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垃圾收费势在必行,粤能分类设备即可正向激励,又可逆向收费,促进垃圾分类#智能垃圾分类# (上)

生活垃圾收费计量管理政策法规
为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切实增强垃圾综合治理失效,加快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立更加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活垃圾收费计量管理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01
《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2002.6.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实行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决定,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合理制定垃圾处理费标准,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按照垃圾处理产业化的要求,环卫企业收取的生活垃圾处理费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其收费标准应按照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核定,并区别不同情况,逐步到位。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主要包括运输工具费、材料费、动力费、维修费、设施设备折旧费、人工工资及福利费和税金等。
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建设(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并报省级价格、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目前垃圾处理费仍按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应创造条件,结合环卫体制改革,尽快向经营服务性收费转变。制定、调整生活垃圾处理费标准要实行价格听证会制度。
02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 》
-2004.12.29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情况,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差别化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并在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后公布。
03
《关于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意见》-2005.9.10
(五)强化成本监管。成本监管是合理确定市政公用事业价格,促进企业提高效率的
重要手段。各地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的成本监管,配
合物价管理部门加快供水、供气、供热等价格的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要通过完善相关定额和标准、进行区域同行业成本比较和绩效评价、定期公布经营状
况和成本信息等措施,建立健全成本约束机制,激励经营和作业者改进技术、开源节流、
降低成本。要建立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成本定期监审制度,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成本状
况,为政府定价提供基础依据,防止成本和价格不合理上涨。
要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提高收缴率。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费的使用管
理,保证处理费专项用于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收集、输送和处理。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8.29
第四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垃圾排放收费制度。收取的费用专项用于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不得挪作他用。
国家鼓励通过以旧换新、押金等方式回收废物。
05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2011.2.16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险废物含有有毒有害成分,若利用和处置不当,将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甚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十一五”期间,我国不断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规范利用处置行为,纳入规范化管理的危险废物数量持续大幅度上升。但是非法收集、转移、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的现象屡禁不止,由此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呈多发态势,暴露出危险废物监管工作依然薄弱,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的压力巨大。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工作,所提出的意见。
(十八)完善危险废物收费政策。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收费政策的制定完善,保证处置设施的正常运行。
06
《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2011.2.16
在第六章 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中提到,要加快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再制造,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绿色交通行动,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
研究建立建筑垃圾排放收费制度,改革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提高征收率。研究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理收费制度。
07
《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2011.4.19
2011年4月19日,国务院印发国发〔2011〕9号《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文件,旨在切实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力度,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健全收费制度。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缴纳垃圾处理费,具体收费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探索改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降低收费成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应当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得挪作他用。
08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2013.8.1
(五)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加快制定实施鼓励余热余压余能发电及背压热电、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上网和价格政策。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扩大应用面并逐步扩大峰谷价差。对超过产品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实行惩罚性电价。严格落实燃煤电厂脱硫、脱硝电价政策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推行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

深化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完善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管理办法,完善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政策,将污泥处理费用纳入污水处理成本,完善对自备水源用户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制度。改进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合理确定收费载体和标准,提高收缴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集中资源化处理中心等国家支持的节能环保重点工程用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中给予重点保障。严格落实并不断完善现有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09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印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办法的通知》-2015.12.3
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价格、收费未到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安排经费支出,确保长效运行维护。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2017.3.30
五、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
(三)完善支持政策。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发挥中央基建投资引导带动作用,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相关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设施。严格落实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地方财政应对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的建设运行予以支持。
11
《循环发展引领行动》-2017.4.21
(三十六)理顺价格税费政策
深化价格改革。全面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推行供热按用热计量收费。全面落实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电价政策。完善鼓励煤矸石、垃圾和沼气发电的价格政策。落实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完善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提高收缴率。

12
《关于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 2017.10.29
(四)创新机制,多元运营
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要因地制宜建立新型、适用性强的基地管理体系,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和运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用于基地重点项目建设。对符合规划的基地,要比照城镇基础设施项目落实用地政策。完善垃圾处理收费政策,提高收缴率。

