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她——美国华人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张纯如逝世17周年#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即,或许有人还会问:“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对于生于美国华人家庭的张纯如来说,1937年发生于祖辈身上的二战暴行,意味着什么?1995年,时年27岁的她,冒着酷暑,来到南京,采访幸存者,查找史料,执着写出了《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把南京大屠杀历史带入西方视野,被称为“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的“为什么是她——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展览带我们走近这位伟大女性。11月9日,张纯如离开我们17年了,我们依然深深怀念她。

“不忘中国根”

2020年12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一批来自张纯如母亲张盈盈捐赠的文物,由此推开了有关张纯如的记忆之门。“为什么是她——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展,于今年5月18日起在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首层展厅展出。展览通过“至纯至美”“至韧至勇”“一个人的力量”三个部分呈现了张纯如短暂却有价值的一生。
张纯如1968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在伊利诺伊州长大。父亲张绍进、母亲张盈盈都是哈佛大学博士。她的外祖父张铁君曾是民国政府公务人员。1937年深秋,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前一个月,战火燃遍长江下游一线。张铁君与已经怀有身孕的妻子孙以白奇迹般地在芜湖码头团圆。后来,孙以白生下女儿张盈盈,也就是张纯如的母亲。
“我们的家庭非常注重中国文化,我的父亲强调无论我们身处何处,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中国根。”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说,这种信念从小就影响着张纯如。“纯如从小学中文,我们也尽量向她介绍中国文化。她深知自己的根来自何处。她喜欢阅读。图书馆是她最爱去的地方。”
张纯如小学五年级时,对寻根产生兴趣。“她对我们家族历史与背景极其好奇,向我们提出许多问题,诸如我们分别来自何方?为什么一定要来美国?我们像她这么大时,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张盈盈说,他们通常会在晚餐桌上,向女儿讲述自己父母的故事,还告诉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所遭遇的困难,并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给她听。
“我们从来没想到,这些在晚餐桌上随口说来的故事,有朝一日会促使纯如写下畅销全世界并改变人们对二战看法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

为那些喑哑无声的人们发言

张纯如听到父母讲了南京大屠杀历史后,小小年纪就在学校和公共图书馆查找资料,却找不到一丝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信息,但是纳粹杀害犹太人的历史在西方家喻户晓,她问“为什么?”
1989年,张纯如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她先后进入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工作。她发现,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记者曾发表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新闻报道。路透社多家报纸都刊登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章,但是多年过去了,西方国家对此似乎完全忘记了。
张纯如发现自己和新闻记者相比,更想成为一名作家,决定重回校园继续深造,1991年5月取得了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学位。
1994年12月,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库比蒂诺举办的一场南京大屠杀图片展促使她写一本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著作。她说:“那些图片之恐怖激发了我写这本书的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她决定寻找南京大屠杀真相。
她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从美国国家档案馆、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等地查找当年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资料,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在档案馆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天。
查档时,她发现了《魏特琳日记》,并看到了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的名字。她辗转联系上了拉贝的外孙女莱因哈特,得到了《拉贝日记》的部分章节。
1995年夏天,张纯如来到南京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纯如曾跟我说,南京大屠杀发生60年后,还能看到这些幸存者,她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在南京期间,张纯如走访了李秀英、夏淑琴等幸存者,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她废寝忘食,从中选出精华。日夜研究那些残忍的画面,听那些煎熬的录音,母亲张盈盈很担心女儿的安危,但张纯如说:“我现在所受的痛苦无法与那些受害者比拟。我要拯救那些在黑暗中被遗忘的人,为那些喑哑无声的人发言。”

相信一个人的力量

历时三年,张纯如完成了《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很多不公正的评价。张纯如听到日本驻美国大使公开批评她的书“不正确”时,她向日本大使挑战。1998年12月1日,她在PBS电视晚间六点新闻节目中,和日本驻美国大使辩论。
张纯如1998年回到母校演讲,对毕业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请你务必、务必、务必相信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可以令世界大为改观……你是一个人,你可以改变数百万人的生活。志存高远。不要限制你的目光,永远不要放弃你的梦想或理念。”
是她的至韧至勇,让南京大屠杀历史抹去尘埃,让否认侵略的言论受到正义的谴责,让历史的记忆和人类的良知得以唤醒。

