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痛苦、疾病,消尽其因,转为道用?

普巴扎西仁波切

修安忍!这个我懂(众笑),真的得忍。
我已经忍了近二十年了,天天忍,
当然光知道这么一句话还不行。

“疾病转为道用”指的是什么呢?
历代高僧大德曾经说过,
我们今天所产生的这一系列显现
都来自于宿世之因,这是特定的。
要改变此果实,就必须消尽其因。

有两种方式可以消尽其因:
一是以呈现果实来转变此因;
二是靠修行来转变此因,
最终都会让此果报消失。

当你在遭受此果报时,若发心更清净、
更广大一些的话,
那么你在遭受此痛苦的同时就在修行。

现在此病痛仅仅是对个人折磨之外,
虽然它也在减少此因,
但是从广大事业的角度来说,
没有起到太多作用,
所以生病之时我们的发心应该更广大一些。
此时我们就应如是发愿:
愿我今天所承受的痛苦
能代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之痛苦;
我将我所拥有的一切善行给予三界六趣一切众生,
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快乐!

就像我们刚刚所说的那样,
愿我现在所承受的痛苦
能代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之痛苦,
三界六趣一切众生所造的一切恶业
和一切恶果让我来承担。
平常若是以这样的发心去领受这份罪业,
由于你有了这份清净发心的缘故,
你在受罪的同时就在修行。
修行,修行,就叫修心。

我平常也会念诵这四句偈:
遍满虚空之际一切众生之痛苦,
我今天遭受痛苦时愿能代替;
愿我所具一切之善行,
祈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都能获解脱!
念诵的同时可以做一些依文明观,
平常生病时尽可能念诵这四句偈,
将逆缘转为道用,每次身体不太好的时候,
我就发愿以此病痛来代替一切众生之痛苦!

喇嘛仁波切(阿秋法王)也曾经说过,
平常无论什么时候,
我们都应该把逆缘转为善用,
那么即便你在病痛中也在修行。
因为病痛之时专程做一个修行,
比如我们平常所做的身要七支坐法、
语要排除九节佛、意要发菩提心等,
身体太难受时我们做不到。
那我们就在病痛之时、
身体很难受之时发一个清净心,
就把其视为修行了一座。

若你有这样广大发心的话,
实际上真能起到一座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个想法,
还可以消除往昔所造之一切业力,
甚至对迅速消尽其恶果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为你具有一个很大的清净发心的原因,
所以这就是一门修行,这就是逆缘转为善用!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就是修安忍,(众笑)看谁忍得过谁!......

自他交换。菩提心的根本为自他交换。
我想我们每位弟子在修行期间都在口里说:
“愿天下所有一切众生成办解脱。”
但是,是否发自肺腑就不知道了。

弟子甲:上师!我的工作环境
有时真的很令人生气啊!

上师:自他交换也是对治烦恼之一种方法。

弟子甲:自他交换可以吧?

上师:可以!
在菩提心方面我们还是应该多修学,
当然我们平常所从事的一切善行
都是为了使菩提心不断增上。
以前我们所谓的菩提心更多流于口头宣说。
当然我们心中也不是完全没有其概念,
由于我们了解到三界六趣一切众生
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
当他们在做父母之时与我们今生父母完全相同,
为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在知母、念恩的观修中,我已经说过,
你们也知道。因此,
我们发愿为一切如母有情从事善行,
但是是否发自肺腑就不知道了。

平常有很多弟子问我,比如修显宗的,
他问我他现在是否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能力?
我就问他,无论是持名念佛,还是有相念佛,
持名念佛把心专注于念佛的声音之上,
有相念佛把心专注于阿弥陀佛的形象上。
你把阿弥陀佛作为自己唯一的救主,
平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是否有意无意地在第一时间都忆念到阿弥陀佛呢?
如果你很少做得到,那就说明什么呢?
虽然你时时口中宣说“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救主”,
但是是否发自肺腑的就不知道了。

