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三点半去面试,在公交车上困意袭来,差不多两点就到了面试地点,看着时间还算充裕,就找到周围最近的便利店买杯咖啡提提神,到便利店前台付款的时候后面有个小机器人跟着过来,突然跳出来一个小女孩跟机器人玩儿,我没有太在意,买完咖啡之后就在便利店坐下来,打算等差不多到面试时间再过去 ,毕竟离面试地点也就两百米不到。

小孩看见我坐着,她也跟在我后面,然后一下子就坐到我旁边,我冲她眨眨眼睛,她也冲我眨眨眼,我就忍不住问她,你在这干嘛呀?她说:我在这里玩儿和写作业,妈妈在这里工作。
桌子上摆满了她的作业和零食,她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跟我说,姐姐你来这里干嘛呀?我说面试呀,她又继续追问,面试是什么呀?她妈妈走过来摸摸她的脸蛋,很温柔的告诉她,面试就是姐姐要去这家公司工作,要进行了解,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啦!

小孩妈妈说完之后,又继续去忙了,小孩说叔叔回老家了,没人跟她玩,妈妈要工作。我以为叔叔是小孩的亲戚,我问小女孩:你是哪里人呀?小女孩说:你等一下,我去问我妈妈,她连忙跑去找妈妈问,妈妈,刚刚那个阿姨问我是哪里的,我一时懵 阿姨?我是阿姨了?过了几秒她快步走过来眼睛铮亮 跟我说,妈妈说我们是住在上庄的,接着她让我靠过去一点儿,要跟我说个秘密,我靠了过去之后她小声地说:叔叔老跟我抢妈妈睡觉,听完我心里五味杂陈....我问那你姥姥姥爷呢?她认真地跟我说,没有姥爷姥姥,只有爷爷奶奶爸爸和弟弟,弟弟和爷爷奶奶哈尔滨,她开心地跟我说,妈妈还要给她生个弟弟。
短短的几句话透露出她是离异家庭,她妈妈有了新的男朋友,她可能没意识到爸爸妈妈也许已经离婚了。

她又好奇地问,姐姐你是哪里人呀?我是广西人呀,说完我给她看广西的山山水水照片,她说真好看呀,我以后不回哈尔滨那旮瘩了,我也得改名字了,以后就一直在北京 。小孩让我把名字写到她的作业本上,还有我的居住地址,她把她的名字也写了上去,她叫娜娜,今年九岁啦!上二年级。
写完之后她问,姐姐,那我可以去找你玩吗?我说当然可以呀,但是你妈妈可能会担心你哦!小女孩说我妈妈开车可快了,有一次在等绿灯,我妈妈一下子就冲到了第一,我叔叔开车送外卖也很快!

说完她突然捂住嘴巴说她上火了,可怜兮兮地问我,姐姐,你知道吃什么会上火吗?我说辣,油腻的,炸的东西会上火,零食也不可以吃,要多喝点凉茶和热水。你妈妈知道的,你可以去问妈妈,小孩摇摇头说:不,妈妈不知道,姐姐你可以把这些写下来吗?
当然可以啊!写完之后,她拿着本子跟妈妈说 ,妈妈这些上火的我不可以吃哦!说完她回来冲我笑笑,露出两颗大兔牙,特别可爱,我突然想起来还有荔枝也不可以吃 ,并告诉她一只荔枝三把火,她连忙跑去跟妈妈说荔枝也不可以吃!

我们聊了一会儿,就差不多到我面试的时间了,她问我什么时候面试完呀?面试完还会回来吗?我拍了拍她脑袋说,等你写完作业我就回来啦!去面试的那差不多两百米的路上,都被好心情环绕着,遇到这么可爱的小孩

面试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结束后我还记着便利店的小女孩娜娜,我蹑手蹑脚走到店的透明玻璃墙,透过玻璃墙看见她正在看着窗户捉耳挠腮的,我一下子跳出来在她面前,她惊喜站起来跟我招手打招呼,跟我说快要写完作业了,她妈妈同意我去她家玩了,问我可不可以去她家玩?小孩双手合十哀求的眼神一直重复说着,求求你了姐姐好不好嘛~ 我还会煮菜,妈妈给我买了小孩子做饭的工具,我去给你做饭吃,她撅着嘴跟我撒娇,我说那看情况吧,小孩很开心继续写作业去了,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会问我,写到一半抬头跟我说,刚刚有个人要坐你位置,我说跟他这里有人,当时我有点感动,这小孩怎么那么乖哦!还给我留专属位置,我找遍了包包,发现出门什么玩具都没有,有根簪子,有朵花花,她看见我拿出来的那一瞬间眼都亮了,我说以后我们就是朋友咯,这是我们的信物,递给她的的时候她拿起来用簪子贴脸眼睛都要眯成一条缝说簪子好好看呀!

