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念佛的七大误区!

“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位慧空法师给印光大师写信,说他准备打饿七(即断食),印光大师回信严厉告知:“灵严山坚决不允许开此一法”。我们来看看这封短信,言简意赅,《复慧空大师书》(摘自《文钞·续编上》):

“观汝来书,系犹以宗门之知见为主,于净土法门尚未全信,故只求相应,致起魔境。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汝只知求相应,稍有相应气分,便生欢喜赞叹之心,此亦是不相应之现象,由是故有怪相现。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祈但一心念,勿以不相应不得往生为疑惧。所有境界,皆不理会,也不问他好死坏死。除念佛之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决定往生之益。若怕死时种种不相宜之障碍,因打饿七,此事险极。吃饱饭,尚不能相应,到饿的要死的时候,还能相应么。如必要打饿七,请下山到别处去打,灵岩决不许开此一法。汝完全是在妄想窠中求相应。若肯一切妄想通放下,当必病愈身安。即世寿已尽,亦当正念昭彰,随佛往生。念佛的人,不得有来生后世的念头。汝往生的心尚不专一,则决定不能不又在此世界受六道之生矣”

急着往生,于是故意不吃不喝,诚如印祖所说,吃饱饭念佛尚不能相应,等饿到奄奄一息的时候,还能相应吗?还能保持正念吗?佛号还提得起来吗?真信切愿是先锋,求往生的愿望要迫切、恳切,但不是急躁!急躁其实是一种贪心、贪快。所以印祖说“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能放下此心,则当体清凉矣。”(此句摘自文钞·续编上《复念佛居士书》)

二、不得有求死之着心

有人写信给印光大师,自称“随时随地,得死便死”,好像很潇洒。是的,如果已经取得往生的把握,生死自在了,那么可以。否则,还是不要妄说大话,不可以有求死的执着心。听听大师怎么回答他: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着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无量劫来怨家,令汝横死。不但不得往生,待至将死,魔力已去,则苦不胜言,当生邪见,必致堕落。此执着心不可有,有即是病,不可不知……我等但老实念佛,只求临终往生即已。至于现生之如何若何,一任其水到渠成,春来花放。倘先设一想念,则反成障碍。如断其水源而欲渠成,正在严冬而欲花放。若能得者,便属怪事。(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唯佛居士书》)

三、不当刻期定欲即生

也有人跟印光大师发誓“决欲年内往生”,他给自己限定了往生的期限。大师回复他:

“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着。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梵纲经》后偈云“计我着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生之心。即不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
(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念佛居士书》)

四、不得自杀以求往生
另外,更加不可以自杀以求往生。有人提出这个想法,印光大师呵斥他:

“此种邪见,自误误人,害岂有极。切勿说此话,免得无知受害”。大师说:“凡夫佛性,未曾亲证,所有自性功德,均不得发现而受用,故一切随业耳。现世之色身,名为报身,即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也。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专志念佛,求佛垂慈,早来接引,则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则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当其正戕时,已经心失正念。况其戕之之苦,若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与佛相应,蒙佛接引也”。
(摘自文钞·续编卷上《复吴沧洲居士书三》)

五、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

外面有一些宣称专修“般舟三昧”的道场,光着双脚在地板上跺,双手不停的前后摆动,节奏从慢转快,又从快转慢;中途可以休息,可坐可卧,晚上照样睡觉。实际上他只是个般舟的形式,离佛经上讲的真正意义的般舟三昧距离还很遥远,大家不要误会。也许极少数的人真能做到般舟三昧,但般舟三昧的前提仍是真信切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没有生起来,跟着别人喊几天佛号就坚持不下去。我们看看印祖怎么说:

“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说,其好高务胜耶,抑真为生死耶。如真为生死,当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拟效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则必至着魔退道。且请息此念,庶可行益耳。”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二》)

“今人体质多单弱,不得妄效古人。人每每以好名而过为苦行,则反为于道于身,皆无所益。佛法真益,要在至诚中得。非做一场面,即能了事也。”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周智茂居士书一》)

