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不是忘了ta,而是打算单独发一条来浅说一说。
我从小就开始听了啊,在我们那一块,莲花落,越剧,是基本上很多人都听过的。犹记得小时候每天6点准时陪爷爷奶奶观看的“小小痛苦”。那时其实就看个剧情,还看了就忘,很多的东西都不会留有长久印象,《狸猫换太子》都算是记得比较清楚的了,导致我到现在其实也不记得什么越剧的剧情,梁祝这种特别经典的除外。
小时候还会有戏班子来表演,后来就很久没有啦。最开始的时候就在我家门前表演,还会借用车库,有尝试着偷偷溜进去看看是什么样的,当然留下的记忆只有很高很高的鞋子,白白的里衫,晕染成一片红色的眼角,以及不知道为什么堆满了房间的稻草,在灯光下显得金黄金黄的,柔柔软软的。那个时候看戏是一件有点快乐的事情,虽然看不懂,但是每天放学回家,要猫着腰从横梁下面穿过,那种感受是很期待,很难以形容的。晚上还会有卖荧光手环,冰糖葫芦的小贩。来了也不吆喝,只是静静的站在人群外面,有时候都是小伙伴提醒了我才发现ta来了呀。
开演了又是另一番感受了,红色绿色紫色的绸布高高垂下,掩掩映映。一层一层,隔绝的仿佛是两个世界,也许是久远的事了吧,总是带着厚厚的光感滤镜,灯光是打的亮亮堂堂的,脸也是涂的雪白雪白的,服饰什么的,一眼看就能看出来有些是接上去的,但却很和谐,并且小孩子其实不会很在意这些。
两边的屏幕上是会放戏词的,并且还会提前一天写演出的剧目,我其实不怎么记得是什么剧了,也许有《双贵图》之类的,但绝对不是那些最为著名的,毕竟请人来演戏,也是为了一个好彩头,就会选一些吉祥喜庆的剧目。一天下来,是分三个场次,上午、下午、晚上,每次三个还是三个半小时我也记不清了,由于白天要上学,只有晚上的场次可以看到,那也是最有氛围、人最多的一场,摆好的椅子不够坐了,再从家里拿几根长凳,有些仅仅只是来凑个热闹的,会站着看一会儿,同龄的孩子并不多,而我又没有什么玩伴,很多时候都是和大人们一起,在门口的红灯笼的昏昏沉灯光下,看过去,戏台子是最亮的一片了。在结束之后,还会有人专门发糖给观众,虽然我从来没抢到过就是了。
每次戏班子的人都会提前几天来,从车子上卸下ta们的大箱子,是那种很古老很有年代感的箱子,木质的还是皮质的呢?也说不出来了啊,但磨损的痕迹,岁月的痕迹是很明显的,大小看起来是比一米还要再多一些,这箱子会堆在我家门前一段时日的,曾想偷偷看过,却没有得逞,上面挂了锁,那种两孔旧式钥匙的锁。有些时候装箱子的人不仔细,会有一小截的衣角露出来,看起来也是旧旧灰灰的,但在台子上ta显得是珠光宝气的。
我父亲那一边,有亲戚就是唱戏的,ta也来过我们这儿,也有表演,妆容一画我是认不出来谁是谁的,但我奶奶总是可以认得出来,指给我看,xx演的是xx角色。有一栋三层的小楼是空出来的,会借给戏班子的人住上一段时日,这些片段都是灰蒙蒙的,掩着一层雾,现实和剧场中间像是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分割线,告诉我这一切都是幻梦。
家里是有一大柜子碟片的,一整套的《西游记》,莲花落,剩下的便是几大包的越剧。《何文秀》《珍珠塔》《碧玉簪》《沉香扇》《血手印》《沙漠王子》,这些其实我没怎么看过,家里的DVD也基本上是搁置的状态,少儿频道在深夜档会放一些戏剧相关的电影,《追鱼》《马兰花》《刘三姐》,我也都看过,并有点惊讶到现在我还记得。父母在以前也曾经,戏言说过送我去学戏。有段时日我是当真了的,水袖层层叠叠,簪云纷纷扰扰,也是我想过的,但是我很快就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每次去奶奶家,村子里的喇叭都放着越剧,山路弯弯绕绕,声音是传不远的,只有走在当头才能听到一句词,一声调。
后来呢,门口的地方不再演戏,戏班子改去了一个百米开外的空地上,而晚上我又是不能轻易出门的,偶有几次奶奶和我说,今日今日,有什么曲目,我也多数不会去看,仅有的几次,也只是站在远处,遥遥望上几眼,便归去了。那一片的光影呀,终究是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远去了。
高二还是高三的时候,父母有出资办戏,在庙堂之类的地方,戏台其实很简陋,远不如小时候的豪华,扯了一块布就当个台,人员的服饰也很随意,披了一件就上阵。但我听了很久,半个多小时吧,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很久的数字了,因为我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来挥霍沉思的。唱腔是有些沙哑的,有些低沉的,不似越剧的温和婉转,但却让我一下子回忆起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我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梦中的世界是不合逻辑的,荒诞新奇而又奇幻美丽的,和戏剧有关的梦是有一个的,头顶是红木高梁,交交错错,方方正正,我知道这是一个戏台的下面,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台子,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就像是小时候一样,我穿行在其中。那一天我一直等到母亲来叫我,才离开,可惜的是没有看到换场,没有看到更多的唱派。
而今在网上搜索越剧,即使是经典唱段,我也感觉缺少一缕韵味,那是通过网线难以传达的一丝情绪,是不及现场版本的一分苦涩与落寞,但我还看得到吗?一排排的椅子空落落的摆在那里,地上是散了一地的糖纸碎屑,我是有点害怕这个场景的。人来来往往,去了又来,来了又走,最后终究有一个散场的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人走茶凉这个词语是在即将上小学的时候,关系周转,对方给我们留下的话就是人走了,茶凉了。现在觉得,用在这里也很恰当。我更知道,这个场景也是留不住的,后来啊,又就成了一片干净净的大地,门前又无甚东西了,箱子被搬上车,默默的开走了,不留一点痕迹。
浅说一下,最后却写了这么多,真是没救了呀~私心配图了热闹的场景,我希望如此,希望能长长久久,恭贺新禧。