她拿着簪子跑去问妈妈可以收下吗?妈妈严肃地说不可以随便收下别人的东西哦!小孩像焉了一样,把簪子递给我说不可以收下,真是乖小孩,时间不早了,我也要回家了,今天才第一次见面,小孩说妈妈同意了因为妈妈可能也知道一般陌生人是不会随便去别人家里的 我们才认识不到一天,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和简历的彩色照片给小孩,告诉她不开心了或者想我了可以给我打电话。

她知道我要走的时候,眼眶一下红了,委屈得不行,她妈妈走过来安慰她 ,我跟她拉勾说,我们下一次还会再见的,她点了点头,不舍的跟我摆摆手说再见姐姐

上公交车的时候她妈妈加了我的微信,今天娜娜给我发信息说后天一起爬山~

【#济宁# 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济宁畅通便民“高速路”】 
5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山东力争通过三年多时间,打造“无证明之省”。

  “无证明之省”建设方案发布以来,山东省各级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各领域“无证明”社会化应用场景打造。山东16市结合实际,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济宁市上榜第一批重点领域和试点名单。

山东第一批“无证明之省”典型社会化场景应用试点名单

  今年以来,济宁建设“无证明城市”的步伐逐步加快。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从“群众跑”到“部门跑”……一张证明的变化,不仅代表着办事程序的简化,也是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打通服务末梢

济宁助残“一件事”惠及群众2000余人

  济宁在全省首创助残“一件事”全流程在线服务,将多个助残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实现残疾人业务事项线上集成办,系统上线一年多来,已办理业务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

  以新办《残疾人证》和残疾人补贴为例,改革前申请人需要到乡镇(街道)申请,填表后到指定医院鉴定,鉴定后公示5天,然后由区社发局发证,再依次到医保、社保、民政等部门递交、填写材料,申请相关助残补贴。改革后,申请人只需要在网上发起申请,或由他人线下代办申请,乡镇(街道)和区残联工作人员在网上审核通过,申请人直接去定点医院鉴定,鉴定结束残联工作人员即可办理残疾证,一般7到10天左右就能拿证。

  去年以来,济宁着手进行“1+N”助残“一件事”改革,市残联会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在助残服务领域推行助残“一件事”的通知》,全面推行助残一件事“一网通办”。

  助残“一件事”以残疾人证办理为基础,将残疾人证新办、残疾人证变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等多部门助残事项整合纳入“一件事”,实行集成联办。连通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山东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山东省民政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济宁市医保智慧医保系统、山东省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的全流程网上审批。如今,残疾人只需在申办残疾证残疾鉴定时跑一次医院,其余事项不出家门即可办理,所有助残服务事项在网上一次办结。

  目前,济宁各县市区各级为民服务中心都已设立助残“一件事”服务专窗,实行一表申报、一站受理。自窗口上线以来已办理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畅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

济宁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7月20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聚焦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印发《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全面落实“无证明之省”建设要求,积极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和服务领域,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深入推进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拓展全市“无证明城市”服务广度和深度,聚焦于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领域,全面梳理市县两级用证事项清单,实现近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378项县级事项和509项市级事项电子证照应用正在全面推进。

  下一步,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将通过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全速推进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工作。同步加强济宁市电子证照库和行政审批服务局一窗系统对接,逐步实现行政审批服务所有颁发证照全闭环制发、上传。根据前期梳理的市县用证事项清单,济宁全面落实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和社会化应用工作,逐步推广至金融、教育、医疗、水电气暖、人才招聘、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无证明城市”建设亮点工程。

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下载

济宁市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获悉,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明确重点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推动140余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梳理全市用证事项1164项,上线“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同步推动市县应用,最大限度“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让群众不再为开证明而烦恼。

  截至8月2日,济宁市“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可提供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和下载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银行机构开展试用,打造了教师资格认证不见面审批、“企业码”一码通办等应用场景。“无证明城市”建设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加强电子证照数据归集

  夯实数据底座

  采集电子证照数据是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的基础,只有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电子证照才能用的好、用的广。截至7月底,全市电子证照库累计制发电子证照615种,数据量2322万条。上传省电子证照库330种,数据量1017万余条。确定了第一批市县同步制发电子证照清单173种,持续维护更新数据140种。其中省实施方案规定的市级10种同步制发电子证照中,济宁市已全部完成历史数据采集更新,8种通过系统对接实现实时更新,为各级各部门打造“无证明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全面梳理用证服务事项

