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悟道法师学 净土集

【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一段,『一切行者』,这个「一切」就是指修行的人,特别我们修念佛法门的人,不管你是什么人。『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这个「但」就是只要,《佛说阿弥陀经》,这个净土三经,「依此经深信行者」,深信前面有解释。这一段关键在深信,深信他必定去修行,这个行就是念佛。能够深信依教修行,这样的人必定能成就,所以「必不误众生」,绝对不会耽误众生。这个地方关键在深信这两个字。这个经,这个法门,修行的方法不难,我们一般讲易行道。特别念佛四种方法,第一个,实相念佛;第二个,观想念佛;第三,观像念佛;第四个是持名念佛,我们现在采用的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在四种念佛当中是最方便的,也最容易,其他三种都有它一定的难度。持名念佛这个方法,行住坐卧,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都可以,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妨碍念佛。
  你看海贤老和尚,我们这次佛七也都有看海贤老和尚,中午我们放国语的,晚上我们放台语的。老和尚要求我们一天看三遍,看一年,每天看,看三遍,看一年,每天念一万声佛号,一年后你往生就有把握了。现在有很多人看很多遍,一天超过三遍的也大有人在。看最多的大概是东北哈尔滨刘素云居士,一天看七、八遍,她半年多就看一千多遍。我们净老和尚给我们讲的,一天看三遍,每一遍看的感受会不一样、体会不一样,看的遍数愈多,他的体会就愈深。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海贤老和尚他能成就,关键就在深信这两个字。他也不认识字,那个时代,我们可以想象,乡间,乡下经济不好,是没有办法念书的,就是做这些农业工作、做这些苦工。出家,他的师父也没有教他什么,就教他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跟那个锅漏匠一样,宁波锅漏匠一样,也是不认识字。他的师父就劝他,你这句佛号就一直念下去,老实念,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赶快再念。
  海贤老和尚也是这样的,他的师父就教他念一句佛号,什么经、什么咒都没有教他,就教他你一句佛号老老实实一直念下去,你就会开悟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会开悟了。他真的深信不疑,老实念佛。所以他念了,根据我们净老和尚的分析判断,大概他念三年就功夫成片了,他真能老实念,深信不疑的念,三年;再三、五年,大概就可以提升到事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伏烦恼,事一心断见思烦恼;再过个三、五年就提升到理一心不乱,破无明,得到理一心不乱,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但是他的师父交代,你知道了都不可以讲的,不能乱讲,不能随便讲。因为他的师父也不是一般人,也是得道高僧,明心见性的大德,所以有神通就知道,知道他在这个时代会遭遇到什么事情,事先都知道。在文化大革命,那是规定不可以念佛的,出家人都要被逼还俗,你要吃素也不能吃,你跟人家在人民公社,在那边吃大锅饭,那个都煮肉的,他去吃锅边菜。不准念佛,他心里默念,人家没有听到,没有念出声,那别人就不知道他在念佛,他还是念。不能拜佛,一大早起来,人家还没有起来,他先去偷偷的拜,拜完了,人家起来了,人家没看到。所以他经过了这么多的大风大浪,始终对念佛深信不疑。

