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职场黄金法则,它能有效的帮助你更好的在职场生存。

  1、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主角和龙套

  职场上,想要过的轻松,不想往上爬,那就只能做一辈子的龙套。作龙套的坏处就是:送死你先去,功劳全没有,裁员先考虑。现在的职场绝不是养懒人的地方,你要比别人生存的好,就唯有当主角,让别人去做龙套。你不能踩着别人肩膀,就只能做他人垫背。

  2、每个人都要有大志,就算要毁灭世界也可以

  胸怀大志是做主角的首要条件。在职场上,你若没有一个奋斗目标,就不可能进取的往上爬,到最后只能沦为龙套,成为别人的牺牲品。所以不管毁灭世界,还是成为第一首富,你都必须心存志向,以此为目标。

  3、别被理想忽悠,理想是需要的,但不是别人的理想,而是你自己的

  当提起大志时,有人会想到企业目标,想到企业文化,想到老板慷慨激昂的演说。忘了那些吧,老板的理想只是老板的,而职场上,你是独立的。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被轻易忽悠。不管别人有什么理想,要牢牢记住自己的大志,这才是立命之根本。

  4、如果真的没大志,那就为钱奋斗

  每个人都有解甲归田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钱,谁要当这个官呢。所以赚钱是人最主要的追求。职场上很危险的局面,就是老板用理想笼络人,想让人不拿钱白干活。但真的肯不要钱干活,那你就是没价值的,既然没价值,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金钱是唯一衡量你价值的东西。你真的一无所求的话,那就为赚钱而奋斗。

  5、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职场与此一样,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不聪明的人,最多笨拙一些,事情做的差一些。而在职场上,这不是很大的罪过。但不小心就随时会触犯到别人的利益,犯下得罪人这个职场大忌。到那时,穿小鞋都不晓得是为什么穿的。管牢嘴,能风花雪月的时候就少议论同事,能说人好话时就别说坏话。

  6、你说的每句话,老板都会知道。所以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别奢望你私下说的话老板就听不到。老板能知道一切,这是真理。在职场上完全相同,只要你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就得担心谈话对象会把话传出去。而经验告诉我们,每一句对公司的议论,最后都会传到老板耳朵里。所以你跟任何人说话时,都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不该说的绝对不能说,可说可不说的也闭嘴。

  7、偶尔对老板交心是必要的,但要有的放矢

  记住,促膝长谈是种手段,而不是真的让你什么都说。偶尔的交心,说些无关紧要的私己话,能让老板觉着你贴心。而事实上,从没一个上司会对你真的交心。切忌一热泪盈眶,就把心窝子都交出去。被出卖的,永远是交心的那个。

  8、不管什么时候,装傻总是最不易犯错

  金庸也曾经说过,他年迈耳背后,该听见的话就能听见,不该听见的话就听不见。当有人要你当面表态站队,要你选择事情的方向,不管你怎么选都是错的。那么装傻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没选择时最不易犯错的方法。别担心装傻的样子很拙劣,即使每个人都看出你在装傻,可他们依旧拿你没办法。真正倒霉的是那些明确表态的人,有这些龙套牺牲,怎么也轮不到你。

  9、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

  在职场上,总把自己当最聪明的人,一定是做龙套的命。真正聪明的高手,是大智若愚,该精明时精明,不该精明时装傻。

  10、一定要有靠山,但比靠山还可靠的,是让自己有价值

  所以在职场中,和上司们搞好关系是一门必须的功课,为自己找好靠山很重要。而比此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有足够的价值,以致于每个上司都必须拉拢你。

  11、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这层意思一定要明白

  当一个上司对你说,你是他的人时,心里一定要清楚,上司并不是你的人。你是他的,他是他自己的。当你的事情与上司的利益有**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出卖你。无论何时都要记住,你是你自己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别相信上司故作亲近的话,那随时都会是陷阱。