  明确事项清单

  “无证明城市”建设关键在“用证”,摸清用证底数,是实施改革的前提。市县相关部门单位全面梳理排查办理政务服务、共用服务等事项所需材料,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彻底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对确需保留的证明,逐项列明证明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开具单位等,作为实施“无证明办事”的依据。自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共梳理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1164项,其中市级事项609项,市县两级办理事项146项,县级事项409项,为对照全面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奠定了基础。

  加快无证明办事系统部署

  落地证照应用

  济宁市把“全程网办”“数据共享”作为实现“无证明办事”的主要方式和工作着力点,研发了“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已于7月底投入试运行。该系统实现办事事项与所需证明的点对点关联,以部门间数据共享为基础,打通与省市电子证照库和共享交换平台,已实现省大数据局公布的第一批50项8种市级证照、第二批省直部门发证清单131种证照数据实时共享调用,实现了不动产查询证明、婚姻登记证明等线上实时开具,已在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多个事项对外提供服务。

下一步济宁市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8月2日召开的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下一步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工作统筹

  成立市领导牵头的“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实施统筹调度,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司法局以及主要政务服务部门参与,统筹、协调、指导“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对工作推进中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定期会商,提出解决方案。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协同,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衔接有序、顺畅高效。

  全面推广应用

  一方面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在政务服务大厅应用“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并逐步向区县、乡镇、村居等基层单位的延伸,努力构建“全市域、全领域、全窗口、全事项、多场景”的“无证明办事”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推广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济宁市作为全省交通运输、便民服务领域的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试点地市,将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和企业办事需要,在交通出行、健康医疗、教育服务、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动态更新清单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济宁市第一批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将争取在8月底前和11月底前分两批实施。同时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也将对用证事项进行动态梳理更新,根据新公布的可用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清单,不断扩充用证事项清单。

  济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紧跟数字时代脉搏,通过数据赋能政务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爽爱 综合)

【#济宁# 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济宁畅通便民“高速路”】 
5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山东力争通过三年多时间,打造“无证明之省”。

  “无证明之省”建设方案发布以来,山东省各级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各领域“无证明”社会化应用场景打造。山东16市结合实际,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济宁市上榜第一批重点领域和试点名单。

山东第一批“无证明之省”典型社会化场景应用试点名单

  今年以来,济宁建设“无证明城市”的步伐逐步加快。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从“群众跑”到“部门跑”……一张证明的变化,不仅代表着办事程序的简化,也是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打通服务末梢

济宁助残“一件事”惠及群众2000余人

  济宁在全省首创助残“一件事”全流程在线服务,将多个助残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实现残疾人业务事项线上集成办,系统上线一年多来,已办理业务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

  以新办《残疾人证》和残疾人补贴为例,改革前申请人需要到乡镇(街道)申请,填表后到指定医院鉴定,鉴定后公示5天,然后由区社发局发证,再依次到医保、社保、民政等部门递交、填写材料,申请相关助残补贴。改革后,申请人只需要在网上发起申请,或由他人线下代办申请,乡镇(街道)和区残联工作人员在网上审核通过,申请人直接去定点医院鉴定,鉴定结束残联工作人员即可办理残疾证,一般7到10天左右就能拿证。

  去年以来,济宁着手进行“1+N”助残“一件事”改革,市残联会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在助残服务领域推行助残“一件事”的通知》,全面推行助残一件事“一网通办”。

  助残“一件事”以残疾人证办理为基础,将残疾人证新办、残疾人证变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等多部门助残事项整合纳入“一件事”,实行集成联办。连通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山东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山东省民政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济宁市医保智慧医保系统、山东省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的全流程网上审批。如今,残疾人只需在申办残疾证残疾鉴定时跑一次医院,其余事项不出家门即可办理,所有助残服务事项在网上一次办结。

  目前,济宁各县市区各级为民服务中心都已设立助残“一件事”服务专窗,实行一表申报、一站受理。自窗口上线以来已办理2134件,惠及群众2000余人,发放补贴300余万,畅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

济宁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7月20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聚焦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印发《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全面落实“无证明之省”建设要求,积极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和服务领域,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深入推进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拓展全市“无证明城市”服务广度和深度,聚焦于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领域,全面梳理市县两级用证事项清单,实现近150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378项县级事项和509项市级事项电子证照应用正在全面推进。

  下一步,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将通过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全速推进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工作。同步加强济宁市电子证照库和行政审批服务局一窗系统对接,逐步实现行政审批服务所有颁发证照全闭环制发、上传。根据前期梳理的市县用证事项清单,济宁全面落实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和社会化应用工作,逐步推广至金融、教育、医疗、水电气暖、人才招聘、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无证明城市”建设亮点工程。

