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京非凡十年#【北京疾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 #共同关注二十大# 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址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2021年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健委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经过持续努力,本市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市疾控中心新址
预计2024年建成投用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黄若刚介绍,十年来,本市巩固和完善了以专业疾控机构为枢纽、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纵到底、横到边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控机构的人力和条件不断强化,设立了经开区疾控中心,全市各区及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总数已超过国家要求的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同时市疾控中心迁址新建,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各级疾控机构仪器设备配备总体达标率均高于国家标准。
本市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不断健全,建立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并开展效果评价,将公立医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深入进行医防融合,启动北京市医防融合交叉培训,提高疾控和临床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专业水平。
47个监测系统
覆盖1000多所中小学校
本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黄若刚表示,本市法定传染病信息监测、专项传染病监测和网络实验室“三位一体”的传染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症状监测等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实现了多病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高质量和高效发展。通过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技术储备,实现20余种新发突发未知病原72小时内初步鉴定分型,有效发现了全国首例黄热病和裂谷热病例,为快速控制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来,北京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稳步下降,2021年北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比2012年(174.45/10万)下降了45.79%。本市不断完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服务网络,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积极为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免费药物和监测等综合干预服务,全市每年艾滋病新增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疾病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9.4%,在治病人病死率降至0.17%,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结核病方面,北京市逐步建成结核病“防、管、治”三位一体的结防服务体系,通过免费药物、广泛筛查等措施,不断提高结核病患者就医可及性。从2018年起将肺结核筛查全面纳入托幼机构、小学、初中、高中新生入学体检必查内容,使本市肺结核疫情平稳下降,报告发病率从2012年的40.7%降至2021年的30.7%(下降了25.0%),继续保持为全国结核病低疫情地区。
免疫规划疫苗
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
免疫屏障构筑也取得新成绩。黄若刚说,十年来,本市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免疫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疫苗冷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冷链监控)、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冷链监控)、全覆盖(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冰箱全部做到实时监控)的“三全建设”,在全国率先与国家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对接,全面实现疫苗信息化全程可追溯;在全国率先实现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商业保险保障全覆盖,更好保障异常反应受种者权益。
目前,本市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成为全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最多、覆盖人群最广的省市之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全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大幅下降,截至2021年,全市已连续37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连续26年无白喉病例,连续19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继续维持在1/10万以下,麻疹、狂犬病、乙脑、流脑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其它疫苗可预防疾病处于平稳可控状态。
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
示范区已建成11个
慢性病综合防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黄若刚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将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北京市以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促进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1个,市级示范区5个。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建成健康餐厅、健康社区等各类健康示范机构1765家;与园林绿化部门配合,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健康支持性环境1326处;联合体育部门,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联合教育部门,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健康教育读本,丰富学校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深化“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动,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不断提升。深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涵,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和健康管理;开展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随访干预;持续推进生命全周期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为居民提供预防、筛查、干预、治疗、护理、康复全程防治管理服务。
数据显示,2021年本市户籍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率下降至10.46%,较2015年下降了5.8%。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看北京非凡十年#【北京疾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 #共同关注二十大# 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址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2021年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健委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经过持续努力,本市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市疾控中心新址
预计2024年建成投用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黄若刚介绍,十年来,本市巩固和完善了以专业疾控机构为枢纽、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纵到底、横到边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控机构的人力和条件不断强化,设立了经开区疾控中心,全市各区及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总数已超过国家要求的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同时市疾控中心迁址新建,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各级疾控机构仪器设备配备总体达标率均高于国家标准。
本市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不断健全,建立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并开展效果评价,将公立医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深入进行医防融合,启动北京市医防融合交叉培训,提高疾控和临床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专业水平。
