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连载】大爱道施佛金织成衣并穿珠师缘 第七十二

白话

往昔佛在世的时候,大爱道为佛制作金缕织成衣服,带来奉上给佛,佛立刻说:“用它布施众僧。”大爱道说:“我曾以乳哺育、抚养世尊成长,现亲手做成这件衣服,特地来供奉佛陀,必然期望如来为我接受它,方才为什么说给众僧呢?”佛说:“想使姨母获得大功德。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众僧是福田,广大无边,所以劝你。顺从我的话,就已经供养佛了。”当时大爱道随即拿着这件衣服,去到众僧中,从上座开始供养,没有人敢取。按顺序来到弥勒面前,弥勒接受衣服,随即穿上入城乞食。

弥勒的身体有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到城里后,众人竞相观看,但没有人给他饭食。有一个穿珠师,见到人们没有人给饭食,立即上前跪请,带回到家中,给弥勒饭食。弥勒吃完,此时穿珠师,拿一个小座铺在弥勒前,请求弥勒他想要听法。弥勒具有四无碍辩才的能力,立即为他宣说种种妙法。当时穿珠师,乐意听闻佛法,没有个满足。先前有一位大长者,将要嫁女儿,雇穿珠师穿一颗宝珠,给钱十万。在这时那个嫁女的人家,派人要宝珠。此时穿珠师听法兴趣正浓,没时间给他穿,就回答说:“暂且稍等一会儿。”对方不久又来讨取,乃至来了三次还是没得到。那位长者生气了,回来把珠和穿珠钱都夺走了。穿珠师的妻子,瞋恨她丈夫说:“又没有什么家业,一会儿时间穿珠就能得十万钱,为什么只在这里听这个道人夸夸其谈!”她丈夫听到后,心怀后悔。

那时弥勒知道他后悔,就问他说:“你能随我到寺中吗?”穿珠师回答说:“我能。”就随弥勒到僧坊中,问上座说:“有人得到黄金达十万斤,与欢喜听人说法相比怎么样?”憍陈如说:“假使有人得金十万,不如有人以一钵饭食布施给持戒人。况且能有信心听一会儿法,又胜过那以一钵饭食布施持戒人百千万倍。” 就这样又问第二上座,上座回答说:“假如有人得十万车金,也不如以一钵饭食布施给持戒者,更何况又听法听得很欢喜,这样经过了较长时间。”又问第三上座,上座回答说:“如果有人得十万座屋子的黄金,也不如布施持戒人一钵的饭食,更何况又听法。”又问第四上座,上座回答说:“如果有人得十万国黄金,也不如布施持戒人一钵的饭食,更何况听法,胜过那百千万倍。”

像这样依次问到阿那律,阿那律说:“有人获得充满四天下的黄金,犹不如布施持戒人一餐的食物,更何况又听法。”弥勒问道:“尊者说有人布施比丘一钵的食物,甚至胜过获得满四天下的黄金,为什么会像这样?”尊者回答说:“以我自身作证,回想往昔九十亿劫时,有一位长者,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利吒,第二个名叫阿利吒,常常告诉他们说:处在高处的也会掉下来,长久的事物也会慢慢改变,最后就消失灭尽;有生就有死,有聚合就有分离。长者得病,临近命终时,约束告诫儿子:“千万不要分家。譬如一根丝不能拴住象,将很多丝聚集在一起,大象不能挣断,兄弟同在一起,就像多丝聚集。”当时那位长者,嘱咐告诫儿子后,就气绝命终了。因为父亲告诫的缘故,兄弟共同生活,互相之间极其敬爱护念。后来为弟弟娶了妻子,一起生活没多久,而弟弟的妻子对丈夫说:“你就像他的奴仆,为什么这样说呢?钱财用度,招待宾客,都由你的哥哥,你现在只得到衣服食物罢了,不是奴隶是什么?”妇人多次说这样的话。那时夫妇二人,内心生起变化,要求哥哥分家。

