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8管理七(三)剑听课笔记之九
好的追过程之抓住关键业务指标

一、不是笑话的千年笑典
“盲人摸象”是一个典故,也是一个每代世人当作笑话的笑话,现被编入了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
最早出处:《大般涅槃经》“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杆;其触脚者,言象如木白;其触背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演变过程: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由此,概括出成语“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不是笑话。
没人想盲人摸象,个人不想,社会不想,国家不想,世人都不想。
那是从今天看明天,现在看未来。
从今天看昨天,现在看过去,似乎人人都在盲人摸象,个人在摸,社会在摸,国家在摸,世人都在摸。
在时间的运行中,时时刻刻,人们都要做判断,做选择,做决策。
不是想不想,愿不愿,是必须要,马上做。
从社会统计层面,选择、判断、决策的效能跳不出二八规则的魔律。
“二”的人、组织摸明白了,“八”的人、组织摸不明白。
个人如此,现代企业的组织运维也是如此。
盲人骑瞎马,夜半崖边行;谁说盲人痴,都在此行中。
即便在后互联网的时代,依然。
盲人摸象,不是笑典。
不好笑,都在摸。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是昨天今天,一时一事,而是需要时时刻刻,持之以恒。
摸过了今天,明天还要继续。
由个人所组成的组织看看,左右前后,还剩下的,就相互笑笑就好了,不好笑。

二、关键业务界定
1、决定今天生死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贡献销售额、利润额、市占率、影响力、美誉度等等。
2、决定明天希望的明星业务。明星业务贡献公司的战略落地、行业匹配、公司价值、人才评估导向等等。
3、保障运营安全的基础业务。一般指组织经营的中后台业务,无论是组织部、财务部、人力部、采购部、后勤部、研发部、技术支持部等等,都是安全运营的基础底层框架,基础不牢,时间一到,组织就会地动山摇。
4、不同运营阶段的凸显业务。组织业务是动态发展的,不是静态不变的,尤其是在内外经营环境变化时,关键业务的排序,也就是阶段性的组织业务的重要性是
在一个组织当中,除了以上分类,还有很多业务,但至少在当下,对于组织而言没有那么重要了。
从数量分布上,也基本符合二八规律。
随着组织的发展,这种分布的数量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小组织的全部业务梳理100个,有二八之分,发展到大组织,全部业务梳理500个,也有二八之分。

三、关键业务的指标
界定了关键业务,就是梳理关键业务的指标了。
每个关键业务,即便不是关键业务,描述业务的指标梳理出来都是几十项甚至更多。
在这个地方组织容易陷入混淆的是,把关键业务的指标当作考评指标了,一项业务指标就是几十个,几项业务叠加就是几个几十个,尽管其中也有权重的划分,但被绩效的人和部门感受到了天罗地网,无所适从,最后只能顺其自然;对于进行绩效的人,也是囫囵浑圆,不知从何下手,最后只能跟着感觉来了。
示意:
销售业务是每个组织的关键业务,去描述销售业绩的指标很多,销售额,利润额,心态,拜访量,转化率,客单价等等。
其中拜访量中要求增加客户量。
为了达此目标,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1、多拜访新用户:新用户电话拜访量,新用户上门拜访量,新用户KP拜访量,新用户注册/首单量老用户拜访量提升客户量等;
2、多维护老用户:老用户拜访量;老用户客情维护量;老用户订单跟进量等;
3、及时处理售后问题:线上咨询答复时效;投诉订单处理时效;投诉结案率等。
这只是一个增加客户量,每个措施后面还可以再增加。
其它每个指标都可以按照这个逻辑罗列。
关键业务的指标会有很多。
当指标多到几十个以上的时候,就变成了眉毛胡子,一起抓就什么也抓不住了。

