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奉敕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道长,我想入道!先读完这篇道教派别基础知识!#民俗文化#

道教主要分两派,正一派和全真派。

正一派道士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业、茹荤、饮酒;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斋醮、祈福禳灾、降邪驱鬼、超度追荐为主要宗教活动。“正一”寓意“正以治邪,一以统万”、“真一不二”。

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观修行,不娶妻,不茹荤,不饮酒,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其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

皈依道教一般指皈依全真派或正一派,皈依后称道教居士、信士,可住观也可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业、茹荤、饮酒。

想当道士,无论全真和正一,皈依是第一步。皈依以后是道教的居士,也就是信徒,但绝对不是道士!有很多人问皈依啥意思,看下面一段话你就知道了:

皈依就是皈从、依靠。

第一皈身,皈依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故曰道宝。

第二皈神,皈依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曰经宝。

第三皈命,皈依玄中大法师。不落邪见,故曰师宝。

接着,正一和全真从皈依以后,区别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我们先说正一。

正一在皈依之后,想要更近一步成为道士,就要传度。祖师设教传度,必有传度之秘。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传度牒文上明确写道:“凡属修士,应就祖师名下传度,用以弘道宣化,济世利人,皈依行持。”可见传度之重要。传度更是自古以来就作为正一派弟子正式入道修行的标志。传度之后,方赐三山滴血法名,经文,法器。

传度说完了,我们再来说授箓。

道教授受法箓,自太上以降、祖天师创教以来,即成道教之传统。授箓之后,才可被称为法师,才真正在上界有了一席之地,才可以兵将护卫,登坛行法。未经授箓的传度弟子,只能借师父之名行法,前提是师父要授箓过。

道教授箓是特有的宗法传承体系。一是箓为道士应持之典和行法的凭证,授过箓之后,才有神职道位,才能召唤箓上神兵将吏护法显灵;二是道士羽化后,即可凭箓位功德登仙,颁以仙职,免除冥府地狱之苦。

其意义:

一是法天地、敬祖宗;

二是明师承、皈三宝;

三是受戒律,发誓愿;

四是颁法职、宣教化。

授箓法坛又有箓坛三大师和护坛六大师,分别是箓坛三大师:传度大师、监度大师、保举大师。护坛六大师:护法大师、护经大师、护箓大师、护戒大师、护坛大师、护道大师。

现在天师府所传法箓大概有如下几个品级:

1、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为正六品、七品衔。

2、升授《正一盟威经箓》,为正四品、五品衔。

3、加授《上清五雷经箓》,为正三品衔。

4、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经箓》,为正二品衔。

5、晋升《上清大洞经箓》,为正一品衔。

并且规定升授和加授者,须凭道功德行依阶升加,按传统规定,每三年可晋升一级,若无功德不得升迁,但功德超群者,或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可破格升授。妄欲升迁,反遭天谴。

下面摘录的这一段文章,能够充分说明授箓的重要性:

《三洞修道仪》说:”授正一籙後,方可以為人章醮“。因为只有得受法箓,才能名登天曹,才有道位神职。有了道位神职的道士其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奏达天庭,才能得到神灵护佑,反之斋醮章词无效。所以凡主持斋醮的道士,必先求授法箓以正道位。

《正一文科戒品》对箓的作用解释说:“总统天地一切神鬼,诛伏邪魔,斩灭妖精,征灵召气,制御山川,涤荡气秽,章奏传驿,达通神仙,莫先乎正一。”因为受箓之后,箓牒中拨付受箓者有护身将帅,协助受箓者在主持斋醮时,斩妖除邪,拔度生灵,救济因厄。未经受箓受职,就无权遣神役鬼。

正一说完了,我们说全真。

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真道士,冠巾是一定要经历的。全真道士初入道观,称为“道童”。道童先须在庙内出力苦行,培养功行,又称“行行”(读xínghéng)。冠巾拜师之后,方可成为正式道士。

“冠巾”是全真道出家道人正式成为道人的仪式。这种仪式只在子孙庙举行。很多子孙庙都遵循着一条规矩:新出家者在庙行三年苦行,没有过失,才给“冠巾”正式有自己的度师。没有“冠巾”没有正式度师。行行期对庙中老道士们皆以“师父”称之。

