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蚌埠# 【“四通八达”百业兴】要想富,先修路;百业勃兴,交通先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一次大发展、大进步的征程上,交通永远是先行者、见证者。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交通先行。近年来,我市围绕巩固和发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全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两枢纽”基础优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运输结构调整不断深优化,百姓出行更加便利,城乡来往日益密切,以蹄疾步稳的奋进之态,展现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擘画出美好未来的发展范本。

路网为基

打造综合立体大交通

今年“五一”假期,市民常志恒带着家人来了一次城市周边游。从市区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五河沱湖,欣赏了美景,吃了当地美食,再不急不慢地往回赶,一下午的时间刚刚好。

“以前路不好走,开车要一个半小时,老人觉得路颠簸,孩子觉得路程长太无聊。”常志恒说,“蚌五高速通车以后,从市区抬脚就能上高速,道路通达快捷,别提多方便了,距离近了感觉沱湖就在咱家门口一样。”

去年底,蚌五高速正式开通运营,实现了蚌埠市区与市辖三县全部高速通达,使得五河县进入蚌埠市“半小时”交通辐射圈,让两地交往更加密切。

翻开去年的交通“大事记”,蚌固高速、蚌五高速建成通车无疑是浓墨重彩的重要篇章。作为安徽省“县县通高速”项目,蚌固高速投入使用,结束了固镇县不通高速的历史。

从曲折蜿蜒的羊肠小道,到国省道的高速畅通;从摇摇晃晃的摆渡船,到立体交通网络的风驰电掣。百年前津浦铁路上一声长鸣,为蚌埠这座小城拉来了兴旺。而今,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珠城市民外出告别了“绿皮车”,坐上了快速高效的高铁列车,一日往返“北上广”不是梦。

细数十年间我市交通发展之历程,路网通达无疑是最直观的“成绩单”。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批便利百姓出行和产业兴旺的交通项目陆续落地建成,路网结构不断优化,交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12年,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为152公里,密度为2.55公里/百平方公里。当前,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至273公里,密度增长为4.58公里/百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公路路况水平明显优化,公路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公路的社会公益服务职能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八纵八横两联”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格局。全市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1016.824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45.4亿元,其中一级公路从“十二五”前的9公里增长至285.249公里。

具体来看,城市中环线贯通,长淮卫淮河大桥、大庆路淮河公路桥建成通车,国道104、206和省道101、306、307等干线提升改造,以及京台高速涂山怀远出入口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完成,内通外联的综合立体大交通网络已在眼前。

畅通“末梢”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网

随着怀远县X045淝南路的建成通车,我市最后一个乡镇实现了通二级公路,也标志着全市辖乡镇全部实现通二级公路,农民“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已成为现实。

“以前上班往返坐农班车,不仅票价贵,车内空间小,而且发车不定时,经常因赶不上车耽误了正事。”坐上崭新的城乡客运公交车,家住怀远县城的王慧娟感慨,“如今去包集上班,咱也有了公交车。”

一条条通达县乡的道路,一辆辆崭新舒适的城乡公交,成为县乡沟通外界的桥梁,也是百姓生活殷足的依靠。近年来,我市立足打造“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将交通运输部和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的建设标准提升至乡镇通二级公路,进一步提升公路等级,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主动衔接国省干线,为构建互联互通、衔接高效、广泛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提供了基础保障。

“十三五”至今,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里程达5466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59座。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853.656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65.5公里/百平方公里。

一组组数据成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最佳注解。目前,我市市辖55个乡镇均通二级公路,100%的建制村通等级公路、100%的AAA级风景区通三级路。市辖三县成功创建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7条路成功创建省级品质示范路,农村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达深度进一步延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受益群众220余万人。

公交惠民

织出民生和谐幸福图

从拖着“黑尾巴”的燃油车到如今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从人工售票到如今的刷手机支付,候车从粗略估算到如今手机软件精确到站点和分钟的提示……十多年间,市民出行路上点点滴滴的变化,是城市公共交通配套体系不断完善的缩影。

在开往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的71路公交车上,乘客观看着车内的车载视频,进一步了解党史相关知识,与车窗外沿途美景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好和谐的景象。

城市交通的变化,在奔走的脚下,在市民的心中。“十三五”期间,我市不断探索微公交、定制公交等全新运营模式,打通城市微循环,满足工业园区企业、机关、学校对公交的个性化需求,公交线路也从固定线路到按需开行的定制公交。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市政府第97次专题会审议通过《蚌埠市统筹推进市域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速推进市域公交一体化建设”。市域公交一体化实施以来,我市共开行市域公交一体化公交线路12条,受到百姓一致好评。

