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叉集团中报解读电话会议纪要

交流嘉宾:董秘陈总、董办主任单总
交流时间:2021年8月18日

1. 2021年半年报的业绩情况介绍。
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净利润同比增长23%,ROE同比增长了0.7%达到9.67%。上半年经营上整个行业情况较好,由于材料成本上涨,使得我们的盈利跟不上销售收入的增长。总体而言,上半年业绩还可以,因为去年我们在材料上有一些储备,减轻了盈利压力。公司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如何把锂电池氢气内燃车推动。我们在产品开发上计划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我们会把所有产品锂电化,因为大吨位叉车价格高,国内也没有这种锂电大吨位产品。这块业务上我们希望做得快一些,尽早抢占市场,盈利会更好一些。今年我们的技术力量都投入到这里,为明年打基础。今年整个行业增长快,我们由于三类车的问题表现还不如行业水平,如果把三类车全部去掉,基本可以持平。我们的产品结构还是比较好的,和竞争对手的行业数据相比都还算正常。
去年下半年的基数太高,去年8月份还算正常,到了9、10月份订单量就上来了,当时因为材料价格比较低,我们的销售价格都在降价。整个下半年的销售量相当理想,但是盈利情况没有跟上销售的增长。今年的材料价格已经涨得很高了,我们的售价大概比年初提高了15%-20%左右,还是能够消化掉一部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影响。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下半年销量没有提升,对盈利会有压力。今年5月份的时候,我们买了一个季度的材料,能够保证第三季度的盈利,后面的材料价格预计也会有所下降。四季度的盈利,如果材料价格能够和去年持平或更低,盈利上可能比去年同比差2%或3%,这个下跌也能接受。今年下半年的盈利转化预计与去年持平或略多。这样可以保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30%,盈利控制在15%-20%。

2. 原材料储备情况?
我们买了三个月的材料,大概能用一个季度,因为之后的材料价格变化也不好预测,我们的售价到时候会跟着变化。

3. 公司各类车上半年的销量和收入情况?三类车增速较快,四五类车增速较慢的原因?
上半年一共卖了13.5万台叉车,内燃车8万台,三类车是4万台,其他是一类和二类车。同比情况来看,一类车二类车同比增长了70%-73%,三类车增长了95%,四五类车增长了20%-30%。整体平均接近50%。
2020年共销售20.77万台,三类车3万台,电动车大约7.5万台。今年上半年电动叉车5.5万台,锂电池叉车在2.7万台左右。上半年三类车卖了大约4万台。
三类车增长快可能是由于价格较低,这方面我们不做低端产品,售价大约是7000-8000元(市场上有3000-4000的产品)。由于只做中高端产品,我们三类车的增速也比不上行业水平,整个行业有118%的增长,我们只有95%。四五类车增幅不大是由于整个行业规模还不大,去年客户买的太多了,行业可能会停下来一短时间来消化。我预计内燃车需求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电动叉车还在增量中,有一部分内燃车也在逐渐被电动叉车取代。

4. 如何看待未来内燃车市场的发展?
内燃车总体肯定会越来越少,例如我们公司去年同期内燃车占比接近70%,今年大概占比在60%,整个市场的占比也是内燃车向电叉转变,转换速度取决于电动化的取代是不是到了某一个契机,比如电动叉车的售价下降,未来国产电控或整个电池价格的进一步下降使得它的性价比更接近一些。当然还有像国4排放的政策实施后,内燃车的售价也会上来,所以整体来看内燃车肯定越来越少。因为现在室外的用户还会买内燃车,室内用户如果要买新叉车绝对会用电动车。现在的问题是电叉的售价太贵,导致替代内燃的速度不够快,不像汽车每个月都保持一个点的增速。我们去年至今,一年下来也只提升了两三个点。

5. 今年上半年电动叉车占比情况?
一二类的占比大概30%(总量中不包含三类车,包括的话占10%),在统计的时候把三类车去掉,因为包含三类车的数据将无法看清整个公司的产品结构、盈利、销售客户成本等各方面问题。

6.产品中电池的选择?锂电池一般多久需要更换?
目前电动叉车中用的最多的还是锂电池,占比达到50%。2020年全年我们卖了75,000台电动车,今年上半年已经卖了55,000台电动车,所以今年的电动车增幅非常大,尤其是我们一类车跟二类车,以及三类杠二的车(三类车现在分两种,三类杠一和杠二,三类杠二增幅非常大)。电动车这一块的市场需求与公司的推销力度都非常大,我们也在重点推广定制的锂电池产品。
锂电池一般5-8年的时间要更新,我们目前采用宁德时代电池的使用平均寿命可以到6年左右,应该在6年以上都没问题。我们认为一类电池叉车假如工作时间不是特别频繁,可以覆盖叉车的整个生命周期。

