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粉丝无数,却在93岁拍了一部最“心碎”的片子[心]】他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中,他历经传奇,目睹过自然世界中最壮丽的奇景和最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时刻。

2019年,93岁的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一年,又写了一本书,它们有同一个名字——《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段旅程,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螺旋式下滑。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

“若是我明明看到了危险却一声不响,我会非常内疚。”有生之年,他剩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发出一份自救倡议书。

这位现年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大卫·爱登堡,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最年长的挚友。

因为看见 所以悲伤

爱登堡的一生,都行走在荒野中,他几乎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出于从小的爱好,他还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

26岁那年,他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节目投去简历,被拒绝了。不过,有人看到他那份落选的申请信,邀他到BBC电视台工作,他选择了尝试。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航空业起飞的顺风车,才可能去到那些隐世之地,从此享受来自大自然生命的馈赠,60年不曾间断。

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

《生命的进化》《活力星球》《生命之源》《植物的私生活》《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地球脉动》……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人才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在他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保持着幽默,充满活力,从未有隐退之意。

可就在《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的镜头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因为衰老而“下沉”,他的眼睛不时时地离开镜头,不发一言,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

这部纪录片和同名著作与他此前所有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他经过深刻地审视,把那些“最美纪录片”背后,来自自然的哀吟,以及他所亲眼目睹的拍摄对象发生的命运变迁,说给人们听。

“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爱登堡在书中写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一部梦想已久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摄制组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650个物种,走过了约250万公里。而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有些动物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1978年,他去拍摄山地大猩猩,在非洲中部森林深处,这种动物只剩下300只。当时,小猩猩的市场需求量高,非法捕猎者为了捕捉一只小猩猩,会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大猩猩。

爱登堡第一次见识到生态灭迹的情景是在东南亚。1950年代,婆罗洲有3/4的土地是雨林,能看到很多红毛猩猩。但到了20世纪末,婆罗州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另一半变成了单种栽培的油棕园地,那是个已死的生态系统。

他从60年前第一次见到红毛猩猩起,婆罗州的砍伐作业已将他们的数量缩减了2/3。

1990年代后期,爱登堡制作纪录片《蓝色星球》,海洋生态是它的主题。可自19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开始进入国际水域,捕捞世界各地的海产,到了20世纪末,渔船已捞走了大海中90%的大型鱼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开始消失,浅水区的海洋生态也渐渐消失。

1998年,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珊瑚礁白化现象。“期初我们觉得漂亮,后来才猛然惊觉,此景是个悲剧,因为眼前所见其实是一副副白骨。”珊瑚白化的原因是个谜,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多数发生珊瑚白化事件的地点中,都是海洋迅速变暖的地方。

2011年,爱登堡制作《冰冻星球》,那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他出生那年高出了0.8摄氏度,这一变化速度超过了地球过去1万年中任何时候的气温变化速度。

过去30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减少了30%,地球上的冰盖越来越少。

也是在那时候,爱登堡在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目睹了令他心碎的一幕:

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

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

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

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从爱登堡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一半,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

“这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的过程,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要是我们再不停下来,下一个时代出现的环境毁坏,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更加严重。”

如何感知人类以外的生命

虽然爱登堡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的纪录片长大的,但也许鲜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爱登堡的独特,是来自他孤独和心碎的一面。”资深纪录片爱好者、青年作家邓安庆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他比我们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更久,经历得更多。”

“爱登堡开始认知的世界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他最初选择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想要去探索。然后通过镜头告诉人们,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多元,多么的壮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伊甸园一点一点崩塌,他视为珍宝的东西一点一点破碎,那种心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观看、阅读爱登堡的作品过程中,邓安庆意识到他的生命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对自然理解和思考的深刻性,远非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触达的,这是有很高门槛的。”

爱登堡在他自传的结语中写道:“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且不愿停下制作节目的脚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凝望自然世界并尝试去理解它,更为深刻的快乐。”

“与此同时,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地球真的要走向危险了。而他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想争分夺秒地去工作。”邓安庆说道。

