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意大利当代陶瓷艺术展在景开幕

胡雪梅郑浩马西莫·伊索拉白露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景德镇在线讯(记者 吴绍斌/文 余静/图)3月2日,作为“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特别展的“白”意大利当代陶瓷艺术展在陶溪川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胡雪梅,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郑浩,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白露茜,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李良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意大利法恩扎市市长、意大利陶瓷城市协会主席、欧洲陶瓷之路主席马西莫·伊索拉,策展人、卡罗·扎乌利博物馆馆长马泰奥·扎乌利在意大利分会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市长高晓云,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品昌,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吕金泉,市政府秘书长江华出席开幕式。中艺国际主席、执行策展张修中在意大利分会场出席开幕式。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刘子力主持开幕式。

  胡雪梅表示,非常高兴相聚云端,相聚在陶溪川,共叙友情,共同见证“白”意大利当代陶瓷艺术展开幕。她指出,景德镇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陶瓷产业支撑千年发展的城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城市和重要货源地。景德镇陶瓷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也是促进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意大利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法恩扎是意大利陶瓷最重要的发源地,被誉为“西方瓷都”。法恩扎和景德镇两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以瓷为媒,以瓷相交,因瓷而融。相信在相互借鉴、互动交流的道路上,两市之间的友谊必将因瓷而更加融合、更加精彩、更加深化,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次展出的艺术精品,凝聚了意大利陶艺家的心血,既展现了精湛的陶瓷工艺水平,也体现了当代意大利陶瓷与艺术融合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希望通过此次艺术展,让更多中国人了解意大利陶瓷繁荣与发展的历史,领略西方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希望两市携手共同开创世界陶瓷文化的无限精彩,共同开创世界文明交流交融更加美好的未来。

  郑浩指出,景德镇享有“千年瓷都”的美誉,千余年来窑火不断、创造不断、精彩不断,为世界陶瓷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此次艺术展为契机,以陶瓷为载体,中意两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景德镇和法恩扎展开了一次生动的对话,不仅为两国在陶瓷艺术领域开展交流互鉴提供了良好平台,也为推动中意文化关系全方位深入发展打造了积极范式,更为赋能世界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共鉴贡献了力量。希望景德镇以此次艺术展为起点,继续用好“陶瓷艺术双年展”这一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平台,为中意两国文化机构、艺术家及业界人士提供更多相互启迪、合作共赢的机会。

  马西莫·伊索拉指出,此次艺术展让景德镇和法恩扎之间保持生动和活跃的对话,饱含了意大利陶瓷艺术家的心血。景德镇作为独一无二的陶瓷之都,他们的作品能在景德镇展出,具有非凡的意义。此次艺术展讲述了陶瓷在意大利的历史和使用方式以及应用情况,反映了将陶瓷作为创作材料之一的艺术家们的相互联结,提供了一次彼此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成长的机会。这是一场交流之旅、陶瓷之旅,陶瓷输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不仅送去了美丽和智慧,也拨动了文明的心弦,还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更让陶瓷成为灵魂深处的象征。相信此次艺术展将会告诉大家,从文化层面上讲,陶瓷因其背后地理和历史蕴藏的丰富内涵,仍然是需要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谜题。同时,也必将是了解瓷器、了解景德镇、了解中国的一个绝好机会。

  白露茜表示,很荣幸来到景德镇出席此次艺术展。景德镇被誉为世界瓷都,一直都想来这里参观。此次艺术展是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的活动之一,见证了两个世界卓越的陶瓷生产中心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彼此的尊重。同时,这是两市2013年正式签署《友好城市协议》以来,双方深厚友谊的又一见证。多个世纪以来,陶瓷虽然经历了无数次演变,但一直处于地中海以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的中心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据此了解社会的变迁。陶瓷在人们的日常交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有生活必需品又有家具装饰艺术品。景德镇和法恩扎的陶瓷博物馆是我们了解人类历史的重要场所,必须加以保护和重视。希望此次艺术展成功举办,也祝愿在疫情结束后,两市双边合作通过其他重要项目得到新的更大发展。

