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一层层掀开美国面具!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美国是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 #掀开俄乌冲突背后美国的面具# #俄乌冲突罪魁祸首是美国# 截至3月24日,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整整一个月。随着冲突的持续,国际社会越来越看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这场危机背后所扮演的角色。从主导北约东扩步步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到常年伺机对俄及其周边国家发动“颜色革命”;从持续布局乌克兰“准战场”,到数十年间不断制造地区动荡;从频频对“不听话的国家”挥舞制裁大棒,到逼其他国家和盟友站队……无数事实表明,美国就是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环球时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深度认知”文章,一层层掀开美国面具。

揭开美国面具

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作为“15个加盟共和国的长子”,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一票否决权”、苏联的大国气质与历史情怀以及大部分的国土和海外资产,也继承了苏联解体后产生的债务和危机,更领教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承诺与背叛。30年来,美国以极其傲慢粗鲁的方式挤压着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为地区安全留下了一笔烂账。

“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

2021年12月23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回应俄罗斯提出的安全倡议时声称,北约从未向任何人承诺过不会扩大规模。俄总统普京在当天举行的年度记者会上愤然表示,北约欺骗了俄罗斯,因为该组织曾在20世纪90年代承诺“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结果却搞了5次扩张,将势力范围推进到俄边境,“现在又开始说‘乌克兰也将加入北约’,这就是厚颜无耻的欺骗”。

北约“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的承诺,从一开始就是谎言。西方作出第一个“北约不东扩”的具体保证是在1990年1月31日,当时的西德外交部长根舍就德国统一问题发表公开演讲时表示,东欧的变化和德国统一进程不得损害苏联的安全利益,北约应排除“将其范围向东扩张,即令其(比当时)更靠近苏联边界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态度逐渐软化。1990年2月10日,当时的西德总理科尔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会面,苏联原则上同意西德领导人提出的德国统一方案,但前提是北约不向东扩张。

为争取苏联首肯两德统一,以及不干涉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浪潮,美国很快就对苏联提出的“北约不得东扩”要求作出积极回应。1990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贝克在与戈尔巴乔夫会晤时明确作出北约“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的承诺。贝克说:“美国总统和我都不打算从正在发生的进程中榨取任何单边优势……重要的是,我们作出保证,如果美国在北约框架内维持其在德国的存在,那么北约当前的军事边界就不会向东扩张,哪怕是一英寸的距离。”然而事实是,北约一路向东,一扩再扩,导致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

玫瑰色幻象终是错觉

不可否认,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曾对西方抱有很大的希望。1991年,俄罗斯受邀参加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一跃由过去西方眼中“邪恶的红色帝国”,变成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平起平坐的大国。1997年,俄罗斯被接纳成为成员国,七国集团随即变为八国集团。当时俄罗斯上下都有种“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美好生活”的童话般的错觉。先是戈尔巴乔夫,后是叶利钦,都在这个舞台上有一点飘飘然的感觉。甚至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困境,以及看尽了西方对俄困境的麻木不仁后,俄罗斯仍对西方抱有幻想。

2000年3月,当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普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可以成为北约的平等成员,而条件是“俄罗斯的利益能够得到考虑,能够成为完全平等的伙伴”。从俄罗斯不遗余力地向西示好的外交姿态来看,俄罗斯当时对待西方是真情实意的。

普京在北约集团里的第一位朋友是比他小7个月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2000年3月,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飞往圣彼得堡。普京带着布莱尔去马林斯基剧院观看歌剧《战争与和平》。其间,普京对布莱尔说,他们彼此既是同龄人又是(学法律的)同行,当然可以找到共同语言。布莱尔返回伦敦后兴奋地给七国集团其他领导人打电话,称赞普京“是一个有政治远见,深知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人”。刚担任俄罗斯总统的第一年,普京就和布莱尔会见了5次,其间还留下了深夜不打领带、两人一起在圣彼得堡街头酒馆喝一杯的佳话。