13
《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 2018.1.2
要创新政府和市场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各环节,统筹前后端,实行一体化经营。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投入的同时,建立生活垃圾跨界转移补偿机制,完善生活垃圾收费政策,逐步建立差别化的收费制度,实现按量收费。
14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2018.6.21
四、健全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
全面建立覆盖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建立健全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制定和调整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2020年底前,全国城市及建制镇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鼓励各地创新垃圾处理收费模式,提高收缴率。鼓励各地制定促进垃圾协同处理的综合性配套政策,支持水泥、有机肥等企业参与垃圾资源化利用。
(二)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对非居民用户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并实行分类垃圾与混合垃圾差别化收费等政策,提高混合垃圾收费标准;对具备条件的居民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加快推进垃圾分类。鼓励城镇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市场化运营,已经形成充分竞争的环节,实行双方协商定价。
(三)探索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在已实行垃圾处理制度的农村地区,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承受能力、垃圾处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促进乡村环境改善。
(四)完善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机制。按照补偿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制定和调整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标准,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综合考虑区域内医疗机构总量和结构、医疗废物实际产生量及处理总成本等因素,合理核定医疗废物处置定额、定量收费标准,收费方式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和医疗机构协商确定。加强工业危险废物和社会源危险废物处置成本调查,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收费标准;在确保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全流程监控,违法违规行为可追溯的前提下,处置收费标准可由双方协商确定。
15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18.7.11
第四条 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应当专项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严禁挪作他用。
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2018.12.29
(四)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以绿色生活方式为引领,促进生活垃圾减量。通过发布绿色生活方式指南等,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支持发展共享经济,减少资源浪费。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扩大可降解塑料产品应用范围。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到2020年,基本实现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总局指导)推动公共机构无纸化办公。在宾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创建绿色商场,培育一批应用节能技术、销售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的绿色流通主体。(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管局指导)
多措并举,加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可回收物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实施“装、树、联”(垃圾焚烧企业依法依规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在厂区门口树立电子显示屏实时公布污染物排放和焚烧炉运行数据、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强化信息公开,提升运营水平,确保达标排放。
17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4.29修订
第五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应当根据本地实际,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体现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等差别化管理,并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长春市各类场所常态化防控指导手册(场所篇)】

20公共浴室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公共浴室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保持经营场所空气流通,定期开门、开窗。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每日须对门厅、楼道、操作区域、休息室、电梯、楼梯、卫生间、淋浴间、更衣室等公共部位进行清洁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6.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所有的用品包括餐具、客用浴服、毛巾、洗浴按摩用具应“一客一用一消”,必要时可使用一次性用品。顾客存衣柜应“一客一消”或提供“一次性袋子”。

8.采取限流、错峰等方式,减少顾客聚集。做好顾客信息登记。顾客缩减洗浴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保持安全距离。推荐采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

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工作时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当出现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21医疗机构

1.制定工作总体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工作责任主体,完善工作流程,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等。

2.储备防护用品和消毒物资,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各部门密切协作,确保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3.完善网络挂号、就诊预约功能,并积极推广。

4.设立体温检测点,对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转入发热门诊就诊。

5.设立分诊点,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做好预检分诊。

6.加强院内感染防控,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分区管理要求,及时排查风险并采取处置措施,严格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强化防控措施。医务人员严格按照相关防护等级规定做好防护。

7.诊疗环境应通风良好。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8.保持病房(区)通风良好,空气流向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空气负压病房或者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9.医疗机构所有区域保持卫生干净整洁,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垃圾及时清运,并按常规进行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清洁消毒。

10.加强对重点部门(发热门诊、急诊、隔离病房等)环境的清洁消毒。

11.做好就医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就医人员拥挤和聚集,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12.就医人员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正确进行手卫生。

13.医疗机构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由医疗机构安排专人进行,选择有效的消毒产品,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技术指导。