47个监测系统
覆盖1000多所中小学校
本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黄若刚表示,本市法定传染病信息监测、专项传染病监测和网络实验室“三位一体”的传染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症状监测等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实现了多病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高质量和高效发展。通过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技术储备,实现20余种新发突发未知病原72小时内初步鉴定分型,有效发现了全国首例黄热病和裂谷热病例,为快速控制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来,北京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稳步下降,2021年北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比2012年(174.45/10万)下降了45.79%。本市不断完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服务网络,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积极为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免费药物和监测等综合干预服务,全市每年艾滋病新增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疾病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9.4%,在治病人病死率降至0.17%,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结核病方面,北京市逐步建成结核病“防、管、治”三位一体的结防服务体系,通过免费药物、广泛筛查等措施,不断提高结核病患者就医可及性。从2018年起将肺结核筛查全面纳入托幼机构、小学、初中、高中新生入学体检必查内容,使本市肺结核疫情平稳下降,报告发病率从2012年的40.7%降至2021年的30.7%(下降了25.0%),继续保持为全国结核病低疫情地区。
免疫规划疫苗
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
免疫屏障构筑也取得新成绩。黄若刚说,十年来,本市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免疫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疫苗冷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冷链监控)、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冷链监控)、全覆盖(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冰箱全部做到实时监控)的“三全建设”,在全国率先与国家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对接,全面实现疫苗信息化全程可追溯;在全国率先实现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商业保险保障全覆盖,更好保障异常反应受种者权益。
目前,本市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成为全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最多、覆盖人群最广的省市之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全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大幅下降,截至2021年,全市已连续37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连续26年无白喉病例,连续19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继续维持在1/10万以下,麻疹、狂犬病、乙脑、流脑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其它疫苗可预防疾病处于平稳可控状态。
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
示范区已建成11个
慢性病综合防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黄若刚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将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北京市以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促进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1个,市级示范区5个。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建成健康餐厅、健康社区等各类健康示范机构1765家;与园林绿化部门配合,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健康支持性环境1326处;联合体育部门,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联合教育部门,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健康教育读本,丰富学校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深化“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动,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不断提升。深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涵,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和健康管理;开展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随访干预;持续推进生命全周期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为居民提供预防、筛查、干预、治疗、护理、康复全程防治管理服务。
数据显示,2021年本市户籍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率下降至10.46%,较2015年下降了5.8%。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近年来,随着人类癌症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癌症早期检测领域备受大众关注,对于恶性肿瘤“防大于治”的理念也开始逐渐深入人心。近日,癌症早筛更是被纳入《广州市人口发展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作为生长在广州的肿瘤检测新锐企业,此前,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推动多项肠癌早筛项目的落地,包括全国范围结直肠癌万人社区筛查项目、东莞市石排镇社区筛查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近年来,思南县大坝场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一大片“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极大
  • ”#日行一善[超话]#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讨厌的人和事情,我们需要学会咽下自己的委屈、磨平自己的棱角,去面对它们。当我们学会吞下所有的委屈,我们会发现,这些经历竟然
  • 。。
  • #任嘉伦[超话]#  Hey 展现最好的姿态,把鸡肋的先淘汰.不用太快,保持updown 我们慢慢来这世界充满了爱难道你感觉不出来让我带你离开这个时代记得换上牛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2023无愧初心##任嘉伦2023再攀高峰# 《41 Days of Precipitation》┏━ .•*¨*•.•*¨*•.¸
  • @摩登兄弟刘宇宁 这是一条【抽奖博】[打call] @微博抽奖平台 奖品:宁哥同款草莓和花挂件×10521那天我亲手送给他的[泪]有图有真相[awsl] 要求
  • 前几天坐在这里和cy絮絮叨叨的聊了好多,我说感觉这学期回来,我变了好多 ,她说是这样的,我们好像都变成了之前那个在高中所谈论的,曾经的我们绝对不会理解的样子说实
  • 未来世的众生或现在世的众生、善男信女闻到佛法了,在身心健康的时候,赶紧自己修行,自己修就全得了,“分分已获”七分你都得到了。重点就是这个八字是个什么样的人,活的
  • 夏季因为紫外线,冬季因为天气寒冷淋巴管会遭到破坏 ,使体内废物得不到正常排出,没办法给肌肤输送营养,这个是专门修复淋巴管的美容液,但只需一个月的集中护理就可让
  •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幸福,放开你的胸怀,让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生活是活给自己看的,你有多大成色,世界才会给你多大脸色。
  • #祺鑫[超话]##祺鑫 热恋一百年##祺鑫 用爱围成风雨的禁地# “其实追星一点都不妨碍我们的脚步 甚至有助于我们奔赴远方与梦想” " ,
  • 正心还有德心之意,所以说法无定法,正心二字看在什么环境下,才有正解。关于偷拍,“该不该偷拍”这种问题压根就不该被提出来,打字的时候下面根据关键词推的话题也是耐人
  • 成熟的人,能包容职场所有好的坏的,不会因不公而破罐破摔,自暴自弃。……还有更多细节我发在了⭕️,感兴趣的朋友➕我的️:csls517124体制内不像体制外,有明
  • 除了肉眼可见的颈纹改善之外,这段时间配饰都尤其喜欢项链,要知道之前第一顺位是耳环,项链就那么几条,可能是颈部条件改善了,戴项链都更好看了一些。#妖精美容碎笔##
  • !!
  • ”“这两天,我发现你在临睡前,就已经收拾好了明天上课要用的东西”“我看见你最近每天晚上都读了30分钟的英语”......“看到”是肯定,是鼓励,最后都转变成了一
  •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无常的人生境遇和巨大的利益诱惑,一个个平凡的治沙人书写了不平凡的光辉事迹,这就是中国精神、人民力量。演出结束后,《生命的绿洲》主演,省戏曲研
  • 我说你错没错,答“错了”其实我本意并不想打她,但是看她明显是明知故犯,这一点我忍不了结果没一会儿,我去厨房做饭,又尿地板上了一点招儿没有~喊都懒得喊,我就闷声一
  • ”家住延寿街的于阿姨做完手术以后,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做饭实在力不从心,几乎每天都会过来用餐,“一荤一素,不要主食,刷老年卡只要12块钱,方便又实惠。“天天来,拿
  • 【家门口的新公园 带来满满幸福感】园林晚微凉,行人赏花香。随着科技城新区安州片区城市建设高质量推进,安州区已陆续有4个新公园对公众开放,为市民提供游玩新选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