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云南的酸多来自果实,有柠檬、树番茄、酸木瓜、青芒果,每一种都能演绎出五光十色的风味。云南人对酸的热爱是印刻在骨子里的,你如果想了解并体验这种热爱,不在云南待个几年,不可能。

在云南,我们关于酸的旅程,是从昆明的篆新市场开始的。篆新农贸市场在昆明市中心,挨着翠湖。去之前,我就在网上对这个市场开始了调研,据说这里有全昆明最全的食材,一年四季的蔬果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许多人将之列为昆明必去打卡点,每天的人流量有几万人,若临近年关,则有十多万人,买菜全靠“挤”。

在篆新市场,我想到了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觉得自己有点像一个偏僻山区的地方小厨,一下子闯入了皇宫里的御膳房。云南市场的丰盛得益于它的海拔和气候类型,最低76米到最高6500米的垂直海拔高差,赋予了这里丰富的植物资源。

当然,还是要记得我们来菜市场的目的——寻酸。其实不能叫寻,菜摊上、果摊上,目之所及的都是酸味的源头。比如说,我眼前的这个摊子,就摆着柠檬、树番茄、酸木瓜,光柠檬就有三种,两种鸡蛋大小,另外一种则比鹌鹑蛋小一点。

摊子的女主人极为热情,看我对三个柠檬的使用产生了迷茫,挨个地向我介绍:“小柠檬清香扑鼻,西餐厅多会购买用来做柠檬汁;这个大的是泰国柠檬,没有籽,常用来泡水;这种(另一种大的)则是本地河口产的柠檬,特别酸,多用来做傣味食物。”

我拿着柠檬,挨个地闻,小柠檬真好闻啊,有一种呼吸被治愈洗礼的感觉。老板又示意我用手搓一下闻不出味道的大柠檬,只是轻轻一揉捏,清香味瞬间就萦绕在鼻尖,植物真是神奇啊。

我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汁水刚挤入到口中,我能明显感受到我面部表情的鲜活,想到了之前刚看过的一个视频,就是婴儿第一次接触到酸的食物的那种。

云南人烹饪食物很少用醋,酸味的来源就是柠檬、酸木瓜、树番茄这样的果酸。我想到美食作者要云《酸食志》中的故事,他在书里提到自己云南食酸的经历。他说自己上大理鸡足山去看佛光,下山后,发现周边的农家就在海稍水库的公路旁开起了饭店,主打食物就是煮鱼,用的是水库里的花鲢和白鲢,简单处理后,烹饪材料用的就是酸木瓜,煮出的鱼味道酸得清雅,然后蘸上用当地辣椒和蒜调的蘸水,酸酸辣辣,鲜鲜嫩嫩。

我们在云南的第一餐饭是美食博主李孟泽推荐的,对方曾是媒体人,后来辞职专注于云南美食的开拓。他告诉我,这是一家特色民族菜馆,能够看到云南各民族对酸的使用手法。我们就这样来到了位于昆明官渡区的饭馆老滇山寨。

从餐馆的布置上就能看出浓郁的民族特色。门口有穿着纳西族服饰的姑娘在跳传统的打跳舞蹈,举手投足之间是热情和灵动。菜单上每道菜名前都冠以地名,比如说临沧火腿木瓜鸡、思茅酸汤鱼片、纳西炖猪血等等。饭馆的行政主厨林峙是昆明人,厨师出身,人很热情,我们刚到,菜就已经上了桌。

第一道菜是大理酸辣鱼。鱼是刚处理好的新鲜鲤鱼,看起来有2斤重,鱼肚上均匀地划了几刀,方便入味。一旁是一锅红彤彤、颜色靓丽的汤,有点像我在贵州吃的红酸汤。林峙仿佛看出了我的想法,他说,大理酸辣鱼的酸是梅子醋和木瓜煮出来的,红色是用了西红柿和辣椒的原因。“云南用木瓜特别实在,不用特别处理,切了片跟食物一起煮。煮了后,再把木瓜片捞出来,所以看不见。”

用酸木瓜煮酸辣鱼是大理白族的典型吃法。林峙说这道菜的味道源于他上世纪90年代的记忆。林峙出生于1974年,十七八岁就出来学厨。有一年放假,他去大理游玩,和朋友去大理下关镇乘船游洱海,快到喜洲码头时已经是晌午,船工开始给大家做饭。

那一顿就是酸辣鱼,用的是洱海刚捞起的鱼,现杀了,用洱海的水煮,里面放了木瓜和辣椒,湖光倒映着蓝天,就着徐徐清风,吃得酣畅淋漓。“当地叫活水煮活鱼,年轻时能吃,我记得吃了五六碗饭。”这是林峙第一次吃到木瓜的酸味,有水果的清香,跟用醋煮出来的完全不一样。

