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十要问答撷录】1

蕅益大师选录 李圆净居士编排
印光大师鉴定 般若念佛会整理

【总持法门】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实偏圆各异,无非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复本心性而已。然此诸法,皆须自力修持,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绝无他力摄持,令其决于现生,入圣超凡。成就所愿也。唯净土法门,仗佛誓愿摄受之力。自己信愿念佛之诚。无论证悟与否。乃至烦惑丝毫未断者,均可仗佛慈力,即于现生,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已证悟者,直登上品,未断惑者,亦预圣流。是知净士法门。广大无外,如天普盖,似地均擎,统摄群机,了无遗物。诚可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专持名号】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唯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所证所信。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往生不退】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四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理和与事和】

  同证无为解脱,名理和,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见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一经要旨(弥陀经)】

弥陀要解

  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极乐最胜处】

  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极乐四土胜妙】

  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居净境,真俗圆融不可限量。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娑婆极乐—不隔而隔,隔而不隔】

极乐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在娑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生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也。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阿弥陀】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弥陀光明无量,寿命无量】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诸佛皆彻性体,皆照十方,皆可名无量光。法身光明无分际,报身光明称真性,此则佛佛道同。应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弥普照故别名无量光。然三身不一不异,为令众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别耳。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心性照而常寂,故为寿命。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持名者光明寿命与佛同齐】

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决定往生】

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善根福德因缘】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以愿信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故使感应道交,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事持与理持】

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一心与四土往生】

一心亦二种。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娑婆界中三有颠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种极乐世界。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往生实报寂光二种极乐世界。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观经专明作观,为何持名不劳观想】

  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胜观非凡夫心力所及,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持名不必参究】

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此义即出天奇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诘问。一猛提醒,何止长夜复旦,我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苦欲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大本十念与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

 十念通二时。晨朝十念属平时。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一念则但约临终。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西方此去十万亿佛土,何得即生】

  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谁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自他不二】

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又悉檀四益,后三益事不孤起,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唯即事持达理持。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不可思议功德】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又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精要摘录10 |《法然上人选择集讲记》

01
以大乘当中的密教来说,它提倡即身成佛;以实教来说,也主张速疾顿超。只有显大乘教和权大乘教是历劫迂回之行。

显大、权大是历劫修行,所谓“万劫修功证不退”,净土则是一日、七日称名得生,这在时间上就有强烈的对比。

实大和密大,如果从它们本身的教理说,也可以讲“我是速疾顿超的”,所以在时间上显示不出落差。但是,实大和密大对众生根机有非常高的要求,所谓“约法虽顿,望机成渐”。

02
圣道门包含一切自力修功的大乘、小乘。除了净土之外,真言、佛心、天台、华严、三论、法相、地论、摄论、俱舍、成实、律宗等等,它们的特点都是在娑婆世界靠自力修行,修四乘道,得四乘果。

03
圣道门分为大乘和小乘,净土门之内分为正明和傍明。在正明的解释中,就提出了净土宗正依的三经一论,所谓正依经典。

“正明往生净土之教”,就是完全、纯粹、专门讲述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经教。

“傍明往生净土之教”,就是附带、旁兼地也提到往生极乐净土的经教。

04
净土宗的正依经论,我们一般都说是三经一论,而《十住毗婆沙论》在净土门当中的地位还比不上《往生论》。其中,《易行品》之所以特殊,我们也把它作为相承的正依经论,是因为它有难易二道判,还提到了弥陀本愿称名。

05
教判要有鲜明的目的,不是简简单单作一种教理上的划分,它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净土宗的教判就是舍圣道入净土。

06
我们经常讲六字名号是大愿船,我们乘佛愿力就如同乘佛的大愿船,这个譬喻的鼻祖就是龙树菩萨,是他在《易行品》中说的。

07
净土法门很简单,是易行的法门,容易修行,也是安乐的法门,是乘船的法门,是仰仗佛力的法门,这就是净土门、净土宗。

那么,净土门之外的圣道门呢?不是易行的法门,是难行的法门;不是他力乘船的法门,是自力步行的法门;不是安乐的法门,是极大辛苦的法门。

08
漏于释迦佛的圣道教化,就在“道悟三乘”之外。那么,释迦牟尼佛还是大悲不舍,不能“道悟三乘”的人还有方法达成解脱,那就怎么样?“劝归净土”。

09
修行净业大致有两类:主要的是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再来,平常所作的一切善根,都不求世间的福报利益,不求圣道的开悟证果,通通回向愿生彼阿弥陀佛净土。

