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内蒙古伊泰北牧田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先进事迹】
伊泰创始人张双旺提出:“坚持为地方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做出贡献的思想不变。”多年来,伊泰在库布齐沙漠探索出一条“治沙造林+种养殖+牧光互补+有机肥”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既帮助农牧民摘掉了“穷帽子”,又将乡村振兴与公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统筹规划。

一、伊泰治沙造林的基本概况
2010年3月,伊泰为响应鄂尔多斯市“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的植树造林倡议,在库布齐沙漠腹地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和碳汇林建设工作,按照每生产10吨煤捐植一棵“节能减碳树”的标准,积极推进碳汇林工程。
2011年,伊泰在杭锦旗境内库布齐沙漠腹地规划的碳汇林项目一期工程—50万亩碳汇林基地造林工程启动。项目工程东西长24公里,南北宽14公里,横跨2个苏木(乡、镇),路经3个嘎查(自然村)。到2016年,项目区内“一横三纵”全长71.6公里的四条主干道全部贯通,1.5万亩护路沙障铺设竣工,共造林约34万亩,造林树种主要包括樟子松、杨树、沙柳、柠条、沙枣和文冠果。
截止2020年,伊泰累计投入治沙绿化资金4亿元,累计固碳86万吨,间接和直接带动近9000户农牧民实现脱贫。50万亩碳汇林基地种植乔木(樟子松、杨树等)762.8万株,共造林约46.7万亩,控制面积达80余万亩,项目区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当地气候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重要组成部分,修复面积和贡献度居自治区企业前列,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林业碳汇市场化参与的发展路径。
二、沙漠增绿,牧民增收
伊泰在库布齐沙漠边缘的吉日格朗图镇、伊和乌素苏木、西北沟等地流转土地57.31万亩,实施林地草地改良、荒漠沙漠盐碱地治理与碳汇林建设。将流转回来的土地作为碳汇林建设、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鼓励支持土地流转的牧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就地输转,每年进行养护作业。截至目前,碳汇林项目累计雇佣周边农牧民700余人,直接带动周边农牧民劳务增收871.94万元。
三、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2017年3月,杭锦旗锡尼镇人民政府与内蒙古伊泰北牧田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由政府引导企业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工作。2017年三个嘎查的贫困牧民收到了第一期帮扶资金430万元,2018年公司继续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牛、羊牲畜,铺设喷灌管网等水利设施,建造养殖棚圈等。合作经营期内,由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同时以不低于当地市场价负责回收牧户按照合同约定符合标准要求的农畜产品。

2019年,公司以安格斯牛养殖基地为核心,在做强做优产业的同时,不断健全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以“企业研发培育种畜,农(牧)户养殖,企业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物流带来的便利,将自产及收购的牛羊肉搭载新零售模式快车,通过品牌运营与渠道建设双轮驱动,合理布局线下线上营销渠道。线下与物美多点、盒马鲜生合作,加强线下服务与体验;线上向叮咚买菜、盒马等优质垂直平台延伸,增大流量与销量,精准触达目标人群,积极打通西部特色资源区到东部消费区的产销通道,推出雪花牛肉等绿色生态产品。
未来,内蒙古伊泰北牧田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将积极探索与尝试将公司的和牛繁育与驻地嘎查进行合作,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以高质量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四、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在国家乡村振兴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内蒙古伊泰北牧田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治沙造林+种养殖+牧光互补+有机肥”产业循环模式,成长为以生态修复、蝴蝶兰种植、雪花肉牛养殖为基础,新能源、生物有机肥为依托,农业新零售商贸服务为载体的现代农业企业,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治沙造林,以林养畜,以废制肥,形成产业联动机制
内蒙古伊泰北牧田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依托碳汇林发展安格斯牛养殖业,利用产生的牛粪、周边的有机废弃物、灌木秸秆制成生物有机肥和液态肥,并积极参与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乌梁素海林草湖泊流域治理等土地改良项目,对黑土地和沿黄土地修复治理、生态环境保育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沙育花,增加就业,突出优势,发展花卉培植产业
光照充足的沙漠性气候,培育出的蝴蝶兰根系发达、病虫害少、花期长,使伊泰蝴蝶兰产业在库布齐沙漠里生根。内蒙古伊泰北牧田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子公司内蒙古伊泰印象花卉有限责任公司现有4万平米的现代化智能控制温室,种植高端花卉蝴蝶兰品种达100多个,年出圃蝴蝶兰200万株。同时,为促进花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配备高标准种苗组培实验室超净工作台100余张,用于新品种研发和花卉种苗生产。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并出口至韩国,享有“沙漠蝴蝶兰”的美誉。因为季节性销售特点,可有效解决农闲时期闲置劳动力问题。真正做到了以产业带脱贫、以产业促发展。

