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义门镇:聚合“五大振兴”,打造彬州样板
作者:杨涛 张亚兰
豆家湾村是彬州市义门镇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全村总面积21.4平方公里,总人口1769户6278人,承千年渭北民风民俗,聚六村移民搬迁群众,是全省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咸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联村党建强堡垒。示范村创建以来,镇党委为解决村级“四无四难”(即“村级无产业、群众无追求、发展无技术、致富无动力,出行难、生活难、生产难、发展难”)等突出问题,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径依赖和区域限制,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连、资源互补的原则,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成立由豆家湾村包片领导兼任党委书记、镇分管产业领导、豆家湾村党组织书记兼任党委副书记、义门村等7个村党组织书记、润东等6个企业负责人为委员的联村党委,推行“村村互助、村企合建、结对帮建”等产业发展形式,投资2312.98万元建成了豆家湾村“一中心(联村党委)、三片区(小杂粮、农副产品加工、饲草加工)、四平台(电商中心、农机托管中心、冷链物流、五指梁农业公司)、多基地(万亩药材、千亩粮油、百亩现在果业、千棚羊肚菌、果树育苗等)”的三产融合示范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产业联兴固乡基。夯实基础壮“一产”。推行村企共建模式,开垦撂荒坡地1万亩种植中药材和青贮饲草,建设“万亩中药材基地”;推行村村互助模式,整合芦寨等7村富余土地资源,建设“千亩粮油基地”;推行结对帮建模式,统筹豆家湾、义门村和润丰果业、中林集团技术资源优势,建设千棚羊肚菌种植基地、豆家湾现代果业示范基地和优质果树育苗基地。精深加工扩“二产”。做精小杂粮加工区,依托千亩粮油基地,加工生产小杂粮、石磨面、纯菜油等乡土产品,实现从原粮种植到生产加工的产业融合发展。做优农副产品加工区,以种植优质小麦为生产原料,采取订单收购模式,传承发展“彬州御面”特色产品,推动手工生产向工业化生产转变,实现“原产同卖”。做大饲草加工区,以万亩药材基地为饲草加工原料产地,兼顾回收利用农作物废弃秸秆,辐射周边群众利用撂荒地种植饲草,生产优质饲料向周边养殖场销售。产销互促兴“三产”。以电商服务中心为销售卖平台,大力推广“红岩河牌”石磨面、小杂粮、纯菜油、御面、苹果等30种本土特色农产品,提升品牌溢价。依托彬州市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投资3000万建成冷链物流及物资贮备中心,提高农特产品贮藏质量和运送效率。以五指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管理服务平台,发挥农机托管服务中心作用,组建农技、农机、农事三支服务队伍,推动农业农村管理服务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2022年豆家湾联村党建“三产融合”示范区预计可带动群众稳定就业220人,实现人均年增收2.5万元,同时带动400余户脱贫户年固定分红1200元,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入超过100万元以上。
生态塑形提乡颜。以“四改(改厕、改气、改暖、改水)四提升(道路、绿化、村容、户貌)两治理(荒山荒坡土地复垦、采空区生态修复)”为抓手,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截止目前,“四改”,累计完成改厕1142户、改暖560户;新铺雨水、污水及供水管网5.6公里;燃气一期43户正在实施之中。“四提升”,完成社区道路修复提升4000平方米,新修秦闫路2公里;在豆家湾村道路、广场及社区居民院落新栽绿化美化苗木1.5万株;清理“三堆”438处,整治“六乱”346处,拆除破旧危房24间;以美丽庭院创建为载体,对110户旧房屋实施立面改造工程。“两治理”,以建设万亩中药材基地为目标,对豆家湾村闫子川约1500亩荒山实施土地复垦治理项目;依托矿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豆家湾村白家宫、鲁家河采空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入户调查及3000亩土地平整协议签订,计划8月份实施。
文化增韵树乡风。以“崇礼尚义豆家湾,移民搬迁新家园”为文化总基调,以“孝善、睦邻、农耕”为文化底蕴,以“文化队伍、文化阵地、文化活动”为文化载体,以“德治、自治、法治”为文化建设目标,全面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将每月6日固定为“孝善日”,开展卫生扫除、理发、义诊、包粽子、生日宴等文化志愿活动,大力推动6个合并村精神重塑和文化共同体建设。采取“有限干预、微改造、精提升”原则,将“孝善、睦邻、农耕”三种文化元素融入村外墙立面改造中,保留原有古老建筑原貌,打造乡村振兴主题街巷,建设乡愁馆和农耕文化等主题庭院。树立道德模范,表彰身边好人,申报“彬州好人”10人,评选表彰“道德模范”20名、“身边好人”10名、十星级文明户35户、好媳妇、好婆婆15人。
人才联育铸乡魂。以“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为人才队伍建设理念,以电服务商中心、农机托管中心、冷链物流运输中心、五指梁农业公司为本土人才培育载体,通过联村党建、村企合作先后引进润东、天朵、天润牧星、景顺园、瑞欣顺等10个龙头企业扎根豆家湾村,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人、致富带头人15人、创业示范户12户,农业服务队3支、文化服务队6支,为全镇人才联育提供了样板和平台。

