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为什么会这么温暖?(1)
原创来源 球局编辑部 地球知识局

大西洋南北跨度极大,其热带部分由于日照时间长、太阳高度角较高,从而接受了更多的太阳辐射而愈加温暖。在低纬度东风的吹拂下,南赤道洋流西至南美大陆圣洛克岬,受阻分流,其北支的圭亚那暖流沿着南美大陆经加勒比海注入墨西哥湾。

墨西哥湾内温暖的海水在信风吹拂下,从狭窄的佛罗里达海峡汇聚流出,变为高温高速的佛罗里达暖流,与北赤道暖流北支——安的列斯暖流汇合成强劲的湾流,由于湾流由南北赤道洋流所合并而成,所以其温度特别高。

湾流沿着美国东岸向北流,在北纬45°和西经45°分别发生分流,其所有的分支都统称为北大西洋暖流。这股暖流长达1万公里,速度可达2m/s。早在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庞塞·德莱昂就已经注意到了,这股强大的水流显著加快了其从墨西哥到西班牙的航行速度。

暖流一部分转向南,经伊比利亚半岛沿岸,称为葡萄牙洋流,并且继续向南沿北非西岸流动形成加那利寒流,最后汇入北赤道洋流。

而大部分暖流在中纬度强劲的西风吹拂下沿着与洋流近乎平行的欧洲海岸,经冰岛、英国之间,长驱直入挪威沿岸等高纬度地区,这一支也被称为挪威洋流。

随着北大西洋暖流向着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前进,热量不断释放,海水不断蒸发,再加上海水结冰,导致盐分留在水中,从而使得表层洋流的水温下降、盐度增加、密度变大。这部分海水下沉,并沿着大西洋底部向南进入南大洋,汇合更多的高盐度低温海水后,流入印度洋与太平洋。

在低纬度加热作用下,海水升温,密度减小,从而逐渐上翻,之后随着表层洋流回到大西洋,就这样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的温盐环流过程,称为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由表层风漂流以及海水温盐环流共同构成的三维环流模式,驱动着北大西洋暖流源源不断地将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输送,每秒预计向欧洲输送高达1亿m³的温暖海水,其产生同等的热量需要近百万座核电站。

因此北大西洋暖流成为了源源不断输送热量的“暖气片”,再加之欧洲没有巨大南北向山脉阻挡,海洋气流能够长驱直入,使得整个欧洲西北部为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控制,1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亚洲东岸和北美东岸气温要高出15-20℃。

如英国伦敦和我国的漠河基本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其冬季平均温度为4-9℃,显著高于漠河-20℃的冬季平均温度。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欧洲温度将会降低至少5-10℃,这里将会拥有漫长的冬天和冰雪覆盖的景观,而绝非现在郁郁葱葱的绿色田野。

温暖的北大西洋暖流携带着丰沛的水汽,使得欧洲西北部全年降水稳定,云量大,湿度高,多雾雨天气,如久负盛名的“雾都”伦敦。由于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阴雨天气造成日照较少,不利于谷物类的成熟,但适于多汁牧草生长。这也造就了西欧地区发达的畜牧业经济。

强劲的北大西洋暖流甚至可以一直穿越北极圈以北的巴伦支海,使得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口虽地处北纬69°,但是终年不冻。

水对地球的影响~~~河流和海洋就像是一把雕刻刀,塑造了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上的水,有13.4亿立方公里,其中97.41%是海水,海水覆盖了3.62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1%。

二、人类把海洋分成四大洋,但实际上全球海洋是通的,严格来讲只有一片海洋,而我们抢来抢去的陆地,算上比咱国面积还大一个哈萨克斯坦(最大内陆国)的南极洲,也只占地球表面积的29%,被海洋隔得零零落落。

三、海洋的平均深度达133米,最深处在海平面下11034米。对人类来讲,可以说相当浩瀚、深邃了。

四、然而,水只占地球体积的1.2‰。海洋的平均深度,只有地球半径的5万分之一。

五、如果把地球缩小到篮球那么大,那么海洋只有0.002毫米深,你冬天哈一口气在上面,可能就比海深。

六、别小看这层哈气,正是它让地球与众不同。

全球每年有51.2万立方公里的水被蒸腾到大气层,大概是直径99公里的一个水球。

让这个水球升温1℃,需要2.15×1021焦耳能量。

什么概念呢?

