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喜”,还是不“干喜”】

十天干——己庚辛壬癸

己土:(喜甲、丙、丁、辛、癸,忌乙、戊、己、庚、壬)

基本特点:
己土属于阴土,性情含蓄,心思重,做事有规律,食量大微胖,不喜欢主动与陌生人接近。

遇其他干特点:
1、逢甲木——己土本是卑微之土,遇见甲这个栋梁方为有用之土,出人头地,若没有甲木来克伐,则容易固执呆滞,不能被人重视,因为甲是大树,己是土壤,己土养木,也是借大树之威望成名。
2、逢乙木——乙木是己土的七杀,己土本自微弱,再来克身,便会郁闷寡欢、一生无成。因为乙木对己土是拖累型。
3、逢丙火——己土遇到丙火就是贵气,丙火旺起了己阴土,可以让己土不再羞涩。因为己土是湿土,遇到丙火才能成田园之土滋生万物。
4、逢丁火——丁为灯烛之火,对己土作用不是很大,但也能了了温热,只是难有大成就。
5、逢戊土——己土最不喜欢戊土,因为戊土强大,特别容易把己土的财夺走,若有甲来制戊,丙火生己,戊土也可起到壮大己土的作用。
6、逢庚金——庚金是己土伤官能泄秀,重信讲义,但是庚金容易克制己土正官,使得己土无依靠,若有丙火生助,则能成为军警之士。
7、逢辛金——则贪财爱色,饮食挑剔,风流多情,放荡不羁。
8、逢壬水——己土势单力薄,壬水为滔滔江水,壬虽是己土正财,但是很难拿下,两者到一起就变成稀泥,所以己土成为无用之泥土,容易流入黑社会或流落风尘。若求心切,必防多灾。
9、逢癸水——己土是阴土,癸水为阴水,二者相见人多情,己土微弱可以得癸水的薄利,如果能见甲、丙,则事业可发达。

庚金:(喜甲、乙、丙、丁、壬,忌戊、己、庚、辛、癸)

基本特点:
庚金是阳金,性情刚锐,能克伐甲木成材,庚却难克乙木。喜见丁火锻炼,得丙火约束。无火的庚金,再遇强旺便是冷落如霜。

遇其他干特点:
1、逢甲木——甲木是庚财,甲木喜庚金劈以发荣。
2、逢乙木——乙木能束缚庚金手脚,能使庚其情向财,庚太贪恋乙木财有贪财坏印的信号。
3、逢丙火——丙火是庚金七杀,是太阳之火,但火旺却容易使庚金助长暴躁之气。
4、逢丁火——丁火是温柔之火、冶炼之火,没有丙火那样炽烈,因此称庚金的正官,可调候庚金并炼顽(寒、废)金而成器。
5、逢戊土——戊土可生庚金,但却泄火对庚的锻炼,容易让庚金被娇惯。若柱中戊多,则需甲木克伐。
6、逢己土——己土为庚金正印,己土能化泄丁火,使庚金无火炼,但己土是田园土,易污染庚生的壬水,导致水浊,庚金生柱有己土容易行为阴暗、思想消极。
7、逢辛金——辛金是劫财,可助长庚金戾气,需要甲木生丁火来克伐,否则庚金肃杀之气过重,易惹祸端。
8、逢壬水——庚金能被壬水泄秀,为金白水清,壬水为食神,所以庚见壬也为吃喝说话,而且壬水可以和乙木相合为财。
9、逢癸水——庚金见癸水易犯桃花,庚金本性带着邪恶,癸水为阴,庚癸在一起容易使庚金流于黑社会或牢狱,而且癸水易伤丁火正官,丁火是庚金的贵气,使庚金无官可依。

辛金:(喜丙、壬,忌庚,甲、乙、丁、戊、己、辛、癸居中)

