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第五部《庭前》

看完出来往地铁站去的时候,走在我边上的姑娘正兴奋地给朋友打电话。我俩步伐太同频,于是听到了一小段儿。她应该是老粉丝了,也不是第一次看这部,讲了一些好的地方,也讲了几句剧情上的不足。想起,我看剧看戏好像很少会想这么多,更在意的是当时上头的那些情绪,以及从中获得的价值。从这点来说,我不是个合格的观众,每一场对我来说,只是一段珍贵的与自己独处的时间而已。至于律政剧情是否合理,场次情节是否足够精炼简洁,好像都不太在意。

所以,我的感受特别直观和简单。首先是九人一贯坚持的主题:对初心和理想的坚守。从大学教授到贩夫走卒,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总有人在坚持着什么。如果家国理想过于宏大的话,那叶先生家的阿嫂从一开始的心直口快不断调侃,到最后去接已然被折磨到崩溃的叶先生,这是她的坚守。胜男家的阿姨临别还要郑重地许下“有事儿你尽管开口”的承诺,这是她的坚守。四张机里的古老,他是清朝遗老,思想不够新,甚至还很守旧,但面对日本人的时候,他依旧会气得从床上蹦起来,把人赶跑,这是他的坚守。九人的民国宇宙是由这样的一个个小宇宙组成的。他们每个人,哪怕理想崩塌,信念受创,也还是用心里那一点微弱的火光维持着自己宇宙的运转,然后,告诉隔壁的那个宇宙,隔壁的隔壁的那个宇宙:你看,我还在,你也要坚持住。

其次,看到蛮多对郎尤情感破裂的讨论,以及对郎世飖的讨伐的。其实,就整体剧情而言,创作者对于郎世飖已经足够好了。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他春风得意的时候,我特别害怕会冒出什么很爹的台词来。要知道,这是人性,太正常不过了。可其实从头到尾,郎世飖我觉得最爹的一句话就是(大概意思):胜男不出去做事,在家待着也安全。至于后来那句你的法律分了性别男女,我觉得有冲动的成分,毕竟吵架的时候,特别是夫妻吵架,真就是什么能戳对方心窝子就会说什么。

纵观郎世飖的每一个选择,从书生意气到最终游走在权力边缘,可能不全对,但大体是合乎当下的行为逻辑的。郎总长时期,他春风得意,并不是因为大权在握,而是,他终于摆脱了从第一次上庭以来就缠上了他的无力感。无力护住想要保护的人,无力发出想要发的声音,报国无力,救友无力。那会儿他觉得,或许,有了权力加持的法律,才能有力。他的确也做到了一些事情,一边开除程无右,一边教他怎么钻政策的漏洞;一边签发通缉令,一边通知三野逃跑……只是,那时候的他还是太天真,太理想了。三野的死和小斐的走丢是他一辈子无法摆脱的罪,从那时候起,他就一直活在对自己的审判里。

所以,雨夜吵架的时候,他才会脱口而出,“是不是我喝下杜府第一杯茶的时候,你就……”他终于撕破了这层纸,也终于承认了对自己的审判。他始终不能原谅的是自己。

所以,即便大半人生生活在灰度空间里,郎世飖这个角色还是很高光的。他可能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好人,但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坏人。他支持胜男过她想要的生活,单就这一点,放在如今也是很多男性做不到的事情。