7. 氢燃料叉车的前景以及目前的推广难度?
氢能源叉车隶属于电动叉车,氢能源叉车主要难度在于氢能源电池,目前国际上一些知名公司都是比较厉害的氢能源提供商。国内现在新能源发展也非常快,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工程机械行业,我们主要是和北京青浦在天津保税区成立了一个天津青浦动力新能源制造有限公司他进行合作。目前的100台氢能源叉车主要销往京津保税区的客户。目前氢能源叉车技术上的要点我们基本都能突破了。现在还有两个情况,第一个是氢能源叉车的价格比较贵一点,由于目前数量和技术的关系,相对价格要比传统叉车贵近一倍,在30万左右;第二个是氢能源叉车系列化品种不够齐全,目前氢能源叉车吨位可以做到3.8-5吨,接下来10-16吨还需进一步开发。
氢能源叉车的使用成本比较便宜,而且基本0排放,这些方面都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支持的。所以京津经济保税区政府非常重视氢能源叉车的推广,价格上会有直接补贴,由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能够尽快把氢能源叉车推向市场。有一定需求量后价格还是会快速下降,这个情况与早期的锂电池叉车相同。
下游客户对价格有一定的敏感度,但是当地政府的要求和补助以及有些企业用氢能源卡车履行责任。例如京津保税区有一个中石化的氢能源制造公司,可以提供氢能源,给客户带来非常多的便捷服务。我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双碳政策的实施,我相信氢能源叉车的销量占比会慢慢提升,可能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我们与京津保税区有个协议,三年之内他们采购我们氢能源叉车1000台,我们通过1000台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我们相信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的氢能源叉车能达到2000-3000台的规模。

8. AGV小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情况?
我们去年大概做了1亿的销售收入,今年估计会有1.5亿,速度增长很快。现在整家公司已经有100多人,相当于整个销售团队、技术团队都在建设中。他们现在不只有AGV,在产品的布局上还在扩大,而且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年,有技术积累。如果明年人数到了200-300人,以后有些定制化的自动化设备都会做,只要技术力量足够,其他很多产品都可以做,因为我们的制造能力就比别人好,里面的传感器、导航系统、自动化系统如果掌握之后,其他的自动化设备都可以做。
今年上半年AGV销量大概7000多万,因为AGV周期很长,一个项目时间周期甚至跨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其实都是去年签的合同,今年的销售额肯定有1.5亿。我们的AGV小车目前大量用在工程领域,我们没有大量找通用物流上的客户。

9. AGV领域的竞争情况?

目前AGV这个领域,在工程车辆工业协会中,我们杭叉的AGV是最多的,占比大约是90%。AGV不光是杭叉在做,其实其他行业也在做,比如海康威视新,他们的本体有些是向我们购买的,有些是买去自己改装的,所以主体来讲还是我们的叉车厂商,他们只是装上系统,给客户提供服务。AGV在国内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杭州既具备叉车本体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是系统提供商,我们也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比其他企业有更大的优势。

10.叉车产品的价格情况?
产品价格大概比去年年底涨了15-20%。下半年如果材料不上涨,能够维持在5500附近,我们的产品预计也不会继续涨价。内燃机价格上我们与合力基本接近,没有明显的高低,但电叉的话我们肯定比它高。因为他们锂电叉车是在普通铅酸蓄电上改进的,我们是全新开发,做了个自己的锂电平台,所以我们的产品更加合理的,价格也更高一些。

11.我们的出口比例低于行业水平的原因以及未来规划?
海外市场我们现在占比低一点,但是总体来看以后会增长。因为国内市场经济稳定在某一个程度,市场容量会越来越接近天花板,最多可能是锂电、氢能源设备进行切换,只有现在小的市场才会有大量增量。海外市场的容量很大,类似于我们的电动汽车现在出口也很多,我们的锂电设备在国外没有对手,对国外市场我们的一次机会就是用锂电来翻身。只要国外市场在疫情稳定后开放,我觉得明后年外销可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我们现在从市场战略的角度也想着靠外销,内销天花板越来越近。
海外市场目前电动车占比非常高,达到了65%以上,主要集中在一类车。海外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采用租赁模式比较多。
目前这个行业前景非常好,因为这个行业所有产品都基本上倾向于物流行业,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这个行业,虽然这几年有疫情影响,但是整个物流还是不停;其次产品定制化的趋势明显,以此来替代劳动力,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第三个方面,存量市场替代需求有很多改变,目前市场上技术改造的份额在加大,所以这一块市场潜力也非常大;此外目前我们有很多新产品得到认可,包括国家政府引导、最近很多地区技术质量管理局许可证的认可,说明我们的产品符合排放要求、安全要求、质量要求。同时我们的经营政策方面有几个方面的优势:①我们配备了宁德时代的电池;②河南郑州嘉城的技术支持;③智能仪表与安装非常齐全,我们不仅有仪表,还有智能模块可以远程对叉车进行监控,这在市场上还是非常认可的;④我们的叉车故障率要比其他品牌要低得多。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这几年以来销售能够稳步提升。

