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高效的外感高热方

I导读:余国俊先生的东西还是比较实用的,可复制性强,这个方子,效果确实不错,还有大人,也有效。(编辑/魏甲奇)

加味柴葛解肌汤方证

作者/余国俊

小儿感冒,客寒包火,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肢楚鼻干,神倦烦躁者,疏散风寒,清透里热,加味柴葛解肌汤主之。

加味柴葛解肌汤方

柴胡25g,葛根30g,白芷10g,羌活10g,生石膏30g,桔梗10g,甘草5g,白芍15g,黄芩10g,青蒿15g,仙鹤草30g,生姜10g,大枣10g。

一、方证浅识

本方即明代陶华创制的柴葛解肌汤,加青蒿、仙鹤草,准确地针对小儿感冒的基本病机——客寒包火。

柴葛解肌汤出类拔萃之处在于以“药对”的形式,巧妙地取法并浓缩成五个复方:

羌活——生石膏:辛温配辛寒,师大青龙汤法,发越恋表之风寒,清透内蕴之实热。

葛根——白芷:轻清扬散,有升麻葛根汤意,善解阳明肌肉之热。

柴胡——黄芩:寓小柴胡汤,旋转少阳枢机,引领邪热外出。

桔梗——甘草:即桔梗甘草汤,轻清上浮,善除胸膈、咽嗌之浮热。

白芍——甘草:即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和营泻肌腠之郁热。

如此合法合方,颇能同时兼顾外感高热的表、里和半表半里三个病理层次,从而发越之、清透之、引领之,直令外感高热无所遁形。余加善于深入营分之青蒿,以搜剔蕴伏深藏之邪热。《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又加民间治疗劳伤羸弱的仙鹤草,取其扶正力宏而不留邪,一鼓作气,毕其功于一役。

二、用方缘起

余初业医时,治疗小儿感冒高热遵循中医教材,凿分风寒、风热;又盲从温病学派,常用桑菊饮、银翘散,多无效验。亦有药后暂时热退者,但药性一过,高热又起。偶然想到被吴鞠通批得一无是处的柴葛解肌汤。此方是陶华用来代替葛根汤的,治疗太阳、阳明经病的恶寒渐轻,身热增盛,头痛肢楚,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胀痛等症。这一派客寒包火的症状,小儿感冒高热者多有之。于是试用本方,有时竞获半剂知,一剂已之高效。

治验渐多,便以方测证,反推医理。小儿体禀稚阴稚阳,体质尚未完全定型。故而小儿感冒,往往外寒未罢,里热渐盛;或里热渐炽,复感风寒。换言之,小儿感冒高热,纯属风寒或风热者比较少见,而以外寒内热,即客寒包火者居多。

治疗小儿感冒高热,纯用辛温发表(麻黄汤、荆防败毒散之类),外寒虽去,内热复炽;纯用辛凉清解(桑菊饮、银翘散之类),则外寒留恋,内热亦无出路。唯用辛温配辛寒,开通玄府,清透积热;辅以枢转升提,引热外出;佐以酸甘化阴,和营泻热;且匡扶正气,“先安未受邪之地”(叶天士语),方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加味柴葛解肌汤,便完全契合这一法度。

三、治验举隅

宿勤学医生在《杏林微蕴》一书中写道:“四川名医余国俊认为,小儿感冒高热(上呼吸道感染),多属于寒包热型外感,用柴葛解肌汤来治疗,临床上取得了佳效。”宿医生运用此方,亦获佳效。宿著中附载治验3则,现摘录其中2则。

案一:许某,男,8岁,感冒高热7天,医院检查其血常规和胸片都没有发现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先后应用退热药、抗病毒药、抗生素和激素,肌肉注射、静脉滴注,退而复升,反复不愈。查体温38.5℃,患儿略胖,面红口干,喜喝水,精神疲惫,纳差,小便一般,大便略干,舌苔薄白略黄,脉浮数。

处方柴葛解肌汤:柴胡25g,葛根30g,羌活6g,生石膏30g,黄芩10g,桔梗10g,白芍10g,甘草6g,生姜6g,金银花10g,炒莱菔子10g。服1剂微汗出而高热退,复服竹叶石膏汤加金银花3剂善后,高热再没有反复而愈。(《杏林微蕴》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版第99页)

