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条古代养生箴言
1、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2、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宋·蒲虔贯《养生要录》3、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清·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4、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晋·葛洪《抱朴子》5、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明·高濂《尊生八笺》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7、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明·胡文焕《养心要语》8、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清·尤乘《寿世青编》9、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宋·蒲虔贯《养生要录》10、夜卧早起三月春,缓形无努志逆生。——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11、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宋·蒲虔贯《养生要录》12、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清·刘承干《嘉业堂丛书》13、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14、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明·王文禄《医先》15、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元·罗天益《卫生宝鉴》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17、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18、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明·龚廷贤《寿世保元》19、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20、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明·万全《养生四要》21、卧欲侧而曲膝,益气力。——宋·蒲虔贯《宝生要录》22、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唐·张湛《养生要集》23、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24、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5、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明·吕坤《呻吟语》26、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27、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28、食不语,寝不言。——春秋战国·孔丘《论语》29、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明·郑宣《昨非庵日纂》30、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明·王文禄《医先》31、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明·高濂《尊生八笺》32、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3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晋·皇甫谧《帝王世纪》34、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晋·葛洪《抱朴子》35、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36、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明·张景岳《景岳全书》37、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38、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清·曹廷栋《老老恒言》3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春秋·李耳《老子》40、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清·梁章钜《退庵随笔》41、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明·胡文焕《养心要语》42、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明·胡文焕《类修要诀》43、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宋·蒲虔贯《养生要录》44、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清·曹慈生《养生随笔》45、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唐·张湛《养生要集》46、劳极则精罢,思极则精离,饮食少则精减,房欲频则精耗。——明·王文禄《医先》47、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马王堆汉墓帛医书48、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汪绮石《理虚元鉴》49、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50、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51、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宋·官修圣济总录》52、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53、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清·曹廷栋《老老恒言》54、夫人夜卧,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数遍,名曰干沐浴。——宋·蒲虔贯《宝生要录》55、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56、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明·万全《养生四要》57、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58、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宋·蒲虔贯《养生要录》59、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唐·张湛《养生要集》60、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明·陈继儒《养生肤语》61、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62、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明·胡文焕《类修要诀》63、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元·邱处机《摄生消息论》64、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65、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66、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67、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68、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69、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70、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71、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72、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7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74、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清·雷丰《时病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75、不知天、地、人,不可与言医。——明·汪绮石《理虚元鉴》柯怀祖序76、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77、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六郁》78、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乱溢。——明·孙一奎《赤水玄珠·血》79、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素问·生气通天论》80、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81、众人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明·龚信《古今医鉴·温疫》82、百病生于气也。——《素问·举痛论》83、久病生郁,久郁生病。——明·傅仁宇《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84、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素问·奇病论》85、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86、瘀血在里则口渴。——清·唐宗海《血证论·瘀血》87、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88、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89、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阳不足再辨》90、胃强脾弱,则消谷而便溏;脾强胃弱,则知饥而纳少。——清·林佩琴《类证治裁·饮食》91、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92、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93、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94、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95、儿科用苦寒,最伐生生之气也。——清·吴瑭《温病条辨·儿科用药论》96、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篇》97、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98、久咳不已,必须补脾土以生肺金。——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咳嗽》9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篇》100、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陆毅然易学文化13811822272

100条古代养生箴言,值得收藏!

1、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2、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3、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清·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

4、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晋·葛洪《抱朴子》

5、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明·高濂《尊生八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7、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明·胡文焕《养心要语》

8、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清·尤乘《寿世青编》

9、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10、夜卧早起三月春,缓形无努志逆生。——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图片

11、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12、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清·刘承干《嘉业堂丛书》

13、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14、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明·王文禄《医先》

15、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17、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

18、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19、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20、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明·万全《养生四要》

图片
21、卧欲侧而曲膝,益气力。——宋·蒲虔贯《宝生要录》

22、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唐·张湛《养生要集》

23、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24、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5、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明·吕坤《呻吟语》

26、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27、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28、食不语,寝不言。——春秋战国·孔丘《论语》

29、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明·郑宣《昨非庵日纂》

30、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明·王文禄《医先》

图片

31、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明·高濂《尊生八笺》

32、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3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34、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晋·葛洪《抱朴子》

35、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36、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37、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

38、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3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春秋·李耳《老子》

40、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图片

41、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明·胡文焕《养心要语》

42、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43、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44、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清·曹慈生《养生随笔》

45、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唐·张湛《养生要集》

46、劳极则精罢,思极则精离,饮食少则精减,房欲频则精耗。——明·王文禄《医先》

47、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马王堆汉墓帛医书

48、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汪绮石《理虚元鉴》

49、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

50、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

图片

51、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宋·官修圣济总录》

52、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53、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54、夫人夜卧,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数遍,名曰干沐浴。——宋·蒲虔贯《宝生要录》

