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市之力 创文明城市# #爱省会 建太原 树形象# 【面对斑马线 让每一次相遇都成为礼遇】
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不仅是对文明的守护,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停车礼让,让出的是文明,体现的是素质,温暖的是人心。

8月10日至11日,记者在街头走访发现,机动车礼让行人已蔚然成风,大多数驾驶员遇到行人通行时都会减速礼让,一些受让行人也会快走几步,或点头或挥手致意。这一份相互的礼遇,在黑白相间的斑马线上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公共交通带头

胜利街华苑西巷口的斑马线南北向横穿马路,路口没有交通指示灯。因巷子里分布有工具厂75间宿舍、太矿西苑等多个小区,附近居民多,斑马线上过往行人、骑车人络绎不绝,只要是白天,少有平峰时段。8月10日上午10时许,一群人蜂拥而去,繁忙的路口难得有机会“喘口气”。这时,一名推着童车的大妈走出巷子,在路边树下驻足,准备向南穿过马路。或许是大妈站在阴凉处不显眼,两三辆车从她面前接连驶过。随后,一辆出租车缓缓停下,的哥示意她先行。大妈推着孩子刚踏上斑马线,对面最南侧车道的一辆869路公交车已经停车等候。当时,斑马线上并无其他行人,在出租车和公交车示范引领下,双向车道的过往车辆都齐刷刷停了下来,看到大妈顺利通过马路,才起步驶离。

记者观察发现,这个路口南面不远处是工具厂公交站台,有9条线路的公交车在此停靠。即便斑马线上行人、骑车人穿梭如织,过往公交车几乎都能做到礼让,而大多数的出租车也是如此。

“文明礼让,公交先行,这是日常培训中对我们驾驶员多次强调的内容,不管是否有行人通过,斑马线前50米必须提前减速,而车上乘客也很少有抱怨,这说明大家能够相互理解,这是素质提升的体现。”5路公交车驾驶员刘樱梅说。

礼让渐成风尚

当天上午,在旱西关街鱼池街交叉口,一名环卫工一手拎垃圾袋,一手握扫帚,由北向南准备过马路。当时,大爷离斑马线还有一段距离,扭头看到一辆越野车从西驶来,速度较快,表现出一丝慌乱,快走两步踏上斑马线后,又往后退了一小步,犹豫不前。这时,离斑马线越来越近的越野车稳稳停下,让大爷先行通过了马路。

8月11日早高峰时段,在新建南路双塔西街口,记者注意到,西侧南北方向行人的等待时间近两分钟,绿灯通行时间有40秒。8时30分,指示灯转绿,成群的行人走上斑马线。为了礼让行人,准备右转进入双塔西街的车辆排起了长龙,“头车”是一辆白色小轿车,虽然有见缝插针的空子,但它始终停在斑马线前大约3米的位置,整整等了40秒,直到步行指示灯转为红灯,才缓缓起步右转,而后车无一辆鸣笛催促。

路口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说,如今大多数驾驶员都能做到礼让行人,“开车时是驾驶员,不开车时,我们也是行人,这种礼让是相互的。”

礼遇收获温暖

礼让斑马线,车速慢了,心却暖了。11日上午,在桃园南路桃南东一巷口,一名穿白衬衣的老大爷推着一辆“二八”自行车横过马路,过往车辆纷纷停在斑马线前礼让。老大爷推车走到路中间,扭头朝前车点头示意,驾驶员则摇下车窗,挥手回应。

当天中午,日头高挂,柳溪街金刚里北二巷口的车辆、行人三三两两。两名老大妈拎着菜、挽着手,一边唠家常,一边从路南的金刚里小区走出来,准备向北穿过马路。这时,从滨河东路驶来的一辆白色越野车停车礼让,走到这辆车正前方时,其中一名老大妈微微抬起拎着一袋玉米的手挥了挥,并微笑致意,随即拉着老姐妹快步走过马路。

