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过有千端,惟心所造。改过之法,治心最上!

改造命运以因果律为依据,方法是:认识一条苦因就改一条,认识一条乐因就修一条,由此自然趋吉避凶。反之,不见自己过,或者知而不改,都不可能改变命运,因为:因上意乐、行为不转变,果上绝无命运可转。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以前的种种好象昨日死,今后的种种犹如今日生,这是义理再生之身。

  “义理”就是真理、就是法。“义理再生之身”,是和真理相应而再造的生命,也就是慧命。

  有些人不认识真理和生命的关系,不了知新生命要通过法来塑造的。他们认为:义理只是书本上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没有关系。

  其实大有关系。就流转生死来观察:从根源上看,凡夫人正是因为不了知因果和空性的真理,才受无明的支配,造作罪业、耽著生死、自私自利,结果变成恶趣之身、轮回之身和小乘之身。这些具有痛苦和缺憾的生命状态都是因为没有和真理相应而造成的。反之,明白了真理,身、口、意的行为与真理相应,由此出现的新相续,就是再造的新生命。

  分别言之,与因果的至理相应,内心趋入十善业道,努力断恶行善,这是义理再生的下士之身;认识四圣谛,发心出离生死,趣入解脱道,勤修戒定慧,这种新相续是义理再生的中士之身;缘众生苦兴大悲悯,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由此趣入智慧方便双运的大乘道,这种新相续是义理再生的上士之身。

  所以,对圣法有了胜解,安住于胜解的生命,才是义理再生之身,也就是法身慧命。如果对圣法没有胜解,充其量只是一种染污之身。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7。

  血肉之身尚且有它的定数,意思是这个有漏身由业和烦恼而来,受前业的支配,有它决定的命运安排。而义理之身是安住于胜解如理修行的身,更是修一分正因,召一分善果,步步有切实的感应,怎么不能格天呢?

  与业果的义理相应,能转恶趣为善趣,显现人天的吉祥;与四谛的义理相应,能转生死为涅槃,显现寂灭的安乐;与大乘义理相应,能让客尘消归法界,现前无住大涅槃的境界。所以,与真理相应,能闭恶趣、出生死,转染成净,转识成智。到达究竟时,灭一切障碍,转依为纯一真如,则是彻底的格天。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太甲是商朝的皇帝,早年胡作非为,后来在大臣伊尹的教导之下,改过自新,这是他后来对伊尹所说的感激之语。

  “天作孽,犹可违”:就是过去造的恶业,现在能忏悔改过,还是能转变。“自作孽,不可活”:就是明白道理还去造恶,那就不可救度。

  为什么说“天作孽,犹可违”呢?如果业不可转,果是不动,确实也改变不了。但业果毕竟只是以因缘造成的有为法,只要在成熟果报之前,积聚相违的因素,就可以让业报转变、减弱,甚至彻底遮止果报现前。如果已经成熟而感受果报,只要随缘顺受、不造新恶,并努力行善积德,也能让果报提前受完,苦尽甘来。

  譬如说,过去造了杀生的罪业,自己能猛利追悔,发誓以后纵遇命难也不杀生,同时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修持金刚萨埵忏悔法门,发愿生生世世爱护众生,平时也尽量放生,这样决定能使重业转轻、轻业消尽。

  过去杀生,在识田里种下了杀业种子,现在能截断杀业的相续,好比种子没有水滋润就不会成熟一样,杀业不会增长,再依靠金刚萨埵的大愿、心咒等多方面的力量,就可以对治杀业。

  如果杀业已经成熟在自己身上,一方面随缘消业,观想代一切众生受苦,另一方面努力忏悔、修善,杀业也终究会消尽的。

  但是如果不改过自新,还继续杀生,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比如,中毒之后,不去排毒还继续服毒,那纵然药师佛到来,也无法救护。

  诗8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永”是永远,“配”是符合,“命”是讲天心,也就是因果律。

  这一句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永远要符合因果律。平常自己看念头,是善,就让它圆满,是恶,就马上遮止,这叫“永言配命”。只要还有分别心,任何行为都会对自己造成利益和损害,是善会带来安乐,是恶会现前痛苦,小到起一念,都是在种祸福的因。所以,我们应当行为谨慎,每天防护自心,身不作恶行、口不说恶语、心不起恶念,就是自求远祸;身口意处处行善,利益他人,这样摄集福德,是自求多福。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也;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孔先生当时算你无功名,命里无子,只是根据你的宿业预测的结果,这种“天作之孽”还是可以由对治来转变的。你现在扩充德性,努力行善,多积阴德,这是自己作的福德,怎么会不受用呢?决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德性就是善心,逐渐把善心加深拓广,使贤善的意乐日益清净广大,就是扩充德性。“阴德”,“阴”是行善不显露、不求人知的意思。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易经》为君子谋划,目的是让人“趋吉避凶”。如果命运是常法,那就无法改变,无吉祥成了永远无吉祥,趋吉也是枉然;有凶祸成了永远有凶祸,想避也无可避。事实却非如此,所以《易经》开章第一义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对此你信得过吗?