哥哥对弟弟说:“你不记得父亲临终的话了吗?”弟弟还是不改,多次要求分家。哥哥见弟弟打定主意,就与他分了家,家里的所有一切,都平均分为两半。弟弟夫妇二人,年轻喜爱游乐,费用开支奢侈,没过多久,贫穷困乏,来向哥哥要。哥哥那时,给了他十万钱,得到后回去不久,就又用尽了,就又来索要。像这样来要了六次,每次都给了他十万钱。到第七次来,哥哥便责备数落弟弟:“你不念父亲临终之言,要求分家,分家后不能用心生活,多次来索要钱物;今天再给你十万钱,从今以后,不好好生活,又来索要,就再不给你了。”受到这样的责备,夫妇二人用心生活,已渐渐富裕起来。哥哥的钱财丧失,已渐渐贫穷,就来向弟弟要。他弟弟甚至连饭都不让哥哥吃,并且说出这样的话:“我还以为哥哥恒常富有呢,怎么也贫穷了呢?我以前向哥哥讨要,被很严厉地责备。今日为什么来向我索要?”哥哥听到这些话后,生起极重的忧愁烦恼,自己思考说:“一父所生亲兄弟,尚且如此,何况外人!”厌恶生死,于是也不回家,入山学道去了。他精进勤苦修行,得到辟支佛果。

他弟弟后来也渐渐贫穷,遭遇世间饥荒,靠卖柴养活自己一家。此时辟支佛入城乞食,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拿着空钵出城回山。这时卖柴人见到辟支佛拿着空钵出城,就拿卖柴所得的炒的稗子面,想给辟支佛,对辟支佛说:“尊者能吃粗劣的食物吗?”辟支佛回答说:“不管食物是好还是粗劣,只是拿来支持身体而已。”这时卖柴人把稗子面立即给与辟支佛。辟支佛接受并吃起来,吃完之后,飞腾到虚空,作出十八种变化后,就回到他的住所。

这个卖柴人后来再去打柴,在道上见到一只兔子,就用棍棒丢过去打它。兔子变成死人,忽然站起过来,抱住打柴人的脖子。那个打柴人用种种办法想把他推下去,却不能让他离开,脱下衣服,用来雇人,让这个人拉掉他,也不能分离。如此反复多次,到了天黑,只好把他背回家。到家中后,死人自然松开,坠落在地上,成了真金人。此时卖柴人,立即截去金人的头,头不久又长出来;去掉它的手脚,手脚又长出来,一会儿金头金手堆满了屋子,堆积成大堆金子。他的近邻报告给官府:“这个贫穷人,屋里不经人力自然有这个金堆。”国王听说后派遣使者反复前去他家检查。到屋里后,见到的只是烂臭死人的手、脚、头。卖柴人自己拿着金头,把它呈上国王,就是真金的。国王非常欢喜,说这是有福报的人,便立即封给他村落。

后来,卖柴人从这里命终后,生第二天,作天帝释,下一生生在人中,作转轮圣王,作天王人王,九十一劫的时间不曾断绝过。今世是最后身,生在释迦族,初生那天三十里中的伏藏珍宝自然涌出,后来渐渐长大。他哥哥释摩男,受到父母的偏爱。阿那律的母亲想试探各个儿子,当时派人说“无食”。阿那律说:“只把‘无食’担来。”于是就给他送些空器皿,送到之时空器中百味饮食,自然充满。

假设用四天下的金用来生活,不够一劫的时间,更何况九十一劫常受快乐。之所以我今生获得这自然饮食,正是由前世布施这一钵饭食获得的果报。什么是持戒人呢?上至诸佛,下至梵天,清净持戒者,都叫持戒人。”

当时穿珠师听到这些话后,内心非常欢喜。

经典原文

昔佛在世。大爱道为佛作金缕织成衣。赍来上佛。佛即语言。用施众僧。大爱道言。我以乳哺长养世尊。自作此衣。故①来奉佛。必望如来为我受之。云何方言与众僧也。佛言。欲使姨母得大功德。所以者何。众僧福田。广大无边。是故劝尔。若随②我语。已供养佛。时大爱道。即持此衣。往到僧中。从上座行。无敢取者。次到弥勒。弥勒受衣。即着入城乞食。

① 故:故意 , 存心。

② 随:顺从。

弥勒身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既到城里。众人竞看。无与食者。有一穿珠师。见诸人等无与食者。即前跪请。将至家中。与弥勒食。弥勒食讫。时穿珠师。以一小座敷弥勒前。求欲听法。弥勒有四辩才力。即便为说种种妙法。时穿珠师。愿听乐闻。无有厌足。先有长者。将欲嫁女。雇穿珠师。穿一宝珠。与钱十万。当此之时。彼嫁女家。遣人索珠。时穿珠师。听法情浓。不暇为穿。即答之言。且可①小②待须臾之顷。已③复来索。乃至三返犹故不得。彼长者瞋。合其珠钱还来夺去。穿珠师妇。瞋其夫言。更无业也。须臾穿珠。得十万利。云何听此道人美说。其夫闻已。意中恨恨。