还有没有更秘密的法门?

惠能云 :
“ 与汝说者,
即非密也。

汝若返照,
密在汝边。”

我跟你说的,
都不是秘密,
真正的秘密在你自己心里。

我们的心具足万法,
我们反观己心,
就能把智慧打开。

只能自修自证,
谁也代替不了。
  
石头禅师给怀让大师送信时问 :

“ 不慕诸圣,
不重己灵时如何?”

不羡慕诸佛,
也不看重自己的智慧,
到了这个境界,
该如何用心?

怀让大师说 :
“ 子问太高生,
何不向下问?”

你问得太高了,
何不问点基础问题。

结果石头和尚就讲 :
“ 宁肯累劫受沉沦,
不向诸圣求解脱。”

这跟我们很多人天天求佛,
真是天壤之别。

石头和尚讲,
宁肯永远受沉沦,
也不向佛求解脱。

我们的心是一切秘密当中的秘密,
我们不能向佛求解脱,
只能自修自证。
  
说到禅宗的用功,
祖师还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开示。

有人问药山惟俨禅师 :
“ 兀兀地思量什么?”

药山禅师回答 :
“ 思量个不思量的。”

学人又问 :
“ 不思量的如何思量?”

祖师回答 :
“ 非思量。”

就讲禅宗在意识上用功,

思而无思、
不思而思的这个原则,

思量个不思量的。
  
禅宗沩仰宗开宗祖师沩山禅师,
仰山禅师来见他,

问 :
“ 如何是真佛住处?”

我们的佛性在哪里?