12.下游应用领域的占比情况?
行业协会没有具体统计,我们的客户比较分散,比如去年销售了20.7万台的叉车,有15万个客户。因为叉车对应的是所有的应用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还有相关搬运移动的所有行业。简单的数据来看,通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以来,行业初步的统计是物流业将近占35%的比重,制造业占40%,出口占了20%,其他行业占了5%。整体来讲还是以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个行业的需求端比较窄,很少有大客户几百台地买,一般一个客户只买1-2台,最多也是几十台。除了顺丰、中国石化等大企业集中采购,但是分地区使用。

13. 今年上半年我们与合力两家合计的市场份额与市占率?
目前市场上比较乱,我们与合力两家的市场占有率大概已经达到将近60%左右。假如按照营业收入算,我们两家的市占率已经超过75%。目前国内市场中三类车的生产企业非常多,有很多价格低廉,乱象比较严重,所以如果包含三类车,今年上半年跟去年的市占率只能是持平,利润有所增长,但是假如不含三类车,我们两家的优势更加明显。
中国的叉车生产企业有将近150多家,其中有很多的小厂,内燃车的竞争格局已经集中度越来越高,而目前地面叉车中第三类车,因为供应商体系还不稳定,还没有办法形成同质化的比较,所以集中度还不是特别高。未来我们相信电瓶叉车肯定会随着市场需求端的改善,厂商竞争态势越来越强,也会形成企业之间独有的竞争优势。

14.为什么国内厂商在国外份额较少,国外厂商在国内份额较少?
中国的叉车基本上是国内自主开发为主,国外的叉车价格太昂贵,我们的叉车价廉物美服务比较周到,比较符合国内生产企业的需求,这是国内市场的情况。而中国叉车走向国外刚开始时面临几个挑战,第一,我们走出国外的叉车都是用国外的发动机,但是配套起来和国外产品价格差不是很大;第二,国内叉车的质量、舒适性方面和国外存在一定距离;第三,国外厂商在当地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我们作为后来者需要具备很大的竞争优势。
同样配置的内燃叉车,国内和国外价格相差30%左右。新能源叉车两者价格接近。这与国外疫情严重,交货期无法保证有关系。
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速大约在75%。其中电动车出口增速超过75%,内燃车增速接近60%。

15. 国内二手叉车市场情况?
我们有很多网点可以收购以旧换新,包括收回来的车进行二次销售,基本上很多子公司和网点都在做,采用的方式就是以旧换新。#股票##A股#

杭叉集团中报解读电话会议纪要

交流嘉宾:董秘陈总、董办主任单总
交流时间:2021年8月18日

1. 2021年半年报的业绩情况介绍。
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净利润同比增长23%,ROE同比增长了0.7%达到9.67%。上半年经营上整个行业情况较好,由于材料成本上涨,使得我们的盈利跟不上销售收入的增长。总体而言,上半年业绩还可以,因为去年我们在材料上有一些储备,减轻了盈利压力。公司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如何把锂电池氢气内燃车推动。我们在产品开发上计划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我们会把所有产品锂电化,因为大吨位叉车价格高,国内也没有这种锂电大吨位产品。这块业务上我们希望做得快一些,尽早抢占市场,盈利会更好一些。今年我们的技术力量都投入到这里,为明年打基础。今年整个行业增长快,我们由于三类车的问题表现还不如行业水平,如果把三类车全部去掉,基本可以持平。我们的产品结构还是比较好的,和竞争对手的行业数据相比都还算正常。
去年下半年的基数太高,去年8月份还算正常,到了9、10月份订单量就上来了,当时因为材料价格比较低,我们的销售价格都在降价。整个下半年的销售量相当理想,但是盈利情况没有跟上销售的增长。今年的材料价格已经涨得很高了,我们的售价大概比年初提高了15%-20%左右,还是能够消化掉一部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影响。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下半年销量没有提升,对盈利会有压力。今年5月份的时候,我们买了一个季度的材料,能够保证第三季度的盈利,后面的材料价格预计也会有所下降。四季度的盈利,如果材料价格能够和去年持平或更低,盈利上可能比去年同比差2%或3%,这个下跌也能接受。今年下半年的盈利转化预计与去年持平或略多。这样可以保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30%,盈利控制在15%-20%。

