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差,碰上生理期,碰上一堆不会的问题和问不出答案的窒息。碰上的每个人都一股脑抛过来手里专项的所有资料。挺不喜欢被期待的。
压力来的太快太急,想跑应该不过分。
周五晚上差点没赶上回来的车,但既然是差点,就得对司机大哥心存感激,希望他每天都赚很多,每天平安。
在外头忍了很多回,到了家在沙发上发呆也忍住了来着,小田儿十点多加班回来,不行,俩人抱一块哭了一小时,舒坦了。
然后就是两天昏睡和绝美四餐,平平无奇的点菜天才和做菜天才。
小田儿说的对,很久没有两个人这样寸步不离的待上两整天,有多治愈呢,大概是愿意无限循环这48小时的程度。
最后,伴随着周天晚上一如既往的焦虑,希望田老师快点好起来,不要再生病啦。

【杭州37位叔叔阿姨,拼10辆车自驾游两个月!看完佩服,实在太拉风】37人,10辆车,62天,从杭州出发,途经遵义、大理、拉萨等48个城市,最终安全回杭,共行驶一万八千公里。
  
如果不看年龄,你或许会以为这只是众多热血自驾团中的一支。但这支“开心自驾队”里的自驾客平均年龄超65岁,70岁以上有3人。

奋斗了大半辈子,退休后的他们,和家长里短与生活琐碎短暂告别,一起去看祖国大好河山。

在堵车的公路上,他们跳舞做瑜伽;在清晨的湖畔,他们像年轻人一样迎着朝阳奔跑;他们为贫困县的孩子送去爱心,也会对路边的游人伸出援手。

正如电影《飞越老人院》中的那句经典台词:人生最大一种痛,不是失败,而是没有经历自己想要经历的一切。别忘了心底的那个梦想。

1】教师、医生、会计……
退休后抱团组成中老年自驾队

自驾团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教师、会计,其中大多数都受过良好教育,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半辈子。退休后,有钱有闲的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旅行。

然而旅行社的团队游,对这群花甲老人来说并没有那么友好:为安全着想,团里的交通方式、景点景区都有年龄限制,选择余地不多。不仅如此,一旦选定路线,景点和时间便受到局限,他们的许多个性化要求得不到满足。

既然旅行社玩不爽,那干脆自己组团自驾游。2013年起,开心自驾队每年至少要出发一次。从最初的一车四人,到今年8月15日从杭州出发时,已是10辆车37人的规模。

“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多是朋友带朋友,相互捎上的。”面对这么庞大的规模,领队张治辉也始料未及。出发前,他给10辆车编好号,每一辆都配备了无线电对讲机。

这些人中有夫妻,有朋友,也有只身前往的中老年人,用拼车的方式和他人完成旅行。

2】“自助式”拼车自驾
他们克服高反挑战四大穿越
  
在37人当中,73岁的张治辉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亦是最有经验的领队之一。

张治辉为这趟行程准备了大半年。都说众口难调,所以在选择沿途经停点上,张治辉优选特色区域和网红打卡点。“像第一站放在遵义,就贴合大多数人的红色情结,也是很多人的心之所向。”

相比旅行社的统一出行,张治辉把他们的行程称为“自助式”自驾游。定好每一站的集合地和旅馆,可以自行游玩,只要在规定时间到达集合点。

与以往相比,这趟旅行有四大惊险穿越:以山地风光为主的大小凉山穿越;8条进藏路中难度最大的丙察察穿越;海拔四千米以上的新藏无人区穿越,还有每年只通车5个月的独库公路穿越。

在这其中,最艰难的莫过于丙察察穿越,整条烂泥路300多公里,10辆车共爆了5个胎。

中老年人进藏,高原反应是一大难关。为此,除了随车配备氧气瓶,并从海拔2900米起逐步升高,3100米、3300米......最终抵达3700米的拉萨时,全员都没有出现高原反应。 

3】堵车路上跳舞做瑜伽
这群老头老太格外拉风

自驾路上,堵车时常发生,短则一两小时,长则四五小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信号还时好时坏,这样的时间怎么消磨?
 