案二:小儿李某,5岁,韩国人。高热抽搐急诊,神昏躁动,四肢拘挛。体温40℃,急针合谷、内关、曲池、百会穴,取双侧耳尖、太阳穴、少商穴点刺放血。患儿哭声响起,身有微汗,抽搐缓解,神清识人。同时输液退热药、抗病毒药、抗生素和激素,一会儿患儿大汗出而高热退。第二天患儿父亲领其前来复诊,述高热又起,抽搐一次。

家长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针灸研究生,比较相信中医,不想输液,要求中医药治疗。查体温39.5℃,患儿精神萎靡不振,身有微汗,面暗,唇略青,咽红,扁桃体略大,心肺未闻异常;饭量减少,二便一般;舌苔薄黄,脉数。即处以柴葛解肌汤加味:柴胡25g,葛根30g,羌活10g,生石膏60g,黄芩6g,白芷10g,桔梗10g,白芍10g,甘草10g,钩藤10g,地龙10,全蝎5g,生姜6g,大枣10g。

服药高热退尽,体温恢复正常。复诊后开了3剂竹叶石膏汤,加全竭5g、钩藤10g。数日后被告知患儿已恢复如初。(《杏林微蕴》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页)

四、用方注意

1.方药剂量

方中羌活、生石膏、柴胡、葛根四味药必须用。羌活用3~10g,生石膏30g以上,两者比例为1:5~10;柴胡不少于25g,葛根不少于30g;其余药物用常规剂量。

2.防止惊厥

高热达40℃,虽未惊厥,亦加钩藤、地龙各10g,清热凉肝,预防惊厥。若已惊厥,再加全蝎5g。

3.煎服方法

冷水浸泡半小时,中火煮沸后,小火煮20分钟,只煮一次,得药液400~600ml,分6次服;2小时服1次(此为6岁以上小儿药量,6岁以下酌减)。热退尽,不必尽剂;若高热未退尽,可续服1剂。何谓高热退尽?答曰:“体温表测得腋下体温为36.6℃(加0.3为36.9℃)或以下,才是热退尽。”否则,便可能“炉烟虽熄,灰中有火”(叶天士语),不可贸然停药。

加味柴葛解肌汤退小儿感冒高热的卓效,诸位用一次就会认可。这次一起前来贵校讲课的姜维民教授就认可。(这时坐在最后一排的姜教授站起来说:“我来亲自说好吗?”余答:“好,请上讲台!”)

姜教授说:“今年3月,我的小女儿,3岁,感冒高热39℃。我也患感冒,诱发咳喘,头脑晕乎乎的,不敢贸然开方。于是打电话给老友余医生共商治法。余医生建议用加味柴葛解肌汤试试。我即用之,熬好的药液,只服了一半,高热就退了,转为低热。余医生说,转用柴胡桂枝汤加葛根、仙鹤草,照服一剂,低热也退了,好了。”

看来姜教授是认可了,现在还要补充四点:我们知道,柴胡用于升阳,用3~6g;用于舒肝,用10g左右;用于退高热,必须用24~25g。大家知道,《伤寒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用的是半斤。汉代半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125g。这个剂量,当代最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李可用过,其他医生用过否?我不知道。我用柴胡,最大量用过60g,用来通便。我要强调本方柴胡用量,不能少于24~25g。

吴奇教授插话道:“《神经本草经》记载,柴胡‘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神经本草经》中明确记载具有“推陈致新”作用的,有两味药,大黄和柴胡,这是不能等闲视之的。”

对!《药性论》还说柴胡“主时疾内外热不解”。什么叫“热不解”?我理解是使用其他退热药热不解,比较顽固,可以用柴胡,药要用到位。

第二点,要加用青蒿。柴葛解肌汤原方无青蒿,我过去也没有用;20世纪发表的医案,那些病例都没有用。最近10年来加用青蒿,把握性更大。大家注意到方证中说的为什么加用青蒿否?“余加善于深入营分之青蒿,以搜剔蕴伏深藏之邪热”,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有文献记载的。《神农本草经》说青蒿治疗“留热在骨节间”,过去我有所忽略。

