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预测!2021年粮食产量及价格走势预测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节奏,影响农业生产。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一下了政策和措施鼓励粮食生产。多方努力下,2020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粮食单产提高,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当前,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上涨对我国市场影响有限,预计2021年农业市场运行基本正常,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

一、2020年粮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国家鼓励粮食生产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趋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贸易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

手中有粮,心不慌!国家高度重点粮食安全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要求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流转耕地种粮。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

农业农村部就当前及元旦春节期间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市场、生产形势等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总量充足、市场运行基本正常。其中,粮食价格在连续多年低迷后恢复性上涨。玉米价格前期涨幅较大,近期随着上市量增加,价格有所企稳,稻谷、小麦价格小幅上涨后保持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月全国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1.4%。2020年1-11月全国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粮食播种面积逆势增长

2020年,虽然疫情影响农业生产,但是各地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止跌回升。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768千公顷(175152万亩),比2019年增加704千公顷(1056万亩),增长0.6%,扭转了持续下滑的势头。

4、小麦豆类薯类单产增加

2020年,全国大部农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发生较轻,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尽管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和台风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各地加强田间管理,积极抗灾减灾,农业灾情对粮食生产影响有限。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

(一)小麦单产增加,玉米持平,稻谷略减。2020年,全国谷物单产42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6公斤,增长0.4%,其中,小麦单产383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7.5公斤,增长2.0%;玉米单产421公斤/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受南方局部洪涝灾害的影响,稻谷单产47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1.0公斤,下降0.2%。

(二)豆类、薯类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2020年,豆类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2公斤,增长2.5%,其中,大豆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0公斤,增长2.3%。2020年,薯类单产276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7.1公斤,增长2.6%。

5、食产量连续6年超1.3万亿斤

2020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857亿斤和546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和21亿斤;秋粮产量9987亿斤,增加67亿斤。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113亿斤),增长0.9%,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从粮食品类来看,稻谷、小麦产量增加,玉米略减。豆类、薯类产量均增加。

6、16省市粮食增产超10万吨

22省市粮食产量超1000万吨,13省市粮食产量超2000万吨。黑龙江粮食产量最高达7541万吨,河南排名第二,粮食产量6826万吨。山东位居第三,粮食产量5447万吨。

与去年相比,25省市粮食增产,16省市粮食增产超10万吨,河南粮食产量增加明显,同比增加131万吨,山东、山西位居第二和第三,粮食分别增产90万吨、62万吨。值得注意的是,西藏、上海、安徽、吉林、辽宁粮食减产,其中,辽宁粮食减产最多达91万吨。

7、粮食进口增加

近几年,我国粮食出口持续增加,2019年粮食出口434万吨,同比增长18.7%。出口金额2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2020年受疫情,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粮食出口有所减少。2020年1-11月,我国粮食出口334万吨,同比减少15.6%。出口金额18.60亿美元,同比减少14.5%。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粮食进口量小幅波动,总体来看进口量保持在1亿吨以上。2019年全国粮食进口量11144万吨,同比减少3.6%。进口金额419.83亿美元,同比减少8.5%。2020年疫情影响农业生产,为解决好吃饭问题,我国加大了粮食进口量。2020年1-11月,我国粮食进口量12920万吨,同比增长29.6%。进口金额458.85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2021年粮食走势预测

1、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上涨对我国市场影响有限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暴发影响,以及部分国家因天气、虫害等问题导致粮食减产,国际粮价总体波动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示,2020年12月,世界粮食价格录得连续第七个月上涨,2020年全年世界粮食价格指数平均为97.9点,创三年新高。

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20/2021年度全球粮食供需总体上还是宽裕的(全球谷物产量27.6亿吨,消费量27.4亿吨,均增长2%左右),并不支撑粮食价格长期大涨,考虑到疫情、灾情发展还不明朗,短期国际市场仍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我国始终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数量不大,主要是用于品种和年度间余缺调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相互影响有限。

2、2021年粮食产量将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友权表示,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夺取粮食丰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摆在首要位置,工作再加力、手段再加强、措施再抓实,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同时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偏紧的农产品供给,着力提高单产,确保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

3、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防止耕地“非粮化”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我国必须坚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这些年有关部门大力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有效治理耕地乱象。但是部分地区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如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对此,国家发布《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要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

