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超话]#
潘麟老师经典文章分享(64)
《潘麟先生讲授〈金刚经〉》连载|《金刚经》经题的含义(一)》
原创 ▷点击蓝字关注 东方生命研究院 10月20日
收录于话题
一、金刚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是一个传说之物,在现实中没有这个东西。印度文化在诞生之初就有“金刚”这个概念,它源自印度神话传说。在印度早期的神话故事中,神的手中有一件武器,叫作金刚杵。金刚杵的前面有一个球形的东西,像灯笼似的,中间是空的,一股一股的,按股数分为三股金刚杵和五股金刚杵,后面有一个把,可以拿在手里征战用。最初使用这种武器的是天神帝释天,相当于西方所说的上帝或道教所说的玉皇大帝。帝释天要维护宇宙的秩序,一旦发现哪个地方有恶神诞生,他就乘战车去找他,举起金刚杵将之打死。金刚杵能摧毁一切邪恶,所有的武器一碰到金刚杵就像破铜烂铁般不堪一击,没有任何武器能够敌得过金刚杵,它是宇宙第一,天下无敌。

佛教发展到了密宗阶段,西藏密宗法师的一只手里就拿着金刚杵,但比帝释天手中的金刚杵要小得多,已经失去了征战功能,只是象征着它能摧毁一切邪恶、一切自我、一切贪嗔痴慢疑;另一只手里拿着金刚铃,金刚铃代表警醒天下沉睡的人。在密宗里面,金刚杵、金刚铃两个法器经常配合使用。“金刚”二字作为神话故事中帝释天手中那个能摧毁一切的武器之含义,一直沿用到几千年以后释迦牟尼出世。释迦牟尼讲了一部经,名叫《金刚经》。这个地方是比喻,比喻此经像金刚杵一样能摧毁宇宙天地间一切邪恶的东西。在佛经中,用“金刚”作为比喻的经,除《金刚经》之外还有一些,但唯有《金刚经》直接把“金刚”二字突显了出来。

《金刚经》中的“金刚”具体指什么?指的是般若。再进一步说,指的是般若的一种功能和属性,般若就像金刚杵那样能摧毁一切而不被一切摧毁,“金刚”是对般若的这个特征的一种比喻和形容。
二、般若

“般若”是什么?般若是梵文Prajna的音译,意译为“智慧”。翻译分两种:音译和意译。音译是只译其音,用与之发音相似的汉字替代;意译是只译其意,不论其音,翻译成汉语中意思与之相对应的词。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为何不把“般若”直接意译成“智慧”而采用音译呢?因为如果翻译成“智慧”,容易造成般若智慧与我们所说的“世间小聪明”或“脑子灵活”相混淆。
(一)般若智慧与经验智慧1.般若智慧与经验智慧的区别

般若就是智慧,但般若智慧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一般人的智慧。一般人所说的智慧是后天积累而来的,又名“经验智慧”。般若智慧与经验智慧有以下区别:
(1)来源不同

般若智慧来自先天,是与生俱来的智慧,在我们诞生之前它就有,在我们去世之后它还有,它始终伴随着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事物,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源头,也是一切事物的创造者。般若智慧不是累积型智慧,而是彰显型智慧,只彰显不累积。佛经里经常把般若智慧比喻为太阳,太阳本来就在天上,只是因为乌云遮挡而没有彰显出来,当乌云散去,般若智慧就会像太阳普照天地一样显化出来。我们不能像建造大楼一样建造一个太阳,因为太阳本来就在那里,不需要建出来,我们需要做的是驱散乌云。《金刚经》就是教导我们如何驱散乌云彰显太阳的一部经典,因此它叫《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经验智慧来自后天,是人(包括动物)出生后在生活中慢慢形成和摸索出来的知识和智慧。我们对外界探索得越多,经历得越多,我们的经验智慧就越多。经验智慧最大的特点是“经一事,长一智”。我们经历了一件事情,就对这件事情有了了解,就拥有了相应的智慧,不经历就没有这个智慧。它是累积型智慧。如同建楼,经历一件事情放一块砖,再经历一件事情再放一块砖,经历多了,在精神中就建起一座智慧大厦,这座智慧大厦就叫经验智慧。