冠巾又称“小受戒”。行冠巾礼,高功为冠巾师。度师即恩师,是亲师父。梳发挽智者称拢发师。引导行礼者称:引进师或引礼师。

接着,全真派修道之阶次是以传受戒律为标志的,道教全真派认为受得戒律才是合格的出家道士,学道不持戒,无缘登仙界。

道教授受戒律,源远流长。自太上降授科仪,即成道教之传统。魏晋以后,道教戒律十分丰富,如《三皈戒》、《五戒》、《十戒》、《老君八十一戒》等,要求奉道者必须持戒、守戒。

金元全真派成立,邱祖遂根据道教已有的戒律,订立了道教全真传戒仪范。清顺治年间(1644—1662年),王常月祖师又创立全真丛林,在北京白云观开坛传戒。他承袭全真派戒法科仪,讲说《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合称“三坛大戒”。

传戒由十方丛林的方丈负责,称为“传戒律师”,又谓传戒本师,因十方丛林的方丈专门负责开坛演戒,解说戒律,传授戒法,故有此称。《道藏辑要·初真戒律序》云:“律者,正也,所以正不正也。

即如乐有律以节气候之不齐,出师有律以禁止武之不整也。”《初真戒·三师原说》称:“传戒本师乃太上继宗演教,接化大德之师。不受天仙戒者,不得传戒。”故律师的选择非常严格,必须是受过三坛大戒,戒行精严,德高望重的方丈荣任此职。律师之下,还设有证盟师、监戒师、保举师、纠仪师、提科师、登箓师、引请师、纠察师、道值师等,协助律师传戒。 https://t.cn/Rcdt451

⚠️四十八愿: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一)——金刚上师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

经文: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

念老在讲座三十二集中说:“第十三愿、光明无量愿。愿文是:“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本愿也就是善导大师五个真实愿中的第二个。第十三愿与第十五“寿命无量愿”,净影称为“摄法身愿”,以其摄法身成就也。此愿大意是:愿自己成佛时,自己的光明不可限量,无边无际,普照十方上下净国土、秽国土一切处所,所放光明要绝对地胜过一切佛光,要比日月的光明胜千万亿倍。光明遍一切处,光的功德妙用也就遍一切处,可以摄受度化的众生也是无尽的,所以这是大悲方便之本,是报身佛的真实功德。我们大悲度生要有方便,所以光明遍照来摄受众生。愿中佛就发了誓愿,自己是无量光、无量寿,实在就是愿一切众生都是无量光、无量寿。因佛光遍一切处,佛的教化与摄受就遍一切处;佛身常住,则众生永有依靠与导师。《甄解》说:“若约佛所证,则四十八愿,皆入光寿法身。”意思是:倘若按佛所证的境界,那么四十八愿都可以流入无量光寿法身。法身必定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正是法身本有的德相,所以叫做无量光寿法身。从这个无量光寿法身,流现出弥陀一切大愿、极乐世界依报正报一切功德。极乐世界的依报:宝池、宝树、宫殿、德风华雨等等,正报:弥陀、观音、势至等等一切圣众,以及种种殊胜方便,都是从弥陀的法身所流现。所以四十八愿就包括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以及无量无边摄受众生的一切妙用。四十八愿显的是法身功德。时常有很多人说,极乐世界的一些相,尤其是黄金为地等等,觉得没有什么兴趣。实际上这些黄金并不是说咱们世界的黄金货币,而都是真实法身哪。初步就是要离开相,才见真。《楞严》也是如此,要离开了妄,才显真;进一步彻底之后,妄就是真。善导大师说:“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事相都是道,全显的是法身。要从度生而论,《甄解》又说:“又以摄生,则愿愿皆为众生。故云:‘四十八愿,摄受众生。’又云:‘一一誓愿,为众生故。’如是四十八愿互摄互融,不可思议。”无量光,就为了光照一切处,度一切众生;无量寿,众生老有所依止。一切愿都是为众生,所以四十八愿全显法身,四十八愿全是摄受众生,互摄互融,不可截然划分,说这一愿是显法身,这一愿是度众生。