有车友拿出准备好的音响,歌儿一放,有广场舞经验的阿姨们率先扭起来。此时,大老爷们也抛弃了成见,纷纷加入舞动的队伍。

而且这个开心自驾游队,还藏龙卧虎。

69岁的余炳良是队伍里的摄影发烧友,为了这趟行程,特意买了新手机,将美景拍了个遍。
  
68岁的老蒋有个好嗓子,临湖听他唱一首,就是个小型演唱会。喜欢写作的周建新在62天行程中写了17篇随想。“日后看看这些文字和图片,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还有首次参团的舞蹈担当汪琴女,兼任了大家的拍照造型师。怎么摆pose好看,怎样拗造型更能出片,她最知道了。旅途结束,不少人都学到了拍美照的小窍门。
  
这趟自驾之旅,还满载了花甲老人们的一片爱心。

途经大小凉山地区时,大伙儿给凉山州雷坡县的孩子们带去了价值两千元的衣物、文具和书籍。

将物资捐赠给当地学校后,大家依然在旅程中传递爱心:有中途汇合的队员,把车上崭新的行李箱送给了当地小姑娘;遇上天真活泼的孩童,大伙儿还会包个红包,逗他们开心。

4】两个月的朝夕相处
对夫妻和陌生人都是一堂课
  
“62天,足够暴露一个人所有的优缺点。”对此,张治辉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方法。

出发前,他给每个司机和乘客立了规矩:如果发生争执,司机不能半路弃载,可以选择就近的火车站或机场;而乘客也不能斤斤计较,相互之间学会将心比心。
  
在旅程中,张治辉的车,既是总指挥救护站,也充当着和事佬的角色。闹矛盾了,有人便会转而坐上他的车散散心,走完剩下的旅程。

“这个年纪的人,总会有些自己的执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得重新学着与他人相处。”张治辉表示。同时,长途自驾游对中老年男性和女性,也是一次考验。
  
面对辽阔美景,大老爷们拍完就走,爱美的阿姨们却喜欢摆出各种造型,拉上小姐妹一起留念。

起初,男人们不免抱怨,但慢慢的,却被这样的热情所感染。遇上阿姨们下车拍照,有的人干脆搬个折叠椅,一边欣赏一边等,有时还对动作出谋划策提意见;还有的则像阿姨们一样摆集体造型,乖乖服从经验丰富的女同胞指挥,行军礼、竖大拇指,展现男性阳刚的一面。
  
所以,中老年自驾最好的搭档是什么?在张治辉看来,是夫妻。

55岁的天天和先生,是队伍里为数不多的夫妻档。“他是当兵的,结婚31年来,一直聚少离多,这次反而是相处时间最长的。”

出发前,天天也曾有过顾虑,怕两人意见不一,也怕中途吵架。没想到,一路上,两人相处格外融洽。丈夫身为军人的好体力在驾车时格外突出,一万八千公里没让她插过手;而她也成了旅途中的好帮手,喂饭、导航、谈笑,比日常还要甜蜜。

回到家,天天忍不住和女儿感叹:“你爸爸表现特别好。”

5】他们是历经坎坷的一代人
想多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

时下,自驾游成为了不少中老年人退休后的首选。“对我们来说,钱反而是其次,重要的是玩得舒心。”

所以,对每一次参与自驾的人,老张也有自己的要求:一是自己要有兴趣,少发牢骚,二是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评估,三是对人文、景点、历史有一个大致了解,“至少得及时阅读我发的攻略,不然玩得稀里糊涂。”
  
老张依然非常理解每一个老年人加入他车队的意义和原因。50后60后都是不容易的一代人,年轻时建设祖国,经历的坎坷多,现在有时间了,所以希望能够用自驾的方式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经历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事,“眼睛美了,心灵也会美,心态、心情都会变好。”

每一次旅行后,张治辉和不少群友都会回家整理照片,一个个文件夹分门别类地放好。他们计划着,以后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就通过这些影像资料,回味彼时的美好,“至少不留遗憾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宗倩倩 )

#中国科学院# 【中科院力量让“奋斗者”号从国产到“国创”】11月28日,刚刚完成万米深潜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的“奋斗者”号潜水器胜利返航。10909米是它创造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

