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体与中国的联系

因区域供应链而愈加紧密

亚洲国家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一直在上升,尤其是那些对华出口比重较大的国家。它们往往通过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对华贸易在国内产值中占比很高。例如新加坡的对华贸易额(包括进口和出口)几乎占到了国内产值的30%。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现,全球价值链呈现出区域化属性加强、全球化属性减弱的态势。2013-2017年间,区域间贸易在全球商品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增加了2.7个百分点。这种情况在亚洲尤为显著,例如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这三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都是中国。其中一些经济体对中国资本的依存度也同样明显。举例而言,2013-2017年间,马来西亚从中国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相当于其国内投资总额的6%;在新加坡则为5%。

资源丰富的国家更依赖中国的需求

对外出口自然资源的国家显著依赖中国的需求。以南非为例,对华出口目前已占到其国内总产值的15%,而2003-2007年间这一比率仅为2%。与之相似,对华出口目前已占到澳大利亚总产值的16%,先前这一比率仅为4%。仅铁矿石出口一项就占到了澳大利亚对华总出口的48%(矿产和金属共计占到出口总额的84%),澳大利亚采掘业21%的产出都流向了中国。

一些新兴经济体和体量较小的成熟经济体也高度依赖中国的投资

举例而言,2013-2017年间,埃及从中国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相当于其国内投资总额的13%,巴基斯坦则为8%。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不只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其最大的基础设施融资来源和第三大国外援助来源。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非洲的房地产、能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领域。

相比之下,大型发达经济体
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较低

从国内经济体量的角度考虑,发达经济体(尤其是西欧和北美各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对中国的依存度相对较低。对华出口额通常在其总产出中占比不足5%,对华进口额在其国内消费中的占比也不足5%。另外,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其国内投资的比例更低于1%。

不同行业对中国的依存度各不相同

我们择取了20个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综合分析了全球各国对中国消费、生产和进出口的依存度。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研究主要涵盖的是基础产业和制造业,而非服务业,这是因为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贸易属性更强,可用数据更多。

我们发现,由于中国的经济体量极为庞大,几乎所有行业都在一定程度上依存于中国:在20个行业当中,中国有17个行业的消费份额在全球总消费中占比超过20%。此外,中国在全球服务消费中的占比也在上升。这说明对于寻找增长来源的企业而言,中国市场的机会不容忽视。

我们根据贸易依存度的不同,
将行业归纳为5个类别:

中国在电子、机械和设备领域已经全面融入全球价值链。在这些深度整合的贸易领域当中,中国的角色既是供应方,也是市场。总体上,这些领域的贸易属性通常很强。中国在这些领域的高占比反映出中国已经高度融入全球贸易——中国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7%~28%,占全球进口总额的9%~16%。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产出占比也很可观,全球份额高达38%~42%。

对于贸易属性极高的轻工制造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全球各国高度依赖中国的产出。某些行业把中国称为“世界工厂”,生动地表明了全球各国对中国生产的依存度。中国在全球轻工制造领域(例如纺织和服装)的份额甚至高达52%。在很多情况下,全球各国也高度依赖于中国的出口:中国占据了全球纺织和服装出口的40%,家具出口的26%。

随着中国的工业化不断取得进展,全球上游产业对中国的依存度均有所提高。那些为进一步加工提供原材料的行业都要依赖中国的进口。中国制造业的增长大幅提升了对原材料和中间品(用于加工成最终商品)的需求,人均收入的增长也推升了中国的整体商品需求。2003-2007年间,中国贡献了全球采掘业进口额的7%,在2013-2017年间这一比例更升高到21%。

在另一些全球贸易属性较强的行业中,中国并不是主要参与者。在一些着重于服务快速增长的本地需求、且有本地成分要求的行业,因此尽管这些行业的贸易强度很高,但并不太依赖中国。以制药行业为例,中国的贸易额仅占全球药品出口的4%、全球进口的3%。同样,虽然汽车领域的贸易强度较高,但中国的贸易额仅占全球出口的3%、全球进口的7%。不过,这些行业在中国都有相当庞大的需求,因此对于想要涉足这些行业的企业来说,中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市场。