第三点,要明辨体质。文中说“小儿感冒高热,纯属风寒或风热者比较少见,而以外寒包内热即客寒包火者居多”。这种小儿,多是火体,阳气奋起抗邪,出现高热。若素体阳虚者,就不能用此方。大人用此方,更要细察精详,不可孟浪。拙著中记载一例肝脓肿,初期寒战高热,体温39.5℃,一医谓客寒包火,用加味柴葛解肌汤2剂,服后大汗淋漓,体温降至38℃,但数小时后又反弹上升。20世纪90年代,我还用此方治过一例癌症高热,青年男性,颇壮实,体温39℃~40℃。用此方,可以迅速降至38.5℃以下,但旋又复发,我只好技穷告退。

有的中医怕用此方,遇到高热就推给西医。如果这个方都不会用,还敢用大青龙汤吗?拙著的英文翻译者之一,美国奥克兰市名中医 Michael Fitz Gerald,中文名张详,2011年9月初来乐山看我,我问他治小儿高热用何方?他说用大青龙汤,效果也很好。

第四点,小儿高热,要查看咽部,如咽部发红,或乳蛾红肿,或有脓点,不要用此方。可用喉科六味汤合耿鉴庭的“丹栀射郁汤”,就是牡丹皮、栀子、射干、郁金。服中药困难者, https://t.cn/RBS4O7q

何为小乘。何为大乘。何为密乘。

答:持戒相为小乘;离相观心为大乘;见性明心为密乘;三乘教法本为一心,依心错愕而有三乘,心归心则错位止熄,诸法空即为一乘;法本无生,依心说法,心本空寂,依法明心,心法无挂,法法皆是佛法;法心无住,心心皆是佛心,心法圆寂,本来清净,无来无去,当下名佛。