2018年人类消耗的能量大约是6×1020焦耳,只能让这个水球升温0.27℃,或者抬高120米。

七、这么大水球升温到飞起、融入大气,自然是携带了巨额的热能、动能,遇冷释放热能,凝结成水珠,落到地球表面,释放动能。

其中近10万立方公里的水降落在陆地上,渗入土壤、岩层,形成湿地湖泊,汇成江河流入大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就是恢宏磅礴的地球水循环。地球因此而气象万千,生机勃勃。

八、在动态的循环中,水的分布保持了“静态”的稳定。如果地球水一共是100,那么除了97.41的海水,其余水只剩2.59。

这可怜的2.59,冰和地下水占了2.576,土壤吸收了0.005,大气里飘着0.001,生物体里含着0.0001。

剩下的大约0.008,是我们眼里奔腾的江河、辽阔的湖泊。

九、有了太阳能源的加持,水是不甘寂寞的。

它在循环旅途中,使用物理、化学甚至生物手段,巧取豪夺、勾三搭四,促进了地球物质大循环、能量大转换,顺便帮地球美了容。

十、物理手法,纯正的机械工艺。

最简单的,由于重力,水从高处往下落、向下流,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所到之处,洗刷刷洗刷刷,把一切能带走的,都带往低处。

雨水形成的面状流水,对地球表面进行片流剥蚀,也叫洗刷作用。这是水力大搬运的最初动力。

雨水剥蚀很温柔,但也很持久、频繁,一搞就是几十亿年,不容小觑。

洪流剥蚀不那么频繁,却相当暴虐,流量大、流速快,携沙滚石,冲击力强,就连防侧漏的山谷护翼,也会被剥下一层皮,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当然,和泥石流比起来,洪水只能算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的邻家大妈。好在这家伙有个致命缺陷:不能持久,频率也很低。

这些眼睛看得见的剥蚀作用,只是物理剥蚀的一部分。精雕细琢、外科手术式的剥蚀,也是物理剥蚀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本身可以打磨石头,这叫精磨;还会携带沙石打磨石头,这叫粗磨。磨蚀,妥妥的玉雕打磨工艺。天长日久,水下的石头打磨得玲珑圆滑,棱角全无。棱角去哪了?都化作微粒,随波逐流去也。

水无孔不入,流进石缝,冬天结冰——水低于4℃是冷胀热缩,结冰时胀得更明显——如此往复,就把石缝撑得越来越大,化整为零,交给冲刷作用搬走。

不管是大刀阔斧,还是精雕细琢,剥蚀下来的物质,都会不断被冲刷向下,汇入溪流、江河,奔向低处。

在水道变宽、水流减缓时,较重的颗粒会沉积下来,形成:

冲积扇

冲积平原

三角洲

这是水流物理大搬运的杰作。

十一、化学手法,梦幻般的魔法攻击。

水性杨花这个词,有一定的化学意义,因为水的性质确实相当亲和,和多数物质都能搞到一起。

水分子,是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排成的燕尾状小磁铁,这种极性,让它能溶解绝大部分无机物质,以及部分有机物质。

也就是说,就算是那些看上去纯净无辜的水,也暗中携带了大量物质。

有的物质,是越热越容易溶解,有的物质,是越冷越容易溶解。

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随着温度的变化,水流到哪里,就会把溶解、析出的工作进行到到哪里。

比如,水遇到石灰岩时,就会从石灰岩里偷走碳酸钙。碳酸钙内心其实是拒绝溶于水的。

然而,水提前勾搭了二氧化碳,一起忽悠碳酸钙去搞传销发大财,于是碳酸钙就糊里糊涂被溶成了碳酸氢钙,被水拐走。

这就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

水不仅可以把石灰岩层切削成石林,还可以雕钻成溶洞。之所以叫溶洞,就是因为,这洞真的是溶出来的。

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水里的二氧化碳就开始逃窜,碳酸钙也就脱离了水的魔爪,沉积下来,堆塑出各种奇葩。
比如钟乳石。

化学作用非常丰富,过程看不见,结果很梦幻。

十二、生物手法,来自上帝的召唤。

即使在热闹的地球上,裸岩,也是孤单寂寞冷。不过,只要有了水,一切就变得不同起来。

藻类和真菌会光顾有水的裸岩,形成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岩石碎屑、地衣的尸体纠缠混合,就是最初的土壤。