当然,这并不是为郎世飖开脱什么。雨夜争吵其实也表达了一个很直观的信息,女儿出事之后,他们夫妻再无精神上的交流。他已经不了解不理解胜男了。有人说,不理解他俩为何会关系破裂,这里处理的不好。可我的感受恰恰相反,觉得,太理解了!可能是因为身在围城之中(这真不是个值得一提的事情,只是视角问题),正如演员的访谈里所说,他俩在一起是因为志同道合,但情感破裂绝不能只归结于道不同,不相为谋。一起生活的两个人,还是同行,这样的关系太微妙了,也太复杂了。清官难断的不是家务事,而是复杂的亲密关系。女儿出事之后,裂痕就存在了,但胜男是理解郎世飖的,她没有把自己的痛苦转嫁到丈夫身上,她是完全有立场去责怪,去埋怨的。包括郎世飖在仕途上的选择,她始终是支持的,她信任他,也知道他每一步都付出了什么。她日记里写“其实世飖这些年,苦心搭建法律精神又要顾及人情,谈何容易,真正怪罪他至深的,不过他自己一人矣”。她知道他的内疚,他的负罪感,也知道他游走这些年的不易,也知道他为了律所生存下去吃过多少白眼,又做过多少努力。

很可惜,郎世飖没有给她对等的信任和理解。他的思维惯性让他觉得,把一切都扛了,才是对的。他没想过胜男是不是理解,他只做认为对的事情,就像他五十仍不知天命,至死也不悔一样。在郎世飖提到胜男接的案子都是底层女性的案子的时候,我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她在竭尽所能的为那个可能活着的女儿做一点事情。做母亲的人,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一点的,可惜,父亲不会。所以,郎世飖余生要背负的罪,大概要多了指责胜男的法律分男女这条吧。哪怕这只是吵架时上头的一句话,但的确暴露了他在亲密关系上的悬浮和自以为是。

单就尤胜男这个角色而言,其实成长线的确是有点模糊的,人设不够立体。郎世飖有与自己初心的几次对话,有双枰记的铺垫,如此对照,胜男这边实在薄弱。但这也无碍她成为继春逝双姝之后,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她那么的坚韧,几乎就是健雄说的那样(大概意思),如果不能得到肯定,那就继续努力,交给时间。她从郎太太,最终做成了她自己——尤律师。她走出了北平的小庭院,上海的洋房,她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她始终是她。不探监,临别江边不重逢,单这两点就非常好了。

他们不会复合,但他们会肝胆相照。

其实,北平小院庭前那场戏一展开,我就忍不住哭了。活泼明媚的宋筠,端庄开朗的胜男,意气风发的郎世飖,被讨论的主人公季瞻,还有门前的小斐的木马,墙头雪白的梨花……这一切,美好的很割裂。胜男和郎世飖拍婚纱照的时候,脑子里就只闪过一句话:彩云易散琉璃脆。

如果说,对破里,是远远给了他们一群人一个合影,那庭前就是一个大近景,把郎尤二人的人生悲喜摊开了细细地给你描绘。其实很多时候,自己的人生和婚姻尚且不敢回头细想,更何况是如此特殊年代里的,如此特殊的俩个人。是残忍的,是诛心的。

我说不出这部剧的缺点,但我觉得它值得再看一次。年代,角色变幻,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同样的命题。面对生活中诸多事件的无力感,引发连锁的焦虑,我们未必能有郎世飖和尤胜男这样的勇气与决心。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看完一场音乐剧出来,沿着东直门内大街骑车回家。一路晃晃悠悠,那是那段时期里少有的不焦虑,很愉悦的时刻。没人打扰,也没人催促你立刻就要恢复你的社会性角色。但今天不行,出了剧院手机上好几条问,“什么时间回家,晚饭吃什么,孩子考级顺利吗,某某同学的家长请问寒假班时间合适吗”的消息。你看,做自己,多难啊。

不过,看剧这日大寒,也就是说,立春也快了。

庭前梨树在,珍重待春风。

另,婚书上证婚人卢泊安,哎,那个要离大家近一点的卢泊安,那个喜欢热闹的卢泊安啊!