“一脚刹车,换来一个微笑,这是一种认可,一下觉得心里暖暖的。”有十几年驾龄的陈先生说,有时开车停在斑马线前,行人边快走边竖起大拇指给他“点赞”。在他看来,看到行人快速通过或者“跑两步”,与被“点赞”一样,也是令人欣慰的事。车让人、人快行,目光交接,相视一笑,斑马线前相遇变成礼遇,既是对行人、车主的双向保护,也是相互尊重,文明有礼的新风尚。 本报记者 辛欣

机动车自觉礼让斑马线行人。 邓寅明 摄

#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转运密切接触者80余人,这个在军队家属院长大的“85后”要坚守到最后】

  虽然未能从军,作为军人的后代,卢抗抗心里一直藏着一种无法磨灭的“军人情结”。战“疫”打响后,在“请战书”上庄重地按下红手印的那一刻,他知道,这种“情结”被点燃了……

  闻令而动,“我要上!”

  “转运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这是卢抗抗请战执行的任务。65岁的卢科事后才知道,“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作为父亲,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卢科了解儿子的脾气,拦不住,他也不想拦,“家国有难,热血男儿理应挺身而出。”

  “我要上!”

  2月2日上午10时,接到河东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胡军的电话时,卢抗抗几乎是脱口而出。当时,他正和同事们例行道路巡查。疫情警报拉响后,从1月27日大年初三起,他们已“连轴转”了整一周。

  其实,胡军起初只是试探着询问:“河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有转运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任务,你能承担吗?说实话,虽然做了科学严格的防护和消杀,但还是有危险的……”

  “我请战!我要上!”卢抗抗没有半分犹豫。见胡军没有当场“拍板”,情急之下,他又给自己加了三个“非我莫属”的理由:一,我是年轻党员干部;二,我身体素质好;三,我开车技术熟练。

  “就让我来吧!保证完成任务!”直到胡军挂断电话很久,卢抗抗坦言,因为太过激动,依然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心跳。

  “隔离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身为党员干部,我有责任顶上去……”为了向组织表达自己承接任务的坚定决心,一回到单位,卢抗抗就迫不及待地写了一份“请战书”,按下红手印的那一刻,这个在军队家属院长大的“85后”知道,这回终于轮到他了──“为国为民”扛起使命,他会像爷爷和父亲两辈军人一样去战斗。

  “未从军旅,以此报国!”

  勇于担当,“我能行!”

  卢抗抗执行第一次“转运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任务是在2月6日下午,天阴冷,津城刚刚下过一场雪。

  根据指令,他驾车先来到津塘路上的一个隔离点。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鞋套……全副武装后,卢抗抗出发了。

  从隔离点到密切接触者的住所,开车仅需一刻钟。卢抗抗突然有些紧张了,“他会不会是潜在感染者?”“这么近的距离会不会传染?”“未知”总是让人莫名担心。

  担心归担心,车还是准时抵达。此时,属地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已在指定地点等候。不久,密切接触者在两名医务人员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这是一位50多岁的男子,出门前,医务人员已为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消杀和防护。”男子独自上车,坐在后排座,与卢抗抗的驾驶座隔着一道透明的安全防护板。

  通过后视镜,卢抗抗看了对方一眼,“他比我还紧张,直挺挺地僵坐着。”本想着安慰几句,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一路上二人都沉默着。为了不加重紧张情绪,卢抗抗在心里默默提醒自己:开稳些,再稳些。

  隔离点的院区内有残雪。男子下车时,卢抗抗善意提醒:“地上有雪,您慢点走!”对方轻点了下头,回了句:“谢谢师傅!”

  “第一次任务圆满完成!”卢抗抗长出了一口气,紧张感一扫而空,心里既踏实又满足。

  车辆消杀,向指挥部复命,原地在车里等待下一个指令。其间,卢抗抗用手机自拍了一张照片,特别纪念这个“第一次”。

  接到第二个转运任务指令是晚上6点多,这次目的地是红星路,密切接触者是一位二三十岁的年轻男子。因为有了上一次执行任务的经历,卢抗抗不那么紧张了。

  “他问去哪儿?我说隔离点!”路不算太远,任务完成,向指挥部复命时才刚过晚上7点。指挥部告知,当天不再有任务,卢抗抗下车脱掉防护装备,消杀后进入休息室待命。

  持续应战,“顶得住!”

