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预制菜更可恨的是承包学校食堂的关系户# 】眼下,可能没有比预制菜更让家长操心的事情了。

近日,全国多地曝出预制菜进校园的消息,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这也引发了家长的高度不安和焦虑。

为了让孩子吃上一口放心饭,家长们不停与学校、教育部门交涉,甚至特地辞职送饭,不少学校门口挤满了送餐的家长。

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在餐饮市场早已流行多年,为何进入校园却会引发轩然大波?

行业鱼龙混杂

引发家长焦虑

讨论预制菜要不要进校园,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预制菜。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的《预制菜》团体标准,预制菜的定义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依据上述定义,预制菜通常被分为四大类:即食(如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如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净菜)。

预制菜的流行,与食品工业化和餐饮连锁化分不开。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预制菜有利于餐厅提升效率、稳定出品。过去,原材料的分拣、清洗、切配等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一方面降低了餐厅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需要面积较大的厨房,提高了餐厅的经营成本。而预制菜是由工厂统一生产加工,可以降低对厨师的依赖,为餐饮企业节约人力和租金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据中国酒店业协会对样本餐饮企业的测算,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压缩出餐时间,利润率有望提升7%,同时可使餐厅的原料采购成本下降10%。

目前,预制菜已是餐饮行业的大势所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按理说,对于如此成熟的一个产品,公众不应该还有这么大的疑虑。毕竟从食品工业角度来说,预防微生物增殖腐败的工艺技术早已成熟。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表示,很多家长认为预制菜都是“料理包”,但在预制菜中,即配型和即烹型才是主流。

“在某些方面,即配、即烹类的预制菜或许更能保障食品安全。”阮光锋进一步分析指出,食堂是食源性疾病容易暴发的地方,而集中加工预制半成品的中央厨房,因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且配备专业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每个环节的配料、温度和时间,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但家长们的担心并非多余。

2022年2月,江苏省消保委曾发布过《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其中显示,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接近三成,包括食材新鲜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净卫生等。

而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部分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预制菜出现菜品变质腐败、食材不新鲜、菜内含有异物以及存在过期等现象。

这些令家长焦虑和不安的问题,根源在于各家预制菜企业标准不一。

由于预制菜行业门槛较低,再加上我国还没有出台预制菜国家统一标准,难以对其进行监管,因此随着预制菜概念愈发火爆,行业也愈发鱼龙混杂。

安信证券研究显示,由于我国预制菜肴的加工起步较晚,七成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不少是个体工商户和作坊式的加工生产模式,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商业经营模式,产品单一,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

“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董事长夏靖就对预制菜的“火爆”有些担心。在其看来,预制菜赛道虽热,但未来发展仍不明晰,大批不明真相的企业涌入赛道之后,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

或许,这才是消费者担忧的源头所在。

校园后勤监管难

家长没有选择权

即便抛开预制菜的安全与营养不谈,导致家长焦虑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校园餐面前,家长和孩子没有选择权。

文志宏分析,校园市场与大众餐饮市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消费场景。餐厅不好吃,可以给差评,可以投诉,可以选择再也不去了。但学校不行,特别是中小学,家长和孩子选择余地不多,甚至没得选,因此也就无法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倒逼企业做出调整。

据中国新闻周刊此前报道,因为一些学校采用预制菜当餐食,不少家长不得不在午餐时段选择给孩子送饭。

从一些由家长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由于家长不能进入校园,且校园中食堂关闭后没有就餐的地方,学校门口挤满了送餐的家长,不少学生只能在校门口蹲或站着,就着家长手中的餐盒快速吃午餐。

没有选择的同时,校园后勤系统高度不透明、监管难度大的特点进一步加剧了家长的不信任感。

现如今,校园市场已是团餐行业最大的消费场景,占比在35%-40%。不过相较于社会餐饮,团餐行业仍然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其一大特征是企业获取订单大多依靠资源驱动,这在整个行业内非常普遍。“说得好听是不太市场化,说得不好听就是桌面下的东西比较多。”知支之(上海)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孟庆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佘宗明也表示认同,“学校后勤是个透明度极低的系统,能承包学校食堂的,不是校长的小姑子、书记的小舅子,就是其他有关系的人。”

文志宏进一步解释道,过去校园餐这类业务形态,真正披露出来的问题并不多,但这并不是说校园餐没有问题,相反问题可能还很大。

2017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显示,按发生单位性质分类,学校是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其中学校集体食堂是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总数和中毒总人数的65.5%和59.91%。