正义从来不曾离开

面对大众,张纯如充满热情又坚强,但人们或许忘记,她也是一位普通的女性。由于身心过度劳累,她的生命定格在了36岁那个冬日。人们为此震惊、惋惜、哀悼,更缅怀她的勇敢、正义而绚烂的一生。纪念馆为她颁发特别贡献奖章。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什么是她——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展览中,特别将科技与历史结合,让历史照片恢复音容笑貌。通过照片修复、三维建模、语音克隆等技术再现张纯如,让历史“活”过来、“说”出来、“动”起来。这仿佛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们感到张纯如似乎从未离去,一直就在我们身旁,跟我们一起为这段历史奔走呼喊。
我们为什么不能是她?
南京大屠杀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的力量都能汇聚成守护历史真相、传递和平与希望的海洋。
天冷了,纪念馆悼念广场张纯如雕像,被戴上了紫色毛围巾。正义从来不曾离开。
(作者:凌曦 李凌 俞月花)

周末看到一条微博热搜#女子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一名南京女子在节目里分享自己的省钱秘笈:

工资90%都存下来;
午餐平均5元、10元;
一年买衣服不超过100元;
大部分衣服都是捡朋友穿过的,自己只买内衣裤;
日用品基本都靠薅羊毛,不放过任何一个抽奖。

这条新闻下面留言非常多,不少都是质疑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骂她的。人觉得她是守财奴,一辈子就抱着两套房子“死”去了,价值观扭曲。

但其实看完完整的视频后就会找到原因。从小她的母亲就一直在和她强调赚钱的困难,童年想要的玩具几乎很难得到满足。母亲给她零花钱都会丢在地上让她捡起来,为的也是强调赚钱不易。

因此,她从自立后就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套房。看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房子对她来说,是疗愈童年匮乏感和不安全感的港湾。

每个人的价值观可以不同,可以不同意,但完全可以选择尊重,三观这件事(除了违法乱纪)本身就没有绝对标准。

只不过,这个视频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我们父母童年的养育模式是孩子未来的人生底色。

价值观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财商启蒙。

财商不只是教会孩子认识货币,或者一味地省钱,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做选择】,【如何和钱做朋友】,【如何让钱成为我们变得更加自由的工具】。

[星星]2岁+,或者从孩子开始提买东西的需求后,开始引导区分“需要”和“想要”

财商绝对不是压抑自己什么都不买,但需要学会区分“需求”和“欲望”。

需求是我们一定需要的东西,没有它们也许我们就无法生存;
而欲望是那些有了会挺好,但不是必需的。

照顾好自己“需求”之后再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和小D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引入““我需要”(需求)和“我想要”(欲望)的区别:

我们需要米饭,不然我们就会挨饿;
我们有时想要冰淇淋,但即使没有我们也不会挨饿生病。

我需要床,因为没有床我们就无法休息,就会不舒服;
我也需要甜甜圈,不然我会饿;
那甜甜圈是我们每天都需要吃的吗?
嗯。。。好像不是
什么才是我们每天需要吃的,让我们不饿的呢?
米饭、面条、牛奶。
那你是需要甜甜圈还是想要甜甜圈呢?
嗯,想要

当然,这并不会100%那么精确,毕竟人都不是理性的动物。

比如我到现在还觉得买鞋子和包是我的需求,经常很累的时候买一个,真的立马满血复活了[污]

孩子也是如此,所以讨论这些,不是非要把“标准答案”去强加孩子,而是开启这样的思考和对话。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己会慢慢调试,找到合适她的金钱观。

[星星]3岁+,或者孩子掌握“需要”和“想要”概念后,学会与“欲望”共舞

每个人都是受欲望驱使的,大家不要害怕有欲望,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是有了欲望,才有了不断进步的动力。