  据悉,本次展览由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景德镇陶瓷大学、意大利法恩扎市政府、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陶艺学会主办,共邀请32位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展出作品54件,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了陶瓷在意大利当代艺术中的应用,展示了艺术家对陶瓷材料的理解及陶瓷对人类文明多样化的思考与实践。

  开幕式前,胡雪梅会见了白露茜一行。高晓云、吕品昌、江华等参加会见。会谈中,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市情、国情,尤其是陶瓷文化交流成果,共同回顾了近年来特别是景德镇市与意大利法恩扎市正式签署《友好城市协议》以来真诚相待、携手共进的合作历程,表达了进一步深化合作、互学互鉴的美好愿望,并就加强高校学生互访、促进学术交流、搭建友谊桥梁、扩大合作空间进行了交流与探讨。#聚焦瓷都[超话]##景德镇新闻#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2019年第1937号(资源环境类105号))

  一、关于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问题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对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和保障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容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我局积极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林业发展,2009年印发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办造字〔2010〕56号),提出了包括林业产业等9个领域的22项主要行动和保障措施。2011年,推动将“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木种苗工程”列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中“鼓励类”目录。2016年,我局印发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办造字〔2016〕102号),确定了森林碳汇等目标和增加林业碳汇等主要行动。2017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林规发〔2017〕43号),确定了大力培育林业碳汇产业等任务。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力支持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森林碳储量和碳汇量持续稳定增加,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2015年开始,我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分别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合作 共同推进国家储备林等重点领域建设发展的通知》(林规发〔2016〕15号)《关于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林业发展的意见》(林规发〔2016〕12号),积极推进投融资政策创新,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国家储备林、林业产业发展(包括林业碳汇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截至2019年6月,已有100多个林业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准,累计发放贷款480多亿元。2016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分别印发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455号)《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林规发〔2016〕168号),确定在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扶持政策,启动开展了一批试点项目,为生态建设和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针对林业碳汇产业发展迟缓、扶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的法律地位;完善林业碳汇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创新投融资和保险政策,积极开发贷款期和宽限期长、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服务完善等适应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为企业等社会主体投资林业碳汇产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加快制定《林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指南》,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争取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方面实施PPP试点项目,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二、关于建立健全碳汇市场问题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10月印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交易产品为企业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发改气候规〔2017〕2191号),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按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深化完善期三阶段稳步推进,计划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尽早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
  为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备案发布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等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为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奠定了基础。截至2017年3月,全国已履行项目备案、减排量签发程序的林业碳汇项目达98个。2017年3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2017年第2号),决定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申请。现在主管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部正在结合“放管服”要求,研究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改革。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建立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交易抵消机制,将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生态修复和保护效益的林业碳汇项目等优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对生态保护和修复补偿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进行立法强化约束问题
  (一)关于向排放企业和个人征收碳税问题。碳税与碳市场同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目前主要采用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探索实践来看,试点碳市场的运行促进了试点地方减排目标的实现和碳汇林业的发展。在推进碳市场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部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制度。
  (二)关于加快碳排放立法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性制度安排。近日,生态环境部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司法部也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有关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意见。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与立法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条例》出台进度。
  四、关于加大林业碳汇知识宣传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林业碳汇宣传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在国家行政学院专门为省部级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研讨班授课,发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文章,宣传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普及林业碳汇知识。从2013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英文版),在中国绿色时报刊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版,展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新进展和新成果。利用中国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重要节点日,以及中央领导植树、共和国部长植树、国际森林日植树等重要活动,组织中央媒体广泛开展报道,宣传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利用中国林业网、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网、中国林业网微信、新浪网、人民网官方微博、“中国林业发布”微博,广泛普及林业碳汇知识,持续宣传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把林业碳汇等宣传作为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好,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及发展碳汇林业的良好氛围。
  五、关于碳汇人才培养问题
  为加强林业碳汇人才培养,我局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计量监测专题培训班,不断加强对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和碳汇计量监测队伍的技术培训。截至2019年7月,已举办培训班13期,累计培训人员1300多人次。通过培训,林业碳汇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林业碳汇人才培养力度,编写《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知识读本》,在做好省级林业碳汇人才培训的基础上,督导各省区市加大对地县级人才的培训力度。积极配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林业碳汇相关的教学体系建设、学科设置布局等工作,引导相关院校增加林业碳汇专业课程的设置。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2019年第1937号(资源环境类105号))