日本望西师(做了一个楼冲着西边,叫望西楼,自己也号为望西,因恭敬不提他的名字,都提他的号)说:“横摄十方虚空无边,故国土亦无边。国土无边,故众生亦无边。众生无边,故大悲亦无边。大悲无边。故光明亦无边。光明无边,故摄取益无边。以要言之,欲益无边。故光无边。”时间是竖的,空间是横的。十方的虚空没有边际,所以国土就没有边际;国土没有边际,所以国土中的众生也没有边际;有无量的国土,就有无量的众生。所以法藏大士这个大愿不是只度一个地球上的全人类,而是各种众生;还不只是一个地球,而是无量的地球、无量的天体。天体无边,众生无边,所以佛的大悲也无边,给众生的利益也就没有边(见第十四触光安乐愿),而这个利益之深也没有边际。正因从众生出发,要让众生得到利益是没有边际,所以光也无边。

“绝胜诸佛”,佛佛平等,怎么又说阿弥陀佛的佛光绝胜诸佛呀?这就如本经〈光明遍照品〉所说:“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又,“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这都因过去在因地愿力各个不同,到成佛时,各个按照自己所发的愿,自然成就,不须安排。法藏所发既是超胜诸佛的愿,所以成佛时威神光明在十方佛中最尊第一。释迦牟尼佛到娑婆世界来是很不好的时候,人是减劫;那弥勒大士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人是增劫,都很高大。各人的愿不一样,弥勒他多生求福,他发心在前,成佛在后,因此他成佛是一个很有福的时候。现在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每一个人将来走的道路,每一个人的归宿,每一个人的成就,各个不一样。何以故?每个人的心愿志向不一样。这个愿力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等到作佛的时候,就得到了和自己愿力相称的一些殊胜之果。“自在所作,不为预计”,你发的是什么愿,你做的是什么功德,到时候所得的果实就是这样,不须要安排。法藏要“绝胜诸佛”,绝对不是逞能好胜、突出自己,而是切愿自己对众生的奉献,给众生的真实利益超过诸佛,所以阿弥陀佛称为大愿之王、诸佛之王,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密宗也说: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这就是说明为了绝胜诸佛,得到的果实也正好是如此:“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这话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者,没有任何夸大、夸张,没有要捧一个谁、压一个谁,十方诸佛都赞叹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赞叹阿弥陀佛。