四、关键业务的关键绩效指标
抓住了关键业务,关键业务的指标有很多,这时关键业务指标的关键指标就凸显出来了。
关键指标是对绩效去的,也就是关键业务绩效指标,也就是前面说到的KPI,但又不仅仅是KPI。
因为KPI是在OKR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从组织从上往下的的分解中,有不同成层面的OKR,在OKR明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面的OKR继续进行目标关键结果KRs进行分解。
到这里方法论说通了,但是对于同一个事,不同的人判断的OKR以及OKR基础之上KPI差异会很大。
示例:
当年某团在千团大战的时候,老王定的策略是一个地区只上一个商家,做爆品。那时候成为销冠的秘诀是传说中的“消费感”,因为没人说的清楚到底怎么做才能把业绩做上去。
这时候,指标体系大致是这样的。
下图。
业绩没有达到预期。
后来阿里中供铁军出身的阿干过来了,重新确定了关键成功因素,定下了“狂拜访、狂上单”的策略,对应的关键指标自然也就不一样。
指标体系大致是这的。
下图。
业绩目标超出了预期。
方法论不难,能说清楚。
难的是怎么树立正确的目标,如何确定正确的关键成功因素。前者需要战略眼光,后者需要深刻的业务洞察。
定目标,追过程,到拿到结果,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五、结语
在组织的运营中,在目标制定正确的基础上,从判断二八关键业务,到关键业务的指标梳理,到关键业务的关键指标确定,到关键指标实现对应的策略、方法、技能,到追过程,到辅导过程,才能拿到组织的预期结果。
在关键业务的关键指标确定中,每个管理者事先都想“抓住”,都会信心满满,信誓旦旦,路径方法正确,但路线和路线中的落地大相径庭,如案例中的老王和阿干,结果也是天上地下,个人失去了收益,团队失去了势气,组织失去了机会。
“抓住”是在Execute过程,谋攻,执行,苛求过程阶段,不断有正确的“抓住”,有了业绩增长。
“抓到”是在Review过程,反思,复盘,复制放大阶段,不断有秘籍的“抓到”,有了组织成长。

“ 伪 ”
就是虚伪的发心。

一个真正发心修道的大乘行人,
要忏悔多生多劫以及今生的罪过。

罪是什么?

有心去造作的叫罪,
无心而造作的叫过,
过失。

罪就来得重,
过就来得轻。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过,
所以每个修行人都要忏悔罪过,
发露罪过。

就好像我们的衣服已经有污点,
要把它洗干净。
  
所以佛法有种种的忏悔法,
就使我们的修行能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一类虚伪发心的人,

他对自己的罪过不忏悔、
不除灭,

自己的功德恨不得让全世界人都知道,
自己的罪过严严密密地保密,
不让别人知道。

这就形成内浊外清,
内浊就是内心充满着贪瞋痴的浊染,

而外表又显出他很有修行,
持戒很清净的样子,
这就是内浊外清。

由于他内心的罪过没有忏掉,
又以虚假的心来修行,

他开始修行可能还非常猛厉,
但是过不久他就会懈怠放逸,
不能持久。
  
我们确实看到很多修行人开始学佛的时候,
他每天都非常地用功。

再过几个月过几年去看他,
整个地就回到了没有学佛前的样子。

“ 始勤终怠 ”,
退转到了没有边际的程度。

上次听一个大和尚说 :

有一个比丘,
他开始修行非常精进勇猛,
一定要开悟,

结果修了两三年没有开悟,
他就整个地对佛法丧失了信心,
最后还俗了。

始勤终怠。
  
那么,
他虽然也有些好的发心,
但是夹杂着名利在里面。

一个人能够把名利的心除掉是很不容易的。

开始他也发心想修清净的佛法,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

他因夹杂着名利的念头、
毒素在里面,

虽然他也修种种的善法,

比如持戒、
禅定,

以及修桥补路,
慈善事业等等,
他都在做。

但是这些善法被他的罪业烦恼所污染,
是有漏的东西,
不能成为清净无漏的功德。

这也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
不真诚,
虚伪。

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实心。
  
《 观经 》
讲发三种心,
就能往生,
首先就讲至诚心的问题。

善导大师对至诚心有一个很详细的诠释 :

