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功能全面的中药,可治疗咳喘、出血、便秘、水肿等六种疾病!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总揽一身气机之升降出入,关乎机体性命。肺失治节,则引发多系统疾病。入肺之药虽多,但性能各有偏颇。
本文的主角,紫菀。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如何发挥“佐肺治节”的全才作用!

紫菀胥吏入肺,佐相谋划主治节
人身整体,犹如一小国家,以肺为宰相,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其辅佐心主,治节诸脏,调畅气机,推血运行,布散精微,调节津液,总揽一身气机之升降出入,关乎机体性命。然肺之功能,亦有治节失行之时,反映于身,则发为多系统病变。当此之时,亦极需肺经功能全面之明干胥吏,以纠偏矫枉,协调诸脏,使气归于平。

观入肺之药颇多,但各有所偏,或偏刚燥,如麻黄,或功能单一,如杏仁、麦冬等,难当此任。余数十年临床经验,确认紫菀堪当此任,诚如《本草通玄》所言:“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通用诸脏,收效皆佳,实为肺家一快吏,佐肺治节之全才也,现简析之:

1.宣肺降气,疗各种咳喘 
一般而言,咳喘之证,皆为肺气上逆之证,紫菀辛能散之,苦能降之,升降相因,正合肺性,对肺脏本经病变,最为相宜。尤为难得者,紫菀性味平和,无论寒热之疾皆可用之。若寒邪阻肺,合三拗汤、小青龙汤化裁;痰热蕴肺,余常用紫菀合经验方加味苇茎汤(桃仁10g,杏仁10g,炒薏苡仁12g,冬瓜仁12g,干芦根20g,石苇15g,海浮石12g,炙杷叶10g),以清化痰热,肃肺定喘。
以上实证可用,虚证亦可用之,《药性论》言其“补虚下气”,《本草衍义》曰其“益肺气”,皆非虚言。据临证所见,气虚者合黄芪,阴虚者合麦冬、天冬,阳虚者伍仙灵脾等。更应注意,久病咳喘者顾护肾气,肺肾两调,每获佳效。

忆曾治金某一案,颇为有趣:男,25岁,常州市某军医,西学中学员。患者自青少年时期因游泳吸入河水,遂患筛窦炎,屡治不愈,继发气管炎,自觉咽部两侧作痒,咳吐清痰粘液,鼻中清涕由筛窦部向后徐徐流出,不得不吐,然上课时不便咳吐,常自用手帕擦之,每节课两块手帕俱湿,屡医(西医)乏效,苦不堪言。因患者为西医,平素对中医轻甚,未曾想请中医诊治。今实无良法,又聆听余讲中医诊治课程,遂抱姑且一试心态,求余诊治。

刻诊:除上述见症外,平素怕冷,腰酸,夜尿多,苔薄,脉沉。证属肾气不足,肺失清宣。治拟固肾气,宣肺机。
处方:紫菀9g,桔梗15g,芡实12g,覆盆子12g,补骨脂6g,泽泻6g,桃仁9g,杏仁9g,薏苡仁12g,白术12g。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服上药5剂后,病愈大半,喜出望外,盛赞中医奇妙、科学云云。效不更方,续服5剂而愈。嘱其间日1剂,以固疗效。
由此可知,紫菀为肺家要药,对肺经咳喘之疾。、

2.性平体润,治多种血证 
紫菀味苦而甘,善入血分,有止血理气之妙,故可治多种血证。
如咳血之证多因肺气上逆,逆气带血上逆而致,紫菀降肺气,安血液,多与仙鹤草、桔梗等相配。对结核咯血,多伍南沙参、百合、川贝等;气不摄血者,多配生黄芪、白术;肺热伤络者,多合石苇、芦根等。

如《本草从新》所说:“(紫菀)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是品不仅独治肺家出血,而且也可用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各种出血,如与桔梗相合以治衄血,与大黄、黄芩、黄连相伍以疗胃热吐血,合茅根、三七以治尿血,配灶心土、白术治脾虚便血,加地榆、大黄治肠风下血等。据证化裁,皆有良效。

3.泄肺通滞,利胸咽结气 
肺主气,居于胸中,以咽喉为门户。肺气不利,则气机壅滞,上见咽喉不利,或噎或痛,或有异物阻塞之感;中见胸闷,胸痛,短气等胸痹诸疾。紫菀专入肺经,善通肺滞,利胸咽结气,故上述诸疾,余每用之。对喉咽不利,多合桔梗、苏梗,有热者加射干、黄芩,寒者配桂枝,痰气交阻者合半夏、茯苓等。

