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好,我们再来继续讲,就是:“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故。”这是第四个原因。如果菩萨赐给他钱,他就不做善事了,就去做恶了,我们说没钱的时候,人还能懂得反思,知道积极进取,明白要多行善积德,而有钱以后呢?就去做起杀盗淫妄的事情来了,因为金钱的诱惑非常大,人们为了满足五欲,就会做出各种恶业来。

还有呢:“见彼有情,若施财物,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 这就是说,有些人有钱了以后,便会做种各种损恼众生的事情来,那么菩萨也不会赐给他财富。现在这样的人也很常见,民间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所以,如果你自身修为不足,金钱便会让人堕落,甚至因为有钱,就会做出伤害众生的事情来,比如做养殖杀生、开酒店、开歌舞厅等增上杀盗淫乐的恶业来,那么即使你虔诚祈求,菩萨也不会赐给你财富。

当然,如果你真的非常有自律的能力,在世间又很有威望,很有福德的话,或者出身高贵,有大势力,对佛法还有极大的信心,还能弘扬佛法、守护佛法的话,这种人甚至都可以暂时不要出家,最好以在家的身份法护持三宝,那么菩萨都会经常帮助你。

但这个是对善根深厚,正见具足的人来说,这种人也是极少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也不是为了让他继续贪着五欲,而是希望他能巧用世福而广种出世善根。当然少欲知足,也不是让他过得跟穷人一样,而是应该随缘受用跟自己身份符合的衣食住行,只是不耽着,不生骄慢心就好了。《大庄严论》里讲过:“所谓少欲者,非必恶衣食。无诸资生具,以之为少欲。” 大庄严论里就说的非常清楚了,少欲知足并不是非要穿得破破烂烂的,过的很清贫,这个就叫少欲了。而是说你能像维摩诘长者,给孤独长者一样,具足无量的财富,五欲充足,却不被其所染,自己还能节欲知足,不去奢侈浪费,从而广做护持佛教,利益众生的事业,这才是在家居士的榜样。否则,在家人学佛后,日子反而越过越苦,那身边的人看到后,谁还敢信佛啊。所以,在家人学佛,除非没有能力,或者年纪已老,或者喜好安贫乐道,一般人都是要勤奋努力的工作,扩大心量,福慧双修,这样才能更好地自利利人,为世人做榜样。

以前有的人不懂道理啊,就去拿着东西多少,穿的衣服好坏来评断出家人:哎呀,这个师父真修行,你看他屋里啥也没有,穿的也很破旧;这个师父呢,一点也不修行,你看他屋里堆得,又是电暖器啊、又是手机啊、又是电脑啊,又是上网卡,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他认为出家人就必须得跟乞丐一样的,什么都没有,才叫修行。这其实是颠倒的衡量标准,世人无智,容易被表相所迷,所以往往就容易被一些欺世盗名的人所骗。所以,大家以后一定要具足智慧,考察一个人修为的时候,一定要观察他是否真的是少欲知足,严持禁戒,具足慈悲,而不是通过表象的受用来观察。

就像以前的国师,他们受国王礼遇,敕修富丽广大的寺院,又赐予旃檀妙座,锦缎袈裟、紫金钵盂等,但是大师们对这些身外之外,是毫无贪婪,甚至视如敝屣。就像龙树菩萨,有人供养他一个七宝钵,一个小偷盯上以后,就一直暗中跟着他。一直等到龙树菩萨回到寮房里,龙树菩萨一下子就把钵从窗户扔出去了,还跟那个外面的人说:你进来吧,不要害怕,那钵是送给你的。这些世间的宝贝,人们非常贵重,但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能有什么用呢?菩萨接受这些宝贝无非只是为了让众生种福田而已。还有经文上经常讲,天人、鬼神、人王、商人等,供养佛陀的宝贝真是无量无边,幢幡宝盖,栴檀妙香,佛陀都是默然接受的。但这个只是为世人种福田而已,佛陀在家时都不贪着这些,更何况成佛以后。

不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获得这些珍宝财物,都必须要跟法华经上说讲的那样, “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才可以。尤其是在家人,你追求更多的财富没事,只要不被其所迷,然后顺应正法,利益众生就好了。