没有加入全球贸易的行业对中国的依存度往往较低。我们把5个贸易强度占总产出的比例较低的行业归为“本地自产自销”的一类。尽管贸易强度相对较低,但中国仍在其中一些行业占据了很大份额。举例而言,中国的金属制造行业占据了全球出口的23%,农产品行业则占据了全球进口的18%。

中国已融入全球技术价值链

中国近年来的技术创新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全球大国,并在很多技术领域跃居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国。根据2017年的统计,中国的手机销量占到全球销量的40%,电动车销量占到64%,半导体消费占到46%。中国市场已经为很多高科技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增长机遇。根据“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MSCI)的统计,美国信息技术领域有14%的营收来自中国。

在数字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普及的时代,持续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链是最复杂的价值链之一,尤其需要各方通力协作,而中国早已深度融入其中,并占据了相当大的全球进出口份额。以集成电路和光学设备领域为例,中国的进口额高达国内产值的5倍。

在审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如何演变时,技术可谓是一个核心关注点。由于中国目前仍然需要国外的技术流动,所以为了促进本土创新并提高生产率,中国需要保持甚至加强获取技术的力度。全球各国也对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越发关注,发达经济体尤其如此。一些国家出台了新的法规,对获取外国技术的中国投资展开更密切的审查。人们都在密切关注中国的技术链是否会脱离全球价值链,以及中国政府针对技术领域本土化所提出的目标。根据《中国制造2025》计划设定的目标,在政府重点发展的23个子领域中的11个领域,国家提出,中国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的期望值为40%~90%。

中国在各个行业都在发展本土价值链。中国内需的增长以及国内价值链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期全球范围内贸易强度的下降。中国正在消费更多其生产的产品。从很多方面来看,中国的技术市场似乎都呈现出本地化的趋势,只是不同行业程度各异。在光伏面板、高铁、数字支付系统和电动汽车这些行业,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占据的份额超过90%。

而在半导体和飞机制造等行业中,中国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占据的份额都很小,而且高度依赖外国技术。对此次研究的大多数价值链而言,中国仍有很大的全球化潜力。若论全球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中国在海外光伏面板市场占据了高达50%的份额;若论全球化程度不足的行业,中国在飞机制造行业的市场份额尚不及1%。

为了衡量中国与世界在技术链上的融合程度,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从11个领域择取了81项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对其中超过90%的技术均采用了全球标准(见图6)。至于中国标准与全球标准相左的少数几项技术领域,都可以用经济动因加以解释。以聚氯乙烯(PVC)制造业为例,中国采用的煤基工艺在成本上低于国际上更普遍的乙烯基工艺,这是因为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

我们在分析中发现,中国的本土厂商有能力生产60%~80%的技术,这意味着仍然有至少20%~40%的技术需要跨国企业输入。此外,我们对同类标准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供应商可以在40%~60%的技术研究中实现与国际供应商同等或更好的效果。在一些尚未确立全球标准的新兴技术领域(例如5G、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中国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即便在这些领域,中国也从设备进口、人才引进和国外投资中获益良多,而且今后还将继续使用这些资源。

全球各国的经验均表明,一个国家若想向技术链的上游挺进,必须具备四大要素:

(1)大规模投入资金;(2)拥有获取技术和知识的渠道;(3)进入庞大的市场;(4)推行鼓励竞争和创新的有效制度。

日本(汽车)、韩国(半导体)和中国(高铁和液晶显示器)曾经的技术飞跃无不表明上述四大要素对于科技发展和创新不可或缺。举例而言,中国的高铁行业便得益于国家层面的支持,中国政府从2004年以来持续投入巨资完成了2万公里铁路建设。中国也与全球4家领先的老牌高铁企业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此外,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高铁市场,总里程数占全球65%。由于高铁被中国列为国家重点产业,企业高管和工程师都明白任务的紧迫性,因此能够高效调动资源,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且针对中国的运行环境开发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大规模部署。