紫菀既入于气,又入于血,气血双调,故对胸痹之证,最为相宜,瘀血者合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痰浊者配瓜蒌、薤白,阳虚者入附子、乌头等,效果满意。

4.畅肺之气机,解脾胃郁滞
古今解脾胃郁滞,多从肝治,以肝木易横克脾土也。然肺主气,气机的升降出入根在肺也。是故,从肺入手以调理气机,当是重要措施,于理论临床皆甚相宜。余每以紫菀与他药相配,取效斯捷。
如余之经验方开肺宣郁汤(炙紫菀12g,秋桔梗6g,川郁金9g,炒枳壳9g,炙杷叶12g,粉甘草3g)随症加减,以治食道炎、食道痉挛、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诸疾属肺失宣降、气机郁滞者,莫不随手取效。

5.肃肺气津,导大便秘结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秘结,虽在大肠,实与肺气不降、津液不布密切相关。炙紫菀温润,有辛开苦降之功,能宣降肺气,肺气肃降,津液布散,从而调畅大便。
早在宋代即有单味紫菀治顽固性便秘的记载。其后朱丹溪、叶天士等俱有开肺法以治肠痹之经验。笔者自临证中体会,紫菀对大便秘结,确有良效,故创菀桔枳芪汤(炙紫菀15g,桔梗6g,枳实10g,生黄芪15g,生甘草10g)随症化裁,以治肺气不足、宣降失常而致的老年性便秘,效者良多。

6.提壶揭盖,决下焦之渎 
肺为水之上源,若上源不清,每致小便不行,以使水不外排而留于体中,发为水肿。故水肿一证,虽与肾、脾相关,与肺亦密不可分。宣降肺气以利小便、消水肿的治法,被称为“提壶揭盖”法。宣肺之品,以紫菀为优,古代文献屡有所载,如《千金方》载:“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华水服三指撮。”《本草通玄》亦谓:“紫菀……然非独用,多用不能速效,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两立效。”

笔者临证体会到,治水肿小便不利,紫菀为的对之品,一则入肺之气分,降气决渎;再则入血分止血,对今之肾炎水肿夹有血尿者,一石二鸟也。所治病例,不胜枚举,常于辨证基础上加入,以取宣肺调水之效也,一般用量15g左右。

如上而知,紫菀为肺系要药,功效全面,药性平和,能基本反映出肺相主治节的全部功能。可协肺调理诸脏,保证气机畅达。其辛散苦降颇合肺性,是其基本功能。至于通大便、利小便、开胸痹、利喉咽等,是从这一功能中派生出来的。明乎此,临床可广为发挥也。