有人说:师父,我现在很穷、没钱,我不能布施。其实布施不是一下子要让你施舍出去多少钱,而是要你学会去除悭贪的心,古人讲:莫以善小而不为,没有钱可以布施体力,帮人劳作,钱少,可以布施少一点,哪怕为路人买一瓶水,长此以往,积少便可成多。我记得在荀子《修身篇》中,有一句话叫:“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什么意思啊?就是说只要一步一步地坚持走下去,哪怕是一只瘸王八,它也能到千里之外啦;把土一点点累起来,也会慢慢成为一座丘山啦。而你只要肯去不断地行善布施,便终会得后福无量。

经中讲到想当年贫女供灯也只是供了一盏油灯,佛陀就授记她以后成佛!目犍连尊者用神通都煽不灭这盏灯。佛陀说这种境界,你们二乘声闻发心小,是扇不灭菩萨点的供佛灯的。因为贫女供灯时,发了菩提心,那么虽然是仅供养小小的一盏灯,功德也是无量无边,所以发心越大,功德也会越大。所以,大家以后布施行善的时候,可不能总想着自己啊,要发菩提心,要利益众生同成佛道啊。就像一滴水啊,怎么能让它永不枯竭啊?那就是投到大海。而你小小的善业怎么让它用不尽呢?那就是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回向一切佛净土,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回向真如法界,回向法界众生同闻佛法、共证菩提啊。

(待续)

——摘自《佛教启蒙钞摘录导读》

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会有这些特征!#传统文化#

如今信道的人有很多,但是信道之人,未必会修道。

很多人只是烧香拜神,以求福报,真正学道求仙的却很少;也有另一些人,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难,也坚持一心向道。

翻翻祖师传记,那些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以下特征:

《抱朴子·塞难篇》云:“命之修短,实由所值,受气结胎,各有星宿。天道无为,任其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命属生星,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属死星,其人亦不信仙道,则亦不自修其事也。”

葛洪认为世人在出生的时候,受天地之间气数之影响,有的人命值生星,那么他就好仙道;有的人命属死星,那么这个人就不好仙道。

纯粹是出于天地之自然,因为天道是无为的,是无亲无疏的。

我们知道,天体运动对于人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的影响的。

比如太阳之升降,会影响人一身之阳气的消长;月亮的圆缺,会影响海洋潮汐,也会影响女性的月经。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星体运动对人的影响,那么其他的星宿,也必定会或隐或现的影响人的命运。

所以中国最早的算命,都是通过星宿来推测的,也有占星以测国运的。

西方也有星座算命,足见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古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的说是一种巧合了。

是故《玉枢经》也说:“学道之士,信有气数。夫风土不同,则禀受自异,故谓之气。智愚不同,则清浊自异,故谓之数。数系乎命,气系乎天,气数所囿,天命所梏,不得真道。愚可以智,浊可以清,惟命俾之。

愚昏昏,浊冥冥,亦风土禀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机,使人不知,则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则亦曰自然。自然之妙,虽妙于知,而所以妙,则自乎不知。然于道则未始有以愚之浊之。”

这里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出生和成长,受四周环境之影响,也就是所谓的风土。

这是说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有的地方自然环境好,所以人民多长寿。

还有就是星宿之气的影响,也叫天命。

有的人结胎之时,禀受清气多一点,则其人慈善忠孝、聪明智慧、乐慕仙道。

有的人禀胎气浊的,则为人凶恶,邪狞狠毒,不仁不义,也不会想着去修道。

我们每个人禀受的气不一样,这股气就给每个人画了一个圈圈,一个范围,一生的变化、穷通、夭寿,都不出这个范围。

《玉枢经》所谓“气数所囿,天命所梏。”囿是牢房,梏是枷锁。

牢房、枷锁是限制人的自由的,而气数和天命,则是无形的牢房和枷锁,这股气质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庄子》说:“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缘修道的。

学道修道,是很难得的事情,需要有很深的善缘,才能有机会听闻正法。

《玉皇宥罪锡福宝忏》云:“愿道根深重,夙有善缘。”