  12、上司说他对你很放心,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如果上司真的对你放心,他根本不用经常提及。真正的信任,是通过行动表现的。当上司愿意把害人的事情,把职场斗争的事情和你一起做,那才是信任的表现。而上司口头说对你放心,则反而要当心了,很可能你做了什么,让上司产生你不忠的怀疑。

  13、站在上司立场上想问题,站在自己立场上办事情

  当上司相信你,让你做一些事情时,心里必须要有本帐,别傻兮兮的什么都做。你要站在上司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了解上司为什么要做,能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再以自己的立场抉择,有些做,有些推脱。就算是象余则成这样看似对站长忠心耿耿的人,也不是什么都会做的。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去做,不符合利益的想法推搪。用做了的事情取悦上司,而不做的事情则让上司知道,你已经完全尽力了。

  14、上司突然垮台,不要惊慌,独自完成任务,然后借此再找到新的靠山

  在职场里,经常发生上司突然垮台的事情。如果你不幸遇见,千万别惊慌,独自完成手上的工作,而且要做的漂亮精彩。而这就是你将来安身立命的资本,你可以借此找到新的靠山。还是那句话,必须要让自己有价值,这比有人罩着你还重要。

  15、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

  “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和“让自己有价值”这两句话间并没有矛盾。价值是体现在关键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才要突然爆发的。而无关痛痒时,尤其是做些没功劳只有苦劳的活,别做太好。永远干得好,就会一直干下去。若让人觉得,你只有做庸碌工作的才能,就算干到累死,你也没有爬上去的那一天。

  16、一定要有缺点

  在职场,一定要有缺点,一个完美而毫无缺点的人,会遭人嫉恨,会被人敬而远之。如果连上司都对你敬而远之,那职场之路就危险了。所以聪明人会故意暴露些缺点,尤其是无关痛痒的缺点,让上司以为他能拿捏住你,那才是最安全的境地。但缺点绝不可致命,却不能是你真正的短处,只可以是风花雪月时谈起的余兴节目,和人套近乎有余,想以此要挟则没门。

  17、高你半级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同级的是天然敌人

  如果已经有一官半职,那对这句一定感同身受。因为高你半级的人会有危机感,怕你随时都可能与他们平起平坐,所以有机会他们就会打击你。而不管高半级还是一级,都是上司,他们给你穿小鞋就危险万分了。而同级的人是必然的敌人,只要你们的上司不是傻瓜,就一定会挑拨手下争斗。

  18、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

  职场中,九真一假也是最佳法则。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是得不到上司信任的,只有忠心耿耿,几乎不说谎的人,才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骗到所有人。你要当老实人,老实人才能取信于人,没有别人的信任就没有关键时的谎言。说谎只需要在最最关键的时刻,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

  19、把每个谎话都当成性命攸关,这样说谎就不会内疚

  职场上很关键的难关,就是怎么过自己心理关口。有些人天生不会说谎,一说谎就内疚。这时候,就需要想起你的大志了。当一个人有志向,有理想,有信仰的时候,他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余则成为了完成任务说过谎,杀过人,也做过很多坏事。这完全因为他有信仰在支撑,所以并不会内疚。而你也要记住,每个谎言都可能是性命攸关,如果过不了自己的心,就可能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如果这么想了,你还会内疚么?

  20、每个人都站在恶的那一面,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善

  最后讲一句关于理想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有利于自己理想的则是善,不利于别人理想的则是恶。因人们各有各的立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在别人眼里,你必然站在恶的那面。你永远都是自己的善,别人的恶。但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大善,怎么样才是大恶呢?为实现理想说一句谎,这是恶,但不是大恶。而如果你的理想是毁灭世界,那才是大恶。譬如你以事业红火,同事幸福为理想,那么就算为这个理想做了坏事,也不过小恶。行大善而为小恶,历来被圣人们不齿。可圣人自己也这么做。如此的圣人可以从孔子、孟子、王阳明一直排到更近更近。儒教里有知行合一的法门,就是要你明白,只要理想大善,便可无所不为。然而,你必须真的确信自己的志向是善的。