尔时弥勒。知其恨恨。即问之言。汝能随我。至寺以不。答言我能。即随弥勒。往僧坊中。问上座言。有人得金满十万斤。何如欢喜听人说法。憍陈如言。假使有人得金十万。不如有人以一钵食 施持戒人。况能信心须臾听法。复胜于彼百千万倍。于是又问第二上座。上座答言。设复有人得十万车金。亦不如以一钵之食施持戒者。况复听法欢喜。经于时节。又复问于第三上座。上座答言。若有人得十万舍金。亦复不如施持戒人 一钵之食。况复④听法。又问第四上座。上座答言。若其有得十万国金。亦复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况复听法。百千万倍。

① 且可:暂且。

② 小:稍 , 略。

③ 已: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

④ 况复:何况,况且。

如是次问乃至阿那律。阿那律言。有人得满四天下金。犹故不如施持戒人一餐之食。况复听法。弥勒问言。尊者说言有施比丘一钵之食。乃至胜得满四天下金。云何如是。尊者答言。以自身为证。忆念往昔九十亿劫。有一长者。有其二子。一名利吒。二名阿利吒。恒告之言。高者亦堕常者亦尽。夫生有死。合会有离。长者得病。临命终时。约敕儿子。慎莫分居。譬如一丝不能系象。多集诸丝。象不能绝。兄弟并立。亦如丝多。时彼长者。嘱诫子竟。气绝命终。以父敕故。兄弟共活。极相敬念。后为弟娶。生活未几。而此弟妇语其夫言。汝如彼奴。所以者何。钱财用度。应当人客。皆由①汝兄。汝今唯得衣食而已。非奴如何。数作此语。尔时夫妇。心生变异。求兄分居。

兄语弟言。汝不忆父临终之言。犹不自改。数求分居。兄见弟意正便与分居。一切所有。皆中半分。弟之夫妇。年少游逸。用度奢侈。未经几时。贫穷困匮。来从兄乞。兄于尔时。与钱十万。得去未久。以复用尽。而更来索。如是六反[通‘返’]。皆与十万。至第七反。兄便责数②。汝不念父临终之言。求于分异③。不能用心生活。数来索物。今更与汝十万之钱。从今已往。不好生活。重复来索。更不与汝。得是苦语。夫妇二人。用心生活。以[同‘已’]渐得富。兄财丧失。以[古同‘已’]渐贫穷。来从弟乞。其弟乃至不让兄食。而作是言。谓兄常富。亦复贫耶。我昔从兄。有所乞索。苦④切⑤见责。今日何故。来从我索。兄闻此已。极生忧恼。自作念言。同生⑥兄弟。犹尚如此。况于⑦外人。厌恶生死。遂不还家。入山学道。精勤苦行。得辟支佛。

① 由:听凭;听任。
② 责数:责备数说。
③ 分异:分居。
④ 苦:甚 , 很。表示程度。
⑤ 切:深;深切。
⑥ 同生:同父所生。
⑦ 况于:何况。

其弟后亦以渐贫穷。遭世饥馑。卖薪自活。时辟支佛。入城乞食。竟无所得。空钵还出。时卖薪人。见辟支佛空钵出城。即以卖薪所得稗麨。而欲与之。语辟支佛言。尊者能食粗恶①食不。答言。不问好恶。趣[通‘取’]得支身。时卖薪人。即便授与。辟支佛受而食之。食讫之后。飞腾虚空。作十八变。即还所止。

时②卖薪人。后更取薪。道见一兔。以杖撩③之。变成死人。卒④起而来。抱取薪人项。彼取薪人。种种方便。欲推令去。不能得离。脱衣雇人。使挽却之。亦不得离。展转至闇[同‘暗’]。负来向家。既到家中。死人自解⑤。堕在于地。作真金人。时卖薪人。即便截却金人之头。头寻还生。却其手脚。手脚还生。须臾之间。金头金手满其屋里。积为大。

① 恶:粗劣。

② 时:表示近指 , 相当于“此”、“这”。

③ 撩:同“撂”。放 , 丢。

④ 卒:同“猝”。仓促 , 急速。

⑤ 解:脱去,松开。

邻比告官。此贫穷人。屋里自然有此金。王闻遣使。往覆检之。既到屋里。纯见烂臭死人手足头。其人自捉金头。来以上王。便是真金。王大欢喜。此是福人。即封聚落。

从是命终。生第二天。为天帝释。下生人中。为转轮圣王。天王人王。九十一劫。不曾断绝。今最后身。生于释种。初生之日。三十里中。伏藏珍宝。自然踊出。后渐长大。兄释摩男。父母偏爱。阿那律母。欲试诸儿。时遣语无食。阿那律言。但担无食来。即与空器。时空器中。百味饮食。自然盈满。