弟子问:您刚说佛教十四无记法,能介绍一下吗?
慈诚答:阿弥陀佛,这是个深层次的问题,仔细听吧,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十四无记。就是十四个命题,对于这十四个问题,佛陀的态度是置之不理。
在《箭喻经》记载:
有个鬘童子拜见佛陀,请问佛陀十四个问题,分别是:
1. 世界恒常存在吗。
2. 世界不会恒常永在吗。
3. 世界既恒常而又不恒常吗。
4. 世界非恒常非非恒常吗。
5. 世界有边际吗。
6. 世界无边际吗。
7. 世界有边际而又无边际吗。
8. 世界非有边际非无边际吗。
9. 生命即是自我吗。
10. 生命与自我并非同一吗。
11. 佛死后还存在吗。
12. 佛死后不存在吗。
13. 佛死后存在而又不存在吗。
14. 佛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吗。
佛陀听完了他说的十四个问题。佛陀说:
如果有一个人,中了毒箭,结果旁边的人不去救治他,总是探讨这个箭头什么材质的。射入肉体多深,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岂不是愚蠢吗?
佛法也是一样,佛法的根本在于去除认识的四圣谛,而不是去探讨这些形而上的问题。
除此之外,佛陀还在很多时候,都有相应的解答。在《阿奴拉达所问经》:
「阿奴拉达啊!你认为色蕴(实体)是永恒或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世尊!」   
「无常是痛苦还是快乐?」
「是痛苦。世尊!」
「当面对无常的痛苦和不永恒的东西,把它当作是『我』,我的灵魂或永恒的实体,这种观念恰当吗?」
「不恰当。世尊!」
「受蕴(感受)是常还是无常?」
「是无常。世尊!」
「无常是痛苦还是快乐?」
「是痛苦。世尊!」
「把无常、痛苦和肯定会消亡的东西,当作是『我』或『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灵魂。这种观念正确吗?」
「不正确。世尊!」
「想蕴、行蕴、识蕴是常还是无常?」
「是无常。世尊!」
「无常是痛苦还是快乐?」
「是痛苦。世尊!」
「把无常、痛苦和肯定会消亡的东西,当作是『我』或『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灵魂。这种观念正确吗?」
「不正确。世尊!」
「所以凡是与自我、他人、聪明、愚蠢、高尚、低贱、远、近等,有关的色、受、想、行、识,都应该以正确的知识理解为:『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这也不是我的灵魂。』要这样的理解,一位高尚而有学识的弟子,才能从色、受、想、行、识中解脱出来,这样才能完全的控制自己的心念和情欲,自由的摆布它。」「解除了情欲后,观想于自身:『我是解脱者。』他将会觉悟到:『不生就不会死,我已通过修行做好一切准备,我不再受生的业报了。』」
「阿奴拉达啊!你认为色是如来吗?」
「不是的。世尊!」
「依你所见,你认为色存在于如来之内吗?」
「不!世尊!」
「你看见如来离开色吗?」
「不!世尊!」
「你看见如来在受、想、行、识中吗?」
「不!世尊!」
「阿奴拉达啊!你以为如来中没有色、受、想、行、识吗?」
「不!世尊!」
「阿奴拉达啊!现在你自己想想看,既然如来不能脱离色、受、想、行、识而存在。你还能对尊贵的如来有什么进一步的要求呢?你还会提出以下四个问题吗?」「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生前存在而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
「不会了。世尊!」
「很好!很好!阿奴拉达啊!以前和现在我都同样的说过:『唯有苦谛和苦灭,才是真理。』」
我们梳理一下这里面的逻辑。
如果说,五蕴是无常变坏的,那么就是无我的。那么既然无我,何来如来死后如何呢?
如果说,佛死了以后,还有灵魂。这个灵魂无论存在与否,要么陷入常见,要么陷入断见。
所以佛陀说,这个问题压根就不该问。因为如来是涅磐,而非生死。
因此对于十四无记,有几种说法
1、佛陀认识到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去追问无限的形而上学问题是办不到的,所以不回答
2、佛陀认为形而上学无益于解脱,所以不回答。
3、佛陀认为这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与缘起理论相悖,问题压根提错了,所以不回答。
但是这也透露出佛教在原始时期,他是以修行,解脱为导向的,而不是以形而上学的思辨为前提的。
接着佛教哲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中道。
整个佛教,中道这个概念,几次更迭。在原始佛教时期,中道有这么几个含义:
1、苦乐中道。这是佛陀证道以后,最开始宣说的理论,就是为五比丘宣说。苦行,纵欲都是错的,只有行中道,才是对的。
2、有无中道。
迦旃延!『一切實有』,這是第一種極端;『一切虛無』,這是第二種極端,迦旃延!不往這兩個極端,如來處在中間說法:『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但就以那無明的無餘褪去與滅而行滅;以行滅而識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
这两个中道,是原始佛教的中道观。
但是到了大乘佛教,就不一样了。
以龙树为主的根本中观认为,非常非断,非有非无,非生非灭,非一非异。最后导出空这个概念。
到了瑜伽行派兴起,提出空有不二的中道观。
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就是一切法,既有空的法,也有不空的法。既要看到空这一面,又要看到不空这一面。
而中观派的论师,提出二谛中道观。
也就是著名的缘起性空理论,也就是在世俗上是缘起的,在胜义上是空。缘起有,胜义空,达成二谛的中道。
我们看看,龙树的中道观是怎么得出来的?
其实,从哲学史的发展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趋势。
就是相对主义,导出怀疑论,最后导出虚无主义。
我们举个例子,假如说,有一个人站在地上,把前面设定为北面,后面设定为南面。左面为西面。右面为东面。
但是当这个人转个身,东南西北的顺序就变了。当这个人转了一个循环,东南西北完全改变。
最终我们得出第一个结论:
东南西北是相对存在的,而非客观存在的。
接着我们得出第二个结论:
东南西北是主观设定,而非客观存在,那么有没有客观存在,就成为一个问题,这就是进入怀疑论的领域。
接着我们继续论证,就肯定能够得出:
客观的东南西北不存在,那么任何概念都是相对而成的。把某个概念设定为A,必然有非A的概念。因此得出凡是相对概念,都是不存在背后的实体。
因此我们看到,古希腊的诡辩学派,就是通过这种模式,一步步得出,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
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把握;即使可以把握,也无法表述言说。
高尔基亚三个命题和龙树所得出的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高尔基亚是文字游戏,但是龙树是站在认识论角度。
但是吊诡的是,佛教的历史和哲学史,完全验证高尔基亚三个命题。这恰恰使得哲学陷入一个尴尬的境界。
————来自双槐的法音 https://t.cn/A6q2BgEs