55、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56、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明·万全《养生四要》

57、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58、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59、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唐·张湛《养生要集》

60、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明·陈继儒《养生肤语》

图片

61、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62、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63、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元·邱处机《摄生消息论》

64、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65、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

66、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67、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68、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69、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

70、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图片

71、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

72、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7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74、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清·雷丰《时病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75、不知天、地、人,不可与言医。——明·汪绮石《理虚元鉴》柯怀祖序

76、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7、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六郁》

78、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乱溢。——明·孙一奎《赤水玄珠·血》

79、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素问·生气通天论》

80、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图片

81、众人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明·龚信《古今医鉴·温疫》

82、百病生于气也。——《素问·举痛论》

83、久病生郁,久郁生病。——明·傅仁宇《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

84、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素问·奇病论》

85、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

86、瘀血在里则口渴。——清·唐宗海《血证论·瘀血》

87、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88、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9、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阳不足再辨》

90、胃强脾弱,则消谷而便溏;脾强胃弱,则知饥而纳少。——清·林佩琴《类证治裁·饮食》

图片

91、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

92、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93、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94、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95、儿科用苦寒,最伐生生之气也。——清·吴瑭《温病条辨·儿科用药论》

96、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篇》

97、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98、久咳不已,必须补脾土以生肺金。——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咳嗽》

9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100、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失眠40年 ,1剂睡到大天亮,名老中医自拟特效方
导读:昨晚你睡好了吗?据统计,我国超过3亿多人存在睡眠障碍,想必大家在临床上也遇到过很多顽固性失眠的患者。今天及分析给大家一个四川名医刘方柏老师的方子,重点在于生地黄一定要用够50g。
三黄安眠汤

失眠一证可用正邪两纲加以概括。其中正虚者多为血虚,相对单纯,而邪致者则较为复杂。

虽然古有治风寒以宣散,治火热以凉解,治痰饮以温化,治饮食以消导,治水湿以分利,治气逆以疏降,治阴寒以温中等针对性治法,但因此证常相兼为患,临床远非上述类型单纯,极难准确把握。

因而,可以说竟无一可称为安眠特效方者。经临床反复研究,发现当今失眠之属虚者仅约三分之一,而属实者三分有二。

其病机为:竞争恼怒伤肝,肝气郁结则化火,肝火伐土则脾胃伤;竞争焦虑,劳碌奔波,暴食狂饮,皆伤脾,脾失健运而酿湿生痰,痰湿郁久可蕴热成火。因此,痰火互结,火炽痰郁,扰乱心神是很多顽固性失眠的共同病机。针对这种病机,我运用了一组方药,并经反复筛选,定型成了三黄安眠汤。

【三黄安眠汤方】
生地50g,天竺黄12g,姜黄10g,防己10g,桂枝10g,炙僵蚕10g,远志12g,半夏30g,高粱30g,茯神10g,首乌藤30g,炙甘草10g,炒枣仁30g,防风10g。
原则为通其道而祛其邪。
用半夏、高粱(若无时可用苡仁代)通其壅塞以畅经络之大道,用生地、僵蚕、姜黄、天竺黄等祛痰火,用防己、桂枝、生地、炙甘草、防风(即防己地黄汤)以镇静(原方治如狂状、妄行等),用首乌藤、枣仁、茯神以养心安神。

合而同起病机层面的祛邪治本,症状层面的镇静安眠作用。

该方运用时生地黄一定要量重,一般不少于50g,若见便秘、口干者,可用至60~120g。

本方的使用指征为:失眠,兼见头昏、心烦口苦、心悸胸闷、急躁易怒、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或滑数。

上证不必悉具,而顽固性失眠见烦躁便秘者,大为本方所宜。

【病案举例】 杨某,女,62岁。失眠40年,有25年服安定的历史。
40年来辗转求治,先后就诊于数十名医生,均无效。

无奈时只好服安定,初时每晚服半片尚可睡两三个小时,现已每晚服2片,仍只能维持三四个小时,痛苦不堪。

患者消瘦,面黄少华,坐立难宁状。自觉心中烦热感,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心慌心悸。

脉细数,舌质红、苔薄黄偏干。

诊为痰火互结,热扰心神之不寐证。

处以自拟之三黄安眠汤:
生地60g,炙僵蚕10g,天竺黄12g,姜黄10g,远志10g,防己10g,防风10g,桂枝6g,半夏30g,高粱30g,首乌藤30g,炙甘草10g,炒枣仁30g,茯神20g,五味子15g。
上方水煎,日1剂。

服药当晚11时上床即入睡,至凌晨6点10分方醒。

自述多少年来从未有过之舒服。第二晚停用安定仍正常入睡,心慌心热等亦随之消失。

遂停用依赖了20多年的安定,坚持服上方数十剂,睡眠一直较好。

本文所涉及到各类中成药、药方、验方仅做中医知识分享,不作为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后果自负。