所以《北斗经》也说:“如是真君名号,不可得闻。凡有见闻,能持念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缘。”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这样的善缘呢?经文中这样告诉我们:“或先世广读经论,讲说教化,劝奖童蒙,令知善道。

或先世种植果林,道边立井,造作舟梁,济度一切。或先世大设义田,施衣及食,饥寒病苦,虫鱼鸟兽,一切贫穷,皆令饱足。

或先世建立义堂,愍念寒热,施浆及火,救助行旅,使得安居。

或先世所在发心,平等一相,广化男女,劝助道场,立观度人,写经铸像,授经传戒,礼拜烧香,然灯念诵,布施忏悔,开悟群迷。

或先世忠贞仁孝,助国兴化,正直清廉,淳和良善,不损于物,安乐众生。

或先世为君,大行慈善,卑宫菲食,怜念人民,平等万物,国土安宁,而诸恶未尽,众善未圆,功名虽着,不得迁升,随其高下来生人中,更值经法,而得出家。

或七祖积福,庆流子孙。或见世立功,名闻诸天,非起一朝而得之也。”

《北斗经》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

有的人“虽遇经诀,怀不信心。”虽然得闻正法,但是却不肯修炼。

或者虽然想修炼,但是却魔难重重,有各种事情来阻扰,都是善缘不够,功德不足之故。所以说能有机缘修道更是难得的福报。

《神仙传》中,葛洪祖师举了很多例子: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往胥门蔡经家。经者,小民也,骨相当仙,方平知之,故往其家。

遂语经曰:“汝生命应得度世,故欲取汝以补仙官,然汝少不知道,今气少肉多,不得上升,当为尸解耳。尸解一剧须臾,如从狗窦中过耳。”

仙人王方平发现有一个叫蔡经的人,虽然不是好道者,也不知保养精气,修身养性上也还不如很多普通人,但就是有得道成仙的命,便自己找上门传授仙法。

再如:严青者,会稽人也。

家贫,常在山中烧炭,忽遇仙人云:“汝骨相合仙。”

乃以一卷素书与之,令以净器盛之,置高处,兼教青服石脑法。

青遂以净器盛书,置高处,便闻左右常有十数人侍之。

每载炭出,此神便为引船,他人但见船自行。后断谷入小霍山去。

这个故事中的仙人也直截了当地说出仙人教授严青的原因:“骨相合仙”。

再如:刘根自叙遇到神人的经历:“余乃流涕自抟重请,神人曰:坐,吾将告汝,汝有仙骨”。

可见得道成仙,有时仅仅需要有成仙的命,究其根源,也是累世修行,冥冥中指引。

神仙下凡的人,是一定会修道的。

李白有诗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有的仙人因为犯过错,贬谪人间,这部分谪仙人也会成为修道人。

南五祖宝诰云:“九皇降迹于天台。”说的就是这个。

当时九皇因为校勘劫运出了一些误差,谪降人间。

其中六个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持,重返仙班,而另外三个则沉沦人世,迷失了本性,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就再也回不去了。

另外南宗五祖白玉蟾真人也是神霄府仙官下降,其诗云:“家在神霄九炁天,天中楼殿贮群仙,偶然来到人间世,料想神霄未一年。”

另外唐朝叶法善天师也是神仙谪降,《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叶法善》云:叶法善“尝游白马山,石室中遇三神人,皆锦衣宝冠,谓法善曰:‘我奉太上命,以密旨告子,子乃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录不勤,谪于人世。速宜立功,济人佐国,当复元任。今以正一三五之法今授于子,宜勉而行之。’言讫而去。”

神仙下凡,可能因为天庭还有一些关系,所以善缘会好一点,比如叶法善天师就得到了神仙的指点,传授秘笈。

完成任务之后,又回天庭去了。

也许有人会好奇,那我有没有修道成仙的天命呢?如果没有,是不是只能放弃?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有:“师姓刘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十八年秋,迁居洛城东北云溪洞门人为凿洞室,忽得石井,众方骇异,师笑曰:不远数尺更有二井,此乃我三生前修炼处。凿之果然。”

刘长生祖师得道成仙的事迹提到,修道不是一世修成,而是累世修行,累积到这一世,终于功德圆满,得道飞升。

那么,这一世成仙的天命,自然也是累世修行得来的!