聚焦公共交通建设提质增效,我市交上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成绩单”。“十三五”以来,公交服务网络不断扩大,线网结构更趋优化,公交行驶总里程达23819万公里,较“十二五”末增长37.3%;累计新开公交线路49条,优化调整线路39条,公交线路长度达1225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776公里,增幅172.8%;公交线网密度达3.32公里/平方公里,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0.2%;建设改造公交场站9座,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

自市域公交一体化项目实施完成后,公交线网覆盖范围从原来78个村到现在152个村,服务城乡居民从原来17万人到现在33万人,覆盖面增加一倍。与此同时票价更优惠,从原来农村班线的4元-8元票价降为“1元票制”,且实行月票优惠卡、七种人群免费卡通用,公交惠民的触角进一步延伸。https://t.cn/A6aNnp0S

稷下学宫遗址确认记

□淄博日报记者 魏廷宝 李倩

稷下学宫遗址究竟在哪里?历史文献虽多有记载,却一直不为人知。

近日,随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发现,中国最早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的遗址确定,引起考古界普遍关注。

2月25日,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探寻稷下学宫”媒体开放日活动现场,山东考古专家一致确认,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为稷下学宫遗址。

小徐村位于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西1公里,出村沿“黉大道”西行不远,路南即是稷下学宫遗址考古现场。

平时处于封闭状态的考古之地,当天因为是开放日,现场来了众多媒体记者,竞相一睹“芳容”。

在遗址现场,记者看到已发掘的建筑基址,南宽北窄,略呈直角梯形。在一处基址上,考古人员正在用手铲小心翼翼地清理古城墙壕沟,一旁堆了不少发掘出的陶片、钱范。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技术员周世伟拿起一片钱范,对记者说:“这就是齐国铸币用的模具,这些出土的碎陶片也要清洗晾晒做进一步拼接复原,为稷下学宫遗址发掘提供更多的遗存物证。”

“我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这个考古项目,从当初的怀疑,到重大突破,再得到进一步确认,我非常激动!对考古人来说,这是一辈子都难以遇到的重大发现。”周世伟对记者说。

寻找稷下学宫遗址开启于2017年6月份,以山东考古学会理事长、山东博物馆馆长郑同修为领队的考古队,对齐故城大城及小城西侧进行了大规模的详细勘探,考古队在大城西门外侧发现大面积汉代聚落,在小城西门外侧发现大规模夯土建筑基址群,共计14个单体建筑基址。

2020年,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为领队的考古队又对小城西门外侧建筑基址群中的5号基址进行了试掘,证实其属于长条形大型夯土基址,并在发掘区西侧发现了打破建筑基址的灰坑,出土了大量齐刀币钱范残块。

但是,仅凭十余个建筑基址的发现,还无法认定这是稷下学宫遗址所在。2021年任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考古队领队的董文斌对记者说:“突破口出现在2020年,考古队首先将整个遗址重新勘探了一遍,然后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出土钱范的位置和建筑遗址是什么关系?二是建筑群是不是有围墙,其整体布局究竟是怎么样的?”

在考古中,考古队惊喜地发现,建筑基址群的南、西、北三面外围有壕沟,南壕沟内侧残存墙垣,与齐故城小城之间没有壕沟,但发现一条南北向道路,北接小城西门,南面可能通向小城南门。同时发现建筑基址群外围壕沟与小城城壕相通,两者形成一体格局。而且在南墙垣和11号建筑基址之间发现一片东西向的广场。至于出土钱范的遗址,则打破了原来的建筑基址,属于战国晚期。基于此,种种证据都指向“稷下学宫”。

“我们采用‘排除法’解决了一系列疑问,地层关系清楚,形制初具轮廓,从文献、方位、考古发现等多方面看,可以判断这里是稷下学宫所在。”董文斌介绍说。

董文斌进一步解释了稷下学宫遗址确定的依据。他说,考古队对发掘出的经过硬化处理的广场下的土层进行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为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90年,年代正好略早于齐桓公(田午)时期。史料记载,稷下学宫始于齐桓公(田午),碳十四测定和文献记载的时间吻合。同时,稷下学宫规模宏大,现场所发掘的遗址规模也与此吻合。“综上所有线索,我们可以确认正在发掘的遗址是稷下学宫遗址。”

除建筑基址外,考古人员还在稷下学宫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瓦片、地砖、齐大刀钱范、陶器等遗存。在遗址现场,郑同修、孙波等专家也一致确认小徐村西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为稷下学宫遗址。他们认为,稷下学宫促成了天下学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作为一所学府,稷下学宫更多的意义体现在其历史文化地位上,现在的发掘工作只能作为稷下学宫考古项目的开端,接下来将进行更为深入地勘探和发掘。相信随着遗址确认和发掘深入,其无法估量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动能,以及对研究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会越来越显现。