我们从以上四大要素入手,对中国的技术行业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在第一个(投资规模)和第三个(市场)要素上拥有极大优势。中国不但有能力提供充沛的科研资金,也拥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来推动技术的商业化。因此,中国向技术链上游挺进的关键点就落在了第二和第四个要素上,也即积极开发和收购核心知识技术,以及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以确保其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竞争活力来促进创新。对这两个要素而言,参与全球价值链以及加强资本、知识、人才流动都可以加快中国向价值链上游挺进的速度。

我们分析了中国在3个全球技术链当中所处的位置,并且评估了全球技术链继续整合将对中国以及世界产生何种影响:

电动汽车:这个行业在中国发展得十分繁荣,并且显现出全球整合的趋势。2011-2017年间,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实现了超过90%的年增速,主要动力来自大举投资和政府支持。但只有国内生产的汽车才能享受政府补贴。2017年,中国本土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厂商)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国际市场中占比却不足5%。虽然本土OEM厂商更依赖于国内市场,但中国也从全球价值链整合中获益良多。中国的多数电子器件和电路元件都是从欧洲、日本和美国进口的。从产品质量上看,中国制造商在某些领域相对落后,例如中国顶尖电池制造商生产的电池产品在能量密度上要比日本顶尖企业低30%~40%。中国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竞争力的计划,对企业的补贴预计持续到2020年;对合资企业的限制也在放松,为跨国企业打开了新的机会。

机器人:虽然国内生产商在该行业的某些子领域中崭露头角,但中国一直在通过全球价值链整合的优势来获取核心零部件和高端产品解决方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36%。从整体上看,外企在中国市场中占据了逾50%的份额,但中国本土企业也在逐步取得进展,尤其是在规模较小、复杂度较低的应用领域。中国的OEM厂商目前在点胶、堆垛塑料成型和金属铸造机器人领域获得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焊接及物料处理机器人领域仅占据约10%的份额。具体到伺服马达、减速齿轮、控制系统等需要顶尖技术才能生产的核心组件,中国仍然要依靠在国内设厂的外企或者从国外直接进口。

半导体:中国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全球技术链的整合。半导体已成为中国的战略性产业,获得了政府的巨大关注和投资,但目前取得的进展仍然有限。中国2018年的集成电路进口额甚至超过了原油。中国的集成设备制造和装备行业的全球化程度极低,但在无芯片制造设计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全球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11%增加到2017年的15%。中国政府已经宣布了一项计划,希望国内80%的半导体需求到2030年可以由国内企业来供应(包括在华外企),相比2016年的33%实现大幅提升。

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整合有助于中国加速这一进程。遵守全球标准有助于中国获取更多的全球知识和技术,便于相关资本、知识和人才的流入。全球价值链整合还能为中国本土企业创造更健康的竞争环境,尤其对国有企业而言。这一过程也将惠及全球其他国家——首先便是获得了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同时,全球整合也会催生全新的创新合作机会。举例而言:随着硅基半导体芯片逐步逼近“摩尔定律”预测的性能极限,石墨烯和氮化镣等新材料的涌现以及3D和光电子等设计方式的创新都会为全球合作打开新的天地。

来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香港# 消委会测试12款空气炸锅:并非越贵越好,半数存安全隐患……】空气炸锅因标榜能更健康地烹饪油炸食物,近年来成为厨房电器界的新宠。虽然空气炸锅标榜无油也能达到油炸食物的效果,但香港消委会测试了市面上的12款空气炸锅,发现半数样本气炸后的薯条所产生的可致癌物质超过欧盟标准!以为越贵越好?消委会的测试发现$2080德国宝竟不及一款$298空气炸锅!而最高分的空气炸锅是?快来看看哪款空气炸锅最值得买吧!(香港商报网)https://t.cn/A6tt5v5q

