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吗?人性是善还是恶?
很多人都在探讨人的心性到底是恶?还是善呢?我们也知道在古代里面有很多的学说,有所谓的性善学说,也有所谓的性恶学说。譬如说,性善学说是说,我们如果看到一个小孩子要掉到井里面,我们都会起一个恻隐之心;因为这缘故,我们都有善心,所以我们的本心是善。可是也有人主张说,人的心本来是恶,因为我们生出来之后,我们就会跟人家抢东西,认为有些东西是自己拥有的;看到别人东西就想要拥有,所以那个是恶的。因此就有所谓的心恶学说,当然也有所谓的心善学说。

如果我们来观察,从佛法的眼光,也就是从一个事实来看;因为所谓佛法的眼光并不是说它是局限在佛教里面的眼光。因为佛就是觉者,也就是从觉悟之法来看,也就是从一个事实来验证,我们人的心性到底是如何?那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我们人是有八个心的。也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这六个识;这六个识,是我们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因为我们能够看,我们能听、能闻、能尝、能触乃至能思考;可是除了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个心,这两个心就是一种叫作末那──意根,他能够决定;另外还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祂叫作记忆的功能;因为人有这八个心,因为有这八个心,所以说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其实我们看猫、狗,其实它照样有这八识心王,因为它跟我们一样,能见、能听、能闻、能尝、能触觉,乃至它能够思考、能够作梦,而且它能够决定很多事情,乃至它还会有记忆;所以显然动物跟我们人都一样是八识心王。

那我们人的心性,到底是如何呢?其实我们人的心性,可以说非善非恶,也是可善可恶,只是在这个非善非恶、可善可恶里面有了无明;也就是这个心性,其实它本身是中立性的,可是因为有无明而导致有种种的善恶可言。譬如说,在《胜鬘经》里面有这段的经文这样说:【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生命的这八个识,其实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一般人比较容易了解;可是讲到这个第七识末那,一般人就少有人知了;至于说第八识能够储存记忆,成为记忆所储存的处所的第八识,祂到底是什么?就没有人知晓。胜鬘夫人就跟世尊说:众生有种种的烦恼,而且有烦恼来染著这个心;而且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著,就是说这个第八识心就称为自性清净心,因为这个第八识、这个如来藏,其实祂就是一个记忆的储存处;祂的本性是清净的,祂就像个容器,因为可以容纳所有的记忆,从无始劫以来祂都容纳进去,祂绝对不会有空间不足的问题,祂可以从现在到未来无量世,乃至成佛之后无量无边的时劫,祂都可以储存所有的记忆;所以祂的体性是清净的,就像一个容器一样。祂是清净的容器,可是有烦恼、有烦恼染心,就是因为我们有前面的七个识;而前面这七个识他是有烦恼的,有烦恼来放在这个容器里面,所以有自性清净心而有染,就是这个清净心竟然会有染著,是一般人难以了解的。就像一个清净的容器竟然里面放著脏东西,然后这两个又不能分离,因为这脏东西如果不放在这个容器里面,它没有地方放啊!因为我们烦恼的这些染污的脏东西,跟这个容器一定要一起;如果我们说,我要把烦恼的脏东西离开这个容器,是没有办法,因为除了这个容器之外,我们众生没有别的容器了。我们每个有情就只有这个容器,每个人有一个自己这样的容器,而这个容器祂是清净的;可是我们七转识所运转的种种的心行,他是有善、有恶,那这些善恶的心,他没有地方放,祂他只能放在这个容器里面;这个他就和合成一个东西,那你说这个清净的心要跟里面的脏东西分离,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们已经是和合在一起的,和合一起运作。

然后这里说,只有佛陀祂才能够真实的见闻然后来告诉我们,所以祂才有这样真实的智慧,而且祂才告诉我们这些觉悟之法的根本。所以 佛陀是这些觉悟之法的根本,而且是通达了这些法,可以作为正法的依止;我们所要了解正确的所有的觉悟之法,都要依靠于佛陀,而且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如实地知见。那我们既然有八识心王,那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所以这个是我们最基本的一个运作的一个基础;可是除了八识心王之外,其实我们还会有其他的心来跟这些运作。譬如说,在佛法里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样的观察其实超越世间的心理学的,因为世间的心理学它没有办法来分析看清楚这些东西,没办法把它正确归类;可是在佛法里面,它是完全依于觉悟之法,而能够如实来观察我们的心的这些状态;所以除了我们刚说的八个识的这个基础之外,其实在这八个识的基础之上,还有其他的心所有法它要运作,这样才能构成我们一个人──一个生命完整的运作。