10
平生遇到弥陀本愿救度,平生就决定下来,一生念佛,誓毕此生无有退转,这叫“决定”;临终遇到阿弥陀救度,临终十念也决定。所以,“决定”就是一心靠倒,专求往生,绝不怀疑。

11
不管是“上尽一形”还是“下至十念”,都要一心归命,绝无二心,这叫“俱能决定”,效果就是“皆得往生”。

12
《西方要诀》中说:对众生来讲,既然“道预三乘,无方契悟”,人天两位又因为“识痴行浅,恐溺幽涂”,那怎么办?只有一个选择,“必须远迹娑婆,栖心净域”,应该远远地离开娑婆世界,往生净土。

13
一般人想转入净土门都是藕断丝连,或者拖泥带水,不干脆。法然上人说得特别彻底,“你就要弃圣道归于净土”。印光大师也说,原来学的种种法门、开悟证果,这一切概念都要抛到东洋大海之外。

14
弃圣归净和禅净双修是两条路子,禅净双修听起来很好,但是非我们的根机所堪,连上古的贤哲都不这样,我们怎么能戴这个大帽子呢?所以,应该弃圣道归净土。印光大师也说,禅净分则两美,合则两伤。

15
印光大师一般不太会提出跟前人、跟通常的说法有太大差异的说法,但是关于禅净,他专门有一篇文章叫《宗教不宜混滥论》,又专门对永明大师的《四料简》作解释,这是他老人家一贯的风格,因为不分开确实误人误事,所以必须分割清楚。

16
我们学净土宗,要知道净土宗的“家谱”,要知道净土宗的法脉传承。净土的教法比较广,大致有三流:庐山慧远法师是一流,慈愍三藏是一流,道绰、善导是一流。

17
关于道绰、善导这一流,又有两种传承说法:一种是菩提流支三藏、慧宠法师、道场法师、昙鸾法师、大海禅师、法上法师,《安乐集》里提到这些法师;而我们倾向于第二种,就是菩提流支三藏、昙鸾法师、道绰禅师、善导禅师、怀感法师、少康法师。

18
提流支三藏,一般人比较陌生,他就是翻译《净土论》的,是印度的一位三藏法师;他也是昙鸾大师在洛阳亲自面见、接受所赐净土经教的菩提流支。所以,他是印度净土教向中国净土宗转移、交接的重要人物。

原 文

问曰:夫立宗名,本在华严、天台等八宗九宗,未闻于净土之家立其宗名。然今号净土宗,有何证据也?

答曰:净土宗名,其证非一。元晓《游心安乐道》云:“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又,慈恩《西方要诀》云:“依此一宗。”又,迦才《净土论》云:“此之一宗,窃为要路。”其证如此,不足疑端。

但诸宗立教,非今正意。且就净土宗,略明二门者,一者圣道门,二者净土门。

初“圣道门”者,就此有二:一者大乘,二者小乘。

就大乘中,虽有显密、权实等不同,今此《集》意,唯存显大及以权大,故当历劫迂回之行。准是思之,应存密大及以实大。然则今真言、佛心、天台、华严、三论、法相、地论、摄论,此等八家之意,正在此也,应知。

次小乘者,总是小乘经律论之中所明声闻、缘觉断惑证理、入圣得果之道也。准上思之,亦可摄俱舍成实诸部、律宗而已。

凡此圣道门大意者,不论大乘及以小乘,于此娑婆世界之中,修四乘道、得四乘果也。四乘者,三乘之外加佛乘也。

次“往生净土门”者,就此有二:

一者正明往生净土之教;

二者傍明往生净土之教。

初正明往生净土之教者,谓三经一论是也。三经者,一《无量寿经》、二《观无量寿经》、三《阿弥陀经》也;一论者,天亲《往生论》是也。或指此三经,号“净土三部经”也。

问曰:三部经名,亦有其例乎?

答曰:三部经名,其例非一:一者法华三部,谓《无量义经》《法华经》《普贤观经》是也;二者大日三部,谓《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是也;三者镇护国家三部,谓《法华经》《仁王经》《金光明经》是也;四者弥勒三部,谓《上生经》《下生经》《成佛经》是也;今者唯是弥陀三部,故名净土三部经也。弥陀三部者,是净土正依经也。

次傍明往生净土之教者,《华严》《法华》《随求》《尊胜》等,明诸往生净土之行之诸经是也。又,《起信论》《宝性论》《十住毗婆沙论》《摄大乘论》等,明诸往生净土之行之诸论是也。