【中国古塔,不倒的灵魂】在平原上,在古木间,在长河之畔,在高山之巅……中国古塔,总是遗世独立、脱俗超凡,自成一景、直刺云天。它们百年不倒,它们千载不坍。纵有酷暑烈日暴晒,雷电炮火摧残,它们仍顶风冒雨地矗立着、高耸着,静听人间兴衰故事,俯瞰过往红尘云烟。

据说,从东汉到清末,中国修建的塔在10万座以上,全国现存的古塔也有数千座之多。作为政治宗教、历史文化、建筑营造、技术艺术、史学美学等方面颇具价值的历代遗存,虽然每一座塔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站似笔直的碑碣、立如不朽的书简,记载着历史,启迪着人生,都弥足珍贵,都值得驻足观看、挖掘探秘、仔细考究。



我爱看的古塔大多散落在荒郊野外,或矗立在破寺残刹中,或藏匿于深山,或隐蔽于密林。它们常基陷顶坍、身倾檐落,乃至枯木遮体、茅草满脊。但也正因如此,才更具原始古朴的野性、光阴深邃之沧桑。“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苍山落照下,瑟裹西风里,漫天大雪中,真是繁华落尽雨打风吹去,情注心头酸甜苦辣来。塔前,是人迹罕见、形单影只;塔后,是乱云飞渡、鸦犬偶鸣。柰苑桑门,不晓地为何处;福舍梵轮,哪知今夕何夕。过去的皇权富贵已成为改朝换代的落魄公子,往昔的法咒威严只剩下袒胸露臂的草莽英雄。

30年前,在清冷的青海塔尔寺,我看到8座白塔一字排开,讲述着不同的佛经故事。20年前,在嵩山脚下仰观北魏嵩岳寺塔,细数这15层密檐式砖塔怎样刻下1500年的风雨年轮。10年前第一次到陕北,伴着延河的风,仰望这唐代宝塔,耳畔充满了《延安颂》宏壮的交响,一时间不禁血脉偾张热泪满眶。

残破坍塌的古塔常呈现出一种出人意料的绝美。立身塔下,有一种“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的惊叹与感慨。一年前,当我登上开封东南的古繁台,第一眼看到开封繁塔时便为之震撼,直欲伸出双手与之相握,口中也不禁喃喃——相见恨晚!

这是一座筹建于北宋开宝中期,竣工于北宋淳化元年(990年),由民间集资用了约20年时间才打造而成的等边六角形宝塔,原名兴慈塔,因其建于北宋皇家寺院天清寺内,又叫天清寺塔。时值正午,塔前唯我一人。静静地仰望塔内外壁镶嵌的100多种7000余尊砖雕佛像,不禁怦然心动,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一时间,仿佛有无限的故事弥漫开来又压顶而至,让人无法呼吸。感谢细心的修缮者管理人,将有关繁塔的历代古诗镌刻于雕栏之上,让后人再感东京汴梁的诗风词雨、盛世繁华。北宋诗人石延年曾春游至此,吟出“台高地迥出天半,瞭见皇都十里春”的名句,从此让“繁台春色”成为“汴京八景”之一。

繁塔位于开封南郊机场附近。我看见最新型军机从繁塔头顶呼啸而过,那声音巨大而急迫,稳重而坚定,如雷霆般滚动、霹雳般碾轧。那画面古老而年轻,正统而新锐,如梦幻般神奇。也许,这就是久蓄历史深处迸发而出的强大力量,是飞越千年震撼寰宇的复兴交响!



从古至今,塔也成为人们吟诗作画、音乐创作、撰写文章的自然主角和灵感源泉。唐代诗人卢纶在《宿定陵寺》里写“古塔荒台出禁墙,磬声初尽漏声长”。善于推敲的贾岛吟出“诵经千纸得为僧,麈尾持行不拂蝇。古塔月高闻咒水,新坛日午见烧灯”的佳句。王安石更是有首写塔的名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苏轼登塔则有感怀:“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过去的塔多是可以登临的,更上一层楼,风景变得更为壮阔高远。于是乎,仅一个长安慈恩寺塔(今西安大雁塔),就引来了无数文人诗兴大发,名篇频出。当然,这也绝不是一座普通的塔,而是渊源于古印度僧人掩埋坠雁之塔,是典藏无价之宝贝叶经之塔,是高宗皇帝题记之塔,是吴道子、王摩诘作画之塔。