譬如说,有所谓的五遍行心所,什么叫五遍行心所法呢?就是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法。这五个法事实上它八个识统统都有,而成佛的时候它一样存在,所以这五遍行是八个识统统都有。譬如说,我们可以触到境界,这是一种触的境界;我们可以作意,譬如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想法,那就是一种作意的作用;或者是说我们可以感受境界,可是感受境界不一定了知境界,譬如说有可能我们睡觉,我们躺在床上,我们身体压到了,可是压到、我们虽然压著可是我们不去理会它,为什么?因为它有一种压的领受在,可是我们不去注意它,那是一种受,哪一天压久了,这里压了很久了,不舒服了!我们开始去了知它,才说:『啊!这地方压久了。』那就是想了知那个压到的这种受的境界;那我们就有『思』,所以我们决定说:『我应该移动一下,我应该变换一下姿势。』类似这样子,就叫触、作意、受、想、思;我们的每一个心,事实上都有这五个遍行心所法。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办法一一地解说,我们大概让大家知道这些内容。

除了这个五遍行心所法,是八个识统统都有之外;还有另外五个法,是别境心所法,就是欲、胜解、念、定、慧,就是我们会起一种『想要作什么』这种的欲求,这个欲求它不是强烈的那种贪爱,只是我想要作个什么;『想要作个什么』这样的欲,然后我们去胜解,去了解一个境界。譬如说我们可能听到一个声响,就想要转头,那就是一种欲;想要去了解的这种别境心,那我们去理解它是什么东西,我们就胜解了,胜解那个境界了;我们还会念,会记住这个境界。这个念是一种记忆,可是记忆它只是一种提起,让我们觉知心了知的部分,可是它如何存放呢?它存放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属于第七识、还有第八识的事情,这个细节我们不去说它。还有所谓定,我们可以安住在一个境界里面,不去移动它,那是一种定;还有慧,就是对于境界我们能够抉择、能够简别它。这个五遍行跟五别境,就是我们的心它运作的一个基础;所有的后面的善心所,或是烦恼心所,都在这十个法的运作的基础之下才能够运作的。所以除了八识心王之外,它还要有五遍行心所法,另外还有别境心所法;这个别境主要是意识所相应的,当然其他心还有不同的相应的方式,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不详说。有了这五遍行跟五别境,就会有后面的所谓的善跟恶的心;所以如果我们来看心的结构,八识心王他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下,还要有五个遍行心所法,来跟这八个心一起运作。所以这八个心统统都要有五遍行跟他一块运作;除了这个五遍行跟八个心王一起运作之外,还要有别境来跟我们的意识心,跟这第六识来作运作,来让我们了知种种的境界;因为我们的了知需要精细,我们才能了知,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去作欲、胜解、念、定、慧这样的专注的了别,我们没有办法去作种种的分析跟判断。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下,我们就有种种的善心所跟恶心所。

有哪一些善心所呢?善心所就有所谓的十一个善心。我们略说一下这十一个心所,就是有所谓的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有这十一个善心所。这十一个善心所,在成佛的时候,祂完全具足而不会有任何的损坏。也就是说,这十一个善心所,在一般人来说,他并不具足的,他不是对一些正确的道理完全相信,他总是会有些怀疑;或者是他可能少了一些惭、愧,就对自己的要求或别人的要求;他常常不太愿意去承担的,不愿意让自己更好;也可能他缺乏了这种对其他事物的没有贪著、没有瞋恨;或是没有愚痴的这样子的心境。像这一些都属于善的心所,而在成佛的时候他是完全满足,而且完全具足。譬如说无痴,成佛是要打破所有的无明,而不愿意有任何一点点的无明留著,这样子叫作无痴。有些人就是对于什么是正法?他无所谓,他没有任何的好奇心,反正那个事情对、错无所谓;或者是说对于法界中到底有没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因为这个是法界中最关键的一个法,也是所有的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可是对于有没有第八识心,有没有这样永恒存在的心存在呢,事实上它是一个不能模糊的一件事情。因为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没有的不应该说成有,有的绝对不可以说成没有,但是有无之间绝对不会模糊的。不可能说一个东西,可能有、可能无、模模糊糊,不可能;因为有、无这件事情它是不能并存的。因为这一个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它是不能并存的;像佛陀祂有无痴的善心,所以祂对于法界中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如来藏,祂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它的,因为如果把它模糊掉,就跟无痴的善心不相应;所以有人会觉得,你们佛教为什么要法义辨正呢?为何那么计较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呢?其实那个就是因为无痴的这个善心所必须要具足的原因。如果有人对这个不在乎,那表示他对于无痴的善心不是很具足;就像类似这些道理,这个统统叫作善心所,而成佛的时候这些善心所是要完全具足,而没有任何的缺损。