在林峙的记忆里,一直到2000年左右,昆明的菜肴里都很少用到果酸类的东西,比如说烧鱼,有红烧、黄焖、蒸,还有糖醋的,后者用的也是醋。“主要是当时交通不便,很多下面地州的东西到不了昆明。”林峙记得自己去大理,高速路都没有,要坐9个小时摇摇晃晃的老火车。

2012年,在老滇山寨开业前,林峙等人在昆明市场上做了一个调研,以了解民俗菜在昆明的市场。他们发现,昆明有几家饭馆,但十多张桌子就算大规模的了,多是夫妻店,且有些虽然打“民俗”特色,但只是套了个名字,跟正宗南辕北辙。

10年前正是云南旅游最为火爆的时候,从饮食资源的需求上来说,来昆明的游客需要更多味觉的刺激,而不仅仅是汽锅鸡和米线之类的主打产品。林峙他们的第一家店开在酒店区,游客众多,三个月就开始排队,“先是外地人都来吃,之后本地人看着新奇,也来”。林峙说,厨师就是从下面地州请,后来又开了五六个店,都是从第一个月就开始盈利。

聊天中,又一道新菜上来,是临沧火腿木瓜鸡,汤汁金黄,我趁热尝了口汤,酸香浓郁,鸡肉尤其劲道,还有一股淡淡的果香,正是我在菜市场闻到的酸木瓜的香味。林峙说用的是当地的走地鸡,经常在高寒区域跑,“云南菜,说白了吃的就是食材”。

为了寻找更多的食材,从开店以来,林峙和其他厨师都会去下面的地区采风,这个过程,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林峙提到去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家喝酒,当地的风气是从中午喝到夜里一两点,这个中间客人不能全部离席,傣族的小竹凳又细又高,坐着很不舒服,他们只好轮流去上厕所。还有一次去怒江州,独龙族人热情,杀牛给他们吃。

一头牛,整个牛皮剥下来,在地上搭上一个树杈,牛皮一角扯一下,就成了一口天然的大锅,牛肉放到牛皮中加水煮,煮熟后蘸着辣椒、味精、盐等拌的佐料,是美味,也是风味。
采风的过程,既是寻找新的食材的过程,也是不断判断哪些地域特色的食物能够被外地游客所接受。比如说,他们曾在傣族聚集区吃过一种酸肉,新鲜的肉自然发酵以后,用芭蕉叶加香料包好再去蒸。“

我们当时觉得挺好,就在店里卖。”林峙说新菜品刚上市以后,因为有特色许多人都点这个菜,可点菜的人吃了之后就会给差评,认为“难以下咽”,林峙只好将这道菜从菜单上撤了下来。还有一次,在红河州哈尼族聚居区采风时见识到一种泥鳅的新做法,泥鳅不杀在火堆里烤,烤干了以后洗净用酸菜煮,半汤半菜,吃的时候将泥鳅拿出来,用手掰着吃,剩下的内脏扔掉,味道虽好,却也不适合顾客,“别人可能觉得不卫生”。

也有惊喜的时刻。前一段时间他们去元阳,在当地的集市上看到一种植物长得像甘蔗又像芦苇,从来没见过,当地人把秆皮撕掉,口感脆脆的,很酸,蘸盐或者蘸辣椒都可以吃。当地人叫“酸草”。

林峙他们就想,能否把这个东西用到菜中去?他们用来炖牛肉,酸酸辣辣的,效果特别好。“以前做牛肉都是用柠檬,新鲜的柠檬将汁水压出来调酸,味道也不错,但酸草做出的口感更柔和,还有草的清香味。”林峙说,这道菜马上就要上到菜单中去,“现在采风比以往要走得更远更深,以前就是开开心心去品尝美食,现在人们对口味的需求比以前高了,寻找也就变得更难起来,很多地方汽车都到不了。”