  一、关于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问题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对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和保障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容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我局积极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林业发展,2009年印发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办造字〔2010〕56号),提出了包括林业产业等9个领域的22项主要行动和保障措施。2011年,推动将“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木种苗工程”列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中“鼓励类”目录。2016年,我局印发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办造字〔2016〕102号),确定了森林碳汇等目标和增加林业碳汇等主要行动。2017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林规发〔2017〕43号),确定了大力培育林业碳汇产业等任务。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力支持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森林碳储量和碳汇量持续稳定增加,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2015年开始,我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分别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合作 共同推进国家储备林等重点领域建设发展的通知》(林规发〔2016〕15号)《关于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林业发展的意见》(林规发〔2016〕12号),积极推进投融资政策创新,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国家储备林、林业产业发展(包括林业碳汇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截至2019年6月,已有100多个林业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准,累计发放贷款480多亿元。2016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分别印发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455号)《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林规发〔2016〕168号),确定在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扶持政策,启动开展了一批试点项目,为生态建设和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针对林业碳汇产业发展迟缓、扶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的法律地位;完善林业碳汇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创新投融资和保险政策,积极开发贷款期和宽限期长、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服务完善等适应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为企业等社会主体投资林业碳汇产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加快制定《林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指南》,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争取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方面实施PPP试点项目,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二、关于建立健全碳汇市场问题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10月印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交易产品为企业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发改气候规〔2017〕2191号),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按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深化完善期三阶段稳步推进,计划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尽早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
  为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备案发布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等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为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奠定了基础。截至2017年3月,全国已履行项目备案、减排量签发程序的林业碳汇项目达98个。2017年3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2017年第2号),决定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申请。现在主管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部正在结合“放管服”要求,研究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改革。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建立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交易抵消机制,将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生态修复和保护效益的林业碳汇项目等优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对生态保护和修复补偿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进行立法强化约束问题
  (一)关于向排放企业和个人征收碳税问题。碳税与碳市场同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目前主要采用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探索实践来看,试点碳市场的运行促进了试点地方减排目标的实现和碳汇林业的发展。在推进碳市场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部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制度。