植树固碳,打造“碳汇林+光伏发电”绿色能源基地
内蒙古伊泰北牧田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子公司内蒙古伊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库布齐沙漠丰富的光照资源、广阔的荒沙土地资源,打造出了“治沙+扶贫+养殖+发电”生态光伏项目。光伏板下种草固沙,牧光互补,光伏组件清洗实现劳务扶贫,目前已成功治沙约1600亩,每年减排二氧化碳7.5万吨,年均发电9000万千瓦时,年销售收入6500万元。
五、合力乡村振兴,展望绿色未来
现阶段,内蒙古伊泰北牧田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结过去的经验,将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与周边嘎查建立劳务外包关系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结对帮扶;依托企业自身优势,对贫困农户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并帮助安排就业岗位,增加工资性收入;优先采购农牧产品,实现增创增收;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等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产业和技术升级,以利益直接驱动,使周边农牧民直接受益。
未来,公司将按照“长期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农牧民合力发展乡村振兴,共建美丽家园。
一是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求,将技术含量较低、人员需求量较大的业务资源,继续以劳务服务外包的形式分与驻地嘎查,帮助其有效整合劳动力,改善生活水平,解决农闲时期闲置劳动力问题。
二是依托自身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生产技能等资源,在满足公司用工条件下,适当的放宽用工条件,继续优先录用驻地嘎查的农牧民,增加工资性收入。
三是探索与尝试将公司和牛繁育与驻地嘎查进行合作,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以“政府+企业+村集体+农牧户”产业发展模式,以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为目标,实施牧光互补肉牛养殖,实现村集体发展整村推进。
四是继续践行“园企地共联共融共促”创建模式,依托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慰问困难农牧民、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各类共建共促活动,实现党建共联、服务共融、发展共促,在乡村经济得到有效发展的同时,也引领乡村精神文明风貌迈向更高水平。

内蒙古伊泰北牧田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将始终不渝的在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上善作善为、自觉担当,在不断壮大自身的前提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能量。#建功北疆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 #守望相助团结奋斗#

【中俄高端智库“云聚”哈尔滨,共话高技术应用开发合作】 5日下午,以“创新·协同·分享·共赢”为主题的第七届中俄高技术应用开发科技合作圆桌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哈尔滨拉开序幕。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和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国际合作司联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俄罗斯仪器制造和信息通讯国际联盟会同黑龙江省科学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中国技术交易所共同承办。

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捷拉什盖维奇·谢尔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外国专家局局长石兆辉,俄罗斯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总领事奥谢普科夫·弗拉基米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乐伟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线上浏览量超过2.2万人次。

大趋势:推动中俄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

徐捷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借助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中俄科技创新年等国家级主题年,我们共同举办了千余项富有成效的科技创新交流活动,在全球疫情影响下,中俄两国在完善双边创新合作机制、落实重点创新项目研发计划、推进大科学工程、建设重点实验室、青年学者交流以及组织会展活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历届圆桌会议的中方主办城市,哈尔滨正逐步成为全国对俄科技合作最活跃、国家级对俄科技合作基地数量最多、对俄科技服务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希望哈尔滨在中俄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联合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共同推动建立中俄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合作新机制。

捷拉什盖维奇·谢尔盖说到,中俄圆桌会议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两国科技界深化合作伙伴关系、探寻互利合作方向和模式的重要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移转化,可以更好地促进两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两国关系大局,造福两国人民。

石兆辉表示,黑龙江省依托对俄合作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缘和区位优势,正在成为中国对俄合作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未来将充分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其建设成为中国对俄科技合作中心。

奥谢普科夫·弗拉基米尔谈到,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两国关系已成为国家间务实合作的典范。高技术领域的创新合作是中俄务实合作的重要方向,符合两国发展的长期战略利益。

谭乐伟提及,哈尔滨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多年来,通过搭平台、建载体、落项目等系列举措,持续深耕中俄地方间科技创新合作,正以“开放龙江”和“向北开放之都”建设为指引,主动扛起对俄合作中心城市担当,努力承接更多更优俄罗斯技术合作项目,携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兄弟城市,实施科技开放招商合作,形成南北互动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推动中俄地方间科技创新合作行稳致远。

