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一夫多妻不可能广泛实施的另一个重要论据是:妻妾多了就会养不起,因而只有富人才能多妻,而富人是极少数。这个论据同样难以成立。就平民而言,夫妻二人都是劳动力,若又有妾,妾同样是劳动力,纳妾不仅不一定加重、有时甚至还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再说“富人”也缺乏确切的定义,亿万富翁和小康之家,在赤贫者看来都是富人。吕思勉曾举《韩非子·内储说下》中如下一则以证古代中国平民纳妾也很普遍:
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其夫曰:何少也?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
可见买妾也并不是只有巨富之人才办得到。《孟子》中所说“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中,那“齐人”干脆就是个穷人,但他也有妾。
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考察古代对妻妾或女性配偶的不同称呼、她们法律地位的异同、她们在家庭中地位的高低等情况,指出正妻与其余女性配偶的区别。这对于婚姻制度的社会学研究来说当然有其价值,但如果据此就断言古代中国也是实行一夫一妻制或一夫一妻制有“天经地义”的地位,那就混淆了概念。人类学家之言一夫一妻(monogamy)或一夫多妻(polygyny),是指一个男性的合法女性配偶,这样的配偶不能同时再和别的男性保持合法的性关系,如此种配偶超过一个,即谓之一夫多妻。这里注意的是问题的实质,至于诸女的名分地位之类的异同,在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中并不重要。
还有一些朝代的法律对纳妾数量作过若干限制,但这些限制同样不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因为它们首先承认了纳妾的合法性,只是规定数量不可过多而已,这就在法律上确认了人类学意义上的一夫多妻;其次这些数量规定通常徒具空文,上层社会根本无须遵守(3)。文人们风流自命,纳“小星”;富人纳侧室、娶“外宅”、收“通房丫头”,乃至姨太太成群,都是古代司空见惯之事,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仍然如此。
再看西方人类学理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不无启发。在西方学者那里,婚姻制度的产生及确立总是与人类历史上有无杂交时代(大群男女相互保持随意的性关系)这一问题联系在一起。他们大体上分成两大派。一派坚信人类古代曾经历杂交时代,如摩尔根(L. H. Morgan)(4)、鲁伯克(J. Lubbock)、麦克伦南(McLennan)(5)等人;另一派则认为人类历史上从无杂交时代。后一派学者往往很“逻辑地”推论出一夫一妻制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比如韦斯特马克(E. Westermarck)认为人类历史上必无杂交,而一夫一妻制是出乎人类本能,亘古如斯(6);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 Malinowski)也认为没有杂交时代,而且人类没有“类聚本能”——因此一夫一妻制是发乎天性的(7);达尔文也不相信有杂交时代(8)。
由于西方社会一直是实行真正一夫一妻制的,那个社会中的学者认为一夫一妻制是发乎人类本性的,是亘古如斯的,这似乎是一种可以原谅的偏见。但伴随着学术的进步,偏见和误解早晚要被更实事求是的结论取代,在当代西方流行的人类学理论教科书中有如下陈述:
虽然西方社会和其他高度工业化的社会都不允许一夫多妻婚,但是它却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大多数社会中。默道克(Murdock)世界民族志抽样调查表明,70%以上的社会都允许一夫多妻婚……(9)

说菇论菌D46 | 防癌变、强免疫、抗肿瘤!菌菇多糖真的强到不行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蘑菇、菌菇,又被划分为“蕈(xun)类”。

菌菇按形态分类则可分为5类。褶菌类: 有菌褶,如香菇; 非褶菌类: 无菌褶,如灵芝; 腹菌类: 子实层包裹在蕈体内,如鬼笔; 胶质菌类: 担子柄分隔,如木耳; 子囊菌类: 孢子生长在子囊内,如冬虫夏草。

从不同来源菌菇的子实体、菌核、菌丝培养液中提取的大量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以下统称“菌菇”为“菌菇”)

大多数研究表明菌菇多糖对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体内或体外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谱广,对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黑素瘤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并且子实体是抗肿瘤活性多糖的主要来源部位,从菌丝、菌核中提取的一些多糖也显示出抗肿瘤作用。研究结果如表 1 所示:

虽然菌菇多糖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但其活性差异较大。

例如,一些研究通过考察菌菇多糖对 S180 肉瘤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发现,不同来源的多糖显示出不同的抗肿瘤活性,抑瘤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口蘑科、球盖菇科、多孔菌科、伏革菌科、侧耳科、红菇科等来源的菌菇多糖抗肿瘤活性较强,如香菇多糖的抑瘤率为80%,滑子菇的抑瘤率为86 %,云芝多糖的抑瘤率为 77 %,虎奶菇的抑瘤率在 43 % ~75 %,红菇多糖的抑瘤率为 67 %。

另外,在同一科中不同种属来源的多糖抗肿瘤活性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如多孔菌科的偏肿栓菌多糖对 S180 肉瘤小鼠抑瘤率为 49 %,而木蹄层孔菌多糖的抑瘤率仅为 5 %。

菌菇多糖是如何实现抗肿瘤的?