2. 原材料储备情况?
我们买了三个月的材料,大概能用一个季度,因为之后的材料价格变化也不好预测,我们的售价到时候会跟着变化。

3. 公司各类车上半年的销量和收入情况?三类车增速较快,四五类车增速较慢的原因?
上半年一共卖了13.5万台叉车,内燃车8万台,三类车是4万台,其他是一类和二类车。同比情况来看,一类车二类车同比增长了70%-73%,三类车增长了95%,四五类车增长了20%-30%。整体平均接近50%。
2020年共销售20.77万台,三类车3万台,电动车大约7.5万台。今年上半年电动叉车5.5万台,锂电池叉车在2.7万台左右。上半年三类车卖了大约4万台。
三类车增长快可能是由于价格较低,这方面我们不做低端产品,售价大约是7000-8000元(市场上有3000-4000的产品)。由于只做中高端产品,我们三类车的增速也比不上行业水平,整个行业有118%的增长,我们只有95%。四五类车增幅不大是由于整个行业规模还不大,去年客户买的太多了,行业可能会停下来一短时间来消化。我预计内燃车需求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电动叉车还在增量中,有一部分内燃车也在逐渐被电动叉车取代。

4. 如何看待未来内燃车市场的发展?
内燃车总体肯定会越来越少,例如我们公司去年同期内燃车占比接近70%,今年大概占比在60%,整个市场的占比也是内燃车向电叉转变,转换速度取决于电动化的取代是不是到了某一个契机,比如电动叉车的售价下降,未来国产电控或整个电池价格的进一步下降使得它的性价比更接近一些。当然还有像国4排放的政策实施后,内燃车的售价也会上来,所以整体来看内燃车肯定越来越少。因为现在室外的用户还会买内燃车,室内用户如果要买新叉车绝对会用电动车。现在的问题是电叉的售价太贵,导致替代内燃的速度不够快,不像汽车每个月都保持一个点的增速。我们去年至今,一年下来也只提升了两三个点。

5. 今年上半年电动叉车占比情况?
一二类的占比大概30%(总量中不包含三类车,包括的话占10%),在统计的时候把三类车去掉,因为包含三类车的数据将无法看清整个公司的产品结构、盈利、销售客户成本等各方面问题。

6.产品中电池的选择?锂电池一般多久需要更换?
目前电动叉车中用的最多的还是锂电池,占比达到50%。2020年全年我们卖了75,000台电动车,今年上半年已经卖了55,000台电动车,所以今年的电动车增幅非常大,尤其是我们一类车跟二类车,以及三类杠二的车(三类车现在分两种,三类杠一和杠二,三类杠二增幅非常大)。电动车这一块的市场需求与公司的推销力度都非常大,我们也在重点推广定制的锂电池产品。
锂电池一般5-8年的时间要更新,我们目前采用宁德时代电池的使用平均寿命可以到6年左右,应该在6年以上都没问题。我们认为一类电池叉车假如工作时间不是特别频繁,可以覆盖叉车的整个生命周期。

7. 氢燃料叉车的前景以及目前的推广难度?
氢能源叉车隶属于电动叉车,氢能源叉车主要难度在于氢能源电池,目前国际上一些知名公司都是比较厉害的氢能源提供商。国内现在新能源发展也非常快,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工程机械行业,我们主要是和北京青浦在天津保税区成立了一个天津青浦动力新能源制造有限公司他进行合作。目前的100台氢能源叉车主要销往京津保税区的客户。目前氢能源叉车技术上的要点我们基本都能突破了。现在还有两个情况,第一个是氢能源叉车的价格比较贵一点,由于目前数量和技术的关系,相对价格要比传统叉车贵近一倍,在30万左右;第二个是氢能源叉车系列化品种不够齐全,目前氢能源叉车吨位可以做到3.8-5吨,接下来10-16吨还需进一步开发。
氢能源叉车的使用成本比较便宜,而且基本0排放,这些方面都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支持的。所以京津经济保税区政府非常重视氢能源叉车的推广,价格上会有直接补贴,由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能够尽快把氢能源叉车推向市场。有一定需求量后价格还是会快速下降,这个情况与早期的锂电池叉车相同。
下游客户对价格有一定的敏感度,但是当地政府的要求和补助以及有些企业用氢能源卡车履行责任。例如京津保税区有一个中石化的氢能源制造公司,可以提供氢能源,给客户带来非常多的便捷服务。我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双碳政策的实施,我相信氢能源叉车的销量占比会慢慢提升,可能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我们与京津保税区有个协议,三年之内他们采购我们氢能源叉车1000台,我们通过1000台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我们相信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的氢能源叉车能达到2000-3000台的规模。