就是一切众生修行,

一定要身、口、意三业所修的,

无论是读诵经典的知见,
还是一门深入的行持,
都要从真实心里面去做。

厌离娑婆,
一定要身也表示厌离,
口也表示厌离,
意也表示厌离,
真实地去厌离。

不得外显贤善精进之相,
外面表现他很善,
很有德能,
很精进修行的样子。

但里面是怀着虚假、
欺骗的心理,

充满着贪欲,
充满着瞋恨,
充满着邪伪,
奸诈百端,
充满着奸诈。
  
修行人直心是道场,
而他整个的就是用机心,
用机心还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觉得他多么厉害,
多么会玩手段,
奸诈百端啊!

这种贪瞋邪伪的恶心,
你还很难去化解他。

刚愎自用。

所表现的就是虽能修点善法,
但里面却夹杂着贪瞋邪伪的毒,
这就叫
“ 杂毒之善 ”。

杂毒之善是不能有效果的,
甚至会产生很负面的作用。

就好像这一杯饮料,
本来是很好,
但掺杂着一些敌敌畏在里面,

你还敢喝吗?

所以这杂毒之善又叫虚假之心,
跟真实之心就离得很远了,
不真实。
  
如果他不真实,
他用这杂毒之善的心去修行,

纵然他修行非常精进,
日夜十二个时辰都如救头燃的修行,

他能不能生到净土呢?

“ 此必不可也 ”。

善导大师给他一个绝对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我们念的这个名号,
以及要求生的西方极乐世界,

全体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行菩萨行的时候,
从他真实心里面所流现出来的。

法藏菩萨在他无量劫的修行当中,

他身、口、意三业所修的行持,

乃至一念一刹那之间,
都是从真实心里面出来的。

所以他所施设的净土、
建立的名号、
给予的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
  
我们讲感应,
你真实才能感应真实,
虚假不能跟真实感通啊!

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愿往生的心一定要真实,
因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大愿是真实的,

我们也一定要用真实愿往生的心跟阿弥陀佛真实摄受的愿来呼应。

你不能用求人天福报的心去感通的。

所以一定要真实。

这一点确实也是我们的病根,
我们修行佛法得不到利益,

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充满了机心、
奸诈。

这也是娑婆世界众生的常态。
  
《 法华经 》里面
剖析娑婆世界众生,

有几句话 :
“ 人多弊恶 ”,

这个世界众生大部分都很弊恶,
心性陋劣,
不持戒,

具有恶的倾向,
怀增上慢,
贡高我慢,
功德浅薄,

自己的福德智慧都很浅薄,
但是还认为自己了不起。

“ 瞋浊谄曲 ”,
充满着瞋恨的心,
对一些事情非常谄媚,
内心非常弯曲,

见到自己的上司什么的就像巴儿狗一样的,
见到下属就非常盛气凌人,
怀着谄曲的心。
  
再就是
“ 心不实故 ”,
内心不真实。

所以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那么辛苦,
那么矛盾无常。

你看一个个都戴着虚假的人格面具,

有几个能够真心交流的呢?

十句话都很难相信他其中的一两句话,
你看人就活在这种自欺欺人的颠倒里面。

所以我们中国文化现在才体会到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
“ 诚 ”,

就是对我们的虚假而施设的一个药方啊。

一定要真诚,
你有真诚才有智慧。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
  
遥想当年菩萨戒在开始的时候,
昙无谶尊者过来,
他是一位戒律非常通达的大德。

当时有一位道进比丘想向昙无谶尊者求菩萨戒,

昙无谶尊者就说了句话 :

你们这个地方的人,
心多谄曲,
又无刚节,

难道还有求菩萨戒的人吗?

