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桥专家孔庆普先生关于赵州桥(安济桥)修缮前后的回忆文章。从修缮方式的讨论上,可以看出各方处于不同考虑,希望采取的修缮方式也不同,特别是何为“整旧如旧”“修旧如旧”的讨论,到现在依然是辨不清楚的一件事,原文摘于《中国古桥结构考察》第六章《古代桥梁结构考察》:
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大石桥村,俗称赵州大石桥,跨于洨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605-616),是全世界现存最古老、跨度最大的一座圆弧形敞肩式石拱桥。1953年5月上旬,李尚德、王文俊和我去参加安济桥基础探査作业。此次探查,在河床中发现许多旧石件。因为没有施工机械,全靠人工作业,施工很困难,挖掘面未达到计划挖掘范围,找到旧石件数十件,包括桥栏杆望柱、栏板、拱碹石等。还发现一个地基钻探用的工具,北京称“勺钻”,钻头长22公分,上端有木钻杆儿(折断)。钻探工作尚未按计划完成,汛期过后继续挖掘。
1954年6月,北京代表组(李尚德、王文俊、孔庆普、李卓屏)列席参加安济桥大修工程技术研讨会(在赵县县城)。又见到郭瑞恒和朱士文。据介绍,1952年年底,河北省公路局正式向省交通厅报告,建议安济桥进行大修。省长办公会对保护安济桥的事情很重视,时值解放初期,当前需要做的工程很多,省财政较紧,近期尚难安排安济桥大修工程资金,可以先安排一部分资金,先行实施一部分准备工作,嗣后可分期安排。省政府要求公路局先进行安济桥勘测及制订修理方案,做出工程概算。
河北省公路局又与省文化局商量,由文化局给文化部社会文化管理局打报告说明安济桥是一座1000多年的文物古桥,年久失修,拱碹已损坏局部,应该进行大修。省财政当前有困难,社会文化局可否资助?社会文化局遂派人调查安济桥,认为安济桥确实应该进行大修,于是向文化部提出资助大修安济桥的建议。
1953年4月,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的助手罗英来河北省公路局了解安济桥及河北省的古桥情况。得知河北省公路局正为安济桥大修工程费用发愁,罗英看过安济桥以后,将安济桥的现状和河北省公路局正为安济桥大修工程费用发愁的事向茅以升先生报告。茅以升先生于是给交通部部长章伯钩写信,汇报安济桥的现状,说明大修的必要性,希望交通部对河北省给予支持。不久,交通部通知河北省交通厅,安济桥大修工程投资将列人1954年计划。1954年,交通部和文化部先后拨专款给河北省,安济桥得以实施大修工程。
郭瑞恒和朱士文拿出安济桥的技术资料介绍。安济桥又名赵州桥,俗称大石桥,或赵州大石桥。据史料记载,该桥建于隋代大业(隋炀帝杨广)年间(605一616),是一座单跨圆弧形敞肩式石拱桥,主拱碹是圆弧形并列式结构,由28道拱碹石并列构成,净跨径37公尺多(东西两边稍有出人),矢高7.23公尺,拱圈半径为27.30-27.70公尺(拱圈整体有变形),属于坦型拱。桥梁全长50.83公尺,全宽约9公尺(局部损坏)。拱碹厚11.15公尺(拱背的上面不平),有效厚度1公尺。拱上两端各有2个小孔洞(通称复拱),也是圆弧形并列式结构,南端的1个小孔拱碹是27道拱碹石,其余3个小孔拱碹均为28道拱碹石。外侧小孔的净跨径是3.80公尺,内侧小孔的净跨径是2.85公尺,拱碹厚65公分。桥台基础属于石砌实体浅基础,拱脚以下有5层石板,其厚(高)度约1.60公尺,宽度约5.80公尺,长约9.60公尺。基础表面未发现裂缝,两头的高程差很小,基本上处于水平状态。经探查,桥台下面未发现木桩,桥台直接落在天然土基上。