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海深潜水器是2019年5月完成万米下潜的美国“极限因子”号,载人舱可搭载2人。“奋斗者”号却搭载了3名潜航员。要实现这一目标,原有技术已不适用,只能超越“极限”,发展创新技术。

“以前我们讲国产化,还是在追赶别人,现在已经不仅是国产,而是国创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研究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舱项目负责人杨锐告诉《中国科学报》。

实际上,“奋斗者”号这个大国重器全身上下都是打破记录的“国创”技术。

载人舱球壳“钛”厉害

要想搭载3名潜航员,球形载人舱的直径就必须加大。相应的,其体积也会大大增加,对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提出更高要求。而这一要求已然超出传统钛合金材料的极限。

“所有载人舱过去30年用的都是Ti64,但我们必须研发新的合金。”杨锐说。

研发30年无人突破的金属材料,其难度可想而知。这项向“无人区”进军的重任落到了金属所的肩上。为国家重大工程开发所需要的金属材料,可以说是金属所的强项。从1953年成立至今,金属所的科学家们已经为国家若干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

“蛟龙号”成功下潜之后,2014年,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支持下,金属所开始了更大深度潜水器的关键技术调研论证和预先研究,基于在钛合金方面长期的研究经验,他们发明了一种新型钛合金——Ti62A,在韧性和可焊性与Ti64合金相当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了强度,从而成功解决了载人舱球壳的材料难题。

突破了材料关,下一步就是加工成型。钛合金材料存在固有的“尺寸效应”,即尺寸和厚度越大,其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稳定越难以保证。金属所通过设计材料微观组织及其获取工艺,成功克服了钛合金的“尺寸效应”。合作伙伴宝钛股份全力以赴,制备出高品质铸锭、高质量板材和高精度半球,创造了国内钛合金铸锭重量、板材厚度等多项纪录。

眼见着离成功越来越近,最后一道焊接难关却始终难以突破。载人球舱由两个半球焊接,实现超大尺寸与厚度材料的全电子束一次焊接,是一道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但若不克服这一障碍,则前功尽弃。

此时,金属所独辟蹊径,提出了一些新的焊接思路。中国船舶洛阳船舶材料所勇于创新,突破了一系列焊接成形技术,实现载人球舱全电子束焊接,确保了焊缝质量和强韧性能全面达到设计要求。

就这样,这支由金属所牵头、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组建全海深钛合金载人舱研制“国家队”连克材料、成形、焊接三大“拦路虎”。

杨锐表示,最早在启动万米载人深潜计划时,载人舱是最大的限定因素,而现在,通过项目组成员的努力,提前5年完成任务,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浮力材料保证“下得去、上得来”

载人舱保证了“奋斗者”号能安全下去,固体浮力材料则要使其还能安全上浮。

潜水器要想上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消耗能源动力,另一种是无动力上浮技术。前者浪费宝贵的能源,会缩短潜水器工作半径和时间,后者则需要用到固体浮力材料。

固体浮力材料不仅能保证潜水器安全上浮,还直接关系到潜水器与潜航员的安全,但由于其制备技术难度大,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核心技术。

在中国载人深潜的发展历程中,2017年下潜到4500米的“深海勇士”号第一次使用了由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提供的国产固体浮力材料。这一次,理化所的高性能国产固体浮力材料不仅挑战万米成功,还创造了10909米的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深潜器下到万米,工作环境有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材料更轻更强,既要密度低又要耐高水压,但是这个深度没有可借鉴的文献资料和使用经验,材料研制过程中很多挑战,有些材料甚至达到极限。”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奋斗者”号浮力材料负责人张敬杰坦言:“虽然压力很大,但事关生命安全,我们决不能退缩!”