  接下来,是一段忙碌的日子。

  几乎每天都有转运任务。有时转运工作要持续进行五六个小时,晚上十点以后“收工”成了常态。指令不停,防护装备就要一直穿着。为了不上厕所,卢抗抗最高纪录是10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

  2月11日,是最忙碌的一天。仅卢抗抗一个人就承接了10次转运任务。从下午两点一直干到次日凌晨。

  “第95例、101例病例确诊后,需要隔离一批密切接触者,涉及住得比较近的邻居,有70多岁的老人,还有四五岁的孩子。”在转运这些密切接触者的过程中,一对70岁左右的老夫妇引起了他的注意。

  “因为过于担心,老两口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为缓解老人的紧张,一路上,卢抗抗努力让老人宽心,“大爷大娘,别担心,嘛事没有,就是换个地儿歇着。过些日子,我一准给您二老送回去!”

  谁都知道这是宽慰人心的话,但疫情之下,贴心话总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让咱去哪儿咱去哪儿,为自己好,也为大家好,咱可不给国家添麻烦……”下车时,老两口的情绪明显缓和了很多。

  老人得哄,孩子更得哄。虽然自己没有小孩,但卢抗抗总能把上车时怯生生的孩子,哄得下车时开开心心的。“有时话本身可能没有什么意义,就是发自内心地想给他们一些宽慰。”

  “党旗下的誓言,用行动证明”──这是卢抗抗写在朋友圈的一句话。

  自参加转运任务以来,卢抗抗出车64次,行驶800多公里,向7个隔离点转运密切接触者80余人。

  坚守,还在继续!

  疫情还在,“我不撤!”

  3月1日,是个好天气。湛蓝的天,飘浮着朵朵白云。当天,卢抗抗没有转运任务,在隔离点待命。

  这天还是卢抗抗34岁的生日,不过,他谁都没告诉。父母和他通了一个视频电话,值守社区的妻子也给他发来微信,祝他生日快乐。自战“疫”打响后,这对结婚刚一年多的小夫妻各自坚守抗“疫”一线,见面次数屈指可数。

  “这是个特别的生日,没有蛋糕、没有礼物,甚至没有家人的陪伴,但是一辈子不会忘记。”很多人也用“逆行者”称呼卢抗抗,但他觉得与舍生忘死的“白衣战士”相比,自己只是尽了本分。

  疫情期间,为了有效隔离和防护,河东区共设置了14个隔离点,选派了包括卢抗抗在内的14人负责转运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工作。

  转运指令随时可能下达,需要24小时待命。反应快、转运隔离及时是必需的,转运过程中更是不能有一丝纰漏。一天下来,只要指令不停,大家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考虑到抗抗坚守的时间较长,上级领导本打算找人替换下他,让他好好休整一下,但被他拒绝了。”河东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直属一大队大队长高强与卢抗抗同事多年,深知他的“考量”,“我们单位人手少,一上一下两人,抗抗是怕自己撤下来后,还要隔离一段时间,无法回归正常工作,势必造成单位整体人员力量的减少。”

  “疫情还在,我不撤!”卢抗抗下定决心,要坚守到最后一刻。

  记者手记

  有人说过,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哪怕有的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坚守。

  卢抗抗爱笑,隔着口罩,也能感受到他暖暖的笑容。“温和平易”是卢抗抗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但随着采访的深入,汩汩而出的还有他骨子里的坚韧。

  “高高低低的肩膀在撑着城,我只是其中之一。”卢抗抗说,在执行转运任务的过程中,他其实是被很多人温暖着的。这温暖来自医护人员,来自身边的战友,来自隔离者,也来自街边义务为他补车胎、说什么也不肯收钱的修车师傅,“我不知道您具体是干什么的,但我知道是为抗‘疫’服务的,我也要出一份力!”修车师傅的话真挚而淳朴。