  我们现在就是做不到深信这两个字,我们现在信有信了,不相信我们不会来念佛,也不会来打佛七。但是这个信,每一个人他信的深度不一样,这个信的浅深不一样。一般我们谈不到深信,浅信有,但是浅,深浅每一个人也都不太一样,总之要达到深信是很难的。所以佛在《弥陀经》、都给我们讲,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如果那么容易相信,佛就不会讲说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佛讲难信,那肯定是有它相当的困难,很难生起真实的信心。关键在这两个字。这个法门,信是第一个。第一个如果达不到深信,那个愿也不会恳切;愿不恳切,念佛功夫也不得力,这都有相关的。我们不能深信,这个是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绝大多数的念佛人都是不能深信,一般浅浅的信这个是有,深信还达不到,总是有怀疑,心里总是有怀疑。自己有怀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疑,往往我们自己有疑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都没有怀疑了,但是事实上自己有怀疑自己不知道。

  有疑怎么办?听经闻法就很重要了。佛出现在世间给我们示现,他成道之后,他所表现给我们看的就是每一天讲经说法,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一天都没有间断。现在我们净老和尚讲经六十几年了,比释迦牟尼佛时间还长,也是天天都在讲。为什么佛示现在世间天天讲经说法?而且讲了那么多的经,是不是佛想讲那么多的经?佛,实在讲他一句经也没有讲,佛在《金刚经》就讲了,他说如果有人说我有说法,那是谤佛,那不是真的,他一句也没有讲。一句没有讲,怎么讲那么多?现在我们看《大藏经》那么多,那不是佛要讲的,是众生疑惑太多了。众生有疑惑,佛要帮助众生断除疑惑,听经闻法,讲经说法,他的目的就是帮助众生断疑生信。你那个疑惑疑根断了,你的信心才生得起来。如果有疑根在,总是半信半疑,夹杂怀疑,往往自己有疑自己不知道,以为没有疑惑了。

  如果你深信不疑了,那你念佛念三年,肯定跟锅漏匠、跟海贤老和尚一样,成就了,往生就有把握了。如果我们念了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甚至超过三年,甚至念了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了,好像还没有功夫成片,往生还没把握,这个我们自己就要知道,自己有疑惑在。这个疑你没有放下,没有看破放下,你有怀疑。疑的方面就很多了,所以佛讲那么多经,众生的疑惑太多,问题太多了。针对众生的疑问,佛来为他讲解,帮助众生断疑生信。如果不怀疑了,像海贤老和尚、锅漏匠,他一部经也没听过,一部经也没念过,一个咒也没念过,他就只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看他成佛就有余了。

  但是我们不是那种老实人,你要学学不来。现在我们净老和尚很慈悲,教我们看海贤老和尚,就是看他的行持,看他平常做人处事接物,就看这个。我们现在看的遍数都是很有限,因为我们佛七现在才开始。这次我也是下定决心,大家来看,过去我们佛七也都没有看,我想我们净宗学会都是接受净老和尚指导的,我们一定要听他的指导,如果不听他的指导,我们用个净宗学会那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也劝大家要听。至于有些人他不想听,我们也没办法去勉强,这个就各人的善根福德因缘不一样,我们无法勉强。但是我们自己听老和尚的话,总是有好处。从这个地方也证实说我们对净宗的深信程度,从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老和尚叫我们一天看三遍,我们就看三遍,这个就相信了,这个信就比较深了。像刘素云居士那是更深,那个信就更深了,她如果没有信心,她怎么会去看?她肯定不会去看。像现在我安排这个时间给大家看,还是很多人他不想看,他就跑掉了。跑掉了,他回到家里他会不会看?不知道,那就问他自己了。这个说明什么?他信心的问题。如果刘素云居士她自己一个人都一天看七、八遍,她的深信有相当深度的,不是一般的深信。所以这个信浅深,我们从这样的一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来。