  这个趋吉避凶的道理,我们按照因果规律来解释:

  如果不加对治,恶业丝毫不会空耗,当然要在自己身上成熟果报,但是以四力忏悔积聚对治,灾祸也就消于无形之中。另一方面,不积善也无法召来吉祥,以三殊胜9修善,必能迅速趋向吉祥,不但现世的吉祥,连后世的吉祥、解脱成佛的吉祥,也都可以趋向。

  积善是因,余庆是果。“余庆”,是指在后代身上显现的吉庆。祖宗积德深厚,家族必然兴盛。

  经过这一番教化,了凡深信可以造命。由于相信,就有他日后的实行。总之,反复思惟业果,信心就会生起,有信心就有欲,有欲就有精进,从意乐到行为到结果,有这样一条缘起规律。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

  了凡信受禅师的教言,恭敬地拜而受教。如此尊重教言,使他日后能再造义理之身。如果只是随便听过,不铭刻在心,再好的教言也会失去功用。

  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因为明理了,就把往日的罪过在佛前尽情发露,这是具有破恶力,没有这一步,也不可能开出一条自新之路。了凡生存在世间,难免有世间的追求,他先求登科,发誓行三千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的恩德。

  人们对命运的看法有三种:一是宿命论,认为命运是注定的,无法改变,因此人生唯一听凭命运的安排,不去努力追求;二是邪命论,认为由非法的途径可以求得人生的圆满,这一类人背道而驰,想寻求安乐,种下的却是未来的苦因;三是正命论,深信安乐唯一来自善业,因此为了创造未来的幸福,努力修集相应的善法。

  了凡经云谷禅师启发,觉悟到以改过行善为因,可以安身立命。现在他很决定,就是以修积善行,来求取功名。这是真正认识了创造人生圆满的方法,从正因上下手,种什么得什么,决定不空耗

随缘无所求 广修诸善法——达摩大师的“二入四行”(下)

二、随缘行

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修行不能违背因缘条件,否则会遇到种种障碍。所谓因缘,就是客观的规律性,它是不随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需要去随顺。达摩大师开示说:“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在对这一点有了情形认知的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地做到“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报冤行”重点讲“逢苦不忧”,“随缘行”重点讲“喜风不动”,一苦一乐,皆从缘生。对于学佛修行的人来说,苦是一种障道因缘,喜也是障道因缘。如果我们能掌握缘起性空的道理,凡事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就能将忧喜置之度外,洒脱自在地生活。

随缘行的修持要落实在待人处事中,落实在遇缘应物中。面对生活中高兴的事,要认识到这也是因缘所生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何喜之有呢?好事来了,仍要保持一种非常平静的心态,不要有一点好事就忘乎所以,趾高气昂,目空一切,那样做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三、无所求行

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止想无求。经曰: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

修“无所求行”就是要我们去掉“贪着”之心。修行人不打破“贪”字这一关,要说是真正修行,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不会有任何实际受用。那么应该如何舍离贪着呢?那就必须要对三界之苦深入思惟——“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是《法华经》上的话。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居住的地球仅是三界中极小的一部分。色界和无色界是依禅定功夫的浅深来判定的。欲界能发起未到地定,然后进入“初禅”,就属于“色界”了。色界有四禅(初禅至四禅),无色界有四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起来称为四禅八定(四禅四定称为八定)。

我们自己就生活在欲界,而且还不是苦不堪言的三恶道,平素所能够觉察到的苦楚已不消说。向上二界,尽管四禅八定境界很高,但仍在三界的生死轮回之中,所以“犹如火宅”。唯有在禅定的基础上修无我慧,断烦恼种子,证无漏禅定,才能出离火宅,永断生死。由此看来,修行确非易事,各位不可等闲视之。

四、称法行

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脱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什么是法呢?达摩大师说:“性净之理,目之为法。”这个法是我们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但为客尘妄想所覆”,所以不能显现。修行的目的正是要去妄想客尘,显真如本性。

菩提达摩大师在这里讲到了六度。因为这四行当中,前三行重在止恶,“称法行”是重在修善;也可以说前面的三行重在破,“称法行”重在立。换言之,所谓称法行,其实就是建立六度万行的一切善法。

根据佛法“三空”的道理,修行六度的时候不要执着有修的这种相。就以布施度为比喻来说,布施时要做到“三轮体空”,就是施者、受者、中间物这三者都是缘起性空的,不要执为实有,这才是无相布施。修布施要如是,修其他五度也要达解三空之理,不能着相而求。依次缘起性空之理,广修六度之行,就是称法而行。

“四行”的要点就是冤亲平等,苦乐随缘,不贪不求,应理而动。能根据达摩大师提出的这四行来修学,就会使我们修行的层次不断提高,处处合乎佛法,处处顺乎因缘,处处不住相、无所求,自然三业清净,六时吉祥。#佛法看世间##修行##佛学大智慧##佛教#