“汝是凡夫,不是圣人,睡何能免,食何能止。但不贪睡,不贪食,取其养息充饥即已。若如汝所说,仗神咒止睡,果真持咒有大灵感,或可不睡。汝初持之夜便不睡,乃是心切之极,已稍伤神,故不睡。若伤神久,则睡便不醒矣。初心人,每每以一时精进过度,后便退惰。
(摘自文钞·三编卷四《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根敏道心虽切,恐规矩不洞,不解用功法则。祈教以量力而为,不可强勉硬撑,以致心身受病,遂难亲获法利矣。闻某某不善用心,致吐血不止,因而反成废弛。初学人皆须以此意告之。
(摘自增广文钞卷一·《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六、急欲见佛,多招魔事

急欲见佛见境界,一边念佛一边想着我怎么还没有见到阿弥陀佛、怎么别人看见莲花了我还没看见、怎么念这么久还没有功夫成片……这些着急的念头统统要放下。下面摘录印祖几段相关开示:

“汝欲在灵严闭关,真师已允许之,此再好莫有之机缘也。但当通身放下,并将躁妄之急欲得益之心放下,则自可得益矣。否则或恐着魔。凡着魔者,皆由躁妄之心所致耳。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明道法师书》)

“如子忆母,无时或忘。念时固然是念,歇气不念时,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应(即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无有一切杂念,故名相应)。切勿起即欲见佛之心。但求佛号外,无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见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闭关修净业,实为最善。但宜于信愿一心处着力。不宜于见净境见佛处着力。若不善用心,唯欲速见净境。只此妄心固结不解,日深一日,唯此忘念,则必至宿生怨家为现净境。待其见已,生大欢喜,则魔便入窍,不可救药矣。当以此勖而告之。”
(摘自文钞·三编卷一《复传度和尚书》)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着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着魔。
(摘自文钞·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八》)

“凡修一切法门,总以至诚恭敬,求心与道合,心与佛合。不以见胜妙境界为事,即可不堕魔事。若以躁妄心,欲见胜妙境界,其心之冀望,如饥如渴,即堕魔之由。纵令不丧心病狂,亦幸耳。非所应也。”
(摘自文钞·三编补《复念佛居士书三》)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见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着,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着,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着,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士牧居士书六》)

“谭碧云之着急,不独彼一人独犯此病,一切学佛之人,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谓得。须知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如魔境然,止期垢净,勿虑无光。如翳目然,但能去翳,自复本明。若于垢未净,翳未去时,即欲大发光明,曷可得乎。若发,便是妖魔所现,决非境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发心人,俱宜以此意告之。”
(摘自增广文钞·卷一《复袁闻纯居士书》)

七、往生之期,任缘迟早

最后,还是印光大师的话:
“我辈所宜致力者,乃生真信发切愿,以志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其往生之期,任缘迟早。不可预作一即得往生之心。恐此心固结,而心实未与佛相应,则必起魔事。”
(摘自文钞·三编卷二《复方圣照居士书七》)

学佛就是守住自己的真心️️️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老和尚著)