“壮哉盛哉”!稷下学宫,已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
#淄博[超话]##稷下学宫[超话]# https://t.cn/RyhK4jf

【横州年轻人返乡创业记:打工那么苦 不如回家卖“苞谷”】1月的广东汕尾,最高气温依然超过20度。但凌晨两点,凉意渐浓。在一片黑暗的苞谷地里,几缕亮光与重重树影一起随风摇曳,伴随着“嗖嗖”的响声。别怕,那是戴着头灯的农户正在抢收即将通过拼多多发往全国各地的“年货”——甜玉米。
  这片玉米地的承包者,27岁的黄轩,来自“中国甜玉米之乡”广西横州。作为“农二代”,他毕业就到深圳打工,做了几年流水线工人,觉得离“当老板”的梦想越来越远,于是回老家,种甜玉米。与父辈不同,他不仅把甜玉米卖到线上,还把它“发扬”到了广东。
  与之类似,11年前,当横州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逆行者”秦宗暖辞去广东的工作,返乡务农,种起了甜玉米。其间,他牵头成立鑫源果蔬,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包括基地、深加工、青贮饲料加工等在内的全链条产业。不仅生产玉米,他还通过拼多多等平台销售,订单量达到近10万单/月。
  临近年关,香甜脆嫩的玉米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热销年货之一。但在横州,甜玉米通常一年三造。为承接春节等销售旺季,横州人近年纷纷到毗邻的广东汕尾、惠州、徐闻等地承包土地,种植“第四造”甜玉米。
  甜玉米的故事是横州青年返乡创业的缩影之一。依托甜玉米等支柱产业及电商,越来越多横州年轻人选择结束与亲人分离的生活,踏上回家之路。他们的回归,既带回了在外历练的经验与技术,也唤醒了小城发展的活力与激情。

  再见,打工人。你好,新农人。
  两年前,何婷还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Amy时,她每天妆容精致、蹬着细高跟“哒哒哒”地走。这个80后湘妹子的“前半生”是一部小镇青年的奋斗史:考学、北漂、买房、结婚、生子,成为一名家住朝阳区的“朝阳群众”。
  两年后,“Amy”变成了穿梭于玉米地的农妇们时常谈起的“小何”,与秦宗暖一起把甜玉米卖到线上。
  没有很多人离开北上广时的纠结,何婷利索地卖掉北京的房子,欢天喜地回到丈夫家乡、全国的“果篮”广西南宁。她的心情可以用一副药材来形容——当归,应当归来。在这里,老人回归舒适的生活环境,孩子们承欢膝下,一家人整整齐齐;更重要的是,何婷找到了她创业的灵感——广西那些闪闪发光的农产品。
  去年,当决定做一番农产品上行的事业时,何婷的团队一拍脑门,做了款小程序,搜罗各种广西土货在线售卖,被横州人称作“玉米大王”的秦宗暖是她试图发展的第一个客户。
  最终,何婷没说服秦宗南,反而被他“策反”。近几年,鑫源果蔬一直是华盛绿能等拼多多头部商家的甜玉米供应商,深入了解“拼购+产地直发”模式后,秦宗暖萌生直接触网之心。“直接下场卖玉米不香吗?”就这样,拼多多让两位新农人重新达成共识。
  “以前,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今,好男儿志在家乡。”横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彭楷如此比喻。
  “打工与回家种玉米,各有各的苦,但种玉米赚得多一些。”黄轩称,目前日供玉米超过1万斤,线上线下各占一半,“近两年都得了钱”。
  在彭楷看来,人才回流的迹象正越发明显。“以前,年轻人挤破头要到广东打工,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资四千五。而今,家乡的农产品越来越‘得钱’后,大家纷纷返乡,有的做电商、有的搞种植,各展所长。”
  去年5月横州发布的《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方案(2021-2023年)》显示,该县累计投入创业创新支持资金约5.15亿元,吸纳带动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6万人,累计孵化企业114家。