基本特点:
辛金性柔,代表金钗珠宝,也为钉子针尖,所以有点贵气,也有点狠劲。冬寒喜火,忌土多埋金,喜壬水淘洗。

遇其他干特点:
1、逢甲木——甲木是正财,只是辛易遭甲木反克,因为辛是珠宝银器,难削甲木成材,但也有贵气,甲木是头,辛金是金钗,钗在头上也是富贵的象征。
2、逢乙木——乙是辛金偏财,辛克乙能得利,乙木是花草之木,辛是剪刀、金钗,辛金克乙理解为修剪,配合得宜,只是财源不稳。
3、逢丙火——丙辛相合,易贪财不思进取,若寒冬腊月遇丙火,辛则喜丙温暖,除寒解冻。
4、逢丁火——丁火是辛七杀,遇到易伤残。因为辛金是银器珠宝,最忌火溶化,但丁火是烛光,辛为玉器,灯火之下金也能发光。
5、逢戊土——戊土多了反埋辛金,而且克壬水,不容易让辛金泄秀,辛金难以施展才华。
6、逢己土——己土为湿土,炎夏之季的辛金喜己土晦火养金,也喜水淘洗,但忌土多水浊,污染辛金的光泽。
7、逢庚金——辛遇庚金,不畏火克水洗,不畏土旺木多,但庚金是劫财,容易夺辛金的财。
8、逢壬水——辛金身旺,喜见壬水,金遇水能洗去沙土之污浊,让金显露秀气。但壬是克辛金正官的,所以辛金遇壬水过多也不利官。
9、逢癸水——癸水为辛金食神,辛遇癸为吃喝,虽无坏事但难以大成。癸水为云雨,对辛金无所作用。

壬水:(喜甲、丙、戊,忌乙、庚、癸,丁、己、辛、壬居中)

基本特点:
壬水属于滔滔江水,为阳水,性情宽容好动,喜戊土做堤坝来约束阻挡,壬水有了戊土束缚才能太高水位,也才能做事规矩和有节制,文明而有价值。

遇其他干特点:
1、逢甲木——壬水遇甲木为龙舟,江河有了船更有了利人的价值,甲木是高大的树木,壬水泄秀滋润树木为相貌脱俗,清丽俊雅,也可施灌溉之功。
2、逢乙木——因乙木为花卉杂草,遇强水冲则花草根拔,随波逐流。壬水灌溉乙木也是大材小用。
3、逢丙火——壬水喜欢丙火,丙为太阳,壬是江河,阳光铺在水面波光粼粼,主人美貌艳丽。丙为财,壬水克丙是水火既济,也为财运好。太阳充足也能温热河水。
4、逢丁火——丁火为壬水的财,丁壬为男女相合,容易贪色风流而贪财坏印(辛),娶了媳妇忘了娘。
5、逢戊土——为人大方得体,受人称道,因戊土可克制壬水不至泛滥。
6、逢己土——己土为湿土,没有硬气,遇到壬水容易使水浑浊不清而陷于无用。
7、逢庚金——庚金是壬水的源头,但壬水容易被庚金污浊,庚也为硬气寒性,让壬水不阳光,陷于狠毒。
8、逢辛金——辛金是壬水的印,辛金生壬水为金白水清。辛金也能克除乙木杂草,保证壬水河流的畅通无阻。
9、逢癸水——壬水遇癸水,同时透出,易伤火而导致从流,性情阴暗不乐观,水泛滥成灾也为风流,若命局燥热则不忌。癸又是劫财,为小偷,壬遇癸容易耍小聪明或者偷奸耍滑。

癸水:(喜甲、乙、丙、丁、庚,忌戊、己、辛、壬、癸)

基本特点:
癸水为阴水,代表地下水,性情阴柔冷静,多情善感,记忆力强。个性自我、阴暗、冷酷无情。

遇其他干特点:
1、逢甲木——一癸水为雨水,对甲木功效不大。但是癸水为阴,见甲为积极、新生。
2、逢乙木——乙木食神可以保护癸水不被土伤,乙是花草,癸是露水,合一起也是相得益彰,小有成就。
3、逢丙火——癸见丙为个性活泼开朗,癸水为露珠,被丙火太阳之光照射绚丽多彩,但火多了癸水易干。
4、逢丁火——丁火是烛光,癸见丁就是阴天点灯烛,难以发挥自身优势。
5、逢戊土——见戊土能克掉癸水劫财,可喜。但戊癸为克合,癸水受伤,失去自主权,陷于低级趣味而失去贵气。
6、逢己土——己土是癸七杀,癸水遇己土易混浊,使人不清秀,遭人不喜。
7、逢庚金——庚为正印生身,但金多则水浊。癸水对庚金的价值为癸的阴柔能化解庚金的戾气。
8、逢辛金——辛金为癸水偏印,不喜相遇。辛金容易克掉乙木食神,而使癸水无依。
9、逢壬水——壬水为癸的劫财,壬水过旺,容易把癸水的财带走。癸见壬也容易失去自我而入流或被骗。

原始佛学是指释迦牟尼及其最初的弟子所传的佛学,主要内容有四谛、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以及缘起、无我、中道、种姓平等说,等等。