我们平时说老年人比年轻人有智慧,是因为老年人经历得多,他们走的桥比我们走的路都多,因此比我们有智慧,但这属于经验智慧,不属于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与年龄大小、性别无关,只与有没有修行到位,有没有把般若智慧彰显出来有关。般若智慧走的是彰显之路、显化之路。

不仅佛家如此,儒家和道家也是如此,东方百家思想在这一点上是共通的。孔子也好、老子也好、佛陀也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认为我们有一种与生俱来、先天本有的智慧,他们教化的中心思想都围绕着般若,都在教导我们如何识别般若、彰显般若、运用般若,最后成为般若。整个东方文化都是围绕着如何识别般若、彰显般若、运用般若,最终如何成为般若而展开的。

修行的过程,就是最终成为般若的过程。我不再是我,我就是般若本身。若把我比喻为一滴水,修行就是让我这一滴水融入般若这个大海。融入大海中的我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个问题非常微妙。不能说这滴水不存在,因为可以亲眼看到这滴水滴进大海、融入大海,成为海洋的一部分,所以可以断言这滴水在大海之中,大海因为我的融入而增加了一滴水,怎么能说我不存在?但若说我存在,也不对,因为没融入之前我还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但融入之后就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了,再去找我这一滴水找不着了,能找着的只是大海,而不是一滴水。这就是佛法的微妙之处,只能用一种很古怪的方式来表达:我既存在又不存在,既不存在又存在。只能表达到这个程度。

所以,成佛后(或者说当我融入般若后),作为个体的我还存不存在?或者说作为个体存在的个体人格(心理学称之为“人格”)还存不存在?假如一个人修行到最后,他所有的人格全部被取消,这个人活了一辈子的价值和意义,就跟变成空气一样随之消失了,那这显然和把这个人杀死没有任何差别。尽管这个人也有呼吸,但如果没有了个体人格存在的话,就和死了一样,这显然违背了包括东方文化在内的全人类文明文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终极存在的标志就是他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这个身体。

但如果有人格存在的话,有我的人格,就有你的人格,就有区分你我的割裂。有割裂,就有界限;有界限,就有局限。一旦有局限,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封闭性的存在——有多大局限,就有多大封闭。有局限、有封闭,我们就与世界发生分离,一旦发生分离,我们将会成为一个孤立性的存在,就像井底之蛙一样的存在。这就违背了我们修行追求的终极目的——解放。解放就是要从局限中、从有限中解脱出来进入无限。一旦我的人格、我的意识无限了,那我还存不存在?

所以,“我到底是在还是不在”是一个非常不好处理的问题,这不仅是东方人的问题,也是全人类的问题,也是生命的终极问题。如果我不在,我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全部消失,生实际上就是死,就是消失,就是灰飞烟灭;如果我的人格在,就是束缚,就是局限,就像井挖得越深,我们作为井底之蛙看到的外在世界就越小,就像蛇一样不断地把自己的洞越钻越深,最后我们就困在井里、洞里出不来了。这就是解脱遇到的一个极为麻烦的问题:既要保存意义和价值,同时还要拆除一切局限、一切封闭。我们必须明白一种非常古怪的辩证法:“我既在又不在”。这种辩证法解决了“我到底是在还是不在”这个问题——既在又不在,以不在的形式在,以在的形式不在。

我们学《金刚经》时会遇到大量的辩证法。比如“佛说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那到底是佛法还是不是佛法?我们如果无法理解这种表达方式,就永远无法理解般若智慧。理解般若智慧需要心智的成熟。心智越高的人,理解起来越容易;心智越低的人,理解起来越困难。这有点像让三岁的孩子去理解爱情,他的心智还不成熟,向他描述爱情他听不懂,但当他的心智成熟后再去理解爱情,就容易得多了。如果等他经历了几段感情,再来理解爱情,就犹如呼吸一般轻松自如。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第一次听到“融入般若智慧的海洋后,我们是以不在的形式在,以在的形式不在”这么一种古怪的在,我们理解不了,这标志着我们的心智还不成熟。等我们的心智成熟了,理解起来就会毫不费力。这就看我们理解这种独特的在,是越来越亲切还是越来越疏远:如果是越来越亲切,就证明我们的心智在不断地成长;如果是越来越陌生,就证明我们的心智在不断地堕落。其实它本该如此,与生俱来,就像我们的鼻子、嘴巴一样,不就长这个样子嘛,生下来就这样。什么时候我们理解般若就像理解鼻子、嘴巴一样亲切自然,不做作、不机械、不勉强、不教条的时候,就是我们获得终极解脱的时候。
(2)获得途径不同

