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行无常,
有漏皆苦,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佛陀在因地时作为香朗嘎乐国王,为了众生忍受了在身上钉入一千根钉子的苦行才换来的此偈颂

​在娑婆世界,佛教的修行有两条道路:小乘解脱道(声闻菩提)和大乘佛菩提道(无上菩提)。这是因为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度,因此为不同根器的众生宣说两种道路。如果在诸佛净土,因为众生心性调柔,福德深厚,根器猛利,所以就只有后一种:佛菩提道。
诸行无常:
众生只要活着,就有色受想行识五蕴。其中,“行蕴”是指众生的种种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也能修集种种福报,但也是终归坏灭,没有一样是恒常不灭的。
当然,众生会在每次死亡之后有新的色身不断出生,可是,一样是生灭不息。就这样无量世生生死死,承受种种苦报(八苦)。
诸漏皆苦:
众生的种种行为都是有漏的,都不能真正积累下来,就像“竹篮打水”。财富、名声、地位、眷属,乃至于美貌、智慧等等一切。凡是因行为而得到的果报(可能是善报、好报),都不能恒常。因此,在暂时拥有的同时,这件事本身就是“苦”(无常皆苦)。所以说:有漏之法所得,皆是苦(八苦中的“行苦”)。如果有人以为:修人天善法得到富贵等等就不是苦。那就是不符合事实的邪见。
诸法无我:
一切法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这个我,本身就是业报所致,能见闻觉知的我,本身就是生灭法。如果有人以为这个能知能觉的意识心能够去到下一世,就是不符合事实的邪见。(能去到下一世的,是永远没有觉知性的真心。外道的“神我”“梵我”“灵魂”等等,是虚妄说,不可能常住不坏乃至去到下一世)。
涅盘寂静:
确认了一切法虚妄不实,就知道了如何才能停止无量世生死不息:灭尽一切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时候,就再也不会有来世。这样也就灭尽了一切苦。这就是涅盘寂静。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一般人以为:死了就是解脱。可是,如果没有修成解脱道,没有成为阿罗汉。那么无论怎样的死,都必定会有下一世。不可能解脱生死。而且,下一世所受果报,完全是因过去世、现在世所造作恶业而显现,往往难以忍受(比如下坠三恶道)。所以,涅盘才是真正的“死”。因为断灭了一切法,不会再有来世的一切苦了。所以叫“灭度”。凡是以为觉知心能住于涅盘中,以为阿罗汉能知自己住于涅盘,那就还是生死,不是涅盘。
那么,涅盘是不是真正的断灭呢?佛说:涅盘中有“本际”不灭。因此,解脱道并非断灭论。
如上,希望不再受生的小乘人,听闻佛说的这四句世俗法上的真谛,就能在段除我见,建立小乘无我观的基础上进修而得以解脱生死。
大乘佛菩提(无上菩提)却不同于声闻菩提:阿罗汉在即将入灭之时,为了解除疑惑而请教于佛的问题:涅盘是否断灭?佛为此而说“涅盘本际”。
这个本际,不在“一切法”的涵盖范围内。不在三界六道中,不触六尘,离见闻觉知。永不生灭,能生万法。他本身就是“涅盘”。这个本际,就是轮回三世的主体,是一切有情本具的真心,是诸佛法身,是如来。这就是佛法“第一义谛”,也叫“胜义谛”。
大乘人就是因为触证了这个真心而成为实义菩萨,能依真心之中所含藏的一切法种进修实修,经过超过二大阿僧祗劫的修行而究竟成佛。
胜义谛与世俗谛相比,难就难在触证真心这一关。未悟之前,无论怎样思维都不能了知真心,也不能发起般若智慧,只能在可思可议的层面上,依世俗谛而断我见,断我执,断五下分结、五上分结。加修四禅八定、五神通等等。根本不能测度悟后菩萨所修所证。
最后说明一点:这四句话,隐含“真心不灭”这个意涵。若离真心不灭,这四句话等同于断灭论。何以故?诸行无常就表示“常”的存在;有漏皆苦就表示“乐”的存在;诸法无我就表示“我”的存在;涅盘寂静就表示清净无染的存在。这就是佛地才能具备的“常乐我净”。
诸方一切学佛人,无论名望大小,修证如何。若不知上述意涵,离开真心常住而一味专说“一切法空”。或者在否定真心的基础上,以“缘起性空”为第一义。就等同于“断见外道”。非是佛法。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行无常,
有漏皆苦,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佛陀在因地时作为香朗嘎乐国王,为了众生忍受了在身上钉入一千根钉子的苦行才换来的此偈颂

