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活动周∣蓄势储能起高峰】
创新洪流奔腾,英才各路汇集,绿城大地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推动“双创”不断迈上新台阶,汇聚推动经济发展的澎湃力量。10月19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启动。作为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首次“花落”中部地区城市的郑州,迎来高光时刻!一场创意与智慧的饕餮盛宴,令万众瞩目聚焦于“出彩中原龙子湖”。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强大牵引下,绿城大地上“重彩”连连:
  10月20日,继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接连挂牌后,总部确定入驻郑州中原科技城智慧岛的河南省第三家省级实验室黄河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该实验室将聚焦全面提升黄河流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与国家接轨的高水平、开放性、充满活力的新型研发机构,争创黄河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黄河国家实验室。
  与此同时,新近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中,郑州在黄河流域各城市中排名第一,成功跻身全国20强。
  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郑州要聚焦聚力科技创新,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打造高水平的科创平台,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营造最优创新生态。
  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根本。郑州正为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蓄势储能起高峰!
  创新洪流波澜起
  进入10月,在位于郑州市白沙园区的黄河云谷小微企业园内,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白沙工厂里一直人机并行,运转未停。
  “攻克了‘减速器+电机+电机驱动器+传感器一体化’的关节模组,解决了智能机器人‘中国芯’的‘卡脖子’难题,我们生产的城市管养机器人、智能巡检安防机器人和智能代步车的订单不断。”中原动力CEO林杰深有体会:“看准创新,一定能赢!”

  如何让创新的春风吹拂,令绿城勃发生机?
  郑州拿出了:孵化、真金、舞台“三板斧”!
  近年,郑州通过强化政策支持、提升载体孵化能力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斗孵化器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正在运营的是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目前企业已入驻完毕。”北斗孵化器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孵化器的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
  北斗孵化器仅是一个缩影,在郑州各类孵化载体如雨后春笋。统计显示:目前郑州市已建成各类孵化载体255家,5年载体数量增长17.2倍,从业人数超过20万。
  同时,在形成孵化载体的过程中,郑州也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路径:构建起了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全链条孵化体系。5年来,众创空间达到160家、孵化器73家,孵化载体总面积超过8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超过12800家。
  天迈科技、捷安高科等一批上市企业横空出世;中悦科技、飞轮威尔等一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递次涌现。同时,孵化载体的“高质量”,还让郑州进了“国家队”。
  2020年推荐获批1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1年6月,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实现郑州市学校国家级平台建设新突破。
  2020年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评价结果,在评为优秀的235家国家级孵化器中,郑州市获评优秀有9家,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后第5位,这是对郑州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充分肯定。
  “要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郑州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创新。”这段写进第十二次郑州党代会报告中的话语,明确标识出郑州面向未来投掷目标的发力点。
  用“真金”,看“真心”。
  2020年度,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276.7亿元,全省占比30.7%,比上年增长16.9%,增速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
  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8年度1.74%、2019年度2.04%到2020年度2.31%,两年增长0.57个百分点,增幅预计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居第2位。

  2020年度新增入孵企业(团队)2322个,培育科技型企业1262家,高新技术企业281家,新增知识产权授权量4483件,获得投资企业数497个,共获得融资资金6.04亿元。
  收获是付出的“果实”。仅在2020年,郑州市就新增高企870家,有效高企2922家。2021年前三批新增入库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797家,总数达到9643家。
  刚刚过去的9月,因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郑创汇”,而令郑州再上“热搜”。
  为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自2015年起,郑州市倾力打造“郑创汇”大赛品牌,连办7年,赛目过万,孵化了UU跑腿、泛锐熠辉等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带动200多万人就业、服务4000多万商户,形成了涵盖创业辅导、资本对接等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
  2021年举办4月、6月、9月三场月赛,吸引了来自美国以及我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内外的280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其中,郑州市以外项目118个,占比超40%。
  除此之外,郑州还高标准举办了“世界智能传感器大会”、“强网杯”、中国创客领袖大会等系列赛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郑州每天有30多场“双创”活动举行。
  通过多种措施,打造创新“生态”环境,使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国家创新高地的进程中快马加鞭。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创新创业环境的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国位居前列。
  各路英才聚绿城
  新近,郑州又迎来了一批高端人才团队项目。
  他们中包括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古迪纳夫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建涛领衔的低温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文学军领衔的国际生物材料研究院、数字地图智能化编辑及印前处理工作站、智能无线光通信项目、功能性CVD金刚石材料制备技术研究中心、Hawkeye视频芯片项目等6家人才团队项目。

