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樂知道,從今以後自己就是一個有筆的人了。
寫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後,她很有自覺地離開家教這份工作。有人問她會不會有第二集時,她毫無猶豫地否認。「妳知道再教下去,妳會歪掉。一開始無心的看,跟有心的看,那個差遠了。」
吳曉樂對自己異常嚴格,在寫第一本書時,她小心翼翼地詢問前輩到底該怎麼寫,就像作為家教時,她總掛在網路上求問資深老師——面對親子教養問題、斷翅受傷的小孩、以愛相逼的母親,自己應該站在什麼位置,眼光該怎麼擺⋯⋯她清楚知道,寫跟不寫都對不起她的家教學生。「決定寫,因為我沒辦法真的只是旁觀。」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她將家教個案高度地去辨識化,真實人事物在作品中只剩指涉模糊卻形象尖銳的身影。然而全本九個個案,最後一個是清楚自己。「前輩告訴我,一定要把自己推出來。」
只是書出版後的迴響,遠遠超過當時二十四歲的她想像所及。
「突然之間,妳要一直被罵。為什麼都在怪我?」網友的訊息頻頻落入視線,有的認為吳曉樂在消費親子議題,有的責難以家教職業揭人傷疤。有段時間,她放不下這本書。「我很納悶,到底這個社會禁止的是寫別人家的事,還是禁止寫別人家不好的事?」被罵當然苦,但當讀者在閱讀時感到不適,她願意背負風險,也期待讀者透過她的視野看見一些事情。「如果有人害怕我們這種有眼睛的人,那你會不會其實是在害怕自己被看穿?」
出版後,有小孩跑來跟吳曉樂說那個書裡的誰根本是自己的寫照。吳曉樂百感交集,因為她知道書裡的那個誰後來怎麼了。「但我只能問他,那你現在過得好嗎?」後來她理解到,作品跟道德應該鬆綁,那是她看《薩爾加多的凝視》的領悟。「任何一個藝術去介入生命都一定會挨罵。但那就是二十四歲的我所看到的一切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後來改編成影集,懸疑感加劇。「我問編劇簡士耕說,為什麼要編得那麼鬼?」簡士耕說他有小孩,他知道什麼時候人會跨過線。影集上映後引起熱議,受傷的小獸,跨過線成為非人的成獸,很多人在影集中第一次看到自己面目全非的模樣。簡士耕告訴她,第一個跳出來指認的人是一定會被罵的。「謝謝他這樣跟我說,不然我很難原諒我自己。」
接下來,她開始寫小說,所見所聞以精巧的技法鋪排架構,層層堆疊,直到原型人物可被辨別的氣味消失,留下來的文字可以說已經是謊言,卻又句句屬實。《上流兒童》的女主角陳勻嫺也是如此誕生。
陳勻嫺的角色原型是吳曉樂認識的人,「她是一名很努力要讓下一代不一樣的母親。是一隻努力的變色龍,想要去一個更高的地方。」吳曉樂說角色原型曾跟她說過一個笑話,關於孩子問為什麼不能請同學來家裡玩,原因是家裡容不下所有的同學和他們的「阿姨」。阿姨指的是孩子們的褓母或陪讀。吳曉樂指了指自己的空間說:「十個小孩就要再加十個阿姨,二十張椅子的客廳。那也只是基礎。怎麼塞下啊?」為了寫這本書,吳曉樂採訪各種母親與她們的生活圈,沉潛各式教養團體。她發現對媽媽最苛刻的永遠是媽媽,「媽媽們互殺是很可怕的⋯⋯」吳曉樂看得好清楚,貧窮如何讓一個人羞愧到把自己縮小,階層又是如何使一個人彎腰到將自己對摺。
「因為我們家很窮啊!」第一次辨識階級的模樣,是讀台中女中的時候。先是父母職業,再來是寒暑假要去哪,兩個問題下來貧窮見光。「朋友問我:妳怎麼考上台大的?因為台大是學費最便宜的大學。每個學期三萬或五萬乘以八學期,二十四萬還是四十萬,那是妳二十三歲要背的債!」現在回頭看,吳曉樂說她很謝謝自己處在這樣的位置。「因為我往上看,我會知道上面是什麼,可是他們往下看,看不清楚的。沒有的人看有的人,看得比較透。」
只是看太深,也很可能會回不來。
「很像牽亡魂的時候港片裡師父會講,一炷香燒完你一定要回來這個世界。我就是忘記回來,下去太久。」
花了一年多寫《我們之間沒有秘密》,讓吳曉樂長出滿頭白髮。爬梳大量資料,尤其讀心理諮商的訪談資料,真實的紀錄文字使她陷入。「看完你會知道說,當一個人很小的時候被性侵,他就會失去語言,不曉得怎麼跟人類說話。」那段時間,吳曉樂的月經遲來了三個月,後來有前輩告訴她這是替代性創傷。寫一個故事,然後替角色負傷。
小說中傷痕累累,書中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的誠實,加害者和被害者都不是單純的極惡或極善,所有人都無法被分類。「人在受害之後,很容易長出再傷害別人的心,這很正常⋯⋯畢竟我是學法律出來的,對。所以我會比較相信這件事情。」