第四节:
问曰:
何名无记?
答曰:
诸摄心人为缘外境粗心小息,内炼真心;心未清净时,于行住坐卧中,恒惩意看心,犹未能了了清净,独照心源,是名无记心也。亦是漏心,犹不免生死大病,况复总不守真心者;是人沉没生死苦海,何日得出。可怜努力努力!经云:众生若情诚不内发者,于三世纵值恒沙诸佛无所能为。经云:众生识心自度佛不能度众生。若佛能度众生者,过去诸佛恒沙无量,何故我等不成佛也?只是情诚不自内发,是故沉没苦海。努力努力!勤求本心,勿令妄漏。过去不知,已过亦不及今身现在,有遇得闻妙法,分明相劝,决解此语,了知守心,是第一道。不肯发至诚心,求愿成佛,受无量自在快乐,乃始轰轰随俗贪求名利,当来堕大地狱中,受种种苦恼,将何所及。奈何奈何!努力努力!但能著破衣飧粗食,了然守本真心,佯痴不解语,最省气力,而能有功,是大精进人也。世间迷人不解此理,于无明心中,多涉艰辛,广修相善,望得解脱,乃归生死。若了然不失正念,而度众生者,是有力菩萨。分明语汝等,守心第一,若不勤守者,甚痴人也。不肯现在一生忍苦,欲得当来万劫受殃,听汝更不知何嘱?八风吹不动者,真是珍宝山也。若知果体者,但对于万境起恒沙作用,巧辩若流,应病与药,而能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者,真是出世丈夫。如来在日,叹何可尽。吾说此言者,至心劝汝,不生妄念,我所心灭,则是出世之士。
问曰:
云何是我所心灭?答曰:为有小许胜他之心,自念我能如此者,是我所心,涅槃中病故。涅槃经曰:譬如虚空,能容万物,而此虚空不自念言我能含容如是。此喻我所心灭。趣金刚三昧。
问曰:
诸行人求真常寂者,只乐世间无常粗善,不乐第一义谛真常妙善;其理未见,只欲发心缘义,遂思觉心起,则是漏心;只欲亡心,则是无明昏住。又不当理,只欲不止,心不缘义,即恶取空,虽受人身,行畜生行;尔时无有定慧方便,而不能解了,明见佛性。只是行人沉没之处,若为超得到无余涅槃,愿示真心。
答曰:
会是信心具足,志愿成就,缓缓静心,更重教汝;好自闲静身心,一切无所攀缘,端坐正念,善调气息;惩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好好如如,稳看看熟,则了见此心识流动,犹如水流,阳焰晔晔不住。既见此识时唯是不内不外,缓缓如如,稳看看熟,则返覆销融,虚凝湛住。其此流动之识,飒然自灭。灭此识者,乃是灭十地菩萨众中障惑。此识灭已,其心即虚,凝寂淡泊,皎洁泰然;吾更不能说其形状。汝若欲得者,取涅槃经第三卷中,金刚身品,及维摩经第三卷见阿(音同触ㄔㄨˋ)佛品,缓缓寻思,细心搜捡熟看,若此经熟,实得能于行住坐卧,及对五欲八风,不失此心者,是人梵行已立,所作已办,究竟不受生死之身。五欲者:色声香味触。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甚莫怪,今身不得自在。经曰:世间无佛住处,菩萨不得现用。要脱此报身,众生过去根有利钝,不可判;上者一念间,下者无量劫。若有力时,随众生性,起菩萨善根,自利利他,庄严佛土。要须了四依,乃穷实相。若依文执,则失真宗。诸比丘!汝等学他出家修道,此是出家,出生死枷,是名出家。正念具足,修道得成,乃至解身支节,临命终时,不失正念,即得成佛。弟子上来集此论者,直以信心依文取义,作如是说,实非了了证知。若乘圣理者,愿忏悔除灭;若当圣道者,回施众生,愿皆识本心,一时成佛。闻者努力,当来成佛,愿在前度我门徒。
问曰:
此论从首至末,皆显自心是道,未知果行二门,是何门摄?答曰:
此论显一乘为宗。然其至意,导迷趣解,自免生死,乃能度人。直言自利,不说他利,约行门摄。若有人依文行者,即在前成佛。若我诳汝,当来堕十八地狱,指天地为誓,若不信我,世世被虎狼所食。



最上乘论

2019年9月6日于

株洲市观音古寺 客堂
  https://t.cn/RcFhTKH

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 第一卷(二十四)