张敬杰团队从2006年开始研究固体浮力材料,在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他们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化学制备技术,短时间内研制出了固体浮力材料核心原材料高强空心玻璃微球,进而利用致密填充堆积技术结合轻质高强树脂基材,制备出了具有高安全系数的万米级固体浮力材料并进行了批量化生产。

“理化所在北京,负责材料测试的深海所在三亚,粘结加工、装配在湖北和江苏,为了做固体浮力材料,我们跑了大半个中国。”张敬杰笑称,正是团队的集体努力使得固体浮力材料在时间节点内顺利交付,且性能比同类产品有很大提升,不仅实现了万米深潜,还能多次往返,质量可靠。

声学系统“海底捞针”

“奋斗者”号坐底后与母船“探索一号”之间相距万米,如何通信?实际上,水声通信是沟通的唯一桥梁,可以实现潜水器从万米海底至海面母船的文字、语音及图像的实时传输。

声学系统还实现了探测、定位、导航等功能,是“奋斗者”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奋斗者”号声学系统主任设计师刘烨瑶表示,相较于前两代的“蛟龙”号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的声学系统实现了完全国产化,突破了全海深难关,技术指标更高,为“奋斗者”号全海深范围内的持续巡航作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在11月16日的下潜作业中,借助组合导航系统和声纳设备,“奋斗者”号潜航员仅用了半小时便成功取回了此前布放在万米海底的3个水下取样器,成功实现“海底捞针”,并通过水声通信机将取样画面回传至母船。

“奋斗者”号声学系统包括全海深水声通信机、地形地貌探测声纳、多波束前视声纳、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纳的自主研发以及定位声纳和惯性导航设备的系统集成。

刘烨瑶先后参与并完成了多次下潜任务,他表示,从4500米到万米,技术难度加大很多。例如,声纳设备都有换能器,其作用声电能量转换,也就是声纳的“天线”,它由金属和非金属组成,因此在高压下耐压设计更有难度。

“但奋斗者号水声通信指标没有下降,这得益于团队多年来的研究积累和经验传承,核心骨干成员连续完成‘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声学系统设备研发,积累了很多经验。”刘烨瑶说。

机械手精准作业

“奋斗者”号多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深潜作业,获取了大量生物、地质等深渊海底样品,离不开机械手。这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杰作。

据悉,机械手具有7个关节,可实现6自由度运动控制,持重能力超过60公斤,能够覆盖采样篮及前部作业区域,具有强大的作业能力。机械手还突破了超高压密封技术及超高压油液环境驱动与控制等技术,在深渊海底顺利完成了岩石、生物抓取及沉积物取样器操作等精准作业任务,是我国首次将全海深液压机械手应用于万米作业。

此外,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还自主研制了“奋斗者”号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和电动观测云台。这套智能系统解决了深渊复杂环境下大惯量载体多自由度航行操控、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在线智能故障诊断、容错控制以及海底自主避碰等功能,提高了潜水器的智能程度和安全性,并采用基于神经网络优化的算法实现了大惯量载体贴海底自动匹配地形巡航、定点航行及悬停定位等高精度控制功能,其中,水平面和垂直面航行控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奋斗者”号万米机械手项目负责人张奇峰表示,随着我国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对深海技术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在关键部件研发上持续取得进展。

超高压模拟没“拟”不行

不管是载人舱还是声学系统,所有这些材料和设备要实现万米深潜万无一失,必须进行充分的先期测试。这一重任落在了“奋斗者”号业主单位——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身上。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支持下,深海所联合四川航空工业川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集团702所等单位,建成了国际上容积与工作压力组合技术指标最高的超大型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及时保障了“奋斗者”号钛合金载人舱、固体浮力材料等核心部件压力测试工作的顺利完成。