安济桥大修工程方案,几经讨论,安济桥大修的原则与基本做法得以确定:一,上部结构全部拆卸,桥台和基础原样利用。二,桥梁主体,原则上按照原结构、原形式修复,内部构造方面可以使用新型材料,初步计划在拱背上浇注一层钢筋混凝土。三,凡是可利用的旧石件,原则上按原件原位安装。四,需要添配的石件,选择同种类优质石料,按照同种石件的形式和规格雕作,一律不进行“作旧处理”。五,桥栏杆的形式暂时不定,待进一步发掘完成以后,再行设定。六,石件拆卸时,必须逐件编号登记,按顺序码放。检査旧石件中必须更换的石年.做特别记号,测量其尺寸,详细登记。七,拆卸时间,计划在今年(1954)下汛以后,修复时间安排在明年(1955)汛期以前。
后两次研讨会主要是研究具体技术问题,提出以下八个主要问题:一,现有的拱圈整体有些变形,是千年来逐渐形成的状况,修复时要不要调正?如果调正,必将有几道拱圈的长度产生变化,而且其变量极具微小,如何解决?是更换部分拱碹石?还是在接缝中加人高强度结合材料?加入什么材科为最好?二,主拱圈中每块拱碹石的对接缝两侧各有一对银锭形铁锔子,拱背上拱圈的拼缝上也有铁锔子,拱碹石均为受压件,联结铁件(铁鍋子)开不起作用,是保留还是取消?三,拱背上浇注钢筋混凝土层,算不算改变古桥的原结构?四,拱背上的横向联结铁杠,浇注拱背混凝土时,铁杠是全部保留,还是取消中段,保留端部(勾头)?五,拱背混凝土的上面要不要加铺防水层?六,东侧的局部拱碹已经损坏,必须配制新拱碹,而西面外边的拱碹完整,是保持原样,还是将旧件表面加工见新?七,旧仰天石(金边线)和地伏石损坏数量较多,是将旧石件用于同一边,另一边配制新件?还是全部更新?或新旧件混合使用?如果全部更新,则失夫古桥原貌,如果将旧石件全部利用,不足部分添配新石件,必将出现新旧不一致现象。八,拱架的设计是按照原拱圈的实有情况,还是按照平衡状态设计?为落架所设的支撑点,是采用千斤顶,还是使用抄手楔或沙箱?等等。
1954年6月下旬,召开安济桥大修工程技术研究扩大会议,北京市出席会议的代表组成员有王文俊、李尚德、孔庆普。文化部出席会议的代表组成员有俞同魁、祁英涛、陈继宗。
关于安济桥大修的原则问题,又有人提出应该按照梁思成先生的“整旧如旧”原则修复,大修古桥应该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施工,应该将添配的新石件进行“特殊技术处理”,使得古桥大修以后依然像是一座千年古桥。
文化部代表和北京代表,以及省里的几位工程技术人员坚决反对。有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说,梁思成先生的确讲过,在古建修缮工程中应该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施工。梁先生对“整旧如旧”有解释,他说,“整旧如旧”的意思是,古代建筑在修理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古建的原结构、原形式。“整旧如旧”并非“修旧如旧”。
主持安济桥大修工程施工的一位工程师说,我们这里有几位老石匠,他们部有“修旧如旧”的经验。就是把新石件加工完成以后,经过“作旧处理”,使新但件变得如同旧石件一样,这是造假的一种技术手法。在古桥修理工程中,万万不可“修旧如旧”。