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下载

济宁市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获悉,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明确重点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推动140余类电子证照同步制发,梳理全市用证事项1164项,上线“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同步推动市县应用,最大限度“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让群众不再为开证明而烦恼。

  截至8月2日,济宁市“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可提供139种电子证照线上查询和下载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银行机构开展试用,打造了教师资格认证不见面审批、“企业码”一码通办等应用场景。“无证明城市”建设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加强电子证照数据归集

  夯实数据底座

  采集电子证照数据是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的基础,只有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电子证照才能用的好、用的广。截至7月底,全市电子证照库累计制发电子证照615种,数据量2322万条。上传省电子证照库330种,数据量1017万余条。确定了第一批市县同步制发电子证照清单173种,持续维护更新数据140种。其中省实施方案规定的市级10种同步制发电子证照中,济宁市已全部完成历史数据采集更新,8种通过系统对接实现实时更新,为各级各部门打造“无证明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全面梳理用证服务事项

  明确事项清单

  “无证明城市”建设关键在“用证”,摸清用证底数,是实施改革的前提。市县相关部门单位全面梳理排查办理政务服务、共用服务等事项所需材料,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彻底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对确需保留的证明,逐项列明证明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开具单位等,作为实施“无证明办事”的依据。自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共梳理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1164项,其中市级事项609项,市县两级办理事项146项,县级事项409项,为对照全面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奠定了基础。

  加快无证明办事系统部署

  落地证照应用

  济宁市把“全程网办”“数据共享”作为实现“无证明办事”的主要方式和工作着力点,研发了“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已于7月底投入试运行。该系统实现办事事项与所需证明的点对点关联,以部门间数据共享为基础,打通与省市电子证照库和共享交换平台,已实现省大数据局公布的第一批50项8种市级证照、第二批省直部门发证清单131种证照数据实时共享调用,实现了不动产查询证明、婚姻登记证明等线上实时开具,已在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多个事项对外提供服务。

下一步济宁市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8月2日召开的济宁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下一步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工作统筹

  成立市领导牵头的“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实施统筹调度,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司法局以及主要政务服务部门参与,统筹、协调、指导“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对工作推进中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定期会商,提出解决方案。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协同,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衔接有序、顺畅高效。

  全面推广应用

  一方面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在政务服务大厅应用“无证明城市”服务系统,并逐步向区县、乡镇、村居等基层单位的延伸,努力构建“全市域、全领域、全窗口、全事项、多场景”的“无证明办事”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推广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济宁市作为全省交通运输、便民服务领域的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试点地市,将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和企业办事需要,在交通出行、健康医疗、教育服务、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动态更新清单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济宁市第一批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用证事项将争取在8月底前和11月底前分两批实施。同时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也将对用证事项进行动态梳理更新,根据新公布的可用电子证照和电子证明清单,不断扩充用证事项清单。

  济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紧跟数字时代脉搏,通过数据赋能政务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爽爱 综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箭五星发射成功 长二丁运载火箭再立新功
  • 奇才交易全队
  • "多面"郑成月:一起网络捐款引发的舆情
  • 湘潭市中心医院“骗保”事件最新进展;SICU护士发布的长文曝光!真相是?
  • 这个工地死人后,蓬安所有建设项目遭全部停工
  • 明天起西安多地停电,快看有你家没?
  • 冯远征25年银婚发文:我们是伴儿 粉丝:相濡以沫真甜呀
  • 女排前国手无伤无病突然无球可打!还传分手绯闻,当事人回应
  • 小米第三季度财报发布:营收净利大幅增长,海外业务大幅攀升
  • 挖矿风潮退去 英伟达股价跌没了一个AMD的市值
  • 壹周要闻 | 上海未成年人逾六成有出国出境经历;张一鸣卸任;霉霉签约环球音乐
  • 【早报】刘强东事后首发声;三星手机承认危机;OKEx遭多家投诉
  • 旋转木马变“旋转真马”,网友:太残忍!运营方:已暂停
  • 国内首条海底高铁隧道
  • skt官宣 7人离队大换血
  • “南金北萧”都走了!著名武侠作家萧逸逝世,从此,世间再无“情侠”
  •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同意新建山东菏泽民用机场的批复
  • 一加5G手机曝光:售价给力、搭载高通骁龙8150
  • 蒋劲夫行踪不明 女友表示与自己有关
  • 光明日报批俞敏洪:“女性堕落”的言论根本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