药物经济学测算专家组长揭秘医保谈判:拆信封像奥斯卡颁奖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李潇潇

“7和4连在一起不吉利。”
“降价别跟挤牙膏似的。”
这些段子般的话来自2020年的医保谈判现场,网友们称之为“灵魂砍价”。
医保谈判因灵魂砍价、药品降幅而出圈,实际上,在谈判专家与企业代表坐在谈判桌之前,还有许多工作,其中就包括药物经济学测算专家组、医保基金测算专家组分别对拟谈判药品进行评价和测算,最终形成对每款药品的推荐价格,这是是谈判组专家与企业谈判桌上“针锋相对”的底牌与底气。

“谈判前,谈判组成员一起打开信封,就像奥斯卡颁奖一样,价格纸条已经在里面了,然后开始跟企业进行谈判。”

近日,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药物经济学测算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在接受澎湃记者专访时透露,医保谈判专家首先尽可能把谈判价格的起点控制在推荐价格上浮15%以内,再进行后续的实质性谈判,直到达成在专家推荐价格之下的一个水平。

医保谈判专家打开推荐价格信封像奥斯卡颁奖
澎湃新闻:在《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评审中,药物经济学如何发挥评价作用?

刘国恩:对于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具体工作而言,药物经济学旨在根据成本效益的实证基础,提出关于评价药品的推荐价格。相比于临床经验,药物经济学提供更为客观性的评价基础。
主要考评申报药品与对照药品在临床效果、副作用和药物综合费用这三方面的差异。基于综合价值原则,从基本性、创新性、公平性、预算性、竞争性等五个属性进行考量。结合临床经验、药物学经验等,判断是否推荐该申报药品入选,如果入选,推荐价格应该是多少。

澎湃新闻:您提到谈判药品的推荐价格,这个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刘国恩:测算推荐价格的过程非常复杂,没法形成一种固定的算法和价格机制。
因为药品的种类繁多,大类就有中药和西药的区别,在这里面中成药、生物药、化学药差别巨大,不可能有统一的计算方法。对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推荐价格,我们基于两大类因素进行考虑:一是基于药品研发、生产的成本,二是基于药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对于药品价格的考虑,我们需要与它同类的药品进行比较,特别是已经上市和在《国家医保目录》里面的药品。
比如,某一款药今年申报想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我们就把它与已经在《国家医保目录》里的同类药品进行对比。如果它的疗效更好,副作用更低,或用药之后还能节约其他诊疗、住院费用或者辅助用药等,那么它的价格比原有药品的价格高应该说得过去。
如果疗效、副作用差不多,其他费用也没有特别的优势,即使跟目录内药品完全一样,想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就得比现有目录内药品的价格更有竞争优势,就像常言说的交“投名状”一样。

澎湃新闻:那么,最终谈判组掌握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刘国恩:对于申报药品的价格测算,药物经济学测算组和医保基金测算组会相互独立地给出参考价格,最终由国家医保局基于两组价格对药品推荐价格进行综合确定。
比如一款药,药物经济学测算组给出的参考价格是70(元),医保基金测算组给出的价格是80(元),医保局会将两组价格进行综合考量,最后确定一个在70与80之间的价格,将这个价格密封在信封里交给谈判组。
谈判前,谈判组成员一起打开信封,就像奥斯卡颁奖一样,价格纸条已经在里面了,然后开始跟企业进行谈判。他们首先需要尽可能把谈判价格的起点控制在推荐价格上浮15%以内,再进行后续的实质性谈判,直到达成在专家推荐价格之下的一个水平。