8. AGV小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情况?
我们去年大概做了1亿的销售收入,今年估计会有1.5亿,速度增长很快。现在整家公司已经有100多人,相当于整个销售团队、技术团队都在建设中。他们现在不只有AGV,在产品的布局上还在扩大,而且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年,有技术积累。如果明年人数到了200-300人,以后有些定制化的自动化设备都会做,只要技术力量足够,其他很多产品都可以做,因为我们的制造能力就比别人好,里面的传感器、导航系统、自动化系统如果掌握之后,其他的自动化设备都可以做。
今年上半年AGV销量大概7000多万,因为AGV周期很长,一个项目时间周期甚至跨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其实都是去年签的合同,今年的销售额肯定有1.5亿。我们的AGV小车目前大量用在工程领域,我们没有大量找通用物流上的客户。

9. AGV领域的竞争情况?

目前AGV这个领域,在工程车辆工业协会中,我们杭叉的AGV是最多的,占比大约是90%。AGV不光是杭叉在做,其实其他行业也在做,比如海康威视新,他们的本体有些是向我们购买的,有些是买去自己改装的,所以主体来讲还是我们的叉车厂商,他们只是装上系统,给客户提供服务。AGV在国内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杭州既具备叉车本体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是系统提供商,我们也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比其他企业有更大的优势。

10.叉车产品的价格情况?
产品价格大概比去年年底涨了15-20%。下半年如果材料不上涨,能够维持在5500附近,我们的产品预计也不会继续涨价。内燃机价格上我们与合力基本接近,没有明显的高低,但电叉的话我们肯定比它高。因为他们锂电叉车是在普通铅酸蓄电上改进的,我们是全新开发,做了个自己的锂电平台,所以我们的产品更加合理的,价格也更高一些。

11.我们的出口比例低于行业水平的原因以及未来规划?
海外市场我们现在占比低一点,但是总体来看以后会增长。因为国内市场经济稳定在某一个程度,市场容量会越来越接近天花板,最多可能是锂电、氢能源设备进行切换,只有现在小的市场才会有大量增量。海外市场的容量很大,类似于我们的电动汽车现在出口也很多,我们的锂电设备在国外没有对手,对国外市场我们的一次机会就是用锂电来翻身。只要国外市场在疫情稳定后开放,我觉得明后年外销可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我们现在从市场战略的角度也想着靠外销,内销天花板越来越近。
海外市场目前电动车占比非常高,达到了65%以上,主要集中在一类车。海外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采用租赁模式比较多。
目前这个行业前景非常好,因为这个行业所有产品都基本上倾向于物流行业,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这个行业,虽然这几年有疫情影响,但是整个物流还是不停;其次产品定制化的趋势明显,以此来替代劳动力,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第三个方面,存量市场替代需求有很多改变,目前市场上技术改造的份额在加大,所以这一块市场潜力也非常大;此外目前我们有很多新产品得到认可,包括国家政府引导、最近很多地区技术质量管理局许可证的认可,说明我们的产品符合排放要求、安全要求、质量要求。同时我们的经营政策方面有几个方面的优势:①我们配备了宁德时代的电池;②河南郑州嘉城的技术支持;③智能仪表与安装非常齐全,我们不仅有仪表,还有智能模块可以远程对叉车进行监控,这在市场上还是非常认可的;④我们的叉车故障率要比其他品牌要低得多。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这几年以来销售能够稳步提升。

12.下游应用领域的占比情况?
行业协会没有具体统计,我们的客户比较分散,比如去年销售了20.7万台的叉车,有15万个客户。因为叉车对应的是所有的应用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还有相关搬运移动的所有行业。简单的数据来看,通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以来,行业初步的统计是物流业将近占35%的比重,制造业占40%,出口占了20%,其他行业占了5%。整体来讲还是以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个行业的需求端比较窄,很少有大客户几百台地买,一般一个客户只买1-2台,最多也是几十台。除了顺丰、中国石化等大企业集中采购,但是分地区使用。

13. 今年上半年我们与合力两家合计的市场份额与市占率?
目前市场上比较乱,我们与合力两家的市场占有率大概已经达到将近60%左右。假如按照营业收入算,我们两家的市占率已经超过75%。目前国内市场中三类车的生产企业非常多,有很多价格低廉,乱象比较严重,所以如果包含三类车,今年上半年跟去年的市占率只能是持平,利润有所增长,但是假如不含三类车,我们两家的优势更加明显。
中国的叉车生产企业有将近150多家,其中有很多的小厂,内燃车的竞争格局已经集中度越来越高,而目前地面叉车中第三类车,因为供应商体系还不稳定,还没有办法形成同质化的比较,所以集中度还不是特别高。未来我们相信电瓶叉车肯定会随着市场需求端的改善,厂商竞争态势越来越强,也会形成企业之间独有的竞争优势。

