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赶订单,重研发,谋未来

均胜电子总部大楼前,一辆搭载着均胜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和功能模块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汽车,沿着长方形的广场匀速前进;子公司宁波普瑞的贴片车间里,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将电子元器件、芯片等组装在一块块电路板上。

  时空交错的两幅场景,一面代表未来,一面代表现在。订单支撑与创新研发,构成了这家全球化汽车零部件与技术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体两面。

  “目前,普瑞中国工厂基本满负荷运行。”均胜电子子公司普瑞中国区总裁奚晓华告诉记者,普瑞中国区工厂产能利用率已恢复至疫情前正常水平,公司客户亦未出现下调全年需求计划的情况,“有信心达成年度目标”。

  追订单赶进度

  受疫情影响,今年4月至5月,均胜电子控股子公司均胜安全系统在上海地区的生产工厂出现部分临时停工停产情况。截至今年5月底,均胜安全系统青浦、临港工厂已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上海主机厂客户的反馈情况比较好,都在追上半年的量,想要把疫情时期的缺口补回来。”奚晓华说,目前宁波普瑞一个月要完成的出货量,已达到去年12月的单月峰值水平,预计后面几个月也会满负荷运转。

  均胜电子董秘俞朝辉表示,从生产端来看,中国区工厂产能利用率已恢复至本轮疫情前正常水平,基本接近满产状态。“现在的情况是,人和机器都到位了,部分供应商受到疫情影响,原料需要更灵活地调配。”

  对于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而言,“缺芯”是2021年以来的另一大掣肘。“一辆新能源汽车,至少需要1000多颗车规级芯片。疫情防控期间由于供应链失衡,进口芯片空运到上海机场,一度没人卸货,空运价格随之翻倍,可能出现断链的风险。”奚晓华说。

  据介绍,均胜电子此前联合主机厂与芯片供应商开展保供一揽子方案,争取在芯片供应的重新分配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同时,通过对国内初创芯片公司的定制合作与投资布局,引入工艺流程方面的替代方案。目前,各子公司主要芯片供应稳定,且库存充足。

  2022年一季度,尽管受疫情影响,部分主机厂推迟发包,均胜电子仍在全球新获订单158亿元。“我们对全年的营收目标相对乐观。”俞朝辉表示。

  顺变局谋未来

  30.9亿元!这是均胜电子2021年的研发投入。这一数字,超过了许多A股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

  投入正在逐步变成产出。作为智能座舱与网联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均胜电子子公司均联智行去年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座舱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目前已与国内某知名自主品牌签署订单协议,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实现量产;搭载公司5G-V2X技术的国内某造车新势力新车型订单已于2022年初正式量产。

  在智能驾驶方面,均胜电子开展从L0至L4级自动驾驶各级别技术研发,提供由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智能传感器、中间件到应用层算法的全栈解决方案。“公司已与Ambarella、地平线、NXP等芯片厂商建立合作,针对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及不同类型的客户群体进行开发。”均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自动驾驶领域,公司掌握了较为完备的技术储备,抢占了先机。”

  市场风浪,考验着全球化的均胜电子。在30个国家拥有逾4万名员工的均胜电子,如何应变?

  “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均胜电子发现了整合等方面的问题,‘强身健体’行动已经开始。”均胜相关负责人说。比如,通过重组减员、自动化持续投入、管理提升等方式,目前均胜汽车安全事业部员工数较2020年末减少约8500人。再如,通过加强和客户实时沟通及全球工厂跟踪预警,改善订单预测的准确性,提升生产计划与订单的匹配度。

  “得益于一系列改善措施,汽车安全事业部经营情况已在今年第一季度逐渐扭转。”俞朝辉说。

  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兴未艾,成为一条确定性的赛道。2021年至今,均胜电子在国内快速切入了上汽、吉利、比亚迪等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和“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链体系。

  “传统车企和新兴车企都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客户,从订单情况来看,来自海外的新能源车企订单也比较充足,与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提升的态势基本吻合。”俞朝辉说。

【好品山东】国产碳纤维“威海造”

在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大国重器”有了碳纤维的身影,这些碳纤维有一个共同的出处——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

碳纤维有了“中国制造”

碳纤维被称为“黑黄金”、21世纪最先进的材料。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始将其应用到航天航空领域。在长达40年的时间内,我国这项技术一直依赖进口。

2002年,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悄声搞起了碳纤维研发。

“我们不仅把钓具业务每年产生的利润全部投进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还贷款近20亿元,总投资超过30亿元。”拓展纤维质管部部长王炜说,大家憋着一口气,誓要干出个样来。