  像老和尚给我们讲的,你一天看三遍,每天念一万声佛号,你一年往生就有把握。那你听了,你感觉怎么样?如果深信的反应是怎么样?深信的反应,他就没有怀疑了,就这样做,信,就这样修,一丝毫怀疑都没有。如果有怀疑,行吗?真的吗?他那个信心生不起来。信心生不起来,我们从哪里看?他就不听了,他就不看了,他就跑掉了,那就表示他没有信心,不要说深信,那一般的信心都没有。这样怎么能往生?因为没有信就没有愿,没有愿就没有行。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如果不看海贤老和尚的,那就要听老和尚讲《大经科注》了,这个要听。这个又不听,又不老实,这一生往生是很有问题。所以这个地方,关键的字眼我们要知道,关键在深信。如果你深信,必不误众生,那是不会耽误的。如果做不到深信,有疑,这样念佛就很难成就,就是这一生还是种善根、结法缘,跟阿弥陀佛结个法缘。这一生往生就没把握,要等来生后世,看哪一生哪一世,他真正深信了,再遇到这个法门,那个时候就能往生。
  下面再给我们解释,『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佛所讲的,这个讲了六个正,正就是正确的,丝毫都没有偏差错误。「正教、正义」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教义,这个教义是正确无误的。「正行、正解」,行就是修行,我们生活上的行为;解就是我们的理解,就是理解。「正业、正智」。佛所说的都是正确,没有错误。

净土集 12 上

【九一、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一段是教我们观想我们坐在莲花当中,观想莲花开合,莲花开,莲花合起来,莲花合起来我们就在莲苞里面。做这种观想,修这个法门,我记得在《净土圣贤录》,好像在唐、宋那个时代,有两位出家比丘修观想莲花往生极乐世界。观想,心要很定,心要很细,这个观想才能成就。这个观想我们目前做不到。如果你要修这个法门就先用想的,因为观想它有观察,有作观在里面。天台宗他们都以三止三观这个原理,止观的原理来修。净土的有净土的方法,直接修观想。莲花,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长得怎么样我们没看到,现在我们能够想象的,只能根据我们看到的,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的莲花,还有荷花长得也很像莲花,目前我们看到的,就是像我们画的佛像,一瓣一瓣的莲台。极乐世界的莲花是不是长得这个样子?我们没看过,也不知道。但是我们现在要去观想这个莲花,也只能从我们现在看得到的去想,这个样子去想,观想我们坐在莲花里面莲花合起来,莲花开。现在我看到大陆有些寺院,他们做一些莲花,现在有电动的,还有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黄色黄光,做四种颜色,然后用机器这样一开一合、一开一合,就去想那个电动的。我们现在能想也是只能这样想,古人他们也有做这样的观想。下面这一段给我们讲,观想莲花的开合,还要有观想这个光来照我们的身,我们再接着下面的文:
  【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若出定时。忆持不失。名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观想成就,我们现在做这个观想,莲花开的时候,『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五百色光」,五百种颜色的光明来照我们的身体,我们能不能想到这五百道这种色光来照身体?我看要想五道就很难,想到五百道色光,我想难度就更高了。你观想莲花开,不是说莲花开合这样就好了,还要观想五百色光来照我们身体,这样的观想。『眼目开想』,「眼目」就是你眼睛打开、张开,要怎么想?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见到佛菩萨充满了虚空。『水鸟树林,及与诸佛』,你看到极乐世界的水,还有鸟。我们读《弥陀经》都读到鹦鹉这些鸟,还有树林,它的七宝行树,以及见到诸佛。见到这些诸佛就是正报,「水鸟树林」是依报,依报就是环境,极乐世界的环境,正报就是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上善人。『所出音声,皆演妙法』,在极乐世界不但佛菩萨,佛讲经说法,依报的六尘也都在说法,水流声,风吹树叶回响的声音,那也是在说法,空中也在说法,地面也在说法,水池当中也在说法,还有这些鸟也在说法。不但佛菩萨说法,这些依报环境每一样物质统统在说法,这个法是妙法,妙法就是让我们觉悟的法,就妙了。