澎湃新闻: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药物经济学测算工作历时多长时间?具体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刘国恩:此次共有40位专家参与了《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药物经济学组评审工作,一位组长,两位副组长。组长、副组长负责统一评价标准、原则和协调工作,但不直接参与具体药品的评审;37位专家组成员直接进行药品的评审测算,平均每人负责四到六款药品的评价工作。
评审期间,所有专家都是集中在人民大会堂宾馆封闭评审。2020年11月28日晚上入住,第二天国家医保局召开了全体动员大会,11月30日专家们就开始看材料了,直到12月9日晚上我完成工作离开时,仍有专家还在继续工作。
我们都签订了保密协议和责任书,对所作出的评价工作负责。工作纪律严格禁止相互交流评审内容,专家们只知道自己评审的是哪几款药,彼此并不知道谁在评审什么药,规避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澎湃新闻:您是第一次参与《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评审,让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刘国恩:《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越来越重视药物经济学评价,更好发挥了药物经济学更具客观性的方法作用。我们从事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能够有幸参与到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重大工作当中,深感莫大的责任和光荣。

2020年11月29日,在动员大会上,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特别指出,《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需要基于客观证据的支撑,此项重任就落在了我们40位药物经济学者的肩上。这既是对参与评审的药物经济学专家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给与大家的高度信任。
动员大会上,我代表40位药物经济学专家做了发言,主要强调了大家务必坚守严肃、严格、严谨的“三严”作风,把保密、公正、不徇私舞弊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原则。对在座很多中年药物经济学者,记得我还特别忠告:犯不着为了任何形式的眼前利益毁掉自己的远大前程。

澎湃新闻:评审过程中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可以分享么?
刘国恩:我们会把申报药品与现有产品进行比较,通过研读企业提供的相关数据和报告,对申报药品形成一个初步认识。之后,分三组和企业进行一对一沟通,详细告知专家的初步意见并倾听企业反馈,给企业修正和补充数据内容的机会。
沟通主要围绕三个核心要点:第一,是否准确;第二,全不全面;第三,是否有错误。最后,评审专家再次开会对药品品种进行评审讨论,并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完善,形成最终关于评审药品的药物经济学推荐意见。
有一次,专家在评审一款中成药时发现,企业提供的资料中,没有写明所使用药材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培育的。这二者的成本差别非常大,甚至可以形成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结果,于是我们就当场打电话给企业核实,不把问题留下来。
有的药企提出,他们的药品跟参照药品的疗效差不多,我们的评审专家就去找证据,然而在材料里面并没有找到能够证实或者证伪的数据。
这个“差不多”的结论是怎么来的?如果不能够证明这两个药品临床效果的比较结论,药物经济学专家就没办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对此,我们也和药企进行沟通,请他们自己查询,建立支持结论的证据链条。
当然,因为时间非常有限,有些药企难以找到充足证据。时间不等人,我们就只能依据现有材料进行必要的假设,其分析的结论自然容易出现意见分歧。
我的确也遇到过专家评审的结果出现了问题,而被企业指正的情况。
专家对有一款药的评审结论是与对照药品在患者生存率上没有差异。但在与企业沟通的过程中,企业提出了不同意见。企业表示,患者用了他们的药品,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相比对照药品有明显优势。
我当场虚心核实,请教企业所提出的意见有没有证据支持?药企有备而来,准备材料很充分,立即展示了他们所说情况的文献证据。我当时跟药企表示:非常抱歉,我们的专家在这个地方处理不当,你们提供的正确信息会如实反馈,一定让专家根据你们提供的材料证据,把不准确的地方修改过来。
我之所以记住这个案例,是因为我当时深感抱歉和不好意思,因为我们专家也许只是一个评价错误,但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当然这是极个别的案例,除此之外就没再遇到过在关键指标上出现问题的情况了。
药物经济学评价需要药企提供更多准确材料

澎湃新闻:在进行评价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压力或者难点?

刘国恩:令我最头大的事,无非就是在药企提供的材料当中,所能够让我们药物经济学专家进行客观、科学评价的素材不够。不少药企提供的素材和数据要么质量不好,要么数量不足,还有些数据没办法用。

澎湃新闻: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情况?