我们都曾经当过小孩,
小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全部,
在小孩心目中母亲是全能的。
哪怕遇到天大的事情,
在小孩心目中母亲都可以完全解决。
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我们第一句话就是发自肺腑地喊“妈妈”。
以前小时候我们把母亲当作是全能的,
把心都交给母亲,
现在我们把自己的心全部交付给阿弥陀佛,
是否发自肺腑就不知道了。
平常在这方面无论是闻思,还是实修,
都要加以践行,你的修行就会越来越好的。

从修行的角度而言,别说很高深的修法,
就是简单的、刚开始步入修行的很多条件
我们都不具备。哪怕我们懂了,
但是并没有做到,
这就是我们当前最不足的地方。
连起码的基础条件我们都做不到,
却时时期待着更高深的修法,
可以肯定更高深修法,我们更做不到。
有时我就在想,现在我们不是不懂,
而是压根就没有做到,
这就是我们当前最吃亏的地方。
若往这方面细致思维,再付诸于实施,
想把自己改变成一个
很好的修行者就近在眼前了。

“疾病转为道用”指的是什么呢?历代高僧大德曾经说过,我们今天所产生的这一系列显现都来自于宿世之因,这是特定的。要改变此果实,就必须消尽其因。
有两种方式可以消尽其因:一是以呈现果实来转变此因;二是靠修行来转变此因,最终都会让此果报消失。
当你在遭受此果报时,若发心更清净、更广大一些的话,那么你在遭受此痛苦的同时就在修行。
现在此病痛仅仅是对个人折磨之外,虽然它也在减少此因,但是从广大事业的角度来说,没有起到太多作用,所以生病之时我们的发心应该更广大一些。此时我们就应如是发愿:愿我今天所承受的痛苦能代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之痛苦;我将我所拥有的一切善行给予三界六趣一切众生,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快乐!
就像我们刚刚所说的那样,愿我现在所承受的痛苦能代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之痛苦,三界六趣一切众生所造的一切恶业和一切恶果让我来承担。平常若是以这样的发心去领受这份罪业,由于你有了这份清净发心的缘故,你在受罪的同时就在修行。修行,修行,就叫修心。

我平常也会念诵这四句偈:遍满虚空之际一切众生之痛苦,我今天遭受痛苦时愿能代替;愿我所具一切之善行,祈愿三界六趣一切众生都能获解脱!念诵的同时可以做一些依文明观,平常生病时尽可能念诵这四句偈,将逆缘转为道用,每次身体不太好的时候,我就发愿以此病痛来代替一切众生之痛苦!

喇嘛仁波切(阿秋法王)也曾经说过,平常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把逆缘转为善用,那么即便你在病痛中也在修行。因为病痛之时专程做一个修行,比如我们平常所做的身要七支坐法、语要排除九节佛、意要发菩提心等,身体太难受时我们做不到。那我们就在病痛之时、身体很难受之时发一个清净心,就把其视为修行了一座。
若你有这样广大发心的话,实际上真能起到一座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想法,还可以消除往昔所造之一切业力,甚至对迅速消尽其恶果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你具有一个很大的清净发心的原因,所以这就是一门修行,这就是逆缘转为善用!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修安忍,(众笑)看谁忍得过谁!......