  『若出定时,忆持不失』,你入定观想这个境界现在眼前,出定也是没有忘记掉,这个境界还是保持不丧失。这样这一观就观成就了。这一观观成就,『名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大家想看看,这个观想,心没有得定就没有办法成就。一定要得定、得三昧,观佛三昧,观想佛、菩萨、极乐世界,得三昧就是得定,这一观成就就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你见到无量寿佛的极乐世界,那就肯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在愿不切,往生西方愿不切,就是你没见到,对这个经不熟悉,所以愿不切。你一旦见到了,那没有一个不想往生的,太庄严了。所以观想成就个个往生极乐世界,他自然信愿就生起来了,不要一直劝,因为你看到了。看到了你还不去,那真的头脑有问题。现在你为什么不想去?因为你没看到,你还有怀疑,半信半疑,到底有没有?到底我能不能往生?我佛念这么久都还没看到佛来。那你疑问一大堆,总是夹杂在里面,这个夹杂就是一个障碍,应该把这个疑放下。
  因此我们现在能够修的,实在讲只有持名念佛方便,持名念佛,不劳观想,你不用去观想。观想还要费很大的功夫,不要说想这么多,你光想一项就很难观想得成就。比如说第一观你能看到的太阳要下山那个红红的太阳,那个你看到了。佛在《观经》讲,除非你生下来眼睛就瞎了,不然每个人都会看到那个太阳。然后你去看,那个太阳圆圆的,因为我坐车常常看着西方,就是落日悬鼓红红的,你就站在那里观,去观。我刚出家的时候,在佛陀教育基金会在顶楼,十二楼出去阳台,我就往西方看,太阳快下山红红的,就看那个太阳,观想第一观。太阳一下山,我也就没有了。观想就是你观想红红的太阳,你观想到眼睛张开、眼睛闭着,太阳升起来、太阳下山,你的眼前,太阳要下山那个太阳的样子、颜色都在眼前。眼睛张开,那个太阳在眼前;眼睛闭着,那个太阳也在眼前,这样这一观才算观成就。第一观如果观成就了,那就肯定往生极乐世界了。
  十二观不一定说每一观都观成就,你只要其中有一观观成就了,比如说这一观观莲花开合,你这一观观成就,你就往生了。有的功夫比较好他可以多修几种观想。但是一种观想观成就,其他也比较容易,得定就比较容易。观想的确心要得定,心要很细,的确也不是我们一般人大家都能够修学的。因此古来祖师大德对观想的理论,在解门方面是常常提出来讲,来讨论来讲。但实际上修大家还是采用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比较方便,我们现在用的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你不用去观想,执持名号。执持名号这个方法是最殊胜、最方便,而且最圆满、最究竟的。所以我们不能小看持名念佛,因为持名念佛它暗合道妙,通实相念佛,通最高的实相念佛。所以祖师大德也都大部分采用持名念佛的多。
  好,我们再看下面九十二段:
  【九二、定散无遗。守心常忆。观心明净。诸恶不生。】
  善导大师把十六观他分为定善跟散善,散乱的散,前面的十三观属于定善,定善都要得定,得禅定,散善就是你还没有达到禅定的功夫,它有分定善跟散善。第一观到第十二观想的禅定功夫要深,十三观观像念佛那也要禅定。后面九品往生,三福九品都列入散善,因为没得禅定,所以是散善。散善回向发愿也能往生,如果你定功比较深,往生品位比较高;定功比较浅,或者只有修福还没有得定,往生品位比较低;乃至造五逆十恶,临终一念十念,忏悔往生的,那品位低。『定散无遗』,这里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入定,还有出定,你都没有遗失掉,这个境界始终保持着,这个地方它是讲这个意思。比如说前面讲跏趺而坐,跏趺有双盘、有单盘、有如意坐,这是入定,入定这个境界现前。你出定,没有入定,放松了,这叫散,比如说你跏趺而坐,你站起来,你走动了,这个散,这个散不是散乱的散,它就是出定。出定没有在那边打坐,你这个境界还是没有遗失掉,还是保持着。所以『守心常忆』,在入定或者没有入定,这个境界总是要守着,「常忆」就是不忘记,乃至你在睡梦当中这个境界还是保持着。『观心明净,诸恶不生』,你这观想的心,「明净」,明是明白,净是清净,观想很清楚、很明白,心很清净,这个时候我们当然就「诸恶不生」,心入定了。这在戒讲叫定共戒,你得定自然诸恶不生,不会造恶业,这就是戒,这个戒属于定共戒。