不过,普京与西方领导人之间不断升温的“友谊”,似乎并没有改变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处境,一切反而还在持续恶化。从1999年到2020年,北约通过东扩将成员国从16个发展到30个,完成了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对俄罗斯长达3000公里的战略抵近和包围。早在2002年小布什和布莱尔等人不顾及俄罗斯的反对,执意邀请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7个国家加入北约时,普京就开始对西方产生怀疑,并把这种行为视为背叛。布莱尔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普京得出结论,美国人不想给他应有的地位。”

俄罗斯清醒了

普京2007年2月10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的演讲,现在被公认为是普京对西方“放弃幻想,准备战斗”的一篇檄文。这篇演讲至今读来仍然令人振聋发聩。普京在演讲中严厉批评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单极世界秩序的想法,强烈反对北约扩大以及在东欧部署美国反导系统的计划。他说:“我认为,北约扩大进程显然与该组织自身的现代化以及保障欧洲安全没有任何关系。相反,这是降低互信水平的严重挑衅行为。我们也有权公开质问,这种扩大针对谁?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西方伙伴们作出的保证如何了呢?这些声明如今何在?甚至已经没人会记得它们了。我想引用1990年5月17日北约(时任)秘书长韦尔纳先生的一段讲话。当时他说‘我们不准备在西德以外部署北约军队,这会给苏联提供稳固的安全保证’。这些保证何在?”

当年普京抛出这一连串问题的时候,全场一片死寂,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北约成员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出来给处于愤怒与屈辱中的俄罗斯一个说法。2022年2月10日,也就是普京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演讲15周年的日子,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现在各国都在谈论紧张局势和迫在眉睫的“入侵”,这在2007年是很难想象的,但是目前发生的事情再次印证了普京总统是对的。佩斯科夫指出,在普京15年前发表慕尼黑演讲后,一切尚有转圜的可能。他说:“那个时候,某些国家是有机会去理解确保单极世界是徒劳的。之所以徒劳,不是因为会有人以某种方式对抗,而是单极化本身已经无法保证安全秩序,而且具有同样广泛且强大潜力的国家和国家集团不断涌现。但是他们没有听进去,而过去几年局势的发展已把我们带到目前身处的极度危险当中。”

拆除北约东扩“定时炸弹”

针对北约东扩,普京2014年曾指出:“我们一直希望能就重要议题与西方国家展开合作,希望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开放且诚实的,但我们没看到你们为此所做的任何努力。相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欺骗,别人在我们背后替我们做决定,留给我们的都是既成事实。这在北约东扩时发生过,在他们把军事设施放在我们边境附近时也发生过。西方一直说‘喏,这跟你们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说得好轻巧!”

2014年俄乌关系恶化后,乌克兰加速其加入北约进程,甚至在2019年以修正案方式将乌克兰加入北约作为国家基本方针写入宪法,更是触动了俄罗斯的安全底线,也坚定了俄罗斯必须拆除北约东扩贴近俄罗斯边境、深入俄“历史领土”这一“定时炸弹”的决心。从2014年俄乌关系恶化以来的历程看,普京关于乌克兰的红线始终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反对外部力量介入、拒绝外部军事干涉、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俄罗斯的“历史领土”不容侵犯。

2014年3月,普京问道:“在基辅已经有人扬言加速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了……这将会威胁俄罗斯南部,这不是什么稍纵即逝的骚扰,而是切切实实的威胁。”普京表示,俄罗斯不反对与北约合作,但反对在存在军事集团对抗的情况下,北约关起门来自己发展军事组织。2021年7月,普京在其《关于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一文中再次指出,俄罗斯对与乌克兰的对话持开放态度,但合作伙伴是捍卫民族利益,而不是为他国服务,不能作为别人手中的工具来对付俄罗斯。

罪魁祸首是美国

梳理普京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恨与痛,可以说,如果当下这场冲突中有“吹哨人”,那普京就是那个从2007年起就一直在向美国和西方吹哨的人,哨声尖利甚至刺耳,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此置若罔闻。

2021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与普京在瑞士见面,约定以半年为期双方将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磋商,对两国关系进行调整。当了十几年“吹哨人”的普京在这一背景下再次提出北约东扩和乌克兰加入北约等问题,然而以“瞌睡”著称的拜登表现出西方惯有的傲慢与冷漠,完全没有回应普京的关切。2021年10月末,俄罗斯重兵压境乌克兰,开始对乌克兰及其背后的西方集团进行极限施压,同时顺势就俄与西方关系抛出了安全保障条约草案。其中,关于乌克兰“红线”的内容可被视为这份草案的重点,即排除北约进一步扩张和乌克兰加入该组织的可能性。