杨锐表示,金属球壳不能拆分进行压力测试,其挑战之大在国内史无前例的,深海所付出了巨大努力。

张敬杰亦表示,深海所团队对几千块块状浮力材料逐一进行了压力测试,这才确保了万米环境下的安全稳妥。

全海深载人深潜试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海试工作流程顺畅,协调高效,安全实施,深海所团结和协调多方力量,建立了安全高效的海试领导、组织、实施体系,并形成了“只有岗位、没有单位”的跨系统、跨单位、跨部门团结协作氛围。如今,“只有岗位、没有单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一旦形成队伍,必须坚持‘只有岗位、没有单位’的出海文化,这么我们多年合作的默契,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深海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阳宁告诉《中国科学报》。https://t.cn/A6GrQZqX@中科院之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分享一些自己对于婚姻的感悟给未婚/已婚的你们。 不管多累,睡前一定要交流。 不管多忙,尽量一起吃晚饭。 这一点不光是为了你们的感情,也是为了孩子。调查研究显示,
  • 有一次彭昱畅上网搜自己,‌‌看到网友说:“彭昱畅长这样,是怎么出道的?‌‌” 很多网友都爱比较彭昱畅和刘昊然,大部分都是夸刘昊然,‌‌嘲彭昱畅。‌‌ 其实‌‌两
  • 就像阿耀枕边的那本书一样,我会把《四海》看作《麦琪的礼物》一样的故事,真正相爱的人用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换来的礼物最后都成了虚无。阿耀与欢颂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
  • 看了《light a fire》哭了一个小时 真正意义上我的第一篇BE长篇 真的太有冲击力了 我完全能够理解德拉科最后的选择 为了哈利他可以放弃一切 他可以像
  • 一些碎碎念: 由于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等原因,不是很能及时打理这个号,加之超话时常屏蔽帖子导致发稿很不方便,并且爱看墙的小伙伴实在并不是很多,收到的投稿也是十分的
  • #腌笃鲜应当如何做最好# 腌笃鲜所用的应该是春笋,焯水后备用去掉苦涩;顾名思义,腌笃鲜里的腌指的是腌制的肉类,讲究一点的做法可以是金华火腿,更家常一点的就用江浙
  • 沈阳磨骨医院医生整理:【术前必看】 沈阳百嘉丽:侯亚杰、慕馨 沈阳伊美尔:韩忠辉 沈阳美莱李梦颖、韩冬 沈阳军区医院:李万同 沈阳盛京:陈迪、赵宇、王超 沈阳杏
  • #洛阳城事# #洛阳好网民# 【[话筒]月人均不低于630元、420元!河南再次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2月18日,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
  • #堂堂V[超话]# 不恋爱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年纪大了,比如没有喜欢的人,比如没有合适的人,比如一个人更自在……等等等等,别再问我了,人生不就是短短几十年,
  • 요즘 완전 빠진 쥬스처럼. 이 호두 케이크도 어젯밤에 엄마가 야근하고 집에 들어오면서 사다 주신 거야. 솔직히..나는 호두를 좋아하지 않아..
  • #黄明昊[超话]#@jjjustin0219 5ℎ ℎ 【 3】 空境出现在记忆前夜,融化日暮风的轻吻 诗人留白独具有的爱的浪漫天分回顾 梦是可解
  • 【心央】 乡愁无恙, 我用篱笆梳理月光。 每一份遗漏, 都把我的心坎照亮。 我怀揣浓浓的相思, 去把昨日回想。 缕缕炊烟绕月的画面, 又在我的眼前游荡。 为
  • 王俊凯被拒载王源独自淋雨千玺被丢机场 全网黑他们仨都经历过 唯粉/毒唯(没有指全部,谢谢)可以不喜欢队友,但麻烦给队友多一点善意,队友粉干的事跟队友无关啊,勿上
  • 电脑 RPG 游戏史 #50:亚丁世界 - 雷霆之柱、食人虫 - 黑暗之瘟疫
  • ᯓ复试调剂查‮系询‬统上线啦‼️​‎ ͏  ◽官‮发方‬布的权‮数威‬据整理 包含、、、考研调剂‮息信‬参考 最新考研调剂‮息信‬实时更新 信息‮全更‬面 查
  • 爱由一个笑容开始,用一个吻来成长,用一滴眼泪来结束。当你出生时你一个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请活出你的生命,当你死的时候,围绕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 #雷霆护航#【通渭县公安局破获系列诈骗案】 近日,通渭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破获诈骗案三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一名,为“雷霆护航”行动再添战果。 2021年10月14
  • 我的大淘淘离开我整整十年了!我的天大的创伤还未全部抚平。 不知道有谁经历过亲人去世的创伤,因每个人的素质经历个性等等都各不相同,所以遇到这种创伤的感受也都不尽相
  • 我的100分小狗,今天5岁了 它的可爱懂事要从2017年2月19日说起 小小的崽崽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来到了这个世界 犹豫再三, 老母亲选择了有一双白手套的小绅士
  • #我是肖像控# 這幅畫像有時候會被訛傳為Elizabeth Bathory伯爵夫人的畫像,但實際上,畫中的人是Erzsébet Balassa I. 畫家為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