跟悟道法师学 净土集 12 上

【九一、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一段是教我们观想我们坐在莲花当中,观想莲花开合,莲花开,莲花合起来,莲花合起来我们就在莲苞里面。做这种观想,修这个法门,我记得在《净土圣贤录》,好像在唐、宋那个时代,有两位出家比丘修观想莲花往生极乐世界。观想,心要很定,心要很细,这个观想才能成就。这个观想我们目前做不到。如果你要修这个法门就先用想的,因为观想它有观察,有作观在里面。天台宗他们都以三止三观这个原理,止观的原理来修。净土的有净土的方法,直接修观想。莲花,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长得怎么样我们没看到,现在我们能够想象的,只能根据我们看到的,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的莲花,还有荷花长得也很像莲花,目前我们看到的,就是像我们画的佛像,一瓣一瓣的莲台。极乐世界的莲花是不是长得这个样子?我们没看过,也不知道。但是我们现在要去观想这个莲花,也只能从我们现在看得到的去想,这个样子去想,观想我们坐在莲花里面莲花合起来,莲花开。现在我看到大陆有些寺院,他们做一些莲花,现在有电动的,还有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黄色黄光,做四种颜色,然后用机器这样一开一合、一开一合,就去想那个电动的。我们现在能想也是只能这样想,古人他们也有做这样的观想。下面这一段给我们讲,观想莲花的开合,还要有观想这个光来照我们的身,我们再接着下面的文:
  【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若出定时。忆持不失。名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观想成就,我们现在做这个观想,莲花开的时候,『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五百色光」,五百种颜色的光明来照我们的身体,我们能不能想到这五百道这种色光来照身体?我看要想五道就很难,想到五百道色光,我想难度就更高了。你观想莲花开,不是说莲花开合这样就好了,还要观想五百色光来照我们身体,这样的观想。『眼目开想』,「眼目」就是你眼睛打开、张开,要怎么想?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见到佛菩萨充满了虚空。『水鸟树林,及与诸佛』,你看到极乐世界的水,还有鸟。我们读《弥陀经》都读到鹦鹉这些鸟,还有树林,它的七宝行树,以及见到诸佛。见到这些诸佛就是正报,「水鸟树林」是依报,依报就是环境,极乐世界的环境,正报就是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上善人。『所出音声,皆演妙法』,在极乐世界不但佛菩萨,佛讲经说法,依报的六尘也都在说法,水流声,风吹树叶回响的声音,那也是在说法,空中也在说法,地面也在说法,水池当中也在说法,还有这些鸟也在说法。不但佛菩萨说法,这些依报环境每一样物质统统在说法,这个法是妙法,妙法就是让我们觉悟的法,就妙了。
  『若出定时,忆持不失』,你入定观想这个境界现在眼前,出定也是没有忘记掉,这个境界还是保持不丧失。这样这一观就观成就了。这一观观成就,『名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大家想看看,这个观想,心没有得定就没有办法成就。一定要得定、得三昧,观佛三昧,观想佛、菩萨、极乐世界,得三昧就是得定,这一观成就就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你见到无量寿佛的极乐世界,那就肯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在愿不切,往生西方愿不切,就是你没见到,对这个经不熟悉,所以愿不切。你一旦见到了,那没有一个不想往生的,太庄严了。所以观想成就个个往生极乐世界,他自然信愿就生起来了,不要一直劝,因为你看到了。看到了你还不去,那真的头脑有问题。现在你为什么不想去?因为你没看到,你还有怀疑,半信半疑,到底有没有?到底我能不能往生?我佛念这么久都还没看到佛来。那你疑问一大堆,总是夹杂在里面,这个夹杂就是一个障碍,应该把这个疑放下。
