。婚恋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讲,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必须该去做的事情。

有个故事说有一条52赫兹的鲸叫爱丽丝,它发出来的声音波长和其他鲸不一样,是别的鲸听不见的,所以它很孤独……很多年轻人喜欢这样的故事,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就像一头与众不同的鲸,在发出一个别人听不到的波段。他们在等待着,有一天能遇见一个跟自己频率相仿、能听懂自己52赫兹的人。

李银河:如果我们把时间段拉长一点,来看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就会发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爱情在婚姻中、在结婚原因中的重要性发生了巨变。

在传统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两个人一块儿过日子。进入现代社会,感情因素在中国人的婚姻里越来越重要了。过去感情很不重要,反而能一辈子将就过下去。如今感情变化了、没感情了,那就只能离了。

3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社会

李建发:前些年,对于丁克家庭晚年养老问题的讨论,时常见诸报端。如今选择单身的年轻人似乎也面临同样的质疑——单身一时爽,老了怎么办?

李银河:这涉及养老方式的社会变迁。过去完全是乡土社会,老人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医疗保险,家庭养老是最基本的养老方式。过去国人为什么都拼命生儿子?大多是为了养儿防老。如今年轻人可以去婚育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养老保险、退休金、医疗保险等,你不需要靠孩子来养老了。

我国法律规定子女要赡养老人,西方国家子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费孝通专门讲过这个事,他说我国是反哺模式,养孩子是一种恩情,等到孩子长大了就要反哺老人;西方是接力模式,就是生养孩子,孩子长大了就走了,养老推向社会。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区别,也是乡土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区别。很多人选择单身,从侧面说明这部分人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能够做的就是自己好好攒钱,攒够将来去养老院的钱。

张皓宸:现代年轻人排解孤单的方式有1万种,因为孤单几乎伴随我们整个成长历程。所以,年轻人有3件最重要的事:一是培养兴趣,要在生活中设法培养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兴趣爱好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二是积极打拼事业,将来能住更好的养老院;三是交朋友,大概率老了还能陪在身边的,是年轻时认识的这些伙伴。

李建发:很多从农村出来上大学并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如果选择不结婚,就会面临一个道德困境。这种情况怎么办?

李银河:我国现在还真是这样,农村基本上还是传统家庭观念。一些人虽然已经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但一回到家乡的父母身边,父母还是会按老逻辑逼婚。其实,已经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人,不必过于看重和服从父母的期望。冷静下来理性考虑自己的现实生活,攒多少钱、什么时候买房、结还是不结、生还是不生……这些都该自己决定。

我觉得未来会有一个大趋势,等城市化的任务完成了,中国基本上就从传统社会、乡土社会里走出来,一部分婚姻家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来源:半月谈
老金:分析原因,找李银河还可以;对症下药,找李银河只能帮倒忙!主要是家庭观念淡薄,个人享乐至上,没有家族传承概念,没有责任担当,只顾眼前乐,不顾老咋养造成的,相关激励措施之外,老金认为主流媒体价值观舆论引导很重要!!!
搜索
37岁剩女忠告
成都剩女比剩男多多少
四川女光棍最多的县
属马和属牛的婚姻如何
上等婚配一览表
外国青年vs中国青年