既是佛之妙用。则不从人得。既不从人得。亦不在己躬。既不在己躬。则内不放出外不放入。既外不放入则外息诸缘。内不放出。则内心无喘。既内心无喘外息诸缘。则一切智通无障碍。既无障碍。则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正当恁么时。不是世间法。亦非出世间法。拽取占波国与新罗国斗额。岂是分外。虽然如是。更有事在。敢问诸人。只如忠国师为甚么却道。钦师犹被马师惑。即今莫有定当得出底么。若定当得出。许尔诸人。尽是出格道人。其或未然。径山据款结案去也。良久云。在舍只言为客易临筌方觉取鱼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立春有人说既已立春时,何必执着于寒冬的事可我仍执着与你今天出门逛街了和我妈我姐一起好累的,去超市买了奥利奥丽芝士魔芋爽,还吃了狼牙土豆哈哈哈今天赵英俊去世了
  • (内心:好无聊啊这就猜中了??
  • 第三杯我还敬你,怀念这些天在一起的时光和放不下的缘分!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少点流言蜚语、多点真诚在三岁的世界里永远快乐,幸福无忧!
  • 内涵段子 第一杯酒我敬你,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带给我的感动和欢喜,第二杯也敬你,愿你前程似锦从此豁达,有吃有穿有人疼!从此深情不被辜负,敬你这三杯,愿你有
  • 道祖老子认为,作为一个洞明世事的有“道”之人,应有广博的同情心与爱心,要尽可能地帮助别人,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就会越富有,就能得到天道的护佑与关爱。确实,我们对
  • 道祖老子认为,作为一个洞明世事的有“道”之人,应有广博的同情心与爱心,要尽可能地帮助别人,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就会越富有,就能得到天道的护佑与关爱。“君子爱财,
  • 我现在贫穷,这是命,有什麽忧虑的?” 过了几年,盗贼在边疆屡立战功,做了高官,想着报答吴县令的恩德。盗贼的妻子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什麽原因,盗贼一五一十告诉了她,
  • #现实版樊胜美#在这个世界上 不止这个女孩子面临着家称之为“避风港”(无底洞 )大家都在说 那就离开啊、断绝关系 不用管他们 但是啊、原生家庭 就像只小猫一样
  • 忏悔的对象1、对自己忏悔(自我忏悔)自我忏悔就是自己犯了过失,而其他的人并不知道,并没有同其他人发生不愉快的事。4、对神圣的忏悔我前面所说的三种忏悔对象而做的忏
  • !越了解你就越喜欢,相声,综艺,访谈,网剧,歌曲等。
  • 暖冬尝鲜季,解锁时尚美味,速去~地址:桂林路1108号#长春美食##新品尝鲜# 长沙〰️day5:☑️谢子龙影像艺术展☑️李自健美术馆(好看)一盏灯(好吃,但是
  • 灏勬墜濂虫兂瑕佷竴涓笉浼氬珜寮冩垜鐨勭敺鏈嬪弸锛屼竴涓互缁撳涓哄墠鎻愯€岃皥鐨勬亱鐖憋紝涓€涓兘瀹犳垜鎳傛垜鐖辨垜鐨勭敺鐢熴€備粬涓嶄竴瀹氳寰堥珮銆佷
  • 现在怕的是他爸弄的事,以后难以收场,严重的话,有可能有牢狱之灾,我说不定都要受牵连,虽然我都没参与其中,但公司注册的股份是我老公和我,而他爸又总是借这个公司之名
  • 黑5折扣‼️ Charter club美国专业羊绒衫老牌!4.5g*3,一盘共13.5g的大容量,超值特价别错过,售完无补哦fu植内容$TmI81yA54Sc$
  • 2015年 红色卫衣黑色运动裤 高高瘦瘦 霸道冲动 一脸的纨绔子弟样 那时真的从未动心2016年 牛仔外套卡其色休闲裤 依旧高高瘦瘦阳光 帅气 回来收拾东西退
  • #猫咪领养[超话]##猫咪领养[超话]#坐标河北任丘市这是一只胖橘 10个月了 公猫 疫苗齐全 做过绝育 非常健康活泼性格温顺 适应能力强 粘人~因为自己9月
  • 这样的例子和规律,比比皆是。对于这些男女朋友来说,往往会钟情于和自己性格相反的异性。
  • 我们别小看这润滑油,它虽然量不多,却能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少了它身体的功能就容易衰退磨损。所以说运动也不是说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运动,必须要身体精神状态比较好、休
  • 这些人员占风险企业全部员工的61%,而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字,科技管理人员只占美国全部职工的14%.风险投资推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风险投资的
  • 我和麻麻都饿了呢,吃完都快16点了。从D口去B口,近多了,回家吃麻麻做的紫菜包饭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