22铁路客运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在火车站入口处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高于37.3℃的乘客应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4.加强通风换气。火车站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加强对火车站卫生间、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用设施和高频接触部位清洁消毒。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对车辆进行预防性消毒,座椅套等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和消毒处理。

6.保持候车室和列车车厢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7.列车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地方政府在客运车站进出站口外核验健康码,并在适当位置设立应急区域,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的乘客,前方车站下交给地方政府卫生健康部门。

8.推荐乘客网上购票,现场购票时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人群聚集。

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车站、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和乘客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1.利用车站电子屏、列车车厢滚动电子屏等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2.始发或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车次应合理安排运力,通过售票尽可能安排乘客分散就坐。

13.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由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终末消毒。

23道路客运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在汽车客运站增加体温测量设备,对进出站乘客进行体温检测,查票时应核验健康码。具备条件的汽车客运站设置应急区域,高于37.3℃的乘客应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4.客运站和客运车辆要加强通风换气。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适当提高进入服务区停车休息的频次,对客车进行通风换气。

5.客运站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回风、增大新风量,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6.每日开展客运站公用设施和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卫生间配备洗手液,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7.每日开展车辆预防性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

8.客运站和客运车辆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运垃圾。

9.乘客优先采用网上购票。

10.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包车宜配备手持体温检测仪,在中高风险地区始发、终到或途径上下客的客车后排设置为应急区域,使用简易窗帘‘盖布’遮挡,用于临时隔离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乘客。

11.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2.工作人员和乘客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3.在客运站和客运车辆上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4.在中高风险地区始发、终到或途径上下客的省际、市际班线客车和包车,应当通过合理组织运力,限制售票、包车团组人数等措施,分区分级控制客座率。

15.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24民航

1.根据航班(含国际、国内)始发地疫情形势、航空器是否安装高效过滤装置及航班客座率、飞行时间和航班任务性质等指标综合判断,将运输航空航班防疫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等级;根据机场运行的航班情况,将机场疫情防控等级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依据不同风险分级实施差异化防控,并根据疫情发展动态实时调整风险分级。

2.加强航空器通风。航空器飞行过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最大通风量;地面运行期间,可不使用桥载系统,使用飞机辅助动力系统进行通风。

3.加强航空器清洁消毒。选择适航的消毒产品,做好航空器清洁消毒。日常清洁区域、预防性消毒频次等依据航班风险等级、航空器运行情况等确定。

4.优化机上服务。按照不同航班风险等级,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机上体温检测,优化/简化机上服务,安排旅客正常/分散/隔座就座,设置机上隔离区,明确可疑旅客应急处置流程。

5.加强机场通风。结合航站楼结构、布局和当地气候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空气流通。气温适合的,开门开窗;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的,尽可能全新风运行,保持空气清洁。

6.根据需要对机场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需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和口罩使用后的回收工作,及时收集并清运。如出现确诊病例,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

7.做好候机旅客健康监测。在候机楼配备非接触式体温检测设备,对所有进出港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8.机场为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航班设置专门停靠区域,尽可能远机位停靠。对于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旅客,通过设置隔离候机区域、简化登机手续、采用无接触式乘机、设置专门通道等措施,严防机场内传染扩散。推动境外来华人员登机前进行核酸检测。

9.加强对民航一线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每日开展体温检测,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指导机组人员、机场安检人员、机场医护人员、维修人员、清洁人员,根据航班和机场风险分级,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

10.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工作人员和乘客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2.民航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人员防控按照最新版《运输航空公司、运输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实施。

25城市公共汽电车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乘客不进行体温检测。

4.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空调系统,应保证供风安全。

5.车辆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车厢进行预防性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

6.车辆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及时清运垃圾,对座位、扶手等做好清洁。

7.乘客优先采用扫码支付等非直接接触方式购票。

8.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戴手套,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9.工作人员和乘客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0.在车厢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11.根据客流情况,合理组织运力,降低车厢拥挤度。