  广纳人才的视野投向全球,收揽才俊的手臂伸向世界,郑州牵住“人才”带动发展的牛鼻子,加快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
  人才强,城市兴。郑州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打造国家人才高地。打好人才“王牌”,已然成为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在中原出彩中出重彩、在河南崛起中成高峰的必有之选。
  靠什么吸引人才?拿什么留住人才?3.0版的郑州系列人才新政,以“一城、一策、一事”给予了充分的诠释。
  种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2020年9月15日,中原科技城步入全面建设阶段。郑州市拿出城市东部的“黄金”地块64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为中部地区重要创新基地、人才高地。
  依托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平台优势和辖区23所高校50万高等人才基础优势,围绕国内高科技头部企业、省内外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大院名所、创新团队等创新要素,和建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共实验室、智联网数据实验室等公共实验室的快马加鞭,一批批科创人才向郑州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
  不久前举行的中原科技城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华为河南区域总部、阿里云中原研发交付中心、百度自动驾驶基地、嵩山实验室、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等30个高质量重点产业项目正式签约入驻中原科技城。
  此次签约后,中原科技城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统计显示,自2020年9月15日揭牌以来,中原科技城以“一城”之力已引进项目达143个,认定各类高层次人才900余名,计划总投资超1600亿元。
  郑州人才集聚平台作用愈加明显。以中原科技城为重点,省市区三级联动、“一廊、两翼、四区、多点”人才引进大平台出炉。
  在二七区,“人才+平台”互动孵化,“产业+技能”搭建基地,依托黄河科技学院“U创港”、马寨产业集聚区科创中心、双创中心等重点平台载体建设,量身定制人才引育“菜单”;
  在经开区,力争五年内引进培育10个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集聚100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1000名精英骨干人才,引培10000名专业技术人才;
  在上街区,通过开展产学研对接、“双招双引”及“百千万”工程,引导企业采取成果转换、“候鸟式”聘任、技术合作等方式,丰富引才引智渠道。
  引来人才,还要能够留住人才、成就人才。郑州铆足劲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开启人才工作“一件事”,打造优质生态,提升人才的获得感、满意度。
  据介绍,郑州人才工作“一件事”围绕人才补贴、人才认定奖励、人才发展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生活服务、平台奖补六大主题,涵盖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领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联为各类人才提供便捷高效、舒心顺心的“全链条”服务。
  “打开手机‘郑好办’APP,来郑如何落户、子女如何上学、住房就医如何保障……只要进入人才‘一件事’专区,就能线上办理补贴、认定、奖励、服务等各种事项。”第三批郑州市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创远科技团队带头人赵章红感叹,这些便捷的保障措施,让来郑人才感到贴心,能够专心研创。
  创新绘重彩,英才树砥柱。发展的道路上“选择”与“努力”是乘法倍增效应。
  郑州,蓄势储能,高质量发展勇攀高峰。
来源:河南日报

#2021双创在郑州# 【郑州 全力打造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编者按

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10月19日至25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将在郑州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高质量创新创造,高水平创业就业”。活动周将集中展示全国各地、各行业,特别是我省、我市创新创业成果和成功经验,突出彰显中部地区创新创业特色,展现现代化建设成就。

值此盛会之际,郑州日报梳理了郑州近年来在“双创”方面取得的成绩成果和成效,旨在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人才不断涌现、新产业蓬勃发展、创新驱动持续强化,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热潮,为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021年9月,初秋,郑州智慧岛,龙子湖湖波光潋滟。