【十年攀登,药都蝶变】#亳州聚焦#涡水汤汤,孕育药都千年风骨;白芍灼灼,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

位于安徽西北部的亳州,自古就有“中州锁钥,南北通衢”之称。如今,它成为中原经济区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桥头堡、前哨站。

10年一瞬,亳州已是万千气象。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11.12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1972.68亿元,增长率居全省第一方阵。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该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的决心与魄力。10年来,亳州市逐浪弄潮,累计推出1500余项改革,发挥先导和突破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发展不断有新亮点,民生频频有新福祉。

10年间,亳州市委、市政府两次发出《致亳州老乡的一封家书》,打动了成千上万游子的心弦——走遍千山万水,家乡永在心里。许多老乡收拾行囊,返回魂牵梦萦的家乡,为亳州发展注入新动能。

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未来,亳州将围绕“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实施“六一战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继续扬帆前行,抓住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的关键时期,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足、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有保障。

如何让支柱产业强者愈强?

科技赋能 推动中医药迈向高端

十年前,济人药业的疏风解毒胶囊问世,市场对这款新药的理解,只是普通的抗病毒药。

十年间,疏风解毒胶囊连续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数次推荐为抗甲流、乙流中成药。一时间,疏风解毒胶囊名声大噪,年最高销量突破5亿元。济人药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升疏风解毒胶囊的科技水平和质量标准,与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合作,深入进行疏风解毒胶囊的二次研发,形成了“细胞—动物—临床”的完整证据链,推动疏风解毒颗粒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目前,疏风解毒胶囊被列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至第九版推荐用药,济人药业上市申报已获证监会受理。

科技赋能,强者愈强。疏风解毒胶囊的成功,是亳州市借助科技力量,推动中药产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加速向智能化升级的缩影。2012年以来,该市药品生产许可企业从71家增长到206家,医药工业产值从133亿元增长到316.8亿元,中药材贸易额从线下200亿元增长到线上线下1091亿元。

十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等。中共亳州市委书记杜延安认为,这为中医药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亳州“以药立市”,近年来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强化一产的基础作用;实施“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强化二产的主导作用;实施“锻长补短”行动,巩固三产的龙头地位。三产融合,共同绘就了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宏伟蓝图。

2021年,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增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28家,总数达182家,全年实现产值321.1亿元。基地内具有中成药、提取物、精制饮片、口服饮片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企业达108家,占基地企业比重从2015年的20%上升至目前的60%。

政务服务怎样优者更优?

服务升级 打造“智慧”新高地

“办事三分钟,排队两小时。”亳州市民李文华清楚地记得他10年前提取公积金时的繁琐:从银行开证明,到行政大厅办手续,再回银行办提取。如今完成这一切,李文华只需要轻点鼠标或者手机。

“互联网+政务服务”1.0版

2014年10月,亳州市以政府权力清单为基础,搭建了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给政务服务加上“互联网+”的翅膀,开启“数据跑腿”的办事新模式。不久后,亳州的实践被提炼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念,开始在各地推广。

“互联网+政务服务”2.0版

快速迭代,优者更优。2015年10月,亳州市打通部门间信息通道,实现政务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创新性地采取自动调用政务信息帮助群众填报申请的方式,实现“一键式申报、零材料上传”,并将网上办事大厅移植到手机端运行,把政务服务“装进市民口袋”。