凡此集中,立圣道、净土二门意者,为令舍圣道、入净土门也。

就此有二由:“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

此宗之中立二门者,非独道绰,昙鸾、天台、迦才、慈恩等诸师皆有此意。且昙鸾法师《往生论注》云: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中“难行道”者,即是圣道门也;“易行道”者,即是净土门也。“难行、易行”,“圣道、净土”,其言虽异,其意是同。天台、迦才同之,应知。

又,《西方要诀》云:

“仰惟释迦启运,弘益有缘,教阐随方,并沾法润。亲逢圣化,道悟三乘;福薄因疏,劝归净土。作此业者,专念弥陀,一切善根,回生彼国。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至临终十念,俱能决定,皆得往生。”

又,同后序云:“夫以生居像季,去圣斯遥;道预三乘,无方契悟;人天两位,躁动不安。智博情弘,能堪久处;若也识痴行浅,恐溺幽涂。必须远迹娑婆,栖心净域。”

此中“三乘”者,即是圣道门意也;“净土”者,即是净土门意也。“三乘、净土”,“圣道、净土”,其名虽异,其意亦同。

净土宗学者,先须知此旨,设虽先学圣道门人,若于净土门有其志者,须弃圣道,归于净土。例如彼昙鸾法师,舍四论讲说,一向归净土;道绰禅师,搁涅槃广业,偏弘西方行。上古贤哲,犹以如此,末代愚鲁,宁不遵之哉!

问曰:圣道家诸宗,各有师资相承,谓如天台宗者,慧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慧威、玄朗、湛然次第相承。如真言宗者,大日如来、金刚萨埵、龙树、龙智、金智、不空次第相承。自余诸宗,又各有相承血脉,而今所言净土宗,有师资相承血脉谱乎?

答曰:如圣道家血脉,净土宗亦有血脉,但于净土一宗,诸家不同:所谓庐山慧远法师,慈愍三藏,道绰、善导等是也。今且依道绰、善导之一家论师资相承血脉者,此亦有两说:一者菩提流支三藏、慧宠法师、道场法师、昙鸾法师、大海禅师、法上法师。二者菩提流支三藏、昙鸾法师、道绰禅师、善导禅师、怀感法师、少康法师。 https://t.cn/RJPdCfJ

念诵百字真言的心要

生根活佛 2019-11-26


念诵百字真言的心要

   作者:生根活佛.仁孜尼玛    
[心]
修炼
百字真言法门,

其中
还包含
皈依、发心、忏罪、上供下施积累福慧资粮,

同时
还要把百字真言的本性
观成根本上师,

也就是
上师相应法,
此修法非常殊胜善巧。[心][喜][太阳][月亮][鲜花]

[心]
无论
修行
任何真言,
都应恭敬、专注、不离所缘境(心依靠处),一心一意地去念,千万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心]

假如,
身在闭关而心猿意马,
咒语念得再多又有什么作用呢?
那是徒劳无益的。

要知道,
我们念佛也好、诵咒也罢,
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
增加福报智慧乃至成佛,
不用虔诚心是不行的。[心]

有些人
会念百字真言,
但念起来就像唱歌,
嘴巴在动,而心早就跑到了九霄云外,
这样念百字真言没有什么效果;[心]

但只要
用一颗虔诚心去念,
即使是念错也同样能获得加持。[心]

你看,
咒语相同,
而嘴巴念和心念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心]

所以,
大家一定要缠住自己的心,
一边观想一边念诵百字真言,
才能真正消除自己的业障。[心]

敏贡瓦大师曾经讲过:
“我们自称是修行者,
而修行时却不能专注;[心]

[喜][喜][喜][心][心][心]


[心]真言是对佛的邀请[心]

却不能
用闭关和禁语的心
去念诵;[心]

[心]禅定是与佛的连接[心]

而我们却不能专心去修行[心]

[心]手印是表现佛的身语[心]

我们
却不能
以清净的心态,

去期待
诸佛显现
以及等待
共同的成就
和特殊的成就。[心]

这一切愿望
都是空洞的。”[心]

因此,
净与不净
的功德
有天壤之别,
禅定和不定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心]

[心]
假如,

我们和以前一样,

一边闲语
一边念真言,

这是对诸佛的不敬,

以不敬之心念诵真言,

就成了不净的真言,

于己于人都是不利的。

所以,念诵真言时不能讲话、不离禅定。[心]

[心]
《经》中
有云“特别是密宗乘诸法,
生起次第依词门”。

意思是说
密法之中生起次第,
要依词来引导明观。[心]

[心]如果
只念诵

而不
重视观想,

我们的意念
就会跟随思想和情绪乱跑。

只是
嘴上念诸法皆空,
不会有任何结果。[心]