再来就有所谓的烦恼心所。烦恼心所又有分成所谓的根本烦恼,跟所谓的随烦恼。也就是说烦恼它有很多的重要的根本的烦恼,譬如说有六个根本烦恼,所谓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六个法在成佛的时候要完全把它灭尽。譬如贪灭尽了,因为它成为无贪的善心;瞋、痴一样最后转变成无贪、无瞋、无痴的善心;所谓的傲慢,佛陀也没有存在,因为已经对自我存在的这种傲慢已经灭除了,已经获得实证无我的境界;对于一切的疑惑也因为有了智慧作为抉择,所以全部灭除;对于恶见、错误的见解,也因为充满了智慧,所以说也把它灭除了;所以这个六根本烦恼,对于佛成佛的时候也完全灭除了。还有所谓的随烦恼就有二十个,二十个又有分所谓的小随烦恼、中随烦恼,还有大随烦恼;这个随烦恼的名相非常多,有二十个,我们列举一两个就好。譬如说无惭、无愧、忿、恨、恼、覆、诳、谄等等,还有懈怠,这些都属于随烦恼里面;这些随烦恼是因为有了根本烦恼作为主体,所以它们就跟随著这个随烦恼去增长;可是成佛的时候这些全部都要灭除。所以在成佛的时候就有八识心王跟遍行心所法,还有别境心所法,乃至十一个善心所,同时统统具足圆满;可是所谓的根本烦恼、随烦恼全部灭除,所以成佛的时候就充满了智慧跟善心。

那我们就回到主题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八识心王、遍行心所跟五别境统统都有,可是我们大家最容易观察到的,还是所谓的这些善心,跟这些烦恼心,所谓恶心。那我们每一个人事实上都有能力来发起善心,跟发起恶心的,可是我们对于善心跟恶心的抉择力是不足,而经常应该要想生起善心,生不起;不想生起恶心而偏偏生起。我们的修行就是要能够认识到这些事情,然后能够对于我们的觉知心,这种善心、恶心的虚妄性能够了知,而能够说这些恶心它的体性不坚固,因为它是可灭的;善心虽然也可灭,可是我们偏偏不让它灭,就要能够坚持;这样子的智慧跟抉择,那我们将来就可以成佛。所以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佛,是因为我们能够具足所有的善、恶心所,而这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完整的第八识,都有完整的八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佛,所以我们的心性就是如此。--摘自《人性是善还是恶》

#世界佛教之论坛[超话]##世界佛教之论坛[超话]##世界外语佛教之论坛[超话]##坐宝莲中[超话]#《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记方便品第二(9)连续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这是佛的良苦用心啊!他日思夜想,就是要把这个法告诉大家。只有佛与佛才能「究尽诸法实相」,话中有话啊!这是使大众生起一种好奇心。

诸法实相:就是「诸法如是、诸法阿弥陀」。「实」就是「如」,「相」就是「是」;「实」就是「阿」,「相」就是「弥陀」。没有哪一法不是「阿弥陀」,没有哪一法不是「如是我」。一切的经典你只要把第一句话「如是我闻」搞明白了,你高枕无忧,你成就了。你就说「如是我闻,我现在什么也不干」,这是不是《妙法莲华经》啊?「如是我闻,我现在什么都干」,这是不是《妙法莲华经》?「如是我闻,我只知道吃饭睡觉」,是不是《妙法莲华经》?统统是啊!如是我不闻,你一天十万声佛号都是白念,盘腿一盘几万年你都是修臭骨头,是坐鬼窟窿!这都是祖师大德的教诲啊!

诸佛已「究尽诸法实相」;菩萨来讲,可以进入「诸法实相」之门。入了这个门,你永远不落三恶道,乃至十地等觉。但是要「究尽实相」,你还要修证,要把这个次第搞明白。

#妙法莲华经3337777##佛法妙法论坛##佛学新禅语# https://t.cn/A64xecNP#佛教##佛法看世间##佛学文化##世界外语佛教之论坛[超话]##世界佛教之论坛[超话]#

GOUTER 日尝✔️

这大概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宝藏店吧,隐藏在几十步的台阶之上,老巷子的居民楼里,却丝毫不影响他的人气和名声,朋友圈好多资深吃货封他为“重庆最好吃的提拉米苏”,按耐不住好奇心,终于我也来了!