般若智慧与经验智慧获得的途径不同。获得般若智慧,需要做到“三无”,即“无我、无为、无执”。“无我”就是“无自我”,“无为”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无执”就是“不执著”。般若智慧彰显的程度与“三无”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在多大程度上“三无”,般若智慧就彰显多少。因此,佛家、道家都一再提倡无为、无欲、无我、无私,其目的就是为了开显般若智慧,或者说般若智慧的开显非经过“三无”不可,尤其要做到“无执”,因为执著本身就阻碍着般若智慧的彰显。对一切都不执著,放下万缘。放下越多,般若智慧就彰显得越快越彻底;执著越多,般若智慧就越不得彰显。儒家同样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其目的也是为了开显我们内在的般若智慧。

经验智慧的成长与般若智慧的开显完全相反。要想积累经验智慧,必须积极进取。比如掌握一门技术、学一门手艺,需要不断训练,才能熟练应用。训练时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需要执著。经验智慧的累积性决定了一定要执著,要不断努力,要有为进取,要做加法;而开显般若智慧一定要无为,不能有为进取,不能做加法,一定要做减法,要放下万缘,不断地放下,不断地减,直到无为,修行的过程就是做减法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分别展开。在经验世界,要努力增加经验智慧,增加经验智慧的途径就要有为进取,使出浑身解数去拼搏,最后在人世间成就一番功业。但在修行中,就要放下万缘,要“三无”,因为追求的不是经验智慧,而是般若智慧。没找到钥匙,门就打不开,再努力也打不开。“三无”就是这把钥匙——这把钥匙能轻易打开般若之门,把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般若智慧彰显出来,越彰显越觉醒。总之,获得两种智慧的途径、手段是不同的。
文字|东方生命研究院
图片|东方生命研究院

#读书# |#我们读书吧#
张爱玲的经典句子
1,牵手是一个很伤感的过程,因为牵手过后是放手!
2,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当灯灭了,你会发现你的周围都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
3,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一点染成一枝桃花。

4,当我爱你时,你的心在沉睡;当你爱我时,我的心已冰封。
5、为追求到我喜欢的人,我愿意放弃我所拥有的一切,可当我放弃这一切后,她还会接受我的爱吗?
6、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你,只为了说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7,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8,若只是喜欢,何必夸张成爱。若只是多心,何苦虚张成情。若只是微凉,何必虚夸成殇。若只是微苦,何必虚说成殇。若只是多情,何苦句句是恋。若只是心痛,何必说成心碎。若只是神伤。何必虚说成怨。

9、爱情就像海滩上的贝壳——不要拣最大的,也不要拣最漂亮的,要拣就拣自己最喜欢的,拣到了就永远不再去海滩……
10、每一个女子的灵魂中都同时存在红玫瑰和白玫瑰,但只有懂得爱的男子,才会令他爱的女子越来越美,即使是星光一样寒冷的白色花朵,也同时可以娇媚地盛放风情。