【一个真正安心的人,其力量足以抵抗整个不安的世界】

文/恩师

净土门不受时代影响

难行道,在正法时代有证果的;在像法时代已经没有证果的了;在末法时代,只有教,而没有行和证,连修行者都没有了;到了法灭时代,就完全没有了。

可是,释迦牟尼佛以慈悲哀愍,特留《无量寿经》念佛法门,利益一切正、像、末,乃至法灭之众生。法灭时,众生皆以念佛得度,何况是现在呢?这样就让我们安心。

虽然说了利益遐代,末法众生和法灭众生都普遍能得利益,但是众生心中也容易起疑问。

因为法灭众生纯恶无善,没有善知识引导,自己也没有任何断烦恼的本事。自己不能断烦恼,一看周围茫茫人海,大家都是恶人、坏人,因为时代不同了,又没有善知识引导、提携,靠什么往生极乐呢?这里就说了,阿弥陀佛遍放光明,所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哪怕身边没有一个善知识,没有任何人引导,但是阿弥陀佛的遍照光明自自然然日夜不舍,白天、夜晚保护众生,引导众生,直到往生。

所以,为什么学净土法门不受时代影响,也不受根机影响,能得到大利无上功德?它的运行机制和原理,就是弥陀光明摄取不舍。

学圣道法门靠自己修行,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必须是上根利智。同时,对同行善知识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身边没有善知识,参禅怎么能开悟呢?如果学密,没有上师,怎么能成就呢?

所以,学圣道门,为什么在像法、末法时代不能成就?就是因为没有善知识,有证果、有证量的善知识已经没有了。

如果净土门也是同样的原理和法则,那么学净土门也不能成就了。净土门不需要世间善知识的点拨,就能往生净土,因为直接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光明摄取不舍。

如果有祖师、善知识,他们就可以在教理上引导我们,起到很好的外缘作用。但是,真正实施救度的不是善知识,而是弥陀光明直接摄取不舍。

就如同「二河白道喻」当中,弥陀在西岸呼唤「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在往生者和弥陀之间,再也没有其余的人,这就是我和佛的关系,阿弥陀佛直接以光明摄取念佛众生。

所以,这个法高啊!

安心后  自然念佛

说到摄取不舍,我们自然就可以安心,「念佛的众生,阿弥陀佛日夜不舍离,以光明日夜护念,摄取,引导,临终迎接我往生净土」,这样我们心中就会油然生起至诚归命、信顺不疑、愿求往生之心。

这里的「光摄不舍」和「行者安心」是一体两面的:因为弥陀光明摄取不舍,所以行者才能安心;行者安心念佛,就跟弥陀愿心相应,就蒙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也可以说是「佛光心光,光光相照」,「佛光」就是弥陀的摄取光明,「心光」就是众生信心之光明。

这里的「安心」不要错误理解,说「阿弥陀佛摄取不舍,我安心了,够了,不用念佛了」,恰恰错了。

安心之后是什么样的表现呢?

自自然然就会念念不舍,就会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这是一个安心行者自然的、必然的表现。

安心于念佛,就跟佛成为一体,就蒙受弥陀光明摄取,怎么会不念佛呢?自自然然就会忙时闲时一句名号挂在心头、口头。这种形象显示在世间,就是「作业之相」。

不是心中不安心,要靠凡夫身口意三业的努力造作达成往生,不是的;而是在安心的情况下,自然流淌出外在的行业。

就如同幼儿对母亲有安心,他在母亲怀里,或者在妈妈膝下绕膝而走,他喊妈妈,都是很自然、很亲切、毫无勉强的,是从依赖、安心当中自然喊出来的。如果他从小就被拐骗了,然后你指著一个妇女说「这是你妈妈,你喊吧」,他喊出来的都是很胆怯的,只是喊了一个名词而已,他心中对妈妈并没有感觉,并没有母子之间的安心,就算他一天喊一千遍、一万遍,心中还是怯生生的。

所以,我们了解弥陀本愿,安心念佛,声声念念都是自然的流露。

一切众生安心的妙法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强调在娑婆世界念那么多佛号?