但人必须学会和“欲望”共舞,而不是被欲望控制,这是我的第二条金钱观。

我从工作后就爱买,最夸张的时候真的是“月光”,而要知道我06年的月薪已经差不多接近一万了。后来,我学会了一件事,就是开始把每个月的工资进行规划,这是我第一任职场老板分享给我的。

分成三份:第一份是消费,应对日常的需求;第二份是储蓄;第三份是做慈善,大家可以自行调整比例。

面对自己的欲望,超出需求的那些东西,就可以进入愿望清单。

比如我想买一双鞋,那么我就从每个月的消费那里强制性地节省一笔钱,三个月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就能获得那双鞋。

这个方法对我很受益,一方面我没有完全不顾或者压抑自己的欲望,但同时也不再“入不敷出”了;另一方面我开始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很多太随意花掉的小钱。

我们的孩子都还太小,并没有太多可支配的零花钱。但是“愿望清单”这个概念是可以借鉴的。

我个人是不主张打压孩子的欲望,尤其不要把自己不想花钱,变相包装成“为了孩子”好来打压,比如:
你这个孩子怎么出门总要买东西?
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的,你怎么不知道体谅呢?
从小那么爱买,长大后肯定是个败家精!

本来只是“买”这件事,却上升到了“孩子”这个人,这些评价看似为了孩子好,但却无疑在孩子心里敲开了一个洞,那是匮乏感的“空洞”。

当然我也不建议大家无休止地,甚至超出消费水平地去满足孩子。其实,每一次孩子的开口想要,都能看成一次成长机会,学会怎么和欲望相处。

金额小的东西,可买可不买的,可以和孩子说,我们先拍下来,等待会逛完了一圈,我们把所有喜欢的都看一遍,选一样;

有一些超出预算的“大件”,那么和孩子制定到愿望清单里,告诉孩子,下一个节日或者生日,如果还喜欢就去买回来。

(提前说,孩子也许会因此哭闹,但这个的处理方式和我们管教引导孩子的任何方式都是一样的,坚定原则,共情安抚,事后复盘。

如果你因此而想想算了,就买吧。那么你就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金钱观到底是什么?育儿的原则其实就是我们三观的体现,不需要和我一样,但需要时刻明确一致。)。

制定愿望清单的过程,一方面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现状,并不是所有东西他想要的都能立刻等到,这对孩子成长有益。也给了孩子一个方法学会控制冲动,有时过几天再去看这个愿望清单,也许就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想要了。

[星星]4岁+的孩子,可以开始了解效用的边际作用。

(插播一句,你们昨晚付尾款了吗?)
我前几年非常热衷于双十一,几乎要连着好几天熬夜,看活动计算折扣,有时为了凑单,还总是去买一些我以为“也许我会用到,但其实用不到”的东西,有没有一样的云闺蜜‍♀️

我们以为自己“赚到”了,但熬夜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真正少花钱并没有成正比,而且还买了更多不是必需的东西,反而是额外付出,这就是效用很低。但人的本性都是爱占便宜的啊,这是我深刻认识到的,所以觉得更应该从小让小D有这个概念。

我们曾经去吃汉堡,我和她已经决定了买两份套餐,结账时收银员说,现在这个汉堡,第二份半价,问我们要不要来一份。

有优惠肯定要来啊,但后来我们两个人为了吃下那个额外的汉堡,都吃撑了。本来很愉悦的一顿饭,期盼很久的快餐,也变得不好吃了。

我后来就和小D开始了这样的对话:

我本来好喜欢吃这个汉堡的,我们也期待了很久,为什么今天吃完一点都不开心,反而觉得很不舒服呢?
我们吃太多了,你看我们的肚子。
嗯?不是越多越好的吗?

这句话说出,小D沉默了,我意识到她的小脑瓜在思考了。等了一会,我告诉了她我的答案:

当我们拥有了超出我们需要的东西后,这个东西就是负担,而不是快乐了。比如,吃一个汉堡刚刚好,我们就会很开心,但为了优惠再去买一个汉堡拼命吃下去,我们都会不舒服。再比如,有两个娃娃,你会很开心。但如果有一屋子娃娃,你就不会开心了,我们都会犯愁,娃娃住了我们屋子,我们住哪里啊?