14.为什么国内厂商在国外份额较少,国外厂商在国内份额较少?
中国的叉车基本上是国内自主开发为主,国外的叉车价格太昂贵,我们的叉车价廉物美服务比较周到,比较符合国内生产企业的需求,这是国内市场的情况。而中国叉车走向国外刚开始时面临几个挑战,第一,我们走出国外的叉车都是用国外的发动机,但是配套起来和国外产品价格差不是很大;第二,国内叉车的质量、舒适性方面和国外存在一定距离;第三,国外厂商在当地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我们作为后来者需要具备很大的竞争优势。
同样配置的内燃叉车,国内和国外价格相差30%左右。新能源叉车两者价格接近。这与国外疫情严重,交货期无法保证有关系。
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速大约在75%。其中电动车出口增速超过75%,内燃车增速接近60%。

15. 国内二手叉车市场情况?
我们有很多网点可以收购以旧换新,包括收回来的车进行二次销售,基本上很多子公司和网点都在做,采用的方式就是以旧换新。#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每个时代都有适合其背景的伟大投资。

过去五年市场的特征是“茅指数”,核心是食品饮料和医药,背景是2016年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趋势中行业利润迅速向头部企业集中。

今年以来,“宁组合”成为投资热词。

“宁组合”是指国家追赶阶段亟待发展的关键资产,能够帮助提升中国要素生产率的行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卡脖子”,另一类是“国家名片”。

年初至今,“茅指数”下跌,宁组合指数已经涨了50%,接下来分化可能会越来越剧烈。

“宁组合”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类资产,今年的分化我们相信是新时代趋势来临的一个征兆。接下来会有顺应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的王者的出现。

以上是嘉实基金理事总经理姚志鹏,在8月12日以《宁组合VS茅指数——激辩下一个投资风口》为主题的2021年嘉实基金秋季投资策略峰会线上的精彩观点,价值线研究院进行了整理,主要内容如下:

每个时代都有适合其背景的伟大投资

今年是“宁组合”正式走上舞台的第一年

每个时代都有适合其背景的伟大投资。

2006-2007年的特点是资源为王,是中国经济引领全球共振向上的时代。当时的背景是全球经济向上过程中资源的稀缺性。那时候,资源是最重要的王者,有色金属指数的涨幅超过了11倍,龙头资源股涨幅达到了18到25倍,平均涨了20倍。

再看2013-2015年。这一轮行情的背景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出现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在这三年里,创业板的最高涨幅接近6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TMT龙头企业涨幅也是20倍。

现在来看2016-2020年。这五年市场的特征就是“茅指数”,核心是食品饮料和医药这两个行业。背景是2015年之后,整个经济进入低速阶段,随着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趋势,整个行业利润迅速向头部企业集中。所以,我们看到了茅指数的登场,在过去五年里,沪深300只涨了1.67倍,但茅指数却涨了接近10倍,当时消费领域的头部公司涨幅更是超过了30倍。

那么,今年有什么新的变化呢?

相信大家今年都听到了一个很热门的词:“宁组合”。这几个月以来,宁组合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今年是“宁组合”正式走上舞台的第一年。年初至今,茅指数还是有所下跌的,而宁组合指数已经涨了50%。也就是说,“茅指数”和“宁组合”已经开始分化。过去每一个年代的伟大投资机会都是时代的缩影,今年的分化我们相信是新时代趋势来临的一个征兆。接下来也会有顺应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的王者的出现。“宁组合”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类资产,今年的分化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分化可能会越来越剧烈。

低要素成本的红利已经到了尾声

市场决定内循环基础仍然雄厚

过去四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靠城镇化和全球分工实现的,背景是中国有大量的劳动力,是一个典型的低要素成本社会。但是到了今天,低要素成本的红利已经到了尾声,逐渐要过去了,因为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趋势性改变,转向了一个老龄化的结构。曾几何时,在深圳,手机组装工人一个月赚2000元就是一个比较高的工资,现在即使去中西部省份,也要五六千才能招到一个工人,在深圳就更困难了。这就是中国制造业成本的抬升。随着中国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成本也在上升。中国的生育意愿也在下降,因而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

生育意愿下降叠加成本上升,中国依靠低要素成本占领低端产业份额的红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中国也不用悲观。

因为我们内需市场足够大。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92年小平南巡的时候,中国的社零总额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而到了2019年,中国的社零总额与美国已经非常接近了。而且,中国人均GDP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当中国人均GDP往上走的时候,中国的内需市场还会大踏步的往前走。中国这个大市场,在城镇化、全球化带动下,已经诞生了很多传统经济的老牌龙头企业。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演进,内循环的基础仍然是非常雄厚的。

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到了最关键时刻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全社会努力方向