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来源:人民广场

情指勤舆一体化合成作战系统开发,智慧警务平台搭建
在当代社会环境影响下,人们都在提倡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生活。发展的趋势不断地促使我们去成长、去突破、去创新,明确建设理念,围绕智慧化思想,实现推进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目标。

社会治理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为了协助公安机关维护治安,推进执法规范化、提升公安整体工作效能和完善公安队伍建设,我们整合现有技术,结合社会情况,研发出针对警务工作的系统——情指勤舆一体化合成作战系统。

情指勤舆一体化合成作战系统,智慧警务平台功能介绍:
1、全面多维感知
工作融入公安工作的各领域,整合人、案、物、地、机构五大要素,履行全面从严管治理责任,注重特殊场所,强化查纠整改,严格落实法规法纪,常态化开展突出问题整治,提高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实现警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达到对警情的全面多维感知。

2、信息高度共享
打破通信屏障,深入警务实战化,实现情报信息点对点传递,发布预警,提供线索,以支持警方不同的场景服务需求、信息共享、提前预警、快速响应,将警务工作做到“细致、精致、极致”,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好奋进之路,为公安机关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坚实的后盾。

3、无缝高效集成
围绕执法规范化建设,“指挥、研判”工作同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快速分析人、物、地和对象的不同属性,针对性作出解决方案,实现侦察监管、决策指挥、行动处理等全过程的高度集成,执法办案和管理监督的高效运行。并实施积分制,把执法办案质效与表彰激励、职级晋升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民警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

4、精准治安管控
“智慧公安”系统,实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语音等新技术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一个点、线、面三维动态巡逻系统,实时预警异常行为,自动刻录轨迹视频,实现了执法过程的智能化调取,全流程回溯。最大限度赋能基层一线、助推打防管控,提高社会治安的防控水平。

5、应用高效拓展
围绕警情、案件、人员、财物、场所等执法全要素,平台集成了各种公安资源管理插件,设置受立案管理、案件审核、执法巡查、案件会商等区域,实现服务资源的共享,对各项执法办案活动同步加强源头管理、流程管控、质效评估。

情指勤舆一体化合成作战系统,智慧警务平台依托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一站式”办案,无缝隙对接,全流程提速,最大化提升办案效能。杜绝执法机关内部信息不通,,加强自我发现问题,规范执法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执法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提高案件管理效率和执法办案质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官方:翻译团功勋baby @寸头三井寿 正式退役
  • 抖音起诉百度旗下伙拍视频侵权 索赔100万
  • 女生吉尼斯 | 获奖名单公布,一大波女神来袭 !
  • 爱情公寓5还没播,曾小贤最强情敌要带胡一菲在北京开演唱会啦!!!
  • 驻马店教育局回应老师怀孕要家长代班:正调查,若属实将处理
  • 社保基金赚一万亿,主要来自于直接股权投资!
  • 新一代地铁亮相添加更多黑科技
  • 孕妇呷哺呷哺火锅里吃出老鼠?担心孩子,可以给2万元打胎?
  • 马云退休当老师,是真的吗?快来看看吧
  • 李玉刚周立波,是什么情况?
  • 王珞丹红毯被求婚;郭雪芙英文出糗被群嘲;杨丞琳踩滑意外摔伤;姚晨老公被出轨;关晓彤回应发胖
  • 聂远走红毯打苍蝇!聂远:只能上手!
  • 日本代表赴台脚踹慰安妇铜像 网友怒:必须下跪道歉!
  • 马云新名片头衔已换成"老师"
  • 超级好消息!唐艺昕高调晒无名指戒指,疑似结婚
  • 【开心一刻】当别人说金钱买不到快乐时,你向他们展示你刚买的快乐
  • 都市女子健身图鉴
  •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
  • 今日重磅:在单位“混日子”的人大脑往往会早衰
  • 张雨绮:“胸怀”有多大,生活就有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