而另一方面,餐饮是非常专业的事情,而学校和教委都是教育教学部门,“会不会管”也需要打个问号。

孟庆刚指出,校园餐的监管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经营者,就是做饭的,另一个则是供应商,负责送菜的。目前对校园餐的监管重在前端,比如明厨亮灶,卫生清洁等,也就是针对做菜的。

“但其实供应链才是核心,比如食材从哪里买的,怎么进入的食堂,过程中是否需要冷链,这是重中之重。”孟庆刚表示。

在监督欠奉的情况下,在商人逐利的天性下,如何保证学校食堂能制作出安全健康可口的饭菜挑战不小。

阮光锋建议,如果采用预制菜,第一要分辨哪些预制菜产品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比如包装好的各种肉类食物、只需简单切配加热就可以吃的,比生鲜肉类的安全风险要小很多。第二,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对学生和家长加强食品与营养科普宣传,帮助学生和家长理性认识预制菜。第三,加强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确保预制菜达到营养餐标准。在选择时,建议有营养专业人士参与,确保日常供餐营养健康。

佘宗明则对现阶段预制菜进校园不容乐观。“支持预制菜产业做大,但反对预制菜现阶段进校园,至少现阶段条件还不成熟。”

如果校园后勤系统没有公开和透明,永远有下一个被家长抵制的“预制菜”。

(中国新闻周刊)

【#比预制菜更可恨的是承包学校食堂的关系户# 】眼下,可能没有比预制菜更让家长操心的事情了。

近日,全国多地曝出预制菜进校园的消息,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这也引发了家长的高度不安和焦虑。

为了让孩子吃上一口放心饭,家长们不停与学校、教育部门交涉,甚至特地辞职送饭,不少学校门口挤满了送餐的家长。

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在餐饮市场早已流行多年,为何进入校园却会引发轩然大波?

行业鱼龙混杂

引发家长焦虑

讨论预制菜要不要进校园,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预制菜。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的《预制菜》团体标准,预制菜的定义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依据上述定义,预制菜通常被分为四大类:即食(如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如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净菜)。

预制菜的流行,与食品工业化和餐饮连锁化分不开。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预制菜有利于餐厅提升效率、稳定出品。过去,原材料的分拣、清洗、切配等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一方面降低了餐厅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需要面积较大的厨房,提高了餐厅的经营成本。而预制菜是由工厂统一生产加工,可以降低对厨师的依赖,为餐饮企业节约人力和租金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据中国酒店业协会对样本餐饮企业的测算,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压缩出餐时间,利润率有望提升7%,同时可使餐厅的原料采购成本下降10%。

目前,预制菜已是餐饮行业的大势所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按理说,对于如此成熟的一个产品,公众不应该还有这么大的疑虑。毕竟从食品工业角度来说,预防微生物增殖腐败的工艺技术早已成熟。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表示,很多家长认为预制菜都是“料理包”,但在预制菜中,即配型和即烹型才是主流。

“在某些方面,即配、即烹类的预制菜或许更能保障食品安全。”阮光锋进一步分析指出,食堂是食源性疾病容易暴发的地方,而集中加工预制半成品的中央厨房,因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且配备专业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每个环节的配料、温度和时间,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但家长们的担心并非多余。

2022年2月,江苏省消保委曾发布过《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其中显示,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接近三成,包括食材新鲜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净卫生等。

而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部分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预制菜出现菜品变质腐败、食材不新鲜、菜内含有异物以及存在过期等现象。

这些令家长焦虑和不安的问题,根源在于各家预制菜企业标准不一。

由于预制菜行业门槛较低,再加上我国还没有出台预制菜国家统一标准,难以对其进行监管,因此随着预制菜概念愈发火爆,行业也愈发鱼龙混杂。

安信证券研究显示,由于我国预制菜肴的加工起步较晚,七成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不少是个体工商户和作坊式的加工生产模式,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商业经营模式,产品单一,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

“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董事长夏靖就对预制菜的“火爆”有些担心。在其看来,预制菜赛道虽热,但未来发展仍不明晰,大批不明真相的企业涌入赛道之后,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

或许,这才是消费者担忧的源头所在。

校园后勤监管难

家长没有选择权

即便抛开预制菜的安全与营养不谈,导致家长焦虑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校园餐面前,家长和孩子没有选择权。