是的,自他交换。菩提心的根本为自他交换。我想我们每位弟子在修行期间都在口里说:“愿天下所有一切众生成办解脱。”但是,是否发自肺腑就不知道了。

弟子甲:上师!我的工作环境有时真的很令人生气啊!
上师:对,自他交换也是对治烦恼之一种方法。
弟子甲:自他交换可以吧?
上师:可以!在菩提心方面我们还是应该多修学,当然我们平常所从事的一切善行都是为了使菩提心不断增上。以前我们所谓的菩提心更多流于口头宣说。当然我们心中也不是完全没有其概念,由于我们了解到三界六趣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当他们在做父母之时与我们今生父母完全相同,为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在知母、念恩的观修中,我已经说过,你们也知道。因此,我们发愿为一切如母有情从事善行,但是是否发自肺腑就不知道了。
平常有很多弟子问我,比如修显宗的,他问我他现在是否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能力?我就问他,无论是持名念佛,还是有相念佛,持名念佛把心专注于念佛的声音之上,有相念佛把心专注于阿弥陀佛的形象上。你把阿弥陀佛作为自己唯一的救主,平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是否有意无意地在第一时间都忆念到阿弥陀佛呢?如果你很少做得到,那就说明什么呢?虽然你时时口中宣说“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救主”,但是是否发自肺腑的就不知道了。
我们都曾经当过小孩,小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全部,在小孩心目中母亲是全能的。哪怕遇到天大的事情,在小孩心目中母亲都可以完全解决。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第一句话就是发自肺腑地喊“妈妈”。以前小时候我们把母亲当作是全能的,把心都交给母亲,现在我们把自己的心全部交付给阿弥陀佛,是否发自肺腑就不知道了。平常在这方面无论是闻思,还是实修,都要加以践行,你的修行就会越来越好的。
从修行的角度而言,别说很高深的修法,就是简单的、刚开始步入修行的很多条件我们都不具备。哪怕我们懂了,但是并没有做到,这就是我们当前最不足的地方。连起码的基础条件我们都做不到,却时时期待着更高深的修法,可以肯定更高深修法,我们更做不到。有时我就在想,现在我们不是不懂,而是压根就没有做到,这就是我们当前最吃亏的地方。若往这方面细致思维,再付诸于实施,想把自己改变成一个很好的修行者就近在眼前了。

嗡嘛呢叭咪吽

「其心清净,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如是智慧猛利、信愿坚固之人」,听到这个法门,能信、能解,他有这样的智慧;有信、有愿,坚固的信心、坚固的愿心,这样的人,「唯智者、永明、中峰诸大老,方所堪能」,他们能当得起。《三时系念法事》是中峰禅师作的,禅宗的大德,临终念佛求生净土。他对于净土的认知,从这两句话就能证明,「弥陀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弥陀;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没有彻悟,这个话说不出来。永明念佛往生,这参禅的,肯定是上辈,他不会在中下。「既同智者、永明、中峰诸大祖师,又焉能位列下辈」,不可能在下辈,也不可能在中辈,肯定在上辈。「是故夏师会本」,夏莲居老居士这个会集本,「于三辈往生人后,专引《唐译》,另成一段」。这段经文前面说过,统统是唐译的,唐译的本子就是《大宝积经.无量寿会》。《大宝积经》是个大单元,释迦牟尼佛这一次是开了个大单元,这个单元里面讲了二十多部经。《无量寿经》也在这个大单元里讲过一次,我们称它作唐译。

「以表常言之三辈往生外,另有一格,即慈舟法师判为一心三辈者也,此一心三辈,乃别有大人作略,超越常格,而得往生者。此之作略,即一心也」。这品经里面所说的「一念净心」,就是前面「十方佛赞品」当中「一念净信」,一念净心就是一念净信。「前云,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阿弥陀佛有这个愿,这一类往生的时候就是这一愿的成就。「今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定生彼国。前后呼应,同显一心与一念之旨」,净宗法门最贵的就是一心、一念。「此实净土法门之妙体」,净宗最贵的一心、一念,就是真心,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性,不是从外面来的。

大乘教里佛常讲「真心离念」,真心没有念头。无念是不是真心?无念不是真心,无念是什么?无念是无想定。真心无念,但是一切明了,跟无想定完全不一样,无想定他没有念头,但是他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不一样。所以无想定他完全是无明,虽然一念不生,他什么都不晓得。佛法禅定不是如此,虽然一念不生,他样样清楚,像明镜一样,外面东西照得清清楚楚,一念不生。你要问他,他什么都知道;你不问他,他一个念头都没有。所谓的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我们要很细心去体会他。释迦牟尼佛那当然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他自己完全把它否定,他说他一生没说过一句话,要有人说他讲经那叫谤佛。这是什么意思?他真没有说过一句话。为什么?不起心不动念,说什么!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凡夫。不起心不动念,能说法四十九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大乘教常说的。从起心动念上来讲,他没说过,真的没说,可是从事相上来讲,他真的帮助很多人解决了问题,他说了很多。说了很多等于没说,那个说是什么?现在我们有一点明白了,反应。就像江本博士做水实验一样,水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是一种反应,就是感应。众生有感,他自然就有应。现身是应,说法也是应,反应,自然的,没有起心动念。这种反应我们现在知道是自性的反应,自性里头,这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无量智慧,具足无量德能,具足无量相好,所以他什么都能反应。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那个应就是反应,妙极了!