新共识:深耕中俄区域联合创新

汇聚中俄高端智库的创新对话,发出了以“创新·协同·分享·共赢”为主题的中俄区域联合创新宣言。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罗本进指出,以哈尔滨为代表的北方是对俄合作的基础和桥头堡,长三角地区是全国创新活力较强的地区,加强南北创新和产业生态合作,促进中俄资源的有效对接、有效利用,构建南北创新产业链生态是推动中俄区域联合创新的必由之路。

俄罗斯仪器制造和信息通讯国际联盟副主席波波夫·根纳季说到,联盟是历届中俄圆桌会议的俄方主要承办单位,与哈尔滨市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希望以“2022-2031年俄罗斯科技十年”为契机,以中俄圆桌会议为抓手,继续携手举办多项中俄联合创新活动,以务实成果推动中俄地方间科技创新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技术交易所总经理孙长表示,哈尔滨市在对俄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技所国内市场渠道丰富、技术交易服务专业性强,结合双方优势资源,下一步将积极参与构建中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共同加快中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化商品化步伐。

哈尔滨市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协会会长苏静提及,哈尔滨市在对俄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具备资源、渠道和人才等基础优势,是中俄科技创新合作领域不可替代的枢纽城市。建议由哈尔滨发起,联合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莫斯科创新集群等中俄创新主体,成立中俄创新经济研究院,以项目合作驱动中俄区域创新合作,构建中俄创新经济发展产业集群,打造中俄两国新时代背景下的合作新范式。

此外,黑龙江省科学院副院长谢大纲,乌拉尔联邦大学常务副校长果尔托夫·谢尔盖,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副校长、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俄方执行长科尔舒诺夫·谢尔盖等中俄智库,俄罗斯“库兹巴斯”国家科教中心主任彼得里克·纳塔莉娅,莫斯科钢铁合金学院科研院长波利亚科夫·安德烈,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副所长瓦维洛夫·奥列格等中俄智库,结合各自中俄区域合作实践,分别就双边科技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分享了独到见解。

主旋律:有效对接技术合作需求

会议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合作路径,围绕新能源汽车、碳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还设置了合作需求发布和重点项目推介环节。

在合作需求发布环节,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哈尔滨博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3家创新主体发布了具体项目合作需求,将以“揭榜挂帅”形式,用市场化思维,解决企业实际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于对接成功的项目,将优先纳入地方科技厅局项目支持计划。

在重点项目推介环节,经层层筛选,新能源电机系统及关键材料创新中心创始主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蔡蔚,俄罗斯科学院普通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沙巴林·弗拉基米尔等8位中俄科技界精英人士,进行了现场项目推介。此外,会议现场还设置了历届中俄圆桌会议图片展示,线上集中展示中国和俄罗斯近期科技成果。7月20至22日,还将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领域,举办3场线上B2B项目对接会。

据悉,中俄高技术应用开发科技合作圆桌会议自2015年起,始终在哈尔滨市和叶卡捷琳堡市轮换召开,已成为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活动,在推动两国高技术创新合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年来,累计征集推介中俄科技成果300余项,涉及中俄双方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220余家,中方参会人员主要来自哈尔滨、深圳、南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19个地区,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达1.5万余人次,中俄创新主体签约并实质对接项目近50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记者:张立;摄影:张立

【汇聚中俄高端智库 共话区域联合创新
--第七届中俄高技术应用开发科技合作圆桌会议在哈启幕】

7月5日下午,以“创新·协同·分享·共赢”为主题的第七届中俄高技术应用开发科技合作圆桌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哈尔滨拉开序幕。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和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国际合作司联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俄罗斯仪器制造和信息通讯国际联盟会同黑龙江省科学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中国技术交易所共同承办。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捷拉什盖维奇·谢尔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外国专家局局长石兆辉,俄罗斯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总领事奥谢普科夫·弗拉基米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乐伟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线上浏览量超过2.2万人次。

大趋势:推动中俄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

徐捷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借助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中俄科技创新年等国家级主题年,我们共同举办了千余项富有成效的科技创新交流活动,在全球疫情影响下,中俄两国在完善双边创新合作机制、落实重点创新项目研发计划、推进大科学工程、建设重点实验室、青年学者交流以及组织会展活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历届圆桌会议的中方主办城市,哈尔滨正逐步成为全国对俄科技合作最活跃、国家级对俄科技合作基地数量最多、对俄科技服务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希望哈尔滨在中俄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联合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共同推动建立中俄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合作新机制。