俞同魁提出,古代建筑修缮工程,讲究历史的纪实性和可读性,在古代桥梁修理工程中也应该遵循这个精神。
河北省公路局的一位负责同志说,安济桥难得一次大修机会,从长远考虑,可换可不换的旧石件尽量更换,所有新石件一律不进行“作旧处理”,但是,总体上要保持古桥的原样。
北京的代表和文整会的代表认为,旧桥面石板应该全部利用,如此可以记录古桥的原貌。缺点是桥面高低不平,游人行走不便。
最后确定的大修工程设计,桥面上的旧石板全部更新,在桥面上人工磨出一道“车辙沟”和一个“驴蹄印”。1000多年的桥面石板被废弃。
1955年,安济桥大修工程施工期间,在朱士文的帮助下,看到研究安济桥大修工程的一些文件。
(1)安济桥的建成年代是隋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据《水经注》记载,晋朝太康三年(282)建成石拱桥——“旅人桥”,这是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石拱桥,根据安济桥结构状况,从晋朝太康三年(282)到隋代大业(605-616)才300多年的历史,由小跨径的半圆形拱桥发展到大跨径的圆弧形拱桥,而且是坦拱敞肩结构、其进步过程至少应该经过500年以上的历史,也就是说,拱形结构在中国桥梁上的应用应该在西汉或东汉时期已经实现。
(2)安济桥为什么不采用木桩基础?一个可能是当时尚未学会打桩技术,另一个可能是认为洨河水较为平缓,河床土质比较坚硬。
(3)如此坦拱敞肩的圆弧拱,其水平推力相当大,桥台后背的长度和宽度,按照现代力学理论计算尚有潜力,当初是如何确定的?难道曾有计算?如果是凭经验所定,在此以前必然还曾做过此类结构的石拱桥。
(4)中国古代北方石拱桥的主拱圈结构,以纵联式为最多,纵联式拱碹基本属于整体性构造,稳定性好。并列式拱圈属于多道独立的拱碹构成整体拱圈,稳定性不如纵联式结构。李春竟然敢大胆地采用此种并列式做法,此人必然对桥梁结构具有相当多的经验,可谓一位了不起的桥梁专家。
(5)每道拱碹石接缝的两侧嵌有1对银锭铁,建桥者是想用这些银锭铁加强拱圈的纵向整体性。根据力学分析,主拱圈的受力主要是压力,因此银锭铁不起作用。
(6)拱圈的整体自下而上向内稍有收分,拱顶的宽度比拱脚处的宽度小约60公分,由于总收分很小,每道碹石的厚度差难以测出,当初可能也是出于从拱圈整体的稳定性考虑而采取此种做法。实际上此种措施对拱圈整体的稳定性并
不起作用。但是,此举对拱碹石的加工制作增加很大难度。
(7)每块拱碹石的端面加工非常平,而且端面均垂直于拱圈的中心线,这一点古代匠人做得非常好,完全符合结构力学原理。
(8)安济桥全桥所用的石料均为石灰岩,石灰岩的抗压和抗腐蚀性能远不面如花岗岩。据调查,赵县的西边,临城、赞、元氏、获鹿等县的山上都是石灰岩,可能是为就近取材而采用石灰岩。从桥梁内外石料的风化程度来看,虽然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石料的风化腐蚀程度并非多么严重。可能与赵县的气候、面河水的水质有关。
(9)安济桥主拱圈的厚度,按照现代结构力学理论计算,其厚度偏大,可以理解。主拱圈上面两端的小孔洞,其跨径的设计基本合理,也就是说,两跨小孔之间的墩墙位置正确,使得拱圈内的受力拱轴线全部在拱圈断面三分点以里。@文物医院 @新水令 @看碟听雨 @蘸盐