#推文# 衰草
这是一部py转正的文
一开始双方都把对方当成py,是男主先动心。女主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当她意识到男主的这种想法的时候,思想上开始逃避,但是又舍不得男主而且男主给了女主足够的尊重和自由,她也开始正视这段关系,所以女主也爱上了男主。
女主独立又清醒的人,也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金钱、男主的自身和家世条件优秀也诱惑不了她。她对py之间的界限分的很清楚,在一起只是两个单身男女互相陪伴、满足需求。
女主是个彻头彻尾的不婚主义者,文章中间还有些男女主关于不婚主义的一些思想碰撞,故事的最后男女主在一起了,并且还生下了个女孩(他们小孩还是跟女主姓的),但是最后她们两还是没有结婚。
文章质量不错,肉少但香,喜欢看剧情po的强烈推。冲冲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次出门我好像变懒了懒的出门、懒得动弹上一次来苏梅岛还是2013年我骑着刚学会的小电动带着朋友转苏梅岛那时候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热情-而现在我更喜欢在酒店的
  • 真的! 如果做大活反响肯定超级好还有就是那这个周年庆怎么过啊 上次那么温馨甜甜蜜蜜活动小蛋糕 这次难道是出任务吗哈哈哈哈回游回游 那两张卡必拿下哈哈哈哈哈哈!
  • 我不知道我应该去怎么评价这两天梦一样的日子,但是我第一次在一个那么多人的地方,哭的那么大声。这十多年追星,从来都只有我把他们忘了,而昨天我的直觉告诉我,我被他们
  • ③园内有一个周迅、陈坤共同创办的山下C5 cafe咖啡店,也算是“网红”了,环境很美,有空的话,可以去打卡。竹女人间爱恨嗔痴看遍,不屑权、富,而对真情和自由最是
  • 你是我追的第一个星,也是我唯一想保护的男孩子,很后悔没能早点发现你,你真的太可爱,又沙雕了,高冷也只是害羞的外表生日快乐啊,每个人的每一个生日都很重要哦,在生日
  • 闲来无事算了一下当互勉模特转付费模特的收成因为拒绝男摄私房+婚纱不拍情侣竟然才赚了2660(算了好几遍我一直以为至少有3k)但是由于前期做互勉一些场地衣服妆造费
  •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6日11时10分20秒天文 超话这幅漂亮就漂亮在,即便是死亡一切都如此井然有序,徽章彰显他的功勋,鲜花衬托他的年轻,妥帖的制服、领带
  • 要不是高明写的这篇文章,我都快忘了去年写书时的样子,快忘了我为什么会选择疯癫无状的视频风格,也快忘了,在写不出满意的文字、不愿意自称作家、却也离不开这个行当、只
  • 所以当徐志摩要求林徽因“许他一个未来” 时,林徽因巧妙地回绝了,她并非对徐志摩没有感情,但是明白此人终非佳偶。”委婉地道出了她对张幼仪的同情和对徐志摩的不满
  • 关于幸福 1、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2、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情,把握今天,设置明天,储存永远;3、只要用心感受,幸福就会永远存在;4、知足便是幸福;5、有家人陪伴,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出去嗨了半天,到家解决下这个风扇响的问题[加油]吃了心心念念的越南菜,点个套餐量大价钱也OK在上海的时候去宜家买的台灯到现在都在用,这次又买了最便宜的款,直接把
  • 如果她立即避开了道路里的阻碍物,损害的结论有很大的不正确,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拿几个个体来说事;再次是试验的时间连续性等,不是说试验了一二代没有问题就没有
  • 【像陈晓小朋友这么矜矜业业努力奋斗,还能严格自律 的年轻人,还兼顾颜值和演技的,内确实不多~~】#陈晓# #刘亦菲# #梦华录# 正能量满满的陈晓,善良,优秀
  • 更令人不齿的是,新闻中的女子居然在直播大喊“找个老头生孩子”很难想象其日后还要直播些什么内容。当然如果你说你是果粉家里一直都在用苹果的产品,配一个也无可厚非,但
  • 去年,有网友爆料白敬亭与宋轶在拍摄《长风渡》时互生情愫,媒体甚至报道,俩人已经见了家长,之所以没有官宣,可能是想好好保护这段感情,这,也情有可原,毕竟,娱乐圈能
  • #户外# #露营# #滑翔伞# #徒步# #今年徒个嗨#【第五财富】 BC雇主担保之行政经理获批案例分享⏳20年底签约,21年7月拿到省提名,23年5月联邦批复
  • 陪着你走……#爱上这座城##广州##城市##街拍##旅行##扫街##夜色##早安心语##傍晚##纪实摄影##摄影##路人##生活##人文##人文摄影##社会百态
  • 20.吹不出褶的平静日子也在闪光。 16.一如既往,无边热爱,来日方长。
  • 现在的女孩子好幸福,有大人糖这样的品牌认真地做快乐小玩具,用心满足女性的要求,小玩意儿在线颜值在线又功能“到位”有单用的,合用的,给他用的,我们自己还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