设以四天下金。用为乳哺。不足一劫。况九十一劫。常受快乐。所以我今得此自然饮食。适由先身。施此一钵之食。今得此报。上至诸佛。下至梵天。净持戒者。皆名持戒。

时穿珠师。闻是语已。心大欢喜。

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

两天看到的一个故事。

一条蛇被地上的一把刀划伤了,它就转头用嘴去咬刀,结果嘴又被割伤了。于是,蛇愤怒地用身体紧紧地缠住了刀,它感到身体一阵剧痛,它以为刀在攻击它,它把身体缠的更紧了,直到用尽了最后一口气。
               
蛇的死是因为它误会了刀也好,或是蛇的本性使然也罢,都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了。

我想这条蛇临死的时候肯定是为自己的愚痴和冲动后悔不已。日常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因为无法容忍或为了争那口气,最后伤害到我们自己呢?

“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

帕母于《入法门论》中如是开示:“忍辱者,逆我者不怒,恨我者不愤,气我者不恼,辱我者不恨。任其外境浊浪滔天,虐涛狂澜,我忍辱者,必泰然处之,无挠于心,无恼于己。”

所以说我们的情绪才是我们自己最无情而且是最无形的对手。

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

就连释迦世尊涅槃前给弟子们做最后的说法时都曾说道:“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嗔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恶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嗔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够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做有道的智慧之人。”

在佛门中有“火烧功德林”的说法。虽不正确,但意思就是叫人不要随便发脾气、发火、更不要撩人发火。

这个火指的就是嗔恚之火,如果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导致脾气爆发,乃至引发杀害灾祸。而且嗔心不断,我们烦恼、无明一定也会随之增长。

所以一个修行人如果随意发火,那不论他所积的功德有多少都不在修行中。

佛陀在《解脱大手印》中说法:

凡伤害我者皆是助我成道之缘起,此时鉴析菩提道果是忍辱第一,如果他人对我无谤、无嗔、无害,我怎么练出忍辱性体无生证量?若遇怨对时,我还在生报复嗔恨,那么这就是我执未断……凡是忍辱慈悲利他,自担他人黑业者,皆是解开轮回结步向解脱登地圣位的方向,实行菩萨的大悲行为种因。

如果他人对我无谤、无瞋、无害,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修忍辱了没有?

要想成就解脱,必须修忍辱。

真正的忍辱必须建立在大悲菩提心的基础上,忍辱慈悲利他,自担他人黑业。

忍辱是在止息瞋心,并不是逃避。

我们无论如何都应善学忍辱,止息瞋心,消除主宰欲的我执。

如果有人对我们不讲理,要原谅他的无明愚痴,修持自己的忍辱来悲愍他,不应该瞋恨他。

END

撰稿:在路上

编辑:西边的彩虹

你今天修忍辱了吗?

两天看到的一个故事。

一条蛇被地上的一把刀划伤了,它就转头用嘴去咬刀,结果嘴又被割伤了。于是,蛇愤怒地用身体紧紧地缠住了刀,它感到身体一阵剧痛,它以为刀在攻击它,它把身体缠的更紧了,直到用尽了最后一口气。
               
蛇的死是因为它误会了刀也好,或是蛇的本性使然也罢,都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了。

我想这条蛇临死的时候肯定是为自己的愚痴和冲动后悔不已。日常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因为无法容忍或为了争那口气,最后伤害到我们自己呢?

“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

阿王诺布帕母于《入法门论》中如是开示:“忍辱者,逆我者不怒,恨我者不愤,气我者不恼,辱我者不恨。任其外境浊浪滔天,虐涛狂澜,我忍辱者,必泰然处之,无挠于心,无恼于己。”

所以说我们的情绪才是我们自己最无情而且是最无形的对手。

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

就连释迦世尊涅槃前给弟子们做最后的说法时都曾说道:“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嗔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恶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嗔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够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做有道的智慧之人。”

在佛门中有“火烧功德林”的说法。虽不正确,但意思就是叫人不要随便发脾气、发火、更不要撩人发火。

这个火指的就是嗔恚之火,如果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导致脾气爆发,乃至引发杀害灾祸。而且嗔心不断,我们烦恼、无明一定也会随之增长。

所以一个修行人如果随意发火,那不论他所积的功德有多少都不在修行中。

南无始祖报身佛陀在《解脱大手印》中说法:

凡伤害我者皆是助我成道之缘起,此时鉴析菩提道果是忍辱第一,如果他人对我无谤、无嗔、无害,我怎么练出忍辱性体无生证量?若遇怨对时,我还在生报复嗔恨,那么这就是我执未断……凡是忍辱慈悲利他,自担他人黑业者,皆是解开轮回结步向解脱登地圣位的方向,实行菩萨的大悲行为种因。

如果他人对我无谤、无瞋、无害,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修忍辱了没有?