文志宏分析,校园市场与大众餐饮市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消费场景。餐厅不好吃,可以给差评,可以投诉,可以选择再也不去了。但学校不行,特别是中小学,家长和孩子选择余地不多,甚至没得选,因此也就无法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倒逼企业做出调整。

据中国新闻周刊此前报道,因为一些学校采用预制菜当餐食,不少家长不得不在午餐时段选择给孩子送饭。

从一些由家长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由于家长不能进入校园,且校园中食堂关闭后没有就餐的地方,学校门口挤满了送餐的家长,不少学生只能在校门口蹲或站着,就着家长手中的餐盒快速吃午餐。

没有选择的同时,校园后勤系统高度不透明、监管难度大的特点进一步加剧了家长的不信任感。

现如今,校园市场已是团餐行业最大的消费场景,占比在35%-40%。不过相较于社会餐饮,团餐行业仍然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其一大特征是企业获取订单大多依靠资源驱动,这在整个行业内非常普遍。“说得好听是不太市场化,说得不好听就是桌面下的东西比较多。”知支之(上海)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孟庆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佘宗明也表示认同,“学校后勤是个透明度极低的系统,能承包学校食堂的,不是校长的小姑子、书记的小舅子,就是其他有关系的人。”

文志宏进一步解释道,过去校园餐这类业务形态,真正披露出来的问题并不多,但这并不是说校园餐没有问题,相反问题可能还很大。

2017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显示,按发生单位性质分类,学校是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其中学校集体食堂是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总数和中毒总人数的65.5%和59.91%。

而另一方面,餐饮是非常专业的事情,而学校和教委都是教育教学部门,“会不会管”也需要打个问号。

孟庆刚指出,校园餐的监管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经营者,就是做饭的,另一个则是供应商,负责送菜的。目前对校园餐的监管重在前端,比如明厨亮灶,卫生清洁等,也就是针对做菜的。

“但其实供应链才是核心,比如食材从哪里买的,怎么进入的食堂,过程中是否需要冷链,这是重中之重。”孟庆刚表示。

在监督欠奉的情况下,在商人逐利的天性下,如何保证学校食堂能制作出安全健康可口的饭菜挑战不小。

阮光锋建议,如果采用预制菜,第一要分辨哪些预制菜产品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比如包装好的各种肉类食物、只需简单切配加热就可以吃的,比生鲜肉类的安全风险要小很多。第二,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对学生和家长加强食品与营养科普宣传,帮助学生和家长理性认识预制菜。第三,加强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确保预制菜达到营养餐标准。在选择时,建议有营养专业人士参与,确保日常供餐营养健康。

佘宗明则对现阶段预制菜进校园不容乐观。“支持预制菜产业做大,但反对预制菜现阶段进校园,至少现阶段条件还不成熟。”

如果校园后勤系统没有公开和透明,永远有下一个被家长抵制的“预制菜”。

(中国新闻周刊作者:余源)

【#比预制菜更可恨的是承包学校食堂的关系户# 】眼下,可能没有比预制菜更让家长操心的事情了。

近日,全国多地曝出预制菜进校园的消息,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这也引发了家长的高度不安和焦虑。

为了让孩子吃上一口放心饭,家长们不停与学校、教育部门交涉,甚至特地辞职送饭,不少学校门口挤满了送餐的家长。

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在餐饮市场早已流行多年,为何进入校园却会引发轩然大波?

行业鱼龙混杂

引发家长焦虑

讨论预制菜要不要进校园,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预制菜。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的《预制菜》团体标准,预制菜的定义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依据上述定义,预制菜通常被分为四大类:即食(如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如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净菜)。

预制菜的流行,与食品工业化和餐饮连锁化分不开。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预制菜有利于餐厅提升效率、稳定出品。过去,原材料的分拣、清洗、切配等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一方面降低了餐厅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需要面积较大的厨房,提高了餐厅的经营成本。而预制菜是由工厂统一生产加工,可以降低对厨师的依赖,为餐饮企业节约人力和租金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据中国酒店业协会对样本餐饮企业的测算,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压缩出餐时间,利润率有望提升7%,同时可使餐厅的原料采购成本下降10%。

目前,预制菜已是餐饮行业的大势所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按理说,对于如此成熟的一个产品,公众不应该还有这么大的疑虑。毕竟从食品工业角度来说,预防微生物增殖腐败的工艺技术早已成熟。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表示,很多家长认为预制菜都是“料理包”,但在预制菜中,即配型和即烹型才是主流。