如果,能修炼佛法,只会增长福报之外,从不会制造痛苦和烦恼。但是,若不能调伏自己的烦恼,导致很多痛苦时,应当精进修炼佛法,修炼六度万行。 ​​​

我们必须要依靠殊胜的道,才能走向殊胜解脱的道,更是走向成就佛果,甚至,走向利益一切众生的道,才能人生有价值。

因果不虚清净之道路,我们希望快速生起如是正确之道,因此,我们从当下开始做起,一定要做一名利益众生之人。希望一切所做都能成为利益众生之事业。 ​​​

如果,我们行善业,它能出现快乐之外,不会出现任何痛苦,相反若善恶业,它能出现痛苦,而不会产生快乐。因此,我们需要断恶扬善,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的友情,在我的生活里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心灵,使我的生命有了光彩。    你的友情,在我的生活里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心灵,使我的生命有了光彩。
  • 柠可果汁的包装还很好看,这颜值高的都舍不得喝了为啥说是和烧烤绝配是因为它可以刮油啊,哈哈而且还很解腻解辣,吃烧烤火锅什么的都不在话下干饭拍档名至实归~#柠可果汁
  • (八)江海区凡梦拉面馆销售的标称日照海瑞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模拟松叶鳕蟹柳,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详细不合格清单:一、微生物污染问题(一
  • 本产品已通过国家3C认证和欧盟ECE认证,双重认证更放心;5点式安全防护,分散冲击力更全面更安全;专利技术六腔成模,一体式无拼接吹塑骨架,安全提升30%;座椅采
  • 青年节快乐[送花花]二号从医院回的家,真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哪里都没家舒服。假期结束咯,明天又变身打工人,晚安呐今天心情很不好,一个人听歌走在路上,想着我
  • 这里说的是连绵草的艺术风格,至于章草、今草如何求得篇章流畅,不可一概而论,还应根据不同特点和要求把握。而怀素的《自叙帖》不拘规矩,狂逸酣畅,自由奔放,数百字一气
  • 小指部分:法式13打底后,用白色点两个大小不一的圆,涂磨砂顶油,完成!6、整体涂磨砂顶油,再用高透顶油单独涂抹数字印花部分和亮片部分。
  • 但是如果你看穿了他的小心思满足了他的愿望,他们会非常开心哦~4⃣处女座️♍ 巨蟹座♋ 这两个星座说反话其实很多的是不够自信、情绪上的自我保护和反击。他们说的反话
  • 在别人眼中,我和丈夫都读过大学,工作不错,又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买了房,生了小孩,没有非走不可的理由。最早我们想建一个有机农场,抱着笔记本电脑和村里领导谈话,试图
  • 粉色圆形的蛋糕,用康乃馨巧克力花作为装饰,就像妈妈对我的爱一样纯粹简单,吃一口甜甜的蛋糕,妈妈的心里也甜甜的~对了,买#幸福西饼# 蛋糕还有机会获得精美祝福贺卡
  • 白俄罗斯关卡的工作人员上前告知:“现在乌克兰那边在打仗,你不能过去。已经没有飞机、火车,我抢到一张长途大巴车票,但一个小时后订票处工作人员联系我:“俄乌边境现在
  • 清荷札记——五月初夏,娇柔明媚 五月,花开馨暖,暗香盈袖,每一朵花开的过程都是美好而令人欣喜的,每一段与花香有关的记忆都是值得珍藏的…… 五月,绿韵生香,莲荷
  • 无论昨天给予我们怎样的遇见,把所有的过往都封藏吧,或与一江春水东流去,不恋不怨,学会取舍,珍惜眼前,快乐生活。看我担和他担的访谈感觉他担就像一个小心眼怨夫热衷搞
  • 真正的离别不是桃花潭水,不是长亭古道,只不过在同样洒满阳光的早上,有人留在了昨天。下午坐在教室写论文的时候盯着屏幕久了,转头看向窗外,恍惚间真的很像夏天的感觉昨
  • 2021年9月15日6:29日我路经佳木斯前进区段王三五路边,远远看见一片野生菊芋在尽情地开放着黄色的花朵,在深秋太阳的照耀下泛着金光,就走上前去拍照下来…尽
  • 今年我们为大家再次带来了“樱花隧道”的相关资讯!今年我们为大家再次带来了“樱花隧道”的相关资讯!
  • 注:(p1来源于FuYongLin原创插画作品,p2来源于站酷,p3来源于俞群.H.Y.Q,p4来源于舌尖上的云南美食,p5来源于西昌彝族博物馆,p6来源于赭凉
  • -颜色:白色绿色黑色-尺码:S M L XLos版型真的很迷人 Lv也真的是绝绝子每一季新品版型都做到极致实穿度很高,随意搭都nice✔️-⚠️100%棉采用3
  • 没想到真的太好吃了!我觉得还不错!
  • 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妻两人正好互作旅伴,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我认为没有人不喜欢到处去看看:多看他人,多阅他乡,不但可以认识世界,亦所以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