就这样说。

道进比丘听到这话当下生起大惭愧心,
他自己就忏悔,

向弥勒菩萨求忏悔,
最后他真的感得了菩萨戒戒体。

一感得之后他就去找昙无谶尊者,
昙无谶尊者一看到他,
马上起身去迎候他了,

说 :
你不简单啊,
你已经得菩萨戒戒体了。

由此可以看到,
这样的毛病是很深重的,

以至于真谛三藏想把菩萨戒的律藏传到中国都传不过来,

律藏一上船,
船就往下沉。

所以如果我们修行人不能扭转这种虚伪的心,
修行就永远得不到利益。
  
好,请看下面 :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好,请看第三对范畴,
辨别大小的相状。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这是第五,
大心的相状。

一个大乘行者,
发的心一定要广大。

这个众生界就是指十方无量微尘数佛刹有情众生之界。

为什么会有众生界?

是由于众生有业才依这个业受报,
所以说众生业不尽,
那么所受报的众生界也不尽。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

这就是说我的大愿要度尽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都得度了,

无众生可度了,
我这个大愿才终结。
  
这就相当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

众生界尽,
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
我愿方尽。

这是对众生而言。

要度尽一切众生,
如果有一个众生还没有得度,
我这个菩提大愿就没有终结。

众生度尽,
方证菩提。

从上求佛道来说,
一定对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要圆满,

福德智慧具足,
无上正等正觉成就,
我这个菩提愿才能够成就。

所谓三大阿僧祇劫,

由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
等觉、
妙觉,

成佛之后还要经过一百小劫,
最快是九十一劫,
用百福庄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这些福德智慧圆满具足之后,
我的愿才算成就。

那么这样的发心,
就不是得少为足了,
已度一部分众生了,
而是要度尽一切众生。

不是得到有余的涅槃,
不是得到藏通别的佛果,
而是要得到大乘圆教的佛果。

这样的愿才叫
“ 大 ”。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这是小乘的发心。

小乘的行人也有甚深的智慧,
他能观察三界,

这三界就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欲界六重天,
色界十八重天,
无色界四重天。

这三界是六道众生所依止的地方。

从天文学的概念来看,
这三界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区域,
三千大千世界。

这样大的区域在声闻行者的眼睛来看就像
“ 牢狱 ”。
  
怎么理解这个
“ 牢狱 ”,

我们大家也许没有坐牢的体验,
但是你看囚犯,
他如果坐牢了就没有自由了。

我们在这三界里轮转的众生,
他的烦恼业力还在,
他非常被动地轮回不息,

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

受业力的驱使逼迫,
所以他的本质上是没有自由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它是牢狱。

我们的身心 :

色、受、想、行、识五蕴,

这色身是小牢狱,
三界是大牢狱。

无论是小牢狱,
还是大牢狱,
他的逼迫性,
他的苦难性是相同的。

所以有牢狱的感觉。

这是智慧啊!