  没有指令,在隔离点待命的日子,卢抗抗喜欢望着窗外的天空发呆,“天空一无所有,为何能给我安慰。”卢抗抗感慨,胜利的日子不远了,因为待命的时间长了,执行任务的次数少了,解除隔离的人多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希望。

  春天来了,万物萌动,经历过“疫魔”的磨炼,新的生活也正在生根发芽,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生长出来。

  “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是这样的。记者 张清 吴迪 摄(来源:津云)

【广东湛江:百余湖北旅客徐闻偶遇成“家人”】

“十分感谢你们在全国战‘疫’的关键时刻,向我们这些滞留在徐闻的疫情发生地旅客伸出援助之手……为我们提供周到的服务,让春节期间出门在外的我们有一个温暖的家。”1月28日,一封由疫情发生地旅客写给湛江市委、市政府和徐闻县委、县政府的感谢信,为在寒冬里阻击疫情的人们带来了一股暖流。

这封感谢信的背后,是徐闻县一个“小举动”——在全省率先指定酒店安置来自疫情发生地的人员。

暖流在涌动,暖流在延伸。正如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说:“要尊重、关怀和支援疫情发生地旅客,不能让地域重视变成地域歧视,不能让物理隔离变成心理隔离。”

“健康观察定点酒店”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地点:徐闻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徐闻县华通酒店是湛江首个疫情发生地旅客安置点。距酒店约300米,是徐闻县卫生健康局,也是徐闻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指挥部内,“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几个大字铿锵有力。

1月30日下午6时30分,记者来到指挥部看到,工作人员频繁穿插在各科室。春节期间,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没好好休息过,这样的场景每分每秒都在上演。各条战线、各个科室的人员坚守岗位,丝毫没有放松。

几天前,一份来自徐闻县的公告显示:“对停留在徐闻急需入住的疫情发生地朋友,请大家指引他们到定点住宿单位免费入住。今晚降温了,外面下着雨呢,让疫情发生地同胞在异乡先解决温饱,才能战胜疫情。”

纸短情长,这份不到100字的公告,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浓浓温情。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正是当前湛江各地防疫工作的缩影。

这纸公告也向各地发出了爱的号召。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湛江各县(市、区)、广东各地分别设置了暖心安置点。

作为连接粤琼两省海上交通要道的“南大门”,徐闻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复杂。1月25日晚,徐闻县政府在全省率先指定酒店安置来自疫情发生地人员,订租徐闻县华通酒店作为滞留旅客的安置点,配备共176张床位,免费为疫情发生地旅客提供伙食、住宿和健康检查和心理疏导等服务,提出了打造“健康观察定点酒店”,而不是冰冷的“隔离酒店”。这一爱心之举经网络传播后,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网友的赞誉不绝于耳,湖北尤其是武汉的游客备受感动。

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这份温情满满的感谢信。

1月26日,《半月谈》官微发表文章——《疫病是敌人,武汉人不是!隔离病毒别隔离人心》,为徐闻这一做法点赞,认为徐闻此举既做到了有效防控,又温暖了人心。谈及此事,市长姜建军说:“我们没想过要出名,武汉同胞来到徐闻,就是我们的家人,我们不但不能赶他们走,还要服务好他们。”

他们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地点:徐闻县安置点华通酒店

1月29日中午12时许,记者走进华通酒店,倾听安置人员的心声:这里不只是一个住所,更是一个温暖的港湾。

来自武汉的杨枫茹告诉记者,新春佳节,他们一家老小七口一路颠沛流离,终于在徐闻找到了落脚的地方。1月25日晚,阴天湿冷,他们一家人在民警的指引下,住进华通酒店。接过志愿者端来的热水,一家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他们每天都定时接受健康观察监测,为期14天的“健康观察期”,这里的食宿都不用他们掏腰包。“我们会自觉隔离,不会给别人添麻烦。”杨枫茹说。