难就难在,荒野对大众来说,太遥远了。爱登堡曾在《关于自然历史电影如何激励人们》中说过:“人们不愿意去拯救他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所以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把科学家研究成果中的客观数字可视化,并最大程度地去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可即便如此,也未必人人都能感受得到。邓安庆的体会是,要真正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产生心灵上的连接,最终要靠人们走进自然界,拉近物理距离,产生直接的接触。

不必是遥远的荒野,城郊的一片田、一座山、一条河足矣,前提是要学着观察、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迁徙……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产生了疑问,反过来再从更多的纪录片、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连接才会变得牢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世界都是不枯燥的。

给全人类的自救倡议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研讨会、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年过九旬的爱登堡带着他的纪录片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他发表演讲,参与电视访谈,为人类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奔走呼告。

爱登堡说,他用一辈子探索生物世界,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重点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当他站在3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墟上时,他惊奇地看到森林取代了城市,野生动植物接管了那里的一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人类有过多大的失误,大自然最终都能克服一切,生物世界会顽强地活下去,人类却不能。”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爱登堡在纪录片和书的最后提出了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他引用了研究地球系统的顶级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伦和威尔·斯特芬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探索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固有弱点,发现了9条“星球界限”,包括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空气污染、臭氧层浩劫、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化学污染、化肥使用、淡水取水量、土地流转。如果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超过这些界限,生存就是可持续的。

如果人类欲壑难填,突破其中任何一条界限,就可能动摇生命支持系统,给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这些生态界限,爱登堡提出要转向清洁能源,科学地管理渔业、设立海洋保护区网,退耕还林,发展垂直农业,倡导更节制、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能真正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对“增长”的执念。

不过,爱登堡勾勒的并非是一个“生态乌托邦”世界。因为他清楚地知晓,人类社会内部,依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

他特别提到,最近的一次研究估计,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冲击几乎有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6%的人造成的。最富有的人在地球上惯常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

“我们必须不仅学会在地球有限资源的范围内生活,还要学会如何更均衡地分享这些资源。”

他解释,具体而言,在筹划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径时,必须要考虑人类福祉的最起码要求,包括体面住房、医疗服务、清洁饮水、安全食品、能源使用、良好教育、足够收入、政治声音和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这些社会条件和之前的9条生态界限一样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了,人类才能真正维持一个稳定安全的地球。只讲生态界限,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切的叮嘱,让人无法不动容。#读书# https://t.cn/A6M2udpA

薅一波教师节的羊毛

激流勇进还叭错[doge]

飞跃海洋全程失重感爆棚(胆小的我吓得全程没敢睁眼)[二哈]

果然矿井逃生这样小型的过山车比较适合我

推荐荒野历险 5D效果很️ 代入感很强

疯狂骑士是我的老朋友了 佘全程笑的停不下来[哈欠]

最后 激光战车(碰碰车)yyds
Ps:喜欢刺激的可以试试掠食者和天地双雄(跳楼机)

【黄石动物大迁徙:动物的路终有尽头,人类的“路”才刚刚开始——10、图为2008年叉角羚穿过191号公路。自从2012年修建了野生动物跨越桥之后,几乎没有野生动物交通事故发生,此举被视为该地区的一个巨大成功。】
#无水印高清壁纸# #National Geographic#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西部的动物在大迁徙过程中都会面临人类设置的诸多障碍,最近的一项新运动正在帮助迁徙的动物们除去这些障碍。

大黄石生态系统是一个包含黄石国家公园在内的广大生态系统,占地面积近7.3万平方公里,是非洲之外最不可思议的哺乳动物大迁徙的发生地。每年,为了种族繁衍和寻找食物,成千上万头麋鹿、叉角羚和长耳鹿都必须穿过黄石国家公园这块崎岖的地域,完成它们的大迁徙。

完成这些迁徙意味着动物们必须穿过大量围栏、公路和住宅群。不过,现在有一群环保人士、猎人、农场主和政策制定者正在努力合作,试图为动物们铲除这些障碍。

以北美奔跑速度最快的陆地哺乳动物叉角羚为例,每年冬天,它们必须奔跑160多公里才能从怀俄明州的格林河盆地抵达它们的夏季栖息地——大提顿国家公园。这条迁徙线路又被称为叉角羚迁徙之路。