想一想,
我们有没有这种观念。
  
他能观三界是牢狱,
有牢狱的感觉,

他出离三界的心就会非常的猛厉,
就好像囚犯关在牢房里面,
每天都渴望着什么时候能出来。

但我们现在迷惑颠倒了,
可能刚进牢狱的时候还想着怎么出来,
然而呆久了,

觉得牢狱里面还不错,
还不想出来,
把牢狱看作自己快乐的家。

我们三界里的这些凡夫众生没有一念的想出离,
就好像关在牢房里面的犯人,
他不愿出来一样。

所以能够把三界观照到是牢狱,
这是声闻的智慧,
比凡夫众生高出太多了。

他观察生死轮转的逼迫性、
苦难性,

就像冤家对头。
  
我们对冤家都有切身的体会,
大家都喜欢看亲家,

跟自己有善缘的人,
见到相互欢喜,
笑眯眯的。

如果碰到冤家,
冤家路窄,

见面分外眼红,
所以都想避免跟冤家对面。

但往往就会跟冤家对头碰面,
冤家对头一定要碰面的。

跟冤家碰面就有一种很苦的感觉,
很煎熬的感觉,
他内心就想离开这个冤家。

那对于声闻行者来说,
生死轮转就像这个冤家,

它的逼迫性,
它的苦难性,
使他一定要离开这生死苦难。

他就修四圣谛,
七觉分,
八圣道分,
三十七道品,
来断三界内的见惑思惑。
  
只有断了见思惑,
他才能够出离三界的轮转。

所以声闻行者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

他这种出离的心是非常非常迫切的。

所以声闻行者他要发厌离心,
很强的厌离心。

参话头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
中文名
参话头
由来
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
禅宗的代名词
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
法门依据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等
快速
导航
释义示例三要预期变化
概况
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皋禅师大力提倡以来,几乎成为禅宗的代名词。千年来,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而由于祖师的亲身履践,也使参话头这一法,淬砺得更加善巧与精致。
释义
综述
参话头广受中国佛子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的入手处极为简易,但却开悟速捷,只要靠住一个话头,起疑情、参到底,就可以了脱生死。可惜的是,宗师隐没之后,参话头的具体方法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致使佛弟子或眩惑于祖师的机锋、公案、家风,而成为口头禅;或鄙于宗门知见浑沌的流弊,而弃如蔽屣。但其实在祖师语录中,保留了非常多实际用功的资料可供我们重新去认识它,只是一般人不太了解。惠空法师从祖师语录中认识到参话头的殊胜及具体方法,并选择它作为佛藏僧团的主要修持法门,也希望介绍给大家一同来熏修。
法门依据
一、主要典籍:
(1)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续藏122册)
(2)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续藏122册)
(3)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正藏47卷)
二、参考典籍
(1) 《圜悟心要》(续藏122册)
(2) 其它:如《博山参禅警语》(续藏122册)、《禅宗直指》(续藏122册)等
具体运心方法
「参话头」[1]这一方法,不了解的人,总以为很玄奥,其实说破了,却极为平常。它的巧妙,就在「话头──疑情──参」一句话上。
所谓「话头」,是在自己心头上提一句问话,如「念佛的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一个疑问句!所以当我们提话头时,绝对不要动第二念去想,而是当下、直接去体会它本身所带起的那份疑问的感觉。那种没有办法解答、不知道答案的「疑问」,就是「疑情」。疑问的感觉保持住以后,我们会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这时在疑情之上,要提摄一种要去看透、追究的觉知照了的力量(近似于永嘉禅法「看」的感觉、「惺惺」的作用),是一种没有妄念下的觉知力。这股觉照力,因为疑情的推动,一直冲向心源深处去追究答案,这就是「参」。所以参话头的巧妙,完全表现在疑情使觉照力向心源推动的作用上。