因为我们跟弥陀隔得太远了,在娑婆世界受了无量苦恼,所以随时想到这里是苦恼的世界,想到阿弥陀佛净土的清净庄严,就随时念南无阿弥陀佛。

如果不了解弥陀本愿,不安心,就算一天念再多的佛,都是很胆怯的。就像被拐骗的幼儿,遇到人都是怯生生的,眼神、精神当中都有一种恐惧不安。我们就是被三界无明的魔王所拐骗,在三界火宅无常苦空的环境下,都是惊弓之鸟,胆怯,多疑。

所以,安心特别重要,心安了一切都安了,心不安一切都不安。

安心之法,唯有弥陀的光明名号。

有人靠钱来安心,有人靠权来安心,有人靠名来安心,有人靠情来安心,这些都不足以安心。靠钱、权、名、情来安心,这个口味太低了,他要安的是一颗永不满足的欲望之心,那是安不了的。

安心,首先要认识这个心,真正能让心安下来的,唯有弥陀的光明名号。

一个人果然心安了,在世间虽然身体有病恼,诸事可能也不那么如意,但是都可以轻松而过。

因为人过的就是自己这颗心,心安了,一切都好过;如果心不安,日子真是没法过,就算住在金銮宝殿里,或者躺在金山上,或者坐在权力的最高峰,被万人簇仰,但是心不安,那真的没法过。

很遗憾,世界上真正得到安心的人非常少,一切众生都蠢蠢而动,世界纷扰不堪。一个真正安心的人,他的力量足以抵抗整个不安的世界。

世界不安,大家都在追求,斗争,就是因为没找到安心的钥匙,没找准方向。

唯有「南无阿弥陀佛」才是一切众生安心的妙法。

至道无难(三重公案,满口含霜。道什么),
言端语端(鱼行水浊,七花八裂,搽胡也)。
一有多种(分开好,只一般,有什么了期),
二无两般(何堪,四五六七,打葛藤作什么)。
天际日上月下(觌面相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切忌昂头低头),
槛前山深水寒(一死更不再活,还觉寒毛卓竖么)。
髑髅识尽喜何立(棺木里瞠眼,卢行者是它同参),
枯木龙吟销未干(咄,枯木再生花,达磨游东土)。
难、难(邪法难扶,倒一说,这里是什么所在?说难说易),
拣择明白君自看(瞎,将谓由别人,赖值自看,不干山僧事)。
雪窦知他落处,所以如此颂“至道无难”,便随后道“言端语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雪窦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似三隅反一。尔且道,什么处是“言端语端”处?为什么“一”却有多种,“二”却无两般?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若透得这两句。所以古人道:“打成一片,依旧见,山是山,水是水。长是长,短是短。天是天,地是地。”有时唤天作地,有时唤地作天。有时唤山不是山,唤水不是水。毕竟怎生得平稳去?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种平怀,混然自尽,则此四句颂顿绝了也。
雪窦有余才,所以分开结裹算来也。只是头上安头道:“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虽无许多事,天际日上时月便下,槛前山深时水便寒。到这里,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岂不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处。
雪窦头上太孤峻生,末后也漏逗不少,若参得透见得彻,自然如醍醐上味相似。若是情解未忘,便见七花八裂,决定不能会如此说话。“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乾。”只这便是交加处。这僧恁么问,赵州恁么答。
州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
时有僧便问:“既不在明白里,又护惜个什么?”
州云:“我亦不知。”
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
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
此是古人问道底公案,雪窦拽来一串穿却,用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今人不会古人意,只管咬言嚼句,有甚了期?若是通方作者,始能辨得这般说话。
不见僧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
严云:“枯木里龙吟。”
僧进问云:“如何是道中人?”
严云:“髑髅里眼睛。”
僧不悟,举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霜云:“犹带喜在。”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霜云:“犹带识在。”
僧仍不悟,又举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山云:“血脉不断。”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山云:“干不尽。”
僧云:“什么人得闻?”
山云:“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
僧云:“未审龙吟是何章句?”
山云:“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
圜悟在评唱里说,雪窦了解这个公案的内涵,所以作了这个颂词来做总结,先说“至道无难”,随后说“言端语端”,这是在举一反三。再说:“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是举三而反一。圜悟说雪窦这个开示是“三重公案”,意思三次被人“拶住”,差点无法脱身。祖师虽然是慈悲为人,但是说的越多反而让人妄生歧义,好比满口含霜吐不出水,说不清道不明。“言端语端”是说大道并不遥远,就在在言语中显现。为什么说“一”却有多种,而“二”无两般呢?因为“一”指的就是众生本有的平等的真如自性,而自性能生万法,所以说“一”有多种。 佛经中的:“真如”、“涅盘”、“法身”、“如来藏”、“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拖死尸者”、“阿赖耶识”、“唯我”、“唯心”等等名称皆是同一物。圜悟著语说:“分几种名称挺好,只有一个法门,什么时候能到达尽头?”“二无两般”的“二”指的是“真”“俗”二谛,“真”“俗”二谛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理,学佛就是要从世俗而入胜义。通达二谛的道理才可以通达佛教,唯有从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互成互破,才能扫尽一切执着而显现真如自性。迷悟皆在一念,圣凡同属一体,此乃一切法无二相也。“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不具眼”,就是不具备看透实相的法眼。一个没有开眼的人,应该向什么方向去摸索呢?如果能悟透“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两句话,自然就知道方向了。所以古人说:“打成一片,依旧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长是长,见短是短。见天是天,见地是地。”去掉情识计较,将万事万物蕴含的禅理看作浑然一体,这样打成一片之后,对于山水天地的名称名相也不再执著了。苏东坡有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是把“天”叫做“地”,把“地”叫做“天”,也很平常。佛经云:“诸法唯假名,但依名字立”。名字怎样称呼并不影响事物的实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心地上平稳?其实很简单,就像“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是很正常的自然景观。面对这一切自然现象,只需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无可计较,没有分别。对表相的执著和烦恼也就消失了,那么这四句颂词所说的涵义就透彻了。

