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贺捷表】王铎临 钟繇《贺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钟繇68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

【1】擬钟太傅帖,庚寅八月,王铎学字。臣繇言,戎路兼行,履险冒寒。臣以无任,不获扈从,企仰悬情,无有宁
【2】舍。即日长史逮充宣示令,命知征南将军运田单之奇,厉愤怒之众,与徐晃同势,并力扑讨。表里俱进,应时
【3】克捷,馘灭凶逆。贼帅关羽,已被矢刃。傅方反覆,胡修背恩,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憙,喜不自胜。望路载笑,踊跃逸豫。臣不胜欣庆,谨拜表因便宜上闻。
【4】臣繇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建安廿四年闰月九日,南蕃东武亭侯臣钟繇上。 https://t.cn/A6xjgrdy

#历史[超话]#孔子问道与老子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
    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书法史# 崔瑗《草书势》原文已失,《晋书卷三十六·卫恒传》中记录原文如下:
“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勦其墨翰;惟多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或(黑知)(黑主)点(黑南),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后奇。或凌邃惴栗,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螳螂而抱枝。绝笔收势,馀綖纠结;若山蜂施毒,看隙缘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是故远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几微要妙,临时从宜。略举大较,仿佛若斯。”#书法教学#
译文如下:
文字的产生,开始于苍颉,他描绘那鸟兽蹄迒之迹,用来制定文字。到了后世,典籍越来越多;时世有许多不常见的事,政治有许多权变;官事荒疏了,因为要抄写文章;有很多辅佐书写的隶人,删简旧文字。草书的法则,大概还要简略;顺应时势表明意思,用于仓促紧迫之中;功效加快,与篆隶同样地使用,爱惜时间节省了精力;这纯粹是简略方面的变化。为什么一定坚守古老的体式呢?观看它的形象,低昂都有它特有仪态形势;方呢不合量方形的曲尺,圆呢不合量圆形的圆规。抑左扬右,看去象是倾斜的。像兽踮起脚鸟耸起身子,想在飞走离去;像狡兔突然受惊,将奔驰还未奔驰。有的(黑知)(黑主)点(黑南)地下点笔势,形状像似连珠,笔画完了而墨迹相连。蓄积壮气心情悒郁不快,纵放出来就会发生奇异的情景。有的像迫近深邃而恐惧战栗,抵据高处面临危难;旁点偏斜相附,像螳螂抱着枝条。笔画完了要回收笔势,有如将馀剩的线缕缠绕起来。有的如山蜂施放毒气,沿着那罅隙进行;有的像那腾蛇入穴洞,头进去了尾还垂在外面。所以远看它们,那摧崩的气势呀像汹涌的波涛倾岸奔涯;凑近去察看它们,画也不可移。它的要妙之处,就在于当其时其画采取的适宜的做法。这里略举大概,仿佛就如此吧!
()中的字打不出来,表示两字合为一字。(黑知)(黑主)(黑南):均指草书下点笔势。
《草书势》对后世书法的影响
崔瑗的《草书势》收录在晋人卫恒的《四体书势》中。该书法专论最早探讨的是草书,而不是篆书、隶书,这标志着书法艺术的觉醒,书法开始从“字学”中走出来,审美开始成为主要方面。崔瑗说:“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这指出了文字的起源。随后,他指出草书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发展需要由繁入简:“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肯定了草书的社会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他赞扬了草书的“势”,从而肯定了它的审美价值,是书法美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崔瑗指出草书形式美的三个特征:一是“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一改过去篆书多圆笔,隶书多方笔的书体平整均衡的风尚,行书方式更为自由飞扬,更适合充分表现书家的情感;二是指出草书具有强烈的动感,“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这是草书形态中所具有的生命力运动取向感的表现。正是这一蕴含了强烈生命力的态势塑造了生生不息的韵律,使人们关注其美;三是“状似连珠,绝而不离”“若山峰施毒,看隙缘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是故远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这是谈草书的书法形态所形成的一个连绵不绝、气韵灌注的统一的整体的审美意象。《草书势》强调了草书给人强烈的动势感,“势”正是草书形态运动和力的表现,草书之美也正来源于此。#书法教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状元不愧是状元!艾顿首秀爆炸Carry,恩比德准备接招吧!
  • 儿童失踪床底找到 原因竟是为了躲作业
  • 癌症免疫治疗获奖,诺贝尔奖还有哪些精彩看点?
  • 中秋小长假首日40000多辆车涌进舟山!都是来吃螃蟹的吗?
  • 彭于晏回应与许晴恋情传闻,公布择偶标准:就两个条件!
  • 导演谢辰阳自杀 因被骗钱烧炭自杀
  • 脸书16亿欧洲罚单,只因泄露5000万网民数据!
  • 10大糗闻:张杰谢娜喜迎双胞胎!赵丽颖:我再去买个锁
  • 高铁强抱女孩被制止!该如何保护你我的女儿?
  • 高中生请假当群演,老师的回复引无数家长点赞!
  • 多地新房降价促销!2018年房价真的要跌了吗?
  • 国庆福利!近千景区门票降价,这个假期再也不用为门票烦恼啦!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涉及的重大工程清单
  • 一批新规10月份正式实施,宜春人请知悉!
  • 乞讨解救聋哑人 七名受害人获救 五名罪犯将获刑
  •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再传消息,日内下行风险依旧
  • 今晨“国庆首贼”落网,栽在了20路公交车上……
  • 被怼了27年!与希腊达成共识 这个国家要改国名了
  • 中国驻泰大使馆、驻清迈总领馆重要通知!!!
  • 法国长棍面包要申遗,马克龙表示:必须支持!内附法棍吃法和菜谱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