一架无人机灭火及应急救援系列装备,飞上火海,以精准科学的灭火方式,迅速将火扑灭——围观的专家和群众,禁不住鼓掌。这是郑州市科技局、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原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1“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9月份月赛决赛现场。这架无人机灭火及应急救援系列装备,斩获决赛一等奖。10月16日,“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年度总决赛还将在高新区举行,精彩正在绽放。

这样的创新创业大赛,在郑州并不罕见。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热潮背后,是一座城市对双创的全力支持。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

2020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评价结果,在评为优秀的235家国家级孵化器中,郑州市获评优秀有9家,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后第5位,这是对郑州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充分肯定。

这一成绩的取得,对于郑州来说,实属不易。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绩的背后,是郑州市委市政府对双创工作的支持,也是全市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

近年来,郑州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政策体系 为双创保驾护航

有政策,就有了遵循;有奖励,便有了动力。

近年来, 郑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支持创新创业政策,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门类齐全、含金量高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供给。郑州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涵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认定奖补、孵化运营补贴、“郑创汇”创新创业大赛补贴等涵盖创新创业全过程的支持政策,极大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兑现。对新认定(备案)的市级、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10-200万元的奖补,对年度考核取得优秀等次的孵化载体给予10-50万元的运营补助,对“郑创汇”大赛月赛和年度总决赛获奖项目给予5-100万元的奖补。郑州不断简化补贴申报、审核程序,尽快下拨各项补助。2021年疫情期间采取网上申报方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上半年就对105家孵化载体和获奖项目拨付补贴资金3450万元,助推载体和企业的发展。

实施倍增计划,壮大创新主体。近3年市财政投入16.7亿元补助研发活动、投入4.8亿元支持重大科技专项、投入2.7亿元支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了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终端、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创新企业快速发展,实施了高企倍增计划,建立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库。2020年新增高企870家,有效高企2922家。2021年前三批新增入库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797家,总数达到9643家。

释放全民创新创业潜能

怎么能激发起全民创新创业的潜能?如何能激活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怎样能搭建起百姓创新创业的展示平台?

——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平台、架起桥梁、提供舞台!

近年来,郑州市通过举办系列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创造良好条件。

“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从2015年开始,郑州市倾力打造“郑创汇”大赛品牌,已连续举办7年,参赛项目过万个,孵化了UU跑腿、泛锐熠辉等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带动200多万人就业、服务4000多万商户,形成了涵盖创业辅导、资本对接等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2021年举办4月、6月、9月三场月赛,吸引了来自美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内外的280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其中,郑州市以外项目118个,占比超40%,“郑创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产生的18个月赛获奖项目中,8个项目来自郑州市以外,正在积极推进落地工作。为了激发创客参与大赛热情,我们将年度总决赛一二三等奖金提高至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

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连续多年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郑州分赛区比赛,2020年疫情期间,创新比赛形式,采用线上+直播方式,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郑州分赛区比赛,直播间关注量累计突破26.5万人次。

高标准举办各类双创活动——高标准举办“世界智能传感器大会”、“强网杯”、中国创客领袖大会等系列赛事活动。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技术合同登记、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服务等线上业务培训活动50多场次,惠及企业3万多家。金水区、高新区依托孵化载体举办形式多样的双创活动,新郑市也连续四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据不完全统计郑州每天有30多场双创活动举行。

还有一个好消息——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发布,郑州成功进入全国20强,在黄河流域各城市中排名第一,创新创业环境的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国位居前列,排名第11、12位。(正观新闻记者 李娜 通讯员 李金岭 韩雄 文 马健 王秀清 李新华 图)#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https://t.cn/RxBHUwf https://t.cn/RxBHUwf

#2021双创在郑州# 【郑州 全力打造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编者按

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10月19日至25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将在郑州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高质量创新创造,高水平创业就业”。活动周将集中展示全国各地、各行业,特别是我省、我市创新创业成果和成功经验,突出彰显中部地区创新创业特色,展现现代化建设成就。