示例
拖死尸的谁
活着的人可以跑、跳、说话,但是一旦死了,就是一具尸体,一动也不动。想想看,活着时候的这个色身,跟死了以后的死尸,不是同一具色身吗?
当「谁」字被提出来的时候,心就定在「谁?」字上不动,保持住「谁?」,当下会有一种疑问的感觉。在疑情当下,绝对不要动念去思维答案;妄想来了,就再把「谁?」的感觉提起,昏沉来了,也只是专注在「谁?」的疑问上。然后在「谁?」的疑问上,心不动的惺惺地着意去看照、追究,这就是「参」。其它像「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有类似的作用,都是在追究「谁?」。
刚开始用功时妄想多,疑问的感觉很容易就跟着妄想打掉了;慢慢的,话头提稳了、绵密了,妄想不容易打进来,疑问的感觉也就能持续,参的力量就会慢慢增长。
参话头就只是这么参,这么简单!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曲折的过程,参到疑情打破,就开悟了脱生死。高明的禅法就是如此,简单而有力量,愈简单就愈好用,最好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这就是它可贵的地方。
狗无佛性
禅门中有名的赵州和尚,当人问他:「狗子有没有佛性?」他说:「无。」我们都知道,佛说:「众生皆有佛性」,狗也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蚂蚁、蚯蚓都有佛性,连鬼神也有佛性,狗当然也有佛性!可是为什么赵州说狗没有佛性呢?这不是违背佛陀的教法了吗?
所以当我们问:赵州为什么说「无?」的时候,念头就停在这「无~~?」上产生疑问──「为什么无?」可是心不准动念,连个「为什么」都不要,只是「无?」;甚至连「无」字也不要,就只有疑。能够一直疑下去,那就是「参」。
功夫上路以后,只要「无?」的念头一提起来,一切念头就被扫荡尽净,只有「无?」的疑情停在那里,再进一步,就只有疑,一提就是疑惑的感觉,整个身心就在疑情当中。
三要
大信心
首先,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相信自己绝对可以成佛;其次,要相信参话头这个方法,绝对可以引导我们开悟,不管他人说其它法门有多好,绝对不丝毫移易。
大愤志
相信之后,就要很努力,放下一切的参下去。也就是要有一决生死的承担力。常将「生死大事」放在胸中提醒,疑情参不破,如无常杀鬼守在门口,故要有「蚊子钻铁牛」、「担雪填井」般的死志,愈参不破,愈要参去!
大疑情
(一) 疑以信为体、悟以疑为用──参话头的善巧,就在于「疑情」上,古人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说明了疑情对于开悟的推进作用。但疑情的发起,必须建立在对法门的信心上,相信就这么起疑参究去,绝对可以了脱生死。所以高峰禅师说:「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
(二) 惺惺着意疑──所谓惺惺着意疑,其实就是参的状态。「惺惺」是指警醒、觉明的照了。对于话头上的疑情,要一直去觉了、推溯,但却不是牵动心意识的「想」,而是一种「离心意识参」的惺惺照了。
(三) 只就一个话头上起疑──祖师说,古人也疑,只是不假话头,只疑自己的生死。后人不懂得疑,妄想也多,才给话头当拐杖、敲门砖。所以尽管话头很多,契机也有不同,但疑情只是一个,因此,要大家只在一个话头上起疑;一个话头上疑破,千疑万疑都破。否则东疑西疑,终不得成就。
预期变化
头胀、胸闷
参的力量,是一股非常强劲的觉观力,初参的人,对方法不熟悉,加上妄想多,要想掌握这股觉观力,不自觉的就会费很大心力,心太躁进,影响气脉不调,容易有头胀、胸闷的现象。这时只要将功夫稍微舒缓一下,慢慢熟练之后,就可以改善。
睡眠减省
由于觉照力强,只要参究的力量在,可以一直保持醒觉,可能晚上会睡不着,或似睡非睡。只要色身承受得了,可以一直用功,不必强迫入睡,等身体累了,想睡再睡。
分别心减弱
参话头的觉照力,是针对疑情的。也就是说,它只专注在疑情上,而不旁骛其它。所以当疑情大到笼罩整个身心,对外界的反应,就显得迟滞,亦不想去攀缘、计较,分别心自然减弱,这是用功得力的正常反应,应自我策勉,更绵密的参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马格里斯在这里出生、长大,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那么熟悉,在这个安静的小镇,他用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时间的弯曲和变化,以及人们在时间中的迷失和重逢 《门房