——师

菊花
【别名】
节华(《本经》),金精(《金匮玉函方》),甘菊、真菊(《抱朴子》),金蕊(《纲目》),家菊(《群芳谱》),馒头菊、簪头菊(《医林纂要》),甜菊花(《随息居饮食谱》),药菊(《河北药材》)。
【性味归经】
性味甘苦,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天宝单方图》:"白菊:味辛,平,无毒。"
④《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归经入肺、肝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肝、肾四经。"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①《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②《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③陶弘景:"白菊:主风眩。"
④《药性论》:"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
⑤《日华子本草》:"利血脉,治四肢游风,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
⑥《珍珠囊》:"养目血。"
⑦《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⑧王好古:"主肝气不足。"
⑨《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泡茶或入丸、散。
【注意】
①《本草经集注》:"术、枸杞根、桑根白皮为之使。"
②《本草汇言》:"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
【相关论述】
①《本草衍义补遗》:"菊花,能补阴,须味甘者,若山野苦者勿用,大伤胃气。"
②《本草纲目》:"菊花,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
③《本草经疏》:"菊花专制风木,故为去风之要药。苦可泄热,甘能益血,甘可解毒,平则兼辛,故亦散结,苦入心、小肠,甘入脾、胃,平辛走肝、胆,兼入肺与大肠。其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者,诸风掉眩,皆属肝木,风药先入肝,肝开窍于目,风为阳邪,势必走上,血虚则热,热则生风,风火相搏故也。腰痛去来陶陶者,乃血虚气滞之候,苦以泄滞结,甘以益血脉,辛平以散虚热也。其除胸中烦热者,心主血,虚则病烦,阴虚则热收于内,故热在胸中,血益则阴生,阴生则烦止,苦辛能泄热,故烦热并解。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利血气者,即除热,祛风,益血,入心,入脾,入肝之验也。生捣最治疔疮,血线疔尤为要药,疔者风火之毒也。"
④《药品化义》:"甘菊,取白色者,其体轻,味微苦,性气和平,至清之品。《经》曰,治温以清。凡病热退,其气尚温,以此同桑皮理头痛,除余邪。佐黄芪治眼昏,去翳障。助沙参疗肠红,止下血。领石斛、扁豆,明目聪耳,调达四肢。是以肺气虚,须用白甘菊。如黄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气散,主清肺火。凡头风眩晕.鼻塞热壅,肌肤湿痹,四肢游风,肩背疼痛,皆繇肺气热,以此清顺肺金,且清金则肝木有制。又治暴赤眼肿、目痛泪出。是以清肺热须用黄甘菊。"
⑤《本草新编》:"甘菊花,气味轻清,功亦甚缓,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责以近功,惟目痛骤用之,成功甚速,余则俱于缓始能取效也。近人多种菊,而不知滋补之方间有用之者。又取作茶茗之需,以为明目也。然而甘菊不单明目,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阳明之胃火。盖阳明内热,必宜阴寒之药以泻之,如石膏、知母之类,然石膏过于太峻,未免太寒以损胃气,不若用甘菊花至一,二两,同元参、麦冬共剂之,既能平胃中之火,而不伤胃之气也。"
⑥《本草经百种录》:"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但香则无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于头目风火之疾,尤宜焉。"
⑦《本草便读》:"甘菊之用,可一言以蔽之,曰疏风而已。然虽系疏风之品,而性味甘寒,与羌、麻等辛燥者不同,故补肝肾蓟中可相需而用也。’
⑧《本草正义》:"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熄内风,抑木气之横逆。《本经》主风头眩者,以阴虚阳浮,气火升腾,肝风上扰之眩晕言之,非外来风邪,能令人眩也。肿痛,连上风头眩三字读。肝火直上顶巅,而为眩,为肿,为痛,阳焰直升,其势最暴。凡是头风作痛,无非内火内风震撼不息,而菊花能治之,非肃降静镇迥异寻常者,殆难有此力量。目如欲脱,乃肝阳内风之尤甚者。世谓头风痛甚,至于丧明,抑知且有目珠突出,形如雀卵者。泪出亦阴虚于下,肝火上扬,真阴无摄纳之权,而风阳以疏泄为用,则迎风而泪下,此皆肝肾阴亏,而浮阳上亢为虐,惟菊花之清苦泄降,能收摄虚阳而纳归于下,故为目科要药。又治皮肤死肌,恶风湿痹者,则血热而络脉不洁,渐以积秽成腐。菊花苦辛宣络,能理血中热毒,则污浊去而痹着之死肌可愈。