[心]特别
是为亡者
念诵时,

更加
不能缺少
忏悔之心,

因为,
我们在过去世,
曾无数次地伤害过他们,
众生和我们之间的恩怨是无边的,

所以,
亡者也希望我们承认过错,
向他们忏悔。[心]

[心]另外,

中阴的生命处在痛苦之中,

他们也渴望帮助,

会跑到施主和作法者身边,

如果诵经者和法师没有忏悔心、
缺乏慈悲心、
不具禅定的功力,
反而贪婪和嗔恨,
那又会是什么结果呢?[心]

[心]般色琼故扎大师曾经讲过,

他的一个前世叫拉森杰,

十四岁就死去了。

母亲悲痛欲绝地呼喊,

他急忙过去,

可没有得到任何饮食或帮助。

任他讲破嘴皮,

人们也无法听到。

而且,

为他作法的人也没有慈悲和禅定,

这使他很不高兴。

看到自己的灵牌,

他就想往上面扔东西、撒灰。[心]

[心]中阴的生命

具备简单的他心通,

所以会产生邪见和愤怒,

而这又是他坠入恶道的因缘。[心]

[喜][鲜花][心]
所以,

为亡者超度,

必须具备两种次第。

有些法师不要说禅定,

连起码的慈悲心和忏悔心都没有,

反而因内心产生贪心等五毒而造业,

怎么可能去度别人?[心][喜][鲜花][礼物]

[心]
因此,

对焰口、施身、水施、食施等法门,

施法者若没有禅定,

则适得其反。[心]

[心]
古日老尊大士讲,

他用法力发现,

在一个叫作拉朵的村庄里,

有七个比丘正在施朵玛,

其中有六位比丘不具禅定,

只有一个新的小僧人用了净增禅,

他的朵玛和水变得又清净又广大。

这个功德若有色相,堆在一起,遍虚空不能容纳,实在不可思议![心]

[心]所以,

我们修炼百字明也要禅定,

其功德若有相,

遍虚空不能容纳。

忏悔而诵念百字明的功德也是如此。[心]

[鲜花][喜][心]
不管是上师或普通僧人,

吃亡者或患者的饭、

收取供养,

要对病人或亡者负责,

产生利益他们的思想,

要建立在皈依、菩提心、礼佛和忏悔的基础上,

不远离密法二次第;

对所诵的经、咒要有深刻的认知,

至少对三宝要虔诚,

对众生的要慈悲;

仪轨与诵经不能盈绌。

要按自己所知仪轨,三门专注,以虔诚心去精进。

特别是密法非常重视忏悔,在忏悔的基础上,必须依靠二次第达到境界。

因此,若把二次第看成无益,只靠仪轨达到成就,是永远不可能的。

如果娴熟二次第,
这一世疾病和障碍就不能威胁我们,
而且,还能获得共同与特殊的成就。
今世、来世都将从恶趣的恐惧中,
获得诸佛本尊的加持与解脱。[心]

[心]
般色琼故扎大师,

曾经显现自己在炽热地狱时的情景。

有一次,

他听到在耸立的山上有人叫他。

心想,可能是朋友来访,就想走过去看个究竟。

谁知此时地上长出许多尖刀,切碎了他脚上的骨肉。

大师一阵剧痛,精神混乱,就想退回去。不料想,后面的情景让他更加惊恐。

这时他想到了本尊虎衣明王,
顷刻间所有尖刀全部瘫软倒地,
再也不能伤及大师。[心]

[心]
在回去的途中,

向导引领他进入炭火河流,

大师身上的肉都被烧尽,

只剩下骨头架子。

此时,
他非常清醒冷静,
知道自己进了炭火地狱,
就想到了普巴金刚,
刹那间火炭全部消失了。[心]

[心]
大师曾无限感慨,

他说“遇到这些事之后,对佛法产生了更强大的信心”。[心]

[心]
如果我们也诚心修炼百字明,

同样能够从恶趣的恐惧中,

得到普贤光明佛和本尊的加持而解脱。[心]

[心]
因为,

百字明
是显宗、密宗、大圆满
共同修炼的
一种特殊法门。[心]

[心]

显宗来讲,

修炼百字明的心
要是虔诚心、出离心、菩提心和禅定;[心]

[心]

密宗来讲,

在显宗心要的基础上,
再增添二次第;[心]

[心]

大圆满来讲,

必须认识百字明
和自心不二、

在不二之中
修炼百字明。

还要认识修者、修法、修境等不二之心,

所消和能消的一切意识,

从本初就没有真实存在过。

虽然路线有三条,

但却是殊途同归。[心]

[心]
注解:

共同的成就:长寿、健康、财运、平安、运气。

特殊的成就:佛的身、语、意、功德和事业。[心][心][心][喜][喜][喜][围观][月亮][太阳][鲜花][微风][音乐][礼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秋落人家夜,飘谢桂花香月满归位,快乐才对迟来的祝福,中秋快来✨2022.9.5~2022.9.11 周记29#周记# 月亮慢慢变圆,事事慢慢如愿周一,怎么形容
  • 公平起见,既然都说唐撒了点谎可以原谅,让网友不要追,因为她不是完美受害者,那鲁因为冲动打了孩子一巴掌怎么就被形容成全家要下地狱的恶魔,大家也理解理解他看到自己小
  • #史上最凶班主任系假扮#短视频的流行给我们展示了各行各业真实的一面,丰富了大家的认知,让普通人成为了被关注的对象。" 最凶老师 " 的视频正
  • 如果天气允许,南美洲也将能瞥见周二的月全食。这次月全食也被称为“血海狸月”因为月亮在地球日出和日落时的光线下会呈现出橘红色,因此也叫“血月”而海狸月是美洲原住民
  • 我和1⃣1⃣站在原地复盘,在想他这个人怎么那么傻呢哈哈哈哈哈哈哈,越复盘越搞笑,然后我们笑了一路,眼泪都笑出来了[赢牛奶] 他也许会说:真晦气,遇到俩女的[哈
  • 自分の中ではグッとくる作品だなと思います」・番組を楽しみにしている視聴者の方へメッセージ「視聴者の皆さまも途中でこんがらがると思いますが、“今を頑張ろう!本当に
  • 2⃣️面料是衣物的灵魂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妈妈老批评我买的衣服面料差,我不以为然,漂亮就好面料不重要。但,我希望自己,买精买好,买符合自己的衣物,长久以往的用下去。
  • 遇事了,才知道谁会对你真心。遇事了,才知道谁会对你真心。
  • 更神奇的是,三个月前我终于进了一个地方(我为啥要执着的进,因为我总是错过重要的物料和信息,以为进了以后就会有人实时播报这些信息)结果大家在群里除了互相道早安晚安
  • 更多现场福腻和活/动欢迎到店找看板娘聊聊哦[求关注][求关注]希望跟大家一起度过愉快的两天[兔子][兔子]抄送感谢@Comicup魔都囧猫娘[给你小心心][给你
  • (对于新品,我们是有的没福利的)我也兴致冲冲的买了俩(反正出了很多,买个便宜的意思意思)[微笑]然后就在那个晚上我一个人在荒郊野外探索过图的时候突然两排提示“恭
  • #适合秋天的文案##古风壁纸##梦中的那片海[超话]##肖战肖春生##肖战xz##肖战梦中的那片海# 你在我心底,就像春暖花开,艳阳高照你就站在那里,我却好像已
  • ”Stöhr还认为数据比对的时间段可能是导致统计错误的另一个原因:“在这方面,要注意是比较期太短还是这期间存在波动?)●关于9月超额死亡率,Stöhr提出了第三
  • 【E时代的经济学】你决定上网聊天,这叫创业;上来一看,MM真多,这叫市场潜力;但GG也不少,这叫竞争激烈;于是你决定吸引MM眼球;这叫定位;你说你又帅又有钱,这
  • 大家可以看一看它的出风口,但是不突兀,就像小河豚的嘴巴,它出风的速度超级快,即开即热,只需要三秒钟,就能让屋子里温暖起来,它有三档温度可以调节,从25度到45度
  • 所以琉璃光法王子遇到无量声佛给他开示「观察风大」的方法,很快就证得我空、法空的无生忍,就把无始劫的妄想给息灭掉了。阿罗汉即入定观察,哦,原来这个沙弥前几天动了一
  • 要说五一假日带来的快乐,看斯诺克世绵赛比赛算一个 !悲催的一天1⃣昨晚老师通知轮到我们班值周了,我一看我是周一的。这两年他成绩有点下滑人也胖了,一胖人就少了精神
  • “从东方白鹳、黑鹳、到黄胸鹀、黑脸琵鹭再到黄嘴白鹭和青头潜鸭,今年秋天,巢湖能够记录到如此众多国家一级保护的候鸟,不仅说明巢湖的环境越来越好,也让合肥市民大饱眼
  • #李沁说求婚只有0次和无数次#《请君》于登登不是守财的,她是守老公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又是各种夸陆炎对她保护有加,又是写了一纸假婚书,还算了一笔爹还不上的帐,加上
  • 所以,做人做事一定要合天道,合人道,这样你就能得到天道、人道源源不断的加持力,助力你达成所愿。送给大家事业成功的四条黄金法则:第一,你能尊重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