拥有“效用”这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更全面地评估,什么才是真正“赚到了”。

[星星]5岁+,让孩子知道钱的时间价值

钱的价值不只是此刻纸面上的价值,它是和时间相结合的,比如投资,就是拿现在的价值去买未来的收益。

同样的,对于孩子来说,还涉及不到这么深,但有一点需要让孩子理解,钱不只是当下的货币价值,而是用钱换来的价值。

我们家之前入手了一台智能拖地机,东西到了后,我就和先生在嘟囔,这个小玩意没想到这么贵啊?

小D听到后就凑过来问,这个很贵啊,那是不是不划算啊?

我们立马觉得这是个“可教育机会”,先生拿了手机里的计算器和小D说:

“这个拖地机4000元,单看价格真的好贵啊,4000人民币,我们可以买好几周的菜了。但我们想一想,拖地机如果每天给我们家扫地一次,根据质量预估,至少可以使用3年。我们算一算,每天的花费是多少?一天才3元多,这么看是不是很划算呢?”

我在旁边又进一步补充道:“你再想想,以前妈妈总是在你需要我的时候和你说,妈妈要先把屋子扫一下。现在因为有了拖地机,妈妈就有了时间可以和你一起玩,或者休息一下。这么看,一天的3元钱,是不是花的很值呢?”

有了这个概念后,有时小D自己也会盘算,今天妈妈答应给我买冰淇淋,这2元5毛,我是立马吃掉呢?还是省下来回头攒到20元买个娃娃呢?

我基本不引导她这方面,因为对我来说这没有绝对对错,但我希望她可以有这样的思考。

我至今仍然是个爱买买买的人,每年都会因为完成一两个阶段性目标,而给自己买几个“心爱之物”。有的很贵,有的很特别,都是需要够一够的那些东西。但我绝对不会认为无条件满足自己,甚至超出负荷的满足自己就是“爱自己”;也不会认为无底线压抑自己欲望的“省”,是最好的。

我至今仍然记得奶奶和我说的那句话,女孩子自己赚钱自己花,不丢脸,反而要骄傲。通过自己双手能买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那么也就能通过自己双手去过你想过的任何生活。

如今,当我成为母亲后,我希望和小D保持价值观的对话,希望自己的引导,也能让她长大后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财商的核心是关于金钱观。金钱观之所以最后有个“观”,它本质上是和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联系的。

赚钱也好,花钱也好,其实最值钱的永远都是背后的认知模式。

一次,于谦的儿子于思洋去郭德纲家,看到郭德纲正在玩电脑,就问:“师父,我能用用吗?”郭德纲说:“不行,我正工作呢!”

于思洋一听转身离开了,临走前说:“你等着吧,一会电脑就炸了。”

2006年,于谦与白慧明的儿子于思洋出生,6
个月时于思洋就拜了郭德纲为师,入了“云”字科,取名于云霆。别看他人小,辈分却很大,连岳云鹏都要毕恭毕敬的喊他一声“五哥”。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名师出高徒,在父亲与师父的耳濡目染之下,于思洋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语言天赋,金句频出,段子也是张口就来。

当初于思洋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他不愿意去,于谦和白慧明一狠心就把他扔给了老师转身就走,只听见他在后面大喊:

“你们不管我啦!你们这对狗·男女!”

于谦被整的哭笑不得。

从小,于思洋就非常向往舞台,因为他经常躲在幕后看师父与父亲演出,看到两个人把台下那么多人逗得哈哈大笑,他觉得父亲和师父十分了不起。

一次,于思洋躲在幕后偷看时,看到父亲与师父快要谢幕了,便蹭的一下跑了上去,惹得全场观众欢呼鼓掌。

郭德纲一把抱起于思洋放在演出桌上,用巧克力忽悠他唱一首。结果于思洋毫不怯场,眼盯着巧克力就开始唱,最后以歌曲萌翻全场。

于谦说:“我儿子于思洋是典型的金牛座,好听点叫过日子,难听点就叫抠儿。”

有一次过节,于谦拿了100块钱的红包给于思洋,跟他说:“过节了,一会儿你给老师一个红包,表示一点儿心意。”

于思洋不解的问:“咱们为什么要给老师红包啊?”