刘国恩:我认为这其中有三个原因:
第一,不同药企在发展阶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人才储备上普遍不足,导致了对药物经济学认知水平较低、能力不足。特别是一些老字号企业、偏远地区的地方企业,研发队伍能力相对较弱,对药物经济学的投入有限。受这些客观条件限制,药企提供的材料质量不高就是大概率事件,这是基础性原因。
第二,企业对药物经济学工具使用的主观重视程度不够。药物经济学评价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情。此前没有明文政策要求,企业也就没有巨大的压力和动力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不愿意在此投入资源。这不是企业单方面的问题,也是相关政策对药物经济学使用程度决定的。
第三,企业进行申报时选择的对照药品,与临床专家建议的对照药品常有较大出入。药企在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时候,因为对照药品并非唯一,所以不确定性高,经常出现药企选择的对照药品和专家要求的对照药品不一致,但到了评审阶段,再通知药企变更对照药品已经来不及了。

澎湃新闻:相比较而言,国外企业在材料申报、药物经济学研究开展等领域会好一些么?

刘国恩:对于跨国药企,在基础研究、临床技术、人力资本、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实力确实强一些。他们的认知、视野宽广,包括对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重视和投入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外企在提供数据方面,整体而言的质量更好。

澎湃新闻:对于提高药企提供药物经济学评价材料的质量,您有什么建议?

刘国恩:首先,专业人才配比低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共性问题,当然不仅是在药物经济学领域,各个领域可能都有待提高。中国要进一步在人才培养、人才储备方面加快步伐。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萎靡不振,2020年的新冠危机再雪上加霜,目前来看,在全球人才市场招聘优秀专业人员应该是难得的好时机,这可能是当务之急。
其次,可以通过完善制度来提高企业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重视程度,让企业主动提高数据的质量。通过释放政策导向信号,可以使企业采取相应的行动对资源进行调整配置。只要继续加强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政策当中的实际作用,企业定会作出良好的反应,配置更多优质资源,提高数据质量。
此外,对于药企与专家在对照药品选择上的不一致物体,可以通过评估工作制度完善来进一步弥补。比如,今后的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可以进一步常态化,成立由临床药学和医学专家组成的兼职专家组,一旦药品开始评审前的上市后再评价,无论进行循证医学还是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同步向国家医保部门提出对照药选择的咨询,获得专家组意见和系统备案后,再推进相关研究,这样就可以从制度上避免上述对照药不一致的问题,大幅降低社会和政府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代价,提高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有效性。
我相信很多药企可以通过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更加认清药物经济学评价的重要性,针对2021年度以及未来更远期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可以准备更全面、更充分的数据和材料。

澎湃新闻:在《国家医保目录》遴选中,市场价格机制如何发挥作用,医保部门又该如何选择?