2021年我国严格执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相关政策,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4、国家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这些年,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涨,种粮效益持续下滑。农民种粮有钱挣是长久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2021年稳定加强粮农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惠农政策继续推进,让粮农种粮有钱挣。同时,我国将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降低农民种粮经济风险。此外,培育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建设粮食产后烘干、加工设施,打通粮食生产流通上下游产业链,提高种粮主体效益。

中华粮网

【稳定“三农”后院提亮发展成色——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谈#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

河南在粮食生产、交通区位、人口资源、工业体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十四五”开局之年,对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河南如何找准定位迈好第一步?今后5年,河南有何规划和举措再上新台阶?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

“到了河南在更多领域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的时候”

记者:“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河南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河南应如何找准定位迈好第一步?

王国生:河南答卷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手抓防控,全力以赴把疫情管住了;一手抓发展,千方百计把经济稳住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从一开始就清醒认识到河南疫情防控的特殊性、艰巨性。河南一是紧邻主战场,二是返乡人员超1370万。我们扎实开展群防群控,在一个人口上亿的大省,将死亡病例控制在22例,筑牢了“中原防线”。同时服务全国大局,疫情最重时贡献了全国支援湖北三分之一的医用防护服、五分之一的N95口罩、七分之一的普通医用口罩,并及时将大批生活必需品送往抗疫前线。

此外,推动经济逐季回升,增速由负转正,有两个可喜亮点。一是战疫情不误抢农时,全年粮食产量136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在特殊年景起到了增信心、稳预期的压舱石作用。二是稳外贸、扩需求,“空中丝绸之路”不断航,中欧班列(郑州)率先恢复常态化开行,前11个月进出口值增长11.5%。

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河南有几个优势。一是区位交通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枢纽链接优势。随着“四条丝绸之路”通达全球,米字形高铁网加快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4小时高铁圈、1.5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让河南省以大交通带动大流通、以大流通促进大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二是人口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河南6500多万劳动力的优势将更加凸显,而且人力资源呈现结构优化、层次提升的良好态势。还有农业农村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人文历史优势转化为文旅融合优势,等等。这些都是河南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可以说,已经到了河南在更多领域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的时候。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一是搞活流通优环境。把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战略任务,促进生产和消费高效连接。二是挖掘潜力扩内需。三是项目带动抓投资,实施基础能力和民生补短板行动。四是扩大开放提水平,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五是注重龙头牵引优布局,持续优化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

“河南乡村面大,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

记者:作为中原粮仓,河南将如何继续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特别是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解决我国存在的种源“卡脖子”问题?

王国生:河南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牢记嘱托,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在布局“十四五”规划中,我们明确提出要打造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口粮生产供给中心、粮食储运交易中心、绿色食品加工制造中心、农业装备制造中心和面向世界的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农业期货价格中心。

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二是持续提高耕地质量。在建成691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再新建750万亩,把更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三是提升品质品牌。打造更多“豫农名片”,持续走好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提质增效之路。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河南是重要的农作物和畜禽制种供种大省,我们将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一批“豫麦”品牌,为中国人的饭碗里装上更多优质河南粮。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河南将采取哪些措施?

王国生:河南乡村面比较大,既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外部挑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三农”的战略后院作用更加凸显。推动乡村振兴,是河南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空间、最大潜力、最大优势所在。

我们今年将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为抓手加快产业振兴,以乡土人才回归为抓手加快人才振兴,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快文化振兴,以接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快生态振兴,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抓手加快组织振兴,着力在一些关键环节上破局开题、立柱架梁。

一是有机衔接。比如做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后续帮扶工作,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入贫。二是做强产业。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三是建好乡村。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促进农村和城镇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四是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集体产权等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让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更足”

记者:河南作为工业体系较为完备的省份之一,装备制造业已成万亿级产业,当前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规划举措?