雪窦才华横溢,所以他分开用几种比喻来表述意境,但是这也属于头上安头,多此一举。“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其实根本无需多此一举。因为天上太阳升起时,月亮自然就下去了。窗前山色变深沉时,山水自然也变得寒凉。到了这种境地,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这不就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吗?

雪窦这则颂词一开头就写得很深奥,所谓曲高和寡,所以到后面又透漏一些玄机,松开一些口子。如果学人能参的透彻,就像品尝醍醐美味一样,如果还在用平常情理去计较,那就七零八落,支离破碎了,必然不能领会这些话的奥妙了。“骷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干”,骷髅识尽喜从何来?有喜悦那就是还有意识分别。枯木里有龙吟之声,说明还没有销蚀干净。这两句又是另一件公案了,雪窦把另一件公案和本公案交织起来深入阐释这个“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与石霜、曹山二位禅师的开示交加起来,便禅味十足,风光无尽了。如今的人不懂得古人的意境,只知道咬文嚼字,什么时候才能明心见性呢?如果是一个开悟的大禅师,自然一看就明白这句话的奥妙。

从前有一个参学的僧人去参香严禅师,他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这个问题就像梁武帝的“什么是圣谛第一义”一样,这是难以用语言直接来表达的义理。香严回答:“枯木里龙吟”学僧又问:“如何是道中人?怎么样才算是入道了,才算是开悟的人呢?香严回答:“髑髅里眼睛。”“枯木里龙吟”指的是灭绝一切妄想,参禅参到犹如枯木一般死寂时,依然能听见龙吟一般美妙的声音,犹如枯木逢春,真心的妙用显现了。而“髑髅里眼睛”,指的是断除情识分别之人就像一具髑髅一样死寂,但此时眼识依然能起到觉知作用。香严的意思是禅并非一昧死寂,而是通过止息妄念,恢复活泼的自性妙用,“枯木里龙吟”和“髑髅里眼睛”都是象征死中得活。大死之人才能够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就是凡夫了。