  (二)关于加快碳排放立法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性制度安排。近日,生态环境部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司法部也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有关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意见。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与立法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条例》出台进度。
  四、关于加大林业碳汇知识宣传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林业碳汇宣传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在国家行政学院专门为省部级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研讨班授课,发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文章,宣传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普及林业碳汇知识。从2013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英文版),在中国绿色时报刊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版,展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新进展和新成果。利用中国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重要节点日,以及中央领导植树、共和国部长植树、国际森林日植树等重要活动,组织中央媒体广泛开展报道,宣传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利用中国林业网、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网、中国林业网微信、新浪网、人民网官方微博、“中国林业发布”微博,广泛普及林业碳汇知识,持续宣传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把林业碳汇等宣传作为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好,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及发展碳汇林业的良好氛围。
  五、关于碳汇人才培养问题
  为加强林业碳汇人才培养,我局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计量监测专题培训班,不断加强对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和碳汇计量监测队伍的技术培训。截至2019年7月,已举办培训班13期,累计培训人员1300多人次。通过培训,林业碳汇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林业碳汇人才培养力度,编写《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知识读本》,在做好省级林业碳汇人才培训的基础上,督导各省区市加大对地县级人才的培训力度。积极配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林业碳汇相关的教学体系建设、学科设置布局等工作,引导相关院校增加林业碳汇专业课程的设置。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世间事,人生情,看开随意,看淡无虑。好好爱自己,把期望降低,把依赖变少,你会过得很好生命的天空里,有风和日丽,亦有云遮雾障。
  • 8,如果你有足够的耐性,但却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与精力去自己搞研究,那就投资共同基金吧。10,如果不研究任何公司,你在股市成功的机会,就如同打牌赌博时,不看自己
  • 祝龙田利益统筹留用地(宝珺园)位于石岩街道石龙仔社区颐和路2号,公共住房套数44套,公共住房类型为公共租赁住房,计划2023年5月竣工。祝龙田利益统筹留用地(宝
  • 便携式流速仪/智能流速仪 型号:BT-LGY-2/LGY-II库号:M407691联系人:史经理17310837169(微信同号,欢迎咨询)手持式气象站是携带方
  • 1、 A00 市场相较整体市场非常独立, 2010年来从 75 万到 23 万再到去年的 98 万,销量与增速和整体市场脱离,占比从 6%到 1%再回到 4.
  • Ps:当然最重要的是,不管无论何时,记得牵好自家狗子的牵引绳,文明出行#年轻人养宠物能有多卷##带着宠物去旅行#一些人生教训:手机提醒检查要及时送检一周前我的手
  • 小金卡能6张全感谢代购兄弟)以前那叠cd是按照编号排序的,可能会排错最后感叹十单对今井莉莎推过于满溢,简直焕然一新。…嗯,看了看自家每次推出的特典,好像确实有点
  • 2022/5/323:55不开心,一点也不开心,室友搬宿舍了,我超喜欢她的,我俩在班级是同桌,今天晚上她才告诉我要搬宿舍,抱着她哭了半天(不知道的,以为大四毕业
  • 发表在4月26日的《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讲述了科学家们对鹿群感染新冠病毒的一系列研究,包括病毒是如何进入鹿体内,当病毒在鹿群之间传播时发生了什么,以及这些感
  • #安心变美狂欢季# #安心变美课堂# 动态皱纹又称为动力性皱纹,它是由于面部肌肉活动收缩牵拉皮肤而形成的。如果你面部无表情时没有皱纹,而做表情时眼角、嘴角、眉心
  • #花束般的恋爱# 张起灵抓着妈妈的手,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感觉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情绪,他觉得自己抓着人世间最后一丝自己的痕迹,最后一丝自己愿意去想的
  • 居家Day39 今天起床又要做抗原,然后到外面逛一圈想帮外婆买苹果结果没找到。去外婆家拿了外公烧好的咸菜烧带鱼!好久没吃了!好好吃[色][色]晚上立马去买了咸菜
  • 海通证券带头,20家券商自营比惨营业收入、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是直观感受今年一季度券商成绩的方式,而具体到业务层面,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双双滑坡才是它们真正受伤的原
  • 更重要的是美国这次也摆出了一幅不计后果的架势,将制裁的矛头直指俄罗斯经济依赖的能源出口上,要知道美国现在国内的能源价格一路走高,且美国现在正在通胀中苦苦支撑着,
  • 一开始剂子也不知道弄多大,皮子也擀得大大小小厚厚薄薄,最后刚刚找到一点感觉,就包完了[允悲][允悲]该工程花费2个小时,热乎的饺子就吃到嘴了,不算磨叽吧?早上起
  • 惦记好几天的画又画翻车了绿色涂上去那一刻 我就知道呜呜呜妹妹做的郁金香好好看我家要变成手工之家了滴胶 热缩片 粘土 奶油胶 油画棒 泡泡玛特啥都有妹妹作为手工达
  • 4月6日与8日,计支宝研究院与多所院校开展线上交流会,会议围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岗位能力知识交流探讨。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建华副院长表示
  • 辨圓說:「 一機未露,毘盧元是凡夫;萬法摐然,普賢得其境界」這是藉資《華嚴經》中的毘盧遮那佛與普賢菩薩來說明禪宗的禪悟境界。十八 、結語由上所述,可以得知,師範
  • 对于告别,悲观的人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乐观的人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达观的人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其实,每一
  • “超市老板确诊”“超市老板确诊还营业,传播给了360多个人……”在家等待转运期间,朋友圈传来的消息越发离谱,仔细看每个细节都是真的,可拼凑到一起,反而成了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