目前的研究证明,菌菇多糖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起到抗肿瘤作用,包括细胞免疫反应的激活、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等。

大量的研究表明,菌菇多糖主要通过激活宿主的免疫反应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多糖被视为生物反应调节剂( BRMS) ,可以和宿主免疫系统发生反应,产生上调或下调作用。许多研究表明菌菇多糖化合物,尤其是β-葡聚糖衍生物,可以非特异性地激活宿主免疫系统中细胞和体液组分,从而增强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功能。

许多菌菇多糖是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有效免疫调节剂,具有β-葡聚糖典型的化学结构特点。

β-葡聚糖属于非人体合成的外源性分子,具有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MPs) 的外部结构,可以被人体免疫系统细胞表面受体识别,如 Dectin-1、CR3、Scavenger、LacCer、TLR,从而触发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反应,引起机体天然或获得性免疫反应。

菌菇多糖抗肿瘤的3大作用

一、预防癌变

菌菇多糖预防癌症的活性,首先发现于那些从事蘑菇生产种植的人类群体,这些人的癌症患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地低于平均水平,一些相关研究已经揭示了可能的原因。

细胞色素 P450 ( CYP) 是一类参与内源性物质和包括药物、环境化合物在内的外源性物质代谢的肝药酶,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可以延长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和加强药物的作用。其中 CYP1A 亚家族在药物代谢、前体毒物和前体致癌物激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其活性有助于预防癌变。

研究表明香菇多糖通过抑制芳香烃受体的 DNA 结合活性和增加核因子-κB ( NF-κB) 的 DNA 结合活性下调了CYP1A 的活性和水平,从而有助于防止前体致癌物的代谢活化。还有研究表明,香菇多糖预防癌变也可能与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

此外,香菇多糖还能够作为免疫增强剂与抗癌药物联合使用,从而降低抗癌药物在机体内诱发的染色体损伤。

二、免疫调节活性

大多数菌菇多糖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它们通过激活宿主不同免疫反应起到抗肿瘤的作用,许多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多糖的抗肿瘤作用需要完整的 T 细胞组成,活性受到胸腺依赖性免疫机制的调控。

香菇多糖的免疫机制是可以促进并增强前体 T 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细胞因子的反应,而这些细胞因子是在识别肿瘤细胞后由某些淋巴细胞产生的。香菇多糖可引起 TNF-a,IL-1, IL-3 和 IFNγ 数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宿主防御机制中的免疫细胞产生成熟、分化和增殖。

香菇多糖还可以使肿瘤机体内辅助性 T 细胞的活性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完全恢复体液免疫反应。

另外,香菇多糖诱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对于消除肿瘤细胞也起到一定作用,可通过调节激活性免疫效应细胞的浸润起作用。裂褶多糖具有与香菇多糖相似的组分、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

灰树花多糖具有和裂褶多糖相似的初级结构,是一种新的巨噬细胞活化剂,可以增加 IL-6,IL-1 和 TNF-a 的 mRNA 水平。

三、直接抗肿瘤活性

一些研究学者已经证实多糖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后,细胞内一些信号的表达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可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和产生凋亡,从而解释了多糖在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一些菌菇多糖的直接抗肿瘤活性已得到证实。

香菇子实体中的香菇多糖在体外可以抑制 S180 细胞的增殖,Sia 和 Candlish 研究报道了香菇子实体的水提取物能诱导人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淋巴瘤 U937 产生细胞凋亡,并且 Israilides 的研究证明香菇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水溶性提取物可直接抑制人乳腺癌细胞 MCF-7 增殖。

Chow 等研究证明栓菌属的糖肽复合物对乳腺癌细胞 MAD-MB-231 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菌菇多糖不仅可以激活 T 淋巴细胞增殖和增强免疫功能,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权威出处:《林产化学与工业》2014年;《抗肿瘤蕈类多糖的研究进展》(汲晨锋,岳 磊)