中国现在的问题在于,高附加值产业,也就是代表中国国运的行业,现在是发展的最关键的时刻。因为中国在过去二十年,其实一直在减少对高附加值工业品的依赖。最早,我们进口机械装备,出口原材料。但是现在来看,中国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是在减少的,未来低附加值的出口空间将进一步收窄。现在中国发展的任务,是怎样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到世界最领先的水平。前半程我们靠的是低要素成本红利,会有很多资本进入中国投资,从而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到了现在,和世界领先的经济体有关键差距的时候,前面是没有老师的,有老师也不愿意教。这个阶段怎么办呢?最重要的就是怎样靠自己把新产业发展起来,这就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追赶全球领先经济体的必然,决定了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高度。

中国已经在一些高端产业有了一些集群效应,但是我们目前在很多高端产业里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需要去补。这样才能在我国不再有低要素成本红利优势的时候,把国内的经济附加值提上去。

疫情之后,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的动作,供应链的安全性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过去的二三十年经济发展是全球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产业链是互相依存,所以各个环节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接下来,要提高我们的自主可控。我们要在进口表里做文章,看哪些还面临进口压力,有供应链风险的,这是新的国际形势下的自主可控的必然选择。

近期很多大的政策思路,包括对房地产的调节,对药价的控制,这些政策思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中国有大量的高端产业亟待突破,未来十年,我们需要突破以芯片为代表的一批高端产业的门槛。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压低要素成本,让低附加值的红利延续,从而为向上突破争取时间。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制度都是为了压低要素成本的。

但是,从中期国际环境和国内趋势来看,要素成本上升还是必然的。我们可以延长红利,但我们不能拒绝要素成本的上升。所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人力成本的质量,突破核心竞争力和硬科技领域,是这个时代全社会努力的方向。

如何避免中产阶级陷阱?

要靠“卡脖子”行业和“国家名片”的突破

这个时代发展的机会是什么?

我们理解的“宁组合”是指国家追赶阶段亟待发展的关键资产,能够帮助提高中国要素生产率的行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卡脖子”,另一类是“国家名片”。

“卡脖子”行业不仅仅是芯片领域,还包括:粮食安全、产业链安全、能源安全、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等国家发展中需要进口的关键科技、关键材料和关键技术,甚至是关键装备。

中国要有内循环能力,未来要有自己的一套供应链,包括半导体、农业、军工;出口表里更多体现的是我们的国家实力。

我们是开放国家,我们不可能闭门造车,我们自成一体,中国就崛起了。如果你只解决了能用的问题,你还不能成为世界顶级经济体,我们一定要有国家名片。

国家名片有哪些?我们历史上的国家名片包括高铁、光伏、风电等。国家名片的意义是在大国竞争中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行业。

从石油争夺、地区利益争夺都能看出,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一定是有一些关键要素的。典型的是能源效率间的竞争。这背后就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型制造。

只有解决了国家名片和“卡脖子”这两个关键环节,中国才有可能最后突破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

每一个投资都有时代的背景,我们这个时代就要选择这些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宁组合”只是一个称呼,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时代发展的内涵在哪里。

如何发掘这些核心资产?投资只是一个概率游戏,你要考虑失败的可能性,以及要珍惜每一次对的机会。

一定要在大级别产业趋势之中做投资,大水有大鱼,同时兼具较强持续性的竞争力的公司,容易形成大级别的长期机会。

大级别的变化,

就是大级别的机会

在万亿市值内具有广泛效应的企业,是苹果。苹果的崛起背后就是智能手机产业链,从iPhone诞生,到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苹果手机每年有2亿部手机的销售额,这是一个16万亿的市场,所以才有了苹果130倍的涨幅,这个过程中还有不断的产品迭代更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级别社会思潮的变化,就是大级别的机会。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举例而言,全家都在用苹果手机的家庭,用的车子至少在25万以上。大部分人手机的更换频率是两年一换,5年用到手机的消费大概在5-7万元左右,而汽车是25万以上甚至是30-50万级别的消费。所以在过去15年海外股市涨幅榜里,第一是奈飞,但奈飞体量不大;第二是苹果;第三是特斯拉。

借助时代的选择,

寻找高景气度赛道

景气度非常重要,我们说从周期中获益,就是要借助时代的选择,和行业景气度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比如电动汽车的出现,在2014-2016年,就成为公认的最有前景的产品。但从2016年到去年中期,行业经历了4年的下行期,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取得让人满意的价值回报。