当下没有仙缘,更要开始修行,为以后成仙得道积累功德,真有仙骨仙缘,就算你不信修行,也会冥冥中指引你走上这条路。

白玉蟾祖师说:“修真之士,诚心以立其志,苦节以行其事,精思以彻其感,忘我以契其真。”

对于在世俗间修道的道徒来说,不但要接受来自外在环境的磨炼,更要接受萌发于内心深处的魔障的考验,所以更需要把握住自己,否则就会与道疏离。

无论多么险恶的环境和心魔,都是必经的磨炼,也是对救赎之路的寻求与实践。

内丹术的性命双修:身心即是性命,性命全在身心!

#丹道##丹道养生#

1

世人恒以道家炼丹为神玄之事,丹道家亦多秘言之,于是而使炼丹一事,成为玄之又玄之事矣。实则乃为一种上乘养生之学,夷考其内容,所谓炼丹之道,全是身心性命之道;炼丹之学,全是身心性命之学;岂有他哉?身心即是性命,性命全在身心。修身,即修命也;修心,即修性也。

故道家之性学与命学,坦率显明言之,即修养身心之学。而锻炼性命之道,即锻炼身心之道。故其道,为尽人必行之道;而其学,亦为尽人必修之学。以其上擎易学,直承大道,故谓之为羲黄之心法,尧舜文王之正传,周公孔子老庄之圣派,实未为过也。此正统易学之性命大道,孔子微露于系辞,濂溪周子略明于太极通书,至其大体,则全隐于丹道家中矣。深可痛惜者,在儒家既佚其传,而道家又恒用隐语喻词秘之,致斯圣道日衰,而斯圣学亦愈暗而不彰矣!

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原始返终,知周万物,则知生死之说。」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实为性命学之最高纲宗。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李道纯释之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心之神气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身之形体也。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意之情性也。身心意,象乾之三才也。神气性情形体,象坤之六合也。易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此之谓也。」

又曰:「天地即乾坤也,乾坤即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以太极言之,则曰天地。以易言之,则曰乾坤。以道言之,则曰阴阳。若以人身言之,天地、形体也,乾坤、性情也,阴阳、神气也。以法象言之,天龙地虎也,乾马坤牛也,阳乌阴兔也。以金丹言之,天鼎地炉也,乾金坤土也,阴汞阳铅也。散而言之,有种种异名。合而言之,惟一阴一阳也。修仙之人,炼铅汞而成丹者,即身心合而还其本初。阴阳合而复归太极也。」太极未判以前是个什么?伏羲未画以前是个什么?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个什么?汝能穷得透此理,参得透此机,见得着这个,即可知道家为何以父母未生前与鸿蒙未判前之先天为金丹之基矣。

2

丹家以性命双修为宗。性命双修之旨,在期性命双圆性命双了,即了性而兼了命。故李道纯认金丹大道,彻始彻终只是「身心」两个字,下手在此,了手亦在此。身心即性命也,离了身心便无立脚处,惟一味肯着身心用力,亦难臻上乘,而期圣化神化以入真境。自身心起修,而能穷阴阳妙机,夺天地造化,便可入道矣。

李氏云:「修炼金丹,以身心两个字为不二法门,以铅汞为唯一药物。真铅真汞者,身心是也。」又云:「夫炼金丹者,全在夺天地造化,以乾坤为鼎器,日月为水火,阴阳为化机,乌兔为药物。仗天罡之斡运,斗柄之推迁。采药有时,运符有则,进火退符,体一年之节候;抽铅添汞,象一月之盈亏;攒簇五行,和合四象,追二气归黄道,会三姓于元宫;返本还原,归根复命。功圆神备,凡蜕为仙。谓之丹成也。」

继之复为显明指点曰:「天地、形体也;水火、精气也;阴阳、身心也;乌兔、性情也。所以形体为鼎炉,精气为水火,情性为化机,身心为药材。圣人恐学者无所取则,遂以天地喻之,人身与天地无有不同处。」故金丹之道,不出一身,亦不出一心。若徒执文泥象,滞壳迷封,为种种异名喻词所误,则修千世,亦无益也!