石顽渭清利血脉,而痹着湿邪,得以开泄,持论甚正。惟此是冲和纯粹之品,以清经隧积淤之浊血,断非旦夕可以速效,弗以无近功,而遽疑《经》言之不可信也。《别录》谓治腰痛去来陶陶,盖言其悠久不已之状,是亦肾阴不足,而湿邪痹着为患,故其痛续续不息。菊花滋肾阴而清湿热,是以主之。又治胸中烦热而安肠胃,固无一非清肃泄热之功用也。甄权谓治头目风旋倒地,脑骨疼痛,则肝阳内风头痛,固有直上顶巅,脑骨如裂者,若风旋倒地,则血冲脑经,而失其知觉运动矣。又谓治身上一切游风,令消散,利血脉,则是血热生风之症,苦泄清理,而风自息。大明谓作枕明目,叶亦明目。洁古谓养目血,去翳膜。海藏谓主肝气不足。盖亦养肝阴,滋肝血之意。虽其气味清芬,然终非肝家气药。仲醇谓生捣最治疔疮,血线疔尤为要药。按疔是火毒,非大剂清解不可,外敷诸药如忍冬藤、马齿苋、蒲公英、草河车、芙蓉叶、青菊叶等,不过清热退肿,皆非专主之任,缪所称之血线疔,盖即红丝疔,有一痕红晕,自疮口上窜,直过肘膝者。治皆以内服清解为主。但知外治,断不可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李强表示,目前他们正尝试一种新的推广思路,通过对规模使用铅酸蓄电池机构的直流系统负责人的免费培训,使其正确掌握修复方法后只需花很少的费用购买有自主发明专利的再生
  • 虚云老和尚:古人修行,道德高上,感动天龙鬼神,自然拥护 古人修行,道德高上,感动天龙鬼神,自然拥护,因为道德是世上最尊贵的。所以说:“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 7 Oils她在化妝前愛以精油護膚,如Decléor的精華油,讓肌膚細胞即時軟化,並減輕紅印和敏感的問題。7 Oils她在化妝前愛以精油護膚,如Decléor的
  • 上班986下班968好久没记录我的崽了会讲好了也,故事都能连着背好几首[苦涩]还会唱儿歌也(小星星✨)我记录的太少啦[苦涩]好喜欢我的崽哈哈哈哈现在说话都得翻译
  • 感情方面来说你的官星为火,年支为午火偏官,偏官午火和劫财同柱,正官为后,说明婚姻也来的晚,异性缘也较弱,对另外一半比较挑剔,容易在感情上犹豫不决,也容易成为剩女
  • 这里是行健# 纳入核酸检测范围的人群,不参加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的,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规定的法定义务。这里是行健# 出入小区、超市、菜市场、酒店等有关场
  • 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很遗憾最后朱莉和布莱斯亲吻但是现在反而不觉得他们一定要亲。她离了两次婚,吸过毒,现在和好莱坞最性感的男人布拉德皮特在一起,共同抚养6个孩子,
  • #某幻今天拖更了没[超话]# 图是自己画的前段时间梦到滴画面,俺是个高三狗没有很多时间画生贺有关,紧赶慢赶还是没有画完,画的非常潦草[跪了](还不是很会proc
  • metafiction:元创作,指的是一种文学手法,作者在小说中打破努力创造的世界观,提醒读者他们正在读的是虚构作品,从而增加阅读的层次感。疫情之下,行万里路看
  • 最高院发布:具备明显可识别性的肖像剪影属于肖像权的保护范畴在最高院发布的最新一批人格权指导案例中,对肖像权的保护范畴做出了新的解释根据最高院提供的案情,被告某生
  • 近日的一些感慨哈哈哈哈,我是感慨怪[污][污]1.不想做一个只会攻读课本又卷又菜的书呆子,近期还要追剧学英语、继续油画、听歌练字blabla……2.我相信追逐梦
  • 【​“花开盛世”2022牡丹美术大赛作品展示(三)】花不语,人有意画中花枝惹人醉绘画承载着作画者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抒发借助牡丹来传递出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图片“花开盛
  • 这款面膜我要说一下,也是观望了很久的一款面膜,其实我在观望的东西很多,如果决定用之前,我必须要把功课做到位!这款面膜我要说一下,也是观望了很久的一款面膜,其实我
  • 华裔女性的反应很精彩,她说,糟糕的是,在那一刻感到尴尬的是我自己。据悉,这是一位专门写反华内容的女记者,那一刻,她没有了写文章时的颐指气使。
  • 山河令真的拍出了我理想中的改编 把感情演的太生动了 今天看完真的很舍不得 我觉得也会一直舍不得了#阿湘死了#我舍不得啊,爆哭,这就大结局了,舍不得啊,真的挺感谢
  • 菩萨,多有洒脱自在慈悲的味道,有很多好的言辞可以赞叹菩萨,但是菩萨还在生死之中,这实在让人骇然,学佛不就是为了了生死吗?按照声闻乘的说法,你要么在生死,要么入涅
  • 唉呀好想吃,好想回家(想不到吧,今天有图)很可爱的表白文案[兔子]#情感#1、我喜欢你就像是烟火升空,会在心里每一个小地方,都绽放小小的烟花,在心里噼里啪啦的炸
  • 印度主持人说:“如果你在意乌克兰的死活,请把M军派到战场上支援,不要每天在那假惺惺装怜悯,摆出一副维护和平与正义的样子,请你不要在印度面前说教,这不对,那不对,
  • 每一个幸福而满足的人的房门背后都应当站上一个人,拿一个小锤子经常敲着门,提醒他:天下还有不幸的人,不管他自己怎样幸福,可是生活早晚会向他露出爪子来,灾难早晚会降
  • M:我要说的是,对于任何来自世界上非美国地区的演员来说,当你进入这样一个创造性的世界时,总是非常兴奋。所以,我是这样看待他的:他是一个认为自己有美德的人,就像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