值此盛会之际,郑州日报梳理了郑州近年来在“双创”方面取得的成绩成果和成效,旨在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人才不断涌现、新产业蓬勃发展、创新驱动持续强化,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热潮,为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021年9月,初秋,郑州智慧岛,龙子湖湖波光潋滟。

一架无人机灭火及应急救援系列装备,飞上火海,以精准科学的灭火方式,迅速将火扑灭——围观的专家和群众,禁不住鼓掌。这是郑州市科技局、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原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1“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9月份月赛决赛现场。这架无人机灭火及应急救援系列装备,斩获决赛一等奖。10月16日,“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年度总决赛还将在高新区举行,精彩正在绽放。

这样的创新创业大赛,在郑州并不罕见。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热潮背后,是一座城市对双创的全力支持。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

2020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评价结果,在评为优秀的235家国家级孵化器中,郑州市获评优秀有9家,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后第5位,这是对郑州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充分肯定。

这一成绩的取得,对于郑州来说,实属不易。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绩的背后,是郑州市委市政府对双创工作的支持,也是全市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

近年来,郑州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政策体系 为双创保驾护航

有政策,就有了遵循;有奖励,便有了动力。

近年来, 郑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支持创新创业政策,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门类齐全、含金量高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供给。郑州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涵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认定奖补、孵化运营补贴、“郑创汇”创新创业大赛补贴等涵盖创新创业全过程的支持政策,极大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兑现。对新认定(备案)的市级、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10-200万元的奖补,对年度考核取得优秀等次的孵化载体给予10-50万元的运营补助,对“郑创汇”大赛月赛和年度总决赛获奖项目给予5-100万元的奖补。郑州不断简化补贴申报、审核程序,尽快下拨各项补助。2021年疫情期间采取网上申报方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上半年就对105家孵化载体和获奖项目拨付补贴资金3450万元,助推载体和企业的发展。

实施倍增计划,壮大创新主体。近3年市财政投入16.7亿元补助研发活动、投入4.8亿元支持重大科技专项、投入2.7亿元支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了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终端、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创新企业快速发展,实施了高企倍增计划,建立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库。2020年新增高企870家,有效高企2922家。2021年前三批新增入库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797家,总数达到9643家。

释放全民创新创业潜能

怎么能激发起全民创新创业的潜能?如何能激活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怎样能搭建起百姓创新创业的展示平台?

——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平台、架起桥梁、提供舞台!

近年来,郑州市通过举办系列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创造良好条件。

“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从2015年开始,郑州市倾力打造“郑创汇”大赛品牌,已连续举办7年,参赛项目过万个,孵化了UU跑腿、泛锐熠辉等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带动200多万人就业、服务4000多万商户,形成了涵盖创业辅导、资本对接等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2021年举办4月、6月、9月三场月赛,吸引了来自美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内外的280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其中,郑州市以外项目118个,占比超40%,“郑创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产生的18个月赛获奖项目中,8个项目来自郑州市以外,正在积极推进落地工作。为了激发创客参与大赛热情,我们将年度总决赛一二三等奖金提高至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

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连续多年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郑州分赛区比赛,2020年疫情期间,创新比赛形式,采用线上+直播方式,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郑州分赛区比赛,直播间关注量累计突破26.5万人次。

高标准举办各类双创活动——高标准举办“世界智能传感器大会”、“强网杯”、中国创客领袖大会等系列赛事活动。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技术合同登记、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服务等线上业务培训活动50多场次,惠及企业3万多家。金水区、高新区依托孵化载体举办形式多样的双创活动,新郑市也连续四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据不完全统计郑州每天有30多场双创活动举行。