有了土壤,就可以吸收更多水分,召唤苔藓。

苔藓会抢走阳光,取代地衣,加速分解岩石,制造更多土壤,有机物越积越多,为微生物群落的壮大提供了条件。

当土壤、微生物、水分达到一定程度,小草就会来占领这块宝地。于是吃草的动物、昆虫便接踵而来。

可想而知,继续发展下去,食肉动物、灌木、森林......生机勃勃的世界就是这样演替而来。

十三、食物大搬运。滋养了大地万物,水也不会有片刻停歇,它会继续奔流向下,携带着泥沙、生物及它们产生有机物,奔流到海。

这些养分,滋养了大量的藻类和动物。所以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浅海大陆架海域。

全世界海洋渔获量的90%以上,是在大陆架海域捕捞的,而大陆架海域,只占海洋面积的7.5%左右。

十四、洋流。水流到海里,到达了最低处,但流动不会停止。

由于地球自转、大气流动、阳光照射不均等多种因素,导致海洋形成了有规律的流动,这就是洋流。大致是北半球顺时针方向、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周而复始。

但这只是大致方向,因为海岸并不像脸盆那么规则和圆润,而是比犬牙还参差,千奇百怪,所以洋流相当复杂。

十五、能量大搬运。地球上,越靠近两极,温度越低,越靠近赤道,温度越高。

如果没有海水流动,两极就会更冷,赤道就会更热,地球上的宜居带就会很少。

总的来讲,从空气中吸收热量的洋流,叫寒流,往空气中释放热量的洋流,叫暖流。暖流很温馨,但寒流不可或缺。

有了洋流,两极和赤道的海水就有了交流,从而给赤道带来清凉,为两极送去温暖,整个地球就这样生机勃勃起来。

比如英国维度那么高,却并不寒冷,就是因为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十六、洋流的流动规模,比江河径流的规模大很多,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论流量,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河流量是20万吨/秒,而一个日本暖流的流量就是2000万吨/秒,妥妥的秒杀。

地球上最大的洋流,是南极绕极流,1亿吨/秒。

十七、表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尸体沉入深海,会分解成营养成分,而由于深海生物很少,所以消耗营养就少。于是深海海水的养分就会很足。

由于高纬度地区,盛行西方带和极地东风带,所以这种区域的海水,会由于埃克曼抽吸作用,表层海水被运走,深层海水被抽吸上来。

这样,让高纬度海域的生物有吃有喝,种群繁盛,著名的秘鲁渔场就是这样的存在。

此外,随着寒流,高纬度区域的海水流到低纬度地区,也为那里的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

而暖流,就属于缺乏营养的洋流。

不过,由于生物大多喜欢温暖,所以,当暖流撞上寒流,就又温暖又营养,让浮游生物喜出望外、大规模繁殖,养活海量的小鱼虾,这就为大型鱼类家族兴旺奠定了基础。

于是,像这种好地方,就成了地球顶级掠食动物——人类的渔场。比如处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的北海道渔场,就是全球四大渔

十八、水把物质从高处搬运到大海,而到了海里,水会丢下一句:傻了吧,哥会飞~

水可以继续飞升、循环,但这些随波逐流的物质,却没长翅膀,只好留了下来。所以海水里溶解的物质会越来越多,达到饱和的,就沉积下来。

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大概达到3.5%,其中90%是氯化钠,也就是人类吃的食盐。

海洋的沉积,不只是矿物,还有生物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光酿造,形成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矿物。

这是海相成油说的理论基础,也是有机成油说初期的理论基础。

水对地球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从物质含量上讲,水的规模并不出众,但它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以及无可替代、无微不至的。可谓“小体量、大作为”的楷模。

水对地球的影响~~~河流和海洋就像是一把雕刻刀,塑造了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上的水,有13.4亿立方公里,其中97.41%是海水,海水覆盖了3.62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1%。

二、人类把海洋分成四大洋,但实际上全球海洋是通的,严格来讲只有一片海洋,而我们抢来抢去的陆地,算上比咱国面积还大一个哈萨克斯坦(最大内陆国)的南极洲,也只占地球表面积的29%,被海洋隔得零零落落。

三、海洋的平均深度达133米,最深处在海平面下11034米。对人类来讲,可以说相当浩瀚、深邃了。

四、然而,水只占地球体积的1.2‰。海洋的平均深度,只有地球半径的5万分之一。

五、如果把地球缩小到篮球那么大,那么海洋只有0.002毫米深,你冬天哈一口气在上面,可能就比海深。

六、别小看这层哈气,正是它让地球与众不同。

全球每年有51.2万立方公里的水被蒸腾到大气层,大概是直径99公里的一个水球。

让这个水球升温1℃,需要2.15×1021焦耳能量。

什么概念呢?