李氏又曰:「异名者,只是譬喻,无出身心两字。下工之际,凝耳韵,含眼光,缄舌气,调鼻息,四大不动,使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谓之五气朝元。进入中宫,谓之攒簇五行。心不动龙吟,身不动虎啸,身心不动,谓之降龙伏虎。龙吟则气固,虎啸则精固;握固灵根也。以精气喻之龟蛇,以身心喻之龙虎,龟蛇打成一片,谓之合和四象,以性摄情,为之金木并;以精御气,谓之水火交;木与火同源,两姓一家,东三南二同成五也。水与金同源,两姓一家,北一西方四共之也。土居中宫属意。自己五数,戊己还从生数五。心身意打成一片,三家相见,结婴儿,总谓之三五混融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谓之三花聚鼎,又谓之三关。今之学人,多指尾闾、夹脊、玉枕为三关者,只是功法,非至要也。举心动念处为玄牝。今人指口鼻者非也。身心意为三要,心中之性,谓之砂中汞;身中之气,谓之水中金;金本生水,乃水之母金反居水中,故曰母隐子胎。外境勿令入,内境勿令出,谓之固济。寂然不动谓之养火。虚无自然,谓之运用。存诚笃志,谓之守城。降伏内魔,谓之野战。真汞谓之姹女,真铅谓之婴儿,胎意谓之黄婆,性情谓之夫妇。澄心定意,性寂神灵,二物成团,三元辐辏,谓之成胎。爱护灵根,谓之温养。所谓温养者,如龙养珠,如鸡伏卵,谨谨护持,勿令差失;毫发有差,前功尽弃也。阳神出壳,谓之脱胎。归根复命,还其本初,谓之超脱。打破虚空,谓之了当也。」

如能举一反三,推此及彼,则即可悟丹经中一切隐语喻词、异名术语,总不外为身心性命修养锻炼之用,又岂有他哉?

3

即以「三五一」三个字而言,本为丹家之精髓,不指明则玄妙极矣,实不可思议,若予指明,则亦不外身心意之修炼而已。而身心意三体,又不外精气神三体。精生于气,气藏于心,神隐于意。身不动则精化,心不动则气化,意不动则神化。孟子以「不动心」为教,道佛以「念头不动」为基。心一不动,则身与意亦自不动,而念亦不生矣,并无若何玄妙也。参同契曰:「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紫阳诗谓:「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还从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成入圣基。」道纯指「只此五十六字,贯彻诸子百家丹经子书。」

彼并释之谓:「以一身言之,东三、木也,我之性也。西四、金也,我之情也。南二、火也,我之神也。北一、水也,我之精也。性乃心之主,心乃神之金,性与神同系乎心,东三南二同成五也。精乃身之主,身乃情之系,精与情同系乎身,北一西方四共之也。戊己为中土,意也;四象五行,意为之主宰;意无偶,自是一家也。修炼之士,收拾身心意,则自然三元五行,混而为一也。丹书云:收拾身心为采药,正谓此也。收拾身心之要,在乎虚静。虚其心,则神与性合,静其身,则精与情寂,意大定,则三元混一。此即所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圣胎凝成也。」

大学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一部大学,亦只是以「身心意」为体,其余如格致与齐治平之要功,则全系用也。穷参彻究,儒道又岂有二哉?

李氏又云:「情合性谓之金木并,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丹书云:炼精化气为初关,身不动也。炼气化神为中关,心不动也。炼神化虚为上关,意不动也。心不动,东三南二同成五也。身不动,北一西方四共之也。意不动,戊己还从生数五也。身心意合,即三家相见结婴儿也。作是见者,金丹之能事毕矣,神仙之大事尽矣。至于丹书,种种法象,种种异名,并不外身心意也。」