不过,与麋鹿、长耳鹿和其它有蹄类动物穿越下48州的迁徙线路类似,叉角羚的迁徙需要穿过大片联邦、州以及私人的土地,其中许多地方遍布倒刺铁丝围栏、公路、住宅群和其它人造障碍。

【艰难的旅程】
十年前,为了与全世界分享麋鹿、长耳鹿和叉角羚等动物的迁徙旅程,国家地理特约摄影师Joe Riis开始对他们的行程进行拍摄。

“展示这些有蹄类动物在迁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美国中部的荒野一直是我的目标,”Riis说道。

Riis希望,通过与全世界分享这些动物的迁徙旅程,人们可以了解到它们一路上所要面对的迁徙困难。Riis最令人震撼的作品之一发表在2016年5月刊的《国家地理》杂志上,展示的是一头腿被倒刺铁丝围栏困住的叉角羚。

最近,在Riis的摄影作品的激发下,也是为了保护美国西部的动物迁徙走廊,多个组织联合发起了一项旨在拆除动物迁徙途中的栅栏和其它障碍物的新运动。在过去的十年里,猎人、环保人士、私人土地主和政策制定者共聚一堂,共同商议并拆除了黄石国家公园及其周围迁徙走廊范围内的许多人造障碍。

在怀俄明州派恩代尔的西部,绵延着一条全长19公里的191号公路,这条公路的变化最为明显。公路中有一段叫作Trappers Point的路段,正好经过叉角羚的迁徙线路。因此,这段路涉及叉角羚的交通事故一度十分常见。

【修桥搭路】
“对人和迁徙的叉角羚来说,Trappers Point真的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Riis说道。过去每年至少有100头叉角羚、长耳鹿和其它有蹄类动物在尝试穿越这段公路时死亡,他说道。不过,2012年,为了给叉角羚创造安全的迁徙通道,这段公路上修建了一系列的野生动物跨越桥。

Riis称,现在野生动物交通事故几乎不再发生。“这是许多人都为之骄傲的巨大成功,”他说道。“这不是一个人、一个非营利组织或一个机构能单独做到的,而是多个机构和组织联合取得的成就。当地社区、县议会委员、多个非营利组织、怀俄明州狩猎和渔业部门、怀俄明州交通部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这个充满挑战的任务。”

Riis认为,如果没有两党的支持与合作,根本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些动物的迁徙线路横跨几十到几百公里,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或私人土地主都无法单独完成动物迁徙的保护工作。”

这就意味着为了野生动物的利益,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必须寻求与土地主合作,Jim Lyons说道。在奥巴马执政时期,Jim Lyons曾担任内政部的副助理国务卿,管理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局。

“要确保迁徙的有蹄类动物仍然是这个独特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就需要跨领域的合作工作。” Lyons说道。

【前路漫漫】
2018年2月份,美国内政部长Ryan Zinke签署了一份部长命令,旨在提升羚羊和麋鹿等有蹄类动物的栖息地质量和保护其迁徙走廊。根据一份新闻稿,该命令力求促进州政府和私人土地主的合作,以确保“健康的大型动物群体持续存在”。

理论上,这项命令可能可以确保这些动物在下48州安全迁徙。然而,猎人和环保人士都对特朗普政府能否坚守承诺表示怀疑,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油气开发似乎是特朗普政府的当务之急,而且在其任期内油气开发已经有所扩张。

“内政部长Zinke承诺保护更多这类动物迁徙走廊,不过与此同时,他监管的部门出租了用于油气开发和采矿部分的动物迁徙走廊,”Lyons说道,目前他担任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研究学院的讲师。“我对美国当前政府所做的环保承诺表示担忧,”他补充道。