又根据密典《大法炬陀罗尼经》说诸佛有两种光明:⑴常光。⑵放光。常光者,谓圆明无碍,无时不照也。放光者,有时放、有时不放,为了某一种因缘,或者使人觉醒、或者加持,或现或放随宜自在。比方释迦牟尼佛讲本经时就放大光明,阿难就惊奇细问,跟佛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见过。佛放光就是要警醒大家,你们要重视这部经,就“自在所作,不为预计”,这是放光。今愿所指是常光。根据玄奘所翻译的《阿弥陀经》,称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个名字就是称赞净土佛摄受,佛在摄受你,显出他力(从果实上开始就是他力),就是难信。你只要真正肯信了,他力在你身上就显出作用,所以“信力圆时,全成佛力。疑根未断,即是罪根”。“疑”跟“信”这两个字,大家千万要好好地检点,还有什么地方有疑?这不等于参禅那个疑,参禅那是大信之后的对于佛法负责任到极点起的疑。一般人所谓的疑,到底这佛有没有?佛经上的话是不是句句真实?这种疑就是罪根。疑根要不断,偶尔一起都是没断,即是罪业之根。《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说:“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彼佛就是阿弥陀佛。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彼佛恒常不断在放光,所以弥陀又号常照光。佛光明无量,所以号无量光;常照不断,又号常照光。所以佛光“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一切凡光不能相比了。(日月的凡光还有一个特点,那个光刺眼,魔光也是刺眼的,佛光是不刺眼的,这个大家要有所分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潇湘晨报)秋天的风带着记忆向我吹来我会想起大一那年骑着自行车去社区给老人量血压路上的风我会想起大三那年和秦在北京去看花花演唱会路上的风我会想起工作那年我去济南
  • [酷][加油][心]【曲阜公安•节日我在岗】外地游客丢钱包 邮寄送还获称赞10月2日上午,一名环卫工人手中拿着一个钱包来到曲阜市公安局三孔派出所称:在游客中心打
  • 新地,自然是秦国的新地,可惊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大约忘了,安陆被秦国征服也就50多年,50多年,就已经彻彻底底的把自己当秦国人,没有军饷,自带军装都要为秦国打仗,为
  • 首先是控油,用温和的洁面乳或去角质后,用紧肤水浸湿一小块化妆棉涂抹于面部,尤其是T区,可有利于排出毛囊口的皮脂,有较好的去油效果。补水保湿油性长痘的皮肤,补水保
  •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小王子》里似乎有段类似的话,“要是有五十三分钟,我宁可慢慢地走向一汪甘泉……”(特意去翻了一下)好吧,希望大家都不要迷失自我……内蒙出差(
  • 我跟朋友打了会电话聊天,快一点的时候他说我们要收拾一点钟退房间,他就去洗漱和收拾自己的东西,顺便也帮我把大部分都收拾好了,时间差不多就提醒我要快收拾一下起床,我
  • 自夏起至现代中国,三千年历史纵向叙述了中国历史的兴衰亡替,对每个朝代的历史时期存在的组织结构、税制形式以及两千多年的帝制缔造的传统中国,进行了归纳性的阐述。封建
  • 多年来,开鲁县发展辣椒种植产业,形成了“一业带动,万人增收”的喜人局面——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到采收、挑拣、销售、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带动该地区5万余人吃
  • 他应该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她还是推开了自己,虽然我们都能理解,但是他一定会心碎的,并且节目还没播完就要分开,他怎么可能会有理智,可能在他眼中不愿公开就是不够爱,
  • 平时买要300的[抓狂]咱们五折可以拿下就不要买贵了!半价到手诶,上次没抢到的姐妹快来!
  • 我想做一条鱼 #诗歌[超话]##原创##每日感悟# 我想做一条鱼 不去羡慕飞鸟 翱翔蓝天 我已然 自由自在 不用在乎人间 世故冷暖 因为记忆与我无关 不畏
  • [haha][haha][haha]#王俊凯我想和你唱# 恶补了一下我想和你唱,看到最后收官的一期,发现俊凯同学真的长大了不少,变的越来越开朗阳光了哈哈哈,其实
  • ”豆爸开始还嘴犟跟豆豆扛,后来渐渐也没了一开始的硬气,跟豆豆承认是自己福气,并说“你将来不一定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从大学谈恋爱到现在,他说的话我从来不怀疑,每次
  • #海底诗社##红楼梦[超话]##诗词[超话]#山村傍晚拾意 (一) 霞云淡淡,袅袅炊烟; 暮色渐合,天地廓落; 向晚时分山村景致,别有一番身不知处浑然迷离...
  • 但是对于已经在美国定居的外国籍买房者来说,他们是在美国生活的学生、上班族等等,对于美国的贷款制度非常了解,也更有可能享受到更加优惠的利率,其中57%的人会选择贷
  • 应聘联系方式【报名方式】仔细阅读招聘信息,符合要求且能按要求去做的方可报名,发真实姓名+性别+年龄+手机号码+住宿/不住宿+意向岗位+大概地址+4/6号入职+长
  • 如此重视每一位粉丝的新人蔡徐坤,请多关照黑发坤,是《我才》里十八岁的朝气叶麟坤,还是《听听我说的吧》里的开场坤,抑或是会呈现一个新的形象。在遇见你之前,我并没有
  • ✨✨✨我一直希望我漂亮点 可是漂亮的那么多 那就希望我特别点。无所谓迟到或是早到,每一片良辰美景总会有尽头,回忆也有荒芜的一天,只要曾经在场就好。
  • 同学们纷纷添置新衣不愿再穿的旧衣是否躺在衣橱不知如何处置❔❔❄️在我们为怎么处理旧衣物而苦恼时仍有那么一群人,还穿着单薄破旧的衣物,抵御着凌冽的寒风️️☔为此,
  • 后来卜卜说,应该是因为难民都没车,修在市中心好位置,方便他们行动……但是澳洲对青少年的保护,真的太过了,澳洲最毒就是青少年,一群惹不起的人哈……看病是如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