2018年人类消耗的能量大约是6×1020焦耳,只能让这个水球升温0.27℃,或者抬高120米。

七、这么大水球升温到飞起、融入大气,自然是携带了巨额的热能、动能,遇冷释放热能,凝结成水珠,落到地球表面,释放动能。

其中近10万立方公里的水降落在陆地上,渗入土壤、岩层,形成湿地湖泊,汇成江河流入大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就是恢宏磅礴的地球水循环。地球因此而气象万千,生机勃勃。

八、在动态的循环中,水的分布保持了“静态”的稳定。如果地球水一共是100,那么除了97.41的海水,其余水只剩2.59。

这可怜的2.59,冰和地下水占了2.576,土壤吸收了0.005,大气里飘着0.001,生物体里含着0.0001。

剩下的大约0.008,是我们眼里奔腾的江河、辽阔的湖泊。

九、有了太阳能源的加持,水是不甘寂寞的。

它在循环旅途中,使用物理、化学甚至生物手段,巧取豪夺、勾三搭四,促进了地球物质大循环、能量大转换,顺便帮地球美了容。

十、物理手法,纯正的机械工艺。

最简单的,由于重力,水从高处往下落、向下流,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所到之处,洗刷刷洗刷刷,把一切能带走的,都带往低处。

雨水形成的面状流水,对地球表面进行片流剥蚀,也叫洗刷作用。这是水力大搬运的最初动力。

雨水剥蚀很温柔,但也很持久、频繁,一搞就是几十亿年,不容小觑。

洪流剥蚀不那么频繁,却相当暴虐,流量大、流速快,携沙滚石,冲击力强,就连防侧漏的山谷护翼,也会被剥下一层皮,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当然,和泥石流比起来,洪水只能算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的邻家大妈。好在这家伙有个致命缺陷:不能持久,频率也很低。

这些眼睛看得见的剥蚀作用,只是物理剥蚀的一部分。精雕细琢、外科手术式的剥蚀,也是物理剥蚀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本身可以打磨石头,这叫精磨;还会携带沙石打磨石头,这叫粗磨。磨蚀,妥妥的玉雕打磨工艺。天长日久,水下的石头打磨得玲珑圆滑,棱角全无。棱角去哪了?都化作微粒,随波逐流去也。

水无孔不入,流进石缝,冬天结冰——水低于4℃是冷胀热缩,结冰时胀得更明显——如此往复,就把石缝撑得越来越大,化整为零,交给冲刷作用搬走。

不管是大刀阔斧,还是精雕细琢,剥蚀下来的物质,都会不断被冲刷向下,汇入溪流、江河,奔向低处。

在水道变宽、水流减缓时,较重的颗粒会沉积下来,形成:

冲积扇

冲积平原

三角洲

这是水流物理大搬运的杰作。

十一、化学手法,梦幻般的魔法攻击。

水性杨花这个词,有一定的化学意义,因为水的性质确实相当亲和,和多数物质都能搞到一起。

水分子,是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排成的燕尾状小磁铁,这种极性,让它能溶解绝大部分无机物质,以及部分有机物质。

也就是说,就算是那些看上去纯净无辜的水,也暗中携带了大量物质。

有的物质,是越热越容易溶解,有的物质,是越冷越容易溶解。

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随着温度的变化,水流到哪里,就会把溶解、析出的工作进行到到哪里。

比如,水遇到石灰岩时,就会从石灰岩里偷走碳酸钙。碳酸钙内心其实是拒绝溶于水的。

然而,水提前勾搭了二氧化碳,一起忽悠碳酸钙去搞传销发大财,于是碳酸钙就糊里糊涂被溶成了碳酸氢钙,被水拐走。

这就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

水不仅可以把石灰岩层切削成石林,还可以雕钻成溶洞。之所以叫溶洞,就是因为,这洞真的是溶出来的。

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水里的二氧化碳就开始逃窜,碳酸钙也就脱离了水的魔爪,沉积下来,堆塑出各种奇葩。
比如钟乳石。