于谦说:“给老师红包就图个喜庆,里面有钱。”“啊?里面还有钱?里面有多少钱?”

于谦说:“里面有100块钱!”

于思洋马上攥住红包说:“100块钱?将来咱买东西咱还得用呢!”

结果上完课,于谦把老师喊过来说:“老师,于思洋和你有话说。”

“于思洋,快点过来,把红包给老师来。”

谁知,于思洋拿着红包磨磨唧唧半天就是不给老师,最后他和老师一人拿了一半红包,于思洋还是不撒手。

白慧明看不下去了,直接一把拽过红包给了老师。结果,于思洋不干了,对着白慧明大喊:“妈妈,咱们的钱为什么要给她呀?”

郭麒麟说:“于思洋最喜欢年轻貌美的姐姐。”

2011年的“钢丝节”上,郭麒麟拉着于思洋上台,结果一上台他就到盯着前排一漂亮姐姐,郭德纲问他:“你怎么老盯着人漂亮姐姐啊?”

郭德纲话音刚落,于思洋就直接张开双臂,大喊:“姐姐!”去抱人家。最后,这开场小曲儿的风头全被于思洋给抢了。

有一次,郭德纲为了改掉于思洋喜欢漂亮姐姐这个毛病,就和其他几个徒弟一起演了出戏。等于思洋一过来,郭德纲就假装“扇”几个徒弟耳光,然后“扇”完就出去了。

于思洋就跟着郭德纲出来了,问他:“师父,您怎么这么别打人啊?”

郭德纲说:“我不是爱打人,我是太爱你,你犯错了我不舍得打,我就只能打他们了。”

于思洋问:“那您怎么才能不打他们啊?”

郭德纲说:“只要你不在跟漂亮姐姐照相,我就不打他们了。”

然后就看到于思洋眼泪哗啦啦的往下掉,嘴里还说着:“我谁也放不下啊,我两边都放不下!”

郭德纲见状,只好认输:“得了得了,我不管你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估计让郭德纲认输的人,也只有于思洋了。

一次,于思洋去郭德纲家,看到郭德纲正在玩电脑,就问:“师父,我能用用吗?”郭德纲说:“不行,我正工作呢!楼下有电脑,你去楼下玩去。”

于思洋一听转身离开了,临走前说:“你等着吧!一会电脑就炸了。”

估计敢让郭德纲电脑炸的人,也只有于思洋。

有一次演出完,郭德纲抱着于思洋在车里,突然他就问郭德纲:“师父,你结婚了吗?”

郭德纲说:“我结婚了。那你爸爸结婚了吗?”

于思洋说:“这我不知道!”

郭德纲又问:“你结婚了吗?”

于思洋:“我没有。”

郭德纲:“你怎么不结婚?”

于思洋:“我可能不够岁数。”

郭德纲:“那你什么时候够岁数?”

于思洋:“怎么也得明年!”

为了吃的,于思洋也是耍尽滑头。他对郭德纲说:“师父,我做梦梦见了麦当劳。”

郭德纲说:“好的,师父给你买,梦见啥买啥!”

于思洋接着说:“那师父,我还梦见肯德基了。”

不得不说,于思洋真是从小就人小鬼大,再加上郭德纲和于谦的熏陶,于思洋长大后想不进入相声这行都难啊!

如今那个古灵精怪的毛头小子,也长成了15岁的翩翩少年。年纪小小的他,也为德云社的砸挂提供了不少的素材,也希望长大后的他依旧这么风趣幽默!