这两句莫名其妙的回答让这位僧人实在不解,他又去参石霜禅师。还算他有点小聪明,他直接把香严的答案拿来问石霜。他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回答:“犹带喜在。”就是说最初悟入时心中有一种得法的喜悦感。学僧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石霜回答:“犹带识在。”意思是此时情识还可以起妙用。

石霜几乎将香严的答案点透了,但是这个僧人依然没有领会其中的含义。他又去参曹山禅师。他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曹山回答:“血脉不断。”他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曹山回答:“干不尽。”这里“血脉不断”和“干不尽”指的是众生的见闻觉知和本自具有的自性丝丝缕缕生机不断。僧人又继续问:“什么人能够听见枯木里龙吟之声啊?”曹山回答:“尽大地未有一个不闻。”就是说天底下所有人都能听见。这个僧人又继续问:“未审龙吟是何章句?”不知道这个龙吟的声音有什么说法?有什么依据吗?曹山回答:“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意思不知道什么出处,我只知道听见这个声音的人都已经死了!”“闻者皆丧”大禅师的答案往往就是这样不同寻常,振聋发聩。“闻者皆丧”指的是身心脱落,实证“无我”,“我”不存在了,自然也没人能听见龙吟声了。

复又颂云:“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雪窦可谓大有手脚,一时与尔交加颂出。然虽如是,都无两般。雪窦末后有为人处,更道:“难、难。”只这“难”、“难”,也须透过始得。何故?百丈道“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雪窦凡是一拈一掇,到末后须归自己。且道,什么处是雪窦为人处?“拣择明白君自看”,既是打葛藤颂了,因何却道?君自看?好彩教尔自看,且道,意落在什么处?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
雪窦又写了四句颂词,将香严的“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作了一番阐释和总结。“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在枯木里能听见龙吟声那才是真正的见道了。骷髅里面的情识分别都断尽了,真正的法眼才能起到妙用。“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百丈祖师提倡“从浊辩清”,“浊法”指的是贪嗔爱取等行为方式,“清法”指的是菩提涅槃解脱等行为方式。当“喜识”都断尽了也不存在有一法可得了,身在其中的人还怎么去从“浊法”中辨别“清法”呢?烦恼即菩提,哪有浊清之分呢?

雪窦真是个有好手段的人,一时间把公案的奥妙之处都写在了颂词之中。但是最后提到为人处,雪窦也说“难,难。”“难、难”就是难上加难。“为人处”指的是禅师接引他人入道的手段。前面雪窦说“至道无难”,这里雪窦又把自己前面的话给推翻,“无难”变成“难、难”,但就这“难”字,也需要开悟的人才能领会。为什么?百丈祖师曾说过:“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就像雪窦在拈古颂古时,到最后也都要化为己用。你说,雪窦接引徒众的家风是什么?“拣择明白君自看”,是“拣择”是“明白”你自己看。为什么绕来绕去说了那么多,又要你自己看?幸好是叫你自己看,不然又陷入执著。你且说雪窦的用意是什么?“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山僧”是圜悟对自己的谦称,别说你们领会不了,就是我圜悟在场,也无法领会。圜悟真的领会不了吗?实际上他和雪窦一样用心良苦。他们都担心后人粘滞在颂词和言语上,形成新的执著。所以雪窦要大家自己看,启发学人自证自悟。就像百丈祖师提倡的“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一切的理论,包括山河大地间蕴含的禅意都要归于自性之中,禅者要着重开发自身的直觉智慧,回归自性,而不是迷着公案,拘泥文字。陷于知解和妄念的窟穴中不能自拔,不能独立地彻见本性,体悟真理。这就是雪窦的家风,也是圜悟的心迹。