  因此我们现在能够修的,实在讲只有持名念佛方便,持名念佛,不劳观想,你不用去观想。观想还要费很大的功夫,不要说想这么多,你光想一项就很难观想得成就。比如说第一观你能看到的太阳要下山那个红红的太阳,那个你看到了。佛在《观经》讲,除非你生下来眼睛就瞎了,不然每个人都会看到那个太阳。然后你去看,那个太阳圆圆的,因为我坐车常常看着西方,就是落日悬鼓红红的,你就站在那里观,去观。我刚出家的时候,在佛陀教育基金会在顶楼,十二楼出去阳台,我就往西方看,太阳快下山红红的,就看那个太阳,观想第一观。太阳一下山,我也就没有了。观想就是你观想红红的太阳,你观想到眼睛张开、眼睛闭着,太阳升起来、太阳下山,你的眼前,太阳要下山那个太阳的样子、颜色都在眼前。眼睛张开,那个太阳在眼前;眼睛闭着,那个太阳也在眼前,这样这一观才算观成就。第一观如果观成就了,那就肯定往生极乐世界了。
  十二观不一定说每一观都观成就,你只要其中有一观观成就了,比如说这一观观莲花开合,你这一观观成就,你就往生了。有的功夫比较好他可以多修几种观想。但是一种观想观成就,其他也比较容易,得定就比较容易。观想的确心要得定,心要很细,的确也不是我们一般人大家都能够修学的。因此古来祖师大德对观想的理论,在解门方面是常常提出来讲,来讨论来讲。但实际上修大家还是采用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比较方便,我们现在用的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你不用去观想,执持名号。执持名号这个方法是最殊胜、最方便,而且最圆满、最究竟的。所以我们不能小看持名念佛,因为持名念佛它暗合道妙,通实相念佛,通最高的实相念佛。所以祖师大德也都大部分采用持名念佛的多。
  好,我们再看下面九十二段:
  【九二、定散无遗。守心常忆。观心明净。诸恶不生。】
  善导大师把十六观他分为定善跟散善,散乱的散,前面的十三观属于定善,定善都要得定,得禅定,散善就是你还没有达到禅定的功夫,它有分定善跟散善。第一观到第十二观想的禅定功夫要深,十三观观像念佛那也要禅定。后面九品往生,三福九品都列入散善,因为没得禅定,所以是散善。散善回向发愿也能往生,如果你定功比较深,往生品位比较高;定功比较浅,或者只有修福还没有得定,往生品位比较低;乃至造五逆十恶,临终一念十念,忏悔往生的,那品位低。『定散无遗』,这里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入定,还有出定,你都没有遗失掉,这个境界始终保持着,这个地方它是讲这个意思。比如说前面讲跏趺而坐,跏趺有双盘、有单盘、有如意坐,这是入定,入定这个境界现前。你出定,没有入定,放松了,这叫散,比如说你跏趺而坐,你站起来,你走动了,这个散,这个散不是散乱的散,它就是出定。出定没有在那边打坐,你这个境界还是没有遗失掉,还是保持着。所以『守心常忆』,在入定或者没有入定,这个境界总是要守着,「常忆」就是不忘记,乃至你在睡梦当中这个境界还是保持着。『观心明净,诸恶不生』,你这观想的心,「明净」,明是明白,净是清净,观想很清楚、很明白,心很清净,这个时候我们当然就「诸恶不生」,心入定了。这在戒讲叫定共戒,你得定自然诸恶不生,不会造恶业,这就是戒,这个戒属于定共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牛牛很喜欢麻薯,可长大了就没那么多撒娇的特权了,猫的界限感很强,这也是我爱猫的原因之一。赶快和牛牛一起学起来吧周末下午一边重温童年经典动画,一边品味奶酪芝士饼干
  • 第三、具有思考的能力很多人有时候会说自己喜欢傻白甜,但是我觉得不管是做人还是选择伴侣最好还是不要太傻,因为“傻白甜”听着是挺可爱的,感觉很”人生中大部分烦恼都是
  • ”从70年代前的《高山青》唱到10年代后的《给你一瓶魔法药水》怀抱从宝岛音乐的视角为华语流行音乐“著史”的初心,节目挖掘出如艾怡良、坏特、周菲戈等两岸众多年轻宝
  • 啊啊啊我迫不及待打开这个油醋汁掰了小半截黄瓜蘸 啊啊啊啊啊啊好好吃啊啊啊啊救命 全世界第一好吃 吗的啊啊啊啊啊啊我感觉我可以吃下一吨草 但是感觉量好少 三四天
  • !!