这说明释迦牟尼佛一生都在那里做实验,他早就成佛了。《梵网经》上说得很清楚,这一次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他来了八千次。就好像舞台表演一样,舞台表演,你要问他,他有没有现相,他有没有说话?他没有现相,也没有说话。为什么?剧本那么演的,他必须要照那个去演,剧本叫他讲什么他就讲什么,完全不是他自己的。你就晓得,那舞台上表演的,他没有现相,他也没有说话。他那个话是谁说的?写剧本的人说的,他的动作、表态也是写剧本的人给他安排的,不是他自己。释迦牟尼佛这个感应他不是自己,众生,众生有感他自然就有应。

像做水实验一样,它会看、它会听,它懂得人的意思。我看江本博士实验,他是用小瓶,里面盛水。那个小瓶是个小管子,大概粗细跟我们这支笔差不多,这样粗,长长的,里面装的水。看什么?写个字,贴在上面让它看,看它的反应。他说反应最好的是爱、感恩,这两个字的时候,水的反应图案非常之美。意念也是的,不写字,对这个水,我爱你、我感谢你,反应都非常漂亮;翻过来,我不喜欢你、我恨你,那个图案就非常难看。实验证明水确实它会看、它会听,它懂得人的意思。水是矿物,居然它具足了五蕴,它有色,就是物质现象,它有受、想、行、识,统统具足。在《还源观》上讲的就很清楚,《还源观》上讲宇宙的源起,一念不觉,自性里头、真心里头就变成一个妄心出来,这个妄心是阿赖耶。阿赖耶有三细相,第一个相,业相。业相是波动,或者我们讲频率,产生这个现象,它在动,动的速度非常快,一秒钟这个频率达到一千六百兆次,这个频率在动。动的现象里面就有受想行识,有物质现象,境界相就是物质现象,转相就是受想行识。所以,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同时发生的,这个频率我们称它作自然现象,宇宙就发生了。

佛在三千年前,把这桩事情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他说人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能力非常大,对外能够缘虚空法界,对内可以缘到阿赖耶,就是缘不到自性。为什么?自性是真的,它是妄的,妄能够缘妄,妄缘不了真。这就说明,第六意识有极限。现在被科学家证实了,科学家今天真的看到阿赖耶了,也观察宇宙的边际,边际看不到的。我们听到科学家的报告,研究宏观宇宙的,报告里面说,他们用精密的仪器观察宇宙,只能观察到全宇宙百分之十,还有百分之九十不见了。他这个报告我们一看就知道,那个百分之九十不见了,我们晓得到哪里去了,他不知道。佛经上说了,那百分之九十回归自性了。回归自性为什么看不到?因为自性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现象,这三种现象都不是。科学研究要有对象,没有对象它就找不到了。这是宏观宇宙,第六意识,向外缘。

向内缘只能缘到阿赖耶,现在量子力学确实缘到阿赖耶了,看到三细相,认为宇宙之间只有三样东西,能量、信息、物质,除这三样东西之外什么都没有。花花世界、芸芸众生,佛家讲十法界依正庄严,就这三样东西变化所作,基本就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能量是业相,信息是转相,或者是阿赖耶的见分,境界相是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科学到这里到极限了,这佛说的,再就没办法了。现在知道物质现象怎么来的,搞清楚了,物质是心念变现的,心念是物质的基础。心念从哪里来的?他告诉我们,心念是无中生有。不能说他错,他讲得很有道理,可是要追问为什么无中会生有?他不知道。还是佛经讲得清楚。