#阅读#

#沉睡的线条世界[超话]#小朋友们,快来吸欧气!
我中奖啦!中午睡了一个特别舒服的午觉,醒来后也不知道是早上还是晚上。当我迷迷糊糊打开手机,看到抽奖结果通知,因为之前抽过一次并没有中,我就不抱希望地点进去——“恭喜你已中奖”。
……
???
!!!
耶!我是欧皇!
希望顺利拿到文化衫,给我带来更多好运[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夫妻两个都是文艺青年,有股痴性,成天摆弄花草盆栽、吟风弄月,经常对着精心布置出的一方小天地畅想此处可以建个水阁,此处可以用来垂钓blablabla,看到盆栽被猫
  • 可以预见,整个市场的逻辑要变了,消费主力变成了年轻人,而这一代年轻人又是自信的一代。而我想感叹的是,这一代中国年轻人真的不简单,他们对中国企业的期望,大过了过往
  • 日照把自身发展同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在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锚定投资方向;善用新技术、新理念去创造新需求
  • [笑cry]收到到这么大为止最大的一束花,好惊喜一个,同事开玩笑是我男票送的,快赐予我一个!收到人生第一朵玫瑰花今天下午同事说有个小孩捧了一大束花上来了,大家都
  • 若是身旺,通常蛮横无理,具有无赖之匪气,性格孤傲,难以征服,不通人情,简单粗暴。若是身旺,通常蛮横无理,具有无赖之匪气,性格孤傲,难以征服,不通人情,简单粗暴。
  • 曼城旧将理查兹驳斥谣言:我没有说过格拉利什转会条款中有1500万英镑的冠军奖励条款!曼城是通曼城旧将理查兹驳斥谣言:我没有说过格拉利什转会条款中有1500万英镑
  • 女主爹口口声声说爱女主娘,说对不起她,他干了啥呢[嘻嘻]婚后和妻子的远方表妹搞在了一起,冷落妻子,女主和庶妹只差了一岁。但带回家后不久,夫妇俩开始经不住孩子的恳
  • 6.13捡到这只小猫咪 瘦瘦小小的一只 好可怜[悲伤]回去了先给他洗个澡,全身都是跳蚤。他太小了不会吃猫粮 我就每天给他做鸡胸肉,切成碎碎加上汁水 他好爱吃[打
  • 虽然我们相隔很远,一年都见不了一次,但是我们的关系都在心里,没有过多的言语,但见了面总能相谈甚欢,没有拘束,你懂我,我懂你,就是这么简单的友情,看到你过得幸福,
  • #年轻人为何喜欢磕cp##星汉灿烂为何上头##嫋嫋小书包#在女主彻底对母亲失望,跟着三叔三婶外放的时候,是素来懦弱胆怯的楼垚,做出了他平生最勇敢的事——一路追随
  • ”第二天早上,他得到消息,和他接触过的工人也确诊了,这也就意味着,他成密接了。方舱已经没有他的位置,小区也没有资格入住,他好像成了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可怜人儿。
  • 榴莲党这样吃榴莲             马来的猫山王让人魂牵梦萦,全世界的吃货都是一样的,为了吃,干啥都行,下面就聊聊马来榴莲党开发榴莲各种的吃法:     
  • 不用担心,记者7月2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一证通查2.0”服务正式上线。#工信部推出互联网账号一键查询#曼哈顿总督岛新公园在星期六这天总督岛是对公众开放,
  • 来回预期怎么也得有个两千点左右吧,不然没意思,同样这也就是我在市场上获得成就感的源泉。每次周末都抽时间把自己店里打整好,留出时间在交易日战斗,交易猿大多数的生活
  • 随着时代的演变,民间对太和公的古意已不了解,从字面意思出发,就把姜太公想象成了老人,到小说里,又进一步演绎为八十高寿的长者了。这个太,古时又写为大,通泰,在作为
  • 和珈珈一起跨年[2021]中午一起去逛了街 买到了第一眼就好喜欢的衣服 虽然好贵 虽然我犹豫了一个多小时 可是还是买了 血拼就是快乐 花钱就是爽喝了豆腐脑和糖水
  • 督导进课堂 听课提质量 为进一步深化我区“学位攻坚、质量攻坚、品牌攻坚”战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及时为课堂教学把脉问诊,2019年4月2日,龙泉驿区教科院三位督
  • 除了争金夺银,还有从不停止向冠军攀登、向纪录冲刺,这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动人之处。”当日,为高亭宇颁奖的是前速度滑冰1000米冬奥冠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的张虹
  • ”程姎道,“直到一年前他兴冲冲地跑来说,他曾祖父要来家里提亲了——我端酪浆给他时,衣袖滑下,我看见他胳膊上的陈旧鞭伤……”班小侯爷作为家中的独苗,从小父母早逝,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