《心经》:当你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建议收藏)此文为转载

心大则福大,心无量则福无量。

相传,释迦牟尼花21天,讲了80卷《华严经》;

花12年,讲了180万字的《阿含经》;

但仅有260字的《心经》,他却足足讲了22年!

四祖道信禅.师曾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世间之事,皆在于心。

当你读懂了《心经》里的这三句话,就有了改变人生的神秘力量,必将福气盈门。

01
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有位哲人曾说:“世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是苦难重了、事情大了,走不出来。其实,是我们的心还困在过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人,年轻时遭人陷害,后来冤案虽被平反,但他已经坐了八年牢。

出狱后,他终日不开心,总是骂骂咧咧:“我真倒霉,人生最好的年华,都在大牢里荒废了。我吃了那么多苦,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就算把他千刀万剐,也难泄心头之恨!”

一直生活在痛苦中的他,六十五岁时,生命也快要走到尽头。

慧通禅.师前来看望:“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何苦耿耿于怀呢?”

他气若游丝,仍喃喃道:“大师,我是被冤枉的,如何释怀,那个人把我的人生都毁了。”

禅师摇摇头:“你在里面坐了八年牢,在外面又坐了整整三十年“牢”。真正毁掉你的不是那个人,而是你自己的心啊!”

是啊,一个人一直放不下过往,总是在委屈、怨恨、痛苦中度日,哪怕身体自由了,心却始终困于囚笼。
《心经》有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万物有生有灭,皆是梦幻泡影,所有的痛苦,并不在于外物,而是源自内心。

心不住在往事的牢笼,就能走出挫折、困难的迷雾,真正获得自由。

而生活中,因名利斤斤计较,为得失耿耿于怀,看似是被生活折腾,其实都是自我折磨。

人生不长,快乐本就不多,何不放开怀抱,放下痛苦的过往,拥抱幸福的新生。

02
你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映射

有这样一则故事。

曾经有两个书生学业相当,都有望考取进士,于是他们结伴上京赶考。

路过一片树林时,突然一只小鸟摔下来,死在他们脚边。

高个子书生没当回事,继续往前走。

矮个子书生心里咯噔一下“鸟落在地上,岂不是‘落第’吗?”
他看着鸟沉默许久,而后才追上高个子。

到了京城,他越来越郁闷,满脑子想的都是考不中的悲哀。

结果,考试那天,他心中被“落第”纠缠,答题毫无思路,最终名落孙山。

而高个子书生,一心高中,答题行云流水,果然金榜题名。

不相干的事,一个没当回事,一个瞎想事,最终结果天差地别。

《心经》有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外在的环境,遇到的事情,都是虚幻的,并无好坏之分,真正定义它的是我们的内心。

心就是一面镜子,会照出世界的样子。

一旦有了妄念,心镜就扭曲变形了,成了哈哈镜,让世界失了真。

这便是《心经》中所说的无明心,也就是不明白的心。

我们每天都在遇事,若是内心无明,则看不清世界,更看不清自己,最终就会搬起莫须有的石头,砸疼自己的脚。

相反,遇事少想些,多专注于起初要做的,则能安然以对,过好小日子,收获大幸福。

03
心越清净,人越自在

佛曰:“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不清净,旁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搅得我们不得安宁。

星云大师曾讲过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给他的母亲过八十大寿,请唐伯虎为他母亲题诗。

唐伯虎提笔便写:“这个女子不是人。”

这个人很生气,心想“这个唐伯虎居然骂我妈,早知道不叫他题了。”

过了一会儿,唐伯虎慢悠悠地,边喝茶边写下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这个人,一下子又开心起来,“写得太好了,夸我母亲是仙女。”

唐伯虎接着又写:“养个儿子会做贼。”

这个人又难受了“竟骂我是贼。”

最后,唐伯虎写了句:“偷得仙桃供母亲。”

这个人的心情又雨过天晴“写得好!说我到天宫偷桃供母,孝心可嘉。”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短短四行字,就能让一个人,有这么大的情绪起伏。

故事虽然夸张,却是我们日常的真实写照。话还没说完,事情还在发生,我们就坐不住了,情绪就上来了。

落在纸上三两语,听在耳中一席话,轻易就能搅扰内心,弄丢自在。

在乎他人眼里的样子,纠结他人给的选择,完全忘记自己是谁、究竟要什么,被人牵着鼻子走,最终一事无成。

想来,这归根结底,还是欲望太多,心不清净。

《心经》有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情绪不受凡俗影响,行事不因变化波动,坚守内心的清净,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生无常,凡事先放一放,置身事外想一想,于喧嚣处不慌张,拥挤处不迷茫,福气也就来了。

心若清净了,万事就简单了。

佛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心境广阔的人,不论外界是晴是雨,内心都是天高云阔,总能放空自己,不生苦难。

这便是般若心,能装下世间无穷美好,收获人生旅途珍宝。

正所谓“心大则福大,心无量则福无量”。

读懂了《心经》,就能在一花一世界中,快意生活,在一叶一菩提中,绽放人生。

《心经》

心大则福大,心无量则福无量。
相传,释迦牟尼花21天,讲了80卷《华严经》;花12年,讲了180万字的《阿含经》;
但仅有260字的《心经》,他却足足讲了22年!
四祖道信禅.师曾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世间之事,皆在于心。
当你读懂了《心经》里的这三句话,就有了改变人生的神秘力量,必将福气盈门。

01

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有位哲人曾说:“世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是苦难重了、事情大了,走不出来。其实,是我们的心还困在过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人,年轻时遭人陷害,后来冤案虽被平反,但他已经坐了八年牢。

出狱后,他终日不开心,总是骂骂咧咧:“我真倒霉,人生最好的年华,都在大牢里荒废了。我吃了那么多苦,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就算把他千刀万剐,也难泄心头之恨!”