​在娑婆世界,佛教的修行有两条道路:小乘解脱道(声闻菩提)和大乘佛菩提道(无上菩提)。这是因为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度,因此为不同根器的众生宣说两种道路。如果在诸佛净土,因为众生心性调柔,福德深厚,根器猛利,所以就只有后一种:佛菩提道。
诸行无常:
众生只要活着,就有色受想行识五蕴。其中,“行蕴”是指众生的种种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也能修集种种福报,但也是终归坏灭,没有一样是恒常不灭的。
当然,众生会在每次死亡之后有新的色身不断出生,可是,一样是生灭不息。就这样无量世生生死死,承受种种苦报(八苦)。
诸漏皆苦:
众生的种种行为都是有漏的,都不能真正积累下来,就像“竹篮打水”。财富、名声、地位、眷属,乃至于美貌、智慧等等一切。凡是因行为而得到的果报(可能是善报、好报),都不能恒常。因此,在暂时拥有的同时,这件事本身就是“苦”(无常皆苦)。所以说:有漏之法所得,皆是苦(八苦中的“行苦”)。如果有人以为:修人天善法得到富贵等等就不是苦。那就是不符合事实的邪见。
诸法无我:
一切法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这个我,本身就是业报所致,能见闻觉知的我,本身就是生灭法。如果有人以为这个能知能觉的意识心能够去到下一世,就是不符合事实的邪见。(能去到下一世的,是永远没有觉知性的真心。外道的“神我”“梵我”“灵魂”等等,是虚妄说,不可能常住不坏乃至去到下一世)。
涅盘寂静:
确认了一切法虚妄不实,就知道了如何才能停止无量世生死不息:灭尽一切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时候,就再也不会有来世。这样也就灭尽了一切苦。这就是涅盘寂静。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一般人以为:死了就是解脱。可是,如果没有修成解脱道,没有成为阿罗汉。那么无论怎样的死,都必定会有下一世。不可能解脱生死。而且,下一世所受果报,完全是因过去世、现在世所造作恶业而显现,往往难以忍受(比如下坠三恶道)。所以,涅盘才是真正的“死”。因为断灭了一切法,不会再有来世的一切苦了。所以叫“灭度”。凡是以为觉知心能住于涅盘中,以为阿罗汉能知自己住于涅盘,那就还是生死,不是涅盘。
那么,涅盘是不是真正的断灭呢?佛说:涅盘中有“本际”不灭。因此,解脱道并非断灭论。
如上,希望不再受生的小乘人,听闻佛说的这四句世俗法上的真谛,就能在段除我见,建立小乘无我观的基础上进修而得以解脱生死。
大乘佛菩提(无上菩提)却不同于声闻菩提:阿罗汉在即将入灭之时,为了解除疑惑而请教于佛的问题:涅盘是否断灭?佛为此而说“涅盘本际”。
这个本际,不在“一切法”的涵盖范围内。不在三界六道中,不触六尘,离见闻觉知。永不生灭,能生万法。他本身就是“涅盘”。这个本际,就是轮回三世的主体,是一切有情本具的真心,是诸佛法身,是如来。这就是佛法“第一义谛”,也叫“胜义谛”。
大乘人就是因为触证了这个真心而成为实义菩萨,能依真心之中所含藏的一切法种进修实修,经过超过二大阿僧祗劫的修行而究竟成佛。
胜义谛与世俗谛相比,难就难在触证真心这一关。未悟之前,无论怎样思维都不能了知真心,也不能发起般若智慧,只能在可思可议的层面上,依世俗谛而断我见,断我执,断五下分结、五上分结。加修四禅八定、五神通等等。根本不能测度悟后菩萨所修所证。
最后说明一点:这四句话,隐含“真心不灭”这个意涵。若离真心不灭,这四句话等同于断灭论。何以故?诸行无常就表示“常”的存在;有漏皆苦就表示“乐”的存在;诸法无我就表示“我”的存在;涅盘寂静就表示清净无染的存在。这就是佛地才能具备的“常乐我净”。
诸方一切学佛人,无论名望大小,修证如何。若不知上述意涵,离开真心常住而一味专说“一切法空”。或者在否定真心的基础上,以“缘起性空”为第一义。就等同于“断见外道”。非是佛法。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经智言慧语 :经【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观世音大势至这两位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助手,他们教化众生的范围实在是无量无边,绝对不是像一般大乘经上所说的一尊佛的教区是一个大千世界。像我们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教区是一个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叫娑婆世界。