那是一场多么豪华的大唐高人韵士之清秋雅集,多么才华横溢又光芒四射的诗歌大赛啊!唐天宝十一年(752年),边塞诗人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后,便一身轻松地邀请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一众诗友郊游慈恩寺。那应该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吧,情投意合、互为知己的才子们游寺见塔,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高适首唱,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接着杜甫、储光羲也诗如泉涌写下同题诗。杜甫写:“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储光羲挥笔:“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垂……虚形宾太极,携手行翠微……”岑参兴致最高,长诗一气呵成:“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一座古塔,引来群贤毕至,胜友如云,舞文弄墨,佳作连篇。原来,塔不仅能藏经礼佛,还能引发诗兴。这个“附加”功能,恐怕连主持修建此塔的玄奘法师也意想不到吧。



塔不仅是诗,还是乐与画。颇具灵感的诗人、画家、乐者们,很早就发现了塔映水中的美妙并将其艺术化地创作出来。喜欢题诗的乾隆皇帝南巡回京,看见大运河畔燃灯塔在夕阳下映入河中的倒影,便提笔写下了“郡城塔影落波尖”的诗句。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里面,“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白塔即北海公园的白塔——妙应寺塔。据说,曲作者是带着“红领巾”们划船时灵感突至,以膝为案速记下了这优美的旋律。一个塔影成就了一首经典好歌。

我曾顺着木梯爬上唐荐福寺塔(今西安小雁塔)半边残破的塔顶,透过蒿草俯瞰长安古城,也曾在“五山十刹”之一的苏州云岩寺塔旁看风起剑池、雾吞虎丘。我到过道教圣地武当山的九莲塔、穆斯林礼拜的大同清真大寺双月塔,也曾在日本京都、奈良,泰国曼谷,柬埔寨吴哥游寺观塔,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中国古塔的影子。在樱花树下、秀塔阶前,我不禁想到:那一批批的遣唐使们,于渤海风浪之上、大船宝舟之中,满载而归的岂止是佛经与茶道、《乐书要录》与《齐民要术》,也许还有大唐宝塔的图纸吧?这让东邻引以为傲的法隆寺五重塔,从高耸的相轮到巨大的飞檐无不脱胎于大唐。

塔,作为一种信仰与寄托、传承与偶像、旗帜与航标、火炬与桥梁,早已涵盖了儒释道,融通了文史哲,跨出了中华门,点亮了山海路。

成千上万座中国古塔,像铜铁之柱、磐石之基,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或者说它们自己就是华夏脊梁。它们以不同的身姿挺拔着、矗立着、伟岸着。每每看到它们,我都会驻足而望、敬意满眼,就像看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就像看见“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就像看见林海雪原英勇杀敌的杨靖宇。

中国古塔,既是一种形象,又是一个符号;既是大美的物质,又是无限的精神。不管风尘仆仆、精疲力尽的施主,还是旷野跋涉、深山苦寻的旅人,当他远远看见那一簇塔影,听见杳杳晚钟和串串风铃,都将是怎样的如释重负,何等的激动与欢欣!看见了塔,就看见了希望,看见了目标,看见了新生,看见了蜕变。

为了寻塔,多少人翻山越岭踏破铁鞋;为了拜塔,多少人不辞劳苦千里相会。2023年秋,我连续在嵩山看了嵩岳寺北魏塔、永泰寺隋塔、会善寺唐塔、大法王寺唐塔,或登高远观,或穿林近仰,无不为它们的美所倾倒动容。当初冬9点多钟的阳光侧照在法王寺塔上,竟然神奇般地呈现出一种我从未见过的玉质般的颜色、润度与美感,让这座土黄色的古砖塔变成了一件玉雕作品。随着不同的视角,塔身两侧的弧线也显出无与伦比的微圆与曼妙。塔后是嵩山花岗岩的白色山体,再后是瓦蓝的天空,塔刹顶上一只乌鸦鸣叫着飞来又飞走,那声音回荡在山野,仿佛从历史的深处传来。在如雨般明亮的冬光里,我不知待了多久,最后才十步九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去。