“互联网+政务服务”3.0版

2016年10月,亳州市运用政务服务数据和自动化审批规则,建立大数据智慧审批平台,完成人工审批到系统自动审批的转变,实现秒批秒办,政务服务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发放、高龄津贴发放、社会保险证明出具等44个事项实现秒批、秒办。
“互联网+政务服务”4.0版
2019年,亳州市推进套餐化集成式服务,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的4.0版本。该市搭建“企业联办服务平台”,推行企业设立登记无纸化网上办理,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等场景下的应用,推动被动办事向主动服务转变、碎片化服务向一体化服务转变,实现企业开办“一次申请、一表填报、一套材料”“零跑腿”“零成本”,有效解决了企业开办难问题。当年,亳州市此项举措被作为典型案例,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迭代“速度”背后,是让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民生“温度”。
据统计,亳州市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来,市民办事平均跑动次数减少至0.0063次/件,平均办事材料减少至1.32个/件,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了94.02%,累计办结群众申请3705.99万件,节约群众办事成本约37.05亿元。该市98.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审批时限压缩至1.44个工作日。

创新如何持续发力?
啃硬骨头 改革激发新活力
“以前补贴资金需要公司递交相关材料申请,审批时间不定。如今,我哪个部门都没去,150多万元补贴资金就到公司账上了。”说起企业获得的实惠,亳州市芊荷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子薇赞不绝口。
亳州市首创“免申即享”惠企直通车平台,让“免申即享”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努力使“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该平台入选2021年全省十大改革案例和安徽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被作为改革事项在全省推广。
“通过优化升级‘免申即享’平台,动态完善惠企政策清单,推广‘1+2+3+4+N’的‘免申即享’工作模式,进一步打通政策制定、兑现等环节的‘梗阻’。”亳州市改革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十年来,亳州市累计实施1500余项改革,不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用“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让改革落地见效,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增进人民福祉。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亳州市在基层治理、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一镇一委一站”基层火灾防控体系建设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一户一块田改革、农村敬老院集成改革、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建设与“税信通”联合激励机制一起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亳州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4年获得此项殊荣的地市。
简政不减责,放权不放任。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下‘硬骨头’,改出‘高质量’”。十年来,亳州市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经验,坚持以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结束语
改革潮涌,奋楫争先。亳州正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东风,全面实施“六一战略”,高标准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跨越崛起新篇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十年攀登,药都蝶变】#亳州聚焦#涡水汤汤,孕育药都千年风骨;白芍灼灼,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

位于安徽西北部的亳州,自古就有“中州锁钥,南北通衢”之称。如今,它成为中原经济区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桥头堡、前哨站。

10年一瞬,亳州已是万千气象。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11.12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1972.68亿元,增长率居全省第一方阵。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该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的决心与魄力。10年来,亳州市逐浪弄潮,累计推出1500余项改革,发挥先导和突破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发展不断有新亮点,民生频频有新福祉。

10年间,亳州市委、市政府两次发出《致亳州老乡的一封家书》,打动了成千上万游子的心弦——走遍千山万水,家乡永在心里。许多老乡收拾行囊,返回魂牵梦萦的家乡,为亳州发展注入新动能。

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未来,亳州将围绕“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实施“六一战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继续扬帆前行,抓住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的关键时期,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足、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有保障。

如何让支柱产业强者愈强?

科技赋能 推动中医药迈向高端

十年前,济人药业的疏风解毒胶囊问世,市场对这款新药的理解,只是普通的抗病毒药。

十年间,疏风解毒胶囊连续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数次推荐为抗甲流、乙流中成药。一时间,疏风解毒胶囊名声大噪,年最高销量突破5亿元。济人药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升疏风解毒胶囊的科技水平和质量标准,与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合作,深入进行疏风解毒胶囊的二次研发,形成了“细胞—动物—临床”的完整证据链,推动疏风解毒颗粒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目前,疏风解毒胶囊被列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至第九版推荐用药,济人药业上市申报已获证监会受理。

科技赋能,强者愈强。疏风解毒胶囊的成功,是亳州市借助科技力量,推动中药产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加速向智能化升级的缩影。2012年以来,该市药品生产许可企业从71家增长到206家,医药工业产值从133亿元增长到316.8亿元,中药材贸易额从线下200亿元增长到线上线下1091亿元。

十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等。中共亳州市委书记杜延安认为,这为中医药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亳州“以药立市”,近年来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强化一产的基础作用;实施“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强化二产的主导作用;实施“锻长补短”行动,巩固三产的龙头地位。三产融合,共同绘就了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宏伟蓝图。

2021年,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增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28家,总数达182家,全年实现产值321.1亿元。基地内具有中成药、提取物、精制饮片、口服饮片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企业达108家,占基地企业比重从2015年的20%上升至目前的60%。

政务服务怎样优者更优?