一尊佛教化一个世界,这是非常非常的普遍,非常非常之多。佛告诉我们也有佛的福报很大,教化两个大千世界、三个大千世界,乃至于十个大千世界,有的,不是没有。唯独阿弥陀佛的教区没有限量,尽虚空遍法界都是阿弥陀佛的教区。诸位要晓得既是阿弥陀佛的教区,当然也是观音、势至的教区。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原来他的感应是尽虚空遍法界,真实不可思议,超越一切诸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是,蔚来的换电只能给蔚来车主来用,虽然蔚来说换电技术是公开给其它企业的,但目前看不到其它车企真的基本蔚来换电平台开发的可能性。这既有商业竞争上的考虑,也有换电
  • 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
  • 要拿快递,特殊原因少跑1公里[偷笑]工作日记:患者因为时间关系,封了一个多月的氢氧化钙,然后今天根充前花的时间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取钙剂[摊手],最后还是超声完美结
  • 不才欲学书卷气,可怜[得意地笑]左右无心声。[赞]随笔临拓扔几句,有人能比我自胜。
  • 如他所说:“我杨逍做不到的事、拿不到的东西,天下只怕不多”他曾在比武中得到倚天剑,对这样的稀世珍宝,他只随手抛弃,扬长而去。” 释迦牟尼说:“不是,他不是菩萨的
  • [丰收了][丰收了]保持一颗平常快乐的心❤️,在逐渐变老的路上,善待自己和身边人[丰收了][丰收了],忘记所有的烦恼,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用宽阔的胸怀善待他人
  • #左航ZH[超话]# #左航 十六朝阳 霁月乘光# 开站公告/我见玫瑰始于荆棘之上 綦江之畔灼灼之韶华鲜衣与怒马纵有险象丛生 交加风雨凡心之所向一苇方以航愿少年
  • #20016更新太快了[超话]#[太阳]#阳光信用# [太阳]生命之舟面对险滩,面对激流,弱者会选择逃避和放弃,而强者则会选择面对和挑战。#每日一善# [太陽]
  • 演出时间是两个小时,从晚上八点一直到10点,没有任何广告植入哦哈哈,上一对演员演出完之后,马上会开始下一对演出,演出真的很精彩,节目超级的搞笑,而且在这其中
  • 2012.10.13-2022.10.13一转眼十年就过去了,从小学开始,你就一直是我心中想要的人,缘分让我们在2012年重新开始,感谢你再次选择我,高中三年
  • 我们的心在哪,大而无外,小而无內,尽虚空遍法界,统统都是一个心。我们的心在哪,大而无外,小而无內,尽虚空遍法界,统统都是一个心。
  • #皇权富贵[超话]# 真的,特懂大家的难受我在这儿就不说我的身份了(想知道看我主页叭)今天早上刚发了一条微博开开心心的正式入坑,然后今天就发生了这个事情我真的真
  • 对了刚认了一个大哥我认为的二弟太傻便请缨做了三弟只记得《西游》却忘了《三国》浪了很久的一位朋友忽然在醉酒后在朋友圈抒发寂寞被伤了的姑娘也会收拾好行李重新开始这个
  • 自在如风的三十岁过去啦,真的好快,这一年有顾魏,顾一野,肖春生,盛阳,你的每一个新角色都让我开心好久。盛阳而立,向阳而生,战,我会一直爱你。
  • ”她(身上的仙家):“不知道…反正管不了…她愿意这样就这样呗…”通常情况下,如果弟子这样好奇沟通,自家老仙早急死了,因为如果弟子一直好奇沟通,比较容易出事,所以
  • 在秋天里,与枯草对视,与落叶同行,暮色中,真的有一种生命何处是归程的感叹油然心头。呵,就在这个秋天,让我们在生命的秋里彼此怜惜,相互取暖吧。
  • 正好那个小孩的妈妈也过去在小声说什么,突然仰头对我说,我家孩子小,你家的大,是不是欺负我们家的小孩。我突然觉得和这个女人吵架都没有意思,只是冷冷的说,我们大人都
  • ”  红衣女子道:“我试着忘记已经三千年,却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这叫我怎么释怀?我佛慈悲,度我入门吧!”  佛道:“红尘自度,谁也帮不了谁,不恋所以不失,不
  • 我六七岁的时候,在山东鄄城临濮曹庄老家,跟她老人家睡,有一夜黑白无常来找奶奶,结果看到了我,又看了我未来的人生经历,后来还嘱咐我记住自己是谁,既不是花童也不是菩
  • 喜剧艺术家根本没空忧伤,没空落泪,或者说,他们可能已经不知道真正的悲伤是什么。我们并非需要欣赏或者认同艺术,但可以尝试着多了解它们,就像了解彼此一样,而艺术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