  • 22.慢慢即漫漫23.希望有一天 相逢是并肩我们见识一位1930年出生的老人,一生普通善良,任劳任愿,与世无争,平安一生,福寿双全,夫妻齐眉,儿孙满堂的八字。因
  • 来栖晓这个名字我也喜欢,但我完全忘了……打字的时候由于输入法和界面的关系,我看不到自己打的是什么,只能摸索着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雨宫莲华。那时候我才刚上班没多久,只
  • 中期要不断欺骗自己大脑和身体,真是一个技术活[666]好处:1. 中度脂肪肝消失了,今年体检结果超出我预期。男人多进行一些对抗性运动,篮球挺好的,虽然我没事就
  • #木卡建筑设计##木卡工作室##极简#360安全浏览器:更稳定、更流畅的上网体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仅提供你一
  • 非得清清楚楚说明白,专注自家的意思是:1.个人微博下面不要发双人图,提醒了,她们心疼那些点赞还不愿意删,顶着唯粉的头像让檀健次被Cp粉骑脸?非得清清楚楚说清楚,
  • #任嘉伦[超话]#3-66好想替你阻挡一切大风大雨和迷惑,让你的天空没有雾霾,没有黑暗,没有乌云,只能看见雨后最绚丽的彩虹。@任嘉伦Allen ​[许愿星]#T
  • 听从公主小错的建议去看了玉子市场,恍然大悟我心中的完美睡眠一直是很小女孩的那种睡眠。受一登场我感觉妥妥ENFJ主人公但是又很P,反正是个真诚小狗就是了,没心没肺
  • 我爱你,如鲸向海,似鸟投林,不可避免,退无可退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你是我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私心,是我这一生只会遇见一次的惊喜✨你这么可
  • 但是你还真别怪我把你当敌军,你看看我的截图,繁花和魔豆圆儿都是果圈大v这点没争议吧?我劝过你的哦,你可以看看记录,但是你没听,还继续发,大粉的劝也不听,你还一直
  • ”她写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活动,这些文字有可能也是她粉饰过的,但依然击中我,安慰我,就好像是我的一部分灵魂与她的一部分灵魂,在文字中相遇了。她文学的启蒙,她16岁
  • 所以再结合之前华为申请先进封装之后的炒作程度,我们认为这一块持续性不会只有一天就结束,可以留意前排的龙,然后做后排补涨卡位。中期要不断欺骗自己大脑和身体,真是一
  • 如果我们在领导面前展示过多的才能,不仅会招致同事的嫉妒,还会让领导觉得我们不够成熟稳重。如果我们总是在领导面前谈论自己的财富,会让领导觉得我们不够成熟稳重,甚至
  • 忘不掉过去只会耽误了你自己​7.明白所有感情都有结束的那天,并且结束时都是冷酷和不堪的,分手时他有多恶劣,说明他人就有多恶劣​8.恋爱好坏跟对方本性和人性有关,
  • ♥marry Christmas积攒了许多星星✨挂满圣诞树和漆黑平安夜快乐,对方向你抛来了又大又圆的甜苹果,请注意查收!冬至吃了这碗饺子,快乐就会时常绕你身边‎
  • #再就业男团[超话]#[心]#再就业男团乐迷讨论#[爱你] #快乐老友记# 『好友记001』.写在完成KPI之后【啊啊啊啊啊我11级了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想放点
  • 一報を受けて、同時刻に生放送中の報道番組でも速報で伝えられたほか、翌朝には、二宮もX(旧Twitter)で「本当に温かいお言葉ばかりで沁みます」と、フォロワーに
  • 我家小的汉字还认不全,她就看画,但是大的就特别喜欢看,有时候还读给妹妹听,2个小朋友读得津津有味~阅读的收获:这本书的入手点非常的妙,它是从达尔文和胡克的深厚友
  • 那是她的白月光啊!呼 终于回来哩//今天像是在坐牢坐了一天球馆的地板 总觉得自己不应该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我好像一直在归零 我觉得我真的不是说多想大学的日子 更多
  • 你永远不知道我怎么熬过那段崩溃的日子, 一天只吃一顿饭,一个星期瘦五斤, 每天难过的要死, 做什么都会想到你, 每天沉沦在明知道没希望还要无尽的等待中, 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