Nick Dobric是一个猎人,同时还是西奥多·罗斯福保护组织的一位现场代表,他表示仅靠语言无法令他所在社区的猎人满意。他和他的组织喜欢的是实实在在的政策,他说道,“不过我们目前真正需要的是执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能很清晰地感觉到油脂成分很低,更没有矿物油和什么石油表面活性剂,所以就几乎没什么闷覆力,哪怕涂了不少也觉得还能再来一点儿,软软地贴在脸上,像烘焙做蛋糕一样,让人
  • 遇见你,甘愿背离命中的护障,布衣残破。那一世,我是化缘的钵盂,一生无缘,一心敬佛。
  • 寻一处宁静,看花开花谢,叶落叶飘,如人生苦苦甜甜,哭哭笑笑。细细地品味,静静地感受,感受这份怡然、安然、淡然、心然……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生
  • 答案来了】这些年,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很多农二代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未来对孩子教育、生活、就业的综合考量,最终下决心在城镇买了房,现在城里有房的农村人也越来
  • #连卡佛探索之旅# #连卡佛独家# 作为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前沿品牌,对环保与可持续创新方式进行不断探索。除了延续往届的精彩之外,当下最热的 VR 产业在本届
  • 正如他所说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从未考虑自己,即使相隔两千年,其拳拳为国之心依旧感染着后人……《隐入尘烟》感慨命运为何如此不公,但
  • 就是想最后说一句 人就是在自己接触不同东西后认识到未触及的对立面,所以每个阶段跟很多人渐行渐远,时间流逝是客观的,永远不能用它来做借口,凛冽都过了也无妨再来一个
  • 身心疲惫 没人能感同身受那种感觉 恨自己不尽人意 画到想吐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我来这一趟的意义 永远不要对别人抱有太高的期望 这一路跌跌撞撞走来不都是你一个人嘛 嘴
  • 希望可以早日恢复[拳头]#丸子の吃货日记# 今日份早餐/ɴᴏ. 67 ‣ 6/2 ᴛᴜᴇsᴅᴀʏ✑『出前一丁半包249kcal/黄瓜5kcal/橙子半个48kc
  • 2021健康平安~从此只有寂寞前来与我偕行,只是很想告诉你,所幸,你的青春,你的跋涉,你的梦,还居留在我的深心 ——席慕蓉你要自由,且充满希望♥️愿你相信自己,
  • ”找一个随时可以说话的人,只要陪在身边就好,想说的时候就可以说,不说的时候看懂了你的喜怒哀乐,这才是值得珍惜的人。我无法想象它离开我的那一天,看到这句话开始思考
  • 崇明的夜,是在民宿集群里,慢品一杯咖啡的浓香;也是在幕天席地、音乐为伴下,与星辰共眠的浪漫......打造“乡村会客+民宿沉浸+好物品鉴”的崇明夜间消费体验新模
  • “我没穿过情侣装 没和喜好的人放过烟花 没和亲爱的人放过孔明灯 在一路都没有凌驾一年 没人管的了我 没人说离不开我 没人落空我似乎落空全球 没做过让人恋慕的事变
  • ”输上液后也到了我上班的时间,把水壶放在身边,手机打开“喜马拉雅”的故事频道放在枕边,很内疚的跟他说:“你自己在这里好好躺着,输液的手不能动,看好液体,没有液体
  • #刘耀文 十七炽发利刃开秋霜##刘耀文0923生日快乐# 小乖,今天是你的生日哦!希望宝贝心想事成,想要的一切都可以顺利得到,17岁的小耀更加厉害更加帅气了呢[
  • 往后,要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用心珍惜这些你最爱、也最爱你的人,因为有他们,余生才有团圆~!但正如三毛说的那样:“知交零落实是人生常态,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仍然温
  • 他家小点心味道真的绝[馋嘴]精致又好吃[憧憬]拿来垫肚子或当下午茶都很棒,好吃不甜腻哦~ ​​​​看到落日心情会变好 / 这一周都是治疗班 三点下班好稀饭^_^
  • 最容易拿到,下载好游快爆搜索521521即可以兑换~(微博好心人告诉我的,要不我还搁那儿想组队呢)网易还是会送我们A皮的哈哈哈哈哈哈还有几张邮票哇哈哈睡啦睡啦#
  • 【常问问题整理】西安尤美玻尿酸填充全脸技术怎么样好不好,武汉皮秒洗纹身大概多少钱,如何激光祛斑,皮秒祛痣和激光去痣哪个效果好,哪些人不适合做皮秒,长沙超皮秒祛斑
  • 《豪放词》钱志慧编著,我喜欢的诗词是百转千回的,而不是直接摆出一个道理,更像是情感在寻寻觅觅。 «恶意»这本书就是把人性中那点滴的恶意放大到小说之中,凶手即使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