一直生活在痛苦中的他,六十五岁时,生命也快要走到尽头。

慧通禅.师前来看望:“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何苦耿耿于怀呢?”

他气若游丝,仍喃喃道:“大师,我是被冤枉的,如何释怀,那个人把我的人生都毁了。”

禅师摇摇头:“你在里面坐了八年牢,在外面又坐了整整三十年“牢”。真正毁掉你的不是那个人,而是你自己的心啊!”

是啊,一个人一直放不下过往,总是在委屈、怨恨、痛苦中度日,哪怕身体自由了,心却始终困于囚笼。

《心经》有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万物有生有灭,皆是梦幻泡影,所有的痛苦,并不在于外物,而是源自内心。

心不住在往事的牢笼,就能走出挫折、困难的迷雾,真正获得自由。

而生活中,因名利斤斤计较,为得失耿耿于怀,看似是被生活折腾,其实都是自我折磨。

人生不长,快乐本就不多,何不放开怀抱,放下痛苦的过往,拥抱幸福的新生。

02

你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映射

有这样一则故事。

曾经有两个书生学业相当,都有望考取进士,于是他们结伴上京赶考。

路过一片树林时,突然一只小鸟摔下来,死在他们脚边。

高个子书生没当回事,继续往前走。

矮个子书生心里咯噔一下“鸟落在地上,岂不是‘落第’吗?”

他看着鸟沉默许久,而后才追上高个子。

到了京城,他越来越郁闷,满脑子想的都是考不中的悲哀。

结果,考试那天,他心中被“落第”纠缠,答题毫无思路,最终名落孙山。

而高个子书生,一心高中,答题行云流水,果然金榜题名。

不相干的事,一个没当回事,一个瞎想事,最终结果天差地别。

《心经》有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外在的环境,遇到的事情,都是虚幻的,并无好坏之分,真正定义它的是我们的内心。

心就是一面镜子,会照出世界的样子。

一旦有了妄念,心镜就扭曲变形了,成了哈哈镜,让世界失了真。

这便是《心经》中所说的无明心,也就是不明白的心。

我们每天都在遇事,若是内心无明,则看不清世界,更看不清自己,最终就会搬起莫须有的石头,砸疼自己的脚。

相反,遇事少想些,多专注于起初要做的,则能安然以对,过好小日子,收获大幸福。

03

心越清净,人越自在

佛曰:“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不清净,旁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搅得我们不得安宁。

星云大师曾讲过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给他的母亲过八十大寿,请唐伯虎为他母亲题诗。

唐伯虎提笔便写:“这个女子不是人。”

这个人很生气,心想“这个唐伯虎居然骂我妈,早知道不叫他题了。”

过了一会儿,唐伯虎慢悠悠地,边喝茶边写下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这个人,一下子又开心起来,“写得太好了,夸我母亲是仙女。”

唐伯虎接着又写:“养个儿子会做贼。”

这个人又难受了“竟骂我是贼。”

最后,唐伯虎写了句:“偷得仙桃供母亲。”

这个人的心情又雨过天晴“写得好!说我到天宫偷桃供母,孝心可嘉。”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短短四行字,就能让一个人,有这么大的情绪起伏。

故事虽然夸张,却是我们日常的真实写照。话还没说完,事情还在发生,我们就坐不住了,情绪就上来了。

落在纸上三两语,听在耳中一席话,轻易就能搅扰内心,弄丢自在。

在乎他人眼里的样子,纠结他人给的选择,完全忘记自己是谁、究竟要什么,被人牵着鼻子走,最终一事无成。

想来,这归根结底,还是欲望太多,心不清净。

《心经》有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情绪不受凡俗影响,行事不因变化波动,坚守内心的清净,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生无常,凡事先放一放,置身事外想一想,于喧嚣处不慌张,拥挤处不迷茫,福气也就来了。

心若清净了,万事就简单了。

佛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心境广阔的人,不论外界是晴是雨,内心都是天高云阔,总能放空自己,不生苦难。