可是微观世界还没有到极微之微,这么小的一个物质现象里头它有世界,这科学家没发现,微尘里面有世界。世界没有缩小,微尘没有放大,微尘里面世界跟外面宇宙是一样的。这我们前面读过,普贤菩萨能进去,能入微尘世界,这个科学现在还完全不知道。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无外之外科学看不到,无内之内科学不知道。要怎么样才知道?佛说了,唯证方知。怎么证?你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就证得了,它就现前。只要你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决定见不到它,你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你就见到了。无外之外、无内之内你全明白了。所以,科学家就差这一点,他已经达到,在佛法讲,明心见性的边缘,已经到了边缘,那一关没办法突破。那一关要放下,放下就真突破了,放下就叫成佛。大乘教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经上有句话叫「彻法底源」,一切万法的根柢、根源你才真的明了。这也是哲学跟科学的终极目标,他们想知道的。

这桩事情,不能用心思去想,不能用言语来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些科学家,他们还是用言语,还是用心思,言语跟心思都不是真的,虚妄的,真心里头没有这个东西。所以用心思、用言语是决定行不通的,心思、言语可以到阿赖耶,可以到宇宙的边缘。这就说明,这一念净心、一念净信比什么都重要,这是真中之真。我们在这上面去努力,去认真修学,我们这一生真的会成就,真的会在一生当中证得大圆满。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你不求高它自然提升。如果用清净心,一无所求,往生的时候反而上品上生;一心想求上品上生,可能得到的是上品中生。为什么?他有求的那一念是个妄念,他还夹杂着那妄念在里头,不纯!一无所求,只有一念,我要见阿弥陀佛,我要到极乐世界,就可以了,决定得生,决定得见。

末后念老说,「前后呼应,同显一心与一念之旨,此实净土法门之妙体。夏师之会集,慈老之科判,均契诸佛本怀,深显禅净不二,实大有功于圣教」,这是真的。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一些宗教跟学派,真正能够放得下的人都达到这个境界。这是真理,不分宗教、不分学派,放下就是,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能放得下,你听到净土法门,你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看看,去见见阿弥陀佛,那一念心就成功。为什么?那一念心跟阿弥陀佛、跟诸佛如来心心相印,一个心。

末后这一段,「一心与一念,文异而实同」,一心跟一念在文字上不一样,而实际上是一桩事情,一心就是一念,一念就是一心。这个一念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念,一秒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这是一念;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的念头,其中的一念,那是一心。「《教行信证》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清净报土是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的真因。所以《弥陀经》上对这句话是非常重视,一心不乱。真正念到一心不乱,往生净土不是在下辈,至少也是中辈往生。一心不乱有两种,理一心跟事一心,理一心,上辈往生,事一心,中辈往生。什么是一心?此地讲了,信心无二之心。无二是什么?没有一个妄念,有一个妄念就是二心。我们平常讲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什么?阿赖耶,阿赖耶、末那、意识这叫三心。二意,二意就是意识跟末那,末那叫意根,第六叫意识,这二意。六道众生所用的心都叫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妄心,妄心不可靠,它不是真心,妄心会变,真心不会变。所以只有法身菩萨那个心永远不变,为什么?他用真心。

《华严经》圆教初住以上都用真心,那个心是绝对不会变的。十法界里面全用的是妄心,用的阿赖耶,十法界里面的佛都是用妄心。但是四圣法界用得正,为什么用得正?他是真正佛弟子,完全依照佛的教诲去做,确实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净而不染。三皈依非常适合于方便有余土,虽是妄心,用得正,六道用邪了,不正,见思烦恼把他扰乱了。见烦恼里头,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是说你的看法,你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你全看错了;思惑,贪瞋痴慢疑,这是你想错了。为什么?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五种见惑跟五种思惑完全没有。六道众生以这个是为自己的心,叫心坏了,错了!所以,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你落在这五种见惑、五种思惑,不全是罪吗?「无不是业」,你在造业,你在造罪。所以,他的果报是轮回。你造的善业,好不好?不好。为什么?三善道是报,出不了六道轮回。你造恶业就更不好,你到三恶道去受报。