大學時期讀法律系是媽媽的盼望,她也曾為此與媽媽有過死結,沒想過法律系替她掙出一個獨特的觀看位置。「讀法律系時有一個訓練,你不能只站在哪一邊啊,所以兩邊都要想。」被吿或原告,被害或加害,吳曉樂可以上身兩邊,從兩處交換對看。而現在的交友圈也分野明確,使她站在一個有趣的中間。「法律圈的朋友說我是一個很會做夢的人,藝文工作的朋友又會說:喔妳好實際喔——但我想這就是我快樂的地方吧,我很容易是中間的人。」因為常站在中間,吳曉樂很厭煩那些急於分類的人們。
吳曉樂問我覺得《致命登入》裡面何青彥對陳信瀚是愛情嗎?我說那大概是一種沒有辦法被歸類的情感。「謝謝。」她鬆一口氣的樣子。「為什麼大家對於親密,只有愛情?因為不曉得那是什麼吧?不要這麼懶,你就是讓它在那邊,就算你不知道那是什麼,但你覺得還不錯,那就好啦!」
2021 年出版的《致命登入》談人的兩種「看」:天生看得見,像男主角陳信瀚,能夠看到將死之人的黑霧纏身;看不見但後天很努力地去看,像角色陽陽,非要把事情看清楚而奮力付出。「假設陳信瀚是天生視力1.2,陽陽就是要去找眼鏡的人,她很努力地去找她的眼鏡。」
「有些人天生,或可以理解為天賦,就可以看到比別人還多。」吳曉樂舉例和別人同看一本書,為什麼這個人可以想到這麼多,但那個人不行;或,她說家族中曾有人可以看出別人的命。問吳曉樂,覺得自己是不是也是天生看得見的人?她話接地很緊:「對,所以很煩。我很容易看穿別人。他們說話的方式、肢體都暴露太多訊息了。」例如情侶關係能不能長久,例如採訪對象願意或不願意。
看到了,然後呢?家族中那個看得到命的人。後來得了癌症。「看這個東西,會產生巨大的消耗。我知道我不能這樣消耗自己。」以及,吳曉樂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承擔的,大多時候他人能做到最好的就是——聆聽。
「以前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學生都願意聽我上課。因為我會先聽他講五分鐘。」每次上課前一個問題,過得好嗎?聽學生聊一下跟朋友吵架的事,講完了,接下來的時間學生會比較甘願換他聽課。這一份聆聽在《致命登入》卻成為犯罪手法。
故事中少女夕梨被犯罪集團「學校」引誘,自願成為囊中物,甚至被救出後還是深深相信自己沒有被騙,犯人成功的關鍵是「耳朵」。吳曉樂聊起近年有一種慢火燉煮的詐騙手法,長時間在社交軟體上陪伴、聊天,「他們很會聽話喔,會一直聽你說話。」到了第八、九個月開始透露手頭有點緊的訊息。吳曉樂帶點狠勁地形容當一個人掏心掏肺,下一步就是掏錢了。「人很寂寞啊,很多時候我們付錢都是為了消除寂寞。」聆聽可以救人也可以毀人,吳曉樂以文字耐心鋪陳一線之隔的翻轉。
談詐騙,吳曉樂略顯得意地引用陳雪的話:所有作家都是被文學耽誤的詐騙集團。「我們都在創造一個世界,我們知道要怎麼樣讓一切符合邏輯⋯⋯可是我們沒有在騙錢,反而在寫不怎麼賺錢的小說。」聆聽、觀看以及創作都是中性的,取決於人如何使用這把利器。
「創作者最難最難的是,你要保養你的心。臉還可以用SK-II、鳳凰電波⋯⋯可是心是最難的,創作者是在用這顆心工作的。」吳曉樂在成為作家的路上也曾偏移,初期網友的讚美或批評使她的心高速運轉,「我會一直想要去反應,覺得心好像一直跑,一直在追一個不是自己的東西。」直到被編輯提點要與外在聲音保持安全距離,她才慢慢學會如何對待外界多一點開玩笑的彈性。「我現在都稱自己『阿姨』,網友對我實施的年齡霸凌就失效了,反而覺得啊好親切噢,我就是阿姨。」
吳曉樂的編輯還很常在說服她一件事——「就是,我是個作家。」吳曉樂苦甜地笑了一下,說自己真的是對自己很苛刻。直到此刻,對於自己是不是一個作家,她說:「每天都要問自己啊,今天我是一個作家嗎?」,很苛刻。吳曉樂所見的世界解析度之高,卻同時嚴格地不輕易固著,落入眼裡的一切都有複合多重面向,就連「作家」之於自己也是流動、可能改變的身份。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款從吳曉樂的視野看出去的濾鏡,那她希望對焦之物都被虛線匡起。靈感來自使她煩躁的打卡拍照景點,看著不同人在一樣的地點擺一樣的動作留念,「我都有點茫,想說到底是誰去過哪裡?」在她眼中,那些人爭相模仿想要拍下最好的自己,卻是彼此在取消彼此的存在。「那些虛線是要提醒你,在這裡,你其實可能是可被取代的喔!我覺得很有趣啊,大家可以被剪掉,然後有一個空洞,我可以貼上任何人⋯⋯」
可以想見,吳曉樂今天應該也有拿這款濾鏡看鏡子裡的自己,然後問:「今天我是一個作家嗎?」