1月26日,刘庆刚从法国回国,独自驾车回武汉。那时武汉已封城,她被迫开车一直南下,辗转多地仍没有找到落脚之所。“到了徐闻才被告知有安置点可以住,心里很开心。凌晨3点多了,终于被安排住进了酒店,感觉像回到了家,太暖心了。”刘庆刚说。

在湛江旅游的王晓欢与妻子,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1月25日就被安排住进了华通酒店,对当地政府的暖心举措和志愿者的细心服务,他们很是感动。“这是患难之交,他们放弃了假期,服务我们湖北老乡,让我们满满都是感动,每天看到公安民警和志愿者那么辛苦,他们真的不容易。”王晓欢说。

从1月25日的30多人,到30日入住约150人,华通酒店“家庭成员”不断增加,也更加温馨。据了解,这里迄今未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华通酒店作为安置区以来,酒店负责人赵文和始终坚守,与湖北同胞同住酒店,每天在各个楼层忙上忙下。“这些天多亏志愿者的帮忙,要不我们人手少,真忙不过来。”赵文和说,当时政府跟他沟通时,他毫不犹豫就响应政府号召。

“湖北家人们,有困难我们一起扛”

地点:安置点志愿者接待处

志愿者响应政府号召,热情服务疫情发生地游客,这一举动由徐闻县许姐志愿者协会理事长许程聪率先发起。1月25日,她与3名志愿者报名组成先锋队,为滞留的旅客服务。

志愿者们与滞留旅客组建了一个微信群——“湖北家人们,有困难我们一起扛”。1月29日上午,记者在华通酒店记录下温情的一幕——上午7时开始,微信群就热闹起来,因为早餐将要送至。群里“家人们”一一罗列出所需物资,你一袋老干妈、我几个口罩,汇总成购物清单,交由志愿者负责跑腿购置。

1月29日上午7时整,春寒料峭,许程聪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骑着小电动迎着寒风出发,按照清单去张罗物资。

很快,早餐回来了,她在群里喊大家:“亲爱的家人们,早上好,美丽的心情从早餐开始,请大家下来领取早餐。”为了让大家吃到家乡的味道,许程聪一有空就炒点小菜,带点辣椒过来,“过年,需要一点年味,他们爱吃点辣,就炒点辣椒过来,尽一份心意而已。”

170多间房,每个人的身体动态都牵动着“家人”的神经。1月29日中午,有个小孩突然发烧,群里的“家人”纷纷祝福祈祷,展现出患难与共的真情。所幸,该小孩经检测是普通感冒。

4人临时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现在已经发展到11人,而且陆续有人踊跃报名,爱心志愿服务从徐闻扩展到全国各地。今年66岁的刘兆君是沈阳人,在北京工作20多年,前几天从北京来到徐闻过年,在网上看到徐闻政府为滞留湖北旅客设置安置点的消息,毫不犹豫地加入。

1月29日晚8时,华通酒店大厅热闹非凡,在志愿者服务队里忙碌的,有一个戴着口罩的少年志愿者——韩金宇,今年17岁,读高二。1月25日,他与父母一起从老家湖北襄阳抵达徐闻,住进了华通酒店。韩金宇说,入住当晚就有人送来手工制作的蛋糕,徐闻的好心人每天都会捐赠一些物资送到酒店,正是徐闻人的善意让他也站出来做志愿者。

“我们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地点:徐闻县委大院

1月28日下午,记者在徐闻县委大院采访,就徐闻温情举动感动网友一事,徐闻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康秀首次回应媒体:“媒体朋友不用报道这件事了,我们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部分地方对疫情发生地人员采取“严堵”措施,徐闻为何对他们能做到安排指定地点进行安置呢?吴康秀回应说,近期天气转冷,考虑到部分湖北尤其是武汉的旅客流落在外,徐闻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经向上一级部门请示同意后,对无发热症状人员采取指引到统一地点的措施。没想到这一件事经网友发出去后,社会反响很强烈,引来很多点赞。

“其实我们也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他们提供便利,指引到统一入住场所。在疫情面前,武汉旅客是无辜的,隔离的是疫情,而不是人情。不能让武汉人民感到心寒。”