服务升级 打造“智慧”新高地

“办事三分钟,排队两小时。”亳州市民李文华清楚地记得他10年前提取公积金时的繁琐:从银行开证明,到行政大厅办手续,再回银行办提取。如今完成这一切,李文华只需要轻点鼠标或者手机。

“互联网+政务服务”1.0版

2014年10月,亳州市以政府权力清单为基础,搭建了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给政务服务加上“互联网+”的翅膀,开启“数据跑腿”的办事新模式。不久后,亳州的实践被提炼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念,开始在各地推广。

“互联网+政务服务”2.0版

快速迭代,优者更优。2015年10月,亳州市打通部门间信息通道,实现政务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创新性地采取自动调用政务信息帮助群众填报申请的方式,实现“一键式申报、零材料上传”,并将网上办事大厅移植到手机端运行,把政务服务“装进市民口袋”。

“互联网+政务服务”3.0版

2016年10月,亳州市运用政务服务数据和自动化审批规则,建立大数据智慧审批平台,完成人工审批到系统自动审批的转变,实现秒批秒办,政务服务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发放、高龄津贴发放、社会保险证明出具等44个事项实现秒批、秒办。

“互联网+政务服务”4.0版

2019年,亳州市推进套餐化集成式服务,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的4.0版本。该市搭建“企业联办服务平台”,推行企业设立登记无纸化网上办理,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等场景下的应用,推动被动办事向主动服务转变、碎片化服务向一体化服务转变,实现企业开办“一次申请、一表填报、一套材料”“零跑腿”“零成本”,有效解决了企业开办难问题。当年,亳州市此项举措被作为典型案例,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迭代“速度”背后,是让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民生“温度”。

据统计,亳州市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来,市民办事平均跑动次数减少至0.0063次/件,平均办事材料减少至1.32个/件,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了94.02%,累计办结群众申请3705.99万件,节约群众办事成本约37.05亿元。该市98.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审批时限压缩至1.44个工作日。

创新如何持续发力?

啃硬骨头 改革激发新活力

“以前补贴资金需要公司递交相关材料申请,审批时间不定。如今,我哪个部门都没去,150多万元补贴资金就到公司账上了。”说起企业获得的实惠,亳州市芊荷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子薇赞不绝口。

亳州市首创“免申即享”惠企直通车平台,让“免申即享”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努力使“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该平台入选2021年全省十大改革案例和安徽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被作为改革事项在全省推广。

“通过优化升级‘免申即享’平台,动态完善惠企政策清单,推广‘1+2+3+4+N’的‘免申即享’工作模式,进一步打通政策制定、兑现等环节的‘梗阻’。”亳州市改革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十年来,亳州市累计实施1500余项改革,不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用“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让改革落地见效,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增进人民福祉。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亳州市在基层治理、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一镇一委一站”基层火灾防控体系建设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一户一块田改革、农村敬老院集成改革、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建设与“税信通”联合激励机制一起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亳州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4年获得此项殊荣的地市。

简政不减责,放权不放任。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下‘硬骨头’,改出‘高质量’”。十年来,亳州市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经验,坚持以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结束语