沩山禅师说 :
“ 以思无思之妙,
反思灵焰之无穷,

思尽还源,
性相常住,
事理不二,
真佛如如。”

这是参禅用功,
第六意识转智的一个完整的次第。

“ 以思无思之妙,
反思灵焰之无穷 ”,

令我们的意识心越来越清净,
越来越单纯。

“ 思尽还源 ”,
最后让第六意识心土崩瓦解,
言语道断,

“ 性相常住,
事理不二 ”,

这时性相才能统一,
事理才能圆融,
本有的佛智自然开显。

这是禅宗用功的核心。
  
我们来看看怀让禅师是如何用这种用功方式悟道的。

怀让禅师是先参老安国师,
老安国师是五祖大师座下十大禅师之一,
一百多岁才圆寂,
怀让禅师是他座下非常出色的门人。

但是老安国师年事已高的时候,
就让怀让禅师去参六祖。

怀让禅师到了广东南华寺见到六祖,
恭敬礼拜,

六祖大师就问他 :
“ 甚处来?”

怀让禅师答 :
“ 嵩山。”

师曰 :
“ 什么物?
恁么来?”

什么东西?
怎么来的?

这是问他的心行,
你的心是什么状态?

《 五灯会元 》 里记载,
这一问,

已经饱参饱学、
通达经教、
禅定功深的怀让禅师,

参究了八年。

八年以后,
他才回答六祖大师 :
“ 说似一物即不中。”

说它像什么都不对。
  
六祖大师就问他 :
“ 还可修证否?”

还需要修行吗?

怀让禅师回答 :

“ 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还是需要修行,
但是此物已经脱离了一切染污。

六祖说 :
“ 只此不污染,
诸佛之所护念;

汝既如是,
吾亦如是。”

这个不污染的
“ 此心 ”,

是诸佛护念的密钥、
心髓。

你已经到了这个境界,
我也是一样。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禅宗所传的,
就是这一法。

“ 怀让大师豁然契会 ”,
彻悟了。

彻悟以后,
“ 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
日臻玄奥。”

从那以后,
又执侍六祖大师左右,
继续用功,

用了十五年的时间,
每天都有进步,
越来越成熟。

悟后仍要修行
  
刚才讲禅宗成就的是自性三身,
其实就是法身智慧。

传统教下的观念里,
在我们这个世界,

离我们最近的成就圆满的法报化三身的是释迦牟尼佛,

下一位就是当来下生弥勒佛,
中间不会有第三个人成就。

六祖大师明确成佛是成就自性三身,
于是让成佛变得人人可期。

从此以后,
我们汉传佛教成佛作祖的人不计其数。

所以六祖大师的贡献,
在释迦佛以下可以说是无出其右,
相当于释迦佛到我们汉地来分身宣化。
  
在三身当中,
报化身被祖师称为酬因答果佛,

是历劫行菩萨道所成,
它是因缘所成的生灭法。

法身才是一悟永悟的真佛。

禅宗祖师彻证自心以后,
深度跟诸佛一样,
不然就不是成佛,

但是差别在于广度没有诸佛广,
对于无量百千三昧,
还需要尽未来际的修行来成就。

所以,
严格地说,
禅宗彻悟以后,
才是最成熟的参禅,

那时就是念念锤炼已悟的佛智,
尽未来际行菩萨道,

最终建立净土,
圆满成佛。
  
所以怀让大师彻悟以后,
又在六祖大师身边十五年,

天天在进步,
圆成自己的境界。

悟后如何用功?
  
禅宗悟后所修的两种三昧,
是六祖大师特别提倡的。

“ 师复曰 :
诸善知识,
汝等各各净心,

听吾说法,
若遇成就种智,

需达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

这是禅宗悟后所修的两个三昧 ——

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
有时又总起来说般若三昧。

这与
《 大乘起信论 》 里面的
真如三昧是同一个内涵。
  
“ 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
于彼相中不生憎爱,
亦无取舍。

不念利益成坏等事,
安闲恬静,
虚融澹泊,
此名一相三昧。”

那么
“ 一相三昧 ”
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能够安住于一心真如的境界。

于一切处,
五蕴幻相,
身心世界,
皆无所住。

然后,
于幻相中,
憎爱不生,
亦无取舍。

一切利益成坏,
荣辱是非,
皆不干怀。

内心极其安闲、
恬静,

心量广大,
清净无染。
  
那么什么是
“ 一行三昧 ” 呢?