塔像迷宫,充满了神秘感。为什么塔中藏塔?为什么地宫藏宝?为什么塔中葬虎(北京潭柘寺虎塔)?为什么塔顶会冒烟(山西新绛县龙兴寺塔)?为什么燕子总喜欢绕着古塔飞……一个个都是谜团。与塔有关的故事传说,最有名的恐怕就是《白蛇传》了。雷峰塔初名黄妃塔,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历代重修。我们今天在西子湖畔看见的雷峰塔,是按原塔造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此塔实乃宝塔,深藏众多灿烂,故事曲折缠绵。明代文人冯梦龙在他的《警世通言》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生动地讲述了白素贞与许宣的故事。至于“水漫金山”,冯梦龙压根儿只字未提;那白娘子儿子“仕林救母”,更是后代文人坊间美好的演义;鲁迅又写《论雷峰塔的倒掉》,同情被镇压在塔下的白娘子,讨厌多管闲事的法海僧。

雷峰塔倒掉后,梁思成于1935年就提议按原样重建,但直到2001年3月11日,全封闭发掘雷峰塔遗址地宫的作业才开始。最终,人们并没有找到那个让人心心念念的白娘子,却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经书,并挖掘出了惊天宝物——价值连城的鎏金银阿育王塔。因其精制华美且极具史学美学多重价值,现已成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如果你问我:中国最美的塔在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在山西,它叫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堪称塔中之王。

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座塔像应县木塔(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这般雄阔壮大、俊美而深沉。当你亲临塔下,那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仿佛能传递到十里之外,让人始料不及。无论你远观、近观、围观、仰观、粗观、细观还是进塔观望,单檐、重檐、匾额、穹顶、大佛、风铃、斗拱、撑、梁、坊、柱,无不合理而艺术。近70米高的塔身使它成为中国古代木塔之冠;3000立方米、2600吨重的红松建造,竟不用一根钉子;身经风雨雷电炮火,屹立千年依然巍峨。丽日蓝天之下,成千上万的燕子欢叫着绕塔飞行,仿佛在探索这座庞大家园的秘密;掷地有声的云朵、宽广无比的云袖从塔顶抚过,小心地不让塔尖挂住衣角裙裾。

360度地巡视,它总能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轮廓与天际线、如有神助的结构与造型。在云、风、燕的背景衬托下,这座巨大而小巧、沉重而轻盈、粗犷而精致的木塔,一会儿向后退去,像要退回到辽金,把爱恨情仇的故事隐藏;一会儿又向前走来,像要迈过头顶,走向未来更远的远方……

难怪,梁思成先生坐在上世纪30年代的骡车上,从距应县县城二十英里外的地方就看到木塔高大的身影。在给林徽因的信中他兴奋地写道:“这座宝塔从四周原野上拔地而起,高约二百英尺,天晴时分从二十英里外就能看到。由夕阳返照中见其闪烁,一直看到它成了剪影,那算是我对于这塔的拜见礼。”仰望这高耸入云、雄浑古朴的木塔,他不由感叹道:“今天正式去拜见佛宫寺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势不可挡),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这座辽代的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也是我国年代最早、世界个头最高的木塔。风吹腰不弯,雨打木不朽,雷击身不碎,炮轰魂不散。应县木塔,塔中之王!谁能来到此地,目睹这久存于天地间的大智大美,都将是福哉善哉。只为看一眼这木塔,也不负你心驰神往的劳顿、千里万里的行程。