捷拉什盖维奇·谢尔盖说到,中俄圆桌会议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两国科技界深化合作伙伴关系、探寻互利合作方向和模式的重要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移转化,可以更好地促进两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两国关系大局,造福两国人民。

石兆辉表示,黑龙江省依托对俄合作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缘和区位优势,正在成为中国对俄合作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未来将充分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其建设成为中国对俄科技合作中心。

奥谢普科夫·弗拉基米尔谈到,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两国关系已成为国家间务实合作的典范。高技术领域的创新合作是中俄务实合作的重要方向,符合两国发展的长期战略利益。

谭乐伟提及,哈尔滨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多年来,通过搭平台、建载体、落项目等系列举措,持续深耕中俄地方间科技创新合作,正以“开放龙江”和“向北开放之都”建设为指引,主动扛起对俄合作中心城市担当,努力承接更多更优俄罗斯技术合作项目,携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兄弟城市,实施科技开放招商合作,形成南北互动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推动中俄地方间科技创新合作行稳致远。

新共识:深耕中俄区域联合创新

汇聚中俄高端智库的创新对话,发出了以“创新·协同·分享·共赢”为主题的中俄区域联合创新宣言。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罗本进指出,以哈尔滨为代表的北方是对俄合作的基础和桥头堡,长三角地区是全国创新活力较强的地区,加强南北创新和产业生态合作,促进中俄资源的有效对接、有效利用,构建南北创新产业链生态是推动中俄区域联合创新的必由之路。

俄罗斯仪器制造和信息通讯国际联盟副主席波波夫·根纳季说到,联盟是历届中俄圆桌会议的俄方主要承办单位,与哈尔滨市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希望以“2022-2031年俄罗斯科技十年”为契机,以中俄圆桌会议为抓手,继续携手举办多项中俄联合创新活动,以务实成果推动中俄地方间科技创新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技术交易所总经理孙长表示,哈尔滨市在对俄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技所国内市场渠道丰富、技术交易服务专业性强,结合双方优势资源,下一步将积极参与构建中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共同加快中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化商品化步伐。

哈尔滨市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协会会长苏静提及,哈尔滨市在对俄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具备资源、渠道和人才等基础优势,是中俄科技创新合作领域不可替代的枢纽城市。建议由哈尔滨发起,联合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莫斯科创新集群等中俄创新主体,成立中俄创新经济研究院,以项目合作驱动中俄区域创新合作,构建中俄创新经济发展产业集群,打造中俄两国新时代背景下的合作新范式。

此外,黑龙江省科学院副院长谢大纲,乌拉尔联邦大学常务副校长果尔托夫·谢尔盖,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副校长、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俄方执行长科尔舒诺夫·谢尔盖等中俄智库,俄罗斯“库兹巴斯”国家科教中心主任彼得里克·纳塔莉娅,莫斯科钢铁合金学院科研院长波利亚科夫·安德烈,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副所长瓦维洛夫·奥列格等中俄智库,结合各自中俄区域合作实践,分别就双边科技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分享了独到见解。

主旋律:有效对接技术合作需求

会议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合作路径,围绕新能源汽车、碳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还设置了合作需求发布和重点项目推介环节。

在合作需求发布环节,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哈尔滨博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3家创新主体发布了具体项目合作需求,将以“揭榜挂帅”形式,用市场化思维,解决企业实际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于对接成功的项目,将优先纳入地方科技厅局项目支持计划。

在重点项目推介环节,经层层筛选,新能源电机系统及关键材料创新中心创始主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蔡蔚,俄罗斯科学院普通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沙巴林·弗拉基米尔等8位中俄科技界精英人士,进行了现场项目推介。

此外,会议现场还设置了历届中俄圆桌会议图片展示,线上集中展示中国和俄罗斯近期科技成果。7月20至22日,还将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领域,举办3场线上B2B项目对接会。

据悉,中俄高技术应用开发科技合作圆桌会议自2015年起,始终在哈尔滨市和叶卡捷琳堡市轮换召开,已成为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活动,在推动两国高技术创新合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年来,累计征集推介中俄科技成果300余项,涉及中俄双方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220余家,中方参会人员主要来自哈尔滨、深圳、南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19个地区,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达1.5万余人次,中俄创新主体签约并实质对接项目近50项。