#每日一道# 太上道祖所著《道德经》一书,被道教奉为至上经典。历代以来,注解《道德经》的书籍不计其数。若要论及教门内的先圣所作注解,《老子想尔注》一书必定是最值得一提的文本。

顾名思义,《老子想尔注》篇名的意思是指这是一本一个叫想尔(想尔,是一位神仙的名讳)的神仙所做的《老子》注。而关于本书最早的流传者,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这本注解是天师张道陵留下来的,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作《道德真经广圣义》中均抱有此观点,其注云“三天法师张道陵所注”。同时,杜光庭还留下了“注者有尹喜《内解》、汉张道陵《想尔》、河上公《章句》”的言论,后世人作学问多引此说。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本注解的作者应该是祖天师的孙子张鲁,此观点在《传授经戒仪注诀》以及陶弘景的《登真隐诀》中均有体现。陶弘景云:“老子《道德经》,有玄师杨真人(即杨羲)手书张镇南古本,其所谓五千文者,有五千字也。数系师时经有四千九百九十九字,由来阙一,是作‘三十辐’应作‘卅辐’,盖从省易文耳,非正体矣。宗门真迹不存。今传五千文为正本,上、下二篇不分章。”这里提到,《道德经》流传到系师张鲁时期,原五千字问因把“三十辐”改作“卅辐”,故省略一字而成四千九百九十九字,这一改变与如今留存下来的《想尔注》敦煌残卷所载内容相同,故认为本书乃为张鲁所传。饶宗颐老先生作《老子想尔注校笺》,其提到敦煌十载写本卷末鲜明记有“系师定”的词语,但鉴于世人多把此功推崇于祖天师,所以老先生最后得出一个相对折中的结论,其认为:“当是张陵之说而鲁述之,或鲁作所而托始于陵,要为天师道一家之说。”