中国古塔是高耸的旗帜,凝聚了真善美;是历史的坐标,见证了和谐与文明;是华夏之梁柱,支撑起古老东方的伟大复兴;是心想事成的护佑,目睹亿万人民实现着中国梦。

中国古塔,不朽的精神,不倒的灵魂!(申士)

#碎碎念的看剧小结##宸汐缘##宸汐缘[超话]#
在2024年的第一个月又刷完一遍我们缘啦,从2020年到现在已经第五年咯,没想到会对会有一部剧这么长情,到现在自己都记不清看了几遍了,只能记得看了几年!
让人惊喜的是这一遍看依然会有新的细节发现,最大的一个点是竟然没发现第一世神尊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救下的灵汐[泪]我哭死~
这一遍又开始不看弹幕了,突然悟出了看这部剧的阶段性,一开始看剧情怕被剧透就不开弹幕,后来想要通过看弹幕找到共鸣和新的细节点,到了这一遍已经想要完全专注于张震倪妮的演技,真的是一个表情和眼神都不想错过。
看完以后才感觉为什么对这部剧剧情很熟悉的情况下,还是有开始看的冲动。除了前几次感觉的人设和立意以外,剧中演员们的演技,尤其是张震倪妮的演技实在是太细腻了,每个眼神和表情都值得细细琢磨和品味,因而每次看都有新的收获,甚至一个打动人的片段可以来回反复拉看好几遍,去看他们的神情!组里甚至有姐妹专门出了对他们细微表情的全剧分析,真的很值得品!他们俩的表演是贴合、细腻,而非为演而演!
自从第一次看完宸汐缘到今年是第五年了,仍然没有能够在剧情逻辑和人物人设方面能超越这部剧,被宸汐缘惯完以后真的不能接收那些剧情有bug,人物人设崩塌,立意有问题,演技过于平的剧了,忍不了忍不了。特别是战神这一仙侠剧典型人物,张震诠释的九宸能让人感受到不怒自威以及师尊所说的骨子里有杀伐戾气。倪妮对于三世灵汐性格的转变、融合拿捏的太到位了,自然而然你会觉得她就是一个亲历的人。张震之后再无战神,倪妮之后亦再无灵汐!
这次看完对于第二世也有了新的感悟,不管林墨和灵汐是否可以视为一人,神尊自始至终爱的都是灵汐,而国师爱的一直都是林墨,因而在二世结束后,国师所爱之人已经死了,对于国师而言,第三世的灵汐甚至可以说是林墨的替身;
不过这次看虽然能够理解灵汐历劫归来后的反应,但不知是否是剧情铺垫过于少,不得不说还是觉得灵汐使了一些小性子,神尊真的太虐了。也许是对剧情和人物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刻吧。不过没事,可以留给下次继续体会!
这次看的过程中去刷了b站一些视频,才体会到咱们缘ost的绝顶适配,换了任何的配乐都差点意思!神尊在从极渊找驻颜术和备婚时的#鸟语林[音乐]# “一炷香火 生世共婵娟 一杯粗茶余生绕长生结”还有最后一家四口团聚时的水从天上来“与你载梦压星河” 每每听到都感动不已!好的演技好的剧情好的配乐,真的会让人全情投入 到最后圆满的时候真的想哭,太不容易了!
在这次赶ddl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大概看了一个星期,在这个特别的有纪念意义的时间段能够和我们缘再会真好!说起来这次契机还是张震和倪妮重聚,才发现今年见面了两次!!我的天呐好像是这么多年第一次,我的cp在今年见了两次,还互相发了合照还有自拍#张震倪妮自拍# ,甚至一起拍了广告,今夕是何年!!!我都不舍得看物料!!

