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 樊元贵36年照顾脑瘫弃婴彰显人间大爱】包头市石拐区大德恒街道的居民樊元贵今年83岁,已退休在家多年。他和妻子的四个儿女都早已成家立业,然而,耄耋之年的老人却还在为他们的“第五个孩子”晓华忙碌着。虽不是亲生女儿,但老人陪伴晓华的时间最长、付出的最多。

樊元贵现在仍记得第一次见晓华时的样子,“当时她只有一点点大,饿的哭都哭不出声了,我真怕她活不下来。”1985年,朋友到南方出差,机缘巧合见到了被父母遗弃的女婴——晓华,朋友已经有三个儿子,一直想要个女儿,于是就把这个刚出生几天的女婴带回了包头。由于工作忙,朋友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晓华,家里人也不太同意收养这个孩子。情急之下,他想到了热心的樊元贵。

当时樊元贵也已经快五十岁了,家里的孩子都小,自己又要上班,照顾这个孩子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想着是帮朋友的忙,便答应了下来。没成想,这个忙一帮便是一辈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细心的夫妻俩发现,晓华只会在地上爬,而同龄的小孩都会叫爸爸妈妈了,有的甚至都会走路了。1986年9月,樊元贵和妻子带着孩子到包头市中心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双侧脑室扩大引发的脑瘫症。而此时,樊元贵的朋友也明确的表示自己没有能力也不会接晓华走了。他说:“我想着怎么样这也是一个生命,我就先这样养着吧。”当时的樊元贵应该没有想到,他一养就是30几年,并在日后付出那么多的汗水与艰辛。

随后,樊元贵夫妇将晓华送到北京解放军第316医院住院治疗。他们陪着晓华在那里一住就两年,夫妇俩的亲生儿女却寄宿在亲戚家。两年里,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晓华的病却无明显好转。

1988年年底,樊元贵夫妇带着晓华回到了包头。此后,夫妇俩便一边拼命挣钱,一边尽最大努力帮孩子康复。在这期间,樊元贵从不放弃教晓华走路。由于疾病的原因,晓华总是与他反抗,跌倒了就趴在地上不起来。每当这个时候,他就耐心地对孩子说:“站起来,别趴下!”樊元贵说只要站起来,一切就会有希望!终于,晓华在11岁的时候学会了走路。

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樊元贵坚持每天给她按摩半小时,并按时送她上卫生间解决大小便。每天一大早,樊元贵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晓华穿衣服、洗脸、梳头,而这些,甚至是他对自己的儿女也都不曾做过的。

如今,晓华仍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上厕所,身边24小时都离不开人。多年来,每一顿饭樊元贵都是先喂晓华吃过了然后自己再吃。晓华的肠胃不好,饭吃的冷了硬了就会拉肚子,樊元贵总是变着法儿的给她做好吃的,老两口平日里自己的吃喝舍不得花钱,为了给晓华补身体,却会买来有营养的东西给她单独“开小灶”。

晓华的大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常常手里抓到什么就再也不撒手,樊元贵老两口的手上、胳膊上都是被晓华掐出的淤青。为了方便照顾晓华,樊元贵还特意搬了一次家,现在住的房子是一楼,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常常带晓华出来晒晒太阳,锻炼锻炼身体。

36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樊元贵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脑瘫儿抚养长大,为此他获得包头市第五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包头市“身边好人”荣誉称号。然而,有邻居骂他“有病”、自讨苦吃。家人也心疼他,亲戚朋友多次劝他将孩子送到福利院。儿女们也觉得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而且这么多年照顾晓华也已尽了义务,现在完全可以把晓华送走,好让父母享享清福,安度晚年。樊元贵说自己认真地考虑过这个事情,但总是狠不下心来,舍不得把晓华送走。

有人为樊元贵算了一笔账,这些年来,他在晓华身上花费十余万元!面对这些,樊元贵淡然一笑,他说:“我从来不去算计这些,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最大的能力去爱她、陪伴她。”(记者:张婷婷)

#内蒙古故事# 【生命之约:我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达25951人】

  新报讯(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杨晓红) 10月2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2020年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活动在包头市劳动公园南门举办。此次活动由自治区红十字会主办,包头市红十字会、包钢医院协办。据悉,内蒙古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开展以来,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10月20日,全区遗体(角膜)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累计25951人。当天的活动中,60名市民现场填写了捐献登记表,包头市今年累计登记人数720人。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是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是继无偿献血、遗体捐献和造血干细胞捐献之后,中国红十字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有关规定,依法参与推动的又一项与人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工作。2010年3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原卫生部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倡导公民在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能用的人体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