后续的事态发展大家最近都看到了:北约和美国对俄方提出的这份安全保障条约草案进行了蛮横批驳,又是称乌克兰有权提出申请,又是称加入北约的批准权取决于其30个成员国。美国和北约最后的结论无非就是一句话——“这事(俄罗斯的安全保障条约草案)实现不了!”

从俄方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历史脉络和表态来看,俄罗斯安全保障条约草案是其向西方寻求一揽子安全问题解决方案的要价,可妥协退让的点有多处,但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已无路可退。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是历史上构成俄罗斯帝国、苏联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普京和俄罗斯人认知中的“历史领土”。俄罗斯对乌克兰战略有切实的安全利益考量,也有民族情感正义性和历史脉络合理性。确保乌克兰不被纳入北约军事体系,这样的安全关切是可以理解的。越来越多的国际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需要安全保障,俄罗斯也同样需要一份安全保障。美国和北约不能也不应置身事外、隔岸观火。相反,华盛顿需要反思其在对俄战略上长期以来的傲慢与偏见。

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威胁与反威胁斗争,最后演变成俄乌两个兄弟国家之间的血战,令许多对俄乌都深怀感情的人感到十分难过。这次冲突爆发前,笔者曾在乌克兰切尔尼戈夫问一个当地人“俄乌关系恶化到底是俄罗斯人的责任,还是乌克兰人的责任?”那位老人回答,不是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责任,乌俄人民之间永远都是兄弟姐妹,罪魁祸首是美国。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美国人的问题是容易走极端,要么采取孤立主义,独善其身,要么采取干涉主义,四处出击,而俄罗斯人的问题是太在乎安全问题了。”此言或者说出了俄美关系的一个症结。世上任何国家都有权获得安全,而美国人对此常有不解。他们确实霸道惯了,把在世界上挑起冲突当成家常便饭。(本文系环球时报3月24日第8、9版“深度认知”版文章,作者张浩)#面具下的丑恶美利坚#

#基金##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QDII)A of006327[股票]#

一、投资亏了,怎么办?

前段时间,国内外股市都出现下跌,债券市场整体也比较弱,不少网友都出现了亏损。此时该如何应对呢?
查理芒格有句经典的话:当你面对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时,永远不要因为意志崩溃而让一场灾难演变为两场,甚至三场。
这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不要重复犯错;二是每次决策都保持理性。
例如买入某只基金产生了严重的亏损,此时要总结下,犯错的原因是当时分析错了,买了不想购买或者不适合自己的基金,还是买错了时点,造成买入成本较高。
如果是前者——买错了基金,则不应当继续购买,并可以卖出。毕竟只有适合自己的基金,才能拿得住,赚得到。否则每天提心吊胆,不仅难以享受投资的乐趣,还会干扰正常的生活。
如果是后者——买错了时点,则需要结合可能的下跌空间及仓位情况,判断当前是否需要继续追加投资。
一般极端看好的基金(含投资范围类似,走势较为接近的同类基金),仓位不宜超过1/3,正常仓位不超过1/5,整体体验会比较舒服。
下跌空间则可以根据对应的指数估值或基金历史最大回撤判断。
例如万得全A目前的市净率为1.77倍,相对于2018年的低点,存在21%的极限下跌空间,普通全市场偏股基金,波动大概是该数值的80%,对应可能下跌16%,可以作为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
再比如行业或主题指数,可以参照自身估值和类似指数的最大回撤,测算可能的跌幅。例如中概互联指数,从市净率和巨头们的市销率看,已经没啥下跌空间。参照美国纳斯达克2000年-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和加息期间,3年最大78.4%的跌幅,前期71.55%的最大回撤基础上,继续向下的极限空间在20%左右。
再比如中证医疗指数的市盈率前期下跌到30倍出头,甚至比2018年的最低点还低,不少医疗主题的基金的回撤也在历史最大值附近。此时,向下的空间非常有限,但向上的收益非常可观,明白了这一点,可以更为坚定的买入或者持有。
弄清楚相应的极限跌幅,以及对应的目标仓位,就可以根据资金情况,逢低陆续买入,不会在底部盲目恐慌和割肉。
这也是基少在近期的下跌中,坚持逢低买入的主要原因。
二、组合买点
上周,虽然A股市场也出现反弹,但是力度明显小于港股和美股,整体依然出现小幅下跌,多数基金组合也出现了下跌,“雄霸天下”配置组合小幅上涨。目前各组合出发的买点信息如下:

上周执行了“雄霸天下”配置组合第四买点的第15笔和16笔买入,由于中概互联申购受限,单笔金额下调到1500元,未来计划追加一笔买入,将买点四的操作执行完毕。受益于后半周的上涨,这两笔买入当周开始盈利,分别赚3.4%和9.03%。
这也充分说明,底部买入,带来的回报非常可观。
同时,执行了“年年赚(红)债券”第四买点的第三笔操作,买入1万元,当周盈利0.47%;执行“绝对赚钱”第三买点的第一笔操作,买入0.5万元,当周盈利5.42%,可惜市场很快反弹,没有给出更多的买入机会。
后期,继续等待逢低买入的机会,并会在对应的基金提示。

【#历史冷知识# 为何乾隆明知和珅是巨贪,反而却重用他?】
和珅,本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红旗。

如果和珅说自己是清朝第二大贪官,那估计没人敢说第一。和珅不仅是清朝第一大贪官,而且他还是在乾隆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地把银子往自己兜里儿装。

问题就在这里,乾隆皇帝明明知道和珅是个十足的大贪官,但却为什么一直没有处理他呢?

比起贪官,乾隆皇帝更怕清官
历来帝王没有哪一个不忌惮贪官,但相比较之下,他们更加忌惮的是毫无贪念的清官。

明朝有名的清官海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海瑞历任户部主事、兵部主事、两京左右通政等职位。无论官居何位,海瑞都主力严惩贪官污吏,对贪污受贿之事,哪怕是一分一毫亦绝不姑息。

那个时候无论哪个地方的官员,如若听到海瑞调任,都生怕落到自己的一方土地上来。他们都知道,如果海瑞成了自己的上司,自己就要过回原先的“穷苦日子”,进兜里的只能是少得可怜的基本俸禄。

虽然两袖清风的海瑞深得百姓爱戴,被百姓们尊称为“海青天”,但海瑞的仕途之路却率受排挤。

隆庆三年,海瑞被朝中官员称为迂腐滞缓之人,不通施政之法,不应在朝。明穆宗仍嘉奖海瑞,但事后仍被弹劾庇护奸民,被改任下一属。

万历元年,主持国政的张居正同样不喜欢海瑞。尽管中外官员多次举荐海瑞,但张居正忌惮海瑞的铁面无私,拒绝任用。

万历十二年,海瑞官至金都御史,但仍受到朝中官员排挤。虽海瑞官至三品,但因处处受到排挤,使唤不动手下的官员,掌中并无几分实权。

虽然明神宗将海瑞留在自己身边,但多半是为了标榜任人唯贤,经海瑞之手的政务并无几宗,国家社稷大事的商讨,海瑞也插不上嘴。

这就是因为海瑞太过清廉,难得信任,以至于空有官位,却无实权。

其实道理很简单,假设你是清朝的皇帝,你领导的朝堂之上也有办事得力、精明能干的这一个官员,深得你心。

但是时间一长之后,你发现:无论每次功大功小,这个官员都拒绝皇上以及朝廷的赏赐。看着这个官员在朝廷之上如此深得人心,官位越升越高,直至官至一品。

朝廷给予他的赏赐仍不取分毫,只拿基本俸禄,各处乃至朝廷的大小官员都排挤他。你就会想他是不是想要篡权,他是不是在密谋弑君。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如果赏罚对他不起任何作用,这样的人谁还敢用?而这种人恰恰是帝王要防备的人。如此深不可测,难以捉摸的一个人,试问谁能放心的委以重任呢?