要想成就解脱,必须修忍辱。

真正的忍辱必须建立在大悲菩提心的基础上,忍辱慈悲利他,自担他人黑业。

忍辱是在止息瞋心,并不是逃避。

我们无论如何都应善学忍辱,止息瞋心,消除主宰欲的我执。

如果有人对我们不讲理,要原谅他的无明愚痴,修持自己的忍辱来悲愍他,不应该瞋恨他。

END

撰稿:在路上

编辑:西边的彩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继承和发扬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活力的音乐的优秀文化遗产,倡导和促进学生文化运动的开展。建成以来,园区不断推进园区建设和产业配套,给企业、人才提供更
  • #定小检播报# 【上海检察机关依法对高友清决定逮捕】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高友清(正局级)涉嫌受贿、挪用公款、违法发放贷款一案,由上海市监察委员
  • #喜艾人的新玩法 捡来的艾叶晒干,摘叶搓成绒。 掏干秋橙一枚,做成一炉鲜香。 纯天然Bio,新鲜的艾菊香,熏熏更健康。 烟雾缭绕中,听爸爸讲一个德式自创
  • 作为一家服务城市发展的生态链VC和产业升级与资本招商的平台,最需要的就是市北区这样真正懂产业、真正愿意服务产业的合作伙伴。在青岛迎来各项国家级战略加持的崭新机遇
  • 什么才是挽回的正确的方式呢?并没有一个完全适合你的方式,每个人的情感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分手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在挽回情感时,要因地制宜,把握合适的大方向,
  • #爱游宁波[超话]# 浙江民宿推荐 露营/黄昏/星空/滑翔伞/露天电影,这都有 杭州永安山滑翔基地 在杭州周边有一个宝藏露营天地,风景绝佳,热爱自然热爱露
  • 十一国庆节快乐!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一生难得遇好友, 真心实意长相守; 虽不长聚心中有, 每天问候胜握手; 真诚相待无所求, 健康相伴到
  • 其余的我也没啥好评价的了,梁谷音绝就绝在年纪越大艺术越成熟,真的是简直聪明如精,绝了。过去确实条件有限,但是是当地的常态在这样的大环境孩子不会觉得艰苦因为我也是
  • 问渠那得清如许?——自己的责任必须自己担起来,成功是我的成功,失败也是我的失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 #日常[超话]##四月你好# 四月,你好一个月前宏城公园里的虞美人让我想去了倾城之恋里张爱玲对山坡上杜鹃花的描写一路摧枯拉朽的盛放耗尽了生命中的力气去完成最后的
  • 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微风]罗杰作业:扎根理论。
  • 从Elbaz为AZ Factory 设计的遗作开始,由A到Z的顺序进行展示,爱心与Elbaz常用的插画形象成为了许多设计师所采用的元素。而最后,超模Amber
  • ——韦庄《应天长》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韦庄《应天长》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近几年,由于沉香有独特的香味,越来越受广大爱好者的喜爱,沉香的产量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沉香的价格越来越高,甚至一块好的沉香能卖出天价。2、戒以听买沉网络
  • 还买了卢溪河四个口味的盘挞,和家人们一起吃[污]好利来的袋子真的好可爱好好看巨大快递,在房间开宝!然后刚刚冲楼下去拿了白桃的,分了点叶宇航吃,他刚开始很拒绝!
  • 有一种因素,就是可以增加断水的次数,来延长冲煮的时间做修正,通常我们在做一个手冲的时候除了闷蒸以外,还会再在中间做断水来调整风味,概括就是两个阶段:闷蒸阶段
  • !很遗憾,当我真切明白这点并有了长足进步的时候,我们的配音工作已经停止好几年了,甚至有可能以后都没有机会再继续……不过人生总是充满了各种遗憾的,非要计较,就真难
  • 茶杯每个都不一样挑喜欢的喝茶很有调调~菜品品质很棒每一道菜都好好吃,还有小吃。装修装饰的小细节都好棒看得出老板的品味。
  • 凡是有益于人的就是善,损人利己的就是恶。凡是有益于人的就是善,损人利己的就是恶。
  • 值得欣慰的是,本人202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理性随机投资》一书,正是对股市运行和股票投资这个复杂系统分析的理论著作。戴维斯开始做股票前,做的是统计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