四谛是原始佛教对人生和世界的现状、原因、本质以及超越世俗痛苦的方法与境界的总的论述。主要指:苦(世间苦的本质)、集(苦的原因,即贪爱)、灭(苦的熄灭)、道(灭苦的方法,即八正道等)。

五蕴是原始佛教关于人的主要构成要素的理论,包括色(物质,如地、水、火、风)、受(感受、如苦、乐,不苦不乐)、想(思想观念)、行(迁流造作)、识(一切精神现象的总称)。

十二因缘是原始佛教对人生现象因果变化的分析。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因缘,从无明向后观察,每一支为后一支的因,若从老死向前观察,每一支为前一支的果。

三法印是印证是否为真正佛法的三个标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原始佛学的许多基本理论和主张都是与婆罗门教针锋相对的。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将“缘起论”和“无我说”作为全部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础,以反对婆罗门教关于万能的造物主(大梵天)和不死的灵魂(神我)的说教。针对婆罗门教的“梵我一如”论,早期佛教提出了“无我”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一个不变的最高实体。不仅宇宙没有一个作为万有实体的“梵”,人的生命现象中也没有一个作为意识、情感主体的真是的“我”。“无我”理论是佛教区别于古印度其他各种宗教派别的最根本之处。在关于世界与人的形成及其实质的问题上,早期佛教鲜明地提出了“缘起论”,认为包括人生现象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种要素或条件构成的,这些要素或条件被称为“缘”。众缘构成的事物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作为第一因的东西,在一定情况下,事事都可为因,事事也都可为果。宇宙人生乃至佛法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缘起论”是整个佛教理论的基石。原始佛教在古印度思想文化的土壤中产生,它吸收并改造了不少婆罗门教的思想,如“轮回”与“解脱”理论。佛教讲轮回是要引导信众行善,作为体证真理的必要准备和基本条件,其根本目的不是要人们达到相对好的轮回状态或者回归某个本体,而是要引导人们超脱轮回,正确认识事物和人生的本质,具体来说就是消除无明,达到涅槃。
原始佛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对人生问题的探讨和对人的解脱的实际追求,而并不重视对抽象哲理的研究。佛教的创立虽然与当时印度的社会状况以及活跃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宗教文化现象密切相关,但其最直接的动因则是释迦牟尼对人生问题的思考。释迦牟尼有感于现实人生的种种痛苦而致力于追求永超苦海的极乐。他创立的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用缘起论来分析生老病死等人生现象,说明人生无常,一切皆苦,并揭示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摆脱痛苦的途径、方法与境界,强调通过宗教实践获得人生解脱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原始佛教这种重人生问题和人的解脱的基本精神在后来的部派佛教乃至大乘佛教中虽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更多地是从思辨哲理方面被抽象地加以发挥了。而这种精神在重视现实人生问题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却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原始佛学虽重视人的解脱,但突出智慧的作用,最终把人的解脱归结为心得解脱,这是它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原始佛学的解脱轮是奠定在“慧解脱”之基础上的,它强调无上智慧(菩提)的获得,追求大彻大悟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的实现,实际上就是主观认识的根本转变,是内在精神上的解脱。由于古人往往以“心”代指主观精神,因此“心”被视为解脱的主体。原始佛学把人的解脱归结为心的解脱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重人的内在精神的提升和到家追求人精神的逍遥自由有相契合之处,从而提供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互补的重要契机。

原始佛学还确立了贯穿佛教发展始终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论基础——中道。在与婆罗门教及各种“外道”的斗争中,释迦牟尼摈弃了在当时印度社会中比较流行的享乐和苦行这两种极端的修行方法,提出只有“离此二边取中道”才能最终达到涅槃解脱的圣境。这种不偏不倚的合乎“中道”的宗教修行方法,以平和的态度回归自心以求主体精神的根本转变,挺立出了佛教与众不同的特质,并因此而增强了它的社会适应性,使之易于为各种不同的人所接受,这也是佛教创立以后很快得到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始佛教的“中道”立场不仅成为其修行方法的出发点,也成为后来大乘佛学的基本方法。