但和珅就不一样了,和珅不仅是个贪官,而且是个大贪官。

据《全案档》以及《和珅犯罪全案档》记载,和珅被抄家时,所有的家产包括店铺、地产、玉器等可靠数字大约为1100万两左右,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岁收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

正因为和珅是个大贪官,乾隆皇帝才敢放心地把朝政大权交给他。

假使乾隆皇帝要派重臣去平复边疆叛乱。有一位一品大官什么都没说,就立马出发了。但和珅却提出白银100万两的赏赐作为胜利嘉奖,你更偏向于谁能在此战中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呢?

和珅有贪的欲望,这种钱财的欲望对乾隆来说,是他可以控制并且乐于控制的。只要和珅能把事情办的漂亮,乾隆皇帝就不会吝啬钱财上的赏赐,权当给和珅“涨工资了”。乾隆皇帝自己也就少操心一点,何乐而不为呢?

乾隆皇帝吃肉,和珅顺带喝口汤
乾隆皇帝在位后期,一度以“十全武功(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志得意满,几乎完全沉溺在个人的奢侈享受上。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六下江南,一为视察民情,二则是游山玩水。据《南巡记》记载,乾隆皇帝每次南下,开支均十分巨大。

每次南巡时,要花费上三五个月。为了彰显皇家权势,保皇帝安全,每次随驾当差的官兵总计有3000名左右,马匹6000匹左右,各类船只500只左右。除此之外,每次南巡都要征用约几千名役夫,牵马的、开船的还有管杂事的。

每次南巡,最起码的白银花费是上百万银两。一次两次还行,三次四次就撑不住了,但是国库里的钱财又不能轻易取用,这可难住了乾隆皇帝。

这个时候,脑子灵活的和珅就慢慢凑了上来。既然国库的不能取用,又不能强加赋税,那就想办法从民间得来,和珅便开始在盐税上做起了文章。

朝廷把盐税提高了一点点,下面的就跟着提,而且提的比朝廷还多。搞得朝廷没收到多少钱,反而养肥了地方盐帮。这个办法行不通,乾隆皇帝又急了,毕竟南巡这边等着用钱呢。

要不说和珅深得乾隆重用呢,盐税行不通,和珅立马又想出了新点子——议罪银。

议罪银,就是拿钱来减轻或者消除罪行。

此法一出,可乐坏了朝廷上下的大小贪官们。有了此法,贪官们不再担心因为贪污而被朝廷定罪了,万一罪行被发现了,只需要上交一定的银两就可以免罪,各地的贪官们便开始“大展手脚”。

议罪银这一制度可以说是变相加深了贪官们的罪行,而乾隆皇帝的腰包也随着贪官们的迅速发展而鼓了起来,解决了南巡以及乾隆皇帝个人吃喝玩乐的开支难题。

国库安然无恙,官员上下高呼,自己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乾隆皇帝的南巡计划也由此得以如期实行,而这一切的“功劳”自然属于和珅。

不但帮自己解决了财政危机,还没有违反朝廷戒律,想出这种“好办法”的和珅乾隆又怎会不爱呢?

乾隆皇帝腰包鼓了起来,大红人和珅的腰包自然瘪不了。和珅本就为朝廷权臣,加之深得乾隆皇帝器重,捞钱这件事自然已经是“正大光明”了。

和珅贪污乾隆不是不知道,相反乾隆皇帝还很清楚。乾隆解决了和珅,也就意味着乾隆皇帝自己的腰包鼓不起来了,南巡、游山玩水等所有的享受都不复存在。

和珅权势独揽乾隆不是不知道,相反乾隆皇帝还很自得。

乾隆后期几乎把一朝之事全权交给了和珅,天下大小的事儿都有和珅帮着打理,而且打理得还很不错。如此一来,乾隆皇帝便有了更多闲暇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和珅的智慧就在于他知道自己户部侍郎、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镶蓝旗满洲副都统、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的一品朝冠,不是谁都能接任的。

乾隆皇帝也知道没人能够代替和珅,也可能乾隆皇帝并不想其他人出任和珅的职位。

如今,满目之下都是骂和珅贪官的人,但却少有人明白和珅实际上是乾隆皇帝的“自己人”,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好官”。