不论《想尔注》的真实作者究竟是谁,其作为早期天师道重要经典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天师道初立时期,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负有宣教任务的祭酒宣讲《老子》时用到的注释本即为《想尔注》。因此,《想尔注》便不单单是一本经注,或者是一本哲学与思想的论述,而是在其中附加了大量的宗教母题。《想尔注》最基本的中心离不开老子所言之“道”,其要求信徒信奉真道,奉守道诫,通过积功行之善与积自身之精,以达到内修外行、仙寿天福的境界。从道家哲学到宗教神学的演变,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想尔注》提出的“想尔九戒”。

《想尔注》中最中心的思想观点认为,宇宙自然中唯有道才是精诚专一的,,是具有清静自然、好生乐善的特性的,凡是以五斗米入道的人们就需要奉道而行,把达到所具有的特性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以祈延年增寿、除灾得福。由此也就特别强调“守道诫”,即因循道的特性而制定的教门之规矩、戒律。“想尔九戒”中提出上中下三品共九条戒律:

上品戒文是: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

中品戒文是: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

下品戒文是: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

如斯九戒,接是从《道德经》中提炼出来的修行要旨,以戒贪欲、守清静、贵慈、柔弱为要旨,希望信徒能从九戒中参悟到人生修行的道理。正一法师法语认为,能持上品戒者,可望位登仙班;能持中品戒者,可以延年益寿;能持下品戒者,可以避免夭伤。从无欲以安身,到无名以长生,再至无为以成圣成真,其实是实现了一个普通民众通过守此九戒而逐步回归真我的道家修行过程。当臻达于上品境界时,也就实现了老子所期望的“小国寡民”的终极社会政治理想。

众所周知,早期天师道设立二十四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形态的,所以在推行《想尔注》以及用“想尔九戒”的思想来教化民众时,其实也包含了三代天师对理想治世的某种期望的。所谓戒律,其意义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安分守己乃至于不敢作为,更不是用某种带有恐吓性质的宗教思想来限制人们现世的行为,而是重在于规劝和引导,晓之于安身立命的道理,树立起符合大众利益的理想蓝图,从而才具有凝聚人心而共同努力的基础。这种思想也深刻地渗透于《想尔注》的章节词句中,其对《道德经》某些字句的改写也是为了更好地把道教所具有的济世利人、修身合道的思想传播开来。如《道德经》原文第16章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想尔注》改写为“公能生,生能天”,把“全”改为“生”(“乃”与“能”是所传版本差异,并非改写),意在说明能够以道的准则来行人生之事才可以实现如天一般的长生。其曰“俗人不能积善行,死便真死”,“人法道意,便能长久也”。

与原经文略有背离,这也是《想尔注》广受争议的地方。但作为一个宗教的纲领性内容,其所传达出来的修身理想与政治愿景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奉道诫,积着成功,积精成神,成神仙寿,以此为身宝矣”,倘若失去了教诫的作用,宗教的本真也将不复存在。

遗憾的是,这样一本具有济世利人意义的经典与其他很多道经在北周武帝时均被禁毁。而流传下来的敦煌残本经卷乃是六朝时期的钞本,且只留有第三章至三十章的内容,现仍藏于大英博物馆,这不得不说是道教乃至于中国历史上的莫大遗憾。