酉[yǒu](配图:新石器时代和田玉猪酉佩饰)

酉,汉语一级字,读作yǒu,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1],其本义是酒器,引申指酒,又引申指成熟(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就也”),后借以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十位,又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鸡”、蓄水的池塘等。
(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2])

详细释义古籍解释字形书法音韵汇集
汉字源流
“酉”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
酉,象形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酉”字(图1、图2、图3)尖底酒坛子形状,西周金文中“酉”字(图4)的承续其甲骨文字形而大体相同,之后分化出四种字形:第一种字形是战国文字中的“酉”字(图5),由此演变为一种隶书中的“酉”字(图11);第二种字形是战国楚文字中的“酉”字(图6、图7),酒坛子上部多了一道;第三种字形是《说文解字》中的古文“酉”字(图8),即“丣”;第四种字形是《说文解字》小篆中的“酉”字(图9),这种字形经过隶变(图10)而在楷书中写作“酉”。在字义上,“酉”字的本义是“酒器(酒坛子)”,引申指“酒(用粮食或水果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又引申指“成熟,老”,后借以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十位,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又表示“十二生肖中的‘鸡’”、“蓄水的池塘”等。[1][5]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yǒu
动词
通“犹”,如同。
like
《老子·德经》(马王堆汉墓帛书乙本):天之道,酉张弓也。
收缩。
shrink
班固《白虎通·五行》:酉者,物收敛。
名词
酒,用粮食或水果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
wine
周伯琦《六书正讹·有韵》:酉,古“酒”字。
酉泽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6][7][8])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第十四下】【酉部】
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属皆从酉。与久切。
丣,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9]
说文解字注
【卷十四】【酉部】
酉,就也。
注:就,高也。《律书》曰:“酉者,万物之老也。”《律历志》曰:“畱孰于酉。”《天文训》曰:“酉者,饱也。”《释名》曰:“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
八月黍成,可为酎酒。
注:此举一物以言就。黍以大暑而种,至八月而成,犹禾之八月而孰也。不言禾者,为酒多用黍也。酎者,三重酒也。必言酒者,古酒可用酉为之,故其义同曰“就也”。凡从酒之字当别【酒部】,解曰“从酒省”。许合之,疏矣。
象古文“酉”之形也。
注:古文“酉”,谓“丣”也。仿佛“丣”字之形而制“酉”篆,此与“弟”从古文“弟”之形、“民”从古文“民”之形、“革”从古文“革”之形为一例,周伯琦乃谓不可解矣。
与久切。
注:三部。
凡酉之属皆从酉。
丣,古文“酉”。从戼,
从戼,一以(闭)之。
丣为春门,万物已出;丣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
《管子·幼官篇》:“春三卯同事,秋三卯同事。”惠氏士奇云:“春当作三丣,秋当作三丣。”取许书为说也。《虞翻别传》曰:“翻奏郑玄解《尚书》违失云:‘古大篆「丣」字读当为「桺」,古「桺」、「丣」同字,而以为昧,甚违,不知盖阙之义。’”玉裁按:壁中《古文尚书》作“昧谷”,郑注《尚书》依之;《今文尚书》作“桺谷”,郑注《周礼·缝人》取之。今文、古文本有,断难合一者也,郑本不误,而仲翔谓其改“丣”为“昧”。其他三事亦皆仲翔误会。说详《古文尚书撰异》。凡“畱”、“桺”、“”、“刘”字从丣。[10]
康熙字典
【酉集下】【酉部】酉
古文:丣。
《广韵》:与九切,《集韵》、《韵会》:以九切,《正韵》:云九切,并音牖。《说文》: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徐曰:就,成熟也。戼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广韵》:饱也,老也。《尔雅·释天》:太岁在酉曰“作噩”。《史记·律书》:八月也。律中南吕,其于十二子为酉。酉者,万物之老也。《淮南子·天文训》:指酉。酉者,饱也。律受南吕。
又《时则训》:仲秋之月,招摇指酉。《释名》: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于《易》为“兑”。
又大酉、小酉,山名,在辰州沅陵,相传石穴中有书千卷。
又水名。《后汉·郡国志》:武陵郡酉阳县,酉水所出,东入湘。
又《字汇补》:五酉,怪名,孔子在所见也,见《冲波集》。
又姓。《正字通》:魏有酉牧。[11]
2
《说文解字》中的“酉”字
2
《说文解字注》中的“酉”字