“在某些方面,即配、即烹类的预制菜或许更能保障食品安全。”阮光锋进一步分析指出,食堂是食源性疾病容易暴发的地方,而集中加工预制半成品的中央厨房,因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且配备专业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每个环节的配料、温度和时间,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但家长们的担心并非多余。

2022年2月,江苏省消保委曾发布过《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其中显示,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接近三成,包括食材新鲜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净卫生等。

而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部分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预制菜出现菜品变质腐败、食材不新鲜、菜内含有异物以及存在过期等现象。

这些令家长焦虑和不安的问题,根源在于各家预制菜企业标准不一。

由于预制菜行业门槛较低,再加上我国还没有出台预制菜国家统一标准,难以对其进行监管,因此随着预制菜概念愈发火爆,行业也愈发鱼龙混杂。

安信证券研究显示,由于我国预制菜肴的加工起步较晚,七成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不少是个体工商户和作坊式的加工生产模式,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商业经营模式,产品单一,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

“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董事长夏靖就对预制菜的“火爆”有些担心。在其看来,预制菜赛道虽热,但未来发展仍不明晰,大批不明真相的企业涌入赛道之后,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

或许,这才是消费者担忧的源头所在。

校园后勤监管难

家长没有选择权

即便抛开预制菜的安全与营养不谈,导致家长焦虑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校园餐面前,家长和孩子没有选择权。

文志宏分析,校园市场与大众餐饮市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消费场景。餐厅不好吃,可以给差评,可以投诉,可以选择再也不去了。但学校不行,特别是中小学,家长和孩子选择余地不多,甚至没得选,因此也就无法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倒逼企业做出调整。

据中国新闻周刊此前报道,因为一些学校采用预制菜当餐食,不少家长不得不在午餐时段选择给孩子送饭。

从一些由家长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由于家长不能进入校园,且校园中食堂关闭后没有就餐的地方,学校门口挤满了送餐的家长,不少学生只能在校门口蹲或站着,就着家长手中的餐盒快速吃午餐。

没有选择的同时,校园后勤系统高度不透明、监管难度大的特点进一步加剧了家长的不信任感。

现如今,校园市场已是团餐行业最大的消费场景,占比在35%-40%。不过相较于社会餐饮,团餐行业仍然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其一大特征是企业获取订单大多依靠资源驱动,这在整个行业内非常普遍。“说得好听是不太市场化,说得不好听就是桌面下的东西比较多。”知支之(上海)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孟庆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佘宗明也表示认同,“学校后勤是个透明度极低的系统,能承包学校食堂的,不是校长的小姑子、书记的小舅子,就是其他有关系的人。”

文志宏进一步解释道,过去校园餐这类业务形态,真正披露出来的问题并不多,但这并不是说校园餐没有问题,相反问题可能还很大。

2017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显示,按发生单位性质分类,学校是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其中学校集体食堂是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事件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总数和中毒总人数的65.5%和59.91%。

而另一方面,餐饮是非常专业的事情,而学校和教委都是教育教学部门,“会不会管”也需要打个问号。

孟庆刚指出,校园餐的监管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经营者,就是做饭的,另一个则是供应商,负责送菜的。目前对校园餐的监管重在前端,比如明厨亮灶,卫生清洁等,也就是针对做菜的。

“但其实供应链才是核心,比如食材从哪里买的,怎么进入的食堂,过程中是否需要冷链,这是重中之重。”孟庆刚表示。

在监督欠奉的情况下,在商人逐利的天性下,如何保证学校食堂能制作出安全健康可口的饭菜挑战不小。

阮光锋建议,如果采用预制菜,第一要分辨哪些预制菜产品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比如包装好的各种肉类食物、只需简单切配加热就可以吃的,比生鲜肉类的安全风险要小很多。第二,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对学生和家长加强食品与营养科普宣传,帮助学生和家长理性认识预制菜。第三,加强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确保预制菜达到营养餐标准。在选择时,建议有营养专业人士参与,确保日常供餐营养健康。

佘宗明则对现阶段预制菜进校园不容乐观。“支持预制菜产业做大,但反对预制菜现阶段进校园,至少现阶段条件还不成熟。”