“ 若于一切处,
行住坐卧,
纯一直心,
不动道场,
真成净土,
此名一行三昧。”

“ 一相三昧 ”
是在静中。

一行三昧,
就是在行住坐卧等动中,

纯一直心,
不动道场。

念念是真心,
这是真成净土。
  
所以永嘉禅师讲
“ 行亦禅,
坐亦禅,
语默动静体安然 ”,

这是一行三昧的境界,

而不是我们现在走路的时候知道脚抬起、
放下,

这是我们因地用功,
不能跟祖师禅相提并论。

不是一个层面的智慧,
理解错了就会有种种过失。
  
六祖大师云 :
“ 若人具二三昧,
如地有种,
含藏长养,
成熟其实。”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两种三昧,
就好比大地有了种子,
最后能够圆成佛果。

祖师讲的悟后长养圣胎,
就是锤炼这两种三昧。

大慧宗杲禅师讲,
如果能够证得一行三昧,
无量百千三昧将会不求自得。

为什么呢?

因为一切三昧以此为体。
  
好了,
以上我们依据六祖惠能的开示,
把禅宗的修行宗旨,
作了一个非常笼统的介绍。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其他宗派的修行风格。

其他宗派的修行风格
  
大乘教下各宗,
目标是圆满成佛,
不会有人期望今生能够成佛,

所以就不会有这样的见解,
自然也就不会做发明本有觉性的功夫。

这种情况下,
成佛真的需要三大阿僧祇劫。
  
达摩祖师来中国之前,
《 高僧传 》 里
很多祖师境界都非常高,

戒行清净、
教理通达、
禅定功深、
神通广大,

但是很少有说证悟的,
就是因为不敢期许有证悟。

禅宗兴盛以后,
教下依然不敢面对,
甚至诸多诽谤,
比如德山宣鉴禅师,

他进入禅门以前是教下讲
《 金刚经 》 的大法师,
居然也无法理解禅宗顿悟成佛。

这代表了很多人对法、
对修行的理解,

都是在因地,

在信心位、
资粮位上修行,

不敢期许成就。
  
那么小乘部派是破我执,
证阿罗汉,
不期望成佛。

同时,
虽然他们承认佛的智慧、
福报的圆满远胜过阿罗汉,

但是,
他们认为佛所证得的空性身跟阿罗汉是一样的。

他们也承认有菩萨,
但是,
他们有人把菩萨道和解脱道对立起来,

认为想要成佛,
具备佛的相好庄严和种种殊胜的功德,
要以凡夫的身份经过漫长的修行。

所以在南传佛教当中,
一般他们认为这个世界的圣位菩萨只有两位,

一位是释迦佛的前身,
一位是当来成就的弥勒菩萨,
除此之外所有的菩萨都在凡夫位。

浅浅捎来一份悲报,昨晚才补图的高领厚款澄白色库存不足了,一个码就剩3-5件,因为11月很多实体店也搞活动,黑白基础款羊毛衫本来就很受欢迎,都被他们拿走了[笑cry] 俺这个刚开张的小网店抢不过!