来源 哈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喜欢无事的时候,惬意的想念一个人,不为爱情,只是撩起心底的层层涟漪,这种感觉有种触及不到的唯美。把心事凝结成平平仄仄的断句,在无语的笑颜里绽放,无论窗外是否
  • 《禅茶:清规与茶礼》的中心议题是茶汤礼仪,从禅宗清规和“四头茶礼”展开深入具体的研究,为理解包括古代佛教茶汤礼仪在内的茶汤文化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成果。目录序前言四
  • #运院微分享# 【我为母校赢水果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通过YCUers的不断努力,在@微博校园 发起的#我为母校赢水果# 中,获得了山西高校top3的佳绩!今
  • 就好像皮肤的灭火器,不适的感觉可以得到缓解~这个面霜其实也非常适合正在进行“早C晚A”组合的朋友们,因为用A醇是会给皮肤带来一定的刺激,尤其是干敏皮,会更需要一
  • 曾经有个女孩为了她喜欢的男孩,只为了懵能让男孩了解她,三番四次地更换软件就为了和男孩说几句心里话,男孩删除了又换个号给他发信息,所以才知道她的真心,才换来了男孩
  • 原计划吃饭的时候找个能充电的座位,可是一看可以户外吃,那那那……肯定是户外优先那[偷笑][偷笑][偷笑][微风]打车来极地海洋馆迎接妈妈的发小阿姨,一起逛了极地
  •   双鱼座:没有方法  双鱼座气别人这种事情还是要少做的,做这种事情是要方法的,不过双鱼座并没有想那么多,随随便便的去做,最后会发现别人好像不受影响,而自己的情
  • 这两天麻烦我的妈妈了[悲伤]周日我走了以后,她陪护的时候也吐了,真的很辛苦,明天也想回去看看请护工,跟她商量下要不要转广州的医院,但是去广州又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 1、文班亚马是一位百年难遇的球员,他的实力看上去比邓肯要强,但是要看实际行动,马刺队选中他之后,实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2、波波维奇出色的执教能力,保障了他们会打
  • 重点法事后‮片照‬全部放‮佛于‬堂不‮不丢‬弃,佛堂‮个每‬月都有做‮多很‬次法‮法会‬事,帮你们一直‮持加‬着#情感##对象##情感##今天穿什么##招财运#
  • 【2022英雄联盟微博杯小组赛Day1首发名单公布】 MAX:Garvey、Xiao17、Medzz、Vinay、Guard1an BLG.J:Chosen1
  • 高粱重养肝高粱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症状会有一定缓解。高粱重养肝高粱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
  •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孟子 · 尽心上》饥饿的人吃
  • ”陆沉把你揽在怀里,似乎心情变好了,“我的夫人,怎么这么傻,是不是骗你什么你都会信?”陆沉在骗你,你刚要再打他陆沉吻住了你:“对不起,我爱你。
  • 可能很多宝宝会选择水光针,毕竟这个比敷面膜的效果来的快又好呢[害羞R][害羞R][害羞R] ⭐️⭐️⭐️⭐️ 那接下来开始今天分享提纲主要如下:1⃣什么是水光
  • [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巴巴家的周末# 临时被小炉子串串请客,哈哈,我和巴爸又去烤串了~周六忙翻了,赶在低血糖之前吃个巴味仙,我实在没时间没体力做饭了,
  • 惊女士感到害怕,是因为自己没有工作也没有朋友,平时都宅在家里,就算从网上买东西,也都是用她老公的名字,可这次快递上写的是她的姓名和电话,很明显,这个人对惊女
  • RZLAAT免疫素是奶麦味的,37种营养成分比较全面,每天吃2次,每次2戴就可以满足一天营养需求,乳糖不耐受容易腹泻的吃RZLAAT免疫素更适合一些增加食欲的药
  • 水瓶座金星在你们在第七宫,下半年你们的感情之路将会非常顺畅,在制造更多浪漫和感性的同时,给你送去很多恋爱机会,特别是在职场上,单身者很容易遇到志同道合的人,随着
  • 520快乐爱你不仅仅在今天而在互相陪伴的四季里每一天里都是快乐的值得纪念的♥️贼爱你的小辫儿 2023.5.20#nflying[超话]# ㊗️#NFl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