【#我国启动新一轮元谋猿人遗址考古发掘# 】元谋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7月21日正式启动,80多名科研人员将系统开展遗址及周边区域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50多年前,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发现的元谋猿人化石揭开了我国古人类史新的一页。元谋猿人遗址位于元谋县大那乌村旁约200米处的山坡上。1965年5月1日,钱方等人在这里发现两枚古人类牙齿化石,经测年可追溯至约170万年前。此后,遗址范围内开展了多次发掘和调查。其中1973年考古发掘出土了16件石器,地层层位中分布有部分炭屑,说明元谋猿人不仅能制造工具,而且不排除用火的可能性。多年来,省、州相关部门围绕元谋猿人遗址保护做了大量工作。此次元谋猿人联合考古发掘领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阮齐军介绍,2022年11月至今年6月,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对元谋猿人遗址及周边区域的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开展了3个阶段的专项调查和勘探工作,发现旧石器和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地点共计40处,发现石制品标本600余件、动物化石640余件。
元谋猿人遗址2023年度考古发掘分为4个发掘区(依次为A-D区),总面积为200平方米,均位于遗址东南部的郭家包梁子。A区和B区位于1984年发掘出土古人类胫骨化石区域附近,C区和D区位于1984年发掘出土尖状骨器附近区域。目前,A区的系统发掘工作已全面开展,其他区域的发掘工作也将陆续进行。记者在A区看到,考古工作人员正在探方中开展精细发掘。阮齐军说,元谋猿人遗址极具科学、历史、社会价值。本次考古发掘将聚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年代学、环境考古学等领域,持续开展遗址及周边区域的多学科联合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新华社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嘿嘿一笑,倚在她旁边吃小布丁,“这是你第十三年来陪我了”“是啊,丫头,我都许你一生了,你还不快从了我”,“那一世呢?冬贝利来找我索命了啊啊啊啊救命我真的不是
  • 跟原先的老油条打听,我直系领导也不过一年30个+股权激励,实在是留不住年轻人[摊手]荷叶边的这件条纹衫想对于今晚上架的拼色款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他什么都不用做,
  • 林之校睡醒的时候家里已经是静悄悄了,今天她不用去公司排练,不过她的琴还在公司,还是要去公司的。顾魏也是非常自觉的,林之校的运动量已经达标了,跑步什么的就是不需要
  • 江西宜春有个叫“高安”市的县市,一进入所谓的“高安”管辖地,公路两侧都有“高品高安”“高安就是品牌”的广告语,本人就是正宗的高安人,对于“高安就是品牌”的宣传佩
  • 达·芬奇在她背后的风景描绘中展示对透视学的研究:逐渐消失的远山、超自然的风光和逼真的衣着虚实相融。人类文明史上,达·芬奇是极少数能真正代表时代高度并长久照耀未来
  • 虽然代价是美国产业链和内陆与海岸线的对立,割裂,进一步恶化,在长远的未来永无恢复可能,甚至会内战。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修建了一道海堤,此后又进行了各种扩建,但房
  • 【葆‮介婴‬绍之三】​‎ ͏ USANA葆婴公司是‮家一‬致力于‮家为‬庭提供优质的‮养营‬保健食品和专‮咨业‬询服务的公司‮她,‬的产品涵盖‮针了‬对成人的葆
  • 【自翟医生之后,这个暖心车队又启程了】7月2日上午,“在一院感受暖心医护”之“湖医随车行”暖心车队发车仪式上,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保健集团8个分队、近百名医务
  • 我的小爆脾气真的压不住了 接下来的行程直接全部甩锅他接盘[笑而不语] 哈哈哈小心情一平复 乐得清闲了 顺便让他感受下我充实的一天晚上敷了尼莫 睡啦[微风]
  • 现传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的书籍中,那时还没有“八仙”这个概念,每个仙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线。真正有集体感的“八仙”名号,是从元人创作的杂剧中开始的。
  • 想不到令美国特工震惊的是,居然是一颗真的“月球3号”卫星,苏联人将它重新喷漆喷的锃光瓦亮,虽然这颗卫星少了一些关键设备,但仍是接近原型的测试模型。在苏联人毫不知
  • #摩羯座#摩羯虽然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计较,也不用太小心翼翼,但摩羯的三观和风象的就是不一样,也许生活方面可以互相忍让一下,但是没有共同话题和目标,风象就不会把自己
  • #校园招聘[超话]##芯片[超话]##半导体[超话]##网络文明在枣庄# 【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小科普 大舞台】近日,2022年山东省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决
  • 路上的风景深圳这块热土,刘建安曾经用脚步一步一步的度量过,宝安路从南到北的尽头就是深圳人才大市场。说自己在深圳打工,一般人的印象是罗湖城,老街,东门。
  • 中间的小林桌子上放着大家多次提到的水杯,手里拿着一颗红色的心,自己的头上也是小菌菇,就让人有种很温馨的感觉,小林和小菌菇之间是双向奔赴的爱⑧念歌词猜歌的时候很惊
  • 我总有这种心理,吃了罪恶的就会长胖…但是俺知道俺现在的饮食并不会怎么长胖…害…等俺调整调整心态!中午吃的太罪恶了!
  •   汪威,男,汉族,1991年2月出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银川市灵武市同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自治区团委组织部电话:  0951-2090271 
  • (真的特别激情) 没过多久,助产师告诉我:宝宝头出来了,不要太用力,现在你就哈气,不然撕裂更厉害了。其实当时导乐要把宝宝放在我身上的时候我还很害怕,就是感觉突然
  • 八大神咒,是道教入门的必修之学,应用极广。举凡诵经、禳解、临坛、书符、行法等都需要念这八个咒语,它也是修炼符咒法术的必需程序。 金光咒能开发体内先天一气,使精
  • 对于双水村、孙家出这么多能人这件事我一开始会觉得带有明显戏剧性,但转念一想,我所在的这个小村庄不也一样吗?- 心量大 自会远离烦恼丁师说特别在意自己的人,心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