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夫妇[超话]#大家中秋节快乐!最近一直没什么糖份,今天还是可以自嗨一下!校校和医生有发微博,校校让大家猜馅,医生就直接在图片中告诉大家自己月饼的馅料,校校左眼撑月,医生右眼握阳(不要问我怎么看出来的,就凭这月饼的颜色,你品,你细品)校校是沉香如屑的造型,医生是如梦之梦的胡茬(话说男生胡子长得真快)校校告诉大家记得吃月饼,医生复议,校校祝大家团团圆圆,医生再次复议!嗯,不错配合十分默契(悄摸声儿的宣传了三部作品,也让我们这些 有个盼头,此处应该有掌声)!!!

接下来的文字可能会颠覆一些朋友的认知。如果觉得不适,欢迎把我踢出列表。

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和我自己的领域有关,也是在阅读文献和资料中产生的思考。
目前我正在进行鸟类学的研究,那么中国的鸟类学发展,实际上起步比西方国家晚数十年甚至百年,自大航海时代开始,西方的博物学研究已经初见雏形。
我国的鸟类学研究,可以说在新中国建国后才开始起步,在建国初期的艰苦条件下,显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在80年代初,“科学的春天”的到来,激发了一大批动物学工作者的科研热情,中国的鸟类学研究及其他类群的研究这时候才开始正式形成系统。

我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大国,地理区系构成也相当复杂,很多地区的落后和封闭,原始蛮荒的自然环境,注定了中国的野生动物研究是艰难曲折的漫长道路。近十年来,因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在野生动物的科研和调查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高级,很多科研目的才得以实现,比如卫星技术对鸟类迁徙的监测、安放红外相机对人迹罕至的地区进行野生动物监控。而这些放在二十年前都是很难做到的,纯粹是咱们有钱了。

科学的进步是一个及其漫长的过程,虽然近十年来我们的科研手段在飞速发展,我们的野生动物研究依然是起步阶段,很多类群的最基本的信息我们依然是空白,比如一些高山鸟类的繁殖模式、小型鸟类的夜间迁徙模式、人类活动对于某些野生动物类群的影响,甚至与一些野生动物的生活史,我们至今都很模糊,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去成就的事情。

我们这代人,包括再小一点的10后,童年可能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科普和类科普的书籍或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创作,当然可以跳脱生活,跳脱现实,天马行空的笔法是使各类文学作品从古至今大放光彩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标榜着“科普”的作品,连最起码的“科学”都做不到,这样的作品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一个人的科学观和自然观塑造完全起的是副作用。

沈石溪的小说,以及以其为代表的一些文学作品,是我极为反感的一类作品。

我并不是说不让人写动物小说,文学作品可以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但是沈先生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和反感的一个点在于,他写的东西都自我标榜是现场观察的,是真实存在的,他只是把过程写下来。事实上,显然沈先生自己活跃的思维比大自然本身要魔幻很多了,他描绘的场景只存在于纸张里。

青少年正处于塑造世界观和自然观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的人摄入的知识量是其他年龄段的好几倍,很多知识甚至是终生受用的。当一本标榜着“科普”和“真实”的文学作品,进入少年少女的视野,其内容却又是虚假想入非非的,只能有害无利。
你当然要说了,那我们看科幻小说知道是假的,看水浒也不会真的去杀人,当然了,这是人的基本判断力,你本来就知道那是假的,你当然不会相信这个时代有时光机器,当然不会觉得在现代社会杀人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这是基于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这是你所拥有的常识在告诉你,这些只是文学作品。

那么我现在要告诉你,斑羚飞渡根本不存在,有多少人至今还以为斑羚飞渡是真的?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实际上斑羚根本没有这样的行为,地球上的生物也没有可能做出这样违反物理学的行为,要不,你试着左脚蹬右脚飞个天?
我要告诉你,金雕根本不会再临死之际拔掉自己的喙、爪和羽毛,有多少人依然觉得猛禽会有这样魔幻的生活行为?猛禽的一生都在按季节不断换羽,而身体上的角质物是有磨损又有生长的。
我要告诉你,狼的生活模式和集群模式有很多种,不同地区的狼很可能因为季节和食物情况根本不会选择集群,狼群的浪漫爱情故事根本是人类的一厢情愿。

不得不承认,沈先生对文字确实有着十分优秀的把控能力,他的作品确实引人入胜,但是当他标榜着自己的作品是生态小说、科学描述的时候,我便无法承认他的作品是好的作品。

这叫又当又立。沈先生和其他一些作家们完全可以不以“科学小说”为噱头,他们的优秀功底完全不需要依赖这个噱头。但是当他们用了个“科学”这个噱头,就必须负起科学的责任,但是很显然,他们没有做到。