化学作用非常丰富,过程看不见,结果很梦幻。

十二、生物手法,来自上帝的召唤。

即使在热闹的地球上,裸岩,也是孤单寂寞冷。不过,只要有了水,一切就变得不同起来。

藻类和真菌会光顾有水的裸岩,形成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岩石碎屑、地衣的尸体纠缠混合,就是最初的土壤。

有了土壤,就可以吸收更多水分,召唤苔藓。

苔藓会抢走阳光,取代地衣,加速分解岩石,制造更多土壤,有机物越积越多,为微生物群落的壮大提供了条件。

当土壤、微生物、水分达到一定程度,小草就会来占领这块宝地。于是吃草的动物、昆虫便接踵而来。

可想而知,继续发展下去,食肉动物、灌木、森林......生机勃勃的世界就是这样演替而来。

十三、食物大搬运。滋养了大地万物,水也不会有片刻停歇,它会继续奔流向下,携带着泥沙、生物及它们产生有机物,奔流到海。

这些养分,滋养了大量的藻类和动物。所以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浅海大陆架海域。

全世界海洋渔获量的90%以上,是在大陆架海域捕捞的,而大陆架海域,只占海洋面积的7.5%左右。

十四、洋流。水流到海里,到达了最低处,但流动不会停止。

由于地球自转、大气流动、阳光照射不均等多种因素,导致海洋形成了有规律的流动,这就是洋流。大致是北半球顺时针方向、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周而复始。

但这只是大致方向,因为海岸并不像脸盆那么规则和圆润,而是比犬牙还参差,千奇百怪,所以洋流相当复杂。

十五、能量大搬运。地球上,越靠近两极,温度越低,越靠近赤道,温度越高。

如果没有海水流动,两极就会更冷,赤道就会更热,地球上的宜居带就会很少。

总的来讲,从空气中吸收热量的洋流,叫寒流,往空气中释放热量的洋流,叫暖流。暖流很温馨,但寒流不可或缺。

有了洋流,两极和赤道的海水就有了交流,从而给赤道带来清凉,为两极送去温暖,整个地球就这样生机勃勃起来。

比如英国维度那么高,却并不寒冷,就是因为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十六、洋流的流动规模,比江河径流的规模大很多,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论流量,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河流量是20万吨/秒,而一个日本暖流的流量就是2000万吨/秒,妥妥的秒杀。

地球上最大的洋流,是南极绕极流,1亿吨/秒。

十七、表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尸体沉入深海,会分解成营养成分,而由于深海生物很少,所以消耗营养就少。于是深海海水的养分就会很足。

由于高纬度地区,盛行西方带和极地东风带,所以这种区域的海水,会由于埃克曼抽吸作用,表层海水被运走,深层海水被抽吸上来。

这样,让高纬度海域的生物有吃有喝,种群繁盛,著名的秘鲁渔场就是这样的存在。

此外,随着寒流,高纬度区域的海水流到低纬度地区,也为那里的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

而暖流,就属于缺乏营养的洋流。

不过,由于生物大多喜欢温暖,所以,当暖流撞上寒流,就又温暖又营养,让浮游生物喜出望外、大规模繁殖,养活海量的小鱼虾,这就为大型鱼类家族兴旺奠定了基础。

于是,像这种好地方,就成了地球顶级掠食动物——人类的渔场。比如处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的北海道渔场,就是全球四大渔

十八、水把物质从高处搬运到大海,而到了海里,水会丢下一句:傻了吧,哥会飞~

水可以继续飞升、循环,但这些随波逐流的物质,却没长翅膀,只好留了下来。所以海水里溶解的物质会越来越多,达到饱和的,就沉积下来。

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大概达到3.5%,其中90%是氯化钠,也就是人类吃的食盐。

海洋的沉积,不只是矿物,还有生物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光酿造,形成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矿物。