《康熙字典》中的“酉”字
四库全书本《说文解字》书影[9]
《说文解字注》书影[10]
同文书局本《康熙字典》书影[11]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酉”字的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2])
书写演示
“酉”字的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2])
各体
参考资料
[1] 李学勤 主编.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1287
[2] “酉”字的字源字形.汉典 [引用日期2018-12-22]
[3] 魏励 编.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年01月第1版:13 https://t.cn/A6qKteg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带上微博去旅行##北京旅行# [心]爱上100个展览|尤尔根·泰勒的中国首次个展时尚圈的摄影鬼才,终于在北京开了首展览在没有结束前还是去看了尤尔根·泰勒这个享
  • #小浪话你知##香港吃喝玩乐#灣仔海濱長廊由今年1月開始分段開放,當中位於灣仔北臨時交通交匯處附近的「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就以由本地插畫師麥雅端創作的Cho
  • 78句励志诗词 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 此材料在成本低于石墨的同时实现了与石墨接近的克容量(350mAh/g)发挥,同时由于层间距较大等因素,原子可以快速进出层间,使得电池快充与低温充放电成为可能。同
  • ——《礼记·中庸》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AR&见熊摄影 有一种眼泪叫难以割舍,有一种凝眸叫不能忘怀,有一种深情
  • (@中国新闻网)【五部门:#减少对汽车数据的无序收集和滥用#】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中国新闻网)【
  • 第一章只有后两个时空“我”的独白,最早的缘起引而不发,让人一直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情杀事件,直到第二章才写到主线开始之前二十年的真相,露出故事真正的内核。但就是这
  • 古林寺化庵为寺是在1584年至1587年间完成的,宝华山隆昌寺则是1605年至1615年间完成的,故在建筑上,古林早于宝华二十八年。自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 心是一块田,快乐自己种。 人活着不是靠身体,而是靠心。 有时候,换个心情,你会快乐些。 心是一块田,靠自己去播种,种善因,故得善果;种恶因,故得恶果。 如果你有
  • #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将于9月22日至9月24日在贵阳孔学堂举办,本届博览会以“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华文明、品读国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但人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比较难的,要求别人易,要求自己难。就事论事,几天前我的想法是这样,但无论后续事态如何发展,利用信任和拿隐私构陷的,我的态度始终是#带着微
  • #贺峻霖周边中转站[超话]#求求哪位全勤姐妹出我CD盒吧[悲伤]孩子也是妈 只是最近因为三次原因没法做到全勤[泪]真的好心水这个月的新礼包[泪]下图有之前全勤
  • 明明回国没几个月,好多好吃的东西都没怎么去吃,前两天在上海,刚好酒店旁边有一家无敌家,就想到本科的时候和路痴去合生汇吃的那次,两人一人一碗拉面一碗米饭加一份煎饺
  •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教育普及,发展到今天,一众网友表现的让人真的是连说赞赞赞,三观好正,实锤那些不良风气,也打击那些穿着皇帝的新装之人,爱国,有正义感,有底线,
  • 《吃货Hea的食评转型之路[吃瓜]》香港裕民坊的牛腩饭[跪了]澳门葡京日丽的杨枝甘露[跪了]虽然图拍得很草率,但真的是我个人心目中朝思暮想的港澳美食top[哆啦
  • @安化公安 @益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湖南省交警总队 睡不着啊[awsl]1.我倒也是也没有想过哥哥没的第一颗牙不是门牙[摊手]2.爬上去还要指挥我去拍照[摊
  • 一场事故使它获得了与其他生物接触的机会,也给它的任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险……出版信息:2021年7月13日,Custom HouseAmazon新剧《外籍之人
  • 二次吸引就是重新吸引对方的过程,而且当初也是因为你的吸引力下降,对方才会分手,所以要想挽回成功,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必不可少。只有当你的吸引力上升,一个人才会越来越
  • 风景区以穿城而过的峨溪河为依托,上至铁门水库,下至周家大滩,围绕“梦幻春谷、水秀峨溪”的规划主题和景观特色定位,打造出生态休闲景观带、峨溪河湿地公园,让古老的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