守望家园,共渡难关。政府善作为,人民有爱心,我们终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湛江日报 记者黎阳明 周文硕 路玉萍 崔彩玲

图:聂安 黎阳明 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他整天吃饱就走,有时间也不会帮忙照看下孩子,他老婆意见很大,每天都会对他抱怨几句,但他觉得他老婆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天天在家就带两个娃,做点家务,想睡就睡,想
  • 我莫名其妙的就挨了一顿训斥,但是我也理解他,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那么几个敏感词,就如同经常有朋友说话时喜欢拿农村人说事,说完还要补上一刀:我不是说农村人不好。你要
  • .拍摄模式、光圈、快门、感光度、曝光补偿是最基本的参数决定我们的照片的好坏哦![捂脸R]其实调参数一点都不难,只要掌握了这些小技巧分分钟就教你学会调参数,拍大片
  • 风华正茂,少年意气,也就是那年我爱上了足球,也认识了你,你在小组赛和淘汰赛的表现为整个世界所称道,也使我将你视为了我的足球偶像。你抱着你的女儿,你的女儿因为没有
  • 拉里·尼文在他的“已知空间”系列中也使用了hyperwave作为超光速通信方式的术语。 在刘慈欣的《三体》中,三体星人在准备入侵太阳系的同时,使用的是具有安塞
  • 这个模特要演梅艳芳,看长相还是可以的,有点梅艳芳的韵味儿,不过比梅艳芳长的好看,传记电影方面,《阮玲玉​》是亚洲影视圈里少有的优质传记片,其他的,就很假了。老司
  • 关于我和我的huq!首先呢,关于我的属性。
  • #读首诗就睡觉# #Buenas noches, Sé feliz# #诗歌[超话]# #American Poets# LOSING HERby Regina
  • 也许日子很平淡,但是我会记得每一个因为你而改变而特别的日子,这是属于我们最好是陪伴,花火的感情必将牢牢锁住谢谢你让我去了 更多的地方,认识了更多了的人,涨了更多
  • 晚年生活,巴哈提(Bahati)结合了来自卡西·纳莫达(Cassi Namoda)和旺达·布勒·姆博姆(Wonder Buhle Mbambo)等黑人艺术家的灵
  • #王一博演的蒋先云##抉择# wyb#王一博转头一笑绝了# 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抉择》中仍有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片段。#王一博演的蒋先云##抉择# wyb#王一博
  • 那接下来用简短的几句来概括我可敬可爱的家乡:白水县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作为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因境内的白水河而得名。那接下来用简短的几句来概括我可敬可爱的家乡:
  • Konfuzius sprach: "Wenn man auf erstrebenswerte Art zu Reichtum gelangen ka
  • 新疆天山深处的绝美古道!纵跨天山南北,风景令人叹为观止!
  • 目前参加活动的名单如下:weibo:@Sourdough丶@小茶其实是污龙茶@艏魚子子@一口饺子二克皮@温海程或是生@IRIS大写的歪@anner工藤思琪@奶盖
  • 南法酒王-嘉萨酒庄地中海地区公认的顶级酒庄被誉为“南法酒王”稀有的摩拜酒cult wine“法国南部唯一顶级酒庄”-H.Johnson“朗格多克(法国南部)的拉
  • 7月5日,王玉玺告诉记者,目前这四个孩子还在住院,其中两个孩子有黄疸,住院及其他各项开支造成的经济压力较为沉重。前不久,他和妻子也看到了湖南全男四胞胎考生参加高
  • 期待肖战玉骨遥!期待肖战玉骨遥!
  • 。一直很喜欢溺海的三个电话,在水族馆里无视“我”的呼救的人就是他自己吧,这可能体现了“我”潜意识里害怕面对他的拒绝。
  • 如果连精力最旺盛的青壮年都不念佛,这样的人生到了老年,在净业上能有几分奋起,后来居上呢?如果连精力最旺盛的青壮年都不念佛,这样的人生到了老年,在净业上能有几分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