净空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翡 | 赵丽颖·周翡 又开始看上有翡了[春游家族]四十八寨周翡来也[春游家族] 我家有翡初长成 合辑: 小妹妹、水草精[阴险]、周翡、小美人儿、漂亮姑娘、周
  • #佛教[超话]#《大方等大集经》录出 尔时,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大乘经能多利益无量众生。何以故?一切众生因大乘故,得人天乐及涅槃乐。世尊!夫大乘者,何
  • 用过后就被老客户认可的好产品,时隔二年多了再次回购[愉快][强][强]#儿童抽动症[超话]##小儿抽动症[超话]##抽动症[超话]##关注儿童抽动症[超话]##
  • 你能想象吗,《踏山河》的改编融合了朝鲜族的板索里、四物农乐、国风音乐、戏腔、电音等多种元素,在唢呐的加持下,有多带劲吗,简直是燃炸了。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乐队的夏
  • 随后,因为哥哥和父母有了一定情感积累,所以在父母心中哥哥的分量也是要比二娃重的。而父母这样做的影响,对长子来说也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长子物质与情感需求同时得到了
  • #微博好物生活节##电商号福利周# [打call][打call]2013年 易武刮风寨(绿印)古树生饼,拆开茶饼,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经历8年的干仓自然陈化,茶条
  • “在写什么”“不能说的”肖蘸大概写了很多东西,王博干脆去看人怎么动的,这下就很容易,“你,又,不,让,我,亲,你”一笔一划地控诉,“我,想,咬,你”肖蘸写完就飞
  • 它的刷新率为 60Hz,这是 iPhone 的标准配置,但与大多数 Android 竞争对手和今年配备 120Hz 显示屏的 iPhone 13 Pro 机型相
  • 当时我骑车在中山路洪波路口,我通话中回复他:"你放心,只要我妈妈在,我肯定是安全的"[咖啡]毕竟,认识了很多很多年,你听了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然后就马上说"这倒
  • !!
  • ❤️❤️溪秀小绿​盒面膜​积​雪​草成分:1⃣️​对痘印,痤疮青​春痘,​过敏瘙​痒症状2⃣️早期​色素沉着,​细小纹路淡化,​也就​是初期防​老,皮肤​无弹
  • 根据食物对身体的作用,我们可以将食物分为以下几类:1. 提高免疫力的食物。雾化吸入只需要使用1/5剂肌肉注射用的剂量,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就可以与1剂肌肉注射相当。
  • 嘴唇薄薄的,有点红,因为感冒了呼吸的温度有点热,肖站看着他,不知不觉就靠近了,觉得他或许是做了一个好梦。”王易博噗嗤一声笑了,原本迷迷糊糊睡着了,肖站可爱的把他
  • 最近很喜欢一句话:“错过了秋枫冬雪便会迎来春天的樱花”这和“夏日的遗憾终会被秋风温柔化解”的意思差不多,我想秋天不只是离愁别恨,更多的应还有农民的丰收、佳节的团
  • 如有社保卡相关问题,可咨询海口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中心,服务电话:0898-68571305。如有社保卡相关问题,可咨询海口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中心,服务电话:08
  • (偏远地区邮费按照店铺实收)④款式:1.连帽款,三色,黑色、红色、驼色 2.牛角扣款,三色,黑色、红色、灰色⑤截团时间:架上卖完截止▎购买方式① 领取优惠
  • 不看不知道一看入了魔,宇梁的采访给人感觉真诚实在又干净,跟其他内娱明星完全不一样,我算是彻底趴在了采访的坑里。#演员肖宇梁的角色魅力#xyl#肖宇梁jalous
  • #YOO家乐园[超话]##每日一善#[微风]#黄金visual柳智敏#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的人
  • 她若生斑,你便赞她漂亮得发光上帝这才在她的眼角鼻翼投下了淡淡的影。她若生斑,你便赞她漂亮得发光上帝这才在她的眼角鼻翼投下了淡淡的影。
  • #志愿者转发# #宝贝回家# 寻找约1972年出生2000年失踪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砚山镇 何友芬571081(出处: 宝贝回家论坛)我叫张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