  丰产从“计划生育”开始
  作为农业大县,横州拥有两张名片,茉莉花与甜玉米。在黄轩的记忆中,读书时,家家户户种玉米。丰收时节,到处都是采收者,空气中都是玉米的清香。
  横州种植玉米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彼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率先培育出全新的玉米品种——“超甜20号”。在选择试种地时,一位老教授背着70斤玉米种子来到了横州市校椅镇。“甜玉米最宜生长的温度是24度,而横州当时的历年平均气温是21.6度。”彭楷说。
  “超甜20号”后来成了我国大陆甜玉米的当家品种。参与试种的校椅农民也成为横州甜玉米产业的拓荒者。
  “初来乍到”的甜玉米1984年仅有50亩,去年达到25.06万亩,在西南地区位居首位,年产鲜苞26.88万吨,鲜苞产值7.08亿元。
  这一飞跃,源于当地对甜玉米实行了“计划生育”——玉米秆只留下最优秀的苞。与北方玉米一年一熟的种植周期不同,横州甜玉米一年三造,每造生长周期最长78天,故“集中资源,一秆精养一苞”。
  为更好地“优生优育”,当地农技人员还提倡变“直接播种”为“育苗移栽”。彭楷解释,“以前,农户只管扔种子,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无法统一采摘。改良后的做法是,首先统一育苗,再挑选壮苗进行移栽,采收时一步到位,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目前,横州甜玉米已形成“营养杯育苗+免耕+定向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的种植技术体系,平均每造亩产也从600斤大幅攀升至2300斤。
  比起“好不好种”,劳动者更关心“得不得钱”。2007年后,甜玉米的赚钱效应凸显,价格从每斤几毛钱上涨至2元多,2017年甚至卖出2.8元/斤的高价。市场对脆甜爆浆的甜玉米的偏爱,反映了当地政府对错峰竞争的精准把控。广西甜玉米的竞争产区包括海南、云南等省,集中在3月上市,横州的第一造玉米五月中下旬才开卖。
  与此同时,电商也成为当地甜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玉米不耐储存,从保温袋、泡沫箱到冰袋、发泡膜,能想的办法都试过了,最后发现还是保鲜膜效果好。”秦宗暖说,近两年,伴随物流设施及保鲜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年轻种植大户开始为线上平台供货。
  更大的市场需要更多玉米,但横州土地有限。于是,掌握种植技艺的年轻人开始外出流转土地,供应元旦及春节的全国市场。广东的汕尾、徐闻等地也因而出现了横州新农人与甜玉米的身影。

  家门口的奋斗,才是生活
  当一座小城同时拥有支柱产业与新鲜血液,它开始变得既时髦又活力十足。“你知道小红书上的‘乡村超模’陆仙人吗?他就是我们横州人。”“你知道某某明星吗?她就给我们的‘网红玉米’带过货。”
  当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当地的新农人不再满足于只做隐藏在供应链里的“玉米大王”。去年以来,在拼多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加速上行的过程中,他们顺势而上,通过产地直发,让家乡的鲜玉米直连千家万户。
  除了鲜食玉米,当地新农人们还“挖空心思”,将玉米“吃干榨尽”,甚至发展出了生态农业——先卖玉米笋,再卖玉米苞,玉米花做凉拌菜,玉米秆喂牛,牛粪种蘑菇,菌糠还田种植甜玉米。
  “我们工厂主要负责收购社员及其他种植户的玉米秆,经过加工后,销售到贵州、海南、云南等地的奶牛场、养羊场。”鑫源果蔬合作社社员老谢说,这门不起眼的小生意一年可以做到近百万的利润,让他彻底断了去广东打工的念头。
  围绕玉米产业,横州目前正形成一种全新的产业分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做电商;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搞种植、加工等;六七十岁的老人则发挥余热,是分拣、打包的能手。他们日薪最低150元,最高300元,旺季甚至可以月薪过万。
  在黄轩看来,种玉米虽然苦,奔波于两广及云南等地的他“两天就要跑掉一箱600元的油”,但这7年,“玉米让我买房买车”,过上了农村人向往的生活。
  横州市电商办副主任黄振武告诉记者,目前,横州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可为全市企业提供冷链仓储、农产品集中分拣配送等公共服务,解决了小宗农产品运输问题。目前物流服务已辐射233个村点,快递服务费用处于全区县域较低水平。“我们的快递可以每天上门服务,哪怕店铺拼单量只有几件,快递小哥也会准时取件。”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1-8月,横州市网商数量5257家,带动就业创业1.68万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5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96亿元,同比增长34.54%。
  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也正带动当地甜玉米产业提质升级。此前,当普通应季甜糯玉米线下批发价每公斤4元时,横州生产的“白甜289”和“中国红”两款精品水果玉米在线上就卖出了单个8-10元的售价。
  “强农必须走品牌之路。”彭楷认为,横州的甜玉米要抓住拼多多年货节等机遇,推动产业从“成吨卖、称斤卖”的粗放模式向“论个卖、精深加工后再卖”的精品模式转变。