文:武当玄拙
来源:北京白云观
图源:网络资料

https://t.cn/A6XkODyN
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与平时一样的午后,有的人留在昨天了。原来生命之中,若是产生交织,便无法轻易抹去。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讨论离开或留下的好坏对错,离开与留下都是好的结果。
我祝福你,愿你经得起长久的离别、种种考验、漫长的路程,依旧按照你的意愿安排生活,只要你觉得好就行。
那,再见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又要一口气讲完了 1.倾城之恋 2.恶之华! 3.东方快车谋杀案 4.唐山大地震……(不是电影那个,是钱钢那本纪实文学)我看傻了[泪] 5.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 這個我經驗很多了,因為有的弟子他的病,醫生宣佈不能治了,判他死刑了,他可以拜佛拜好,身體又健康了!你說他會不信嗎?別人看著信不信呀,他不管你信不信,事實就是事實
  • 抽血的时候,只有你是要躺在那个窗口,一点一点刮末梢血[泪]后面有个三个月的宝宝,看看人家,觉得你三个月的时候也是这样好抱了,想想真好。昨天去医院,妈妈的舅妈一直
  • 落第归后,又进修于鳌峰书院。自撰《务本堂书目纪略》云:“家贫无余资,苦不能多购,二十余年间,半在郡城授徒,辄节省馆金,以付书肆。
  • 这种冰雪融化的融水是高山湖泊的重要淡水来源,该高山湖泊的降雨很少,每年不到3厘米。对Karakul湖的描述在塔吉克斯坦东部帕米尔山脉东部高处,一年中有些时候是准
  • 《微言信语》上帝知道我们成长中会面对各样的危机晓得我们将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对人生的陷阱面对各样试探或诱惑在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祂都为我们预备了属灵的遮盖善用上
  • 佛家偈語 六祖得法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緣起偈 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無常偈 諸
  •  “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稀有”:能够信佛、求解脱、愿生净土、专修念佛,一生相续,直到命终,不怀疑,不改辙,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这样的人,个个都往生。世间的王
  • 教宗推文2019年12月16日摘自清晨弥撒有两种不冷不热的基督徒的态度:把天主逼到墙角,祢若不为我做这个,我就不再上教堂了;对有需要的弟兄姐妹洗手不管。 #延迟
  • 接送机的人,你们有事吗?ps:小飞侠是小飞侠,废虾是废虾=dw#王一博[超话]##王一博有翡# wyb#王一博谢允# 台州那个扒拉他 的人,请问您有事吗?
  • 我也从舞台上看到了我的粉丝们,和粉丝们对视的时候,真的是太高兴了^ ^希望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每年都能看到在SNS上流传的相关图片好羡慕好羡慕可以出演的人,今年
  • “乐华”这个公司大家都十分熟悉了吧,也是一家比较出名的经纪公司了,其中艺人签约前后的变化也是很大的!附属地:月坑关于她的5件事:1.非常喜欢圣诞节2.手工缝纫达
  •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田玉又是代表高贵品德的不二选择,所以自古就有“君子必配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说。贵,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
  • 】#年收入36万以下均是贫穷户# 近日有文章称国家统计局提出所谓富豪家庭、富裕家庭、中产家庭、小康家庭等收入标准。】近日有文章称国家统计局提出所谓富豪家庭、富裕
  • 你还在赛场 只是坐着变成了站着男朋友问我你做教练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说是好事漫长而有艰辛的追梦的旅程总算是有了结局只是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你太过难忘只是我也还对你的梦留
  • 我有一群这样的姐妹,我们因工作而相识,原本大家都是我的同事,我们一起工作,共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是我们的均衡人生,每个人都要有均衡的人生,只有均衡的人生,
  • 掏钱买还包拼装[鼓掌][亲亲]虽然掏钱了,但是还想怼,喝醉的这狗逼真尼玛想neng死他❤︎厦门 | 欧包课。正是蔓越莓的甜酸才中和了亚麻籽的粗粮纤维的平凡。
  • 这之后我戒酒多年,直到几年前,为了些人情世故又开始小酌,再续酒杯,一定要喝醉,这样时间会过的快些,快到那些情绪和事情都追不上自己~~~如今我又戒了酒,不是为别的
  • 在阅读中,最让我感触的一是肖恩收购逝者图书,尽管有的图书良莠不齐,但是肖恩不会再当面“毒舌”毕竟,没一笔这样的生意,总是代表一条生命的逝去,二是书店的流水不佳,
  • 一个人的“太空旅行”get[哈哈][心]多亏遇到了热情的小姐姐们一起领到了绝美应援[憧憬]四个盖章全集齐等新人站和游乐园的应援真的把微博都看穿了虽然一直在奔跑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