#药子陌美好生活健康频道[超话]##医案分享##健康生活##广州[超话]##日常[超话]##健康管理##医学科普##中医养生##健康##生活医学养生##健康养生##疾病预防##高血压##玉兰中医##治愈系##健康生活##抗衰老##张药勤生命健康管理##旨溶片溶血栓斑块##生活医学##生活医学养生##张药勤三高调理,慢性病调理##健康科普##生活医学##健康小知识##健康生活##健康##健康科普##中医养生##中医[超话]##科普大作战##涨姿势##冷知识##科普一下##中医经典医案分享##黄帝内经[超话]##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关注身体健康##中医养生知识健康养生##日常[超话]##老中医健康养生##中医式生活##健康养生知识##中医式生活##向国医经典致敬##我的防护手册##中医式生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5毫米的表壳,3D碳纤维具有极致轻量化的强硬立体化结构,包括表带在內,整只表重量仅有90克。采用全新3D立体碳纤维技术打破了固有平面表镜的设定,创造出制表
  • 在2010-2019年间,中级庄联盟每年都会公布一份入选酒庄的名单。#偃师进口红酒##偃师哪里买进口红酒##偃师红酒##进口红酒品牌排名##干红葡萄酒是红酒吗#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扬名立万##猫眼云包场##扬名立万后劲好大# 最近剧本杀很火的呀,《扬名立万》一栋别墅,杀人案现场,杀人犯
  • 陕西这些人当选:陕西师范大学房喻当选化学部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窦科峰当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孙军当选技术科学部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张卫
  • 2017年,我国居民家庭多种方式复合收视的特征愈发明显。#蒋劲夫将留学#今早,蒋劲夫更新微博表示自己即将踏上留学之路:“期待已久的这一天终于来了,曾经幻想过无数
  • 陈昌文品牌营销课,只服务本来就优秀的富人。陈昌文品牌营销课,只服务本来就优秀的富人。
  • 后来又见这些怪异兽繁殖过快,满地球都是,几乎将原生地球的物种都灭绝了。 各种族见这些怪异兽吃光后,那些原始人也死光了,又制造出饭量少身体也小十倍的智慧人。
  • 去年夏天言之凿凿的描述认为利物浦参与了竞争,但年轻球员决定从布里斯托城转会伯恩茅斯,转会费1300万英镑。利物浦传闻:蒂亚戈,称利物浦领先于巴黎,也可能是给巴黎
  • 你要相信:每个从图书馆走出的夜晚,每个在教学楼背书的拂晓,那些为了赶路而低头不语的日子,终会成为星星点亮你的青春与梦想。在走出图书馆那一刻,感到莫名的踏实:同
  • 。。
  • 苏索的进球,便源自阿尔及利亚中卫的解围不慎,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霉运当头。但Mandi的熏肉和大家理解的国内熏肉的味道又完全不同,Mandi没有一点烟熏的味道,而
  • 然而,在这米粉国度的时日里,最使我留恋的,却是一碗面,一碗普普通通的云吞面。来桂林已一年有余,在这之前,从未见过一个地方的人对某种食物有如此深的依懒。
  • 导师之一华晨宇就是不喜欢毛不易的歌的,他曾经说:“你的曲子在我这里,没有一次是过关的,上一次我已经说得很明白,曲子你可以再研究研究,但是这一次你带来的这首曲,是
  • 噢,再附上一个上周六莫名戳到我萌点的短信截图。这个崽真的非常搞笑了,今天穿了个蛮日式的褂子,我说他像个堂口老大,他说他喜欢这个衣服还有一件颜色不一样的。
  • #叁乔创造营# 角色研修班第二期开始招生咯! 主讲老师@大蓝童鞋 和@-闻醉山- ,助教老师@欣LXIN 和@困困在打盹 ,还请来啦新的客座@焕轩TRAIN
  • 目前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超多[太阳][爱心]该专业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 是考公务员考事业编的万能专业‼️‼️‼️且在招聘岗位中是招聘岗位比较多的一个专业
  • 1.卡出来的手臂可以私下交易,对方不知道你这是卡BUG出来的,容易被骗。很多人会问这是区块链游戏,去中心化的,不是应该管不了吗?
  • 他们,拥有“缜密周全”的思维;他们,充满对世界的疑惑;凡事做最万全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九型人格之六号(别称忠诚型、疑惑型、安全型发问者、怀疑论者等)每个类型
  • 为了避免投资者陷入投资误区,格雷厄姆在他的著作及演说中不断地向投资者提出投资法则:一、投资法则1.做真正的投资者格雷厄姆认为,虽然投机行为在证券市场上有它一定的
  • 《中国少年派》系列《命运的魔术师》不光是写给少年的读本,我们这些大朋友也会在这其中明白生命明白爱的!故事吸引人的之处,就是内核丰富,包含许多,将亲情友情爱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