由此可知金丹之学,实只是身心性命之学而已。读者如能从此入门,则绝不致误入旁门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抓狂][抓狂][抓狂](和火队w睡不着…好想爬起来继续打三色哦[失望]虽然大概猜到了明天祭典的结果但还是希望草队能赢,因为我真的好努力在给草队打工哦…以及希望
  •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厦门婚纱摄影工作室:后面这些都是乱写的,只为让你看见^_^[委屈]晚风徐徐,与你在这客船上共赏余晖,
  • #deft[超话]#刚看完@解说米勒 米勒老师的视频觉得这段文案写的特别好 就做了长图分享给大家“原来努力真的可以抵达圆满颠沛流离的三千五百四十天浮萍过两个赛区
  • #南波万的聚会# 呜呜呜只要是他们干啥我都喜欢看真的有一种莫名的吸引我的磁场[抱一抱][抱一抱]P3 4 小齐哥 磕还是你会磕哈哈哈[doge]P6 7 启程[
  • #王源生日评论区是成长记录##王源新专辑客厅狂欢##王源[超话]##王源说奔赴时间尽头的流萤##奔赴时间尽头的流萤##王源游响停云22岁##王源2022时和岁暖
  • [强]【[抱拳]共同成长:我的建议[抱拳]】排版方面:第1张插图里,好像图中主题不是飘窗,是床吧?在希望实现之前,就先来看看战友的百变飘窗情景分享了,先饱饱眼福
  • 因为世界上让所有人都注意的事情太少了[给你小心心][炸鸡腿][ok]有次他采了些野蘑菇煮汤,边喝边感叹:“我当了回右派,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 弟子王韬玮全家人及全家人的历代祖先、累世宗亲和六道众生皆愿生清净佛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弟子王韬玮全家人及全家人的历代祖先、累世
  • 储存条件: 负80℃至负20℃ 标签: 二硫键环肽 RGD、RAD肽 细胞穿膜肽CPPs【“双30”新政传闻袭扰海风 业内人士:暂未获知相关信息 即
  • 哎呦直播时间一长我讲话怎么就开始奇怪了...22.观众问起网上火热的屁股到底是一个还是俩的讨论,方旻洙:俩啊,因为健身的时候,练下肢,会分别练到左边右边,以这个
  • #信用卡# #信用卡怎么用# #薅羊毛[超话]# #银行[超话]# #银行# #薅羊毛群[超话]# #银行优惠# #信用卡优惠# #你关注信用卡优惠信息吗# #
  • 行善之乐是精神之乐,源自灵魂内心,这种乐是持久的、纯净的、崇高的乐,并非世间的欲乐所可比拟。行善之乐是精神之乐,源自灵魂内心,这种乐是持久的、纯净的、崇高的乐,
  • ”#宋亚轩[超话]#很重要❗海底\\捞,跑快点,来晚❗❗❗蒂\\芙\\\尼 ​​​一定要Lao10条,断断续续太难看了点到脱,很重要❗❗❗❗❗#青年演员宋亚轩#
  • 整体运势单身者的桃花有些乱,今天还是不要碰的好,找几个同性朋友聊聊反而自在;头脑容易发热,不宜出入股票市场,判断有失精准;工作中与同事相处很融洽,平时不太打交道
  • 这样就可以一直当小孩啦(再次表白*一万次!我还有好多想发的live图那就贴在下次8⃣️!
  • 陌生人’的含义在他们之间是指,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亲人,不是朋友,不是夫妻。 陌生人’的含义在他们之间是指,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亲人,不是朋友,不是夫妻。
  • [晕]说实话,一锅煮熟直接吃才是最简单方便快捷[doge]碗碟都省几只[doge]#冒个泡#虽然今晚只是问我怎么称呼但是我还是很想说能不能理我两米开外?遇到过比
  • 可以说略带“土味”的老乡鸡把互联网营销玩懂了,虽说#老乡鸡毛都被薅秃了#,但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看,老乡鸡是赚麻了。1011果然我不适合东南亚菜系,好多香菜,然后小
  • 隔音滤震一般,这点可能是无框车门导致的牺牲,并没有因为这车看着比其它A级车高级就有优势。这个外形争议肯定是有的,不过有一说一,这车实车外观很有高级感,看上去比很
  • 极致温柔的微信状态文案1“你所见即我,我不辩驳”2“我自渡”3“风乍起,合当奋意向人生”4“过往不究,勿扰”5“望你别回头,失我者永失”6“都是风景,幸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