我早就说过,科研工作者,也就是科学家,不一定是科普工作者,科普工作者也不一定是科学家。你可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科学家,但是你可能做不好科普的工作,同样的,你可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科普工作者,但是你成不了一名科学家。一个科研成果的达成,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代人的努力,科学家的工作是解决科学的真理问题;而科普工作者的工作是面向大众,将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成果输送给大众。而伪科学得罪了所有跟科学挂钩的人群。

我们究竟还有多少未知的科学问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本身都还没有答案。人类的文学创作,多少都是带有人类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当这种感情强加于野生动物身上时,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野生动物都会完全拒绝人类附会在它们身上的说辞,并依然我行我素地驰骋于荒野中。但是,对于想要了解野生动物的其他人类,对于正在塑造世界观的年轻人来说,这样混淆视听的作品,只会让他们离野生动物、离科学越来越远。

什么叫擦屁股,科学家和真正的科普工作者跟在伪科学后面纠正刻板印象和错误观念就是擦屁股。

一周以来,读了很多关于猛禽的文献,看了不少资料,深感无力和不安,即便我们看似已经这么熟知这些翱翔于天际的掠食者,实际上还有很多问题我们依然在发掘它们的真理。当伪科学对大众的认识造成影响,那么科学的普及就又离大众远了一点。

科学和伪科学,永远是对立的两方面,这也是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这么痛恨伪科学的原因。科普的意义是,把科学的道理普及给大众,输送给大众正确的科学观和对自然的认识,而伪科学在毁掉输送链上的一切。

自然万物是绝对神奇的,斑羚可以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健步如飞,它们不需要魔幻的描述就已经是绝对优美的造物;兀鹫盘旋在高山上的时候,光是看它们翱翔的样子就已经能领悟很多东西,不需要人为地安装任何一厢情愿的插件。

科学的美丽,就是在于她的绝对真实,真实到当你真正触摸到科学现象的时候,你就会惊叹:原来这个世界本身就已经如此美丽非常。

是的,大自然不需要伪科学的一厢情愿。

【11:28补充:
我觉得我要说的,包括科普和文艺创作的关系和界限、科研科普的道路和难度、沈先生的文笔水平、科学事实不容戏说,等等一些方面,写得已经很清楚了,沈先生和其为代表的一些人,首先是标榜自己写的东西是科普读物、亲自所见的,以这个噱头进入青少年的视野,标榜自己的“真实”来歪曲事实,这才是我反感的原因,当然我也在文章中写出来了,如果你还要说“小说嘛看看得了”,没人不让你看小说,文艺创作也是自由的,这我也说了。我的中心思想你完全没捉到,完全对牛弹琴,我们谈论的都不是一个方向,那我觉得我这篇不适合你,也没必要在我这儿输出你的观点了。】

延迟掉落的“祝你夏天快乐”
我的夏天是在跟傻蛋吃火锅中很好的结束了
自制寿喜锅底还有点欠火候,拉巧克力豆的时候万分小心生怕把自己拉破产。一周时间都在情绪治愈,其实跟傻蛋吃完饭后的某天夜里,也忽然不可自控的流泪,自愈能力尚需提高。
今天去画室,新来的女老师以为我还是学生,我说我已经上班了,她:一定是刚出去上班吧(其实已经都两年了吧[允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交警收中华烟视频曝光,1人被停职2人被辞退
  • 私吞公款偿还赌债 男子撞破头演“苦肉计”
  • 驾车碾压妻子逃跑,警方:嫌疑人已被控制
  • 邓莎购物竟被当贼,怒将衣服甩对方脸上,网友:店员偷偷塞进去的
  • 《子弹短信》遭App Store下架?官方回应正在上架审核
  • 京山“9.28”双尸案告破!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 日本军服游街被拘 事发赣榆革命老区 影响恶劣
  • 【关注】全国百强县榜单发布,延吉市获四项称号!
  • 中国锦鲤信小呆真人现身!!!
  • 【中国】女婿擅自拧开电梯门岳父踏空坠亡,当事人:开电梯门是想检查
  • 斗鱼直播平台要凉?APP被全网下架;杨大爷删除专场微博,疑似和解?
  • 【关注】91岁老人郝月连去世,她用余生75年也没能等来一句道歉!
  • 不交手机,父母折寿1年!这手机惹的祸啥时候才能到头?
  • 【意·关注】意大利拒收难民被指"没人性"! 但当局认为"这次咱们赢了"
  • 斯帕尔vs国际米兰复盘:B罗不在的第一场,想他
  • 最新!达州人行道塌陷,吞了4人!救出的2人已死亡!还有一对爷孙未找到……
  • 热点丨治理网络食品谣言难在何处
  •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我曾是ISIS的性奴,讲述是我的武器
  • 火锅店老板悬赏抓贼:提供线索 半个月火锅随便吃
  • 安全隐患频出 丰田连续召回346万辆混动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