原始佛学的基本特点还表现在它主张的“种姓平等观”上。为了反对婆罗门教的“四种姓说”,原始佛教打出了“种姓平等”的旗号,强调种姓并不是先天由神确定的,而是后天的,应该以人的德行而不是出身来划分人的等级,认为人生来并没有高低贵贱之不同,任何种姓在宗教解脱面前都具有平等的权利。这种理论得到了除婆罗门之外的大多数人的支持,它是佛教很快兴盛发展起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原始佛教的理论学说主要保存在“经”与“律”中。释迦牟尼入灭的当年,由大弟子迦叶召集五百名比丘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岩毕波罗窟集会,共同忆诵佛说,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又称“五百结集”或“王舍城结集”。在这次集会上,佛陀的大弟子阿难陀和优婆离分别根据记忆诵出经、律二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确定了现存《阿含经》的基本内容。“经”有两大类,北传的叫“阿含”,南传的叫“尼柯耶”。两者共同的四部是长部、中部、杂部、增一部,不同的是北传还有一个“杂藏部”,南传还有一个“小部”。“律”的基本内容是戒条,以后附上缘起故事的广释、诸事及附注。现在流传的“经”与“律”,都经过了后来各部派的增减,已带有部派佛教的色彩。

#关注徐汇# 【梧桐深处走读老洋房里名流生活 跟着记者用双脚丈量你所不了解的上海徐汇】80年前,一批文化界名流长居上海。岁月如驹,故人远行,他们留下的居所是最好的历史记录者,有些至今完整保存着当年的生活印迹、文艺风范和审美情趣。

今年上海旅游节发布了87条“建筑可阅读”的微旅行线路。记者暴走上海街道,为大家“淘”出了一条最精华线路。来,跟着我们一起用双脚丈量上海吧!寻寻觅觅梧桐树下申城秋色,走走读读老洋房里名流生活。

推荐线路:
夏衍旧居、草婴书房(乌鲁木齐南路178号)——张乐平故居(五原路288弄3号)——巴金故居(武康路113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淮海中路 1843 号)

漫步路线:
乌鲁木齐南路178号夏衍旧居作为起点(近衡山路1号地铁站),之后沿乌鲁木齐南路至五原路288弄3号张乐平故居,途径五原路,至武康路113号,后经高安路永嘉路至,再由淮海中路宛平路抵达宋庆龄故居。全长约3公里,建议漫步时长3至4小时。

夏衍旧居

走到乌鲁木齐南路178号2号楼,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典型的英国乡村风格的小洋楼。外部凹凸不平的墙面,呈现出经久不衰的质感;窗户两边是红色清水面砖装饰,复古的铁窗框,典型的英式乡村风格。1949年至1955年间,夏衍曾在此居住,每天从花园旁一扇不起眼的铁门进进出出。

如今的展厅大堂,过去是车库。馆方进行了颇具匠心的改造,四周墙面印着夏衍的代表作《包身工》等,天花板上投射了他700万字作品的经典摘抄,人们一头就能栽进夏衍的文学作品中。夏衍旧居里的壁炉、天花角线、房间里所有的木门、楼梯全是历史文物。馆方在修缮时找到了房子的历史图纸,以此进行了复建和维护。开馆仅8个月的故居,至今还弥漫着一股老木头特有的香气,这是岁月沉淀的气味。

建筑一层为主题陈列,以“夏衍与上海”为主题,梳理夏衍在上海的足迹,以其具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特质的历史事件为主线。房间里,有夏衍在日本留学时拍摄的帅气照片。家境贫寒的他靠做运煤工赚取生活费。归国之后,他受到了好友的慷慨资助。如今,他和友人的珍贵合影也醒目地挂着。

人们对夏衍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的译作及戏曲贡献。故居内陈列的45本书,本本有来头。如,《高尔基传》是孤本,全世界仅此可见。

位于大厅的展柜摆放处,原来曾放着一张乒乓球桌。夏衍曾在此陪孩子打球、做手工。在这片空间里,你不难发现,夏衍的形象一下子鲜活了起来,他不仅是革命先辈、文学大家,更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庭、注重孩子教育的人。

草婴书房

全世界,只有中国人和俄国人才能读到列夫托尔斯泰的全部作品。因为,全世界只有一位翻译家,能耗时20年、凭借一己之力译完《托尔斯泰全集》,包括3个长篇、60多个中短篇和自传体小说,共400余万字。他,就是草婴。

距离夏衍旧居几步之遥,便是今年3月才刚刚向公众开放的草婴书房。“留一块墓碑,不如建一个书房”,这是草婴生前的心愿,也是其文学精神的传承。草婴书房以“人道主义启蒙”“中俄之桥”“翻译之道”三部分为主题,将草婴翻译过的原版书籍、手稿原件、书房场景等向公众展示。

草婴生活简朴,家中最好的房间是书房,里面放满了俄文书籍,以及各种工具书及手稿。就是在这间书房里,无论酷暑寒冬,草婴年复一年地从事着翻译工作,无编制、无职称、无工资,靠着稿费过活。