环境很舒服,地中海风情的装修,连续的椭圆拱门,土黄色与红褐色交织色调,神秘而典雅的大吊灯……第一眼就给人一种地道而温暖的感觉。

微醺提拉米苏:招牌甜品,沿袭非常传统的意大利做法,把整块提拉米苏装在盆子里,顾客点一块现切一块。入口复合酒香浓郁,听店员介绍里面加入了葡萄酒,朗姆酒和甜杏仁酒三种酒,怪不得韵味十足。糕体很独特,奶酪部分非常轻盈,入口即化,搭配绵密的饼干底,浓厚的可可粉,软中带点实,甜中还带着咖啡的涩,综合口感很强。

巴斯克重乳酪:我个人非常喜欢吃芝士,乳酪类的食物,浓郁而扎实的口感,入口后一定要用舌头将乳酪化开,让甜中带咸的浓厚口感在嘴里跳舞!他们家的这款虽没有提拉米苏那样令人惊艳,不过也很稳,主理人的水平很高,好吃的!

总之,无论装修环境,门店服务,摆盘细节,最重要的口味……每一处的细节都体现出了主理人的用心,太爱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地名中的狮丨安溪金狮村:幸福庭院,脱贫致富谱新篇!【地名中的狮丨安溪金狮村:幸福庭院,脱贫致富谱新篇!
  • 护身符会提升阳气,如果鬼压床症状比较轻的,一道护身符就能解决,效果特别好。如果情况严重的呢,请了护身符,还需要调理身体。
  • #阳光信用#[微风]#每日一善#我告诉你我爱你,并不是非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后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经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曾经是,以
  • 我们来回顾一下ERP的几个发展阶段:很显然,这一概念的提出者Gartner也发现了这一问题,所幸他一直在这条道路上不断钻研,并提出了很有建设的理念,那就是EBC
  •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 2018年6月3日,在市医院医生的介绍下,小孩转院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6月6日,在该院医生的帮助下脑积水引流手术非常成功,虽然先后花费了11万多元,但看到孩子也
  • 今年对于我来说,父母的健康,自己的工作,真的是不尽如人意,这些或多或少的左右了我的心情,不管怎样,我想我能坚持,我也能改变。须知只要本人返乡,姑妈家的荣表妹每次
  • :去年1月末去了父母在的LA休息,顺便聊了聊以后要做什么的苦恼,但是某位音乐经纪人说想见我,就那样又开始创作歌曲,重新找回了做音乐的乐趣. 我觉得其他成员都可以
  • 3⃣️MorningConsult/Politico:D:45%R:43% 其他或未决定:12%D+2数据采用的却是RV……首先哈,RV本身就不如LV准确,其
  • ”老公轻吻了她的额头:“宝贝,晚上f等我回来,你就知道了。”老公轻吻了她的额头:“宝贝,晚上等我回来,你就知道了。
  • 最后铁锅耐高温,可以胜任更加丰富多样的烹饪方式;加上它导热均匀,炒出来的饭菜会更有“锅气”缺点很多人不喜欢铁锅的原因,一个是因为质量较大,沉甸甸地拿在手里,不但
  •   “此功法虽描述惊人,可只有残篇,且修行起来难度极大,剧痛非常人能忍,以往宗门内的弟子,很少有人修行成功,大都放弃,于藏经阁内放了很久,你确定要修此法?”白小
  • 之所以说只有爱人才能伤得了双鱼座人是因为他们用情越深越容易为爱而一再让步和妥协,就算明知道内心积攒了很多的伤害与委屈,却也无法拿出像平常做事的魄力和勇气,也无法
  • 西南地区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周边32~33度N 84~86度EM4.5(十0.5,一0.0)级 一25<h<一10千米属西藏南部亚失稳带地应力场。青海果洛州玛
  • 索罗悖论大家都在谈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还在进一步下滑,而不是止跌反弹,在这样的状况里,我们就会看到,原来讲的一些故事,原来金融中间所支撑的一系列
  • [允悲][允悲][允悲] 除了emm,一些很让人脑子嗡一下的独白,其他的都emmmmm,就看完就是“这电影说的啥”…[笑cry][笑cry][笑cry]《大鱼海
  • p1这个漫画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看到,不过风格nice[哈哈]谁说的咱家没有免费医疗?整个办公室的老师都超友好,和亲,遇见她们真是三生有幸啊,哈哈哈哈[太开心]嘘
  •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在时光的隧道中,有多少事物永远不会重回,可是那一种幸福的感觉,却能够重新再次完完整整地进入我的思维,进入我们的心中,这样感受的唯美,也永远
  • #铁郭炖蔡[超话]#回来看看 看到打电话环节让很对人心塞 那就来看看两位目前的关系如何大家可以放心 从宇宙给我的讯息来看 两个关系匪浅。在这段情谊里 KK充满了
  • ”⑧“那就在在门口等一会吧,好饿啊……站在门口还被店里的人问找谁,关你什么事啊……哼”⑨“终于出来啦,不过颖宝还有门禁,先送她回家叭,路上十分钟见面两分钟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