这是海相成油说的理论基础,也是有机成油说初期的理论基础。

水对地球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从物质含量上讲,水的规模并不出众,但它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以及无可替代、无微不至的。可谓“小体量、大作为”的楷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从小到大我几乎都属于比较好看的长发女孩,因此在成长的路途上或多或少获得了优待,这也许是外界对规范美的奖赏,小时候的我对这些优待颇感到自豪,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
  • 剧中白术这一句不经意的话,揭开了精英男最真实走心的择偶观,彼此一定要精神层面门当户对,双向奔赴的爱情才香甜至极!剧中白术这一句不经意的话,揭开了精英男最真实走心
  • 这样的他却爱上了生而背负弑神之力的你,从此他守护的万千生灵,多了一个心上人。你只觉得他很陌生,却不知你们早已经在几百年前相会——在那段黑暗而又漫长的时光里,你曾
  • 此外,志愿者们还围绕思想引领、文明生活、艺术素养、红色精神等内容,组织社区小朋友们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红色歌曲我来唱”“少年中国梦”美术创意等美育活动,引导
  • 有时候就很烦,特别是那些能自己顺手干的,实际不需要总找我,每个人时间都很宝贵[嘻嘻]对比之下,很讨厌不胜其烦的各类综合。第二点原因则是因为这款传世元神版,在游戏
  • ”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乱,不用帝命。”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其所表见皆不虚。
  • [毛球]第二章:当保安巧遇富婆,震惊,良心的抉择第三章:钢丝球的考验!第四十一章:今天星期四了谁请我吃肯德基第四十二章:吃到肯德基,策划了个活动([doge]
  • 同样是商务舱,香港法餐地伺候,在国外经常和经济舱一样在硬塑料椅子上啃冷面包,还是自费买的[笑cry]没有快速通道,也没有小巴运回航站大楼,那这有啥区别?刚毕业那
  • 以前每次看完我总会生出“阿信,爱你的人那么多,我又算得了什么”的感慨,但今天我要大声说,陈信宏,我是我们V3区最爱你的人!@阿信 (最后一张是快到家附近看到的同
  • 当初分开后,可能他心里爱得一直还是张阿姨,只是无奈自己已婚了,只能用这种方式,补偿张阿姨。 还有人说,一对情侣被家人拆散,又丧失了生育能力,又孤独终生,真的很
  • ——海子14.愿你可以永远横冲直撞,哪怕头破血流,也要爱憎分明、哭笑任之,一如年少时的模样。——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2.时光不会倒着走,最长的拥有叫珍惜
  • 这免战牌一挂就是好几年,只防守但不主动出击,大家都不理解,连赵王也误以为李牧胆怯不敢战。--三毛#每日一善[超话]#有一个喜欢的人已经很幸运了 只想把她这个人看
  • 成都航空有限公司还称,若乘机老人年龄高于65岁,则建议在乘机前72小时以内,在县级以上的医院开具健康证明,否则在登机时,若地面地服人员认为老人“精神萎靡”则有可
  • [星星]巴色鱼捞丨合肥路660号丨人均100藿香锅是个听起来像是暗雷料理,吃起来味道让人欲罢不能的东西,吃了才知道藿香味道居然是辣的[哈哈]主要是涮鱼片,都切得
  • #赵丽颖[超话]##赵丽颖沈璃# zly#赵丽颖李红樱# ʕ·͡ˑ·ཻʔʕ·͡ˑ·ཻʔʕ·͡ˑ·ཻʔʕ·͡ˑ·ཻʔʕ·͡ˑ·ཻʔ希望今年夏天妈妈切的西瓜上没有葱
  • 8️⃣haa神经酰胺小罐面霜,四季好用,我用了十瓶了,在家也用它,避免皮肤的水土不服,又好携带。一键预约一日一讲明天开讲差不多开始要准备国庆出游的小物件了,先给
  • #大熊猫成功[超话]#功妈一生,起起落落,半分无奈十分心酸,拳拳爱子之心终得回报,然三子和盛早逝不能释怀矣,传说宇宙浩渺有恒星名潘达,熊猫滚滚终时可去往也,星上
  • 两位主演,@刘令飞Liam 老师不需要多说,让我意外的是小白@白举纲 ——过往,我更熟悉的小白是钟情于Foo Fighters、各种核音乐的硬嗓,我没有想到他可
  • 商业价值的提升可以让二人踏进国际市场,比如做高奢品牌挚友甚至代言什么的)其实两个崽能接到新剧是非常值得开心的(而且我一直觉得俩人是完全可以演正剧的!沃沃想演那种
  • 坐在妇科门诊看人来人往 今天是周一 说不上来的累 可能是没有归属感 我要选择什么科室 我要谨慎但也不能太怯懦 这么一对比我在恋爱状态里的表现真的好糟糕 可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