  2011年,内蒙古全面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成立了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建立了捐献工作办公室,各盟市设立了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站。截至2020年10月20日,全区遗体(角膜)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累计25951人,其中,实现遗体捐献累计137例,实现人体器官捐献累计78例,实现眼角膜捐献累计76例。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成立关爱生命基金,其中就包括对捐献者家庭的抚慰金和困难家庭的救助金,截至目前,已对捐献者家庭发放人道抚慰金74.5万元,救助金51.8万元。

  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对器官捐献还不十分理解。在我国,每年有约3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但仅有1万人能够实现移植,供需比例严重失衡。因此,从多方面宣传器官捐献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捐献工作的认知和理解尤为迫切。此次“生命之约·大爱传递”主题宣传季活动,旨在呼吁更多的公众报名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人体器官捐献的良好氛围。

【2020年自治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活动在我市启动】10月24日上午,由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主办,包头市红十字会、包钢医院协办的“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2020年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活动在劳动公园南门启动。通过工作人员的现场介绍,60位途经此处的市民当场进行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记者:霍晓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只要你家宝宝是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出生只要你所在的城市有小蓝象门店就可以为你家宝宝免费领取价值258元排汗爬服一件活动对象:2021年1月1
  • 我们之所以能具备爱的能力和成长的意愿不仅取决于童年时父母爱的养也取于我们一生中对恩典的接纳。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
  • 人们悠闲十分往往会放放风筝,可风筝无论飞到多高始终有人牵着它指引它回归的方向,倘若风筝断了线,它好似留不住的回忆,慢慢消失在目光中渐行渐远,往事也随风飘远...
  • ”然后可能许昕又说了什么,龙胖宁就当场笑裂了,而蟒淡定得不行,一脸「这有什么好笑的?!
  • 无论是朋友或是针对爱的人,就想象着自身变成最出色的那一个,特别是在感情之中,好像很在乎另一方的所思所想,总想着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不让对方满意。可是,现实是每个
  • 一共 5 个颜色,很少见快充线可以有这么多个颜色的 这款充电线是原厂带盒出售。#Yao的分享#  ❶身体乳,睡一觉被子里都是绿茶的香味,缺点就是香味比较单一,作
  • [费解]日本供奉鬼厕,所以中国必须纯洁无瑕才能唾骂它们,中国必须纯洁无瑕我才能为它说话,这个逻辑本身就是媚外软骨病[摊手]真是笑死了,按他这个逻辑中国怕不是只有
  • 嗯,现在我在听萤火,看了冬至太太的剪辑好爱这歌,呜呜呜呜先感慨一句为什么冬至太太这个频不够火,每一个天官频都很用心,不对不止用心还有脑子,用心且有智慧难道不该得
  • 西三环北站:车辆可以上下站。西三环北站:车辆可以上下站。
  • 这是因为处女座的男人的确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处女男需要的是简单单纯的女人,这样的女人不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也能够让处女座的男人放心大胆的去爱,处女座的男
  • 第三个细节,男友力十足:因为身世的原因,虽然林少春已经被孙玉楼打动真心,也喜欢上了深情仗义的孙玉楼,但是却不想连累孙玉楼,只能一次次拒绝孙玉楼的痴心。第三个细节
  • 他也没有把你置顶,甚至记不得你的名字。他也许是你的全世界,但你只是他世界里的路人甲。
  • 可能这就是剧情需要吧[白眼]"要学会影响对方的情绪,而不是一味被对方影响 我们常常见到一段亲密关系里,女生总是很容易生气。#泰国佛牌##佛牌##推文
  • 没有创新,止于临帖,你就是写得跟某一家十分相像,也是没出息的。从艺术的层面来说,达不到这一步,你的追求和创造就没有多大价值。
  • 还没出发成都前,请成都朋友推荐当地美食,除了大家熟知的火锅、钵钵鸡、串串、麻辣兔头等等,朋友还推荐我们吃一道叫做药膳蹄花的美食,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药膳吃过,蹄花
  • 以前喜欢沉浸式难过,现在“健康”了些(今日hang out除了傻叼乐之外的结论必须找到答案变得不那么重要,如果必须遵循一些规则,那就去经验,only exper
  • 京东链接:9月24日,绿会GEP调研组在普洱市胡市长等的陪同下参观了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此交易中心是云南及亚洲区域主产地面向中国大陆、港澳台、亚洲及欧美广大咖
  • 也是上了大学以后才发现努力是有回报的,从小到大在数学上的付出从未得到回报,我最后也释然了,我天生就不是为数学而生的。有时候撑不下去了我就会想想阿云嘎,想到他的拼
  • 梦里我睡着睡着觉得有动静就醒了扭动头部看见门口不远处我哥蹲在地板上正在吃力的擦拭他自己拉的满屋地的屎尿我心顿时紧缩一会没看住就弄的到处都是我就试图起来去收拾地板
  •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如果世界上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是罗曼罗兰想借米开朗琪罗告诉我们的警世箴言;那世界上的浪漫主义也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