  • 5.阿吞佛,跟人打架打到自己爽了就跑了,留下一堆一脸懵逼的小魔兵然后之后顺手把他们全灭了,自己在那里做法(复活桃子的过程真的好像是在种莲花)6.靠北啊冷霜城真的
  • 从杭州出发是夜里的九点半凌晨在上饶下车在火车站待了一宿(合计起来省下一晚住宿费)等八点钟去福州的车方向不好不知怎么地就绕出了车站凌晨火车站外游荡三三两两的人脑海
  • 我知道你们什么都听不进去,但是在还没有官方消息发出来就这个样子的话还不如努力攒钱变好去见他们,你们不要因为大粉因为带节奏就越闹越大,最后只会给你们最爱的他们带来
  • 秩序感也在慢慢建立~1.出门前,赞赞指着空调,哼唧,意思是让我们关空调,还得等着空调的出风口都关上,才走……2.出门要摁电梯,回来要摁门铃……进家门要关门……睡
  • 0a笔记私家药方·治疗新冠甲流来自家里几十年老护士的妙方,先按穴位贴磁珠再吃药,3天后症状好转即可停药,穴位磁珠保持一周。*关于布洛芬,类似安慰剂,易成瘾,仅缓
  • 希望下次去粟夏 是有能力狂买自己喜爱东西的小姐姐一枚呀^ω^ 最后晚上去了一家很有氛围感的餐厅吃到了羊羊21岁的生日蛋糕~好开心哦Day3:早上睡到自然醒穿着舒
  • 我说没有人能在我说我朋友口渴了的时候马上去要一杯加冰块的水和雪碧 没有人能在我说我朋友饿了的时候马上把带来的披萨分我们吃 没有人能在98k 人比较少的时候可以抛
  • 很多人祛湿就喜欢用单纯的红豆薏米水,的确是会去一些湿气,喝了小便明显增多。健康中国,必须知道的三点笫一健康中国首先应该知道,健康不是健身,健指身体,康指的是精神
  • 万恶淫为首,奉劝世人,莫邪淫,远离色情诱惑,不要乱搞,损伤阴德,消福折寿,伤身败德,疾病缠身,破坏家中风水,多灾多难,事事不顺,儿女不孝,邪淫就是一个苦果,这个
  • #狼队王者荣耀[超话]#冠军或许是所有电竞几人组最好的结局和归宿,这个春天金光璀璨,五人组将自己的巅峰留在了杭州,留在了钱塘江畔的浪潮中。原本想期待五人组亚运会
  • 嗯,举个例子来说,cdd温和,我太中庸,璐与我们看到的角度不一样,我们一起吃了苦头,只有她会边洗脚边用武都话大骂讨厌的少瑞风,幻想未来用二十厘米的高跟鞋把他踩在
  • 毕了业以后 有很多人不会从事这个专业 走着走着也就散了……再一次坐在定音鼓后面那个位置就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了…… 沉浸在音乐里 专注看着指挥的那种感觉 可能以后
  • 搞不懂诶,对以前的自己,以及以前的自己做的东西,代入感有些低啊,对别人夸赞也完全不知道除了谢谢以外的话要怎么表达。9. 喜欢故意让人抓狂,最怕被冷落和不在乎。
  • 最重要的是见到了一直期待的沈以诚,感觉自己是眼里含着泪听完的,那种激动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圆梦了我的《盐》感觉没有遗憾了,还有《形容》的现场真的超级绝,沈以诚笑起
  •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是她的第一部幻想文学绘画作品。《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是他的第一部幻想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