这些东西让我又一次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酸,云南人才是那个定规矩的人。

节选自《人们为何对“酸”情有独钟?》文 | 王珊

#文化# 【大平原(二百一十三)|说说羊头子鱼】说说羊头子鱼——王树成
估计看到“羊头子鱼”这几个字,大家就会一头雾水,到底是羊呢,还是鱼?当年它可是渤海湾畔姓的家常菜,现在却成了老百姓生活的“奢侈品”。为何这羊头子鱼身价会有如此的变化?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切还是从那个贫穷的年代说起吧。
“当时穷啊!”我奶奶告诉我,能吃的东西都吃了。树皮树叶子,棒子瓤地瓜蔓,连吃多了会死人的三棱草都吃得差不多了。虽然那个时候人们那么饿,河里的鱼虾却多的是。与不缺美食的今天,人们却把小龙虾这样的“清道夫”都不放过的生活截然相反。你说怪不怪。
“那时,海里的大鱼大虾却多的是。”做了半辈子渔民的爷爷讲,今天接近天价梭子蟹,在当时却是“扔获”。“该死的营生子又把网挂烂了”,看到满网的梭子蟹,人们那个烦啊,那个骂啊!
“碰到收梭子蟹的‘行贩’,给钱就卖。”爷爷说,“卖不了就扔了垫码头。”“卖多少钱一斤呢?”“四分”。
今天的我,实在想象不出,当年看到一大堆青盖梭子蟹被扔在码头是什么感觉。
今天被奉为上品的梭子蟹在当年就是这么不被待见,我们再来说说当年的羊头子鱼。
说到这里,还得向大家详细说一说这羊头子鱼到底是一种什么食物吧。要说这羊头子鱼是一种什么食物,咱先说说当年的渔民怎么“炸货”(其实就是用水把海鲜煮熟,但传统就叫“炸货”)、拣货的吧。在那个没有冰冻速运的年代,“行贩”们都是骑着“加重”自行车,等海堡的人把“货”“炸熟”再带走。据说一辆车子最多能载400斤货。几十斤、上百斤的货,鱼虾蟹子一股脑倒进特大号铁锅里,等锅口泛起白沫子的时候,被大笊篱捞出来在渔网上晾晒,下个环节就是“拣货”。手动如梭的渔家娘们把大的、小的,鱼、虾、蟹一一分类,然后过秤。这剩到最后的“下脚料”都是小鱼小虾、小螃蟹、小乌贼,各种不同的海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小”,因为小,“行贩”们是绝不收这东西的。要说这羊头子鱼还有共同点的话,那就是鲜,这小东西的鲜味绝不输大个海鲜,那诱人的鲜味,顶着风也能跑三里地,关键是那诱惑力大啊,循着这味道来到货摊前,保证你能唾流三尺,即使吃得再饱,剥着这小鱼小虾小螃蟹的肉,也能让你再吃进两个大饽饽。
也许就因为他们太小,太不起眼,渔民就随口给他们起了个名字——羊头子鱼。是啊,那个年代,羊头肉、猪头肉也不值钱,叫羊头子鱼就是是因为它不值钱。
这不值钱的羊头子鱼当年也有派上用场的地方。每年开始秋收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花两块钱买几斤羊头子鱼,下地带着干粮和羊头子鱼,地头午饭馒头就羊头子鱼,再累也能吃得下。因为这东西咸,所以下饭;因为下饭,多吃几个馒头才有力气干活。一些爱喝两口的,馒头筐子里还塞个酒瓶子,你还别说,坐在田间地头,这羊头子鱼还是最便捷、最可口的下酒菜。平时在家,一摸酒瓶子老娘们就叨叨,这个时候她就不好意思张嘴了,没了老娘们的叨叨,这酒喝着就更舒坦。
平时,这羊头子鱼也是鲁北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之物,没时间炒菜的农忙时节,和舍不得买菜的闲冬时节,羊头子鱼与山东知名于全国的虾酱大葱便成了农家饭桌的主力军,恰似四川的无辣不欢,粗犷朴实的鲁北人也是不咸不吃饭。且说这羊头子鱼,一粗瓷碗羊头子鱼就是一个完整的海鲜家族party,小梭鱼、小蛤蜊、小乌贼、小爬虾、小塔嘛……任何一个海族成员的名字前面只要加一个“小”字,在这里都可以对号入座,那味道和口感绝不因小而逊色。只要你有耐心一个个去剥壳去皮,需要不长不短的功夫,剥出的肉放在手心里也是一小把,吃一口饽饽或者喝一口酒,再把他们一起放进嘴里,会让你觉得这一小撮海鲜肉足够犒劳你刚才剥壳去皮的付出。剩下的羊头子鱼的骨头、皮壳还有碎末,便被媳妇们一股脑地扫起来,倒进鸡鸭的石槽里,这些生灵们对这些皮壳碎末也是情有独钟,据说它们吃了这些东西下出的蛋也是营养味美,这一点早有科学家做出论证。
冬天坐在烧得烫腚的土炕上,夏天坐在四面丝瓜架的农家院里,人们就这样对着羊头子鱼剥着,从春剥到夏,从秋剥到冬。剥去了岁月,剥白了头发,剥弯了腰,从青春岁月剥到子孙满堂。小小的羊头子鱼充实了鲁北人的餐桌,也装点了他们的平凡岁月。
现在,羊头子鱼可以说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从百姓家庭登上了大酒店餐桌。精致的白瓷盘子里是精挑细选的极少数能代表“家族形象”的羊头子鱼,并且有了自己的官方名字“锅煲鱼”。海产店里,羊头子鱼被放进精致的包装盒,打开一看,那颜色、那个头、那形状,几乎一模一样,让我莫名想起商业场所的礼仪小姐。一问价格,几十块钱一斤!
几块钱一斤的“羊头子鱼时代”也许再也不会回来了吧。
作者简介:王树成,男,80后,笔名“魏晋”,做过中学教师,基层文化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专注于地域特色文化和时代印记文化的整理和写作,多篇文学作品发表于省市平台,新闻、摄影作品发表于国家、省市媒体。