改革潮涌,奋楫争先。亳州正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东风,全面实施“六一战略”,高标准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跨越崛起新篇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记录孕晚期的一日三餐Day22早餐:红豆面包 牛奶 三文治午餐:鸡蛋 玉米(半)娃娃菜加餐:玉米(半) 红豆面包晚餐:饭前还喝了椰青炖乌鸡汤苦瓜炒虾仁 黑米饭
  • 眼“鉴”为实,素颜方见真筑  “交付季”常常是许多楼盘的“短板现形季”但对于以品质口碑著称的龙湖而言,交付前的工地开放日不仅是为业主们了解龙湖设计理念提供了“
  • “新法式是东风标致品牌焕新后呈现的新品牌形象,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分别是时尚个性的产品造型、动感多元的动力操控、毫不妥协的良心品质以及真诚信赖的服务体验。#卧龙
  • 其实我们中有人一生暗淡无光,借着别人的光有人一生风光无两,他也无妨别人沾他的光黯淡无光的人,或许也在平凡的生活里默默走过了无尽的漫漫长路,风光无两的人,却也只活
  • 还有被夸说写的很像每个人的说话方式,开心今晚,我去月下的巷尾时光音乐吧,做半场主持。昨天陪大兵去米兰柏羽看双眼皮 [doge] 马上五月底会出现一个双眼皮大美
  • 本次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恰逢壬寅虎年新春,肯德基推出新春金桶-“虎虎生金”寄托了对运动员们的“夺金”祝福,更携手肯德基品牌代言人武大靖以及冰雪大使苏翊鸣,站在
  • [打call]#山西传媒学院[超话]##我的春日Plog——“春日来信”# 去倾听,去相拥,去热爱,每一个春意绽放的瞬间都是独一无二,专属于我们的浪漫来啦!你是
  • 我把情况跟我爸说了个明白,可是他好像完全听不懂我的重点,只是一个劲跟我强调我要学会感恩,既然嫁给了老公,婆婆的东西就等于是我的,所以我就应该便宜点卖给二叔一家。
  • 由于该女子并不想让家人知道此事,出于安全考虑,民警担心时间太晚,路上没有出租车,女子醉酒单独离开千山比较危险,便在派出所内一直对其进行劝导开解。由于该女子并不想
  • 『小贴士』:①这个三明治中用的黄瓜片提前进行了脱水处理,所以清脆爽口,两片吐司分别涂了芥末籽和蛋黄酱,烤过之后酥脆又不会变得软塌塌,吃起来很有层次。④把脱水过的
  • 支持堕胎权的人认为,“我的身体我做主”这是一个应该由女性个人行使的权利;反对者则认为,堕胎决定不完全是个人性的,不是私密的,不是一种“私权”而是一种与公众利益相
  • 当椎骨后面有较大的骨刺时,可压迫脊髓,使双下肢行走不稳,重者有排尿、排便困难。若是骨刺长在椎骨侧面,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头痛、视力减退等脑供血不足症状
  • 周五阳光灿烂,你在哪里烂漫;送你一杯清茶,周末潇洒到来;约上快乐驻足,加上快乐跳舞;享受幸福感觉,让快乐乐陶陶。周五阳光灿烂,你在哪里烂漫;送你一杯清茶,周末潇
  • 【妈妈生日文案】 ┏☆━ Iしovのyou ━☆┓ ♡ᵕ̈ʜᵅᵖᵖᵞʙʳᵗᑋᵈᵃᵞ тσ мσм♡ 全世界都催我长大 你却心疼我的小翅膀♀ ┗━━━━━━
  • #十七chase[超话]# [熊貓]#十七奶拽rap担# 谢谢@十七隻小魚 和@·榆野拾柒· 的应//援物,真的好好看[羞嗒嗒]有拍视频但发不出来只能用动图了[
  • zg现在更需要进步的地方应该是官僚主义吧……在热爱的国家中一次次眼看着失望的事情发生,爱国,也真的羡慕外国[叹气]年年岁岁的相似,岁岁年年的霜重,当下不能如意,
  • 因女罪灵在人间犯两舌,所以现在就必须来到两舌左右奔腾地狱受罪被我们打,这里是她地狱受罚的第一站,此地狱刑满后她还要去其他地狱受罚。”铁锤夜叉说:“此罪灵生前特别
  • 以美学为纬、时代为经,多元打造城乡发展的艺术智库,有效构建公共美学的培育高地,积极策动社会创新的核心现场,深度锻造具有中国气派的重要文化标识,使“美丽中国”更加
  • 渔儿这个小暖男每天无数次跟妈妈表白妈妈我好喜欢你妈妈你怎么这么漂亮现在突然对讲故事感兴趣依然热爱看书就是不太爱运动希希妹妹这个小天使呀天天呀呀的大叫脾气来了也是
  • 2.选择河北省各报考点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以网上支付的方式缴纳报考费,否则报名信息无效。 五、初试地点的通知方式 考生应在2021年12月18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