历经三年不懈研发与调试,2005年,拓展纤维承担的“863”计划“CCF-1级碳纤维”项目圆满验收。

成功应用于“大国重器”

成功批量生产后,拓展纤维又转身投入到航空领域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与应用验证。

一根碳纤维,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那么粗,比铝还轻,却比钢硬。加上超强的抗疲劳、耐高温、耐腐蚀性和膨胀系数小等特点,成为了航天航空领域的最佳选项。

利用六年时间,拓展纤维从生产出碳纤维到把碳纤维复合材料装到飞机上,元件级试验做了1400多次,许用值试验1000多次,进行材料级验证、结构级验证、装机验证……到2008年进行装机评审时,仅有效数据就积累了3万多个。

这两年,拓展纤维成了中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商用飞机C919首家通过PCD预批准的国产碳纤维生产商,成为填补我国大型救援/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空白的蛟龙AG600的碳纤维主力供应商。拓展纤维研发的碳纤维,助力我国首个大型复合材料液氧贮箱通过验证,快舟一号乙运载火箭发动机碳纤维缠绕壳体通过水压爆破……

拓展纤维不仅实现了航天航空、轨道交通、风电等领域应用,也完成了大型风电碳梁、碳纤维工作梯、碳纤维包装箱、无人机等多项新产品的交付应用。

炼成全国质量标杆

去年,拓展纤维首次申报,即摘得代表国内最高质量奖项中国质量奖的提名奖。同期,荣获“全国质量标杆”“泰山品质”认证,入选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

质量标杆是如何炼成的?

碳纤维的生产从原材料到整个生产流程的工艺水平,都需要扎实的管理来保障,碳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中5000多个控制点,有任何一个控制点失效,都将导致批量碳纤维的不合格,这就要求拓展纤维不断地抓流程、抓细节,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我们通过制定‘两点一线’,实现全流程检测监控。原材料百分百复验,不合格产品绝不入厂;产品出厂多重检查,不合格产品绝不出厂。”王炜说。

如今,在临港区,以威海拓展为核心的“国字号”碳纤维产业基地正在加速崛起。去年,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也正式入驻。

“国碳中心的进驻,让我们大步向前的底气更足了。”王炜说。去年,在市市场监管局的帮助下,国碳中心一进驻,便帮助解决行业内无法对碳纤维原丝生产中凝固浴浓度进行实时在线准确测控的难题。

“接下来,我们还会加快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的不断突破,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纤维全领域制造商。”王炜说。

#宝马:M车型将尽可能长地保留手动挡选项##宝马#

近日,出席古德伍德速度节的宝马M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证实,品牌将尽可能长时间地将手动变速箱保留在选项列表中。

Frank van Meel谈到,“从技术角度看,几乎没有理由保留它。它更重,速度更慢,而且油耗比替代品差。但是客户和粉丝真的很喜欢手动挡,它提供了联系,让他们能够证明他们可以驯服动力野兽——这就是重点,所以我们想保留它”。

宝马高管提到,新一代M2车型订单中,50%的客户选择了手动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交警收中华烟视频曝光,1人被停职2人被辞退
  • 私吞公款偿还赌债 男子撞破头演“苦肉计”
  • 驾车碾压妻子逃跑,警方:嫌疑人已被控制
  • 邓莎购物竟被当贼,怒将衣服甩对方脸上,网友:店员偷偷塞进去的
  • 《子弹短信》遭App Store下架?官方回应正在上架审核
  • 京山“9.28”双尸案告破!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 日本军服游街被拘 事发赣榆革命老区 影响恶劣
  • 【关注】全国百强县榜单发布,延吉市获四项称号!
  • 中国锦鲤信小呆真人现身!!!
  • 【中国】女婿擅自拧开电梯门岳父踏空坠亡,当事人:开电梯门是想检查
  • 斗鱼直播平台要凉?APP被全网下架;杨大爷删除专场微博,疑似和解?
  • 【关注】91岁老人郝月连去世,她用余生75年也没能等来一句道歉!
  • 不交手机,父母折寿1年!这手机惹的祸啥时候才能到头?
  • 【意·关注】意大利拒收难民被指"没人性"! 但当局认为"这次咱们赢了"
  • 斯帕尔vs国际米兰复盘:B罗不在的第一场,想他
  • 最新!达州人行道塌陷,吞了4人!救出的2人已死亡!还有一对爷孙未找到……
  • 热点丨治理网络食品谣言难在何处
  •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我曾是ISIS的性奴,讲述是我的武器
  • 火锅店老板悬赏抓贼:提供线索 半个月火锅随便吃
  • 安全隐患频出 丰田连续召回346万辆混动车型