#云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数超过新冠# 这梗玩太多就没什么意思了,实话说只要是在市场上正规买的野生菌,炒熟后都不会中毒,不要自己去山上凭感觉乱采、乱吃。青头菌、鸡油菌、松茸、鸡枞菌这些,根本就不会中毒,常规的很多人也是吃这些菌,就是见手青,炒不熟会中毒。新闻媒体可以提示,但是老是把这个梗拿出来反复玩就真的太没意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希望纪云禾余生能够发自内心的笑接着上一条说,多希望他和杨紫是真的,这么一个善良的男孩,值得拥有那么可爱善良的女孩,可是理性的想,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毕竟他们都在
  • “中方的一贯立场是,日方应认真回应包括周边邻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关切,尽快撤销排海决定并停止一切相关准备工作。“中方的一贯立场是,日方应认真回应包括周边邻国在内的国
  • “欲免轮回苦,大众念弥陀”这样一念,是不是觉得情的困惑一下子就没有了,特别清凉、透彻?你困惑,所以有束缚的世界;你觉悟了,就有自在的世界。
  • #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 【较好及以上 指路hui】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干渴之时,给你生
  • #每日嘚吧嘚# 【216. 到底是谁的手能开到皮肤现在心里还没数吗[偷笑][偷笑]】(上一秒)我:scar 狂怒!真的假的啊[允悲][允悲](所以就说嘛之前帮你
  • 【辽宁公路出行6:00信息】#在家知辽宁##苏大强# 目前全省普通公路、高速公路路网畅通,无因天气、疫情防控关闭路段,车流量正常。拯救只有通勤碎片没有完整阅读时
  • 那年我在山间自由奔跑你在我身后笑成樱桃你说我该捧些香草让它们在我指尖飘摇今天我在旧山依旧奔跑蒲公英舞满了山的怀抱忽然想起了你的笑靥如花是什么让我找不到你呀那些久
  • 可以模仿啊! 那就吹牛吧 !
  • 暮春碎语 春节过后给大哥(舅舅的大儿子)打了个电话,问他们今年春节回家没有? 大哥说去年底疫情有反复迹象,加上各地倡导原地过年,他们留在江苏过年就没有回家。
  • 生活在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中,嘎闹即是鸟鸣声的记忆,也是会说话的图腾。假如我是一只梭,就听任你白嫩的手指,把我春日的长相思,随着柔丝织进布里。
  •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金秋菊韵开封城# 菊花又被称为“黄花”在古代中华民族中认为黄色的大地,因此黄色也是中色、正色。
  • 一篇忘发的存货~别样13:这瓶我怀疑自己买到假货了,因为实在是没闻出什么自然的味道,人造感很强。le labo试得不多,一是目前试过的太让我失望了,对不起它的价
  •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喜欢体育运动,有一次就偶然看到王霜的腹肌,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就在几秒钟的时间里,我做了一个决定,我一定要练出马甲线,无论如何艰苦!4️30
  • 现代都市广播剧庸俗喜剧(全一季)——花絮7-三人的沉浸式探讨 Part Two收听方式 @猫耳FM 搜剧名即可STAFF 作者:大王叫我来飙车 @巡山拖拉机
  • 请忽略我身后的“阳光彩虹小白马”那是我室友收到的小水qiang,她们玩得可开心了[允悲]困啦,睡了。(虽然现在又饿了[允悲])我昨天晚上不是吃了泡 面嘛,今天早
  • [爱你]无法到现场的小伙伴,小新也准备了一份礼物,图灵精 ​ 第十六届中科院物理所公众科学日,B站和物理所一起联手搞事情啦!在北京的朋友,欢迎来中科院物理所公众
  • 今天是我们在一起的第五个月我睡不着 翻了翻刚开始的聊天记录边看边笑....不知不觉在一起也快小半年了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真诚 让我很安心 去哪和谁都会提前告诉我
  • 不能在你最闪耀的时候认识你、爱你,那么就在以后的所有平淡中了解你、爱你吧❤️Takki呀,在认识你之前我的梦想一直是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想做啥做啥,不受约束。我
  • 冰箱实在装不下了[允悲]买了两罐大牛奶,两包牛肉丸,一箱水果,一大包青菜[笑cry]提着两箱东西爬上来,邻居说你俩真的很能吃今天我们这个家庭条件过于优秀了,还团
  • 峰会上,长治高新区发布了多项扶持紫外LED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优惠的产业政策和最优的营商环境,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高新区,真正将紫外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