王国生:总书记要求我们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河南省制造业发展基础坚实,工业总量长期居全国第5位,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结构层次偏低、创新水平不高仍是我们的短板,传统产业占比达46.7%。

围绕挺起产业这个脊梁,我们将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十个万亿级产业、十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让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更足,努力在科技创新上走在中西部前列。

一是把优化产业链和提升创新链协同起来。近年来,河南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盾构、新能源客车、耐火材料等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我们将大力实施科教资源引聚突破行动,以创新驱动赢得发展主动。

二是把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结合起来。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打造千亿级鲲鹏计算产业集群,拓展“数字+”“智能+”应用领域,构建数字经济新高地。

三是把持续锻长板和加快补短板统筹起来。在装备制造、食品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十个战略新兴产业链、壮大六个战略支柱产业链,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同时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力度。 (新华社)

【稳定“三农”后院 提亮发展成色——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谈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河南在粮食生产、交通区位、人口资源、工业体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十四五”开局之年,对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河南如何找准定位迈好第一步?今后5年,河南有何规划和举措再上新台阶?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

“到了河南在更多领域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的时候”

记者:“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河南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河南应如何找准定位迈好第一步?

王国生:河南答卷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手抓防控,全力以赴把疫情管住了;一手抓发展,千方百计把经济稳住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从一开始就清醒认识到河南疫情防控的特殊性、艰巨性。河南一是紧邻主战场,二是返乡人员超1370万。我们扎实开展群防群控,在一个人口上亿的大省,将死亡病例控制在22例,筑牢了“中原防线”。同时服务全国大局,疫情最重时贡献了全国支援湖北三分之一的医用防护服、五分之一的N95口罩、七分之一的普通医用口罩,并及时将大批生活必需品送往抗疫前线。

此外,推动经济逐季回升,增速由负转正,有两个可喜亮点。一是战疫情不误抢农时,全年粮食产量136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在特殊年景起到了增信心、稳预期的压舱石作用。二是稳外贸、扩需求,“空中丝绸之路”不断航,中欧班列(郑州)率先恢复常态化开行,前11个月进出口值增长11.5%。

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河南有几个优势。一是区位交通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枢纽链接优势。随着“四条丝绸之路”通达全球,米字形高铁网加快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4小时高铁圈、1.5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让河南省以大交通带动大流通、以大流通促进大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二是人口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河南6500多万劳动力的优势将更加凸显,而且人力资源呈现结构优化、层次提升的良好态势。还有农业农村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人文历史优势转化为文旅融合优势,等等。这些都是河南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可以说,已经到了河南在更多领域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的时候了。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一是搞活流通优环境。把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战略任务,促进生产和消费高效连接。二是挖掘潜力扩内需。三是项目带动抓投资,实施基础能力和民生补短板行动。四是扩大开放提水平,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五是注重龙头牵引优布局,持续优化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

“河南乡村面大,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

记者:作为中原粮仓,河南将如何继续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特别是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解决我国存在的种源“卡脖子”问题?

王国生:河南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牢记嘱托,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在布局“十四五”规划中,我们明确提出要打造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口粮生产供给中心、粮食储运交易中心、绿色食品加工制造中心、农业装备制造中心和面向世界的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农业期货价格中心。

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二是持续提高耕地质量。在建成691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再新建750万亩,把更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三是提升品质品牌。打造更多“豫农名片”,持续走好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提质增效之路。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河南是重要的农作物和畜禽制种供种大省,我们将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一批“豫麦”品牌,为中国人的饭碗里装上更多优质河南粮。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河南将采取哪些措施?

王国生:河南乡村面比较大,既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外部挑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三农”的战略后院作用更加凸显。推动乡村振兴,是河南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空间、最大潜力、最大优势所在。

我们今年将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为抓手加快产业振兴,以乡土人才回归为抓手加快人才振兴,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快文化振兴,以接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快生态振兴,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抓手加快组织振兴,着力在一些关键环节上破局开题、立柱架梁。

一是有机衔接。比如做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后续帮扶工作,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入贫。二是做强产业。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三是建好乡村。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促进农村和城镇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四是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集体产权等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让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更足”

记者:河南作为工业体系较为完备的省份之一,装备制造业已成万亿级产业,当前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规划举措?

王国生:总书记要求我们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河南省制造业发展基础坚实,工业总量长期居全国第5位,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结构层次偏低、创新水平不高仍是我们的短板,传统产业占比达46.7%。

围绕挺起产业这个脊梁,我们将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十个万亿级产业、十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让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更高、更足,努力在科技创新上走在中西部前列。

一是把优化产业链和提升创新链协同起来。近年来,河南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盾构、新能源客车、耐火材料等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我们将大力实施科教资源引聚突破行动,以创新驱动赢得发展主动。

二是把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结合起来。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打造千亿级鲲鹏计算产业集群,拓展“数字+”“智能+”应用领域,构建数字经济新高地。