其实这次刷仍然跳过一些剧情,没有系统刷完花絮,不是不想看但总是想给下次留些空间。一期一会,下次终会再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纪,春分之日,阳气渐盛,自此趋向于天部。地纪,春分之日,阴气渐衰,自此趋向于地部。
  • 孝道虽难,但我们通过履行孝道获得福报也是最大的。我们的大家族就是一棵大树,我们的父母长辈是家族的根,夫妻是树干,孩子、财富、健康和一切美好的事物是树的枝叶花果。
  • 【第145天养竹记】感谢大家的关心,今天小竹子的过敏好多了,脸上身上手臂上的红疹子都消了,也许是因为母乳的原因,果然亲喂母乳包治百病…虚惊一场吓坏了…天是真的冷
  • 依旧是这样的人间朝暮,依旧是这样的叶落惊秋,世界于我们没有不同,我们于世界有点特别,无它,只因今天是我们的生日。“我俩阳历生日和阴历生日重合同一天,意味着此刻同
  • #抗击疫情 宁波行动#【北仑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全市第一】日前,从国网宁波市北仑区供电公司获悉,北仑区域企业复工电力指数为99.44,位居全市第一。【疫情防控,我们
  • 二零二二年十月二十九号,距离我考上公务员已经一年多了,总体来说,工作已经基本干顺了,没有太大压力,也换了办公室,但是“她”还是那么令人讨厌!可惜还得一年多将近两
  • 这是市场的声音,老麦认为,世界杯的行情,虽迟会到,但是一定要洗到大部分人都失去信心了,行情就走出来了!#币圈##以太坊eth#昨天乘喀什最后一班航班落地西安,晚
  • 12星座当爱情来了之后,你猜会咋样?这本书大概是今年3月开的,断断续续在床头放了半年多,今天才看完。
  • #李现[超话]##李现1019生日快乐##李现1019生日快乐# 我在青海祝亲爱的李现宝贝31岁生日快乐这也是我陪你过的第四个生日啦~这四年我也见证了你的成长,
  • #义乌小男孩想成为中国梅西#】最近,义乌的一个小男孩因为足球火了。最后,欢迎大家入群,有任何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哦[爱你][鲜花][鲜花]【少年有志!
  • 今早我醒来后,开始哼《天黑黑》:“我的小时候,吵闹任性的时候/我的外婆总会唱歌哄我……”到洗漱时,我想起昨晚做的梦——“梦到我犯的错误马上要被揭穿,但我不认为自
  • #studyaccount[超话]##Bubble# CURIOUSLY IS MAGIC【每天我在想什么Plog001—May Day】‍♂️好奇来源:今天是
  • #JENNIE初饮初乐代言人##jennie雪碧##BLACKPINK JENNIE# Jennie|金珍妮|金智妮|墨2 猫妮全能ACE&Rap Vocal
  • 爱人惹你生气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我选的! 工作惹你生气时候,请静下心来默念:给钱的!
  • “我们平时做课题研究就经常泡在实验室,加上第一次志愿服务的经验积累,工作起来上手快,这么危急的时刻没啥好犹豫的!作为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带队老师,院长戴江
  • 本宝宝的快乐[熊猫][熊猫]#plog# 自从生完娃好喜欢吃牛肉 周末学着老娘的样子像模作样的卤了两斤辛苦孩子他爸一个月回去三次带娃为我减少焦虑 总算体会到姐姐
  • 项目概算总投资134.82亿元,路线起于西安市鄠邑区谷子硙,途径西安市高新区、长安区、蓝田县三个区(县)共17个街办103个自然村,终点位于蓝田县沪陕高速蓝田东
  • ## 9/28/2017周四4.10 用了十分钟回顾,二十四节气没看认真5 今天下雨了,我就当是周六那天休息日了昨天的操没做完,有些不舒服6 没跑步,但是用了二
  • 看到一片文章内容写到:人生原本就是苦痛的 我们遇到朋友 吃到的美食 收获的爱 都是人生的止痛药好像确实如此我总会在某些时刻 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觉得生活好没意思
  • 思你时,你在岁月轮回里。望你时,你在山眉地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