还有一个好消息——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发布,郑州成功进入全国20强,在黄河流域各城市中排名第一,创新创业环境的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国位居前列,排名第11、12位。(正观新闻记者 李娜 通讯员 李金岭 韩雄 文 马健 王秀清 李新华 图)#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俺は人間をやめろ!✨✨#手洗いうがい
  • #日行一善#我读《易经》悟到很多规律,才慢慢地扭转自己的观念——真正好的时机,得来时,是不费力气的。修心修德种善因,天佑家人福护荫,每天都有好运正气场,2022
  • 2019年12月起,漱玉平民全省1600余家门店将统一执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价,这预示着国家集采+药店集采两大政策正式在山东并轨,在全国尚属首家!随着国家
  • -我选择的品牌TOTO这个品牌大家应该都知道,算是卫浴界的顶流,这次我的大平层装修有一大两小,三个卫生间,我家的马桶、淋浴、水龙头、浴室柜以及浴缸,全部都在TO
  • ”“秦.典在爱情里和很多女生一样,燃烧自己来捂热爱人的心,可他的心好像永远在制冰。二月的风正吹向春天,清河的水在渐渐回暖,园内竹木茏葱,山寺樱花将开,此时万物灵
  • 还有不懂的去翻看昨天的文章,读个10遍8遍,听我的没错,我的文章适合你反复拒绝反复阅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用心去体会吧3.我再次强调,我是一个极度纯粹
  • ”新邻居并不知晓这位的劣根性,还到处解释,又送了新衣服给这个孩子,但是孩子愈发过分了,说的话越来越难听,给新邻居带来一些困扰。朋友说,那我只能希望这个孩子摔大跟
  • 风兮风兮夜微凉,有伊人兮愁心上。风兮风兮妾将琴声扬,盼君来兮,胭脂余香。
  • 为客户创造价值——业内资深营销专家刘世强先生作“客户价值营销”的主题培训作为2022年集团新春集训的最后一场培训,畜禽水产事业部把培训主题放在了“为客户创造价值
  • 体坛早七点(2022.3.24)
  • 让人无法想象的是,就在一年多前,这个成立于1950年,曾是三大轴承生产基地之一的哈轴,连续20多年亏损。我昨天去就是因为没有预约不让进[泪]因为一直对神秘的古埃
  • 图为马凤杰家饲养的公鸡 丈夫在外地给人打井,工作又脏又累,但他从不抱怨,一想到家里的老婆孩子,他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凤杰,我对不起你和孩子,原本想让你们过
  • 元气满满乳茶来啦前两天姐姐闹着想喝乳茶 咱们这么宠姐姐的人 那肯定马不停蹄的给安排了 元气满满乳茶一直是我们的心头好 这次安排了清新椰椰味的~新包装上线了 清新
  • 国足|22:55,CCTV5直播世界杯:中国VS沙特,国足能否赢得第二胜
  • 如果你连跟生活之间的关 系都处理不好,别慌慌张张的开始一段你驾驭不了的感情,你会在一个不合适的人身上,浪费时间,以为爱情不过如此。[心]你确实是碰到一个你喜欢的
  • 减少的那部分主食用低蛋白的藕粉、麦淀粉、粉丝粉条等纯淀粉类食物替代,有条件者可全部换成低蛋白米、面。这样不仅能量够了,也能保证适宜的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 金桔:“下次四哥还来玩啊,四哥撑着玩起来太容易了,比我大姐自己撑着容易多了,跟我大姐玩就只能勉强玩到头顶,大顶就完全够不着了,四哥的大顶刚刚好诶。大三:“你看看
  • 所以不要以时间来断定茶叶的好坏,如果是为了尝鲜,忍不住春天的诱惑,可以考虑先来一二两品尝一下,等到高山优质好茶下来,存上一些,毕竟绿茶最理想的品饮时间是在夏天,
  • 这需要勇气也需要底气,2021年年底发布的全新旗舰小米12系列一发布就得到了广大米粉和手机消费者的追捧,小米在高端之路上是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小米科技公司作为
  • 第十幅:线条狂乱的男人,他的认知有障碍,无法识别人脸,为了早死的儿子,炸死了当年的害人者,却因为脸盲而杀错了一人。10:线条狂乱的男人,他的认知有障碍,无法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