姗姗来迟的澄白色特高级我跟你们说,戴个珍珠项链,穿件大地色系的裤子,谁还不是个职场气质都市丽人了!!最近的天气南方刚好可以单穿,直接放弃外套,又舒服又显瘦

我看不仅可以碰瓷Blue Erdos,还能碰瓷一下Theory(开玩笑

#馍种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国佛教[超话]#02 28《解脱》真心去做每一件善事,你就会拥有智慧本然。[2021][疑问]【以下哪点原因是导致磨牙的?
  • #思想者互动[超话]#岁月潜替中,完成了日月轮回的同时,更成就了或者败亡了无以数计的事,以此看出时间之无情来,无论成功与失败,日月依然前行不辍,大浪淘沙也消不尽
  • 什么办法都可能出现[摊手]接收到这类知识的人以后会对这个群体是什么样的看法呢?从教育着手,十有八九都能有效果,张桂梅女士让那么多女孩改变生命轨迹,不就是通过教育
  • 这对昔日恋人无形之中发展成了铁哥们,虽然两人那段情已过去很多年,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对黄奕聂远不能在一起表示意难平,尤其看到两人此次世纪同框,更是心生诸多感慨。即便
  • 所谓传统的艺术是“美术”而今天的艺术是现代艺术,现代艺术注重对人素质的推进,让每一个人成为更加独立的个体并具有更为完整的人性。而我们日常使用的“美术”一词本来是
  • 巫婆?神医?理直气壮的上台忽悠!!!
  • ”他说:“这不是财务不自由嘛,总要有一个人负重前行,你就轻松快乐过。可是现在的你如果回来了,是不能正大光明的吧。
  • 你是我繁华人生中唯一让我如此心动的男人,你便是我漫长生命里的所有。圆梦,是人生的最高终结,也是生命的真谛。
  • 还是算了 边上那个女生是人家女朋友吧...拉到招新迎新 :你去哪就我去哪 越慌乱的场面越想待在郑身边 就什么都有了着落 什么都不必担忧 无论是宣传演讲还是面试
  • 目前来看,没有一个催债讨债的公司会说自己是讨债公司的,因为商账催收业是涉嫌违法的,这个是在我国明文禁止的,所以这个行业呢,它没有主管部门,也没有领导机构,早在
  • 哎…本来不想拿出来说的。最近的淘车单都…… 这个星期也是没日没夜的在忙。 这段聊天记录会不会是我和这位老铁最后的缘分。[允悲][允悲][允悲] 前面上千条
  • 善良的人很容易过桥,而做了坏事的人会跌入桥下的“血河池”阴间还准备了刀山、剑树、烧热的铁床,以及可以把人磨成肉酱的大磨等等来专门招待恶人。他的父亲觉察到了,问明
  • 如果追究我们每个人的过去因缘,都曾是无量众生的眷属;若要了缘,就得跟一切众生继续不断地成为夫妇,根本不可能有出家的机会。本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对的,你对我好、
  • #双眼皮失败#(想避开打码的医院医生直接私我)有需要的姐妹可以先来问仙女日记帮你躲过所在地区的医美整形大坑,或者在评论区查询最新正规医院医生口碑资料案例分析:做
  • 在某些瞬间觉得自己真的好喜欢,但这种话说出来我自己都不能相信,界定爱是只属于那一瞬间的震颤,所以而后涌来的都是后遗症,都是附加品,钝也许是好事,比如在女温温吞
  • 。预留了一个小时,先后经历了走错路(去地铁口)等两班车(前一辆刚好走,第二辆到石基前一个站的时候终点站了,居然还有短班车。
  • 我不走了,我就挡着你,你有本事下来打我,谁还没点路怒症呢。因为前面走不动,我只能慢慢跟着,第二次闪我,摁喇叭,我有点生气了。
  • 奎乌利陶罐是一种特别的葡萄酒酿造和储存的陶质容器,现如今已成为格鲁吉亚葡萄酒及格鲁吉亚文化的名片。奎乌利陶罐的盖子对葡萄酒长期、密闭和稳定的存储至关重要。
  • 记录一下考完教资的感觉这次考完就觉得还可以,结果科一选择错了10个好家伙最后改错了三个…真是气死了 希望作文能给高点…其实大题答得自我感觉良好…愿过…科二呢 虽
  • 这样转念,你刷牙洗脸就是在净除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