和珅帮乾隆皇帝鼓起了腰包,也帮乾隆皇帝背下了数千年的骂名。在其它人眼里,和珅的确不是一个好官,但在乾隆眼里,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好臣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千万不能满足小溪的平缓,否则你也就满足了自己的平庸,只有努力奋斗,才有机会欣赏自己。 ​双子座真的太不适合亲密关系了,一个人无牵无挂生活的时候,很独立,很坚强,
  • 入目满眼的花海,一直开到了海边,真美~话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我与abib结缘了 其实我作为一个长期默默无闻潜水看各个美妆博主的粉丝儿来说 我已经被种草a
  • ●松庄站检查内容:出示健康码、行程码,省内绿码可正常通行,外省车辆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证明,晋中市太谷区和中高风险地区车辆劝返。●杨家峪站检查内容:出示健康码、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孝顺父母,供养父母,是人子之道;福慧圆满的佛陀尚且亲自为父担棺,为母上忉利天讲经,为后世佛子树立了孝顺的典范。二、除了以物质供养之外,自己能有一番丰功伟业,光
  • 中国平安的事情还没几天,招商银行又出事了,招商银行的股票从2014年涨到2021年底,业绩也是高速增长,现在谜底终于揭开了,这都是前掌门人的所谓“市场化”的人造
  • #电影•明星#纪念#乔任梁#2005年,乔任梁参加湖南卫视的金鹰之星“自由我心声”比赛,获全国冠军。也许是乔任梁是风象天平座的缘故,在他的好友致辞时,风吹着白色
  • 站在“十四五”崭新开局,黄石将以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谋划城建工作,努力建设畅通城市、宜居城市、韧性城市、公园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邓斌表示,
  • #咩哥和老兔的恋爱故事# 2016年7月14日-19日学校组织去西安旅游算是我和他的第一次旅行火车是卧铺感谢开明的数学老师让我换到了挨着他的上铺现在还能回忆起来
  • 【6名贫困生替考被抓面临刑责,检察院“为了孩子前程”不起诉】“吴检察官,求你帮帮我吧,我本来已经联系好就业单位了,如果判刑,我的学业没了,工作没了,我该如何面对
  • 10M+28[心]#吃货小米乐# 早餐【大米小米粥➕煎三文鱼】晚餐【西红柿鳕鱼烩饭】麻麻好多天没有记录辅食了[汗]最近米乐辅食吃的不太好,胃口都一般般,但是抢勺
  • 据统计,目前有近百万的00后淘宝店主,很多00后商家今年更是首次参加天猫双11。据统计,目前有近百万的00后淘宝店主,很多00后商家今年更是首次参加天猫双11。
  • 理念决定道路,思路决定出路……《不愧是房地产界大佬,几年前就预测出了现在的房价趋势|金星秀》此视频已有24万次播放,快来一起看看!长期关注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做梦
  • “战斗系统没分级”这话我怎么看不懂了,你还特别举例一拳,我就好奇一拳哪来的战斗系统分级,你不会说sabcd这样的英雄等级分级吧[允悲]“主角派一直在升级然后被杂
  • #米津玄师[超话]##米津玄师# 今天无意中看到女厕(自己给我推的我平时不看这种违反我的道德底线的东西[跪了])里有故意P阿米丑照的还有另外两个霓虹的歌手的丑照
  • 而有大格局的人,总会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不被外界裏挟,能以合适的节奏自在生长。曾经的书画琴棋诗酒花,总有一天会落到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我
  • 我好多好多秋装都来不及穿[苦涩]直接过渡到冬天,让我相当不爽[怒骂]结果月底又被封住了[悲伤][泪][苦涩]简直就是一整个哭瞎的地步[裂开]封了一周,现在翻看这
  •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如果你只把英树定义为微商请你去翻遍你朋友圈中微商哪个微商品牌能与英树匹敌2016销售额做到30亿全国实体门店400家开花扎根海外市场: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缅
  • [按]但行善而不信佛,其所修福,识者目为第三世之怨。】2⃣️经云:“彼如是念如来事已,则断恶贪,及断心恶不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