刘国恩:有些专家认为,每一类药保留一、两个品种就好了,但这可能作茧自缚。因为某个企业可以用很低的价格进来,如果《国家医保目录》只选择了极个别产品,一旦其他企业的生产线停产转型,市场独家垄断的风险就可能在所难免,到时医保和居民的需方条件就会被动不少。在市场中,可选择的范围越小,竞争度就越低,一旦市场缺少了供方之间的竞争,受损最大的自然是需方。
所以在《国家医保目录》的遴选中,应该尽可能保留每一类中的药品,临床使用仍然还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从经济学的博弈角度看,保留可选择的竞争性非常必要,除非独家新药,否则应尽可能留下挑选的余地,避免最后受到供方的垄断绑架。
总之,我们期待企业和医保部门都能进一步提高对药物经济学的认识,让药物经济学在遴选评价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良好的政策措施,应该促进医保部门、研究人员和医药企业能够形成相容的合力,才可能不断优化国家《国家医保目录》,使得社会更好地配置资源,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医学生##药学生##中国药科大学##药师驾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良医见儿子们病已好又回来了,比喻如来并没有入涅槃,所谓涅槃之说,只是方便法的示现。于是父亲就想:此子真是可怜愍者,但也不能怨他们,是因为他们中毒太深才造成的心识
  • 私人公园-COCHÈRE;安全的室内停车场;石材饰面和定制艺术;24小时礼宾服务全景落地窗;狗公园及宠物美容区;健身房;游泳池;电影院;有门禁;室内洗烘【Ang
  • 昨天,记者从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了解到,古城保护“数字化大脑”已经在古城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及提供决策服务等方面成为“高参”去年,绍兴古城信息系统展示
  • [疑问]原来这就是网红的粉丝啊,我陈述的是事实呀,为啥还来我这儿bibi,哪句话不真了,专家都说了啊(要不是现在是文明社会,要讲文明懂礼貌我早就骂的连你亲妈都不
  • 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自己坐在那个座位上,心里也不踏实,总想着什么时候就会有人来拿着车票对自己说,嗨,这是我的座。短片中的女孩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不仅自己把座
  • 对了,还要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一堆美图和表情包[喵喵][喵喵][喵喵]#2021情人节# 三年前了,APP也停了,不知道这个小姐姐现在怎么样了,以前登录的时候经常
  • 】#人脉变钱脉# ❶不要老想着别人找到你,主动出击很重要;❷不要一味的索取,先付出才能人走进你;❸多加入一些工作圈、群,勇于发言,说错了,没关系,最可怕的就是只
  • 你知道春天是什么味道的吗[doge]【18.9起】知味观 艾草大青团630gX9个拍630g的选项就是这个价啦,一个不到一块钱[嘻嘻]有麻芯、红豆沙馅的,都是
  • 2020年,我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承担打防管控、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任务,依托三门峡市局“金盾”系列专项行动和省厅“亮剑2020”竞赛
  • #邓伦[超话]##邓伦##白鹿原[超话]#그런 애매한 경우가 있다.다른 사람들과는 만나면서 내가 만나자고 할때 답장도 안하고 약속 잡았어도 다른
  • 一,铁路专列返京返京人员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搜索“京心相助”小程序,选择“返京服务”模块,详细填报主行人与随行人员信息,经相关健康部门审核通过后,在“京心相助”小
  • 讲话,在我看来,跟感情一样,得大家都爽只有一个人爽了,啥舔狗渣男海王都冒出来了我喜欢看畅销书,他们说的话就很简单想说啥,我秒懂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给人解疑答惑,就要
  • ❤️2020经此大疫,我变得很容易满足,感谢现今拥有的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赐,当然包括你和你的音乐,这是我作为人类收到的最好礼物。但我也不会自私要求你多多创作,或
  • ​大仙的雜當贩-衣107西装圆领牛仔外套性质:古着孤品产地品牌:国产材质: 如图尺寸:如图成色:如图价格:100多“重牛仔 品质高 特定黄铜扣 西装领在牛仔夹
  • [总体规划成为活力引擎]6月8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成立肃北马鬃山经济开发区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让马鬃山经济开发区建设有了明确的立足点。  园区建设
  •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智玄大师说:“施主的观点与佛教的主张并不矛盾,不同的是施主认为主流文化应该给强者个人一定的道德价值空间。
  • 戳图了解#今年10个值得期待的生活新变化#↓↓新的征程等待你我,加油!戳图了解#今年10个值得期待的生活新变化#↓↓新的征程等待你我,加油!
  • 中国也有类似的传统。春秋战国时,使臣出使他国,常要背诵引用《诗经》中的词句来表情达意,以示文雅。《世说》中记载郑玄的家仆亦有此功力,一婢侍奉不周,将要挨打时仍然
  •  报恩:知父母为我而奉献一切,现在他们于六道轮回中转折流离,受苦无尽,我此发心,施之于行,自觉觉他,渡脱父母,以为报恩。 念恩:应深深忆持一切无始过去、现在于轮
  • 天然气转输:温暖千家万户时间:1月7日09:00地点:榆林天然气处理厂榆林地区的最低温度已经达到了零下33.7℃,90后小伙王文峥已经在38米高的精馏塔上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