这便是般若心,能装下世间无穷美好,收获人生旅途珍宝。

正所谓“心大则福大,心无量则福无量”。

读懂了《心经》,就能在一花一世界中,快意生活,在一叶一菩提中,绽放人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最喜欢的古诗词有哪些?》[心] 1.“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去年南京大雪时,刚好看到这句,心生欢喜。 2.“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 是我说的还不够准确吗 ​​​看淡了很多,瓜终归就是瓜,少听点这些没营养的,我喜欢的她们是cv不是爱豆,她没有违法乱纪没有触碰到道德底线,那对我来说就不是事,同时
  • !!
  • 【费托蜡:黑色煤炭的“白色”价值】费托蜡,是因德国科学家费舍尔和托普索发明由煤生产油和蜡的过程,将其名字首字母结合而得名。#煤炭# (山西发布)【费托蜡:黑色煤
  • 一条吐司的价格也很良心16~291/24正式开业‼️有活动哟~上海石门一路288号兴业太古汇LG129室#咖喱安利time##美食101##上海美食# @丸子安
  • 安静而淡然,简单且真实,沉稳却随意,把春天的记忆收藏凝聚于只叶片末中,在任何一季里冲饮,都让人感到春光的灿烂,连最后的沉默,都仿佛是一朵花浅淡的微笑。沉浮随意,
  • 结果人家一张口就是“我想吃三不沾”[憧憬]叫她说了三遍才听明白,一是因为日本人发不好zh的音,二是三不沾这个东西我是今年才知道的,没想到从她的嘴里说出来,一时惊
  • 更多时候,它还会来自带有缺陷的亲密关系,身处这种境遇中的人会觉得无法与身边的人进行情感或观念上的沟通,从而带来“同床异梦”的不适体验。《孤独传》的作者费伊·邦德
  • #徐少强# 磕磕碰碰的黑夜裏無論天南地北美麗的大自然都會讓你找到回家的路,生活是很美好的回憶,就像時光倒流一直沉睡在夢境中如有這麽一天會重新來過,把他想象成為一
  • 也真正确定自己更喜欢的是台下的你们,比如朱老师永远会对你笑到眯眯眼,会认真地看着你和你打招呼,比如靳老师对我说的谢谢,以及好几次一下车就能盯上我的镜头(虽然有时
  • 近十年来,李晓韫和少年家事庭的法官们一直没有放弃小蕊,她们和小蕊的父母、社会各界一道给了小蕊更多的关爱,小蕊找到了一份安稳的工作,也交到了男朋友,即将步入婚姻的
  • 在日前举行的2017京都国际漫画赏大赛中,我校机电学院媒体技术与艺术系2014级本科生宋宇安学长绘制的《他和她的框》以其独到的创意和巧妙的构思,从近千位职业参赛
  • 可惜的是,不少人总以为自己离死亡很远,对死期从来就没想过,一辈子的时间都在汲汲经营名利,完全没把解脱放在心上。我们今生所忙碌的诸般琐事,即使到命终也不会有完结之
  • 我们的社会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爱心人士对公益活动的支持,才涌现出了无数像栗洁这样不怕吃苦,爱心支教的热血青年。再次感谢有您(们)的爱心助力,您(们)为山区孩子
  • 1、油泼biangbiang面也可用扯面拉条子裤带面,主要是抻拉面,对于面点师傅的扯面技术要求极为严格,陕西汉子比较粗糙,吃面一定要吃一大碗,还要就着几瓣蒜,所
  • 人还是要有几个朋友,哪怕他混得一般,只要对你真诚,这样的人,就是好朋友。所有男生提出分手都不是因为一次的不愉快而分手1.而是他在各种忍让你的时候在心里默默对你减
  • ​​​生日快乐吖~这是喜欢你的第六年啦~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我能坚持这么久,我很开心也很荣幸,能看到你不断成长,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喜欢,我欢欣雀跃,但也心存
  • 想再去镇上吃一次牛肉面,想在戈壁上走到太阳落下去,想再看一场流星雨,还想再见一次面小胡昨天问我在干嘛,我说在伤心。去乌兰的时候是夏天,没见过它下雪的样子,很想见
  • 诗名为送别,却在开头即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跳跃至别后寂寞,为盼其归来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充满了不确定。诗名为送别,却在开
  • 本来开开心心出去逛街,刚出门就:看你脸圆的,你是不是长胖了,脸都变成一团了…一下子火大…好烦啊 自己是个胖子就要我下100斤,之前少吃减肥都搞得内分泌失调一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