近日,德云社的孟鹤堂发了单曲《三大白骨精》,德云社的众多师兄弟们也是纷纷转发宣传,看来孟鹤堂是要进军歌唱界了。

不过德云社如今,娱乐领悟几乎占全了,想歌坛进攻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相声也讲究“说、学、逗、唱”,想来他们的唱功应该也是不错的。

也期待德云社多几位歌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品类巨多的“山东好品”让人们看到了山东实体经济的雄厚实力,看到了山东企业“大国工匠”的精神,看到了山东努力打造中国自主品牌的创新实践,看到了山东坚定推进“走
  • 因为人生本来就不圆满,每个人都必须要吃苦,就算他再富有,再富贵,他也有他的苦难。所以做人也是这样,人一生都会碰到磨难,痛了才会放下。
  • 渗透在她生活中方方面面,那么学霸估计要沦陷在你爱的漩涡里了~……沈意意:我可是很傲娇的!「安年推文」[心][心][心]#安年推文[超话]#《学霸学霸与学渣》 作
  • 此外如果取得了特定的奖杯也能获取奖励,活动会经常更新,可以通过PlayStation App来查看。1.所有拥有PSN帐号的玩家都可免费加入此项计划,不需要PS
  • 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
  • 平素很反感喝鸡汤,不过最近在小破站看一些30+姐姐分享自己的工作生活心得体验,感觉多少还是有点收获的,其中“顺势而为,忠于自我”这句箴言对我而言最具有点醒作用。
  • 至于行善的人也要分开来看,应当观察他是不是真心为善,是否诚实,以及他的目的何在。孔子认为,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理社会和国家,都不能不知人,知人虽然很难,但并不是
  • 认筹期间前50套优惠是什么?仅有150套!
  •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哇][哇][哇]早上好今日好运必修:1、要积极地去生活,态
  • 人这一辈子就算没有病痛生命也是有期限的,希望自己活的除了快乐以外多一点意义【为什么说“温州危机”正说明“温州模式”生命力?20岁的时候有一个很明确的努力方向,给
  • 黄亮表示,港股是一个典型的“离岸”市场,海外资金+中国基本面。咨询+V:wj1261921704 #美国公司注册##2022金麒麟海外投资峰会# 【全球经济滞涨
  • 即便遭受了痛苦,也不要随便向他人倾诉,以博取同情,因为一个独特的人格就连他遭受的痛苦都是独特的,不轻易被他人所理解的。现在当遇到别人的误会,选择了沉默,因为沉默
  • 还有唱born this way之前专门给lgbt族群讲的话,然后先是边弹边唱之后开始大跳特跳,作为lgbt从没感受过如此鼓舞和振奋,真的很感动还有就是第一次跑
  • 我想想也是这么一回事,提起坚果,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优质脂肪,可以适量吃,认为它是健康的零食,一股脑儿的不分春夏秋冬每天吃一把,殊不知吃对了也许是对人体好的,吃错了
  • 当然呢最笨的方法,刚才讲就是要,每天要大量的数量来约束自己,不念到这个地步,我就不行,我们要知道,其实有时候可能最笨得方法是最好得方法,你一旦有一个…好像有一个
  • 尺码:S、M、L推荐 :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庆祝]Gucci中国新年系列提花开衫 以全新视角再度诠释了由Vittorio Accornero在20世纪60年代
  • 全拿当我没问,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我现在只有9000+钻,我本来优先狙击手Ares的,可是新卡多少有点在我的xp上跳舞了,我现在只能拿一张我很痛苦我目前可能只能等
  • 云南味道最近生意不太好,晚上8点夜幕拉起,正是烧烤宵夜蠢蠢欲动的时间,但我们走进店里举目都是空桌。 哎,况且我们也只是来吃餐便饭,两碗主食,零星烤串,结账刚过1
  • 不过关毕业论文选题具体表现为:①选题意义并不大,科学研究使用价值不显著;②毕业论文选题与学过专业不相干,归属于别的专业和专业性的科学研究范围;③毕业论文题目不标
  • ❓瘦子更容易显憔悴❓用魔力三宝”富养”做白瘦美很简单‼️‼️魔力三宝富含营养,通过细胞级的净化,达到亮白淡斑的效果,回复婴儿被全身白皙弹润的肌肤,有效减脂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