如果校园后勤系统没有公开和透明,永远有下一个被家长抵制的“预制菜”。

(中国新闻周刊作者:余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话说一半,晓晓又飘过来一句:老师布置的。晓晓飘过来一句话:好了,老师要求写的。
  • 深感同情,这几年越来越觉得生命渺小……#微博新知博主#每天很热 第一次感受南方这么热.车间也只有风扇没办法.宿舍也是风扇. 只有熬了. 以前的我 没有想过太多
  • 羊总:《姑苏繁华图》的创作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木雕匠师一定要梳理好远景、中景与近景之间的关联,这没有程式化的规则可以套用,只能完全凭经验与感觉来揣摩。羊总:桂福
  • 在驻勤点,大队领导通过视频和冯伟龙“见面”这个刚满23岁的小伙子,在领导面前虽然压抑着自己的难过,却还是控制不住地留下了眼泪,但他坚强的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
  • 坚持住了耶[中国赞]努力不会徒劳[赞啊] 在此要感谢自己的付出和坚持[抱一抱]饮食配合运动就是yyds✊ 也感谢我关注的美食博主们 有的时候看过就等于吃过啊[馋
  • #任嘉伦[超话]#“这次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跟这么多优秀的老前辈同台领奖,对我心里也是非常的一个开心的收获,毕竟可以跟他们站在一起领奖,对我来说,算是观众对我的一
  • 每天三颗➕外涂也是中医给对症制作的,涂抹上冰冰凉的很舒服,但是有股中药味,医生说涂抹药膏期间什么化妆品都不需要用(感觉省了一个亿)我问:“据我的得10年黄褐斑的
  • 这个时候,阿难和法会大众们,听了佛无上的慈悲教诲,特别是佛再次将深奥的中心法义,用精辟平实的“祇夜伽陀”(“祇夜伽陀”译为偈颂)、“杂糅精莹”(意为法义中糅合进
  • 9.9元可以做什么❓加入久久爆品汇 【9.9给你一座终身授权的商城9.9元做【韩钰萧面膜】总代❗️。 9.9元做【幸福狐狸】总代❗9.9元做【SKV小红瓶、小
  • 【医美常问问题】华美与铜雀台哪个好,口碑好的双眼皮医生,上海最佳人气整形医院,鼻子修复必须要满3个月吗,善美门诊隆鼻口碑效果怎么样好吗,成都做鼻子最好的医生,隆
  • 【阜阳市肿瘤医院新区计划今年底竣工】记者从市肿瘤医院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获悉,该院新区项目室外装修已完成,室内装饰工程正在紧张有序施工中,力争今年年底竣工验收,明
  • 7,内在无有过失,并不表示成为了无生气的石头,而是指你的觉性保持离于思维的过失,有如到达珍贵黄金岛的例子一般。除非你已根除自身的內在過失,否則即使你已瞥見覺性的
  • #博君一肖# 今天看花絮的时候。弟弟说我是蓝忘机的替身,现在想想弟弟闻机色变真的有点虐我,弟弟说过其实自己超爱吃醋的。还有哥哥之前说让羡羡留在那里,留给他爱的人
  • 信、进、念、定、慧,五根是学佛的根,就像树的根一样不可缺少,树木若无根就不能活,学佛若没有信、精进、念、定、慧,我们无法学佛,很容易就被人改变,根久了,修行久了
  •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保珠)昨天看见好多超级月亮的照片,但还是喜欢这张,这是长兴摄影协会的马先生拍的,照片比较好的记录了近150年气温新高和近14年来最大“月
  • 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诸佛就是为了使众生“
  • 一个多月没去健身的结果就是掉肌肉长体脂了 [悲伤]今晚状态一般般,只能慢慢来,先恢复性训练吧:1、直臂下压:15公斤,4x15,热热身。7天减脂法第五天,今天早
  • 【#午睡越睡越累可能是姿势不对#】中午小睡一会儿,不仅能让身体得到放松,还能修复大脑神经,提高应变能力和记忆力。(生命时报)【#午睡越睡越累可能是姿势不对#】#
  • 我初中同学安看到了我发的说说,然后加了好友,我喜欢连麦,和安连麦贩剑,碎碎念(我没有和汐连麦过)好朋友更放得开,但是,安光遇养老了,我虽然每天都找她,她都在
  • #观摩重点项目看咸阳发展#【#咸阳一总部经济园引入企业17家#】7月21日9:20,咸阳市委八届二次全会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观摩走进咸阳经开区总部经济园项目,来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