“如果生活让你失望,不要愤慨,不要悲伤!苦闷的日子你要镇静,要相信:欢乐的一天定会来临。眼前的光景叫人寒心,但心里翻腾着对未来的憧憬,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回顾往事,你将充满柔情。”草婴翻译的短诗普希金的《如果生活让你失望》,勉励了他的一生。

张乐平故居

跟着五原路288号墙上的“三毛壁画”走,没几分钟就走到中国漫画大师,“三毛之父”张乐平的故居。1950年6月至1992年9月,张乐平在此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漫画、国画、年画、速写和彩墨画等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他辞世后,家人整理和捐赠了他285件遗物送到了馆内,如今这也成为张乐平故居的展品。

故居经过修缮后,一楼辟为展厅,分为百年乐平、大师漫画、艺苑掇英、友人画我四部分,体现了张乐平的高尚人格、艺术成就及在中国漫画史上的重要影响。二楼则复原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张乐平居住时的原貌。

值得一提的是,酒是张乐平清贫一生中唯一的嗜好,也是他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元素。他的许多作品灵感都是在酒后妙手偶得。了解了这一点,再看”三毛规劝图“中,三毛劝诫张爷爷别喝酒时,是否就会会心一笑呢?

大部分“90后”可能不知道,看似轻松诙谐的漫画,却是张乐平参与抗战的有力武器。1927年,张乐平在家乡反对军阀迎接北伐军宣传队作画;1937年抗战爆发,青年张乐平与上海一些漫画同仁迅速成立救亡漫画宣传队,由叶浅予为领队,张乐平为副领队,率队离沪宣传抗日。

1939年,漫画队在桂林兵分两路,张乐平担任其中奔赴前线的队长,坚持战斗至抗战胜利。可以说,张乐平先生是当时在中国坚持战斗岗位最久、辗转各省各地最多的漫画家。他率领救亡漫画宣传队战斗在沪、苏、鄂诸地,为抗战胜利和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巴金故居

武康路113号这幢独门独户的花园洋房,是1955年经陈毅市长特批给巴金的别墅。这里,不仅是巴金生前居住最久的寓所,也是无数人心中的文学圣地。

巴金故居由一栋主楼、两栋小辅楼和一个花园组成,总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左右。主楼是一座花园住宅,假三层,细卵石墙面,装饰简洁;南立面底层为敞廊,上为跌檐式山墙;北立面入口设券心石的半圆形拱券。故居按照巴金生前原貌布置,你可以看到巴金接待中外宾朋友的客厅、餐厅,创作部分《随想录》的太阳间,以及他深夜燃灯、奋笔不息的书房……

在这里,巴金写下了《团圆》(后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等反映抗美援朝的小说,《倾吐不尽的感情》《赞歌集》等多本散文集,还翻译了《往事与随想》等文学名著,尤其是《随想录》也完成于此。

最为人称道的是,主楼门厅有一条小径通往花园,这里的花园四季如春,玉兰、樱花等花木多为巴金当年亲手种植。在院子的步道上曾留下巴金当年的足迹,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座小院见证了一代文学巨匠后半生的生命历程和中国文学的风风雨雨。

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走进淮海中路1843号,一幢乳白色假三层建筑坐落于院子中央,前后是花园,四周围绕着 30 多株百年香樟,葱茏苍翠,四季常青。

自1949年春,宋庆龄迁居于此。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宋庆龄故居,那就是“大气”。院子里,两辆气派的轿车引人注目。其中一辆是1952年苏联生产的“吉姆”牌轿车,另一辆则是周恩来总理从北京调来,特地赠予宋庆龄的红旗牌轿车。经过悉心保养,它们仍然可以使用。

宋庆龄的会客厅,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新中国外交舞台的重要展示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她经常在上海的寓所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包括苏联、印度、巴基斯坦、朝鲜、缅甸等国领导人。贵宾到来时,宋庆龄还会亲自下厨烧几个拿手好菜。

这里保存的文稿、书信、印章、照片等文物,记录了她的人生足迹,也保存了国家记忆。1956年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赠送宋庆龄的克里斯剑、1957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赠送的风景油画、1958年朝鲜首相金日成赠送的《春香传》刺绣挂屏、1955年印中友协主席潘尼加赠送宋庆龄的铜刻盘……光是这些国务文物礼品就让人目不暇接。