——选自刘松林居士《碧岩探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啊 连正价票都要抢啊 那算了不出去了9.这次生日公演我想请个外包 请老师帮我编支舞 感觉我的脑子快不够了~我昨天浅浅问了水水编舞价格 一场下来我感觉我都没钱吃饭
  • #刘亦菲谈出道20年的变化#不知不觉刘亦菲进入我们大众的视野已经20年了,在采访中被问到出道20年自己觉得有什么变化时,刘亦菲表示一开始会从大家那里找答案,自己
  • #青西郊野公园##沪漂日记# @乐游上海 @青春上海 @上海地铁shmetro @绿色上海 @看看新闻KNEWS @绿色青浦 @玩乐上海 这是一篇 关于《断·桥
  • 第二,危险大运的找寻法因每步大运是十年,在危险运程的十年中虽说是不吉,但并不是年年均凶,下列十条既是在凶运中找凶年的规律;1,弱命大运通死地,流年以之配成死死、
  •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市场的变化是无常的,交易也需要随机应变,预祝交易顺利】#黄金# #走势分析# #外汇# #原油#黄金交易:8月
  • ❤️ 这个世界乱糟糟的,而你干干净净,可以悬在我的心上,作太阳和月亮。❤️ 你是我的乍见之欢,也是我的处之不厌。
  • 8、应急综合服务展区银行、保险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公益救援队伍等五、展区设置1、展区划分W1 馆粉尘防爆产、应急科技与技术、工业防护与劳保用品、公共安全、智慧
  • 已经加入的代理之前咨询我时问的问题有同样疑问的意向欢迎对号入座⬇️如何选上级/精准引流/负责程度/客单价高/门槛很高:之前做过没赚到钱没信心/嘴巴笨不会说:不懂
  • 而当我们落魄的时候,那些伸援手的人,才是真心为你考虑。而当我们落魄的时候,那些伸援手的人,才是真心为你考虑。
  • 皮肤自然透水的感觉真的太好了吧自然光下的水光肌肤,这是我曾经梦寐以求的,就坚持了6个月的水光饮[嘻嘻][嘻嘻]不‮所是‬有的胶原‮白蛋‬肽玻尿酸‮充补‬剂都有‮
  • 对手头工作分类分级沟通协调,公司内部协调的工作通过电话和网路加快办事效率,华北工程级别的协调工作由值班人员去积极沟通办理,总的原则是“前线的生产不停,我们部门的
  • 7,劫财坐伤官喜用论:劫财与伤官同柱是不吉之配置,因劫财会生伤官,更加重伤官之特性,这种配置者,每都目无法纪,违规越法,身败名裂,女命有妨夫败夫之虞,男命现于时
  • 柏嘉居:不锈钢橱柜台面水盆一体,既好看又耐用厨房是一个水火交融的地方,在选择厨柜台面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在考虑美观、耐用、环保等因素时,还需要考虑水火因素
  • 咳,因为刚写的一些有关弟弟的非主流心动(痛)文学,勾起了我的一些远古的回忆,我又去知乎看了一遍之前的crush小作文,决定把它都搬过来[允悲] 这篇好长好长,
  • 我从右边开始一个店铺挨一个细细品,走到尽头再往返拍另一边建筑,没有带单反相机,手机总有些不足,但是依然平静,一直抬头欣赏似曾相识的南洋骑楼式建筑,在电影里见过,
  • 虽说这里是外地人专享地区,但相对方便,又累又饿顾不上#旅行流水账##重庆旅游# 这个咪,这么大一头猪,昨晚站在窗口发呆被路过的一只大白猫吓到炸毛嗷嗷叫,夹着的尾
  • 详情请见(文末有惊喜福腻哟~)明艳的夏天很像一颗橙红的西柚[彩虹屁],夏天热烈却也闷烘烘,西柚酸甜却也涩溜溜。南非西柚,汁水比普通的西柚多很多美眉都爱它!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在奋进的道路上,要经得住考验,稳得住心神,用深厚的文化修养,形质兼修的作品,赢得未来的好评。#熊猫守护者[超话]#[熊猫]#阳光信用#[熊猫]#每日一善# 【
  • 一级注册建筑师零风险操作保过签约不过不收费报名条件:取得建筑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相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并从事建筑设计或者相关业务2年以上的。报名条件:取得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