但是从去年开始,随着行业在欧洲、在中国陆续进入到景气度上行的状态中,我们看到这些电动车头部企业、电动电池头部企业,在2年不到的时间里涨幅超过7倍。

当你选择了趋势向上的景气度,找到了战略向上的行业,接下来的事就是要找到这中间的“头马”。

“宁组合”不是指某个行业,而是在这类资产中找最优秀的公司。一个行业中优秀的公司和平庸的公司的差异是惊人的。

寻找优秀企业家

当然,好的商业模式也很重要,但是商业模式并不是唯一,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的创新创造。即使是一个好的行业,过了3-5年,如果管理者不行,可能也做不好。特别是在新兴行业,人很重要。优秀企业家在穿越时代的决策,以及在各种路线之间妥协,在各种设备、资金使用、技术路线之间的妥协,都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对企业家的评估没有诀窍。但我们看,头部的企业家大多是地方上的精英,年龄在50-60岁,而机构投资者的平均年龄在35-36岁,准确评估这些企业家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通过密集调研和持续跟踪观察,在实践中去发现优秀的企业家。

价值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还不擦!跟我一起当然很社牛啦!
  • 最最最喜欢@龚俊Simon 会陪他很久[心][心]除此之外偶尔会发一些追其他剧/番的repo,也会发一些pljj的图,但主要还是会发龚俊相关最多。·铁血ibg,
  • 【Twitter】10月12日鈴木 渉@ watarumble:昨年の初秋に無観客で行われたライブが作品化この時は大好きな2人とのツインドラム構成鼓@ UZU_
  • 人生,有时候需要沉淀,也需要历练。努力的意义,不在于让你一定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是让你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得比原来那个自己更好。
  • 不管生活有没有变好,你都要自己变得更好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 ★G20青银高速太旧段:1、太石方向K766+500(寿阳至阳泉路段)施工,第二车道围挡及警示标志已移至硬路肩,不影响主线通行。★S45天黎高速阳左段:阳泉方向
  • 」(3)旧指为盗贼察情探路的人。」银伥见于袁枚《续子不语》卷四,云盗贼窖藏金银,常折磨一人,使其求死而不可得,乃与之约道:“如果你答应为我守窖,我就不折磨你了。
  • 水瓶座女孩脾气很坏心却太善良,水瓶座的人很不愿意伤害别人,但伤害后内心[可爱][转发]里她会真的好自责好内疚的,虽然别人看不到,她的确会好难过。5.减肥没有那么
  • ”发布会上,吉利汽车CEO淦家阅表示领克已经具备与30万级合资甚至豪华品牌竞争的实力,“领克品牌的影响力正成为用户购车的第一驱动力”。该公司是AI语音龙头,主要
  • 中国必胜! 【名家欣赏】袁文彬1968年 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1988年 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91年 参加鲁迅美院法国专家克劳德依维尔油画技法研
  • 当我说:“如果一个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佛不是万能的,但佛最有希望,“诸法无我”就告诉我们,宇宙万法没有实在,也没有主宰,它们
  • 正股分析:公司为国内工程领域瓷砖龙头品牌,主要业绩来源于陶瓷墙地砖和卫浴产品,分别占营业总收入的87.19%和10.60%。公司为国内工程领域瓷砖龙头品牌,主要
  • 努力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做法治建设的宣传员与践行者……”作为渝万律所的主要负责人张兴安感慨地告诉记者,“从渝万所问世的第一天起,我就定下要以党建立新风,让律所坚
  • 站在钟鼓楼瞭望,祖厉河波光粼粼,亲水平台草密花茂,滨河路车水马龙,汉唐街成熟活跃,一片繁华景象,一派气象万千……在会宁人心中,祖厉河、汉唐街已然是众所公认的城市
  • #茉莉结很爱吃#思念大黄米汤圆‼️这款汤圆的口味,是新增与大黄米健康特性吻合的低糖黑芝麻口味,汤圆皮黄润软糯,QQ弹弹,黑芝麻香甜绵密,甜而不腻,唇齿留香,后味
  • ”“那我看看……”其实,这样讨价还价的交谈,最后,即使马强把2万全部都借出,刘伟也不一定心存感激,他会想:居然还要讨价还价,我们的交情,原来连这点钱都不值啊!比
  • 自性的形成永远不会完成,但是自性的力量会越来越强,他的声音和组织力最后会占据优势地位,这个时候,自我就会放松下来,开始自性,热烈地展开与自性和共同生活的宗教性生
  • 喜欢一切有设计感的东西,看到这台明基i750后就决定要买它,设计师Louis说:“我们希望i750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设备,而是有温度的。 当然是后者,所以不要太在
  • Blow them away 打败他们Blow them away打败他们Knock them dead 给他们好看我们坚信,新型冠状病毒一定会被中国人打败的
  • 善良是是为我我们自己留下的目目标,也是做人之本,是宝石。生活的质量,取决于每一天的的境;通过改变人生的态度,就可让自己己经常保持良好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