  图1:甜玉米“喘气快”,农户要赶在日出前赶紧采摘,避开高温,锁住鲜甜。刘威|
  图2:玉米本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甜玉米实验成功,其身份又多了蔬菜和水果两个标签。松仁玉米、玉米烙、玉米排骨汤等都是时常出现在年夜饭上的传统菜肴。刘威|摄
  图3:甜玉米产业从校椅镇扩展到两广地区,成为养育一方百姓的富民产业,仅横州石塘镇就有3万人从事甜玉米相关工作。刘威|摄
  图4:过去,农民要处理废弃秸秆,秸秆收割粉碎机创造了新商机。老谢的玉米秆饲料厂目前年产饲料3万吨。钟天一|摄
  图5:这一望无垠的苞谷地让横州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希望与未来。秦宗暖|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轻吟着易安居士的佳句,咏读着冰心先生的华章,我顿悟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有多少精神文化财富,那一颗颗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灿灿生辉的明珠,不正是留给后人的遗产吗回首是春
  • 青海+甘肃大环线  踏寻中国古丝绸之路— 穿越河西走廊戈壁滩无人区 4—6人小团队,纯玩无购物,边走边玩,随走随停如同自驾 体验星空篝火晚会 打卡三大湖,翡翠湖
  •   名家大咖品读《绍兴有意思》  因其新颖的创作形式和包罗万象的内容,《绍兴有意思》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  记者了解到,冯建荣是熟知历史掌故的文史人,也是
  • ”郑玄注《礼记》B: “文犹美也,善也。」這裡要注意的是「初作」和「其後」也就是說,許慎認為先有「文」後有「字」文和字是不同的概念。
  • 结果没想到,[允悲]老妹问我为啥当初粉的不是龚俊,没办法,就是喜欢上了,也许是因为当初我觉得好久没有遇到如此坚强,做事执着认真而又耀眼的人,而我自己想要成为那样
  • 她们,正一个个悄无声息的离开着...我没有了解很多这段历史或者说不愿深入了解我总是看不得这种让人揪心的事实事实上,她们的晚年生活没有多大变化也许是觉得前半生太过
  • 我们拜访了山寨团团长、丁香园最帅整容医生、...全文: 【刀尖上的整容江湖:有人整成山寨明星博关注,有人“开刀”10次追悔莫及[doge]】4年前靳魏坤参加韩国
  • 苏筱是真的足够努力,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很好,超高的业务能力,让她有了说服上司的底气。在入职天成之后,直系上司和HR对她都是存在偏见,董事长对她的印象也不是很好。
  • 封了5000元港币红包给他只是日落西山容易,东山再起太难,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安排就雪藏了谢苗6年,错过了他演戏的最佳时机![悲伤]随后在1995年,王晶又安排他
  • ”凤凰山中队队员的做法受到了家属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不仅充分展示了执法队员的良好形象,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担当。  事后,考虑到渡船经营状况
  • #黄子韬[超话]#[中国赞]#黄子韬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 [中国赞]#黄子韬陆询# [中国赞]我寻了半生的春天,你一笑便是了地球对太阳不舍昼夜的围转,是对它的不
  • 害怕自己没能力做好工作,又担心因为自己做不好而遭受到别人的嘲讽。现在的老板真是无语了,以为自己有几个臭钱就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了!
  • 再试下能不能找到靠谱的人#重庆领养# 三只腿的妹妹狗,年龄很小,已经绝育了,很乖很懂事,粘人,走哪跟哪,不太爱叫,有陌生人在门外会叫,胆子有点小,很容易被吓到(
  • 请微信关注小程序: 建外14号,收看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直播的精彩内容[鲜花]【顺德市民接种又有新选择,打三针的新冠疫苗来了!近日,打三针的新冠病毒疫苗将会配送到
  • 08现有的项目参与人也适用于新政策图片按照ExpatGo的说法,“政府计划现有签证持有人也要符合新政策,我们也知道,大部分人是无法满足新政策的。还是这家媒体列出
  • 狗崽崽,他不会你更会,屁嘞 莫?就是嗑博君一肖嗑疯了!
  • 人生是一次风雨行程,不是安逸的海螺壳或椰子壳内的求生。“贺兰山在我国版图上的生态保护意义举足轻重。
  •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需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放生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
  • 罗马诺:扎卡将和阿森纳续约到2025年,球员的工资有所增加。根据意大利记者罗马诺的透露,阿森纳已敲定看扎卡的续约,双方将在签下一份期限到2025年的新合同。
  • 尼斯市长Christian Estrosi在推特上解释称此次事件并未造成对用电消费者的影响。 爆炸后,现场喷射出很多碎屑,除了变压器之外,并未造成其他大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