漫步梧桐树下,除了能在名人故居里品历史,读故事,还可以相约三五好友,在安福路、武康路的街边小店里闲聊、坐坐。毕竟,这里经历了数百年的积淀,能找到上海原汁原味的、最平民的生活状态,也有最传统、最小资的上海生活,还有最易被忽视、即将消失的城市记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年龄只增加了她的底气和勇气,而她却永远是那个一腔孤勇遍体鳞伤的女孩,去不断地做出一些与利益或现实无关的决定,一些有可能完全不是最优解的决定。她与赖弘国的婚姻也引
  • 找一张照片,看到了一只小狗子,是我上一份工作隔壁公司的老板娘的,那会儿那个小狗每天都来我们这串门,尤其是午饭点,它脖子系着一个小铃铛,往往都是还没见到它就听到铃
  • 进入第二个加时,作为防守方的RA先拿一分,随后259A区3杀再拿一分,上半场RA 2: 1领先,下半场RA提速进攻被MIBR守住,对方拿到2分,但随后RA又一次
  • ”雷媚深夜只身前来请白愁飞喝酒,是没有恶意的,只是想让他认清现状,可这时候的白愁飞,满腹才华身怀绝技却无处施展,处处受制于人身处窘境,雷媚的话只让他感到了羞辱,
  • 另一种三湘印象(000863)也如此,到10点33分有24.71万手封住涨停,不会再打开啦!只要没有跌破80°之前,都可以视为“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涨再上涨,会
  • 因为一切事物,时间也好,空间也好,在时空中一切有为有作的万法,没有一件事是恒常不变的,所谓“瞬息万变”。就在不可得的这个地方来安身立命,这就是生命的解脱之道。
  • 我看完又倒回去看争车位那段才发现还真的是他[笑cry][笑cry][笑cry][笑cry][笑cry]每次看到刘恋的新闻就会想起另一个女生。祝福这个闪闪发光的小
  • 可是,虽然去过酒吧,但这并不意味着孙侨璐是个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姑娘,相反孙侨璐更希望有个人陪在身边,可惜孙侨璐还没等白马王子到来,就突然离世了。 在朋友的介
  • 拍《歲月神偷》時真係感覺到羅啟銳和張婉婷兩人好合拍,絕對是相敬相愛共患難的一對,今日導演一別,衷心希望Mabel節哀,堅強走下去。面對羅啟銳因心臟病突然離世,曾
  • 玉璜以组玉佩的形式出现,则是在中国西周时期,当时上流社会的人们,非常流行戴玉璜组玉佩,玉璜作为组配件的主件,其纹饰花样繁多,就像现代人戴项链一样,贵族们去世以后
  • 衣服的牌子也是很多,店员还会帮忙搭配,随意试穿看效果。进去转了转发现竟然好多稀缺的潮款这儿都有,品牌非常多,而且种类丰富。
  • 【#大象寻人#|助力打拐,#河南192个免费采血点公布# 寻亲人员可就近采血】7月4日,记者了解到,为深入推进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打拐
  • 蒸了冷冻后的贝果,味道棒呆了[哇](好吃程度超乎我的预期,热乎乎的贝果可比在寝室啃又冷又干的好多了✌️昨晚运动前放着歌补摘抄,正好抄到Frances说自己对“咖
  • #池昌旭# #奇怪的搭档##池昌旭ins# My favourite shoulders... Thanks to the owner of the pic.
  • 贴心给大家整理了618科沃斯攻略,愿大家都能从家务中解脱,享受美好的智能家居生活❤️#棉花美娃娃[超话]# [送花花]一也家春季娃衣上线啦[送花花]你好,你
  • 泰国神仙豆奶,超级好喝,有原味+巧克力味+黄豆+无糖4种可选,泰国老牌子,好多人超爱它,比线下便利店合算[打call]豆奶味浓郁还喝不腻,喝完嘴巴里都是香香的豆
  • 用四个字概括今晚的所见所闻:“路过此地”#sky光遇[超话]# 音乐商店更新后开启!前两年带的都是小朋友 今年毕业了手上基本都是大朋友 和这几个叔叔都很聊得来他
  • 迎端午,包粽子喽。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每
  • ♦填充份:标准国标白鸭绒关于含绒量,大家可以用手感受下,好的羽绒是没有什么梗仔的,再一个有的顾客说衣服很轻,市场上的很重,对于我们内行人来,充点羽丝到衣服里面看
  • 王羲之在《兰亭序》里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东晋大书法家在寻找美的踪迹。王羲之在《兰亭序》里说:“仰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