三是把持续锻长板和加快补短板统筹起来。在装备制造、食品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十个战略新兴产业链、壮大六个战略支柱产业链,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同时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力度。(新华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AI可持续发展“金字塔论坛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可持续发展本地化项目负责人王东,代表联合国阐述了“全球和中国人类发展方向”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中
  • 这个角度你一般看不到】6月28日上午,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高铁合肥至湖州段将正式开通运营,安徽商报记者将乘坐G9394首发列车进行全程直播。(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
  • 今天也是非常努力减肥的一天呢!减肥日记2020.6.21 晴今天吃了必胜客我就是必胜客那我就有必胜的决心!
  • #每日一善[超话]#[心]#阳光信用# 【互动必回,勿带链接,只回本超话】 请你,担负起对自已的责任来,不但是活着就算了,更要活的热烈而起劲,不要懦弱,
  • baby在跑男里敷的同款黑面膜!传说中每秒卖2盒的面膜啊❗ ❗【69】SEXYLOOK极美肌面膜18片——折合一片3.8大洋,李佳琦!
  • (之后关于投稿问题就不需要私信啦、请在这条微博下面大胆的留下你的相册、看到合适的稿件官博会主动联系你的! 500fo感谢抽奖[羞嗒嗒][羞嗒嗒]@微博抽奖平台
  • 园区规划面积195.5平方公里,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是海门开发开放主窗口、经济发展主战场和科技创新主阵地。via:闽南志 绘就宏伟蓝图 开启高
  • 在这里建议大家,家庭或办公室日常饮用的话,最好是做到即买即饮,尽量的缩短存茶周期,这样的话可以保证品尝到白茶最佳的口感;如果是在长期储存白茶的情况下,那么需要注
  • 失去,换一个角度想,也是温柔的,它教会了你如何重新获得,只有掌握了获得能力,你才能留住。一个心里很苦的人,给多少甜,她都会消耗干净,只有有一天,她自己学会制造甜
  • 彷佛在仙林我还是个青春的孩子,离开了我就老了[泪]因为南大仙林校区是我青春的符号永远喜欢的小南118岁生日快乐[蛋糕][蛋糕][蛋糕](图源官微) 新日本无线开
  •   据《唐代地理志》载:“蕲州土贡有茶,而其茶尤以蕲水为特着,蕲水之茶又在县之北山”(唐代蕲水辖今浠水、英山、罗田和蕲春一部。北宋时,“蕲黄贡茶居全国第一”;朝
  • 【芒果最新动态】 1.李易峰又要开始古偶路线了。 2.ww赵m的奶狗老公早些年也是混富婆圈的,有很多直到现在还保持联系。 3.关格格前段时间投资赔了不少,连
  • #无边桃炎#玩个游戏帮大家理一下逻辑线,你会发现无边桃炎方简直就是胡作非为呀 ✨ 假如你是肖战方,现在有一位博主在没有合理客观证据的情况下艾特你,说你的粉丝辱
  • 【主要城市人口流向分化加剧:京津沪减 广深杭增】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目前多个主要城市常住人口增长出现了较大的分化。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下降,
  • #诗词#【45句让人惊艳的古风诗句,来看看有你喜欢的吗?】 1、愿你遇良人,予你欢喜城,长歌暖浮生。 2、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3、往
  • 你喜欢掌控环境的感觉,让事情按照你的预期进行,让每个人都按照你的预期行事,这会给你带来成就感和优越感。C、与众不同的一面:灵活与变通的如果你第一眼看到所有的图片
  • ”如今再观她的照片,倾国倾城的风韵依然可以穿越时空令人沉醉[星爵]!风中,已有秋天的气息,让人心里低低的,低低的。
  • (13:30-6:00)可包中餐,周日休息(可调休)联系:13118632239(微信同号)工作地点庵埠招包装设计师2名要求:设计经验丰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胆
  • 5. 至于怎么行佛教的礼节,各派大德都非常懂得,说到礼拜法,有专门的大礼拜礼拜咒以及皈依境仪轨,第三世多杰羌佛所传的与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师、宗喀巴大师、玛尔巴
  • 【你说话的语气,决定你的运气——人们常说:“你的人生运势,取决于你口中常对人说的话语。内心孤傲的人,无法有谦卑的语气;内心粗鄙的人,也不能指望他们有礼貌之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